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小雪節氣簡介及民俗(精品多篇)

小雪節氣簡介及民俗(精品多篇)

小雪節氣簡介及民俗(精品多篇)

二十四節氣之小雪簡介 篇一

國小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時值陽曆11月下半月,農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小雪在二十四節氣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進入小雪節氣,意味著氣溫持續走低,天氣寒冷,降水狀態由雨變成雪。小雪與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節氣,它不同於我們日常所指降雪強度較小的小雪。

進入該節氣,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逐漸降到0℃以下。此時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提醒人們該禦寒保暖了。

小雪節氣的民俗 篇二

醃臘肉。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餈粑。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魚乾。小雪時中國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晒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11w9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