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讀後感 >

人物傳記讀後感(多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多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多篇)

人物傳記讀後感1

讀《三毛人物傳記》,品味三毛的人生,我所認識的三毛,是那麼的有膽識、有魄力。再讀她的《萬水千山走遍》,不得不為她的勇敢,她的率真,她的個性,她的不向世俗屈服折服。

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給自己做主。她的原名陳懋平,“懋”是族譜上屬她那一輩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連天,父親期望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戰爭,而給了這個孩子“和平”的大使命。後來這個孩子開始學寫字,她無論如何都學不會如何寫那個“懋”字。每次寫名字時,都自作主張把中間那個字跳掉,偏叫自己陳平。不但如此,還把“陳”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為右耳,這麼弄下來,父親只好投降,她便給自己取了名字。年幼孩子應有的無知,在她身上竟以執著的個性對抗體現。

萬水千山走遍,她將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作為一個女人,有著獨闖的膽魄,身邊跟著米夏這個男人,在她的筆下,感覺都沒有她那麼強悍,在她與米夏的現實中,是唐·吉訶德和他追隨者桑卻的顛倒,她像是桑卻,而米夏,竟是那唐·吉訶德的演扮者——深夜之時,當三毛在哥斯大黎加的機場向人索要錢打公用電話時,米夏坐在行李旁悠然看報紙。故事人物身份的移位,更使我佩服這個女人的魄力,同時,也希望自己有這樣的力量,然而,似乎不太可能,擁有周遊世界的夢想,而膽量,卻是遠遠不足,擔心這現實的社會,容不下我獨自漫遊。

在墨西哥的街頭巷尾,走進神父用擴音機在講話的新教堂,一對鄉下夫婦進入三毛的視線。這兩個人木一般地跪在幾乎已經擠不進門的教堂外面,面向著裡面的聖母,直直地安靜地跪著,動也不動,十幾分鍾後,他們的姿勢一如當初。那做丈夫的手,一直搭在他太太的肩上;那做太太的,一隻手繞著先生的腰。在三毛的筆下,兩個人,在聖母面前亦是永恆的夫妻。隨後,三毛一低頭,擦掉了眼淚。女人的內心,終有那感性的的一面,內心深處,不敢觸碰,不忍觸碰,怕那脆弱顯現出來,而後一發不可收拾。那時,她祈願的是聖母還給她失去的那一半,她想念她的荷西,想念那個雖有年齡差距,但讓她深愛著的男人。

感性與理性兼具,智慧與膽識融合,她明白她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即使在艱辛旅途之中,在勞累壓身的路上,她不忘完成自己的寫作,不忘自己的責任。

人物傳記讀後感2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小牛頓科學館》,因為曹老師和其他同學都說這本書很好看,所以我也買來看了。

到了家我就馬上拿起書本坐在沙發上認認真真得看起來了,哇,裡面得圖片,漫畫非常精美,還有很多有趣得故事,馬上就被吸引住了。這套書真是內容豐富,生動有趣。

其中,我最喜歡得一本是《恐龍大追蹤》。它主要講得是從兩億一千萬年前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當時地球得霸主—恐龍。恐龍有很多型別:禽龍,暴龍,異特龍等。其中,我最喜歡得是石頭龍,它是白堊紀末期出現於蒙古得草食性恐龍,全長兩米。它得頭骨很堅硬,隆起呈圓形狀,它得頭骨會隨著年齡逐漸變大,變厚。

書中又講了恐龍怎麼變成化石:恐龍得屍體大部分遺留在河邊或湖邊,屍體慢慢地腐爛,只剩下骨架,並且漸漸被上升得湖水或河水所淹沒,漸漸得,恐龍得骨骼完全被河底或湖底得沉積物給覆蓋住,經過百萬年,沉積物中得礦物質一點一滴地滲透到骨骼中使骨骼變成石頭,也就是化石。

這套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我非常喜歡它,裡面得很多小實驗、小製作不僅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學到得知識,也使我知道了很多爸爸媽媽都不知道得東西。怎麼樣?這套書好看吧?希望你們也來看看,它能讓你學到很多得科學知識,那有趣生動得故事,一定會讓你看得入迷!

人物傳記讀後感3

終於一切的一切都過去了,再不需要在揚沙的操場裡嘶吼著規範隊形,也不必再去整理填塗修改各類表格計劃。上課下課的鈴聲如常的響起,走廊裡安安靜靜,學生們在教室裡書寫著英文單詞,於是我得以端坐於辦公室中,重新操起那本讀了一半的《梵高傳》。

傳記流暢自然,就如一本習以為常的小說,很快的銜接起過渡的情節,在靜謐的辦公室裡繼續沉浸於梵高的世界裡。

傍晚,難得的我沒有課,當我在洗過澡後,伴著一大杯熱茶升騰起的暖暖的水汽,合上這本傳記時,我想,選擇自殺的梵高,或許內心裡並不孤獨,雖然,他似乎沒有愛情。

當然要談愛情,這是所有傳記作品裡必著筆墨的一個章節,一個用靈魂作畫的人,一個生活在孤獨世界裡的天才,對愛情的渴望可能更迫切一些,可是他卻遭遇不到真正的愛情。他遇到的那個四十歲的女人是高尚的,因為她只想給他自己無私的愛情卻不祈求同樣獲得他的愛,可是,凡高卻無法讓自己同時愛上她。這就是愛情的可嘆之處,愛上一個人,同時被這個人所愛,是一件概率多麼低的事,而在愛情的世界裡,我以為,兩個人,給予與付出均勻的調和,才是完美和諧的,只是,過去也好,如今也罷,這種關於愛的美麗愈發的鮮見,更多的,愛情已經成為一種裝點,記得曾看過一位“股神”的言論,他有揮霍不盡的錢,唯一的放鬆方式是把愛情當作休閒。於是,在感情的世界裡遊刃有餘只剩下了兩種姿態,或者當作休閒,或者去旁觀。

愛情似乎是所有天才們的天敵,也或許因了愛情的傷才更加成就他們的天才,冰雪聰明如張愛玲,萬人敬仰的托爾斯泰,喬治桑與肖邦,或許精神與情感總是難以共融,他們是精神的富翁,可是感情世界裡卻不得善終。

但梵高不孤獨,他雖然沒有愛情但是他有提奧,我讀《梵高傳》,更多的是被提奧感動,雖然關於他的筆墨並不多。我總覺得,提奧就是為梵高而生的,他就是他的人生支柱,雖為兄弟,凡高偏執到近乎變態的地步,而提奧,安靜沉穩,寬容溫暖,他用一個弟弟的肩膀,為不諳世事的哥哥擎起一方避風雨的藍天,凡高由自我掙扎到自我毀滅,提奧,永遠站在那裡,給出自己不求回報的愛。如果說提奧有什麼不夠完美的地方,我想就是他不應該建立家庭。

可是作為骨肉同胞,每對兄弟姐妹都能成為彼此的提奧麼?我懷疑,我甚至想探究提奧的內心,究竟是什麼樣的構成,讓他用這麼高尚的暖意去解釋兄弟這個詞。

偏執的梵高終於親手結束了自己37歲的生命,或許37歲是個比較容易自殺的年齡吧,就在前天,一個朋友電話說內心鬱悶,他的一個朋友自殺了,我當時自己正困頓不堪,又從來沒有充當知心姐姐的雅趣,電話是匆匆結束通話了,心裡卻有著一點不解,37歲的男人,用自殺的方式告別世界,總是顯得有些怪異,今天讀到梵高,再聯想到張國榮等,或許抑鬱真的是罪魁禍首吧?

想起伍爾夫論生活方式的一句話,她說:為了避免遠離人群,做人不可以太孤僻,也不可以太高雅,所謂曲高和寡,孤僻與高雅想來都是一種癖,一種病。道理我們都懂啊,只是理論與實際,總是難以和諧統一。

生命中沒有提奧,也沒有愛情,但我可以埋頭工作,埋首書堆,碼這些很破很破的字,迎那些很靜謐很安寧的夜。

人物傳記讀後感4

今天我們學了《錢學森》這篇文章,我很敬佩錢學森這種愛國的精神。錢學森1934年畢業,去了美國留學。他在美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誕生了,錢學森又一次表達了他的思念祖國之情:“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錢學森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當美國的高階將領不讓他離開時,他的決心也一刻沒有動搖,終於,錢學森回國了,他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製和發射,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我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麼錢學森在美國有那麼好的條件,還一定要回中國,直到我學會了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才明白錢學森為什麼要這樣做。

他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再想想我們自己,做事情只要有一點困難就退縮了,而錢學森為了回國奮鬥了五年之久,從這裡我體會出了錢學森的愛國之情,像錢學森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精忠報國的岳飛,投江自盡的屈原,臨死也要牽掛祖國勝利訊息的陸游……他們不都是為祖國無私奉獻的人嗎?

人物傳記讀後感5

這段時間,我讀了一本讓我百感交集的書,名叫《海倫·凱勒傳》。

在海倫·凱勒她出生幾個月的時候,因為一場病,讓她失去了寶貴的聽力和那雙將要探索世界的眼睛,從此他成了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重廢殘疾的人。

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學習,可誰也沒料到她能憑著自己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可怕的疾病挑戰,在病魔面前,她沒有屈服過、沒有認輸過。而是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和難以做到的困難。

海倫·凱勒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女孩,她憑著頑強的、驚人的意志學會了讀書和說話,脾氣不再暴躁,甚至開始和親人以外的人溝通。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成為了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五種語言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的嘉獎。

如果把我和海倫·凱勒相比,我是渺小的,她那種驚人的意志、頑強拼搏到底的精神、對美好明天的懂憬,無法與之相比。

《海倫·凱勒傳》她給了我的是無比的震撼。我應該向海倫。凱勒學習,學習她那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精益求精、以拼搏到底的精神,實現了她人生最瑰麗的夢想的精神。

人物傳記讀後感6

《名人傳》,一本人物傳記,記敘了眾所周知的三位偉大天才的奮鬥史。其中雕塑家與畫家米開朗琪羅是我崇敬的一位人物。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命運坎坷,跌宕起伏,足以媲美一部人物糾葛的好萊塢大片。在羅曼羅蘭筆下,米開朗琪羅以一生的心血奉獻出震撼心靈的傑作。

米開朗琪羅說過:"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由此可以看出,他對悲慘命運的不屈、不屑,甚至是主宰。僅僅這句話,使他擁有比常人更高的完美的品質,他是英雄,他使我們感到卑微與渺小。

他熱愛創造,彷彿那是他最炙熱的生命。這種由創造引起的衝動,好比一場一場劇烈的火山,爆發出源源不斷的思路。

有些人認為他驕傲,自負。沒錯,但因為他把藝術看得比生命重要,所以關於他的狂野、不羈、高傲都可以被淡化。留下的,只是對天才的褒獎,對生命的讚美,對藝術的追尋。這,就是他所需要的.;這,就是那些遺留藝術的真諦。

米開朗琪羅是精神上的貴族,由他之言:“從事藝術的應該是貴人,而不是平民。”

我不清楚羅曼羅蘭是以怎樣一種心情去小心翼翼的描繪關於米開朗琪羅的一切,他的桀驁不馴,他的精神寄託,他不屑與世俗相爭,他看不起藝術上的平民。這樣一個人,他的思想超出了一切。

就這樣,他超脫般的存在了85年。這樣一個遲暮的老人,曾是一個神一樣的人物,後世有萬人景仰。但是,他卻仍是孤獨的。他的尖銳,他的鋒芒畢露。沒人願意敞開心扉,接納這個渴望溫暖的"孩子"。導致他越來越偏執,漸漸與世界失去溝通。

我寧願我是那個時代的人,給予他一點點溫暖。希望我們的天才永遠不要緊蹙眉頭。

人物傳記讀後感7

最近看完了《居里夫人傳》,是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寫的。心裡充滿著對偉人的敬仰和崇拜,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她對事業的執著、堅毅、吃苦耐勞,對自己慳吝,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

我原以為她這種品德和精神吸有在共產主義的社會裡才會存在,可她在近百年以前的所作所為,都讓我汗顏。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子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子進行過什麼 “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子。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子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子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子。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_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讀罷一書,心裡湧現出李清照的名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我的努力還很不夠,我的目標還很遙遠,我的路還很長,而我的時間不多。

人物傳記讀後感8

錢學森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給我們中國做出了很多貢獻,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更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脊樑,中國人的驕傲!

錢學森從小就出身在名望很高的錢氏家族裡。他的爸爸錢均夫小時候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去過日本留學,回國後在上海成立“勸學堂”,教授大家要投身民主革命。他的媽媽章蘭娟是杭州一位富商的女兒,她聰明過人,計算能力和記憶力非常強,擅長數學,在家裡一心輔導錢學森背誦唐詩、畫畫、寫毛筆字。錢學森出生在這樣幸福的家庭裡,為他將來的成才打下了很好的的基礎。

錢學森從小就非常好學,學習成績超常,是班裡的優等生。他還有很充分的觀察力:他自己做的飛鏢飛得又遠又穩,誰的飛鏢都趕不上它,原來錢學森在做飛鏢時運用了空氣動力學的原理。這可是他自己鑽研出來的!後來上了師大附中學習。

緊接著,他又考上了上海交大,而後去美國留學,拜馮·卡門為師。經過了馮·卡門的深度栽培下,錢學森成為了麻省理工大學的正教授。而他卻一心想著回國,將來讓祖國從黑暗走向光明。因為美國不會放過這樣的人才,於是把錢學森扣留在美國。最後錢學森接到了美國准予他離開的通知,於是他便回到了他夢寐已久的祖國。

錢學森回國後,全力搞好導彈和航天事業。因為錢學森的幫助,中國的第一顆仿製近程導彈、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和中國第一顆洲際導彈發射成功。錢學森在2009年獲得“終身成就最高榮譽獎”,在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

錢學森在這一生給我們中國人帶來了無窮的寶藏,他給中國留下了璀璨的輝煌!

我覺得錢學森能成才的關鍵除了家庭,除了充分的觀察力,還有學習興趣的緣故。錢學森可不是那種憑打罵馴出來的,而是他自己本來就很好學。他好學也有師大附中的功勞,因為師大附中沒有逼著學生死記硬背,只要求打好理解的基礎。由此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如果你愛學習,你就肯定能得個好成績。即使你能靠硬逼而讓學習優秀,那不僅非常枯燥,而且你不會增加自己的觀點,只是將你所知道的固定答案交出,相反,如果你有學習興趣,那你肯定就會加入很多你自己獨一無二的觀點。所以我也要從小就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人物傳記讀後感9

《拿破崙傳》講述了拿破崙傳奇般的奮鬥歷程。他從一個“科西嘉小子”最終成為震驚整個歐洲的雄獅,在人類戰爭史冊上刻下自己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統帥,並沒有因為滑鐵盧的慘敗而被後人輕視。他的精神品質依然在歷史的星空熠熠生輝,依然值得我們去學習。

誠然拿破崙的一生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有著輝煌的成就。在軍事上拿破崙被人們稱為“一代軍事偉人”他戎馬一生親自指揮的戰役多達60餘次比西方歷史上著名的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和愷撒指揮的戰役的總和還要多其中有許多戰役在戰爭史上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崙的軍事言論和戰爭戰例仍被作為教材在一些國家的軍事院校廣為傳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並非建立在四十次勝利的戰役上也不是由於我使得萬邦臣服滑鐵盧戰役就足以抹煞對那麼多勝利的回憶最後的一幕往往令人忘卻第一幕呀。永不湮沒的是我的法典和參政院的會議紀錄我與大臣們的通訊……由於條文簡明扼要我的法典遠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我所設立的學校我所採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著新一代的人才在我執政期間犯罪率減少;而英國的犯罪卻很猖獗…

亂世出英雄,拿破崙就是生活在這麼一個亂世,幸運的是他選擇了作一名將軍,由於他紮實的科學知識和稠密的軍事思維,使他在這麼一個亂世之中游刃有餘,是戰爭造就了拿破崙,他無需感嘆生不逢時,恰恰相反的是,他太過生逢其時。我想無論是什麼報復,什麼志向,都要先認真考察一下你所處的時代需要什麼,如果說你的興趣,你的特長能為這個社會需要所利用,那麼你也將成為拿破崙,但如果真的想成就霸業,變得不可戰勝,那麼記住一點吧,博覽群書,書中自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拿破崙,一個值得敬仰,值得唾罵,值得崇拜,值得痛恨的軍事天才,一個給我啟發,激我奮進的歷史人物,今天,當我擺脫了玩物喪志的過去,開始博覽群書時,我準備用我這稚嫩的筆,以我這淺薄的思想,認真的分析一下這個可愛又可惡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的,不可一世的皇帝。

人物傳記讀後感10

這個寒假,看了一本書:《梵高傳》,使我受益匪淺。

梵高這個人本身長得奇醜無比呢!他長著一雙呆滯的大眼睛,深深地往下陷,一些魚尾紋在他眼睛旁,目光顯得很憂鬱,並長著一對粗眉,它們讓人覺得不搭配;還有一雙小耳朵,小到像洋娃娃的耳朵,一個鷹鉤鼻,鼻子向下塌,並且是禿頂呢!他的行動也很笨拙,呆頭呆腦的。

梵高一生清貧,但他不在乎,一心作畫。梵高對畫畫簡直著了迷,別人以為他瘋了,叫他“伏熱”,“伏熱”的意思是“紅鬍子的瘋子”!梵高不管它。他太熱愛大自然了。

你可知道?梵高活的時候一幅畫都沒賣出去!但他死後他的畫賣了大概有九千萬的法郎!我給你舉個例子:梵高在世的時候一幅《紅色的葡萄園》只有四百法郎,可他死後這幅畫是四千萬多的法郎!梵高為了繪畫奉獻了很多甚至生命,他把自己的右耳朵給割了下來,並且讓自己神志不清,神經受到破壞,以至後來,去世了……這是多麼不幸呀。

我看完了這本書,覺得梵高做事十分認真,全力以赴地畫畫,他把全身精力投入到繪畫中。我想我們應該像他學習,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每當我們做完事後,應該首先問問自己:“我全力以赴了嗎?我全神貫注的做這件事了嗎?”

請讓我們記住這位偉人——溫森特·梵高!更讓我們記住,做事要:全神貫注!全力以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xindetihui/duhougan/r3lze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