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三下鄉”暑期實踐心得新版多篇

“三下鄉”暑期實踐心得新版多篇

“三下鄉”暑期實踐心得新版多篇

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一

到達的前一天,16個人揹着自己的行李,那個時候的天氣悶熱,壓得每個人臉都憋得通紅,從側臉看,每個人的汗毛張得如此膽大包天,汗珠在熱風中沒有想走的意思。輾轉了很久,雨珠毫不客氣得拍打着車窗,我們的到達來得不是那麼容易,但我們始終到達了xx國小。

我們馬不停蹄地收拾行李,搭蚊帳,這裏的夜是那麼的靜,低矮的房屋下的門都是緊閉着,散養的狗肆無忌憚得在路上嗅着可疑人的味道,幾個人憑着手電筒發出微弱的光,尋找着一家可以買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地方,印象中找了好久,回來之後開會準備明天的工作,一天卻沒有因此結束,宿舍裏悶熱的天氣,成堆的蚊子,大蜘蛛,讓這個夜顯得特別漫長。

今天早上六點,鬧鐘準時響起。洗漱完畢之後,男生們已經起牀倒好了垃圾,煮好了待會上課為夥伴備用的水。曼文已經在廚房忙活,我喜歡和他們在一起的感覺,有家的感覺,儘管我們的早餐只有白粥加煎蛋,但我一直堅信吃山珍海味的國王並不一定比在陋室裏共活的貧民活得自在簡單。身邊的夥伴都在埋頭為孩子緊張得備課。漸漸地,有孩子來了,有一個孩子竟然在校門沒有開的情況下翻門而入,孩子們的活力瞬間殺死我們的瞌睡蟲,自己變得很警惕,害怕自己的第一次上課出現什麼紕漏。計劃總趕不上計劃,原本上午應該舉辦的動員大會因為學生來得太分散而沒有舉行。緊急開會之後,師兄很堅定地説,即使下午只來一個學生,我們也要按計劃開課。可我還是怕,這天氣那麼熱,孩子們會來嗎,家長會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曬這麼大的太陽讓自己的孩子來這裏嗎?

上午送走了孩子,我們開始為自己的午餐忙活。自己上街買菜,謎社一直秉着省錢的原則,花錢也要制定最高限度,因為我們是個集體,花錢要從集體出發。自己做飯,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可口飯菜來得如此不易,錢花得還是如此之快,好難想象,一個簡單的家庭是如何撐起來的。好不容易躺在椅子上眯一下眼,突然發現閉路電視有孩子的影子,來得好早,一羣人又開始忙起來,為孩子分班,小孩子本有的天性,又吵又鬧,原來我的小時候也這麼小,這麼鬧,孩子來得比想象得多,很激動,又很擔憂,我們可以管得住這些猴子麼?我跟着師兄管理一二年級的班,發現孩子是那麼容易滿足,一顆小星星,就可以讓他們激動萬分。他們的眼裏充滿了好奇,雖然他們吵,可是這就是孩子的真,我喜歡。這些孩子,爸爸媽媽都基本出去工作,早出晚歸,自己的孩子每天像野孩子一樣在烈日下奔跑着,估計他們還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手指甲,腳趾甲都藏着厚厚的泥垢,或許他們還沒注意到。今天遇到一個特殊的小孩,她很活潑,像男孩子一樣,可是她又極度地敏感,動不動就哭,她不喜歡回家,她説媽媽會打她,她的手上有一道道的傷痕,很多小孩都不喜歡和她,個個排斥她,我很想走進這個孩子的世界,揣摩着她的心理,她的家庭究竟是怎樣,她為何會穿着髒兮兮的睡衣來到學校上課,為什麼全身上下都是黑色污垢,雙手老是去抓破腳踝而沒大人照看她?好多疑問,我好想知道。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二

一、實踐活動的準備及開展

7月11日下午2點王院長召集將參加活動的全體師生開會。會上,王院長介紹了開展此次活動的目的及其重要意義。後由負責該活動的老師介紹將要實踐的內容和時間安排。老師還依照以前的經驗教授了我們應該帶的物品及活動過程中可能遇到問題的處理辦法。最後每一個人都領到兩件t恤和一頂志願者帽子。拿到裝備後我是無比的激動,盼望着明日早些到來好好的要大幹一場。已經是大四結束了,專業課知識已經學完了,正好趁開學去實習之前檢驗一下自己學的到底怎樣了。回到宿舍穿上裝備,對着鏡子更是期待看到明日的我早些到來。

二、實踐目的

由省組織舉辦的大學生農村科普行活動,深入到農村開展環境衞生狀況調查、村民對新農村合作醫療態度調查、科普知識調查等調查活動,宣傳科學種植知識、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同時讓大學生真正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瞭解國情,在實踐中增長了知識,得到了鍛鍊,將學校所學的知識付諸於實踐,增加社會經驗,以便以後能更好地參加公共衞生工作。

12日早上我五點半就起牀了,因為六點半要在公衞樓前集合,這可是我大學生活中起來最早的一次了,真是一個挑戰!但我知道挑戰也是和我們一樣才剛剛開始。起來洗漱整理之後吃完前晚準備的早餐,準時到了集合地點。儘管起來都那麼早,但每一個隊員都是激情洋溢,絲毫沒有一點睏意。老師安排我們把宣傳條幅、旗、宣傳單、宣傳手冊、調查問卷等所需物品搬運到車上。我們可又多了一個隊員——司機。一切準備完好之後,司機師傅開着車就向涉縣出發。在車上,老師給每一個人發了一份調查問卷以熟悉其內容,同時老師把我們14名學生又分成了兩小組,這樣一來每2名老師帶領7名學生分頭行動,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們早上7點出發到達時已經是下午1點多鐘了。由於之前沒有開車去過涉縣,也只是問了別人大概多長時間能到而已,對道路不熟悉加上路上遇到了一次堵車,使我們比計劃晚了3個多小時左右到達。

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早上起的早、吃的又少,現在每個人臉上略微顯出疲憊的表情,但依然眼神裏充滿着激情。到了之後,我們大家在一家飯店吃了午餐。為了減少太大的消費,我們也是簡單吃了一頓。但我們已很滿足了,畢竟這不是來的目的。來了,我們就要吃最大的苦,做最大的事。老師也是希望着早些開展工作,畢竟路上耽誤了一些時間。譚老師更是簡單吃了些後悄悄地出去找一下我們晚上的住宿地方。飯後我們到了住處,老師安排了一下房間後,我們便立即動身前往我們要宣傳調查的第一站——XX鎮XX村。

我們首先到了村委會,取得了村委會領導的同意,在他們的協助下,我們在庭院裏佈置了一排桌子和凳子。在桌上放了兩台血壓計,在牆上貼了宣傳單,掛起了條幅,豎起了旗子。趙老師在村委會的廣播裏通知老鄉們前來村委會。一切準備完了之後,我們拿着宣傳單、宣傳手冊和調查問卷等待着村民的到來。廣播通知後,很快就有村民前來了,同學們很快微笑着迎接上去,向村民發放知識書籍,給村民講解科學知識,並做了問卷調查。

由於大多數村民不識字,我們都是一個題一個題地問出來的。做一份調查可能容易,但是要做許多份時就需要極大的耐心了。再加上普遍村民講的是地方話,有些同學在交流上有些阻礙,但我們都克服了種種困難。同學們有的在發放傳單,有的在回答村民問題,有的在做調查,有的在為村民測量血壓。老師們更是和大家融在一起,已經分不清誰是學生誰是老師了。漸漸地村民多了起來,大家更是忙的接不過來。看看這一熱鬧的場景:有調查、有發傳單、有訪談、有測量血壓、有照相······大家真是忙的不亦樂乎!就這樣我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站的任務。

本來計劃第一天要去兩個地方的,但時間已晚了,只能第二天再行動了,我們還是滿意地回到了住處。老師給我們學生每人發了10元錢自行解決了晚餐。晚餐後回到住處,大家都高興地聊了一些今天的感觸,現已經是疲憊不堪了,於是早早就休息了以便擁有很好的精力去迎接第二天的活動。我們6點起牀吃完早餐後就前往了第二站。不知什麼原因,也許是沒有得到領導的支持,在這我們就呆了十幾分鍾發放了一些傳單。老師決定下面兵分兩路:一路前往XX村,一路前往XX鎮XX村。司機師傅開車在路途中把第一組留在了XX村,我們第二組繼續前往XX村。

由於昨天已經開展了一次,所以我們都有了經驗,也很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兩組到了一起後已是11點多了,我們坐車往學校趕去。休息了一晚上,第三天同樣早起坐車前往XX市XX縣。這次也是分成了兩路,第一組去了XX村,我們第二組去了XX村。到了之後取得當地領導的同意,羣眾的理解支持後,我們便進行了活動。大家都有了前兩天的經驗,都已經對所做的宣傳調查工作相當熟練了,於是很順利地就完成了任務。

完成實踐活動之後,大家聚在一起吃午飯,交流了一下自己此次實踐活動所收穫之處,並説説自己認為自己這次實踐活動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我們都暢談了自己的體會。回到學校後在公衞樓前我們再一次合影留念,雖然已是很疲憊,但每個人的臉上卻都掛着自信而滿意的笑容。

三、實踐活動的感受及意義

短短3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但它給我們的影響是深遠的,真是收穫很多,感觸很深。我充分認識到了只有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活動之前應精心計劃,儘量想的周全些,則後面就順利些,畢竟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動過程中對出現計劃之外的情況應能夠靈活而合理地進行調整;此類調查活動首先更應該取得當地領導的重視和羣眾的理解支持;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全任務。此次農村之行讓我更深層地瞭解我們國家農村的基本情況。我們去的都是癌症高發之處,特別是涉縣這個人口調整死亡率全國第一的地方。經調查當地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儘管當地有“十佳小康村”,也是工廠較多帶來了經濟效益,但也給當地環境帶來了巨大污染。以前農民不得不飲用被污染的水,現在普遍已經打了深井,能夠喝上清潔衞生的水。但各方面的許多因素仍使當地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高發。有的家庭出現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國家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有效地緩解了病人家庭的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現象,促進了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就醫觀念的改變,同時也提升了黨和政府為民辦事的形象,但仍有不少農民對這一政策不夠了解。因次還應加大宣傳教育,農村的環境衞生需要極大改善,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需極大提高。這也許才是我們公共衞生人員以後工作的一個極大挑戰啊!我深知我們肩上的擔子很重,任重而道遠!因此現在學校階段必須充分學好相關理論知識,充分武裝自己的頭腦,把握好社會實踐和學校實習的機會,多積累經驗,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國家的公共衞生事業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讓我們國家更加繁榮昌盛,人民都能過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三

正在上大學的我們,其實是在與社會慢慢的融合着,步入社會,就是另一個天地,沒有堆積如山的作業,沒有老師反反覆覆的嘮叨,沒有同學同學之間單單純純的情分,有的是自己一身孤膽闖天涯的氣勢,所以,現在的我們通過實踐在增長着自己的閲歷。

在和朋友打工的時候,真的碰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過着自己平庸平凡的生活,就好像你是那,個看客,看着一個個沒有靈魂的人從自己面前走過,對,沒有靈魂,難道在這個社會中,大家都是這樣的嗎?我好奇,我在這裏幫工五天,我覺得,如果心中沒有一杆秤,我就真的會變成這樣的,我羨慕那些每天悠悠閒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人,我覺得他們才是我們該有的樣子。社會實踐,可能就是讓我們些每天悠悠閒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人,我覺得他們才是我們該有的樣子。社會實踐,可能就是讓我們的時候卻覺得現在的花朵們啊,真的是太懶惰了,喜歡待在家裏,喜歡到處玩耍,喜歡遇到事情就找父母幫助,慢慢的都變了,變成“媽寶”。連我自己也是如此,放假回家只想賴在家裏,吹空調看電視,“你什麼都不幹,當真真出來自己幹了一點活,就覺得自己無比厲害,這時候,我漸漸的就想起了一句話,所謂的幸福,不過是有人替你負債前行”。父母看到回來的子女,就覺得學習累,好好休息,可是到了社會上沒人會因為你累就繞過你。通過實踐,我現在想來其實自己有許多的東西還沒有掌握,就好像打開一扇門,你突然發現,你以為的你什麼都懂,其實沒什麼用,人際交往,説話圓潤,心靈手巧,輕快機靈這些詞你根本不懂,耳力眼力那都是需要學的,也就在此刻,學習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得到了理解,對啊,只是一部分。你所學的,用上的少之又少,一切都需要日積月累的完成完善,所謂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實際上就是人在時間的衝擊下,知識能力慢慢的得到提升,得到展現,看見後輩在同一種事情上有錯誤的觀點,及時改正他們。耳聽四路眼見八方,那些所謂在社會中吃得開的人們,也就是這樣子練就的吧。

每次在累的時候就會想五天的時間什麼時候會結束,回到家,顧不上和父母説一句話就躺到了牀上,有一次因為這個原因還和父母吵嘴,現在打字想來,其實他們每天比你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在一塊塊土地裏賺錢,皮膚被曬起斑點,有誰説過累。所謂實踐就是丟掉嬌生慣養,體驗社會人的不容易,沒有抱怨,沒有假日,有的就是勤勤懇懇的幹活賺錢。實踐實踐,可不就是讓自己站在別人的崗位上嚐嚐感受一番嗎,不想動手的就要動起手來,不想動腦的就動起腦子來。那些為你提供物質的人,也可以看看忙活的你感到欣慰吧。這個社會不缺人,缺的是勤奮的人,肯吃苦的人,馬雲的事蹟,劉東強的事蹟,楊振寧的事蹟,我們都清楚的很,他們都是靠着自己的一腔熱血一步步走到這兒的,勤奮的人才會成功,努力的人才能看到奇蹟,我希望類似這樣的實踐可以多多提議,大學生下鄉,幹農活,體會不同階級人的辛苦和樂觀,何嘗不是一件造福社會的好事,早早了解社會,對我們何嘗不是一種幫助,一種體驗生活啊。

有時候我會埋怨,實際操作這麼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得這麼吃力呢?這是社會與學校脱軌了嗎?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是有時也要感謝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有些問題有了有課堂上地認真消化,有平時作業作補充,我比一小部分人具有更高的起點,有了更多的知識層面去應付各種工作上的問題,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

“三下鄉”暑期實踐心得 篇四

7月1日早上7點,懷着絲絲期待,我踏上了暑假三下鄉的征程。此次三下鄉我們的目的地是吉安市彈前中學。伴着絲絲期待的是一點小小的緊張,又或者説一絲擔憂,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缺少經驗,前方有很多挑戰在等我。

其實,所謂“三下鄉”服務活動,就是去體驗基層的工作生活。蹣跚行走在泥濘的小路上,雖然不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田地生活相比,但汗流浹背,泥裹白鞋的親身體驗卻也讓我的心靈有了一絲震撼,突然感覺沒有什麼比腳下的黃土地更加的親切;帶着遍身的汗水,洗去城市的浮華,帶着一顆樸實的心,我們熱忱的參與到“三下鄉”的服務活動中。

大學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內容豐富,與農村實際相結合,認真體驗,不流於形式。在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大學生可以也應該將自己在校所學的以科學為第一生產力的生活觀念在廣大農村傳播。大學生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為大學生了解中國國情開啟了一扇窗口,拉近了高等教育與新農村建設的關係,這有益於高教體系建立具有針對性和切合實際的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策略和途徑。

説起我們這些大學生,雖然學習了很多專業知識,到基層鍛鍊的機會卻是非常少的,但是基層的確可以鍛鍊人,能將人的優秀品質充分展現。基層是苦,條件是差,可誰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況且基層確實需要那些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學生去貢獻力量。通過這次活動,我認識到:基層需要大學生,大學生也需要到基層去,基層的鍛鍊,可以不斷地增強我們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途徑,通過這次下鄉活動,我受益匪淺,一方面我瞭解到到農村缺少的是教育與信息的實際狀況,另一方面也鍛鍊、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我的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的經歷,將會對我以後的學習起到重大作用,我堅信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必須要有很好的實踐能力,同時也希望同齡人們珍惜青春,用無限的青春創造無限的美麗。

雖然天氣炎熱,雖然遇到一些困難,但大家都付出了辛勞的汗水,我們的內心滿溢着幸福。尤其是在舉行捐贈儀式時,那些戴着紅領巾的小朋友對我們鞠的深深的一躬。從他們那真誠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青年志願者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光榮與榮耀。同時,為能參加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深感榮幸。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代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羣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知識份子同工農羣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必經之路。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對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長見識,長才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五

這次三下鄉活動,不僅僅是一個好的學習機會,更是我們鍛鍊自己,接觸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每個人通過這次三下鄉都能收穫很多學校所不能接觸的,我在三下鄉中收穫了很多:

一、團隊

此次三下鄉是由xx會和xx會的骨幹組成的,來自學院兩大學生組織。起始,我們大家好像分開的,不過到了後來,我們在一起工作,休息,吃飯,逐漸的變為一個大集體,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團隊,xx個人來自兩個組織,但是最後變為一個團隊,良好的團隊意思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我們是一個團隊,一個集體。一切都應該服從,不論做什麼工作,一切都應該為大家着想,為團隊着想。

二、關心

以前在學校裏開展活動大家在一起,結束後就走了。從來沒有説要一起很多天,在這次三下鄉中,我們的一個夥伴安平華,臨走的前一晚是他的生日,我們為他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日。他後來告訴我非常的感動,我懂得關心他人原來也是交朋友的一種方式啊。

三、合理分配

我們加上指導老師共xx人,有着海量的工作,如何高效的利用這些人力,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那就要合理的分配工作,落實到人,這樣才能有序,正常的開展工作,我們三下鄉能夠在短短的一週取得如此的成功,多虧了主席他們的合理安排人員,與仔細策劃工作,才保證了大家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吧工作完善到位。

四、溝通交流

剛開始,大家都不怎麼熟悉對方,甚至連名字都叫不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溝通與交流。每個人不斷的都有新的想法和體會,也許是喜悦,也許是悲傷,經常和夥伴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瞭解大家的思想,可以促進理解,同樣也可以集思廣益,或者分享彼此的喜悦。

五、理解寬容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會做錯事情。我們要學會理解與寬容,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可以要求其他人像自己一樣做事情,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想法強加給別人。學會理解,包容別人,那樣我們自己也會很快樂。

六、財富

三下鄉是我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在這裏我交到了知心的朋友,認識那麼多可愛的小朋友,為了我們共同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即使面對巨大的困難都用歡聲笑語來帶過。

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依然在耳邊迴響,大家一起放聲歌唱紅歌是那麼的難以忘懷,早晨的麪條雖然並不好吃但是大家並沒有少吃,每天早上五點起來為我們燒水做飯的夥伴,被各種蟲子驚嚇的老師,與羣蚊作伴我們依然談笑風生,生日派對我們瘋狂的追逐,滿臉的疲憊也會放聲高歌。因為我們覺得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它是我們的財富,需要用我們用一生來珍藏。

短短一週的三下鄉就這樣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心中有些不捨,又有所期待。這次三下鄉也許有不足,但是正因為這樣,我們更有前進的動力,這樣我們的實踐活動才是真正的是實踐活動。

總之,這次暑期三下鄉是非常豐富而有意義的,我在這次活動中收穫了好多,這將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財富。

如果説明天就像盒子裏的巧克力糖,什麼滋味都有,讓人充滿期待與憧憬,那麼昨天就是製作巧克力糖的金色時代,讓人留戀與回味。而今年的七月,別樣的七月,卻讓我情有獨鍾,讓我走上講台,真正的考驗我的各方面能力。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六

經過幾天的努力,三下鄉活動終於圓滿結束。在這幾天中,有過心酸,有過汗水,也曾勞累不已,但我也收穫了很多,收穫了知識,收穫了更多的友誼,收穫了沿途的歡聲笑語。我終於明白,三下鄉活動的意義不僅是讓我們體驗生活,幫助他人,弘揚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我們究竟從中學到了什麼。

在整個三下鄉活動中,我們也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前做好卡片,上網蒐集資料,瞭解望叢祠的歷史淵源,小組討論方案,力求把活動做得更好。到達望叢祠後,畫好了地圖,以備給遊客講解遊覽路線。我們一行人來到望帝陵和叢帝陵拜祭,並給遊客講解了望帝和叢帝的故事。在此期間,我們還向在望叢祠裏鍛鍊的爺爺奶奶們請教了太極拳和道家拳,更有利於我們活動的開展,也增長了知識和見識。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繼續給遊客做講解工作,弘揚和宣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並讓遊客把他們所瞭解的關於望叢祠的歷史寫在卡片上。我們與遊客分享交流,相處融洽。其次,我們還了解了位於望叢祠內的郫縣博物館,見識了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同時也順利完成了遊客的諮詢工作。

忙碌又開心的時間總是短暫的,轉眼就到了活動結束的時候了。大家依依不捨的告別了本次的目的地望叢祠。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學會了許多從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不僅增長了閲歷,豐富了自身的內涵,更讓我們部門變得更加團結,更加凝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hk/xindetihui/zhuanti/d8wq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