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1

暑假期間,一有閒暇,我便仔細閱讀由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思樂的專著《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中的章節,真有點兒手不釋卷。這是一本極有意義的書,書中明確提出:教育不應是控制生命而應該是激揚生命。生命不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是通過億萬年的基因傳留,從出生之時,就像新的電子計算機攜帶了本機程式一樣,擁有了語言的、思維的、學習的、創造的本能。依靠這樣的本能,就可以把主要依靠教師轉變為主要依靠學生,從而帶來教育的巨大變革。書中用豐富的例項反映了學生積極、愉快、高質、高效的課堂學習,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為本的實質。把學生視作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說教的物件,建立了先進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現就印象較深的幾處談點體會:

一、教師應給自己的角色正確定位。 書中提出:學習者擁有強大的享受成長的機制,在他們面前,教師應是伺服器。教育者應知道兒童有這樣的機能,於是等候時機,加以激揚,促使生命獲得更充分的成長,獲得更濃烈的成長享受,從而天天向上。教育者應作為僕人幫助他集中和方便於做核心的事情。只能通過開啟之,導引之,讓學習者走一條容易發揮自己天賦的途徑。對於學生生命體,教師應是一個牧者,要有像牧者那樣地率領生命的管理思想,牧者不去代替或包辦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帶到水草豐盈之處,讓它們自主地快活地吃草,這意味著既管理著羊群(當然也負著安全和保護之責),又尊重著羊群的獨立的生命活動。如: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時,教師只要激發學生興趣,營造積極、主動、快樂地學習氛圍,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嘗試,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推匯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的將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看做一個三角形,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後再算出整個圓的面積。有的將一個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後將其拆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計算出圓的面積。最後都能推匯出s=πr²。也即自古華山一條道,條條道路通羅馬。當然教師應及時發現,在危難之際顯身手,及時點撥、引導,效果遠遠超過教師越俎代庖式的說教。

二、教師要有新錯誤觀——教室是出錯的地方。承上所說,既然有許多知識是在學生自己的探索之下獲得的。這種探索需要一個過程,當然也會犯不少錯誤。學生正是在不斷地克服錯誤的過程中,獲得經驗,感悟方法,獲取真知和技能。往往兒童的錯誤中常常包含著正確和靈氣。有個中國孩子在日本上學,這個孩子的日語不好,但上課發言非常積極。孩子的父母問他怎麼就不怕出錯,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說:不怕,老師說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教室,出錯的地方,多好的理念!教室,出錯的地方,是因為我們的學生還不成熟,容易出錯,出錯是正常的,不出錯才是不正常的。因為出錯,才會有點撥,引導,解惑;才會有教育的敏感,機智和智慧;才會有對學生巨大寬容,樂觀的期待,以及真正的愛護和保護。如果,我們也樹立這樣的教育理念,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就不會細聲細語,一定會信心十足,回答問題何愁聲音不響亮?

三、教師也應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的代名詞,而應成為一種生命存在的方式,成為一種人的生活方式。教師應與書為伴,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要善於從師生共創的生命舞臺上,從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中體驗一種生命的滿足與快樂,得到生命的成長與昇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促進學生成長的同時,完成自己的專業成長,實現自己的價值。

對於郭思樂的理論,瀋陽市教育專家協會會長李錦韜先生,對其教育的意義作了幾個顛覆的概括:一是顛覆了以往以師為本的教學,實現了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生本教育;二是顛覆了以往教師研訓主要研究教師怎樣教的方式,生本教育則在研究學生怎樣學、如何讓學生好學的問題;三是顛覆了以教師教得好為好課的標準,轉變到教師的作用和價值為如何引導學生,使學生學得更好;四是顛覆了一直遊離於課堂之外的德育課程教學,生本教育把德育融入到學生生活之中,融入到課堂之中。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2

暑假裡我在學校發了一本李鎮西老師的力作《愛心與教育》李鎮西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著作《愛心與教育》很早就聽說過,假期中有幸拜讀此著作,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泉。”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型別。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著“成為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物件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學生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學生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麼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國小生教成“小大人”式的學生,是教育的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學生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為照耀學生心靈的陽光,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老師工作有著枯燥重複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他們今後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3

這是怎樣的一本書啊!溫柔細膩的筆觸帶著足以治癒任何傷痛的溫情,這是一場浪漫主義的盛宴,清新又純真。

馬克•李唯這本用溫馨、喜悅、哀傷與愛交織出的書,令我靈魂深處的童年記憶悸動,喚醒了我童年的無邪靈魂。合攏這本書時,就如同合上了自己的童年,我猶如沉醉在一個溫暖的懷抱中,從空氣中嗅到了濃濃的感動與溫情。我靜靜地倚靠著沙發,幸福感彷彿從四面八方湧來,令我有不禁想要默默流淚的衝動。濃濃的感動瀰漫了我整個靈魂,我知道我的心早已被這個男孩的故事俘獲了。一心一意地被那個愛與友情盛開的美麗世界感動地深入肺腑。

主人公的童年並不快樂,因為個子矮小而被班上的大個欺負,父母離異,再加上成績和身體都不好,他的童年在那個外省的小城市裡,帶著憂愁與悲傷,在絕望中等待著長大。直到他發現自己有與別人影子交談的特殊能力,他那受傷的心才慢慢地被成熟補好、書裡的許多情節我無法言盡,容我賣個關子,好讓更多的人去追讀。

這本書是一支靈魂奏鳴曲,使我的童年與夢想也被驚醒,當年的熱血早已被時間與現實沖垮,歲月無情,多少孩提時代深銘於靈魂深處的感動與純真之情已然消逝,現實的磨礪令我們日漸成熟,我們也擯棄了許多曾經純真的感情與夢想,變得日益市儈,這便是無奈的現實所致。在人與人的社會中,只要有慾望存在,許多的善良純真也只能隱匿消散,夢想就如同影子一般,是自身的寫照,彷彿觸手可得,卻又隔著遙不可及的現實。回想曾經的豪言壯語,如今只道惆悵與彷惶,試問誰當初不曾許下氣吞山河的鴻鵠大志,現在也只能嘆息年少輕狂。周圍的一切都在改變,連帶著我們最初的夢想。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4

最近,拜讀了蘇州大學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書,深為其思想之深邃、理念之新穎、見解之獨到而折服。朱教授在這本書中指出要想具有人文情懷,讀書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不讀書的人,不可能有人文情懷,要培養人文精神,首先要從接受人類文明的最精華的東西——書開始入手。

近年來,在和學生讀書共勉、互相增益的過程中,我時時體驗著讀書帶給自己的充實和愉快,也深切地感悟到讀書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有人說:書中自有精神食糧,書中自有生命質量,書中自有美德滋養。由此可見,讀書對於培養、充實、提升人文精神不可或缺,概括起來講,讀書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有如下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讀書,讓學生視野開闊。開學伊始,我與學生相約:本學期老師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同學們進行讀書競賽,新學期誰讀的書多,誰的讀書筆記寫得最棒,誰就是讀書狀元。說讀就讀,從我做起,率先垂範。輪到我的早讀課,我總是早早地來到教室,開啟自己鍾愛的書讀上幾頁,待學生們到齊了,再上早讀課;語文閱讀課,更是我們師生讀書的最好時光;語文活動課成了我們推薦好書、朗讀美文和交流讀書體會互動課;閒暇時,我們互相交換好書。一學期下來,我班的一批小書蟲除了讀少兒版的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外,還讀了《我要做好孩子》、《我要當升旗手》、《徐悲鴻一生》、《冰心散文》、《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書。讀的書多了,他們的視野明顯開闊了,習作水平有了長足進步,談吐也變得高雅。學生身上洋溢的濃濃書香氣讓人不由得聯想起來腹有詩書氣自華名句來。

二、讀書,使學生精神充實。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以及《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等書中,十分強調要豐富學生的生活興趣,那麼這樣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擔心。因為他沒有時間和精力更沒有舉趣去從事不健康的活動,已被健康的情趣所充實和包圍了。書,是孩子們最好的精神食糧。本學期,我又和學生們一起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曹文軒《草房子》、嚴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以及《哈佛女孩劉亦婷》等書。我明顯地感覺到那些愛讀書的孩子的精神世界充實且豐富了。他們此同齡的孩子更懂得愛、懂得寬容、懂得珍惜時間、懂得誠信的重要、懂得父母的艱辛、懂得老師的用心良苦,懂得生活的美好、懂得友誼的珍貴……

三、讀書,令學生志向遠大。學生具有遠大的志向是其將來成功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志向,之於人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志向遠大的學生,他的生活一定是充實而有意義的,他的進步就會插上奮鬥不息的翅膀。那麼,對於一個國小四年級學生而言,志向從何立起?單憑家長和老師的幾句說教遠不如引導他們讀幾有關志向者的書見效。哥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為此,我推薦《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諾貝爾獎百年英傑李政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牛頓傳》等書給學生讀,讓他們在書中與志向遠大的偉人對話,受其薰陶從而逐步確立自己的遠大理想。有了志向,才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才有實現目標的堅忍不拔,因而也才有成功的可能。我真誠的希望我的學生們今後都能在自己遠大志向的引領、鼓舞下,經過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走向輝煌的明天。

由此可見,多讀好書的孩子,其視野必然開闊,其精神必然充實,其志向必然遠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多讀些書不斷充實自己,並引薦學生多讀些有益的書,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尤為重要。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當所有的學校都有人文精神的時候,我們的社會就有正氣,就充滿希望。古人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裡,我們不妨說培養人文精神,始於讀書

今天的教師為什麼要讀書,已經無需講太多的大道理了。因為社會各界對我們所從事的職業和對我們自身的要求都越來越高了;因為新課程改革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因為教師專業發展別無他途。——任何一條理由都要求教師必須讀書,讀萬卷書。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願意讀書,每天都堅持讀書的教師少之又少,簡直可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了。

顯然,目前要想讓教師們在教學之餘回到書桌前讀書,關健恐怕不是在告訴教師們讀書如何重要,更不是告訴教師們應當如何讀書,而是要設法激發教師們的內在的閱讀動力。這就猶如要想學生認真學習,教師必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一樣。

我們有必要對教師的職業特點作一個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一、教師們每天都在規範地完成著自己的工作。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質量目標和考核指標(這些質量目標和考核指標有些是不及實際和蠻不講理的),老師們被逼得喘不過氣來,只好整天在領導強化質量意識的喊叫聲中,把自己的弦繃得緊緊的。教學方法陳舊,加班加點,題海戰術,犧牲時間和體力和學生同歸於盡,什麼創新精神,什麼創造能力都統統見鬼去吧!

二、教師狹隘地生活著。每天從家到學校,從學校到家,兩點一線,周而復始,漸漸形成了不變的生活軌跡。雖說這樣的生活彷彿遠離了社會的喧囂和浮躁,但又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校園的陳腐和慵懶。我們心不甘情不願地看守著自己狹隘的生活,讓自己變得更加廣博似乎根本就事不關己了。

三、教師們重複地生活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今天的你我還在重複昨天的故事。機械地重複使我們內心深處產生了一種惰性,甚至是職業的倦怠。讀書苦,讀書忙,讀書有個啥用場?

四、教師們忙碌地生活著。備課,批閱作業,還有其他的各種中心工作需要完成。我們已經分不清八小時以內和八小時以外了。另外,成家後,還有許多的柴米油鹽的生活瑣事纏身,真是讓人感覺好累好累。唉!

面對著當下我們教師的生存生活方式,我們要創設這樣一個前提:讓教師願意讀書。

創設這個前提,不是說說就可以行得通的。所謂強按牛頭不喝水。但這確實又是一件極為關健的事。可以這樣認定,什麼時候教師們發自內心地想讀書了,我們的教學改革,我們的教學質量,我們的教育物件就都有了希望。

那麼,怎樣讓教師願意讀書?

最根本的途徑當然是從制度上提高優秀教師的社會地位。如果我們確信讀書是優秀教師必須經歷的成長途徑,那麼我們首先就要使更多的教師願意成為優秀教師,願意為此而努力。

讓教師體驗到讀書的歡樂也是有效的途徑之一。教師畢竟是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教師的精神生命也需要發展、事業需要成功。因此,如果能夠讓教師從讀書中體會到歡樂,那麼教師也會逐步地重拾書籍,回到書桌前來的。有針對性地讀書是最能體驗到讀書的歡樂的。

以上為王小娣寫的讀書體會。目前社會上教師的地位在精神方面很高很高了。如果我們的工資全國統一發,規定每個月五仟元保底,對教學效果好的進行重獎,我想每個教師更會珍惜這個職業。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5

起初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有點小好奇,這是一本什麼書呢?到底是誰動了他們的乳酪?書中的乳酪指的是真正的食物乳酪嗎?

帶著疑問與好奇,我開始翻閱了這本書,看完後我也像我周圍的朋友們推薦了這本書,因為通過看這本書是我恍然大悟,明白了很多事情,也走出了當時心裡對一些事情的小困惑。

書中的4個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匆匆和嗅嗅的成功關鍵在於他們面對變化能迅速的調整方向。雖然他們並不如2個小矮人聰明,但是他們能夠預見並接受變化,並通過“勤奮”的工作,快速操刀了新的乳酪。這是“匆匆”和“嗅嗅”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像我們在生活中或工作中一樣,要勇於接受事態的變化。如果象哼哼那樣不願意接受乳酪沒有的事實,而又不願意冒風險去尋找新的乳酪,以適應變化,就會被淘汰。面對變化時,除了預見變化外,關鍵就是要能果斷的做出抉擇。作為人來說,面對問題特別是做選擇之際,就會考慮的很多,就象哼哼那樣,會想,是不是徹底改變後會不會不安全,會不會失敗。盞前故後,往往就在我們猶豫不決之際措施了良機。

是誰動了他們的乳酪,這並不重要。因為變化總是在發生的,他們總會拿走你的乳酪。也就是說你身邊的乳酪並不可靠,隨時會有意外的情況發生,會有人奪走你的乳酪。關鍵在於我們我們面對客觀存在的變化,要能預見變化,做好迅速變化的準備,適應變化,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新的乳酪。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6

當你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甲蟲,一定會萬分驚訝。但在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筆下,使這一切都成為可能。

在一天清晨,醒來的旅行推銷員格雷高爾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甲殼蟲。起初,它還可以說話,但後來就逐漸喪失了人的聲音。格雷高爾的醜陋模樣驚動了家人們,他們把格雷高爾關在了房間裡。他成了家中的醜聞,親人的累贅,連最為關心他的妹妹也公然宣稱不能和動物生活在一起。家人們紛紛謀求生路,格雷高爾也在人們的唾棄下悄然死去。

這篇小說曲折動人地寫出了格雷高爾變形前後家人們的態度,同時也發人深思:這種變形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他們真的變形了嗎?事實上,格雷高爾的變形僅僅是一個軀殼,他的內心仍執著於以往的一切。在小說中,格雷高爾起床後想的還是自己的差事,並不是自己正遭受的厄運本身;他還是保持著自己的愛好,堅持不讓家人拿走他心愛的畫,以至於被父親趕回房間;他被妹妹的美妙琴聲所吸引,嚇走了訪客,招致了家人的徹底唾棄。他一如既往的保持著他對生活的熱愛,甚至忘了自己是一隻甲蟲。而格雷高爾的家人們的醜惡嘴臉,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有的父母先孩子生理有缺陷,就丟棄了他們;有的人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們便任其自生自滅……格雷高爾的家庭,就是一部分社會的縮影。也許,一些人身體上有缺陷,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對事業的喜愛不曾改變對他們的嫌棄只能是澆滅希望之火的冷水。對待他們,則更應該是像對待一個正常人一樣,而不是一昧的討厭和施捨。也許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懷著一個樂於奉獻的愛心,坦誠相待,相信這世間將更美好。

或許,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讓每一個人都不變形,但挽救每一位變形者,才是對他們的申訴的最好答覆。

寫我的讀書心得體會篇7

說實話,我真的不愛讀書……

到了雙休日,做完作業,我像執行命令似地拿起書本,雙眼就掃描器似地在一堆“可惡”的文字漫不經心的狂掃……可視線一會兒就跟著嘰嘰喳喳的小鳥躲進了枝繁葉茂的樹梢。小鳥不見了,視線才跑回了書上,但沒讀幾分鐘,我的心思就又伴著鄰居家的鋼琴聲跳起了迪斯科……再也會不來了。

說實話,我真的很想讀書……

“讀書使我們視野開闊,讀書陶冶我們的情操,讀書豐富我們的知識……更可貴的是,讀書使我們多活幾度生命”。冰心老奶奶說:“我永遠感受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懂得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

於是,我開始嘗試讀書,我儘量鎖住自己的心神,專心致志地看書。堅持了幾個月,我開始喜歡上了讀書。

我最愛國外的名著。我曾為《悲慘世界》中的冉阿讓流淚,他的悲慘遭遇讓人看了痛心。我曾為《霧都孤兒》中的小退斯特慶幸,他的坎坷經歷換來了皆大歡喜。我曾為《湯姆。索亞歷險記》中的湯姆的傳奇歷險驚歎不已……唯一讀不懂的是《簡。愛》,我便學著冰心奶奶的方法,一知半解的讀,使勁把整本書讀完了……

冰心奶奶的九個字讓我深受啟發:“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九個字是我的讀書格言,我會使我的知識錦囊越來越鼓。

說實話,我真的酷愛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xindetihui/zhuanti/4o6eq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