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短篇兒童故事【新版多篇】

短篇兒童故事【新版多篇】

短篇兒童故事【新版多篇】

短篇兒童故事 篇一

【獅子掉進陷阱裡】

有一天,一隻不開心的小獅子想捉弄小羊和小兔,來讓自己開心一點。於是它就上山去找它們,它看見小羊和小兔正在草地上玩跳繩,它就想先去捉弄小兔。它拿了一根樹枝,悄悄地走到了小兔的身後,用樹枝戳了戳它的屁股,小兔痛得哇哇大叫起來。然後它又到小羊的後面抓住它的衣服就把小羊提了起來,小羊也嚇得哇哇大叫。小獅子覺得高興極了,它愉快地向家裡走去。

它走著走著,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坑裡,掉了個四腳朝天,痛極了。它大叫道,"救命啊,救命啊,誰來救救我,我掉進坑裡了。”小羊和小兔聽見了求救聲,趕緊跑了過來,用它們跳繩的繩子把小獅子拉了上來。

小獅子想起自己剛才對它們做的壞事,羞愧地低下了頭,對它們說:“對不起,我下次再也不捉弄你們了。”小羊和小兔聽了,異口同聲地說,“沒關係!讓我們一起玩吧!”說完它們拉起小獅子的手,一起開心地玩了起來。

短篇兒童故事 篇二

秋天到了,熊媽媽的果園裡結滿了水果,有紅色的蘋果,黃色的梨子,綠色的西瓜,紫色的葡萄。

一天清晨,熊媽媽和熊寶寶高高興興的來到果園裡摘水果。它們摘了一個又一個,裝了慢慢一車子。熊媽媽在前面拉車,熊寶寶在後面推,“嗨呦嗨呦”把水果運回了家。

水果太多了,把屋子塞得漫漫的。熊媽媽和熊寶寶沒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天黑了,好冷!熊媽媽和熊寶寶凍得睡不著覺,在院子裡走來走去。後來,它們想出一個好辦法:用水果蓋間大房子。

熊媽媽和熊寶寶用西瓜做牆,用蘋果做屋頂,用梨子、葡萄做門窗……美麗的水果屋蓋好了。

瞧,屋裡的桌椅也是水果做的。熊媽媽和熊寶寶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小動物們都來啦,它們吃著水果,跳著舞,高興極了!

短篇兒童故事 篇三

小馬和他的媽媽住在小河邊。他過的很快樂,時光飛快地過去了。有一天,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說:“小馬,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把這袋糧食送到河對岸的村子裡去吧。”

小馬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馱著糧食飛快地來到了小河邊。可是河上沒有橋,只能自己淌過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猶豫中的小馬一抬頭,看見了正在不遠處吃草的牛伯伯。小馬趕緊跑過去問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裡的水深不深呀?”

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體笑著說:“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小馬高興地跑回河邊準備淌過河去。他剛一邁腿,忽然聽見一個聲音說:“小馬,小馬別下去,這河可深啦。”小馬低頭一看,原來是小松鼠。小松鼠翹著她漂亮的尾巴,睜著圓圓的眼睛,很認真地說:“前兩天我的一個夥伴不小心掉進了河裡,河水就把他捲走了。”

小馬一聽沒主意了。牛伯伯說河水淺,小松鼠說河水深,這可怎麼辦呀?只好回去問媽媽。馬媽媽老遠地就看見小馬低著頭馱著糧食又回來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難了,就迎過去問小馬。小馬哭著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話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小馬說:“沒關係,咱們一起去看看吧。”

小馬和媽媽又一次來到河邊,媽媽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馬小心地試探著,一步一步地淌過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麼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麼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

小馬深情地向媽媽望了一眼,心裡說:“謝謝您!好媽媽。”

然後他轉頭向村子跑去。他今天特別高興,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短篇兒童故事 篇四

【小棕熊的面具】

小棕熊渾身長滿了絨毛,一臉的調皮樣,胖乎乎,圓滾滾,逗人喜愛。

蜜蜂起得很早,太陽剛睜開眼睛,蜜蜂飛飛已釀出香香甜甜的蜜。現在,飛飛提著一桶蜜給花蝴蝶姐姐送去。

忽然,小棕熊戴上面具扮成妖魔的樣子,從古槐樹後面跳出來大叫:“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把蜂蜜留下。”

飛飛丟下蜂蜜,一邊哭,一邊飛到了樹洞裡。

大狼縮成一團睡在樹洞裡,微風帶著陽光的暖意輕輕撫摸著他,飛飛的哭聲吵醒了他。

飛飛說:“不得了,森林裡有個老妖怪!”

狐狸說:“不會吧,森林裡從來沒出過這種事。

大狼覺得情況不妙說:“飛飛,叫上你的姐妹,在約上幾個人,一塊去看看。”

老貓和蜜蜂姐妹們急急忙忙趕來了。

大狼說:“蜜蜂帶上劍,其餘的人帶上木棒,咱們去看看。”一個可怕的妖魔正伸著長舌頭舔食桶裡的蜂蜜,發出滿足的嘖嘖聲。

“打!”大狼一聲令下,蜜蜂猛撲上去,在妖魔的頭上,臉上射出利劍。

大狼、狐狸、花貓、兔子用木棒打在妖魔的_ 股和腿上。

“哎呦,別打了,我是小棕熊呀!”妖魔邊扯下身上的面具邊大叫。

小棕熊說:“對不起,我太想吃蜂蜜了,就裝成妖魔嚇飛飛了。”

小蜜蜂說:“你愛吃蜂蜜,怎麼不早說,到我家去,讓你吃個夠。”

大夥兒說說笑笑一塊去蜜蜂家做客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o544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