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知青下鄉多篇新版心得

知青下鄉多篇新版心得

知青下鄉多篇新版心得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下面好範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於知青下鄉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青下鄉有感1

光流水,白駒過隙,人生如夢。

人們是否記得,新中國成立的禮炮聲中,降生了一大批“50後”,他們青春年少時,趕上了““””,未及弱冠,就到農村插隊去了,“老三屆”、“老知青”是這一代人共同的名字。

今年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50週年。筆者系北京三中66屆國中畢業生,親身經歷了“”浩劫和知青運動,每每憶起,感慨萬千。

我們這一代,人稱“老三屆”(指1966、1967、1968年的國中、高中畢業生),基本與共和國同齡,命運與共和國息息相關:1950年代初,新中國如旭日東昇,朝氣勃勃,我們亦度過了一個金色的童年;從1950年代中後期開始,接二連三,我們也被折騰,經歷“上山下鄉”,成為“插隊知青”,在農村廣闊的天地裡,度過了一個“沒有春天的青春”;1976年“”結束,我們的命運開始轉折,__十年代是“老三屆”“老知青”大展才華的年代,我們正值年富力強,為改革鼓呼,為發展盡力,被稱作是社會中堅、“跨世紀的橋樑”。

轉眼間,“老三屆”早已經完成了歷史重任,退隱江湖。彈指間,50年過去,恍如隔世。莊稼地裡的青春,歷歷在目,雖塵封已久,但揮之不去。

時代:神州大地紅潮滾

50年前,一個舉國瘋狂的年代,一個荒唐愚昧的年代。

我們本該於1966年國中畢業。正值青春年少,懵懵懂懂,滿腔的熱血極易沸騰,偉大領袖一揮手:“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於是,紅衛兵小將扯旗造反,“”狂飆突起。運動起來了,學校停課了,大學不辦了。積壓在校的千百萬“老三屆”畢業生何去何從?

1968年年底,偉大領袖又是一揮手,一句話:“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大有可為的。”於是,一場知識青年大遷徙的狂潮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上山下鄉高潮初起,我們“老三屆”首當其衝,除極少數人當兵或進工廠外,幾乎95%以上的“老三屆”都去了農村插隊或生產建設兵團。全國大約有1700萬中學生捲入了這場長達十數年之久的“知青運動”。

1968年初,北京一群思想激進的青年人自發組織赴內蒙古牧區草原插隊,拉開了““””中知青上山下鄉的大幕。5月,赴黑龍江的軍墾戰士開赴北大荒;9月,赴內蒙古陰山下的知青啟程;12月,赴山西黃土高坡的列車西行。到陝西延安去的、到雲南西雙版納去的一列列運送知青的火車駛出京城,奔赴農村廣闊的天地。

運送知青的專列從北京火車站開出,向大西北,向大西南,向北大荒駛去。火車站的月臺上滿是黑壓壓的人群,父送子,母送女,師送生,同學送同學。亦有父母均被打成“黑幫”者,不能來相送,可憐的孩子只好趴在車窗上默默地哭泣。刺耳的廣播喇叭,不斷播放著“毛主席語錄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伴著嘈嘈雜雜的吵鬧聲,哭喊聲。

記得當時流行的一首知青歌曲這樣唱道:“火車一聲吼,我們就分了手。告別北京城,何日再相逢?!”

都是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天真浪漫的城市青年。在他們想象中,內蒙古大草原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大荒是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亭亭玉立的白樺林。他們根本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黃土坡,是暴風雪,是大荒漠。

1968年12月,我們來到下鄉插隊的山西雁門關外的大同縣。凜冽的寒風中,火車把我們幾百個北京知青甩在了坑坑窪窪的大同火車站月臺上。

萬萬沒有想到,曾是北魏都城的大同古城,竟然如此凋敝:殘破的土城牆,沒有城磚,沒有城門,尚有日偽時期“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標語殘留在城牆上。城裡只有條不足千米的十字街,街道破爛不堪,街上車少人稀,偶有身披老羊皮襖的車倌趕著糞車穿城而過。

我們來自北京男三中和北京女一中的18個知青分在了大同縣杜莊公社千千村大隊。我們身背沉重的行李,懷著激動的心情,手舉偉大領袖的畫像,高唱著毛主席語錄歌,在貧下中農震耳欲聾的歡迎鑼鼓聲中進了村。

眼前的情景和我們想象的大相徑庭:塞外雁北的山村,充斥著貧窮、愚昧、飢餓、寒冷。村外是黃土翻滾的溝溝壑壑、坑窪不平的鹽鹼土地,滿眼是破舊不堪的土坯房、土窯洞、土炕蓆,以及一群衣衫破爛的青壯男子、形容枯槁的婦女兒童——這就是我們知青將接受再教育的廣闊天地嗎?

五十年後,三個人又在一起照了張相,豪氣尚在。

磨礪:黃沙磧裡本無春

我們插隊的小山村自然環境還不錯,尤其是冬去春來的時候。

大地披上了綠色,有了些許暖意。穿過村外的小樹林,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走八里地,即是著名的桑乾河。抬望眼,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即在遠方,群山莽莽,綠蔭濃濃,偶有飛鳥掠過,好一幅安閒的風景畫: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然而,我們不是來這兒度假郊遊的,我們要在這農村廣闊天地裡插隊落戶,磨出兩手老繭,錘鍊一顆紅心,男生要煉就鐵肩膀,女生要變成鐵姑娘。

艱苦的磨礪開始了。

冬季的雁北高原,寒風刺骨。我們要乾的第一件農活是送糞。將牛棚中一層層的牛糞起出來,裝車運到地裡。牛糞凍得鐵板似的,我們用鎬刨,用杴鏟,摻著糞渣的冰花不時濺到身上、臉上,但誰也不在乎。

趕大車到城裡拉糞是件很刺激的農活,當然,車倌是經驗豐富的壯漢,我們跟車的只是“副駕駛”。清晨即起,裝好幾麻袋牲口草料,帶足自己的口糧,從村裡到大同有50多裡地,要五六個小時才能到。進城後先到定點的糞坑裝滿糞車,然後到我們村“駐大同辦事處”——大車店,先攪拌好草料,喂好牲口,自己再熱熱帶來的乾糧,喝兩口涼水,飽了。晚上就住在大車店的火炕上,沒有被褥,就拿草料袋子當鋪蓋,好在土炕很熱乎。第二天一早,朦朧中套好牲口,又揚鞭催馬回村了。坐在臭不可聞的糞車上,望著滿天星斗,晃晃悠悠地搖呀搖,有時居然能睡著一小覺,很香。

春夏之交時的鋤地間苗是農村的幾大累活之一。握著近一人高的鋤柄,將一小撮玉米苗中最健壯的儲存下來,其餘的都鋤掉。村民們幹起來得心應手,飛快地鋤向地的另一端,我們的速度就慢多了,鋤頭怎麼也不聽話,實在沒辦法,只好蹲下用手來拔苗。

最苦最累的農活,要數脫坯燒磚窯了。聽說那活兒工分最高,我們幾個知青壯小夥子自薦去磚窯幹活。先是活泥脫坯,用一套原始的木格子脫坯,土坯晒乾後襬成坯子垛,然後該裝窯了。我們一次背二十幾塊、共重百餘斤的土坯出入磚窯,裝滿土坯後就點火燒窯,擔水飲窯,滅火晾窯,最後再將青磚背出磚窯。我們僅穿一條三角褲,進入尚帶一定溫度的窯內,將熱乎乎的青磚疊成垛,背出來。背一天窯,渾身上下都是煤灰,如黑人一般。收工後,我們呼著喊著,跑進村裡,最舒服的是赤身裸體跳入水缸中洗個熱水澡。雖然後來享受過淋浴、盆浴、溫泉浴、桑拿浴,但都無法和插隊時的水缸浴相比。

農活再苦再累還能忍受,就是填不飽肚子實在難熬。十七八歲的年齡,正是長身體、能吃能喝又能睡的時候。那時每天有個農民大爺給我們十幾個知青做飯,開飯時,人不分男女,飯不分幹稀,沒有淑女,沒有騎士,誰也不會讓誰,搶過來塞進嘴裡就是勝利。

食物單調得不能再單調了。雁北屬高寒之地,根本不產小麥和水稻,除了春節公社發給知青每人2斤白麵外,其餘時候都是小米粥、大窩頭、蒸土豆、醃酸菜度日。最好的飯是黍子糕,雁北稱黃糕,逢年過節才吃;頂級的是炸油糕,但在缺糧少油的年月,只有誰家結婚辦喜事時才能吃上一頓油糕。

那時每頓飯吃四五個窩頭是小飯量,女生一點不比男生少吃。記得有次村裡讓知青出民工修公路,那可是個累活,有位知青一頓飯吃了6個窩頭,而且沒有菜。回北京後,他曾一口氣吃光了全家的兩屜饅頭,共12個。爸爸驚奇地看著兒子,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媽媽傷心地躲在屋角偷偷擦眼淚。另一位知青回家創造了吃129個餃子的最高紀錄,至今說起來還得意得很。

在插隊的日子裡,我們擔過糞,修過渠,趕過車,送過糧,割過谷,揚過場,打過井,蓋過房,背過磚,代過課。我們穿老羊皮襖,草繩繫腰,抽旱菸袋,赤腳盤腿上炕,在煤油燈下學習“九大”檔案,宣講最高指示,朗讀導師語錄,開展批林批孔。什麼苦活累活都體驗過了,什麼政治風浪都經過了,在今後人生的道路上,任憑寒風凜冽,任憑惡浪驚濤,都不在話下。這,正是我們“老知青”一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北京知青又回到了當年的知青小院。

嬉戲:少年不知愁滋味

雖然農活又苦又累,但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一躺在炕上就睡著了,第二天又是精神抖擻,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年輕人喜好在大自然裡撒歡兒,撒野,在黃土地裡打滾,喊叫,將心底抑制不住的野性淋漓盡致地發洩出來。

置身於純自然、真優美的塞外山村裡,中學生的小資情調油然而生。春夏之交時,一天的農活之後,我們常結伴到村外小樹林中漫步,到桑乾河畔玩耍,青春的浪漫與少年的頑皮交織在一起。我們還自導自演了幾幕輕喜劇——偷瓜、偷雞、偷跑。

插隊第一年,我們磨腫了肩膀,將金黃的沙子擔到瓜地裡鋪好,一棵棵秧苗栽下,一碗碗水、一勺勺肥飼候,終於,瓜秧長大了,開花了,結了核桃大的小西瓜了。一個月過去,西瓜長得碗口粗了,又一個月過去,有足球大小了。望著自己親手栽的西瓜,我們興奮極了,西瓜六七成熟時,就按捺不住了。

那是一個沒有月光的夏夜,我們一行8個小夥子摸黑出了村,向著村東南方的瓜地進發。我們趴在瓜地裡,像鬼子偷地雷似的摸摸這個,敲敲那個,不知哪個更熟些。

突然,一道道手電光向我們射過來,接著就是山西味兒的喊叫:幹什麼的?都站起來!

大家不約而同地嗖地爬起來,一直朝村南的小樹林中跑去。一口氣跑個了近千米,在小樹林裡停住了,猛然發現,一位知青手裡還抱著一個生瓜,大家哈哈大笑起來。稍做休整,大家統一了口徑:“我們集體到村外散步,從沒去過瓜地。”

到了村口,突然竄出五六個基幹民兵,大喝一聲:“站住!”手電筒上下亂照。不容分說,將我們連推帶搡,帶到了村大隊部。沒用10分鐘,我們就都成了“叛徒”——全招了。

偷雞的經歷至今想起來還覺內疚。那些年,天天窩頭鹹菜,肚裡沒食,口中無味,我們將兩眼盯住了滿村亂跑的雞。

一天下午,一隻花母雞跑進了我們知青小院覓食。我們眼睛一亮,立即圍攔堵截,用一把小米將花母雞“引誘”進伙房,然後關上門。深夜,我們兩個人悄悄進入夥房,用手電一照,花母雞正縮在牆角睡覺,它還沒醒過勁來,我們就撲過去,一把攥住了它的脖子和腿,許久不敢鬆開,怕它叫出聲來。大約過了5分鐘,花母雞渾身軟綿綿的,死了。我們的手和腿卻一直在抖,腦袋上冒出了虛汗。

我們半夜悄悄生起了灶火,燒開了水,褪盡了雞毛,開始燉雞。神不知鬼不覺,美美地吃了一次雞。雞肉吃光了,我們將雞毛、雞腸、雞骨頭包到一張破報紙內,扔到了院外南側的糞坑裡。

第二天,丟雞的婦女到處叫著喊著找雞,我們躲在屋裡不敢笑出聲。現在想起來,內疚極了,真想說一聲:“對不住了,我們的山西大嫂!”

偷跑的故事就更帶有離奇色彩了。1969年7月,插隊已8個月了,知青們筋疲力盡,人又黑又瘦,像頭小黑驢子。大家天天盼下雨,下雨可以不出工,在屋裡學語錄,抽旱菸,聊大天。

有一天,天黑沉沉的,大雨傾盆,從早晨一直下到中午。我提議,1963年北京下了一場雨,一下就是十幾天,這次的雨很像那年,可能也要連下十幾天,我們不如偷偷回北京幾天,誰也不會知道。

提議很快得到一致的贊同。下午2點,我們一夥8人披著雨衣,戴著草帽,分散著出了村,踏著泥濘的土地,淋得渾身溼透,走5裡地到公社,用了一個多小時,再搭汽車到大同,花5分錢買張站臺票,當夜登上了大同到北京的火車,第二天一早,到了!

當時沒有電視,更沒有全國的天氣預報,電話還是手搖的。也不知大同下雨不下雨。在北京住了一週後,幾個人灰溜溜地回了村。

老鄉說,那雨就下了一天多,第二就豔陽高照了,出工咋不見知青了?貧協主席、大隊書記給我們開了兩天會,我們對照最高指示,狠鬥私字,深挖根源,將自己臭罵了一頓,偷跑的事總算畫了個句號。

回村:鄉音未改鬢毛衰

50年過去了,“老三屆”快進入古稀之年了。但是,一旦追憶起上山下鄉這段往事,總有說不完的話。

前些年,北京冒出了許多諸如“老插酒家”“老三屆食城”“黑土地酒家”“大草原餐館”等帶有明顯懷舊情結的餐館,成了老知青聚會的場所。一壺老酒,幾盤小菜,對酒當歌,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十幾年前,北京舉辦了一場反映知青生活的“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生活回顧展覽”,數十萬人前去參觀,一時轟動京城。北京音樂廳也曾推出了一臺“呼喚——老三屆的歌”。臺上一人唱,臺下千人和。北京還曾舉辦了一場名為“共和國兒女——老三屆”文藝晚會,參加者幾乎都是當年的老知青。

此類紀念活動動靜太大,官方怕引發不測,故不提倡、不支援、不批准舉辦老知青懷舊類大型活動,但民間自發的中小型懷舊活動此起彼伏。

這些年來,老知青們常尋蹤懷舊,重返第二故鄉,為的是一了多年的心願。有的結伴駕車,有的攜兒帶女。有的發達了,為尚在貧窮之中山村捐錢捐物;有的做了政界高官,悄悄地利用其影響力,使當年下鄉的地方儘快脫貧致富。

終於,我們有了一次難忘的回村之旅。

那是2008年秋天,我們下鄉插隊整整40年之際,我們十幾位老知青駕車從京城出發,沿京藏高速公路,穿八達嶺,走懷來宣化,一路在黃土高坡上狂奔,三個多小時就抵達了大同,再沿村莊小路繼續前行數十里,桑乾河畔的那個小村莊已依稀可見了。

近鄉情更怯。

寂靜的小山村沸騰起來了。我們與村民聚在一起,任憑熱淚止不住地流,大家相互尋找著熟悉的面孔。善良樸實的鄉親們圍攏過來,仔細打量,居然能叫得出我們大部分人的名字來。他們拉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放,不停地說著40年前的往事。雖然時隔多年,我們還能清晰地認出,這裡是唱樣板戲的小廟,那裡是碾穀米的磨房,還有買過香菸的供銷社、代過課的國小校,一點也沒有陌生感。

我們步入了當年居住的知青小院,我們尋找著各自住過的房間:門窗還是原來的門窗,土炕依舊是原來的土炕,只是光澤不再,破爛了許多。

小院現在成了村委會的臨時辦公之地。當年我們插隊之時,國家給知青發放200元安家費,在每月工資三四十元的年代,200元是一筆大數目了。村裡決定,用這筆“鉅款”為我們蓋一座知青小院。村裡找來三五個技術嫻熟的農民主持蓋房,十幾個男女知青齊上陣,搬磚和泥當小工。我們到村外小樹林砍樹,粗的當樑柱,細的當椽子,把村裡磚窯的青磚搬過來。經過兩三個月的忙碌,我們的知青小院——一排七間的新磚房終於建成了,成為村裡最豪華的建築。

這座原汁原味儲存至今的知青小院,幾年前已經被列入“大同縣文物保護單位”了,小院門口樹碑明示。

當年在這個小院裡,我們說說笑笑,洗衣做飯,養豬養狗。閒暇時在院內讀書,下棋,打撲克。十幾名男女知青曾在一口大鍋裡吃飯,搶過小米粥,偷過山藥蛋,藏過玉米麵窩頭,醃過老酸菜。當然,同在一個屋簷下,也免不了磕磕絆絆,打打鬧鬧。

聽說北京的知青回村了,熱情的鄉親們越聚越多,紛紛拉著我們的手說:“今天,你們回到了家鄉,見到家鄉的人,還要吃頓家鄉的飯!現在日子好過了,有的是油,給你們炸油糕吃!”

土炕上,並排擺兩個炕桌,喝山西汾酒,吃雁北黃糕、油糕、涼粉、土豆熬酸菜,凡我們當年吃過的,都擺在了炕桌上。又吃上當年的飯菜了!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邊吃邊聊,邊唱邊流淚,頻頻舉杯,不醉不休。

因為,這裡是貧瘠的黃土地,這裡也是我們的第二故鄉。

知青下鄉有感2

下鄉知青,是我國曆史程序中一段歷史和相關人物的代名詞,也是一部分人的特殊經歷。正是這特殊時代的特殊經歷,演繹出了一段段不尋常的故事。

讓時光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在我的老家—山東省平度市蟠桃鄉喬家村,曾進駐過19名青島下鄉知青。這些大城市裡的孩子,積極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在那裡可以大有作為!”他們告別了五彩斑斕的校園,告別了居住身邊的父母,告別了令人留戀的大城市。懷揣著紅心,攜帶著光榮,承載著夢想,滿懷著希望。打起揹包就出發,從青島來到了平度縣,從平度縣來到了蟠桃公社,又從蟠桃公社來到了喬家大隊,在一個叫“後窪”的崖坡下八間平房裡住了下來。從此,這裡就成了“喬家大隊知青點”,“知青”們抱著“一顆紅心”,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這裡紮根一輩子。

“知青”,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千百萬城市青年用汗水和熱血鑄就的名字,是城市撒播到鄉下的因子,起初,成為新生事物和新鮮事物。“知青”們從美麗的大城市來到這個土氣的地方,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廁所就是圈,天井就是院,睡覺是大炕,洗漱水冰涼。19個人吃住在一起,吃的是大黃餅子,就的是幾乎沒有油星的大鍋菜,走的是七彎八拐的田間、鄉間小道,乾的是又髒又累的坡地裡活。早上聽雞鳴,晚上數星星。村子沒有電,點的煤油燈。這樣落後的農村生活,對抱著“一顆紅心”來“廣闊天地”的知青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知青”的到來,一如從青島海濱向西北方向刮來一股清新的風,風從崖坡下的“知青點”向村子慢慢地吹著,新風裹挾著帶來了新風尚,帶來了新時尚,一下子讓封閉的鄉村有了全新的感覺。大長髮,八字鬍,超短裙,喇叭褲,彈吉他,拉二胡,勞動餘,看閒書……清晨,往往會從“知青點”傳來男女嘻嘻哈哈的歡笑聲,從崖坡下傳到崖坡上,從崖坡上傳到村子中;夜晚,常常會從“知青點”傳來胡琴、口琴、手風琴的聲音,這是男女知青白天勞累後的放鬆。琴聲伴著歌聲,歡樂伴著知青,這種歡樂之聲打破了封閉鄉村的寂靜,飄蕩在夜空,悠悠地飄進了鄉村百姓的心靈,減輕了一天的勞累,帶來了夜晚的愉快和放鬆。

“知青點”的炕邊、炕頭擺放著一本本、一摞摞當年時尚的書,《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這在那個無書可讀的年代,充滿了多麼大的誘惑啊!讓農村青年感到羨慕,也為之感到眼前一亮,心裡驚喜,漸漸向“知青點”靠近,借書。一看就鍾情,再看就入迷,愛不釋手。於是還了借,借了看,看了還,迴圈往復,只見一個個愛看閒書的農村青年,頻頻出入“知青點”,來回腋下總會夾著一本厚厚的、舊舊的書,上學的學生還把這些書帶到了學校,在課餘時間傳看。從某種意義上說,“知青點”圓了他們的讀書夢,閒書佔據了他們空虛的心靈。

“知青”,一如文明使者,把城市文明帶到了鄉村,他們如一個個燈盞,照亮了鄉村文明之路,引領著鄉村的高雅、時尚、品位。他們唱流行歌,跳交誼舞,在村子裡組織文藝匯演,讓偌大個村子呦,薰染著文藝的芬芳。鄉村百姓大開了眼界,感慨這青島“知青”與農村青年就是不一樣。他們還代表村裡參加鄉里文藝匯演,手捧大獎歸來,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耀,更是開了村子的歷史先河,樹起了時代新風。他們打籃球、乒乓球,頻頻來到村西學校的籃球場、乒乓球土臺子,為學生們表演著、傳授著……動作嫻熟、花樣優美的籃球球技,令師生們著魔、入迷,一個個暗裡模仿;瀟灑怪異的乒乓球發球、扣球姿勢,讓師生們大飽眼福,暗暗稱奇。他們還借部隊進村拉練之機,組織籃球邀請賽,為村子帶來一場有史以來最好的籃球比賽盛宴,給鄉村百姓帶來了濃郁的文明洗禮和精神享受。“知青”的到來,帶來了村子籃球、乒乓球的興起。有文藝特長的“知青”還被聘為教師,他們為學校培養出了一批批文藝學生。“知青”的到來,讓老家開出了一朵朵、一片片文明之花。

“知青”,是鄉村裡的一個特殊符號,是活躍在鄉村田野裡的一道靚麗風景。“廣闊天地”就是他們的練兵場,田野和村莊就是他們的磨刀石,一天天、一年年,就是他們歷練靈魂的過程,惡劣天氣、環境就是打磨他們青春歲月的雕刻刀。

時間是最好的檢測,下鄉是最好的鍛鍊。“知青”剛進村那陣子,初來乍到,摸不著頭腦,鋤地不會鋤,鋤不著草卻鋤壞了莊稼苗;推車不會推,推不過半大小子;挑水壓得直不起腰來,打水連擔杖也不會用,擺來擺去打不上水。時間一長,鍛鍊跟上。原來不會的大都會了,原來幹不了的大都能幹了。他們儼然就是一個個農民,他們與鄉村百姓一樣上工、下工,他們原來嫩白的臉晒成了接近鄉村百姓的臉色,他們的手磨成了接近百姓的粗糙的手,他們的心與鄉村百姓更貼近了,練就了“一顆紅心”。經過幾年的磨練,他們的心歷練的更成熟了,他們的身鍛鍊的更強壯了,他們的技藝練習的更熟練了,學會了鄉村裡大多農活,彷彿就是一個整勞力。

幾年過去,政策有變。“知青”們一個個都返城了。他們中,有的成為青島市某進出口單位的領導,有的成為重要企業的中層,有的成為私營企業老闆,有的一直當工人,現在都已退休。無論身處何方,幹什麼工作,他們始終不忘下鄉時的那片熱土;始終不忘那一方朝夕相處的父老鄉親;始終不忘那一段不尋常的下鄉經歷。2011年,他們結伴回到共同戰鬥過的地方,看望、拜訪父老鄉親,問聲好,敘敘舊,彼此感情的紐帶牽著;看看曾經的“知青點”,眼淚婆娑如泉湧,那是他們下鄉時的“家”,雖物是人非,但感情猶在,當年的生活歷歷在目。他們與父老鄉親一起憶當年,當年的知青生活讓他們浮想聯翩。

知青下鄉,是一個特殊的歷史符號,永載史冊。對“知青”來說,是人生中一段特殊的經歷;對下鄉之地來說,是接受新事物的薰陶和新生活的引領;對普通民眾來說,是一種好奇,是一部讀不懂、永遠讀不完的大書。

知青下鄉有感3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一書,該書通過真實的歷史細節,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陝北黃土高原紮根農村、紮根農民,在農村艱苦歷練,堅韌成長的奮鬥歷程。年僅15歲的習近平克服了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四大關”,由北京高幹子弟蛻變成真正的農民,白天下地幹農活,晚上挑燈夜讀,還常常要忍受吃不飽餓肚子的煎熬,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仍堅持學習,並時刻想著為鄉親們辦實事,今天我主要從學習和對農村感情方面談談體會。

一、愛學習、會學習、不斷學習。

在長途坐車帶行李很不方便的情況下,習近平帶了重重的兩箱子書,足以說明他是很愛讀書的。到了樑家河以後,他利用田間地頭休息間隙抓緊讀書,幹了一天的活再累,晚上也要看書到深夜。讀書時非常注重方法,常常是以看一本書為主,同時又尋找相關的書籍作為補充,不斷拓展書中的知識。就一個觀點、一個歷史事實找出很多相關的參考書籍來閱讀比較,相互驗證,然後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觀點。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經常會引經所典,很多都是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問題,對歷史規律和歷史經驗把握的非常好,這與他一直以來注重學習、注重讀書是分不開的。他的讀書方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

他的閱讀面非常廣,既有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又有國外文學名著,還有大部頭的歷史鉅著,特別對中國經典古籍有著濃厚的興趣。在2015年10月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一口氣列了那麼多名師大家,這些人的作品他都是實實在在讀過了的。另外,他還讀了不少軍事和國際政治著作。所以,他號召領導幹部“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號召領導幹部要重視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要讀點歷史,都是他的經驗之談,很大程度上源自他青年時代讀書學習經歷的深刻體會。

實踐表明,青年時期所養成的不倦學習精神和良好學習方法,以及通過學習所養成的思維能力,可以伴隨人的一生,發揮長遠影響。後來,他在各個領導層級和領導崗位上,都號召大家讀書學習。兼任中央黨校校長五年間,更是多次直接講到讀書,甚至為學員開列書單。他在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慶祝大會上,專門就全黨的學習發表了一篇重要講話,他明確指出:“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二、對農村有深厚情懷。

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習近平指出,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響是相當深的,形成了一種情結叫“黃土情結”。在遇到困難時想到這些,就會感到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來選擇,如何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關鍵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否則,環境再好照樣會走錯路。陝北的經歷使習近平與普通農民建立了深厚感情,對農村、農民、農業有了深刻理解,增進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在樑家河時,習近平與社員一道打井、打壩、修公路,發展生產,在村裡建立鐵業社,增加了村民收入,帶領鄉親們建起了陝西省第一口沼氣池,讓村民用沼氣照明、做飯。離開樑家河後,他幫樑家河通了電,修了國小,後來又修了橋,心裡始終牽掛著延安人民。

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習近平還指出:“我的成長、進步應該說起始於陝北的七年。的收穫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後來的很多事情印證了習近平的這一說法。1985年,習近平任縣委書記時第一次率團訪問美國考察農業。他注重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但在生產方式和經營模式上,並不盲目崇尚美國農業所代表的“西方模式”。基於對國情的深切認知,後來他說,“那種大農業的道路看來不行,就看東北那些人少地多的地方怎麼樣,那也有個成本問題”,“很多東西啊一定要因地制宜。什麼是科學,並不一定是大、洋、全,並不一定是所謂的機械化。要最小成本、效益,什麼事情都離不開現實。”2006年的中央一號檔案掀起新農村建設的新高潮,一些人開始推崇以日本、韓國為代表的“綜合農協”。習近平冷靜指出,從人多地少,從耕作習慣,從人文背景,日韓模式與我們有相似條件,但也不能照搬。他們那個體系,他們那個發展脈絡,有特定的歷史背景。我們則不能拋開我們的歷史。所以,既要借鑑外面,又要走自己的路。

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過去五年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是地地道道的“水泥”路,一下雨路上全是水和泥,老人出行很不方便,現在村裡都修了乾淨整齊的水泥路,而且是直接修到了家門口,村民出行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從今年開始,馬路邊還放置了垃圾桶,生活環境較以前有了較大改善。其次,生活更方便了。通了自來水,徹底結束了“壓水井”的時代;天燃氣管道正在鋪設中,估計今年春節能用上天燃氣;農村電網也進行了改造,以前的電只能用來照明,而且燈泡還是昏暗的,大功率電器根本無法使用,現在空調、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都可以正常使用了;光纖也通到了村裡,以前看電視主要是通過衛星接收器,訊號很不穩定,現在在農村也可以看網際網路電視了。最關鍵的是農民收入有了明顯提高,村裡不斷增加的小汽車是的證明,春節期間,鎮裡甚至村裡都出現堵車現象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現行財稅體制與現代財政制度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改革的任務還很艱鉅,通過加強學習增強本領是解決好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的有效途徑。作為財政幹部,更應該響應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讀書學習的號召,既把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實踐,又在實踐中增長解決問題的新本領,努力為財政事業貢獻更大力量。

知青下鄉有感4

近期,我學習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以七年知青歲月為起點,習近平總書記有著極其豐富的實踐經歷。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我們特別強烈地感受到,總書記對基層特別瞭解、對國情特別瞭解、對人民群眾所思所想特別瞭解。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都是在陝北艱苦的農村度過的。這段插隊經歷,雖然使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這段人生歷練,卻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他念念不忘曾經養育他的黃土地,念念不忘陝北的父老鄉親,說明既是有情之人,也是有心之人,是黃土地忠誠的兒子。作為當今社會的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發揚老一輩人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猶記得那年那天那個青年,去到了溝溝坎坎的黃土高原。年紀最小的他,去到了環境最苦的地方,並在那裡度過了他最平凡卻又最不簡單的七年歲月。雷平生回憶說,那是一個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48年前的今天,是他與習近平一起離開北京去到陝北插隊的日子。本來因年齡不夠,不用被下鄉的他,受父母奮鬥經歷的影響,義無反顧地報名參加了上山下鄉的知青活動。在那裡,他雖年紀小,且又是書生,但卻從不輸氣勢,不怕生,與誰都能聊上幾句。我想這與他堅持讀書是分不開的。他曾說,在那七年的歲月中,他學到了太多太多,那將會是他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喜歡讀書的他,喜歡寫東西的他,即使條件艱苦,也從未放棄過讀書和思考。這就是我們的榜樣。那份無畏與勇敢,那份熱愛與執著,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形式主義者。他幫助樑家河村的人們修井取水,治理環境,改善種植方式...用自己的知識實踐,服務於人民。這後生好啊,勞動能吃苦,很憨厚,很踏實,人品極好。與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村民對他的印象是極好的,也都願意跟隨,推崇他。有一種信念叫薪火相傳,他是在濃郁的革命氛圍中成長起來的。信仰的力量一往無前,源源不斷;信仰的傳承筋骨相連,生生不息。他出生在一個紅色革命家庭,父母都是一生追隨共產黨、追求真理的老革命。也不難猜到,他從小就有著這樣又專又紅的思想。有一種磨礪叫百折不撓,他是在苦難歷史和曲折經歷中成長起來的。

試想:一個在北京長大年僅15歲的少年,孤身來到窮鄉僻壤的黃土高原,有多少重的困難需要去面對,又有多少的委屈要自己扛。有人說,沒有樑家河的七年,就沒有如今他今天的從容執著和大氣磅礴。他也曾坦言承認,正是黃土高原的蒼天厚土,孕育瞭如今的他。這份大氣,堅持是我們所推崇的。有一種奮鬥叫腳踏實地,他是在長期實踐中成長起來的。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走向成功。早期思想的萌芽,加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斷前行,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並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有一種夢想叫強國強軍。他是在新的偉大斗爭中確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的這種氣吞山河的氣概足以面對一切的難題、重任。他的這份沉著冷靜的態度足以擔當起對人民的責任,挑起領袖的重任。有一種責任叫全球擔當。面對全球環境問題,面對當今國際形式,他沒有後退,沒有膽怯,而是主動挑起重擔,共創美好家園。有一種初心叫人民為本。他是在人民群眾中成長起來的。“我就是個農民,普普通通的農民。”他沒有官架子,高腔勢,他就是他,一個從貧困窩子裡走出來的農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就是他,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讀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之後,我感慨頗多。的知青歲月恰好反應了孟子說過的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在樑家村當知青的七年,環境條件艱苦,而不到二十歲的不怕吃苦,堅持了下來,還和樑家村村民成了一家人。既來之,則安之,他帶領村民修大壩,建沼氣池,開代銷商店等等,給村民帶來了許多方便從而把節省的時間加入到勞動生產中去,時時刻刻與群眾在一起,心心念念著為村民謀福利。那段歲月是磨練人的,是為了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事實證明,不負眾望帶領人民走向光明未來,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我們愛戴他,擁護他。不忘初心,從青年時期就已經這麼做了。所以說,青少年時期的發展動態是非常重要的,吃得起苦,耐得起磨練,把底子打紮實了,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我們要堅持聽黨話,跟黨走,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把自己培養成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接班人。

知青下鄉有感5

如今,皮鞋、旅遊鞋、休閒鞋走俏,城市裡,很少有布鞋出售,更別說純手工做的布鞋了。就連鄉下,手工縫製的布鞋也越來越少見了。時間無情地吞噬掉過去的許多東西,諸如茅屋、紙窗、懷錶、油燈等等。我們對這些不再有相應實物現身的詞語日益陌生,遙遠的恍如隔世。

一雙布鞋閃爍著鑽石之光,在記憶之河裡晶瑩可鑑。

那是我親手縫製的一雙布鞋。

說來奇怪,不擅家務,一根縫衣針拿在手上,不亞於鐵棒般沉重,至今尚未縫紉、編制過什麼,一動手的露出弱智本性的我,卻為自己做過一雙頗為像樣的布鞋。

如此的不可思議,又是今生唯一做過的事情,就印象特別深,又幽夢般懸浮。悖逆本性,卻開出旖旎的花兒,深嵌著那個錯亂年代無法繞過的蒼涼與悲傷。當然,也有人性的溫情,在寒冷的冬日裡燃燒,使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還有一縷光亮仍繞心間,引我前行。

那是知青時。

一個山清水秀、閉塞貧困的山村。每日勞作之餘,無書可讀,我就到社員家串門,以打發寂寞難耐。

常去的是顧大嬸家。大嬸四十多歲。人長得乾乾淨淨,家也收拾得整潔清爽。她性情溫和,眼角眉梢時常堆著笑意,咧開的嘴巴里露出當地人少有的白潔牙齒。我一直喜歡乾淨的人,和大嬸性情相合,和她的走動就多了起來。

冬天晝短夜長,收工早,晚飯也吃得早,農活也不累,血氣方剛的我們,誰也不想早早鑽進被窩睡大覺。閒來沒事,我就常往顧大嬸家跑。一天晚上,我倆坐在暖融融的炕頭有一句無一句地東扯西拉,大嬸不耽誤手裡的活計,飛快地納鞋底。鄉村女人忙完隊裡就是家裡,每天只有睡下才得閒。只見她右手握住的錐子飛快地往左手捏住的鞋底“嗖”地一下扎出孔眼,隨之將針插入,牽引麻繩“刺刺”地穿行其中。她的兩隻手翻花似地輕盈舞動著,又配合得環環相扣,宛若行雲流水,大珠小珠落玉盤。原來鞋底也能納出花兒來啊,我竟痴痴地看呆了。與此同時,隨著“刺刺”之聲此起彼伏,一種裹挾著陽光、泥土、鄉音的氣味源源而來,直入肺腑,綿軟而親切。兒時,我常常在母親、繼祖母納鞋底的“刺刺”聲中進入夢鄉,偶爾醒來,昏黃的油燈下,麻繩穿過袼褙特有的聲音和氣味,在茅草泥屋裡瀰漫,我香甜地咂砸嘴巴,即刻,又沉沉地睡著了。此刻,溫軟的,甘甜的氣息將我纏繞潤澤,彷彿又回到了故鄉的老屋,我找到了在家的感覺。

見我半天沒吭聲,大嬸用錐子輕輕地插入頭上的髮絲,笑呵呵地問我,村裡比你小的姑娘家全會做鞋,想不想學?

反正閒著太無聊,正悶得慌,不如鼓搗點什麼。心是這麼想的,嘴上卻說,我連針都拿不好,手笨著呢,能行嗎?我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

沒啥大不了的,這不還有大嬸我呢,我這袼褙、麻繩都現成的,哪天你有空,到供銷社扯點兒布頭做鞋面用。

按照顧大嬸的吩咐,一日到公社開會,順便到供銷社買了一塊淺灰布頭,又買了2尺白花旗,用來做襯子及滾鞋邊用。看到櫃檯裡爐果、桃酥、餅乾等糕點,口水忍不住往外湧,我責怪自己沒出息,還是經不住誘惑,下意識去兜裡掏錢。囊中羞澀啊!在生產隊出一天工,掙滿10分也就值貳角多錢,一年到頭即使出滿勤,勉強掙回一個人的口糧,見不到現錢是自然的了。我一跺腳,從兜裡掏出6角錢,買了一斤桃酥。那時節,長年缺少油脂的肚裡總有饞蟲潛伏,一包玉米麵製作的粗糙點心,勝過任何佳餚。我在回去的路上,邊走邊吃。油乎乎、香噴噴的味兒順著口舌、腸胃傳遍全身,令我飄飄然。這一來自舌尖上的美感,在心中迴旋至今。這就是我們那代人極度貧瘠的青春歲月!

幾天以後,下工的路上,顧大嬸告訴我鞋面的袼褙(鞋面與裡襯兩層)已乾透,今晚到她家剪鞋樣。

在青年點吃過晚飯,我興沖沖地來到大嬸家。大嬸已經收拾完畢,豬也喂好了,正在炕頭坐著等我呢。她家三間房,見我進屋,打過招呼後,顧大叔轉身就到東屋去了,顧大嬸和我會意的相視一笑。我美滋滋地脫下帆布綠的農田鞋,上炕坐下了,大嬸讓我往炕頭挪挪,說這兒熱乎,離火盆兒又近,咱就別磨蹭了。說著,她哈腰從地上拿起我的一隻農田鞋,放到早已準備好的一張泛黃的舊報紙上,用鉛筆畫出沿線,再用剪子剪出鞋底的大樣。又從一本書裡拿出她收藏的鞋樣(也是報紙剪的),按照剪出鞋底紙樣的大小,邊合計著,邊對照手中的鞋樣,修修改改,很快剪出鞋幫的紙樣。她將2張紙樣分別用針線別在一新一舊的兩塊袼褙上,在她的一手操辦下,鞋底、鞋面就齊全了。剩下的,就由我這個徒弟去完成了。

起初,無論是用錐子在幾層袼褙粘連的鞋底上扎眼,還是穿針引拽麻繩,我都不得要領,兩手根本不聽使喚。即使大嬸在鞋底上畫出點位,我只要照著扎眼,用針將麻繩引進針眼裡,再把麻繩套上錐把繞上幾圈,用力拽實就行了,我卻好半天納不上一針。右手中指箍的頂針與我離心離德,老是串位,躲在一邊看笑話,手指肚不時被針尖戳破,就有血痕滲出。大嬸見狀,心疼地抓住我的右手,長長地嘆了口氣說,真難為你了。

手指疼,對一向皮實的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我主要是心痛。眼下的日子,沒有任何盼頭可指望。回校繼續讀書、乃至上大學都成了泡影,那種與書本、筆墨相交甚歡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遠在百里之外的父母身體軟弱,弟弟妹妹還太小,一家人活得疙疙瘩瘩的,我又不能給父母減輕一點負擔。。。。。。不由得悲從中來,眼圈也溼漉漉的了。為了掩飾囧態,就嚷嚷我怎麼這麼笨啊。大嬸笑著安慰說,萬事開頭難,這活兒只要上手,慢慢就熟練了。就這樣,在大嬸的鼓勵和幫助下,雖然彆彆扭扭,鞋底納得不整齊受看,每晚下來,還是有進展的。

我怕同學笑話,一直沒把鞋拿回青年點裡做。差不多每個晚上,我都在大嬸家,一邊學納鞋底、滾鞋幫、上鞋,一邊與手裡斷不了活計的大嬸扯些閒篇。有事兒忙活著,時間過得就快,一轉眼,就到熄燈睡覺的時候了。我便下炕穿鞋,在門外與大嬸告別,伴著滿天的寒霜,踩著一地的冰雪回青年點。那時,村裡的治安好,一個女孩子走夜路也沒什麼讓人擔心的事情發生。

泥牆紙窗的屋子裡清靜又溫暖,火炕熱熱地烘著我的屁股和雙腿,身邊的炭火盆裡硬木柴的餘燼長久地發散著暖暖的熱氣,暖著前胸後背;當時偏僻的山村也無法避開的、此起彼伏的鬥批改聲浪被遠隔在外。舒心的安靜中,只響動著宛若母女的輕言細語與手工活計的輕音樂。哈,如此美好的夜晚,如此美好的環境,還能有什麼煩心的事兒滯留心中,讓人焦慮傷懷?在大嬸身邊學做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快樂,一點點的長進和成果,都讓我激動不已;大嬸的深情厚誼,從她的眼神、話語、動作和氣息裡漫溢而來,讓我格外的溫暖、踏實,就覺得時間不那麼難過了。偶爾,抬頭看看我和大嬸投在泥牆上做活的影子,不禁啞言而笑。誰能想到——當初向同學信誓坦坦地宣佈,我這一輩子只做學問,讓那些家務活滾得遠遠的吧!惹得周圍一片鬨笑。這個書呆子啊,現在不僅整天與泥土打交道,還為一雙鞋子忙得甚歡,真是世事難料,滄海桑田啊。

前前後後忙活了一個多月,一雙有拉帶的布鞋就大功告成了。

等我做完最後一針,將麻繩在鞋底打個小結,用剪子將麻繩剪斷,一雙嶄新的布鞋就竣工問世了。現在,兩隻容光煥發的新鞋子,喜氣盈盈地對著我,這是多大的收穫啊!對我而言,破天荒地做成了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它是值得驕傲和慶祝的——我的第一個作品!那裡面的每一針,每個繩角,都融進了我的手紋,我的呼吸,我的體溫,我的心路,連同顧大嬸的`關心和體貼,堪為心靈牧場裡的一灣綠洲。我情不自禁地將鞋子捧在手裡,緊緊地貼在臉上摩挲著,呼吸袼褙和麻繩散發的鄉土味兒,心裡開花似的,一片錦繡。連連說道,這是我做的麼,這是我做的麼?

孩子,說實在的,送給你一雙現成的新鞋,倒不是什麼難事,比你自己學做容易多了。我是不忍心看你一到收工就像丟了魂似的,故意給你找點事兒做,手上有活佔著,心也就靜了,你說是不是?

我一頭撲入顧大嬸的懷裡,奪眶而出的眼淚噠噠地往下掉,哽咽地說,大嬸啊,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

大嬸用衣襟輕輕擦去我臉上的淚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傻孩子,要是我的孩子獨自在外,不也一樣?嘿,別光顧著說話了,還不趕緊試試,看合不合腳?

說罷,她用斧頭將兩隻鞋子分別錘了錘,再用手撅了撅,告訴我這是為了將新鞋揉熟,好柔軟些,穿起來好舒服點兒。

我笑看了大嬸一眼,轉身下地,鄭重其事地一隻一隻地穿上新鞋。哈,想不到這麼隨腳,不鬆垮也不緊巴。走兩步,看看!大嬸話音未落,我又笑看了她一眼,手舞足蹈地在屋地上來回走了起來。鞋子那個透氣、舒適有彈性啊,熨帖、爽爽的感覺洋溢心頭,美美地迴應著拍手叫好的大嬸,我在屋地上兩隻腳騰空連連蹦了好幾下。

這天夜裡,我好久睡不著覺。一種直覺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我所遭遇的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離家遠了,上不了學了,沒書可消遣了,笨手笨腳幹農活雖糾結鬱悶,畢竟有飽飯可吃。當地社員每年的口糧才300斤毛糧(知青是600斤糧),一年到頭除了過年能吃幾頓像樣的好飯食,大部分的日子裡是喝稀粥,瓜菜代,卻從沒見到哪個人愁眉苦臉的,相反,他們卻有說有笑地安渡苦日子,他們,不也是活生生的人嗎?

顧大嬸教我學會做布鞋,也教我學會如何與命運和解——無論命運將我帶到何方,都要自覺地尊重並珍惜命運給予的困境及苦痛,從中尋找、頓悟讓自己解脫,進而超拔出來的點點滴滴,在腳踏實地與放飛視野中,步入安然、豁達、溫暖、快樂的境地,更好地活出質量,活出風采來。

無疑,這雙布鞋,成了我人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拐點。

從這以後,我不再自怨自艾,自我消沉,自我折磨,而是有了定性,也有了方向,儘管這方向還不甚清晰,眼前有了一縷閃光的火苗畢竟給人以鼓舞與引領。我開始在鄉間收尋可讀之物,功夫不負有心人,喜出望外地在一個社員家裡找到破舊不堪的《世說新語》;堅持每晚臨睡前必在日記簿裡亂寫一通——紀實見聞,宣洩心緒;自告奮勇地當大隊的業餘報道員,點燈熬油地寫出一篇篇豆腐塊稿件。難熬的知青生活開始變得有趣起來——農田裡既出力拋灑汗水,又樂於融入人群之中,互送溫暖與快樂;夜讀或信筆塗鴉中,與文字耳鬢廝磨,就有思深的朋友心心相印,性靈之光降臨照耀我心。於是,我的身體日益強壯起來,我的思緒振翅而飛,我向著無限遼闊的遠方大步奔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xindetihui/zhuanti/4zg6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