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計算機的組成及基礎知識【新版多篇】

計算機的組成及基礎知識【新版多篇】

計算機的組成及基礎知識【新版多篇】

計算機基礎知識 篇一

1,計算機組成原理

如果你不是做作業系統/驅動程式的,直接和硬體打交道的機會很少,因為作業系統已經把他們遮蔽掉了,提供了抽象的API給我們使用。

但是還必須理解馮諾依曼體系的結構,CPU和記憶體,硬碟,各種外設之間的關係,暫存器、快取等知識。CPU有哪些指令,如何執行這些指令,如果實現陣列,結構體,函式呼叫,這就涉及到彙編的知識。像原碼,反碼,補碼,定點數、浮點數的表示和運算也是程式設計中必備的知識,幾乎每種語言都要涉及。

現在很多語言都是在虛擬機器上執行的,你只要是瞭解了計算機的組成原理,再去看哪些虛擬機器,就會發現概念都是相通的。另外CPU中的快取,快取一致性協議,DMA的非同步思想都會在應用層中有所體現。《編碼》是一個更加科普性,但是也更加有趣的講組成原理的書。

2,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是比較枯燥的, 站在應用層的角度,我認為重點是掌握作業系統對外提供的抽象,包括程序、執行緒,檔案,虛擬記憶體,以及程序間的通訊問題。幾乎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會涉及到對多程序或者多執行緒程式設計的支援, 特別是多執行緒的併發程式設計,所以必須得搞明白他們的本質是什麼,執行緒都有哪些實現方式。得真正地體會到“程序是資源分配的最小單位,執行緒是排程的最小單位。” 這句話的含義。

幾乎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會涉及到鎖和死鎖,最好在最底層理解鎖是怎麼實現的。需要理解虛擬記憶體和實體記憶體直接的關係,分段和分頁,檔案系統的基本原理。對於程序的排程,頁面分配/置換演算法,磁碟的排程演算法,I/O系統,我認為優先順序比較低。

3,計算機網路

必須要理解的是這些:

什麼分組交換。

TCP可靠性傳輸原理,TCP/IP的協議細節, 三次握手,四次揮手,TCP狀態轉換。

幾個重要的協議DHCP,UDP, ARP, DNS。

能夠說出一個客戶端如何在接入網路以後,通過這些協議,跨域網路和服務器通訊的。

和應用層結合非常緊密的Socket知識和網路安全(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Hash, 數字簽名,以及集大成者Https)

至於網路層的路由選擇演算法,鏈路層的各種協議,我認為優先順序比較低。

以上這些知識,在你學習Redis ,Ngnix, Tomcat, LVS等軟體時將有極大的幫助。

4,資料庫

這個和日常工作結合極其緊密,不用我再多說,包括最基本的SQL,各種正規化,事務及其隔離級別,事務的實現方式,索引及其實現方式,B+樹等等。

5,編譯原理

你一輩子也許都不會去寫一個編譯器,但是很有可能會利用現成的工具去生成/操作一個抽象語法樹(AST),甚至可以會寫一個DSL(領域特定語言)。所以你得理解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程式碼生成,程式碼優化這個基本編譯的過程。

6,分散式的理論知識

由於現在的系統慢慢地變成了分散式, 所以又擴展出了很多相關基礎知識需要學習:

6.1,資料複製與一致性:

CAP理論, BASE原則,冪等性, 2PC, TCC,Paxos , Raft , Gossip

6.2,資料分片和路由:

Hash分片:Hash取模(實際中非常常見的演算法), 虛擬桶(Redis使用),一致性Hash(memcached使用)

電腦配置相關知識 篇二

硬體方面

1、CPU,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快取,頻率越高、二級快取越大,速度越快,現在的CPU有三級快取、四級快取等,都影響相應速度。

2、記憶體,記憶體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記憶體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記憶體越大,處理資料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機板,主要還是處理晶片,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片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片在處理資料的能力又更強些 ,依此類推。

4、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電腦一般用7200轉,膝上型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速度又因介面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說的串列埠)介面,早前的硬碟多是IDE介面,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介面的要慢些。

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快取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現在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快取越大,速度會快些。

5、顯示卡:這項與執行超大程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絡,如執行CAD2007,3DStudio、3DMA_等圖形軟體。顯示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視訊記憶體”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視訊記憶體晶片的不同,就是該“共享視訊記憶體”技術,需要從記憶體讀取視訊記憶體,以處理相應程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視訊記憶體。這種技術更多用在膝上型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穩定的電源是很重要的。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機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只是人們一般沒有太在乎(請查閱顯示裝置相關技術資料)。

計算機組成 篇三

(一) 計算機硬體

計算機硬體從外觀上看, 由主機和外部裝置組成。具體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五個邏輯部件組成。

1. 中央處理器———CPU

CPU 由運算器和控制器組成, 是計算機系統中必備的核心部件。CPU 品質高低,直接決定計算機系統的檔次, CPU 的最重要指標是主頻和資料傳送的位數。主頻越高,運算速度越快。資料傳送位數是同一時間能同時並行傳送的二進位制資訊位數, 即常說的16 位機、32 位機、64 位機。

2. 儲存器

儲存器分為記憶體和外存, 記憶體可分為隨機存取儲存器(RAM) 和只讀儲存器(ROM)。外存包括硬碟、軟盤、光碟、優盤、行動硬碟等。

3. 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的主要作用是將資訊輸入計算機。常見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掃描器、攝像頭等。

4. 輸出裝置

輸出裝置的主要作用是將結果反饋給人。常見的輸出裝置有:顯示器、印表機、投影儀、繪圖儀、揚聲器等。

(二) 計算機軟體

軟體是為方便使用計算機和提高效率而組織開發的程式, 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1. 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是控制、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裝置, 支援應用軟體開發和執行的軟體。系統軟體主要分為作業系統、語言處理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和系統輔助處理程式。

(1) 作業系統:dos, Windows 系列, Linux。

(2) 語言處理系統:又稱翻譯程式。人和計算機交流資訊使用的語言稱為計算機語言, 通常分為機器語言、組合語言和高階語言三類。常用的高階語言有C、VB、VC、Foxpro、Delphi 等。

(3) 資料庫管理系統:對資料庫進行加工、管理的系統軟體。包括ACCESS、SQL、SERVER 等。

2. 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是為解決各類實際問題而設計的程式軟體。包含辦公軟體、網際網路軟體、多媒體軟體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o5q6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