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辭職報告 >

電視記者辭職信

電視記者辭職信

第一篇:報社記者辭職信

電視記者辭職信
電視記者辭職信

尊敬的領導:

我將於下個月離開貴報社,特此向您提出辭呈。

報社是我走出校園接觸社會的第一站。感謝貴報為我提供這一平台。藉助這一平台,我更廣泛而深入地認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人情冷暖。

兩年來,領導們對我的教誨與關心,同事間兄弟姐妹般深沉而厚重的情誼,每每思之,仍令人心緒難平,流連不捨。

新聞事業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神聖的事來,新聞記者這一職業因而顯得崇高。然而,在從事採訪報道的過程中,縱然自己事以全能、幾以竭力,結果往往卻不盡如意,有負他人矚望。從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能做於他人有意義的事,也就越來越缺乏工作的激情,越來越不適應這樣的工作。這與自己的初衷及目標都是盡不相同的。

不過,因為常伴領導們的關心與提攜,仁人同事的無私友愛,在報社的時光仍然是色彩斑斕的。這兩年的經歷也必將轉化為一筆寶貴的資財。

但願貴報今後能廣納賢才,開創輝煌的事業。

此致

敬禮!

辭職人:haoword

x年x月x日

第二篇:報社記者辭職信

尊敬的領導:

我將於下個月離開貴報社,特此向您提出辭呈,報社記者辭職信。

報社是我走出校園接觸社會的第一站。感謝貴報為我提供這一平台。藉助這一平台,我更廣泛而深入地認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人情冷暖。

兩年來,領導們對我的教誨與關心,同事間兄弟姐妹般深沉而厚重的情誼,每每思之,仍令人心緒難平,流連不捨。

新聞事業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神聖的事來,新聞記者這一職業因而顯得崇高,辭職信《報社記者辭職信》。然而,在從事採訪報道的過程中,縱然自己事以全能、幾以竭力,結果往往卻不盡如意,有負他人矚望。從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能做於他人有意義的事,也就越來越缺乏工作的激情,越來越不適應這樣的工作。這與自己的初衷及目標都是盡不相同的。

不過,因為常伴領導們的關心與提攜,仁人同事的無私友愛,在報社的時光仍然是色彩斑斕的。這兩年的經歷也必將轉化為一筆寶貴的資財。

但願貴報今後能廣納賢才,開創輝煌的事業。

此致

敬禮

第三篇:淺談電視出鏡記者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淺談電視出鏡記者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出鏡記者是我國電視新聞事業成熟發展的一個標誌性的產物,電視新聞事業的發展促使行業內分工進一步細化,同時日益複雜的新聞現場迫使我們的記者頻頻出鏡以滿足電視受眾更高層次的信息需求。

出鏡記者的誕生經歷了一個由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在調查節目中,他們其實和觀眾一樣,都是以一種未知的心態尋找答案,在體驗式的過程中一步步去探尋真理。因而比起主持人,他們扮演的角色更多,所負載的任務也更多,他們不僅具有媒介形象的傳播功能,也代表着觀眾,更重要的是,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保持着自身的個人魅力。1996年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開播,正是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新聞欄目催生出了我國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出鏡記者,他們的傑出表現已得到受眾的認可,好評不斷。中央電視台一位領導曾説:“當下中國的新聞資源極大豐富,是記者的黃金時代,之前沒有,之後可能也不會有,足可以做十年。”2014年下半年北京廣播學院籌辦第一期“出鏡記者”班,它的直接生存目標直指5年後的2014年北京奧運會。耐人尋味的是,第一批“出鏡記者”尚未“出徒”,就已被北京電視台“訂購一空”,其迫切心情可見一斑:“你培養多少,我需要多少”,大有“一網打盡”的架勢。從長遠意義上來看,這預示着出鏡記者的隊伍將在我國電視新聞界進一步發展壯大。

記者出鏡能增強新聞的真實性和現場感,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報道內容,同時也能發揮電視媒體的優勢,以最快的速度向觀眾提供正在發生的現場新聞。我們看到在以往的電視新聞作品中,的確有很多新聞由於一些優秀的電視新聞記者在其中的出色表現而增色。但是,我們同樣也可以看到,由於記者在現場的表現大失水準,而影響了新聞的真實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仍然大量存在。目前活躍在新聞第一線的出鏡記者大多是從主持人或普通記者轉過來的,但我們看到,並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當好記者,也不是所有的記者都適合出鏡。電視新聞的成功與否,同出鏡記者內在的新聞品格,外在表現(就是記者的提問和現場行為表達)有着直接的關係。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着一個新聞節目的成敗。而一個出鏡記者對自身職業角色的準確定位是需要在這兩方面內外兼修的。那麼具體起來講,一個出鏡記者應該具備怎樣的職業素養從而為自己找到準確的角色定位呢。

下面,我們就結合目前的電視新聞節目中出鏡記者暴露出來的問題來進行分析,並從中找尋答案:

一、缺乏對新聞現場的判斷能力

新聞判斷能力是新聞記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又分為兩個層次:事實判斷力和價值判斷力。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我們有很多主持人憑着優越的外在因素走進了出鏡記者的行列。他們中的很多人缺乏實際的新聞訓練,雖然有着清新的形象、伶俐的口齒,具備一定的鏡頭感,但一旦遇到複雜的新聞現場或者事件突發變故,他們就會變得語言遲滯、神態窘迫,甚至完全喪失對新聞的判斷力。

應該承認的是,記者出鏡報道時,既要顧及鏡頭又要對新聞事實做出迅速準確的判斷,心理壓力很大。新聞事件形形色色,現場情景紛繁複雜,記者要有新聞敏感,善於觀察,捕捉有

價值的事實與畫面。在現場報道中,通常沒有事前準備好的完整的稿子,即使對預知性事件的報道,事前的準備與現場情景是否吻合,也需要隨時印證和檢驗;而對於突發性事件的報道,則是不可能在事前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全憑記者的現場觀察、分析、歸納和構思,並及時予以恰當的處理和報道,而這一切又都是在瞬間完成的。記者的事實判斷力的形成源於對新聞背景的翔實把握以及對現場信息的瞬息捕捉,這兩者缺一不可。而記者對事實的價值判斷力的形成,則需要在準確的事實判斷的基礎上具備超凡的洞察力。因此,任何一則現場出鏡報道,都是對於記者的新聞素養的全面檢驗 。

二、缺乏對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

這一能力的欠缺往往使採訪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沉迷於現場氣氛,忘記了自己是新聞現場和受眾之間的中介,忘記了自己的職責。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情況:某些記者在現場時,往往受現場情緒感染,被現場氛圍牽着鼻子走,或激動萬分,或驚詫惶恐,或興高采烈,或悲憤不已。自己不能從新聞事件的影響中超脱出來,成為客觀的媒體代言人。另一個極端是:置身事外,情感冷漠。不管現場氛圍如何,無論是什麼題材和事件的新聞,記者總是千篇一律的“保持”同一風格、同一表情(無表情)。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訪談雙方的情感隔閡,使採訪在淺層面上止步。這兩種情況都是職業素養未見成熟的表現。

這裏涉及到的其實是採訪學裏的一個老話題,採訪過程中記者應該如何處理自身情感。應該説在這個信息激盪湧動的年代裏牽動記者心絃的新聞事件越來越多。首先我們應該對採訪過程中記者的情感投入持肯定態度。作為人民記者一定要有強烈的是非觀作為情感表達。穆青同志説過:“人民的記者一定要有(和)人民羣眾一樣的情感,你(人民)想的也就是我(記者)想的 ??”我們講求記者的客觀公正,講求記者的情感控制,但決不接受情感狹隘、冷漠自私,內心毫無新聞熱情!這是比記者如何控制情感更重要的問題。

那麼,面對鏡頭我們的記者應如何把握自己的情感呢?我們知道記者在採訪過程中是以雙重身份出現的,一個是個性的我,一個是職業的我。“個性的我”要求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具備常人的常態,喜怒哀樂、隨情而動;“職業的我”要求記者的情感生髮始終圍繞採訪主題,切不可恣意蔓延影響採訪進程和新聞判斷。這裏強調的是,我們反對角色扮演,但一定要有角色控制。中央電視台王志的採訪一直以沉着穩健、不露聲色著稱。但也有例外,他在廣州採訪抗擊“非典”第一線的醫務人員時,觀眾看到了王志多次擦眼淚抹鼻子的鏡頭,但每次情到深處,他都能適時轉換話題,把採訪引向深入。應該説,這裏的情感控制是比較到位的。敬一丹曾説,她在出鏡時,總是把鏡頭所代表的觀眾當熟人,這樣的感受是最正常,最舒服的,也更易於控制好自己的情感。

三、無法擺正記者和被採訪對象之間的關係

在大量的新聞節目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記者採訪提問時,神態居高臨下,提問咄咄逼人。有些記者在採訪中有輕視被採訪對象的心態,不是求教於他人而後明,儼然法庭法官,採訪有如審訊。有時甚至使被採訪對象緊張不已,回答語無倫次,以致嚴重影響媒體的客觀公正。在我們的社會裏,人和人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記者和被採訪對象之間也應該是平等的關係。記者在新聞現場採訪,無論被採訪對象是誰,現場記者的行為視角不宜“仰俯”,而應該是“平視”。所謂“平視”首先是人文觀念上的平等,即對被採訪對象的充分尊重。記者採訪時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媒體和觀眾。怎樣做到平視呢?不同的場合和對象,是有變化的。

對待強勢的被訪者應該壓抑,對待弱勢的被訪者應該扶一把。這樣才是平等的對話,平等的相互尊重。

同時,由於電視新聞的現場記實性,記者採訪時的神態、語氣、聲調、提問的方式和措辭都直接展現在觀眾面前。記者的採訪態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傳播效果。這是出鏡記者尤其要重視的一個問題。

四、在鏡頭前裝腔作勢,關注自己多於關注新聞

這種出鏡記者多是新手,或故作深沉或自我欣賞,最終的結果是搔首弄姿,貽笑大方。出鏡記者一般都會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鏡頭前自身的形象,一個是進行現場採訪。一個成熟的出鏡記者會很自然的分清兩者的主次關係,但對一個新手來説,由於自信心不足就自然產生心理障礙,首先表現為對自身形象的苛求。

中央電視台《面對面》製片人王志曾檢討自己:“如果你過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神態,那麼你會忘了你要幹什麼,你要問什麼問題。所以出鏡時最好的狀態是‘忘我’,做一個具有自己個性特質的本色記者。”

五、提問能力不足,隨意性強

現階段,我們的新聞節目中充斥着大量的模式化提問:“請問,你有什麼感想???你對這個問題怎麼看???你能給我介紹一下嗎?”應該説開放式提問是採訪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種採訪方法,不可或缺,但它也是一種很懶的提問方法,過多地使用這種方法會使採訪流於表面,無法深入。

這就涉及到了出鏡記者的提問能力。記者的任務就是採訪。出鏡記者在採訪當中的角色就是一個問詢者、探詢者,提問幾乎就是採訪的實質。在西方的新聞學裏,提問就是採訪最核心的內容。他們把掌握提問的技巧看作一個記者最重要的業務能力。因此,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個意義上去定義:一個會提問的記者就是一個好記者。

在採訪過程中問什麼,怎麼問,需要我們記者動一番腦筋。面對複雜的新聞事件,需要記者提前做好準備。這裏的準備包括大量案頭工作,你得動筆把要提問的內容事先寫下來,做到心中有數。怎麼設計採訪提綱,憑空想是想不出來的,你得翻閲大量文字資料,向知情人瞭解被採訪對象的背景情況,如此等等。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捷徑,要想得到有價值的回答,要想取得對手的尊重,只有做出艱苦的努力。出鏡記者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面,而且要有流利的口才、機智的談吐,具有能夠就現場發展變化作即時流暢地報説新聞事實的能力。這種邊觀察、邊思考、邊報道的口頭表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練就的,而是平時不斷積累知識和語言材料,錘鍊語言表達技巧的結果。現場出鏡報道中,記者現場報道口語的魅力,還表現在他認識事物的思想深度上。這就要求記者做到功夫在於平時,在於積累。

六、沒有傾聽意識,只顧自己表現而忘了記者的本分

出鏡記者的傾聽,首先是一種尊重的態度。新聞題材的廣泛性決定了記者面對的被採訪對象幾乎可以是所有人,雖然這些人的思想差異很大,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所有這些被採訪者都

希望在一個平等的氛圍下進行交流,沒有人願意處在被支配的地位,更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的形象在電視上被矮化。“傾聽”是與人為善的外化,也是請對方打開言路的一種期待。採訪中記者常遇到這種情況:你想要被採訪對象説出來的內容,往往是人家不願意説的;而被採訪對象想講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此時“傾聽”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你獲得邊緣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你進一步發問的起點。

其次,記者的傾聽還是一種技巧。當記者遇到採訪阻力時,真誠的傾聽就變成了與被採訪對象溝通的點化劑。記者的傾聽會逐漸為對方培養起美妙的成就感,他會認為你是一個願意傾聽他的故事、願意接受他的思想的人。一旦採訪雙方能達到這種心靈互動,那麼你距離想要得到的答案也就不遠了。同時,“傾聽”也會讓你真正地投入到採訪當中去,瞭解更為全面的信息,説不定會有意外收穫。

還有一點很重要,出鏡記者的傾聽本身就是胸有成竹的表現。這是記者傳遞給觀眾的很重要的非語言信息,這種信息的傳播效果遠遠勝過你滔滔不絕的敍述,言之鑿鑿的結論。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崔永元曾介紹過自己的採訪經驗,採訪的核心目的是得到新聞事實,記者要給對方説話的權力,自己對話題的流向進行宏觀調控,適時引導,就是要起到化學反應過程中“催化劑”的作用,讓對方發出火花,燒出光亮。這才是記者的真本事。

以上六個方面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分析了目前的出鏡記者存在的問題,所有這些問題的出現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大量的出鏡記者無法為自己的角色找到準確的定位,因此自身的努力就變得無的放矢。

出鏡記者從傳播本質上講是介於信源(新聞事件)和信宿(受眾)之間的一個第三者,其本質功能是儘可能拉近信宿與信源的距離,最理想的狀態是零距離。一位優秀的出鏡記者既要能夠準確把握電視傳播規律,又要具備很高的新聞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在電視鏡頭前揮灑自如,只有這樣才能報道出新聞精品,也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好這個“第三者”的角色而不會在電視觀眾面前露羞露怯。

總之,電視記者出鏡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敏鋭的現場觀察力,還要有較強的口語表達力,同時要注意出鏡時的屏幕形象。隨着電視新聞改革的逐步深化,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創新意識不斷增強,記者出鏡的頻率越來越高,這有利於增強新聞的現場感、真實感和貼近性,也有利於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全能記者;但我們知道內容決定形式,記者千萬不要為出鏡而出鏡,而應該根據具體新聞內容的表達需要,以增強新聞傳播效果為目的,選擇適當時機、恰當的場所來出鏡,才能展現出這一新聞因素獨具特色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電視研究》2014年新聞業務專刊(二) 《電視實踐的理性思考》

[2] 《電視採訪學》葉子 趙淑萍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 《99個問號》敬一丹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4] 《廣播電視深度報道》羅哲宇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第四篇:淺談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

淺談電視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培養

【摘要】新聞敏感性是一個新聞記者應該有的素質,既是綜合判斷能力,又是敏捷的思維能力,談到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可以從記者對新聞事實的政治意義和社會影響的預見能力、見微知著的新聞視角捕捉能力、迅速推斷某一新聞事實引起觀眾反響程度的洞察能力、對新聞事實的多角度判斷能力等方面來分析。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需要在平日的工作中不斷的積累與提高。

【關鍵詞】:新聞敏感;電視記者;培養

新聞敏感性是一個新聞記者應該有的素質,既是綜合判斷能力,又是敏捷的思維能力。一個有經驗的電視記者,具備在一大堆事實中,迅速準確地嗅出、尋找出重要新聞價值的本領。評論一個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就看他在紛雜的社會亂象中,是否具備深刻而敏鋭的洞察力、鑑別力,並隨時隨地迅速運用現代攝像技術,準確地捕捉、客觀地傳達。同時,一個好的電視記者還要用高度的真實性和強烈的現場感反映生活的正面主流,表現好的精神風貌。

電視新聞的紀實性、形象性,使它能夠視聽兼備。所以電視新聞記者的思維要敏鋭,要敏感,“一觸即拍”就是電視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具體體現。

一、電視記者在新聞敏感性上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個人認為,一個對新聞敏感的電視記者,要具有這四種能力:

(一)在新聞點的政治、社會影響的預見能力

電視記者的新聞採訪能力,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政治敏感。黨領導下的新聞工作者,就要先以政治角度來觀察問題,對於那些政治上重要的和廣大羣眾關注的問題,電視記者就該投入最大的精力,本着責任心、事業感和遠見卓識,科學地剖析社會問題產生的緣由。以特有的機敏和才智,鮮明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見微知著的新聞角度搶抓能力

仔細發現新苗頭,抓住帶有普遍性的問題,見微知著,通過認真報道事實真相,引起社會強烈的反響。所以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對全局情況要事先有充分的瞭解和掌握,從全新的角度搶抓新聞。

(三)迅速推斷新聞線索社會反響的洞察能力

新聞線索有多大的新聞價值,電視記者要迅速準確地做出判斷,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對事物新聞價值高低的判斷能力,就是記者對這一新聞事實的洞察能力的表現。

(四)對新聞事實的多角度判斷能力

在電視採訪中,屏幕會再現新聞事件現場的現象。儘管如此,電視採訪也絕不是機械地“有聞必錄”,它會進行形象造型,研究和發掘視覺效果。要求電視記者首先應掌握並運用一定的拍攝技術和拍攝手法,事實形象有説服力和感染力,能夠有力地影響

觀眾。因此,對於一個電視記者來説,必須對新聞事實有多方面的敏鋭的判斷能力。

二、電視記者如何不斷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性

電視記者在培養自已的新聞敏感時,除了用心留意、時時注意那些細小的線索之外,還應當從以下方面入手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

(一)牢牢把握輿論導向

電視是一種運用視聽語言和現代綜合技術進行新聞報道的宣傳形式,屬於意識形態的範疇,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電視記者的政治敏感的重要性好比人離不開陽光、空氣和水一樣。因此,記者要及時學習,深刻理解並掌握黨的新政策、新精神,並以此作為評判新聞價值的“尺子”,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局在胸,高屋建瓴。例如在2014年元旦前後曾在網上迅速傳播的“五常天價米事件”,有人反映五常有“199元一斤的大米出售”,消息一出大眾譁然,因為五常是全國重要的大米主產區之一,在國家大力調控物價的政策與背景下,這一新聞事件備受關注。本市電視新聞記者以高度的新聞敏感,迅速做出反應,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快速的新聞跟蹤報道。通過新聞採訪,弄清楚了所謂“天價大米” 其實只是極少數的高端產品,甚至只是試驗性的新品而已,這樣的價格並不是五常大米大眾化的市場流通價格,所以不能單純以它作為行業價格來衡量五常的大米加工流通企業。通過電視記者的報導,既消除了人民羣眾的誤解,對五常大米的形象

與知名度也都有了正面的提高。

(二)培養強烈的觀眾意識

一個好的電視記者要有人民意識,心繫民眾,關心羣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以此為情感根基,才會在新聞線索出現時迅速判斷出其背後的新聞價值。例如某電視台的一位記者採訪某市中學舉行的一場法制報告會,這場報告會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讓法制觀念走進校園,使學生接受一次深刻而又生動的法制教育,在報告會的現場,還會隨機安排採訪發言,事先不會有報道稿子,也不可能對問題都做好準備,全憑記者臨場發揮。這就對記者的新聞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標準:充分考慮觀眾的興趣點,瞭解哪方面的問題是羣眾普遍關心的,儘可能提供準確的有價值的背景材料,在充分做好報道前的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增強報道的針對性和深刻性。

(三)平日裏要做好廣泛積累

新聞敏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新聞記者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提高,多學、多問、多聽、多看、多想。需要長期地、腳踏實地在新聞實踐中去磨鍊。平時要廣泛積累知識、積累思想。

記者要做好日常的採寫積累工作。在生活中往往有些不為人注意的小事,可是隻要細心觀察和審視,就會發現隱藏其背後的重大新聞價值。

(四)時刻保持應對突發事件的警覺性

當記者的,新聞敏感要隨時保持,隨時用職業的眼光去審視一切人和事。也就是俗話説的“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見微知著,從平常中挖掘出富有新聞價值的不平常素材。有些小事往往不為人注意,經過一番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原來隱藏在小事之後有重大內容。

歸根結底,一個電視記者新聞敏感性的培養,用十六個字可以概括為:“解放思想,踏實學習,關心社會,關心人民”,只有如此,才能發掘更多的新聞題材。在新聞實踐工作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新聞到處都有,只要做有心人,就能逐漸做到一觸即攝,見微知著,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才能不斷地得到提高。

第五篇:淺談電視新聞出鏡記者

淺談電視新聞出鏡記者

伴隨着我國電視新聞事業的迅猛發展及觀眾對信息交流的高層次要求,越來越多的電視新聞記者開始從幕後轉到台前,以在新聞現場面對鏡頭的方式,和觀眾進行面對面的介紹新聞事件,述評新聞事實。這就是記者出鏡。關於記者出鏡的定義,新聞學術界並沒有統一的結論。筆者認為,記者出鏡即電視記者以收集素材、播報評述新聞事實為目的,在新聞事件現場直接面對攝像機(觀眾),以採訪者、目擊者、參與者或報道者的身份出現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

電視新聞記者出鏡,使記者本身作為最靈活、最有效的採訪手段出現在鏡頭中,不但凸顯了電視採訪的媒體優勢,而且“形成了直接的人際化交流,有效拉近了記者和觀眾雙方的心理距離,具有較強的人文價值”。①相比其他的電視採訪手段,電視新聞記者出鏡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1、增強新聞的真實性。在許多電視新聞和專題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記者在現場面對攝像機(觀眾)對新聞事件作簡要介紹。隨着記者的口述,畫面由記者不加切換的轉入新聞事件現場的真實場景,並跟隨記者對現場的當事人、目擊者和有關人員進行採訪。觀眾能通過屏幕直觀的感受到現場的真實情景,從而有效縮短了傳播者和受眾的距離,大大增強了新聞傳播的效果。例如中央電視台《新聞觀察》欄目播出的上海閔行區大樓倒塌事件真相的報道,攝像機一直跟隨出境記者在現場拍攝並隨機進行採訪,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走到哪、問到哪”,這樣就有效的增強了新聞的真實性。

2、增強新聞的現場感。在新聞事件現場出鏡的記者,就是新聞事實的目擊者、見證人,甚至還是參與者。記者在現場邊觀察,邊報道,記者看到聽到的,就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所看到聽到的,使觀眾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從而增強新聞的可信性和可視性。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在2014德國世界盃期間,除了直播全部賽事以外,還提出了“我在現場”的口號,派遣50多名記者奔赴德國的10個城市的賽場。記者在每場比賽開始前和結束後,都在場外和場內現場出鏡,採訪球迷和各界人士。採訪中記者的口述都是一氣呵成,並形成和被採訪對象互動的熱烈氛圍,大大增強了報道的現場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增強新聞的深度。電視新聞和傳統媒體相比,缺乏深度是一大弱勢。而記者出鏡就可以有效的彌補這一缺憾。記者在出鏡中通過被採訪對象的敍述使一些抽象意義的話題得到直接的發展,從而比較迅速的實現採訪主題的深入。例如記者在報道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時,如果單憑畫面就難以反映這一宏大抽象的命題。但記者可以通過採訪有關人士,通過同期聲語言對此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同樣可以起到和紙媒體相仿的宣傳效果。

儘管電視新聞記者出鏡的優勢和特點突出,效果明顯,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地方電視台尤其是市、縣級電視台在新聞採訪中較少使用出鏡手段,即使出鏡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兩點:

1、把播音員主持人和出鏡記者混為一談。許多電視新聞工作者甚至領導都認為出鏡的記者要形象好,普通話標準,加上地方台人員緊張,因此在需要記者出鏡時都派出播音員臨時客串。但是“由記者擔任主持人和由播音員充當客串主持人,從表面上看似無多大區別, 1

其實質卻是不同的。??播音員的業務技巧側重於吐字發聲、語言調整及播講時表情神態的掌握上,而主持人的業務技巧則在發現和挖掘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在於採訪提問的技巧和對新聞事態進行分析評述的口頭表達能力上。”②播音員客串出鏡,由於業務上的隔閡,往往只是機械的背誦記者寫好的主持詞,而不能根據新聞事件現場靈活的變通,因此常常被戲稱為“話筒架子”。這樣的出鏡當然效果要大打折扣。

2、電視記者綜合素質難以勝任。地方台在挑選電視記者時往往是先看筆頭(跟報紙電台記者無異)後看個頭(要的是活動的攝像機腳架)。並不考慮外形和語言條件,這就造成了記者的素質不能適應現代電視新聞節目發展的需要。此外記者在工作中不注重業務的學習和鑽研,造成在現場缺乏對新聞事實的判斷和駕馭能力,提問問題千篇一律,造成在出鏡時腦子跟不上嘴巴,從而影響了效果。

要解決以上問題,更大的發揮電視新聞記者出鏡的作用,筆者認為首先要轉變觀念,電視新聞記者出鏡並不是簡單的敍述新聞事實,而是需要良好的新聞敏感和駕馭能力,因此不能簡單的以播音員代替出鏡記者的職能和作用。其次要切實提高電視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新時期電視新聞記者除了一般新聞業務能力以外,還要學習和提高運用電視語言能力及視聽表現能力。“與傳統的電視新聞記者不同的是,應具備視聽表現能力,也就是面對鏡頭用自己的形象和語言(包括聲音語言和非聲音語言如形象、神態和手勢等)進行現場報道。當然他(她)也許還不能像播音員那樣字正腔圓、訓練不素,但至少要能夠流暢自如地進行口頭表達。”③除了具備這些能力,在實際工作中,電視新聞出鏡記者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新聞題材和報道內容出鏡。一般來説,動態或突發事件新聞較為適合出鏡,如火災、交通事故等。而對於常態、非事件新聞就不太適合出鏡。但並非絕對,要看具體情況而定。相比較而言,內容單一、時間空間集中、現場事態發生、發展的進程對觀眾具有吸引力的事件性新聞,特別適宜記者作現場報道。但是典型經驗、綜合成就等題材的新聞也常以記者現場出鏡的形式以點及面進行報道,增強了可視性。

2、選擇合適的時機出鏡。許多動態和突發事件的新聞稍縱即逝,因此記者在現場要準確及時的把握時機進行出鏡和採訪。例如大型會議開幕時記者在會場內的出鏡現場報道,記者就要抓住與會人員到齊和大會宣佈開始之間短短的一兩分鐘,做完出鏡工作。還有大型活動時的領導人採訪,在時間和空間都不允許的情況下,就需要記者見縫插針,隨時隨地對採訪對象展開採訪。

3、選擇合適的背景出鏡。選擇怎樣的背景,往往會影響到出鏡的效果。除了拍攝技術上的光線、角度外,出鏡的背景要考慮是否有新聞性和吸引力,背景畫面是否生動典型。例如採訪一位科學家,背景在他的研究室就比户外的花園好得多。

除了上述幾點以外,出鏡記者還要要注意在公眾面前的形象,包括舉止、儀表等,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情緒、語速等。這都對電視新聞記者的出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2429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cizhibaogao/8d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