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教材分析怎麼寫(多篇)

教材分析怎麼寫(多篇)

教材分析怎麼寫(多篇)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一

一、地位和結構

中國人常說“善始者,事半成。”,國中化學課是學校教育中中學生系統學習化學的啟蒙階段,本章是國中化學課的開頭一章,它帶有緒言的性質。正如章名所寫,本章的學習內容旨在為學生開啟化學的大門,使他們在學習伊始,初步瞭解化學這門課將要學些什麼,學了化學有什麼用,怎樣學習化學;此外還要讓學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化學概念和最基本的學習方法,為化學入門學習做好準備。簡而言之,本章在整個教材體系中,具有啟明星的作用,為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指明瞭方向。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開啟化學的大門,就要使學生真切地體驗到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內容是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是引人入勝、富有魅力的。為此本章以“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化學研究什麼?”、“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為主題,通過約53幅插圖和11個實驗介紹一些古代、近代和現代的化學成就及其應用、日常生活和生產以及科學實驗中的化學事實、現象及應用,讓學生直觀地領會到:化學事實和現象就在自己的身邊和體內,化學科學內容豐富多彩、有趣有用,從而把學生要求學習的“胃口”充分調動起來。

基於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且新的化學課程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發揮學科自身的優勢,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絡社會生活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因此培養學生掌握“以觀察、實驗、實踐為主的探究活動”這一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尤為重要。本章第一節以26幅插圖、4個《觀察與思考》、2個《交流與討論》和1個《活動與探究》,第二節以27幅插圖、1個《觀察與思考》、1個《交流與討論》、1個《聯想和啟示》和3個《活動與探究》,第三節以1個《交流與討論》和2個《活動與探究》;力求使學生通過簡單的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初步體會到觀察的重要性、實驗的實證性和什麼是科學研究。與此同時教材在《練習與實踐》中也安排了相關的訓練題。

二、教學設計

1、指導思想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結合學科知識的特點,創設情景,努力培養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面對依據新課程標準編寫的新教材,如何根據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採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形式,進行本學科的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新課程的實施者——教師,既十分關注又頗感困惑的問題。

作為化學教師,深刻理解化學學科的課程設計理念並付諸實踐,是成功進行化學學科課堂教學實踐的關鍵所在。

在《標準》的設計思路中明確指出:課程的理念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標準》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一課程總目標又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構建的。且《標準》在其第二部分進行了如下的概括性論述:“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提高未來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的能力。”

縱觀《標準》中的上述論述,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新教材所體現的種種特點(①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對科學過程的感受②精心創設探究情境,培養學生探究能力③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加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滲透與融合④注意體現科學·技術·社會(STS)教育的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⑤改革實驗內容,加強實驗的探究性)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和具體目標;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時,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就必須充分體現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的課程總目標。即科學素養的形成與提高是國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靈魂。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科學素養的內涵應包括下列三個主要方面:對於科學知識(科學術語和科學基本觀點)達到基本瞭解程度;對科學的方法達到基本瞭解的程度;對於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瞭解的程度。眾所周知,素養的本意是指一個人的平日的修養。顧名思義,科學素養是指一個人平日在科學方面的修養。而素養的形成與提高來自於教育,因此科學素養的形成與提高必然來自於科學教育。

科學是指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就其對自然現象客觀規律的探究程序來說,其本質是探究;科學可分為相互關聯的四個層次的內容,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教育是有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其本質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科學教育應是科學本質和教育本質的的結合。科學教育無疑應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四個方面的教育。

如何通過課堂教學這一具體實踐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得以形成和提高,我們認為其切入點就是——培養讓學生終身受益得好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壞習慣是一種勢力,好習慣是一種力量。改變壞習慣,習慣好習慣,這才是教育的美好結局。烏申斯基曾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們存在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因此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播種行為,收穫的是習慣;播種習慣,收穫的是命運。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使這一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到實處,注重結合學科特點,培養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無疑是一個好方法,同時也是學科課程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地具體體現。因此科學素養的形成與提高在新課程下國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實踐就是要培養讓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以適應未來的化學學習。

鑑於國中化學教育是一個啟蒙教育,因此我們以為,在國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除了注意加強培養具有學科特色的好習慣(如:細心觀察、勤於動手、嚴謹描述等習慣)外,還應注意重點培養學生以下四方面的好習慣。

①、閱讀交流的習慣

科學知識是由科學用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規律等組成。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產、分配和消費(使用)成為最重要的因素。閱讀是指通過看(書報等)並領會其內容。有目的、有意義的閱讀交流是掌握任何科學知識的基礎。同樣作為自然科學的化學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主要來自於學生有目的、有意義的閱讀交流。因而,國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交流的習慣。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通過創設情境和有目的的指導,使學生明確閱讀交流不是文科的專利,化學知識的習得離不開自身的閱讀量、閱讀水平的提高和交流的情況;閱讀的內容包括教材、課外參考書、報刊雜誌和網頁;閱讀的方式可以是通讀,也可以是有選擇的重點閱讀或上網查詢等;也可以是同學觀看電視、同學間、師生間和母(父)子(女)間的相互交流;使學生養成帶著問題去閱讀、通過閱讀解疑、思考、獲取有價值的資訊。

②、科學探究的習慣

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科學方法的教育是科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般的科學方法包括科學的學習方法、科學的解決問題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的實驗方法等。

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科學研究方法,作為自然科學的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同樣也有著具有化學學科特點的科學研究方法。“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它涉及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要素。”因此科學探究的習慣的培養是培養學生科學學習化學、科學的解決化學問題方法、科學的思考化學問題和科學的進行化學實驗的好方法。

由好奇心引發的探究心是人與生俱來的,這種好奇心、探究心不僅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習慣的最佳切入點。我們知道簡單內容的學習同樣可以具有探究性,而複雜、深奧知識的學習照樣可以是接受性的,關鍵在於教育者的觀念和實踐。因而我們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各個知識點,創設具有探究學習的氛圍,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習慣。

③、敢於質疑的習慣

科學態度是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正確理解和科學發展的整體把握而形成的科學信念與科學習慣。科學精神是對科學真理探索過程中,在對科學本質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孕育起來的推動科學進步的價值觀和心理取向。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培養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學的本性是拒絕權威、更拒絕權力的,科學的本質並不是證實真理,而是不斷髮現以前的錯誤,不斷更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中相通的一個要素就是敢於質疑。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只是一個入門教育,因此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習慣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基本切入點,也是完全符合入門學科教育要求的。如教師在進行氧氣收集方法的教學時,可以在引導學生探究收集方法原理的基礎上,提出類似“我們該如何到學校操場上收集一定量的空氣,用於環保檢測?”的問題,讓學生探討,並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實驗室中收集氧氣方法是否只有兩種”,並加以探究,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的好習慣。

④、綜合運用的習慣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一個不斷深化地對世界進行分析的過程,可世界本身並不會因為人類的分類而發生任何變化,依舊渾然一體。現代教育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關注怎樣使傳授知識的過程成為掌握科學研究方法、開發學生智慧的過程,開發學生智慧的過程即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的過程。

葉聖陶先生說過:“學校裡的課程各個分立,這是不得已的辦法,不分立就無從指導。無從學習。但因為分立的緣故,某種課程往往偏於一種境界,如數學理化偏於邏輯的境界,歷史地理偏於記憶得境界,公民訓練偏於道德的境界,等等。”“教育的最後目標卻在種種境界的綜合,就是說,使每個分立的課程,所發生的影響,糾結在一起,構成個有機體似的境界,讓學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要使學生能夠“沉浸其中”,教師首先要進入這一“境界”,並在學科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這一“境界”,作為啟蒙教育的國中化學課堂教學,就應該從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著手,同時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介紹化學與日常生活、社會生產、環境、資源等方面的聯絡,使學生感到化學就在生活和社會之中,讓學生了解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社會生產的關係,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的好習慣。

2、教學模式的選擇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因校制宜、因班制宜選擇能將新課程標準設計理念融入之中的模式。哪怕是“舊歌新唱”也可以,因此我校教研組提供了兩位教師執筆的教案供各位同行參考。

三、教學建議

第一節課最重要的是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要用豐富的事例讓學生認識各種新奇、生動、鮮明的化學現象,用各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化學物質和化學現象為學生創造學習情境,從刺激學生感觀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要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學習機會,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認識水平引導學生自主地、開放地學習,循序漸進,使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到“跳一跳即可摘到桃子”的愉快心情。

在國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學生“會學”化學知識,給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從一開始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提供和創設一些讓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用好教科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養成認真讀書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還要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本章中有大量插圖,教師要利用好這些融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適用性於一體的彩圖。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師要運用好插圖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立志獻身科學的精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感,愛國情,還要運用彩圖要講國情國策,引導學生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逐步樹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並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化學是來源於生活的科學,而國中化學教材內容中更有很多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妙聯絡實際,引導學生從一些熟悉的、司空見慣的事物、現象中發現問題,展開探究,從而獲得有關的知識和經驗。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認識化學研究的內容與人們的關係十分密切,對人類的生活影響極大;還要引導學生將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通過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認識到學好化學的重要性,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合作,教師要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同時提供有利於學生進行溝通和合作的良好空間,從而形成並發展學生的團隊精神,使學生學會交流與分享,這也有利於弘揚社會人文精神。

戴安邦先生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教師要精心準備實驗,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所學結論,發現不同之處;通過實驗學習化學。在實驗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如在課堂演示實驗時可要求學生從實驗現象,實驗操作不同視角仔細觀察,幫助學生學會充分運用多種感官,善於發現共同現象和不同現象,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課時分配建議:

第一節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2-3課時;

第一節化學研究什麼2課時;

第一節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2課時。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二

一、教材分析

“平移與旋轉”是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平移和旋轉現象是生活中常見的幾何現象。教材在介紹平移和旋轉現象時注意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例項引入,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並體會它們的特點。通過設計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例2是認識平移現象,可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教材呈現了觀光電梯、觀覽車和推拉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物體運動的共同特點:都是沿著直的路線移動,物體在移動中沒有改變大小和方向,從而認識平移現象。再由小精靈的提示尋找生活中的平移現象,鞏固認識。接著教材呈現了一幅靜態的小房子,圖形運動之後所形成的畫面。通過小精靈的問題讓學生判斷哪幾座小房子圖形能通過平移相互重合。“做一做”讓學生利用小汽車圖形的平移畫出一排小汽車。在畫的過程中,可使用大小不變的模型。

例3是認識旋轉現象,可分為二個部分,教材呈現了風車,旋轉小飛機和直升飛機螺旋漿的轉動,讓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它們運動的共同特點:物體每個部分都是繞同一個點(或同一條直線)轉動。從而認識旋轉現象,再由小精靈提示尋找生活中的旋轉現象,鞏固認識,把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做一做是個很有意思的遊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旋轉螺直觀感受紙片上的旋轉所形成的圖形,初步從圖形運動的角度來認識平面圖形,為後續學習做好鋪墊。

本節課的教學要讓學生經歷充分觀察、操作的實踐活動,在觀察發現特點,使學生認識平移與旋轉現象。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觀察與操作使學生能辨認簡單圖形平移後的圖形,能辨認旋轉現象。難點是使學生初步理解平移與旋轉的特點。

二、重難點突破建議

1、為學生學習提供豐富而典型的學習資源。

本節課需要藉助形象直觀的支援,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入手教學,可以讓學生先說說教材上三幅圖中畫的分別是什麼?它們是怎樣運動的?除了教材上給出的平移與旋轉的示例以外,讓學生自己想一想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平移與旋轉現象?把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絡起來。

2、注意操作活動與數學思考相結合。

為了使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經驗,教學中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玩一玩中認識圖形的平移及旋轉現象。在學一學中感受其特徵;在說一說中例舉生活中的現象;在做一做中不斷深化體驗。同時教師可以提問:你發現了什麼?這種運動方式有什麼特點?以便在操作中落實教學目標,避免低效的活動。

3、注意把握教學要求。

由於修訂後的教材與試驗教材相比降低了教學內容的難度,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把握好教學目標。本節目標是能辨認出一個圖形平移後的圖形能辨認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等。不要求學生從定量的角度認識平移等。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三

一、教材簡說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g、k、h,配有一幅圖。圖上一隻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鴿子的“鴿”提示g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湖邊有水草和蝌蚪,蝌蚪的“蝌”提示k的音,蝌蚪和水草構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兩個小孩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喝”提示h的音,椅子側面的形狀提示h的形。

第二部分是g、k、h與單韻母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g、k、h的書寫格式和筆順。

第四部分是三拼音,包括兩項內容:一是以音節guā為例,藉助圖畫教學三拼音的方法;二是三拼音的練習。

第五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一首兒歌。畫面上一個小哥哥在美麗的湖邊畫荷花,小弟弟拉著媽媽在一邊看。在圖中相應的畫面旁邊出現了三個詞:荷花、哥哥、弟弟。

g、k、h的發音、三拼音的拼音方法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難點。

二、學習目標

1.學會g、k、h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讀準g、k、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三、教學建議

(一)字母教學

可讓學生先看圖說說看到了什麼,在說話過程中,教師及時引導讀準“鴿”“蝌”“喝”的音,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知g、k、h的讀音。然後教師邊示範邊講解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讓學生模仿、感悟,體會發音要領。g、k、h的發音部位不容易看清楚,可以讓學生用手掌對著嘴試驗氣流強弱:發g時感覺不到氣流衝出;發k時有氣流衝出;發h時雖有氣流衝出,但氣流比發k時的氣流弱。

要充分發揮圖的表音示形作用,讓學生讀音記形。注意區別形近字母h—n。

(二)拼音教學

兩拼音練習,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相互評議,教師指點。

本課開始學習三拼連讀,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

1.指導學生看音節圖,提示guā就是“瓜”的音節。

2.分解三拼音節guā。g是聲母,在前邊;u是介母,在中間;ā是韻母,在後邊。由聲母、介母、韻母組成的音節叫三拼音節。

3.講解三拼音節的拼音方法。三拼音節的拼讀與兩拼音節一樣快速連讀氣不斷。用課件演示圖中的小女孩猛推g、u、ā三個卡片,快速連讀拼出guā的過程。再用口訣幫助學生領會拼音方法:“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三拼音節是初學,可適當設計帶調音節練習,還可以和兩拼音節對比練習,幫助學生學會三拼連讀的方法。

(三)書寫指導

講清g、k、h的筆畫筆順及其在四線格中所佔的位置。筆畫名稱:“”叫豎左彎;“”叫左斜右斜。

(四)認讀字詞,讀兒歌

本課五個生字分別出現在識字情境圖和《猜一猜》裡,謎語中有五個本課新學的音節。這部分的教學可分以下幾步進行。

1.帶調拼讀紅色的音節,重點鞏固三拼連讀的拼音方法。

2.讀謎語,猜一猜,說說為什麼說謎底是“手”。

3.聯絡“能寫會算還會畫”看圖讀詞,引導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和輕聲。

4.認讀五個生字,注意區別“畫—花、個—哥”的聲調。

(五)擴充套件活動

1.拼讀三拼音節,說說它們是什麼。

huā(花)guō(鍋)huǒ(火)

2.讀一讀,比一比每組的音節有什麼不同。

gā──guākā──kuāhā──huā

gǔ──guǒkù──kuòhú──huó

3.讀一讀,連一連。

畫huā花huà哥ɡē個ɡè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聽讀兒歌,教學聲母g、k、h的發音

1.出示兒歌,學念兒歌。

小白鴿

哥哥有隻小白鴿,

小白鴿呀愛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聽了笑呵呵。

2.看圖說圖意,由“鴿、蝌、喝”引出聲母g、k、h的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達到人人會讀。

(1)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字母。

(2)學生大聲讀,老師小聲跟著讀。

(3)分小組練習讀字母,看誰讀得好。

(4)自我展示讀字母,評出優秀者。

(5)聽音練習。

老師讀兒歌,學生聽。讓學生說說兒歌裡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什麼音節。

小哥哥,愛白鴿,

喂完鴿,唱支歌,

哥和鴿,笑呵呵!

3.識記g、k、h的形,照樣子抄寫。

(1)鼓勵學生用各種方法記g、k、h的形。

(2)指導學生認清g、k、h在四線格中的位置及寫法。

(3)抄寫字母。

(二)練習拼音

1.複習拼音方法。

2.讓學生試著拼讀:g—ɑ、g—e、g—u

3.指名拼讀音節。

(三)在遊戲中學習“三拼法”

1.出示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等圖片,請學生認一認,說一說他們的名稱。

2.把guā、guō、huā、huǒ幾個音節分別貼在瓜、鍋、花、火圖下,並引導學生髮現這幾個音節與以前學過的音節有什麼不同(由三個字母組成)。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以guā為例告訴學生:g是聲母,u叫介母,ɑ是韻母,再出示小女孩猛推g、u、ā三個卡片的課件,學習三拼法。

3.教師示範拼讀。聲母g讀得輕短些,介母u要快讀,韻母ā讀得響亮些。

4.教歌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連讀很順當。

5.認識各種花、瓜,練習拼讀三拼音節。

(四)讀兒歌,讀詞認字

五、資料袋

g、k、h的發音方法發g時,舌根抬起抵住軟顎,擋住氣流,然後突然開啟,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不顫動。k的發音部位、方法跟g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比較強。發h時,舌根靠近軟顎,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狹縫中摩擦而出,聲帶不顫動。

g、k、h是由舌根抵住或接近軟顎而形成的音,叫舌根音。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四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浮力概念貫穿本章始末,與人們的生活密切聯絡,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對物體浮沉和浮力產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綜合應用舊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因而對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國中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因此這兩個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與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4)知道浮力的應用。

2.過程和方法

(1)通過觀察,瞭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2)通過收集,瞭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3)通過實驗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浮力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初步建立應用浮力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意識。

三、學情分析

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國中生的思維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積極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通過理論分析和推理判斷來獲得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此過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認識作為依託,可以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學方法

作為自然科學的規律課,教材的編寫思路一般是無論從方法論的角度還是對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獲得資訊的分析,都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課的教法主要是“開放情境、引導探究”,而學法主要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在探究中學習”。這節課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並輔以電教多媒體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這已列為《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物理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國中物理教學目的之一,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學中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資料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五

《管道》記敘好朋友柏波羅和布魯諾在能提水掙錢後,布魯諾安於現狀,並享受生活,而柏波羅寧可少掙錢,也要實現鋪管道的夢想。管道鋪成後,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也給柏波羅帶來了金錢和榮譽。而柏波羅又因更巨集大的計劃找到布魯諾。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就將被歷史淘汰。同時也告訴人們:明日夢想的實現,不但要有不氣餒的精神,而且要有犧牲今天利益的勇氣。

全文共28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述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柏波羅和布魯諾都是聰明勤奮而飽含夢想的人。從第二自然段到第二十二自然段,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自成“獲得提水工作”“未來的管道夢想”“艱難的工作”“成功”新的開始”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寫了事情的起因。柏波羅與布魯諾得到了提水的好工作。布魯諾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認為自己的夢想就要實現,而柏波羅冷靜地想到,這樣一直工作下去很辛苦,並“發誓要想出更好的辦法,將河裡的水運到村裡去”。從這裡可以看出柏波羅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他並不滿足於現狀,積極地為將來謀劃。

第二部分敘述詳細並對兩個人進行了對比描寫。布魯諾已經通過勤奮的勞動成為了富有的人,村民尊稱他為布魯諾先生”。而柏波羅為了他的管道運水計劃降低了自己的收入,忍受著嘲笑。當柏波羅對布魯諾提議修管道時,從布魯諾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並樂觀地認為“我們這輩子可以享受生活了”。與布魯諾急於享受生活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柏波羅有著不氣餒的性格。他明知管道工作會降低他的收入,卻毅然為實現夢想而努力。在柏波羅身上,不僅有夢想和毅力,更多的是勇氣。此時的布魯諾滿足於人民的尊敬,炫耀著現有的財富。

第三部分的文字雖然少,但充分體現了柏波羅為實現夢想而做出的努力。從第14自然段中,我們可以看出柏波羅是怎樣地用堅強的意志力與困難做鬥爭。“明天夢想的實現是建造在今天的犧牲上面的”“短期的痛苦等於長期的回報”,這是柏波羅鼓舞自己的話,也是文章的主題之一:為明天而努力。

第四部分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管道完工後布魯諾的失落和柏波羅的成功。“他寧願獨自坐在漆黑的角落裡,被一大堆空瓶所包圍”。在這一部分的描寫中,柏波羅得到了他夢想的財富與別人的尊敬。難能可貴的是柏波羅並沒有停滯不前,“柏波羅的計劃大大超越了這個村莊”。他又不滿足於眼前的現狀了,他永遠都在思考著未來,他已有了更巨集大的計劃了。

第五部分寫出了柏波羅新的夢想開始。第25自然段的描寫使人對柏波羅油然而生敬意:在這幾年的挖管道勞動中,他不是蠻幹,而是善於積累經驗,也就是說他時刻都為完成更大的目標做著準備。當布魯諾成功時他只是在炫耀和享受。而柏波羅卻在成功時不僅想到去實現更巨集大的計劃,並且真誠去幫助好朋友布魯諾找回實現夢想的信心。“他們緊緊地握住對方的手,像失散多年的老朋友那樣擁抱”。這裡充分體現了柏波羅為人的豁達,這多麼令人敬佩呀。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的含義,知道勤奮不僅是勞動的勤奮也要勤於動腦、著眼於未來、善於在勞動中不斷進步的道理。

2、利用本文篇幅較長但層次清晰的特點,指導學生快速閱讀,並通過適當的課外閱讀來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

3、本文故事由始至終對比的寫法貫穿全文。既有橫向的兩個人在同一時期的不同情況、不同表現的對比;又有縱向的不同時期每個人不同狀態的對比。要領悟這種方法的作用。

4、引導學生樹立為實現明日夢想要毫不氣餒、勇於犧牲眼前利益的信念。

1、由於本文故事性強,可利用文字引發學生對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急於瞭解故事,樂於學習本課。

2、在閱讀前可佈置學生查詢資料,明白管道的作用與歷史,從而為學習課文做鋪墊。

3、因本文篇幅較長,在閱讀前可引導學生讀一讀課後的快速閱讀方法的提示,學習速讀,以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4、課文雖篇幅長,但讀懂並不難。建議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在讀懂的基礎上,按課文自然形成的五個部分分別再讀一讀,並進行批註。接著利用以往學習的一些閱讀方法讓學生可按不同的學習目的合作,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討論。一定要給學生質疑、解疑的機會。對於課文中所闡述的道理,可多激勵學生聯絡實際談一談、寫一寫。最後,引導學生分別給五個部分加上小標題,使學生對全文有整體的感知。小標題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

5、理解課文之後,可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明確文中的對比寫法。

6、學習課文結束後,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快速閱讀的方法,並會舉一反三地運用於其他的閱讀當中。最好能當堂課進行小練習。

本單元圍繞“用簡單、巧妙的方法解決問題”這一主題安排了口語交際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教育學生遇到問題要多動腦,使學生明白運用好的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方法不當常常會令你辦事收效甚微,有時甚至是南轅北轍。

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談話,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使學生能以“用簡單、巧妙的方法解決問題”為話題,進行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一主題展開多方面討論,如:當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樣想辦法解決的?為什麼有些事情解決方法很簡單,而我們卻想不到呢?這樣,使學生把語文學習和生活實際聯絡到一起。在學生表達的時候,教師可根據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提高表達能力。

本單元的習作是讓學生把自己學習的方法和生活中的小竅門記下來,並與同學交流。這樣的練習可以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在指導時,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經驗,寫出真情實感,尊重學生的感受。

進行這項活動時,可以讓學生有順序地記錄下自己總結的、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生活中的小竅門,並舉例說明為什麼採用這些方法?這些方法好在哪?注意語句要寫通順、連貫,意思要表達清楚。然後,與同學交流,將自己的方法展示出來,小組同學互相評一評。

學生交流時,教師巡視,給予適當的指導,培養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評選班級“智多星”是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總結、整理的能力。學生寫活動總結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教會學生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學會欣賞他人,同時給同學提出好的建議。

教學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對材料進行整理,讓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講話要點應明確,應該有條理,要想想先說什麼,後說什麼;也可以先寫個簡單的發言提綱。提綱是給自己看的,不必追求完整、書寫整潔。”這些要求,是學生在評選“智多星”時應該注意的。但教師應該注意把它貫穿於本單元教學的全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本單元課文時提出來,並且通過多次討論加以鞏固,學生會更好地掌握,而不是將這部分學習要求單獨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六

教材分析

本單元所選的名家之作,體裁有回憶錄和傳記,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到人生奮鬥的意義,感受的人間的關愛與溫情。本文是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為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描畫的一幅“肖像畫”,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示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本文在藝術手法上的獨特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者寫出自己心中偉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的修辭手法。作者運筆在方寸之間,卻洋洋灑灑,數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裡,作者又並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點,大肆鋪排,有時,某一區域性,數十句、數百言精雕細刻,給讀者留下深刻強烈的印象。

學情分析

學生對外國文學的閱讀量比較小,對托爾斯泰的瞭解比較少,所以課前要指導學生蒐集有關托爾斯泰的資料,增加對這位大文豪的認識。考慮到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聯想、想象能力,引導他們把作者刻畫人物的文字語言與托爾斯泰的人物影象結合起來感知人物形象,感悟社會人生,並形成自己的體驗。對於這類故事性不強而篇幅又較長的外國作品,學生可能不太喜歡讀,要依據文字,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並理解文中“軒昂、器宇、犀利、鬱鬱寡歡、正襟危坐、誠惶誠恐”等詞語。

2.把握托爾斯泰平庸甚至醜陋的外表下蘊藏的犀利、深刻的洞察力。

過b程與方法目標:

1.感知對人物外貌獨到細緻的刻畫,體會作者的崇敬、讚美之情。

2.學習本文運用比喻、誇張、對比等修辭方法進行肖像描寫的手法。

3.體會課文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誦讀,感知課文對托爾斯泰外貌的刻畫,理解本文獨到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聯絡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材分析怎麼寫 篇七

一、教材簡說

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四個聲母zh、ch、sh、r及四個整體認讀音節zhi、chi、shi、ri,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用織毛衣的“織”提示zh、zhi的音,小凳與靠背椅提示zh的形。第二幅圖是刺蝟和小男孩在吃東西,“吃”提示ch、chi的音,刺蝟與靠背椅提示ch的形。第三幅圖用獅子的“獅”和老師的“師”提示sh、shi的音,獅子與靠背椅提示sh的形。第四幅圖用紅日的“日”提示r、ri的音,幼芽提示r的形。

第二部分是拼讀音節,包括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

第三部分是聲母zh、ch、sh、r的書寫格式和筆順。

第四部分是認讀字詞,配有圖畫,畫的是街心公園的一角,太陽剛升起,小姐姐已經在讀書了,老爺爺在看他的孫子學騎車。

第五部分是一首兒歌。

zh、ch、sh、r的發音和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zh、ch、sh、r的發音是難點。

二、學習目標

1.學會zh、ch、sh、r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拼讀zh、ch、sh、r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

3.學會zhi、chi、shi、ri4個整體認讀音節。

4.認識7個字,會讀兒歌。

三、教學建議

(一)字母教學

在學習z、c、s的基礎上,可從學生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發現zh、ch、sh、r的發音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示範、指導zh、ch、sh、r的發音。要強調:發這四個聲母的音,舌頭都要翹起來,所以zh、ch、sh、r都叫翹舌音。學生通過對比練讀z—zh、c—ch、s—sh,區別比較,掌握髮音要領,記住帶有“椅子”(h)的聲母要翹舌。對於發音有困難的學生,要加強個別輔導。

(二)整體認讀音節教學

教學zhi、chi、shi、ri,一是要讓學生知道整體認讀音節和聲母的發音相近,只是比聲母讀得響亮些、長些。二是要與zi、ci、si的發音進行比較,區別平舌音與翹舌音。三是要強調它們都是整體認讀音節,應整體識記。

(三)拼音教學

進行拼音教學,要以學生自己練習為主,可採取同桌互讀互聽、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練習拼讀音節。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作指導,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要作重點提示。還可採用多種形式來檢查學習效果,如,指名讀、分組輪讀、自我展示讀,以鞏固拼音效果,達到準確拼讀。

(四)書寫指導

要提示學生zh、ch、sh都是由兩個字母組成的,書寫時兩個字母不能分開。r的寫法:先寫豎,佔中格,然後在豎的上端向右寫一彎筆。

(五)認讀字詞,讀兒歌

配合拼音練習、認字,安排了一幅圖和一首兒歌。圖中四個詞的讀音都有本課新學的音節。教學時要提醒學生看清字母和聲調讀準字音。整體認讀音節要直接讀出。本課生字較多,字形較複雜,要藉助圖中人物的活動、兒歌中的句子,通過反覆認讀來熟悉生字。有的字學生已經熟悉,如“書”,課本封面就有,只需提醒一下即可。認讀的形式力求多樣,要激發學生認讀的興趣,如,開火車讀、指名認讀、倆人比賽讀。

(六)擴充套件活動

1.聽錄音或教師發音,辨別平、翹舌音。

cichizizhishisi

2.拼讀下面的詞。

shísìshìzisìzhīsìshíshízhǐshízì

shǔshùchǐzirìlìzhírìrìqīhēchá

3.讀一讀,看誰讀得準。

sìshìsì,shíshìshí,shísìshìshísì,sìshíshìsìshí。

shísìbùdúsìshí,sìshíbùdúshísì。

4.在電腦上用拼音輸入法分別輸入zi、ci、si、zhi、chi、shi的音節,看看你認識哪些字?

5.用“讀、騎、車、話”口頭組詞,看誰說得多;或四人小組抽籤選字,開火車口頭組詞,一人說一個詞,不重複;看哪列“火車”最長。

(七)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例一

片斷:複習匯入

1.教師談話:咱們在拼音王國裡遨遊,認識了不少拼音朋友。(點選課件:進入)瞧,他們正想出來和你們一起玩呢!

2.點選相關字母,學生認讀。

3.教師:大家玩得可真開心呀!拼音娃娃都忘記回家的路了,怎麼辦呢?

4.點選課件,教師讀房屋名稱: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5.學生合作送字母回家。

例二

片斷:zh、ch、sh的教學

1.出示聲母zh、ch、sh,問:你認識哪個字母?把它介紹給大家,好嗎?教師進行指導、點撥,並示範讀zh、ch、sh。

2.討論:誰能用最快、最簡便的方法來記住zh、ch、sh的音和形。引導學生和z、c、s進行比較。

3.分組嘗試拼讀音節。互教互學,進行評議。

4.各組彙報學習情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你能向大家提問嗎?教師相機指導,反饋校正。

5.學生自主選擇夥伴、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做練習。

畫眉鳥組:練習讀拼音;

小猴子組:練習組詞;

小貓組:練習抄寫字母。

6.彙報交流學習成果。

7.拓展練習:讀繞口令。

五、資料袋

zh、ch、sh、r的發音方法發zh時,舌尖翹起,抵住硬顎前部(上牙床後面的部位),然後舌尖稍稍離開,讓氣流從狹縫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ch的發音部位、方法跟zh大體相同,只是吐出的氣流較強。發sh時,舌尖翹起,靠近硬顎前端,形成一條狹縫,讓氣流從中擠出來,聲帶不顫動。發r時,發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只是發音時聲帶要顫動。

zh、ch、sh、r都是舌頭翹起來發音,所以叫翹舌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zdz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