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社會實踐報告 >

就業的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就業的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就業的社會實踐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大學生就業的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就業問題早已成為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一環,年復一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為就業而四處奔波。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也是參差不齊。xx年發生的金融危機無疑又使這一問題雪上加霜。這一問題成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家剛剛實施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高校畢業生資源相對較少。大學生一時成了大眾的香餑餑,有時會出現多個就業崗位爭搶一個大學生的現象。近些年由於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大學增多等諸多原因,使得大學生人數激增。常言道:物以稀為貴。過多的大學生成了剩餘資源,所以就業問題便愈發明顯了。xx年畢業生人數達到406萬人,xx年增加了20%,高校畢業畢業人數達413萬人。xx年畢業生人數突破500萬人。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559人。xx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突破600萬人將達到610萬人。通過這樣的一組數據,我們可知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且增加幅度也明顯提高。由此我們自然會聯想到,畢業生人數得以增加,畢業生的質量是否也能得以保障。我們先從企業的角度出發,企業及單位選擇的空間大大提高了,機會也增多了,所以大部分的企業就提高了擇人標準。當兩個人都符合一家企業的標準且這家企業只需一人,那好,誰通過英語六級就用誰,誰通過普通話二級甲等就用誰,誰通過英語口譯中級就用誰。那些都通過的人的能力不見得比沒通過的人強多少。但是,事實是殘酷的。企業單位憑證擇才早已不是什麼罕見現象了。這是企業擇才的方式之一。也許,大學生的質量依舊,不過企業的標準已非昔日了。從大學的角度來講,現代高等教育有時出現一種現象,平常不認真刻苦的學生到最後臨時抱佛腳,突擊學習課程,最後考取了不錯的成績,可最後還是忘記了這些知識。好多大學的這種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了。所以大學生得質量也值得推敲。這便是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在就業過程中同樣存在着一些問題。廣東xx年發佈了就業形勢分析評估。其中有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人才就業失衡。總體趨勢呈現出研究生供不應求,本、專科生供過於求。研究生人數與就業崗位數之比為1:50,也就是説平均50個就業崗位來爭搶一個研究生。而本、專科生人數與崗位數之比還不到1:1。可以想見,人才就業失衡問題已經很嚴重了。與此同時,隨着社會的發展還湧現了一些新問題。大學生違約、跳槽的現象開始躍然於水面。違約不僅給企業帶來不便,同樣也給大學生的信譽蒙上一層陰影。由此,社會上也曾討論過我們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誤。有些大學生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或者想自己創業,所以選擇跳槽,這種行為還有待商榷,無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確。還有一些大學生不知曉相關政策,從而對企業及單位有一定的誤解。大學生表達能力差,無法向企業展示自己的優點。還有一些大學生對人生過於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更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些什麼。所以在對待工作上缺乏上進心,缺乏創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些都是現行高校畢業生存在的就業問題。

引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可歸結為兩點:一是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二是市場的需求。

我國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應試教育的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延伸到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中。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傳授知識與技能,缺乏對事物的探索與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學生隨處可見。有一位19歲的四川大學的學生在放暑假時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為了給女友一個驚喜。他並未告訴自己的女友,隻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後來他迷路了。無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來。直到警察趕來才解決此事。在危急時刻,人類最基本的應變能力,生存能力,我們認為他沒有。一個重點大學學生,我們可以完全不用懷疑他的智商。不過我們也同時慨歎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的大學是作什麼的?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我認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學應該鍛鍊的是獲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總之,大學教給我們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這就是我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顯然,我們大學生缺少這樣一種能力,也同樣缺少一種好的心態。社會上出現許多由大學生心理問題而引發的事件如:清華大學學生用濃硫酸潑熊,震驚全國的馬家爵事件。

【第2篇】大學生就業的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就業問題早已成為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一環,年復一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為就業而四處奔波。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也是參差不齊。2022年發生的金融危機無疑又使這一問題雪上加霜。這一問題成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就業過程中同樣存在着一些問題。廣東2002年發佈了就業形勢分析評估。其中有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人才就業失衡。總體趨勢呈現出研究生供不應求,本、專科生供過於求。研究生人數與就業崗位數之比為1:50,也就是説平均50個就業崗位來爭搶一個研究生。而本、專科生人數與崗位數之比還不到1:1。可以想見,人才就業失衡問題已經很嚴重了。與此同時,隨着社會的發展還湧現了一些新問題。大學生違約、跳槽的現象開始躍然於水面。違約不僅給企業帶來不便,同樣也給大學生的信譽蒙上一層陰影。由此,社會上也曾討論過我們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誤。有些大學生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或者想自己創業,所以選擇跳槽,這種行為還有待商榷,無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確。還有一些大學生不知曉相關政策,從而對企業及單位有一定的誤解。大學生表達能力差,無法向企業展示自己的優點。還有一些大學生對人生過於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更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些什麼。所以在對待工作上缺乏上進心,缺乏創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些都是現行高校畢業生存在的就業問題。

引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可歸結為兩點:一是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二是市場的需求。

我國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應試教育的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延伸到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中。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傳授知識與技能,缺乏對事物的探索與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學生隨處可見。有一位19歲的四川大學的學生在放暑假時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為了給女友一個驚喜。他並未告訴自己的女友,隻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後來他迷路了。無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來。直到警察趕來才解決此事。在危急時刻,人類最基本的應變能力,生存能力,我們認為他沒有。一個重點大學學生,我們可以完全不用懷疑他的智商。不過我們也同時慨歎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我們的大學是作什麼的?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我認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學應該鍛鍊的是獲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總之,大學教給我們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這就是我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顯然,我們大學生缺少這樣一種能力,也同樣缺少一種好的心態。社會上出現許多由大學生心理問題而引發的事件如:清華大學學生用濃硫酸潑熊,震驚全國的馬家爵事件。 2022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襲捲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着百年歷史的銀行相繼倒閉。這場危機同樣波及到了中國。我國的市場經濟由於開放度有限,所以受損程度有限。不過,這次危機同樣給中國帶來了很大波動。我們多年以出口商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顯現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訂單急劇減少,企業虧損嚴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業已經停產倒閉,農民工提前返鄉,由金融危機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同樣影響了大學生就業。大部分的企業已經開始裁員,不準備招聘人員了。所以,打部分大學生面臨無業問題。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賣肉等等。

面對這一危機,國家已經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四萬億拉動內需政策,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前一陣,國家主席胡錦濤下階層時差時説將大學生就業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作為工作重點來做。總理温家寶也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大學生們交談。可見,國家已經意識到就業文圖的嚴重性,它與整個是個會的經濟政治體制有着重要的關聯。所以,解決它並不是一個想法,一項措施可以奏效的。我們必須結合中國的國情,利用科學發展觀,長遠地,發展地看待整個問題。而這也是新時代大學生應當具有的品質。

【第3篇】關於就業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對於今天的大學生,人們已經不太愛用“天之驕子”來稱呼他們,轉軌時期形成的就業壓力更讓大學生還沒來得及體會到考學成功的快樂,就投身到另外一種更猛烈的競爭中。對未來的就業意向來説,哪一類企業最受大學生的青睞?

北京世紀藍圖市場調查公司最近針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六所大學的313位學生,做了一次關於他們對外企的看法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3.9%的調查對象在畢業後有進外企的意向,也許最終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如願以償,但這絲毫不影響同學的熱情。可見,對外企,大多數同學心嚮往之。

為進外企,包裝自己

畢業後有進外企意向的同學,為了實現目標,自己會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呢?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着意準備的是外語(94.0%)、電腦知識(80.0%);其次是自己的處事能力(79.5%),再其次是瞭解外企公司內部情況(49.5%)以及國外的文化、風情(39.5%)。值得注意的是,“更加註重學習成績”是選擇最少的。研究人員認為,這至少説明現在的大學教育離實際工作的需要有較大差別。

表:為進外企,大學生會做哪些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

人數

百分比%

着意學好外語

188

94.0

積極學習電腦

160

80.0

努力培養自己的處事能力

159

79.5

積極瞭解外企公司的情況

99

49.5

注意瞭解國外的文化、風情

79

39.5

更加註重學習成績

59

29.5

進外企意味着什麼?

大多數大學生心嚮往之的外企,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是怎樣的呢?調查結果顯示,對外企高效率,高薪水,管理規範,個性和創意能夠更好的發揮但是工作壓力也大的認同感較高,中選率都在70%以上。而對外企中存在的中外員工工作待遇差異、文化差異、人際關係簡單、提升機會多等觀點的認同感比較低。大學生對外企的最認同的主要是工作環境和工作待遇。

表:對下列有關外企觀點的贊同度

觀 點

百分比%

外企工作效率高

81.8

外企工作條件好,薪水高

78.3

外企管理規範

74.4

外企鼓勵員工發揮個性和創意

73.8

外企工作壓力大

72.5

外企裏中外僱員存在着不平等

47.6

外企裏中外僱員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

34.8

外企人際關係簡單

30.0

外企提升快機會多

29.7

哪些國家地區的企業管理風格最獲認同?

外企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各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的投資、經營方式也不盡相同,各個國家的企業管理風格差異很大。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不同國家地區的企業管理風格的認同感存在着顯著差異,對美國公司的管理風格認同度最高。而且與其它國家地區的認同程度差距較大。以下其次為日本、德國、香港、英國、法國,排在最後的是韓國、台灣。

表:對各國公司管理風格的認同度

公司風格

認同人數

百分比%

美國

18

57.8

日本

49

15.7

德國

3

9.9

香港

24

7.7

英國

7

2.,盡在本站範文網。

【第4篇】就業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關於就業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對於今天的大學生,人們已經不太愛用“天之驕子”來稱呼他們,轉軌時期形成的就業壓力更讓大學生還沒來得及體會到考學成功的快樂,就投身到另外一種更猛烈的競爭中。對未來的就業意向來説,哪一類企業最受大學生的青睞?

北京世紀藍圖市場調查公司最近針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六所大學的313位學生,做了一次關於他們對外企的看法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3.9%的調查對象在畢業後有進外企的意向,也許最終只有很少的人能夠如願以償,但這絲毫不影響同學的熱情。可見,對外企,大多數同學心嚮往之。

為進外企,包裝自己

畢業後有進外企意向的同學,為了實現目標,自己會做一些什麼樣的準備呢?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着意準備的是外語(94.0%)、電腦知識(80.0%);其次是自己的處事能力(79.5%),再其次是瞭解外企公司內部情況(49.5%)以及國外的文化、風情(39.5%)。值得注意的是,“更加註重學習成績”是選擇最少的。研究人員認為,這至少説明現在的.大學教育離實際工作的需要有較大差別。

研究人員認為,大學生對港資、台資、韓資企業的管理風格認同度較低,説明在企業如何管理方面,華人企業仍需要向西方企業學習。對於有長遠眼光的外企來説,投資中國,不僅是看中了這塊龐大的產品市場,也是看中了儲備豐厚的人才市場,如微軟公司投資80億設立中國研究院。現在不少中國企業在給予人才的待遇、發展機會方面已不弱與人,為什麼引不來、留不住“金鳳凰”,這裏面是否有不少管理因素呢?

大學生心目中最知名的外企?

調查結果表明,在大學生心目中最知名的企業有幾個突出的特點美國公司很受青睞,知名度排在前五名的都是美國公司;it企業風彩奪人,前15位中,it企業佔11席;排在前面的都是巨型跨國公司,他們對中國經濟、乃至人才的影響可見一斑。

預測未來的社會競爭形態,國家主權間的競爭色彩將越來越淡,而跨國企業的競爭則越演越烈。跨國公司不僅資本、技術力量強大,而且管理成熟,對中國現階段的大學生有難以抗拒的魅力。在目前就業困難的局面下,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不是單純的説服教育工作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切實提高本土企業的吸引力,這需要很多實實在在的努力,這種努力不能靠諸如“儒商”、或者那些與老闆對話中體現出來的空洞的企業理念驅動,而是需要長期、紮實的企業制度建設來完成。

正如調查過程中一位受訪的北大同學所説:“高薪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同時進入外企後有許多培訓機會。目前國有企業不很景氣,發展前景不大,同時缺乏必要的員工培訓,人際關係繁雜。當然,國家的有些措施有利於吸引人才流向國企,如户籍制度,但就目前狀況,只此一項就不太有吸引力。”研究人員認為,大學生們渴望更好的工作環境,工資待遇,但他們並不懼怕競爭,而是渴望公平的、有規則的競爭。為優秀的人才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是比單純的提高待遇更好的“梧桐樹”,也會招來真正的金鳳凰。這是大學生對外企態度調查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第5篇】就業的實踐報告

關於就業的實踐報告範文1000字

關於就業的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平陰縣就業情況的社會實踐報告

一、實踐的目的和意義:

大致瞭解人們對工作的要求和滿意度、人們在選擇工作時的價值取向。知道人們對大學生就業的看法。

二、社會實踐方式: 個人實踐

主要以問卷的形式對調查對象進行了解,獲取其對於求職、待遇、工作等方面的態度和看法。共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6份。

三、社會實踐的時間地點:

20xx年2月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城 四、社會實踐的重點內容

自從走進了大學,求職與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説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着“有經驗者優先”,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開始了我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關於求職與就業的情況的調查。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理論應該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為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而且在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又加入了世貿,國內外經濟日趨變化,每天都不斷有新的東西湧現,在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的同時,也有了更多的挑戰,前天才剛學到的知識可能在今天就已經被淘汰掉了,中國的經濟越和外面接軌,對於人才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我們不只要學好學校裏所學到的知識,還要不斷從生活中,實踐中學其他知識,不斷地從各方面武裝自已,才能在競爭中突出自已,表現自已。

我於2011年2月,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百龍商城附近進行了關於求職與就業的情況的調查。主要調查對象是行人、顧客和一些商場的工作人員。通過這次調查活動,我不僅掌握了很多有關求職與就業方面的.資料和知識,而且感受到了工作的辛苦、進一步瞭解了社會。在所有被調查者中,其中在18—25年齡層的佔78%,26—35年齡層的佔16%。年輕人成為了我們此次調查的主要對象。在調查中,有36.4%的人期望獲得1500--2000元的月薪,30%的被調查者對2500--3000元的月薪認為滿意,19%的被調查者希望得到3000--3500元的報酬。由此可以看出在被調查者當中,多勞多得、勤儉節約意識較強,對工作待遇問題有自己的原則與追求。由於調查地點的選擇,此次調查的調查對象文化水平比較高,有73%的被調查者掌握英語,有1人掌握英、法、俄,三種語言;3人掌握第二外語。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查中僅佔被調查總人數4%左右的中年人(35週歲以上)基本都是畢業以後通過學校分配獲得工作,現在擁有2000--3000元的月收入,這些情況的出現與教育改革和政策的調整有着密切的聯繫。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希望找到一份合乎自己興趣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樂趣這樣才會長久,幹勁也更足,但如此感性的選擇也有其弊端,是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將能力運用到所需要

崗位,其中的輕重還得多權衡權衡。畢竟盲目求職是無法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站住腳的,學好專業知識和起到基礎作用的公共課都非常有必要。

在學校,只有學習的氛圍,畢竟學校是學習的場所,每一個學生都在為取得更高的成績而努力。而這裏是工作的場所,每個人都會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而努力,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存在着競爭,在競爭中就要不斷學習別人先進的地方,也要不斷學習別人怎樣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而走進企業,接觸各種各樣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關係複雜,但我得去面對我從未面對過的一切。雖然大學生生活不像踏入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個部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應該懂得與社會上各方面的人交往,處理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事情,這就意味着大學生要注意到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必不可少。以後的人生旅途是漫長的,為了鍛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我們應該在今天努力掌握專業知識,明天才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五、社會實踐總結

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應當多瞭解社會,把握機遇,早做準備,最重要的還是在大學裏學好知識,提高能力,如此才能不懼挑戰,畢業後勇敢面向社會,理性分析,理性選擇,自立自強,回報社會。有一身真本領才能胸有成竹的面對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shehui/9l51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