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實驗報告【精品多篇】

實驗報告【精品多篇】

實驗報告【精品多篇】

關於實驗報告 篇一

實驗一 感測器實驗

班號學號: 姓名同組同學

1、電阻應變片感測器

一、實驗目的

(1) 瞭解金屬箔式應變片的應變效應,單臂電橋工作原理和效能。

(2) 瞭解半橋的工作原理,比較半橋與單臂電橋的不同效能、瞭解其特點 (3) 瞭解全橋測量電路的原理及優點。 (4) 瞭解應變直流全橋的應用及電路的標定 二、實驗資料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1、效能曲線

A、單臂電橋效能實驗

由實驗資料記錄可以計算出的系統的靈敏度S=ΔU/ΔW=0.21(mV/g),所以運用直線擬合可以得到特性曲線如下圖所示。

B、半橋效能實驗

由實驗記錄的資料我們可以得到半橋系統的靈敏度為S=ΔU/ΔW=0.41(mV/g),所以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擬合實驗資料得到效能曲線如下圖所示。

C、全橋效能實驗

由實驗記錄的資料我們可以得到全橋系統的靈敏度為S=ΔU/ΔW=0.78(mV/g),所以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擬合實驗資料得到效能曲線如下圖所示。

D、電子稱實驗

由實驗記錄的資料我們可以得到全橋系統的靈敏度為S=ΔU/ΔW=-1(mV/g),所以我們可以運用直線擬合實驗資料得到效能曲線如下圖所示。

2、分析

a、從理論上分析產生非線性誤差的原因

由實驗原理我們可以知道,運用應變片來測量,主要是通過外界條件的變化來引起應變片上的應變,從而可以引起電阻的變化,而電阻的變化則可以通過電壓來測得。而實際中,電阻的變化與應變片的應變的變化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存在著“壓阻效應”,從而在實驗的測量中必然會引起非線性誤差。

b、分析為什麼半橋的輸出靈敏度比單臂時高了一倍,而且非線性誤差也得到改善。 首先我們由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單臂電橋的靈敏度為 e0=(ΔR/4R0)*ex,而半橋的靈敏度為e0=(ΔR/2R0)*ex,所以可以知道半橋的靈敏度是單臂時的兩倍,而由實驗資料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而由於半橋選用的是同側的電阻,為相鄰兩橋臂,所以可以知道e0=(ΔR1/R0-Δ

R2/R0)*ex/4,而ΔR1、ΔR2的符號是相反的,同時由於是同時作用,減號也可以將溫度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電阻變化的誤差減去而使得非線性誤差得到改善。

c、比較單臂、半橋、全橋輸出時的靈敏度和非線性度,並從理論上加以分析比較,得出結論。

由實驗資料我們可以大致的看出,靈敏度大致上為S全=2S半=4S單,而非線性度可以比較為單臂>半橋>全橋,有理論上分析,我們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主要是因為有電橋電路的原理分析可知:e0=(ΔR1/R-ΔR2/R+ΔR3/R-ΔR4/R)*eX/4,所以我們可以得到全橋的靈敏度等於半橋的兩倍,單臂的四倍,而非線性度我們也可以得到單臂最差,因為其他因素影響大,而半橋、全橋由於有和差存在,將其他因素的影響可以略去。所以非線性度相對來說較好。

d、分析什麼因素會導致電子稱的非線性誤差增大,怎麼消除,若要增加輸出靈敏度,應採取哪些措施。

主要是在於感測器的精度以及測量時的誤差會導致電子稱的非線性誤差增大,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感測器的精度,同時減少感測器的非線性誤差,通過全橋連線來減小,同時注意零點的設定,來消除非線性誤差。若要增加輸出靈敏度,可通過選取適當的電橋電路來改變,比如原來是半橋的改為全橋則可以增加輸出靈敏度。 四、思考題

1,半橋測量時,兩片不同受力狀態的電阻應變片接入電橋時,應放在:(2)鄰邊。2,橋路(差動電橋)測量時存在非線性誤差,是因為:(2)應變片的應變效應是非線性的。

3,全橋測量中,當兩組對邊(R1、R3為對邊)值R相同時,即R1=R3,R2=R4,而R1≠R2 時,是否可以組成全橋:(1)可以

4,某工程技術人員在進行材料測試時在棒材上貼了兩組應變片,如何利用這四片電阻應變片組成電橋,是否需要外加電阻。

不需要,只需如圖中右圖即可。

2、差動變壓器

一、實驗目的

(1) 瞭解差動變壓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瞭解三段式差動變壓器的結構。

(3) 瞭解差動變壓零點殘餘電壓組成及其補償方法。 (4) 瞭解激勵頻率對差動變壓器輸出的影響。 二、實驗資料

A、差動變壓器的效能測試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1、特性曲線

A、差動變壓器的效能測定

由實驗資料我們就可以得到微頭右移與左移的特性曲線。

關於實驗報告 篇二

《金工實習(一)》實驗報告

學習中心: 江蘇徐州豐縣奧鵬

層 次: 高中起點專科

專 業: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年 級: 年春/秋 季

學 號:

學生姓名: 胡賀

1、請簡述根據所起的作用不同,切削運動可分為哪兩種運動。

答:切削運動可分為主運動和進給運動。

主運動是提供切削可能性的運動。在切削過程中,運動速度最高消耗機床動力最大。

進給運動是提供繼續切削可能性的運動。

2、請簡述臥式銑床的組成及其作用。

答:組成:床身、主軸、縱向工作臺、轉檯、橫向工作臺、升降臺、橫樑和底座等組成。

作用:

床身是銑床的基礎零件,用於支撐和連線銑床各部件。

床身的內部裝有傳動機構。

底座用於支撐床身,並與地基連線。

3、請簡述牛頭刨床的組成及作用。

答:組成:床身、滑枕、刀架、橫樑、、工作臺、底座。

作用:

床身用於支撐和連線刨床各部件、其頂部水平導軌供滑枕作往復運動用。

滑枕帶動刨刀作往復直線運到。

刀架滑枕前端安裝刨刀的部分。

橫樑可沿床身前側垂直導軌上下移動。

工作臺用於安裝夾具和工作。

4、刨床主運動是什麼?

答:刨床主運動是滑枕帶動刨刀的反覆運動為主運動。

5、平面磨床的組成及其作用有哪些?

答:組成:平面磨慶由床身、工作臺、立柱、磨頭、電氣操作板組成。

作用:磨頭:砂輪裝在磨頭上,砂輪可高速旋轉,磨頭可沿慶身後部橫向導軌作橫向及前後移動或進給。磨頭還可沿立柱上的垂直導軌作垂向及上下移動或進給。 工作臺安裝在床身水平縱向導軌上由液壓傳動實現工作臺的縱向及左右往復移動。工作臺移動的速度可根據磨削加工的需要進行無級調速工作臺裝有電磁吸盤。用以裝夾鋼、鑄造鐵等磁性工件。

6、外圓磨床的組成及其作用有哪些?

答:組成:萬能外圓磨床由床身、工作臺、工件頭架、尾座、砂輪架、電器操作板等組成。

作用:

砂輪架:砂輪裝在砂輪架上。砂輪由單獨電機驅動高速旋轉。砂輪架可沿床身後部橫向導軌作橫向及前後移動或進給。

工作臺:工作臺有上下兩層。下層帶動整個工作臺沿床身水平縱向導軌作縱向及左右移動。上層可相對下層工作臺翻轉一定 角度用以磨削錐面。

工件頭架:安裝在上工作臺上根據工件的結構不同工件頭架上可以安裝卡盤,也可以安裝前頂尖。

7、請簡述Z412型臺式鑽床的工作特點。

答:

8、麻花鑽的結構包括哪些?

答:

9、擴孔鑽的特點有哪些?

答:

10、攻螺紋要點包括哪些?

答:

11、學習心得

為區分實驗報告是否獨立完成,請寫些自己對該實驗課程的想法或者學習心得。(本段在完成自己內容後刪除。)

關於實驗報告 篇三

摘要:

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縮寫為ESR,又稱順磁共振(Paramagnetic Resonance)。它是指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磁矩在射頻電磁場作用下發生的一種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這種共振躍遷現象只能發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為零的順磁材料中,稱為電子順磁共振。1944年由前蘇聯的柴伏依斯基首先發現。它與核磁共振(NMR)現象十分相似,所以1945年Purcell、Paund、Bloch和Hanson等人提出的NMR實驗技術後來也被用來觀測ESR現象。目前它在化學、物理、生物和醫學等各方面都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用電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未成對的電子,可以獲得其它方法不能得到或不能準確得到的資料。如電子所在的位置,遊離基所佔的百分數等等。

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拉比用他創立的分子束共振法實現了核磁共振。1945年至1946年珀賽爾小組和布洛赫小組分別在石蠟小組分別在石蠟和水中觀測到穩態核磁共振訊號,從而在巨集觀的凝聚物質中取得成功。此後,核磁共振技術迅速發展,還滲透到生物、醫學、計量等學科領域以及眾多生產技術部門,成為分析測試中不可缺少的實驗手段。

關鍵詞:電子自旋共振 共振躍遷 鐵磁共振 g因子

引言:

順磁共振(EPR)又稱為電子自旋共振(ESR),這是因為物質的順磁性主要來自電子的自旋。電子自旋共振即為處於恆定磁場中的電子自旋在射頻場或微波場作用下的磁能級間的共振躍遷現象。研究瞭解電子自旋共振現象,測量有機自由基DPPH的g因子值,瞭解和掌握微波器件在電子自由共振中的應用,從矩形諧振長度的變化,進一步理解諧振腔的駐波。

鐵磁共振和順磁共振、核磁共振一樣是研究物質巨集觀效能和微觀結構的有效手段本實驗採用掃場法進行微波鐵磁材料的共振實驗。即保持微波頻率不變,連續改變外磁場,當外磁場與微波頻率之間符合一定的關係時,可發生射頻磁場的能量被吸收的鐵磁共振現象。微波鐵磁共振在磁學和固體物理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微波鐵氧體物理學的基礎。微波鐵氧體在雷達技術和微波通訊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順磁共振

1、實驗原理:

一、電子的自旋軌道磁矩與自旋磁矩

原子中的電子由於軌道運動,具有軌道磁矩,其數值為:

e

2me?l??Pl 負號表示方向同Pl相反

在量子力學中Pl?

l?e?B 其中?B?e?2me稱為玻爾磁子。

電子除了軌道運動外還具有自旋運動,因此還具有自旋磁矩,

其數值表示為:?s??emePs?由於原子核的磁矩可以忽略不計,原子中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合成原子的總磁矩:?j??ge2mePj 其中g是朗德因子,g?1?j(j?1)?l(l?1)?s(s?1)2j(j?1)

在外磁場中原子磁矩要受到力的作用,其效果是磁矩繞磁場的方向作旋進,也就是Pj繞著磁場方向作旋進,引入回磁比???ge

2me,總磁矩可表示成?j??Pj。同時原子角動

量Pj和原子總磁矩?j取向是量子化的。Pj在外磁場方向上的投影為:

Pj?m? m?j,j?1,j?2,??j

其中m稱為磁量子數,相應磁矩在外磁場方向

?j??m???mg?B m?j,j?1,j?2,??j

二、電子順磁共振

原子磁矩與外磁場B相互作用可表示為:E???j?B??mg?BB???m?B

不同的磁量子數m所對應的狀態表示不同的磁能級,相鄰磁能級間的能量差為?E???B,它是由原子受磁場作用而旋進產生的附加能量。

如果在原子所在的穩定磁場區又疊加一個與之垂直的交變磁場,且角頻率?滿足條件 ???g?BB即????E???B,剛好滿足原子在穩定外磁場中的鄰近二能級差時,二鄰

近能級之間就有共振躍遷,我們稱之為電子順磁共振。

當原子結合成分子或固體時,由於電子軌道運動的角動量常是猝滅的,即Pj近似為零,

所以分子和固體中的磁矩主要是電子自旋磁矩的貢獻。根據泡利原理,一個電子軌道最多隻能容納兩個自旋相反的電子,若電子軌道都被電子成對地填滿了,它們的自旋磁矩相互抵消,便沒有固有磁矩。通常所見的化合物大多數屬於這種情況,因而電子順磁共振只能研究具有未成對電子的特殊化合物。

三、弛豫時間

實驗樣品是含有大量具有不成對電子自旋所組成的系統,雖然各個粒子都具有磁矩,但是在熱運動的擾動下,取向是混亂的,對外的合磁矩為零。當自旋系統處在恆定的外磁場H0中時,系統內各質點的磁矩便以不同的角度取向磁場H0的方向,並繞著外場方向進動,從而

形成一個與外磁場方向一致的巨集觀磁矩M。當熱平衡時,分佈在各能級上的粒子數服從波耳茲曼定律,即:

N2

N1?exp(?E2?E1kT)?exp(??EkT)

式中k是波耳茲曼常數,k=1.3803×10-16(爾格/度),T是絕對溫度。計算表明,低能級上的粒子數略比高能級上的粒子數多幾個。這說明要現實出巨集觀的共振吸收現象所必要的條件,既由低能態向高能級躍遷的粒子數比由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的粒子數要多是滿足的。正是這一微弱的上下能級粒子數之差提供了我們觀測電子順磁共振現象的可能性。

2、實驗裝置

微波順磁共振實驗系統由三釐米固態訊號發生器,隔離器,可變衰減器,波長計,魔T,匹配負載,單螺調配器,晶體檢波器,矩形樣品諧振腔,耦合片,磁共振實驗儀,電磁鐵等組成,為使聯結方便,增加了H面彎波導,波導支架等元件

三釐米固態訊號發生器:是一種使用體效應管做振盪源的訊號發生器,為順磁共振實驗系統提供微波振盪訊號。

隔離器:位於磁場中的某些鐵氧體材料對於來自不同方向的電磁波有著不同的吸收,經過適當調節,可使其哦對微波具有單方向傳播的特性。隔離器常用於振盪器與負載之間,起隔離和單向傳輸作用。

可變衰減器:把一片能吸收微波能量的吸收片垂直與矩形波導的寬邊,縱向插入波導管即成,用以部分衰減傳輸功率,沿著寬邊移動吸收可改變衰減量的大小。衰減器起調節系統中微波功率以及去耦合的作用。

波長表:電磁波通過耦合孔從波導進入頻率計的空腔中,當頻率計的腔體失諧時,腔裡的電磁場極為微弱,此時,它基本上不影響波導中波的傳輸。當電磁波的頻率滿足空腔的諧振條件時,發生諧振,反映到波導中的阻抗發生劇烈變化,相應地,通過波導中的電磁波訊號強度將減弱,輸出幅度將出現明顯的跌落,從刻度套筒可讀出輸入微波諧振時的刻度,通過查表可得知輸入微波諧振頻率。

匹配負載:波導中裝有很好地吸收微波能量的電阻片或吸收材料,它幾乎能全部吸收入射功率。

微波源:微波源可採用反射式速調管微波源或固態微波源。本實驗採用3cm固態微波源,它具有壽命長、輸出頻率較穩定等優點,用其作微波源時,ESR的實驗裝置比採用速調管簡單。因此固態微波源目前使用比較廣泛。通過調節固態微波源諧振腔中心位置的調諧螺釘,可使諧振腔固有頻率發生變化。調節二極體的工作電流或諧振腔前法蘭盤中心處的調配螺釘可改變微波輸出功率。

魔 T:魔 T是一個具有與低頻電橋相類似特徵的微波元器件,如圖(2)所示。它有四個臂,相當於一個E~T和一個H~T組成,故又稱雙T,是一種互易無損耗四埠網路,具有“雙臂隔離,旁臂平分”的特性。利用四埠S矩陣可證明,只要1、4臂同時調到匹配,則2、3臂也自動獲得匹配;反之亦然。E臂和H臂之間固有隔離,反向臂2、3之間彼此隔離,即從任一臂輸入訊號都不能從相對臂輸出,只能從旁臂輸出。訊號從H臂輸入,同相等分給2、3

臂;E臂輸入則反相等分給2、3臂。由於互易性原理,若訊號從

反向臂2,3同相輸入,則E臂得到它們的差訊號,H臂得到它們

的和訊號;反之,若2、3臂反相輸入,則E臂得到和訊號,H臂

得到差訊號。

當輸出的微波訊號經隔離器、衰減器進入魔 T的H臂,同相

等分給2、3臂,而不能進入E臂。3臂接單螺調配器和終端負載;

2臂接可調的反射式矩形樣品諧振腔,樣品DPPH在腔內的位置可

調整。E臂接隔離器和晶體檢波器;2、3臂的反射訊號只能等分給E、H臂,當3臂匹配時,E臂上微波功率僅取自於2臂的反射。 右圖 魔T示意圖

樣品腔:樣品腔結構,是一個反射式終端活塞可調的矩型諧振腔。諧振腔的末端是可移動的活塞,調節活塞位置,使腔長度等於半個波導波長的整數倍(l?p?g/2)時,諧振腔

諧振。當諧振腔諧振時,電磁場沿諧振腔長l方向出現P個長度為?g/2的駐立半波,即TE10P模式。腔內閉合磁力線平行於波導寬壁,且同一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同、相鄰駐立半波磁力線的方向相反。在相鄰兩駐立半波空間交界處,微波磁場強度最大,微波電場最弱。滿足樣品磁共振吸收強,非共振的介質損耗小的要求,所以,是放置樣品最理想的位置。 在實驗中應使外加恆定磁場B垂直於波導寬邊,以滿足ESR共振條件的要求。樣品腔的寬邊正中開有一條窄槽,通過機械傳動裝置可使樣品處於諧振腔中的任何位置並可以從窄邊上的刻度直接讀數,調節腔長或移動樣品的位置,可測出波導波長?。

3、實驗步驟:

1、連線系統,將可變衰減器順時針旋至最大, 開啟系統中各儀器的電源,預熱20分鐘。

2、將磁共振實驗儀器的旋鈕和按鈕作如下設定: “磁場”逆時針調到最低,“掃場” 逆時針調到最低,按下“調平衡/Y軸”按鈕(注:必須按下),“掃場/檢波”按鈕彈起,處於檢波狀態。(注:切勿同時按下)。

3、將樣品位置刻度尺置於90mm處,樣品置於磁場正中央。

4、將單螺調配器的探針逆時針旋至“0"刻度。

5、訊號源工作於等幅工作狀態,調節可變衰減器使調諧電錶有指示,然後調節“檢波靈敏度”旋鈕, 使磁共振實驗儀的調諧電錶指示佔滿度的2/3以上。

6、用波長表測定微波訊號的頻率,方法是:旋轉波長表的測微頭,找到電錶跌破點,查波長表——刻度表即可確定振盪頻率,使振盪頻率在9370MHz左右,如相差較大,應調節訊號源的振盪頻率,使其接近9370MHz的振盪頻率。測定完頻率後,將波長表旋開諧振點。

7、為使樣品諧振腔對微波訊號諧振,調節樣品諧振腔的可調終端活塞,使調諧電錶指示最小,此時,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佈如圖7-4-5所示。

圖7-4-5 樣品諧振腔中的駐波分佈示意圖

實驗報告 篇四

在這個學期,圍繞本專業所提出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我參加了《ERP原理與應用》的專業實踐課程學習。市場營銷專業作為應用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是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經濟管理離不開營銷,經濟越發展營銷工作就顯得越重要。

紙上談兵,倘若將這些理論性極強的東西搬上實際上應用,那我想我肯定會是無從下手,一竅不通。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把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會計實務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這門知識。

學習是ERP業務處理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知識和操作方法,通過每個章節的學習,老師的聯機演示和每章節後面的上機操作指南,讓我們更快更好的學習到浙科軟體的使用方法。通過對營銷管理、採購管理、存貨管理、供應鏈管理、車間管理、資產管理、成本核算、應收應付管理、財務總帳以及人力資源管理這十大功能模組的實驗操作,讓我體驗了ERP系統流程,深入瞭解了ERP系統環境下的企業業務流程,理解了ERP的業務流程思想和ERP系統的整合思想和方法,也讓我對所學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這個學期的實驗課是在我們充實、奮鬥的過程中完成的,記得開始是那樣的忙碌和疲憊,甚至是不知所措,因為我們的自學能力和結合能力沒有很快的結合與適應,只能依靠老師的引導和幫助,現在的我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企業人員了。學校實驗的目的就是要加強我們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意識的提高,實驗就是我們適應社會工作的墊腳石。

經過這幾周的上機學習,我總結出了以下要點及注意事項:

第一、編制錯誤時,首先要看是不是已稽核記賬的憑證,然後決定要修改原始憑證還是另作張紅字沖銷憑證。

第二、修改憑證時注意檢視是否要取消稽核記賬,注意調換稽核和記賬的人員。

第三、小心謹慎為善。錄入數字時要反覆確認是否正確,以免後續工作麻煩。

第四、做帳套時要循序漸進,因為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前面的沒做完切忌做後面的內容。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深深感覺到自身所學知識的有限。有些題目書本上沒有提及,所以我就沒有去研究過,做的時候突然間覺得自己真的有點無知,雖所現在去看依然可以解決問題,但還是浪費了許多時間,這一點是我必須在以後的學習中加以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督促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另外一點,也是在每次實驗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些東西感覺自己做的是時候明明沒什麼錯誤,偏偏對賬的時候就是有錯誤,讓其同學幫忙看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個很小的錯誤。所以說,相互幫助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在以後的工作或生活中也很關鍵的。俗話說:“要想為事業多添一把火,自己就得多添一捆材”。

此次實驗,我深深體會到了積累知識的重要性。在這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經過我們大家的討論和老師細心的一一指導,問題得到了解決。這次實驗學習中,我可謂受益非淺。

關於實驗報告 篇五

實驗名稱、光碟燒錄機的使用操作

實驗儀器、DVD光碟燒錄機和CD燒錄機

實驗步驟、

CD和 VCD的操作步驟是、

1、啟動NERO軟體,依次選擇CD,視訊和製作視訊光碟。

2、在“我的視訊光碟”對話方塊中,按“新增”按鈕新增視訊檔案,大小不超過光碟的容量、如果只有一個視訊,可以不勾選“啟動VCD選單,單擊“屬性”可以更改視訊軌道的標題等資訊。新增完檔案後單擊“下一步”,按鈕。

3、在“我的視訊光碟選單”對話方塊中設定內容編排,背景,文字標題等資訊。

4、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燒錄引數設定介面並燒錄光碟。

DVD光碟的燒錄、

1、開啟NERO軟體,在燒錄光碟型別上一欄選擇燒錄DVD的格式。

2、新增資料檔案,注意選擇DVD光碟上的燒錄型別。

3、在光碟內容的對話方塊中,單擊“新增”進行檔案新增。

4、在“選擇檔案及資料夾”對話方塊,在“位置”選擇驅動器,然後選擇目錄或檔案,單擊“新增到燒錄列表,新增完畢,按”已完成”關閉對話方塊。

5、此時返回到“光碟內容”對話方塊,藍色為當前容量指示條,刻錄的檔案大小不能超過光碟容量上限。

6、在“最終燒錄設定“對話方塊裡設定燒錄引數。

7、“刻錄過程”對話方塊。

8、在“刻錄過程”對話方塊中單擊“下一步”,然後單擊“退出”,選擇“不儲存”,關閉NERO軟體介面視窗,光碟機會自動彈出光碟。

實驗目的、在於瞭解光碟燒錄機的作原理,能夠進行日常維護,能夠排除遇到的常見故障,實驗是因為使操作人員應掌握光碟燒錄機的操作步驟,學會使用光碟對檔案資料進行分發和拷貝與永久存檔,在實際工作中能勝任電子資料的管理工作。這實驗操作以便在日常辦公國內工程中靈活進行移動檔案儲存,提高辦公效率。

實驗總結、

1、CD光碟是不是能重複燒錄,DVD光碟只能燒錄一次

2、VD的光碟和燒錄CD的光碟是不是不一樣的?

是的,是不一樣的,燒錄DVD的是DVD—R CD的是CD—R

cd燒錄空盤 dvd燒錄空盤 都是存放資料資料的 音樂cd 視訊vcd 視訊dvd 廣義來說也是資料dvd燒錄盤容量大 單面單層dvd一般在4.3g左右 能存放3.5g左右資料 別放多了很容易飛盤的 cd燒錄盤容量相對就小很多 一般就700mb 可放650mb至680mb的資料 也別放太多 會刻飛的 另外還有 cd—rw 和dvd—rw 是可以反覆擦寫的燒錄盤 這樣的盤比普通刻盤較貴一點 燒錄機出現故障的原因、這是因為系統安裝了nero express後,自帶的cd燒錄功能被遮蔽了導致。

步驟一、在系統下開啟 "執行",輸入services。msc,確定後彈出一個"服務"設定視窗,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專案,雙擊該專案,把啟動型別由禁用改為自動,確定後重啟系統。 步驟二、開啟"我的電腦",選擇燒錄機的驅動器屬性,在刻錄的選項卡中,把"這個裝置上啟動cd錄製"前打勾,再重新放入空白光碟,就可以正常顯示了。

或者在系統下開啟 "執行",輸入services。msc,確定後彈出一個"服務"設定視窗,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專案,雙擊該專案,把啟動型別由禁用改為自動,確定後重啟系統。

如何燒錄光碟及注意事項?

1、你的光碟機必須是支援燒錄功能。

2、準備新買來的空白光碟,可以是CD或DVD型號。

3、準備安裝燒錄軟體,比如NERO等。

4、放入空白光碟,開啟NERO軟體,選擇你像刻錄的型別複製即可。

5、質量好的光碟的話,建議使用52X,一般為48X為燒錄速度。

注意、

1、不能隨意按下燒錄機的“彈出“鍵”。

2、未燒錄完不能隨意終止刻錄過程,否則光碟作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zjj5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