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心得體會 >專題心得體會 >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篇1

如何打造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階層?如何成為一名令人欽佩和尊敬的優秀法官?什麼是我們法官應有的貢獻?什麼是我們法官驕傲的人生?

如何做法官?做一個什麼樣的法官?這是個老問題,然而這樣的問題卻常議常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中國民主法治程序的加快,如何打造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階層?如何成為一名令人欽佩和尊敬的優秀法官?什麼是我們法官應有的貢獻?什麼是我們法官驕傲的人生?在夜深人靜之時,在忙完了一天的案件之後,我們該有點思考和準備。在不久前召開的昆明法官大會上,我談了一點自己的感言、感悟。願拿出來,與法官同仁們一起交流,互學互勉。

一、做一名有信仰、有理想的法官

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是一個堅不可摧的民族,一個有信仰的人是有前途的人,是一個堅定不移的人。法律必須來源於信仰,否則形同虛設。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法官除了信奉法律,沒有更高的權威。只有信仰法律,司法才具有終結糾紛,平息紛爭的實際意義。法律信仰不僅是支援我們搞好事業的精神動力,而且更是保證我們國家是否成為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沒有法律信仰,法律是蒼白的、法治是無望的。法官不信仰法律,不信仰正義,良法也會成為死法。所以,作為一名法官,法官必須懷著一顆謙卑的心,在內心確立對法律的信仰,嚴格依法辦事,忠誠法律,信奉法律,要成為法律理念的塑造者、法律傳統的信守者、法律秩序的締造者、法律執行的領航者、法律正義的完善者。

在推進法治的程序中,法官必須充滿理想,我們不在乎今天站在那裡,重要的是我們明天將朝那裡去。改變中國的法治狀況,法官不是旁觀者、指責者,民眾把我們看成是正義的化身,法治社會的成敗與我們息息相關,法官必須樹立高遠的理想,要對自己職業的高貴性和艱鉅性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思想準備,勇敢地迎接時代和歷史賦予法官的期望和重任,為民眾樹立楷模,為法治樹立豐碑,把法官職業打造成人生中最值得拼搏和希望有所貢獻的事業。

二、做一名有素質、有水平的法官

法官的名聲與尊貴來自於他的真才實學,來自於他的素質與水平。良醫能妙手回春,庸醫則能變相殺人,好工匠能鑄造出鋒利無比的寶劍,一般工匠只能打造出鐵器而已。法官工作是一項極其複雜的智力勞動,專業性、技術性很強,必須經過嚴格的職業訓練,必須具有嫻熟的審判技能、紮實的基本功,一個好的法官,應該是個好的名醫,是個好的工匠,應該是個有著高超技藝的法律專家。一名好的法官,不僅需要法律家淵博的專業學識,而且還需要科學家敏銳的觀察力,政治家精於調和的中庸之道,哲學家透徹事理的聰明睿智,社會學家對民生的關愛和國情的關注。

法官的素質和能力應該是全面的,深邃的,應該體現在他能通過庭審明察秋毫、查明事實,應該體現在他能通過裁判釋明法律,止紛定爭,應該體現在他具有敏銳的洞察能力、敏捷的判斷能力、透徹的分析能力、理智的自控能力、理性的決斷能力、令人信服的說理能力等方方面面。

三、做一名有良知、有大愛的法官

“只有熱愛人的人才可以審判人”,掌握了法律知識,可能僅會斷案,但不一定會判好案。只有懷著讓當事人滿意、為人民負責的強烈感情處理案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矛盾、化解糾紛。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我們事業的根本。我們法官是人民的法官,離開了人民,法官就會發生錯位。當心中沒有人民的時候,就不可能成就什麼大的事業。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自己也是百姓。把人民丟了,與人民有距離,就失去了司法審判的源頭。

勝敗是執法的結果,人格乃無言的豐碑。法官之所以威嚴,除了法律本身的剛性外,還有法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性關愛的柔性。將冷酷的法條演繹得出神入化,使人們對真善美產生恆古的永恆追求,法官必須充滿人文主義關懷,“板著臉辦案”只能是我們的外在形象,而法官的內心必須充滿對人民的熱愛和溫暖,必須對百姓應有的尊重。法律是死的,法官是活的,要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去辦案,要把司法的公正、司法的溫暖傳遞給人民群眾。救濟民權,減輕民負,解除民憂,保障民利,實現民願是掛在我們心中的`使命,想當事人所想,急當事人所急,幫當事人所難則應當成為我們落在腳下的行動。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百姓對法律和執法機關的信任,往往來源於對我們人格和人品的信任,來源於我們身上所表現的一言一行的感覺和感受。在公正的範圍內應勿忘慈悲,對事,要像包公一樣,嚴肅執法;對人,則要像雷鋒一樣,熱心善待。人格是法官的生命,司法判決是法官“人格”的完美答卷,判決必須經過道德的過濾,經過良知的洗禮。面對證據要求實,面對事實要至尊,面對當事人要至善,面對法律要至愛。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惟有法官完美的人格,才是法律正義的保障。

四、做一名有氣節、有操守的法官

法官手握大權,既是時流的明鏡,又是人倫的雅範,處在社會矛盾和重大紛爭的“風口浪尖”上,必須廉潔自律、正身守道。有守者乃能定爭,無瑕者方可律人,己之不廉,而欲正人,從古至今,未曾有過。法官有氣節、有操守,就能做到不為財動,不為情動,不為名動,不為利動,不為苦動,不為難動。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法官只有廉潔自律,潔身自好,超然物外,獨善其身,才能做到明察秋毫,明辯是非,無私無畏,留芳千古。

贏得社會的尊重,法官必須在社會的交往中與人群保持一定的距離,遠離掌聲和鮮花,遠離喧鬧的人群和燈紅酒綠的生活,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法官有了氣節和操守,身上就有一種力量和魅力,就能征服當事人,催化或影響社會,就能不負社會的寄託和民眾的期望,而且還能給這個社會帶來了新風正氣,帶來和諧希望。

法規有度民心順,法官無私民意安。“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這對國家有利,對自己有福。堂堂正正審判,乾乾淨淨做人不僅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更是法官的發展之道。

五、做一名有大局、有大義的法官

知識在腦海中得不到實踐的洗禮,只能是紙上談兵。法官不是按部就班、對號入座的機械手,不是法律的影印機。脫離中國的國情和特殊的語境,孤立辦案,就案辦案,只能陷入片面和狹隘。司法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治性很強的工作,法官當然需要具備堅定的政治立場、清醒的政治頭腦、敏銳的政治眼光和良好的政治修養。

法律還是世俗的學問,不能自絕於社會之外,法官除了精通法律,依法辦案外,還應該是通曉人情世故的練達之人,司法的主要目的不僅在於維護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而且更重要的應該是修補破損的社會關係,“只有老百姓信任法律,中國法治才有希望。”所以,法官要深明大義,眼光向外。我們的工作作得好不好,成效大不大,不能看一時一地,最終要看將來和長遠,要放在更大的背景下思考問題,堅持審判不忘發展,執行不忘穩定,妥協不忘公正。

法官的大義應該體現在把矛盾化解,把對立減輕,把糾紛消除上。表面上我們處理的是個具體的個案,背後關聯的卻是無數的糾葛與影響。所以,法官要學會平衡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兼顧情理、事理和法理的協調。只有貼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務大局,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增加社會對司法的認同感,司法審判才有生命力,審判空間才會更加開闊,裁判結果也才會被社會所接受。也才能真正實現權利被尊重,義務被恪守,禁令被牢記。

六、做一名有責任、有影響的法官

“在其位,謀其政;司其職,負其責。”這一古訓,不僅是對從政者的要求,也是衡量法官是否稱職的標準。作為一名法官,求社會公平正義之真,務公正高效之實。以法為是,以民為天,以公為上,這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案件無大小,百姓利益無小事,糾紛的處理凝集著法官的決疑能力、整合水平和平衡技巧。每一天都是重複的、單調的,而每一件案件都是不同的、精彩的。法官不可成為社會的公眾人物,但一定要成為社會的知名人物。法官置身其間,不僅是在判斷是非,分清曲直,伸張正義,懲惡揚善,而且還擔負著教化公民、導向法治的職能。法官秉持中立,公正裁判,昭告天下,既是最好的示範,也是對於法律理性與天理常規的最佳演繹。一份判決書就是自己手中出去的作品,判決書不僅是寫給當事人看的,也是寫給天下人看的。一案既出,事關身家性命,很多人在盼著你、盯著你、惦著你,白紙黑字,萬目專注,民眾是永遠潛在的閱讀者、監督者,更是義不容辭的批評者和傳播者。小小的一紙判決,承載著正確解釋法律、充分宣示正義、合理判定衝突、培養法律精神的重要功能,法官必須擺事實,講道理,明法理,掂輕重,必須戰戰兢兢、兢兢業業,必須化全部的經驗與智慧為社會的和諧留下完美的句號。

七、做一個有作為、有遠見的法官

法官是各種社會矛盾和衝突的承受者,是“刀尖上的舞者”。條件差,工作累、待遇低,高風險,高難度、高誘惑,關係纏繞,外部壓力,民眾誤解。法官必須敢於擔當,有所作為。要在世俗的社會裡,學會痛並快樂著,學會安定自己的心靈,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學會經得起一切艱苦的磨鍊和時間的拷問,經得住權力、金錢、人情的引誘和考驗,知難不難,迎難而上,知難而進。

人生是短暫的,法官的經歷是寶貴的,擔任法官的時間有限,然而對公平和正義的捍衛卻是無限,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的法治事業,把自己的職業作為神聖的事業孜孜不倦地去追求。這樣的法官人生才有意義,才值得人敬佩。

置身於知識經濟時代,法官不能吃老本,不能憑老資格、老經驗辦事。高門檻、強競爭,法官必須有開放的意識,有創新的思路。要有與時俱進的緊迫感和“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危機感,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放鬆。要努力學習,善於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緊跟時代步伐,敢於否定自我,超越過去,要提高對哲學、文學、美術、音樂等高雅藝術的鑑賞能力,提高文化層次,培育高雅品位。努力把學習作為掌握知識、增強本領、做好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實踐中,自覺地多一點學習、少一點應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浮躁,把學習內化為一種責任意識、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通過學習,拓寬視野,增強底氣,開新局,建奇功,立偉業。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篇2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貧,但不可以無書。博覽全書的人,往往知識豐富,能集眾家之所長於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歡讀書,將使他終身受益。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多讀書,讀好書。可仍然有一些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讀書產生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讀書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緩解焦慮,調節情緒,與孩子一起讀書,既能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處,又能要求自己也養成讀書的習慣,一舉兩得。

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知道怎麼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智商比較高,能夠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說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會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讀書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鍛鍊心胸,逐步訓練感受幸福的能力,培養自信心,形成實踐能力。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養成閱讀習慣將受用終生。閱讀習慣是在心靈深處裝了一部發動機,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知所措。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篇3

今年署假,學校安排我們讀一本書:《做卓越的教師》。開啟書,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六項修煉”、“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每一個題目都讓我想盡快了解裡面的內容,於是靜下心來,慢慢翻閱、品味。上次讀《教師閱讀地圖》自己感覺吃力不少,有的地方讀四、五遍才弄明白是什麼意思,而讀這本書就如同聽一位富有思想又極其有演講水平的朋友的演講,一會兒激情澎湃,一會兒娓娓細語,一會兒諄諄教誨,一會兒促膝談心,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是近幾年讀專業書讀得最快的一本書,並且從中吸取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營養,受益匪淺。

也許是年齡的原因,本書最吸引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輯“做幸福的教師”。作者用輕鬆活潑的筆調,生動流暢的語言,巧妙地將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融入其中,告訴我們如何進行心理健康的調適,如何學做幸福的教師。如:“不是你面對的東西決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對的方式決定你的幸福”。學會陽光思考,學會人際交往,學會開心工作,學會開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學會開心地工作對我的指導意義重大。作為一名教師,我每天重複著許多相同的工作,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難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自己將本職工作當做一門藝術去研究,去追求,就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工作是那麼的快樂!回想自己從教26年的經歷,雖然羨慕有的職業那麼光鮮自在,也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我始終沒有離開教育崗位,而且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憑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啊!既然不能“選我所愛”,那就乾脆“愛我所選”,因為“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變得更美好的職業;是一種不僅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價值,而且具有內在的尊嚴與歡樂的職業。”在工作中要學會承受冷落,學會歷經磨難,學會創新工作,自己就能體會“工作著是快樂的!”的內涵。今後,我將一如既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直到自己職業生涯的結束,用自己的方式決定自己的幸福。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金海岸國小教師的語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精神及其豐富的人,他們才能成為幸福的人”。作為一名教師,生活中除了適當的休閒和積極的運動以外,恐怕只有讀書能使我最開心和最充實了。本書中也寫道:“讀一本好書,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夠的,我們要在優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這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讀書使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寬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境界提高了,胸懷寬廣了,在快樂工作的同時開心的生活著。

本書中一些精彩語言,如“對一名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個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是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的感情也會消融。”“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浮。”等等,我都細細品味,反覆咀嚼,如沐春風之中。

總之,我很喜愛此書,以後還會細細品讀,不斷汲取養分,促進自己健康的成長,提高教育涵養。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篇4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裡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永珍……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買了一本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最後李開復博士認為: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著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著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眾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秀。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篇5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讀書,是一種享受生活的藝術。當你枯燥煩悶時,讀書能使你心境愉悅;當你迷茫惆悵時,讀書能平靜你的心,讓你看清前路;當你心境愉快時,讀書能讓你發現身邊更多完美的事物,讓你更加享受生活。讀書是一種最美麗的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書是歡樂的。

讀書,是一種充實人生的藝術。沒有書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樣,空洞無物。書本是甜的,要讓甜蜜充滿人生就要讀書。

讀書,是一本人生最難得的存摺,一點一滴地積累,你會發現自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讀書,是一種歡樂的人生,讀書,我感覺我的語言是潤浪的,心境是透明的,思維是活躍的,整個人是簡便的。我感覺我是一股清新的空氣我們每個人都有過。每當我輕輕地捧起一本書,嗅著撲鼻而來的書香,它的芬芳;比青草更清幽,比果香更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

讀書,是一種感悟人生的藝術。讀杜甫的詩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讀李白的詩使人領悟官場的腐敗,讀魯迅的文章使人認清社會的黑暗,讀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來的期望。每一本書都是一個朋友,教會我們如何去看待人生。讀書是人生的一門最不缺少的功課,閱讀書籍,感悟人生,助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作為學生的我們,無論你再忙、再累,千萬不要放鬆自我的讀書。讀書是一種勞動,勞動創造幸福。要讀好書,我們必須像牛,辛勤耕耘;像馬,默默出力;我們無法選擇自我的過往,但我們能夠選擇讀書,用自我的知識,為中華民族未來的大廈添磚加瓦。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讀書,就必須記

取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要吃苦、要耐勞,所謂青燈黃衫、秉燭夜讀,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古人讀書的精神,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熱愛讀書吧!讓我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把讀書當作一次次新的耕耘和播種,讓迷人的濃濃書香洋溢我們的學校,讓讀書伴隨著我們提高的每個腳印,矢志不渝、堅持不懈地一路走過,走向自信,走向充實,走向成功,走向完美未來!

熱愛讀書吧!

法官讀書心得體會篇6

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的良師益友,只有多讀書,才能長知識增見聞,才能寫好錦繡文章。

也許,有人會說:“書本很枯燥,讀書很無聊!”但是我想說:“讀書也可以使一種樂趣,只要你能靜下心來,認真地閱讀,那你必然會體驗到讀書的美妙。”

讀一本書,在我看來並不是像有些人那樣,看一遍就代表完事了,而是要讀無數遍,仔細地揣摩書中的精妙之處,並將其掌握吸收。接下來,我就給你簡單介紹下我的讀書方法吧!

讀第一遍的時候,你可以大概地瀏覽一遍。但是每一部分都得看,這樣能幫助你很好地理清這本書的主線。

讀第二遍的時候,你就得認真地閱讀這本書。你需要仔細地去看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句子,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邊看還要邊在腦海中想象書中的故事情節。

讀第三遍的時候,你就要開始去研究前兩遍你沒有完全讀懂的地方,結合整本的主線和已知的情節,認真思考,反覆推敲,最後給自己找出一個既準確又滿意的答案來。

讀第四遍的時候,你可以嘗試背誦書中你最喜歡的語句與段落,識記一些好的詞語,當然也可以將它們摘抄下來。這樣既可以積累自己的詞彙量,又可以幫助自己寫出更優美的語段來。

讀第五遍的時候,你可以盡情地想象書中的故事結尾之後,又會發生些什麼事?在這之後,你可以自己動筆,將你想象到可能會發生的事寫下來。

相信你按照我的這個方法讀著讀著,你很快就會對讀書上癮了。一邊讀書積累知識,一邊享受著讀書的快樂,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願在書的海洋裡,周遊世界,領略不同的人生,觀賞迥異的風景,這也是讀書的一種樂趣啊!我愛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zh-tw/xindetihui/zhuanti/jyzz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