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生態環境工作總結 篇一

塔塔爾倉村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地區、縣委關於扶貧攻堅工作的系列要求,嚴格按照生態扶貧承擔的任務,狠抓落實,將我村涉及重點工程與生態扶貧有機結合起來,完成以下工作:

1、紮實開展生態林建設。佰什坎特鎮人民政府在我村實施的生態林專案建設,廣泛動員農戶積極參與,實現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有效實現長期荒廢土地科學合理種植,規模化標準化打造特色林果業種植。

2、把核桃、巴旦木產業坐實做細。我村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依託全村的林果業種植,全村的xx畝耕地中均種植有核桃、巴旦木。如何做好核桃產業,我村在提質增效和核桃嫁接上狠下功夫,全力為實現核桃品質優良,高產高效的核桃經濟蓄力。2xxx年實現林果業提質增效全覆蓋。

3、做好新一輪退耕還林納入工作。xx年,我村積極摸排全村符合納入退耕還林地塊,積極申請縣林業局進行實地測量定點。目前退耕還林專案正在申請當中。

下一步,我村將嚴格落實相關政策,積極做好本村生態扶貧相關工作,全力實現本村生態扶貧工作紮實開展。

生態環境工作總結 篇二

今年6月5日是第x個世界環境日,為了大力弘揚生態文明,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營造良好的環保宣傳氛圍,強力推進環保中心工作。日前,xx縣多舉措開展“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

xx縣組織全縣中國小開展開展環境保護主題教育,通過世界環境日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中國小生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和生態意識。同時,xx縣各部門利用單位LED屏滾動環保宣傳標語、製做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宣傳,進一步提高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環保意識。

此外,xx縣各鄉鎮結合本鄉鎮實際情況,設點宣傳,發放宣傳資料,並開展環境保護宣傳進社群,進村社活動,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範圍。最後,xx縣製作了環境保護宣傳片,在人流聚集地播放,以及在官方微博、微信釋出環保知識等宣傳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意義。

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營造了人人蔘與和支援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為實現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xx奠定良好基礎。

生態環境調查報告 篇三

一、調查問題分析:

1.農民的環境知識缺乏

人們對環境知識的認知程度是決定他的環境意識是否高尚的基礎。如果環境知識缺乏。不知道如何保護環境。那麼他的環境意識必然不會高尚。在調查中我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來調查我市村民的環境意識。

(1)對相關的環境紀念日的認知程度,目前已經確立的環保紀念日有10多個,我們選擇與農民和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三個環保紀念日作為調查專案:“世界環境紀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樹節”(3月12日)。被調查村民中,對上述紀念日不知道的人數分別佔36.59%、17.07%和46.34%,這說明多數村民對環保紀念日不太瞭解。

此外,村民對環保紀念日的瞭解程度還與受教育程度相關。對上述紀念日回答不正確或不知道的人數中,國小及文盲所佔的比例分別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分別只有15.1%、14.9%和7.3%。在調查中發現,村民中能正確回答“植樹節”的人數明顯多於其它三個環保紀念日。

即使在回答不正確的村民中多數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樹節,而對其它二個環保紀念日,多數村民表示不清楚有這些節日。這是因為每年植樹節時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機關、團體、學校都會開展義務植樹活動,而在其它環保紀念日時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2)對“工業三廢”及其危害的認知程度。工業三廢指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這些廢棄物如果超標排放就會汙染環境。而且在環境中還會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而產生新的汙染物。對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工業三廢”是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之一。但是。當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哪些是“工業三廢”時,在被調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確、不完全正確和完全不正確的分別佔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數村民並不瞭解“工業三廢”的危害。

(3)對溫室效應和溫室氣體的認知程度。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阻止地球熱量的散失,使地球發生可感覺到的氣溫升高。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氣體濃度增加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高耗能(過多燃燒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和無節制排放工業廢氣;二是森林減少,阻斷了自然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溫室效應造成了氣候變暖,其結果是洪澇乾旱等極端氣象災害頻繁,病蟲害增多。應該說,溫室效應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而且也是報刊、電視出現比較多的詞語。但是。在被調查者中能夠正確回答燃燒秸稈會加劇溫室效應的只有33人,佔被調查人數的80.49%。

2.農民的環境行為不雅

在農村,農民的環境行為直接關係到農村的環境狀況。在調查中我們看到下列有關的農民環境行為問題:

(1)如何處置廢電池?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裡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釦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汙染,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裡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汙染地下水,從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

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在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題目:下列物質(廢鐵、廢玻璃、廢電池)丟棄在土壤裡,哪一項對環境危害最大?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廢電池對環境危害最大。但調查結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確,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多數村民都是隨手丟棄。有許多人雖然能夠意識到廢電池的危害。但可能僅僅是圖方便、嫌麻煩而仍然選擇了不利於環保的行動。

(2)如何處置秸稈?現在農村有不少農民為了搶農時圖省事。將收穫後的秸稈一燒了之。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濃煙對大氣環境造成汙染,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影響交通安全。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認為焚燒秸稈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嗎?”結果有1人勾選“不清楚”,4人回答“不會造成汙染”,兩項合計人數只有5人。可是當我們在調查中問:“你家是如何處理秸稈的?”結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裡焚燒掉”,可見焚燒秸稈的問題比較嚴重。

(3)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廢棄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已經成為農村環境的主要汙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農藥殘留滲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汙染。威脅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鳥類中毒。我們在調查問卷中問:“你如何處置廢棄的農藥瓶?”勾選“隨手丟棄”的26人,“隨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佔全市被調查人數的78.7%。在我們那裡廢棄農藥瓶、農藥塑料包裝袋汙染還是比較嚴重的。

(4)使用農藥的環保行為。農藥使用不當或濫施農藥,不僅會汙染大氣、土壤和水源,也間接和直接地威脅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農藥殘留是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隱患。由於氣候變暖。害蟲猖獗,被調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農藥不行”。

蔬菜生產中使用農藥的安全採摘期因農藥品種、蔬菜品種、季節等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講,葉菜收穫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類、瓜類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調查中詢問:“施過農藥的蔬菜何時可採摘食用?”95.12%的被調查者能回答正確。這說明大多數農民是瞭解相關要求的。當詢問:“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農藥嗎?”結果大多數人回答“不使用農藥或很少”。

二、解決對策

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農民環保素質總體來講不高。主要表現為環保知識缺乏,環保意識淡薄和環境行為不雅。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民環境意識,改善農村環境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農村環保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際網路等現代傳播媒介,報道黨和政府的環保政策,宣傳環保新進展新經驗,普及環保科普知識。表彰環保先進事蹟。營造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輿論氛圍。要從農村和農民的實際出發,採取靈活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與形式。例如宣傳欄、環保“大篷車”、文藝演出、環保知識競賽等,突出藝術性、形象性和群眾參與性,以增強環保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堅持經常宣傳和主題宣傳相結合。

各級政府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宣傳部門以及基層村委會要把環保宣傳作為基本工作任務。常抓不懈,同時在相關的環保紀念日(環境紀念日、土地日、植樹節等)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主旨性宣傳活動。通過加強環保宣傳,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一是樹立環保新觀念,使環保成為廣大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環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種生命,維護生物多樣性;三是建立環保新文化,使保護環境為榮、破壞環境為恥的榮恥觀蔚然成風。

(二)增加農民教育機會,提升農民環保素質。

調查顯示:在食野習俗、亂堆垃圾、焚燒秸稈等非環保行為的人群中,較低文化程度所佔的比例較大,這說明農民的環保素質與受教育程度相關。由於受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對偏低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農村地區的教育機會偏少、優質教育缺失,這是造成一部分農民環保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增加農民的受教育機會。加強農村環保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中國小生抓起,他們是未來農村勞動力的主體。

要在幼兒園把環保知識編成兒歌和遊戲,讓孩子們在演唱和表演中瞭解環保知識;在中國小開設環保知識課。組織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環保宣傳活動。把學到的環保知識帶給社群和父母,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環保教育融人到農民職業技能培訓中,包括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種植、農業汙染防治、土壤汙染防治、生態農業、人畜糞便無害化處理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等。使廣大農民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提高環保素質,自覺保護環境和生態。

(三)建立新型農村產業模式

大力發展既節約資源又能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以此作為協調解決傳統農業與環境保護矛盾的手段。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業科技培訓,倡導和推進迴圈經濟提升農產品結構,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型農業產品,培育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

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改變過去單一種植業生產結構為農林牧副漁。生產加工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迴圈系統,提高物質迴圈和能量轉化效率。實現資源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逐步形成物質和能量的良性迴圈建設相互依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gongzuozongjie/diaocha/k673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