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實習報告 >

幼兒園實習教育調查報告【多篇】

幼兒園實習教育調查報告【多篇】

幼兒園實習教育調查報告【多篇】

幼兒教育調查報告 篇一

調查目的:

利用寒假時間對當地的幼兒園以及青少年宮進行調研,對這類建築設施加深瞭解,並對其進行分析,為下學期的幼兒園設計做好準備,對幼兒園設計能有更好的掌握。

一、幼兒園

調查地點:信陽市商城縣童心幼兒園和實驗幼兒園。

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幼兒園以遊戲為主要活動,逐步進行有組織的作業,如語言、手工、音樂等,並注重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幼兒園是一處針對幼兒的特殊活動場所,因此在它所配置的建築和室內室外的佈置有着嚴格特殊的要求。所有的 基礎建設都要按照幼兒的特點進行構造,同時安全是在進行幼兒園建築設計的考慮的前體。從功能上,幼兒園可以分為生活用房、服務用房、供應用房。而生活用房包括活動室、卧室、衞生間、廁所、衣帽間、教具儲藏間和音樂活動室;服務用房又包括辦公室、會議室、保健室、晨檢室、教具陳列室、儲藏室、值班室、傳達室和教工廁所;供應用房包括廚房、消毒洗滌開水間和炊事員休息室。同時幼兒園還要設置室外活動場地,以供室外活動。有些幼兒園還配有電腦室、英語視聽室等等。

由於幼兒園的主要對象是幼兒,在調研幼兒園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它的建築設施都是按照幼兒的身高特點進行建設的。就幼兒園的門窗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幼兒的身高很矮,從安全方面就需要走廊的欄杆要高過孩子們的身高一段,這樣才能防止幼兒們翻越攀爬,有些幼兒園的走廊欄杆是豎着的,這也要求這樣的欄杆不能再添加橫向的欄杆,防止幼兒利用此進行攀爬,會對他們的安全照成危險。還有些幼兒園會對欄杆的內側添加堅固的玻璃來確保幼兒的安全。而樓梯的尺寸設置也有一定的規範要求,比如踏步的高度要小於15cm,踏步的寬要不小於30cm,這樣也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定的玩樂的地方,同時在樓梯欄杆的內側也根據幼兒的身高設置一道符合他們的扶手,這樣不僅方便了幼兒的上樓,增加了另一道不僅有了這樣的要的處理也有要求,的材料進行鋪墊,防護。對樓梯欄杆求,在這些地面上要採用有防護性具有彈性,這樣就可以讓幼兒在 玩鬧或者不小心摔倒時防止摔傷,減輕疼痛傷害。幼兒園對門窗的要求也很高,門洞寬要大於1.5m,且對外開啟,活動室的窗地比不小於1:5,卧室的窗地比不小於1:6,音體活動室的窗地比不小於1:5 。一些幼兒園在窗户的造型上用的是下面一部分是不能打開的整體部分,在這個基礎上再添加一扇可以打開的窗户,這樣就確保了各種需要了。活動室裏的佈置從功能需要上要滿足幼兒們的玩耍空間,要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活動。在有些活動室裏會安排桌椅來供幼兒們使用,這樣就會限制了活而活動空間的採光要求置上滿足要求,要有充照,每天的室內光照不小時。

而窩內的各個拐動空間。也要在設足的光低於3個角處要設置成光滑的圓弧,以免發生傷害。活動室、衞生間、卧室有時會在一起,這樣就可以減少了用地面積。而卧室的設置需要與衞生間聯繫方便。同時也要有足夠 的空間夠幼兒們利用來放置衣物及其他的一些東西。牀之間的距離也要適當,滿足行走和一些活動的要求。卧室的採光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卧室背光,這樣就適當的增加了室內的乾燥,有利於健康。室外的活動場地是是幼兒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幼兒需要在室外活動至少3小時,因此場外活動場地要有個好的朝向。對於幼兒園的位置要求在環境優美的地方,而它的室外活動場地也應該避免靠近公眾聚會的地方,這樣可以給孩子們一個良好的環境來活動,不必過多的受外界的干擾,。在室外活動 場地也要求有綠化以及一些活動器械,地面的要求也與室內活動場地的要求一致,保證幼兒的安全。總的來説,從這次的幼兒園調研中總結了一些,從整體上,進入幼兒園的需要從傳達室→晨檢室→生活用房→而對幼兒園的設計也需要借鑑這些順序,從而在整體上才能有更好的合理的安排佈置,使其在使用上更加的方便,以滿足各種的要求。

二、青少年活動中心

調查地點:信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青少年活動中心是青少年校外教育文化藝術培訓中心、活動中心、指導中心。青少年宮舉辦的培訓班以少年兒童的興趣為出發點,致力於學員個性特長的培養和提高,一般會開設的有小記者、文學、思維訓練、器樂、航模等十餘個項目,有些規模大的有三十餘個培訓班。也是一些少年兒童的娛樂之地。

與幼兒園相比較,青少年活動中心更側重於學習一些兒童所感興趣的東西,在這裏的建築安置有些許不同於幼兒園。青少年活動中心是廣大青少年學文化、學政治、學技術,進行文化娛樂、工餘休閒的綜合性活動場所。在這裏能夠使廣大青少年長知識於學校之外,受教育於娛樂之中。在建築建設中一些規範要求沒有幼兒園的那麼太有針對性。

在它的外形上我認為可以給人一種動感和力度感,有它獨特的形象代表其本身性質。在建築單體的構成上,從內容到形式上都要力圖創新、功能合理,充分顯示和突出青少年的特色,充分表現“趣味性、科學性、文化性”,以適應青少年的一些心理要求;同時也要根據功能所需及周圍的環境要求,在體量上規劃設計。並能得到充分利用,創造出一個優美、自然、親切的室內外環境,達到建築造型與功能的內涵有機的統一,這樣才能使本身建築就能吸引青少年。

由於在青少年活動中心有許多的課程項目開設,所以,根據其功能的而言,要充分的佈置好空間的利用,營造充足的空間滿足孩子的活動要求。從採看,也許並不是能考自然光滿在開窗上,儘可然光,另外的一燈光來輔助達光的角度來每個教室都足要求,所以能的利用自些活動室用到效果。考慮到各個活動室的性質並不完全的相同,有些地方也要特殊的處理,比如一些地面的要求,有些需要用軟質的橡膠鋪設,而有些就沒有必要,由於青少年活動中心有許多娛樂的活動,所以也就要求了一些物品儲藏室的位置,儲藏室應該在取物比較方便的地方,這樣才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幼兒園調查報告 篇二

一個星期的實踐結束了,這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二次學院組織的實踐。和以前的實踐經驗相比來説,我感覺這次的實踐更有目的性,不再是單純的看老師如何上課了,學會觀察的同時也更懂深入實踐了。雖然一週的實踐非常的辛苦,但是這是一段快樂的經歷,同時我也學到了大學課本里學不到的知識,特別是關於組織遊戲的,我覺得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幼兒園每個班三個老師,兩個是負責教學的,一個是負責保育的。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是畢業於學前教育專業的,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保育員多為老教師,不但具有豐富的保育經驗,而且更加的細心、耐心。每天入園有衞生員給來園的小朋友進行晨檢。檢查小朋友的健康和考勤情況。他們有基本的晨檢制度。衞生員會按時給生病的小朋友服藥。該園的食堂也有專門的炊事員和營養師,合理的分配一週的食物,使小朋友們食物搭配合理,營養,適合正在生長髮育的小朋友。並在幼兒園入門處張貼出一週的食譜,讓家長隨時瞭解孩子的餐點情況。這就是我見到的幼兒園的管理情況。

這次我選擇了中二班,我還是像以前一樣給小朋友做自我介紹:“我是韓老師,很高興見到這麼多可愛的小朋友,希望我們能快樂的共度一週”。我幫着老師做上課前的材料,因為剛好是幼兒園換主題的時間,所以我幫着老師一起做以“春天到了”為主題的環境佈置的材料。幫助老師組織和指導孩子做遊戲,維護秩序;跟着保育員一起給小朋友們盛飯,因為幼兒的牀是壘着放在教室最後面的,所以在幼兒吃飯時,我幫老師一起把牀擺放好,組織幼兒睡覺,組織幼兒起牀……對幼兒園一日的生活程序,制度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

我還很喜歡幼兒園每天做操的環節,總會跟小朋友們一起跟着前面帶操的老師學做操,銀花苑幼兒園早操的特色是做完基本的操後,有一個遊戲形式的操,孩子們每次做到這兒的時候,都會特別開心!做操結束後。八點五十左右,孩子去廁所,回來喝水吃早點,然後再上課。

每次聽課,我最喜歡記錄老師表揚小朋友或組織秩序用到的小兒歌。“小嘴巴不説話,小眼睛看老師”,“一二三,坐坐好”,“小朋友們好,朱老師你好……”等等。朱老師還會利用鋼琴唱兒歌來組織幼兒秩序,這樣的兒歌使教學更加的生動,也鍛鍊了小朋友的表達能力,記憶能力,也促進了他們課堂上的積極性等等。我班上的孩子就很活潑好動,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兒童觀。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但又不是無限制的自由。

九點半左右小朋友去廁所,喝水,然後自由活動一會兒。一刻鐘後玩區域遊戲,除去一次去電腦室外,我班上這一週基本上是室內的區域遊戲。包括數學區、美工區、建構區和娃娃家。其中這一週下來我主要負責的是數學區和美工區。我教小朋友進行分類,以便他們學會遊戲結束後會分類擺放玩具;還和老師教孩子們撕太陽、折桃花、撕小魚等等。他們的作品老師會用來佈置環境,所以孩子們對這種遊戲的熱情是非常高漲的。我很欣賞這一點,小朋友們參與到環境佈置中,讓他們感受到一種成就感和自信感,有助於兒童成長。中班孩子的思維發展依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處於前運算算階段。從遊戲中可以看出孩子可以説是發展超於皮亞傑的劃分的。

十點半左右遊戲結束後,就到了陽光體育二十分鐘的時間。週二那天的活動特別讓我記憶猶新,那天我們進行的是用不同的方法過獨木橋遊戲活動。孩子們的想象力真的讓我自歎不如。有跳着過的,爬着過的,轉着過的,踮着腳過的等等。然後,孩子們一起去洗手。十一點開始吃午飯。飯後散步,接着十二點午睡。兩點半起牀。去洗手、吃水果。户外活動二十分鐘,三點二十開始上課。四點下課再進行户外活動或者户內遊戲。離園。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組織的體育遊戲“看誰運得多”。先是準備活動,然後是分組、示範,最後遊戲開始。活動整體進行的還不錯。孩子的反映很積極。就是活動的秩序不太好維持,場面有點混亂。不過因為朱老師有經驗,在她的幫助下很快就繼續下去了。總之,這次的活動,我有很大感觸。朱老師建議應該讓四組同時進行遊戲,這樣可以縮短時間。我明白了老師的工作不是想象中的容易,很辛苦!一次的活動包含了很多老師的心血。我們的實踐經驗欠缺,還需要多實踐,多練習。

在這短短的一週裏,我收穫到很多,常得到老師的指點,吸收了很多有益的帶班經驗;其次,就是那羣可愛又淘氣的小鬼們,他們會不停地向你報告誰沒聽話,誰不講衞生……他們還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令你哭笑不得,有時讓你尷尬不堪。

實踐其實是挺累的差事,每次實踐都會感冒,可能是自己有點咽喉炎的原因。一週下來要早起,沒得午休,因為要佈置主題環境,一整天還要和那一羣精力旺盛的“超人”折騰,要不停的維持紀律,或着一塊做遊戲,讓我深刻體會到當一名幼兒教師是相當不容易的。

幼兒園調查報告 篇三

一、概念界定

銜接:銜接是指兩個鄰近教育階段之間在教育工作上的相互銜接,它們應該在教育目的、任務、內容、方法、組織形式等方面互相銜接。 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依照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協助兒童順利地從幼兒園

階段過渡到國小階段。幼小銜接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需要,是由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決定的,它主要包括外在學習環境的銜接和兒童內部精神的銜接。幼兒園和國小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和不同的文化,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繫。[2]

二、幼小銜接的現狀

錢玲玲在《宏觀視角下的幼小銜接工作淺述》中提出幼小銜接一般並不作為幼兒教育的顯性內容存在於幼兒園的工作中,而且,一部分幼兒園僅是為了應付教育主管部門提出的要求,因此幼小銜接工作有一定的被動性,不顧教學規律忽視幼兒成長特點,認為幼小銜接僅僅是幼兒園單方行為。[3]除此之外,王芳在《基於有效雙向互動談幼小銜接教育》中談到,幼小銜接思想有共識,行動有偏差;知識內容銜接上缺乏系統性;銜接策略上不夠務實;缺少系統的銜接操作方案。

三、幼小銜接存在問題

1) 幼小銜接國小化現象嚴重

當前,我國幼兒園教育中普遍存在國小化傾向,這嚴重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欒萍萍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指出,幼小銜接工作存在國小化問題,過度強調智育。趙旭曼認為幼兒園教育國小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內容上,片面強調科學性知識的學習;教學組織形式上,嚴重出現去遊戲的現象;教育評測上,偏重技能和知識。[4]劉東在《對幼小銜接教育的再思考》中指出幼小銜接教育問題的表現存在盲目超前化,追求形式。張宏在《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中提到幼小銜接中國小化現象嚴重。

2) 幼小銜接的單向性

欒萍萍、黃俏樂、劉東、錢玲玲等都認為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單向性問題,即在不少地

區,幼兒園積極的開展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主動向國小靠攏,在教育要求、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儘量接近國小,但國小很少考慮初入學兒童的特點,不能主動與幼兒園對接,形成銜接上的一邊倒。汪薇在《基於幼兒心理髮展的幼小銜接問題探究》中提到幼兒園單向銜接與家長國小缺乏溝通。

3) 幼小銜接片面化和表面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教育的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

[5]幼兒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然而,有些幼兒園嚴重忽略這一指導綱要,

在體智、德、美四育中,重視“智”的銜接,特別是近年來,幼兒園對幼兒智力因素極為重視。黃俏樂在《幼小銜接現狀及策略研究》中提到幼小銜接有片面銜接和形式上的銜接。劉東認為幼小銜接過於表面化,追求形式,忽視了銜接的內容、過程,銜接淺層次、表面化。

4) 家長理念落後、陳舊影響幼小銜接

王后玉、秦志敏、楊鳳芹均強調家長觀念與時俱進的重要性。隨着我國計劃生育計劃的實施,各家庭越來越重視獨生子女的教育,同時,知識經濟時代迫使家長考慮如何使子女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儘可能多的掌握人類優秀文化知識,以期為兒童未來提供足夠的競爭力,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家長的教育功利性和狹隘性。

5) 幼兒園師資力量薄弱,幼小教師溝通不暢

張宏、張燕、陳景凡、王雅明等認為幼兒園師資薄弱,幼兒教師與國小教師很少對幼兒發展進行探討和溝通。20xx年,我國頒佈了《幼兒園教師資格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幼兒園教師資格制度。但是,相比國外的幼兒教育師資而言,我國在教師資格申請的嚴格性、教師資格證的多樣化、教師職後培訓保障等方面相對較弱。在教師資格申請的學歷規格上,只要具備幼兒師範學校畢業的基本學歷即可申請,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人員只要通過相應地將教師資格考試即可申請。在教師職後培訓上,幼兒教師的“國培”和“市培”等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為教師職後教育提供了保障,但這仍然滿足不了我國龐大的學前教育師資培訓需求。

四、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策略

1) 樹立正確的銜接觀念

教師應轉變觀念,把幼小銜接工作看作是促進兒童順利地實現從學前期自身發展特點交替、轉化、昇華的發展過程,是兒童身心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所以應從幼兒入園開始,培養其社會性適應能力,培養幼兒穩定的情緒、對活動的態度以及各種行為習慣,使幼兒逐步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才是為國小打基礎,為人的一生髮展奠定基礎。趙旭曼提到幼兒園應該樹立正確的辦園理念,明確辦園宗旨;家長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2) 加強幼兒園、國小、家長的多方銜接

黃俏樂在《關於幼小銜接指導策略方面》指出應當從幼兒園、國小、家長三方面端正對幼小銜接的態度,樹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賴瑛在《淺談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中提出幼兒園是做好幼小銜接的關鍵因素,家庭是幼小銜接不可缺少的因素。王雅明認為應當加強幼兒園、國小、家長之間的交流。

3) 社會適應能力的銜接

教育部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對幼小銜接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年的研究後認為,兒童入學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社會適應性這個方面。多年來,傳統的幼兒園正規教育更多的是為幼兒入學做心理準備,但是幼兒的社會性適應能力明顯不足,要進一步加強幼兒自理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讓幼兒學會自己動手、動口、動腦,面對問題,教師把權利和責任交給孩子,讓兒童自己解決,教師則注意事態發展,必要時引導幫助幼兒逐漸脱離成人的直接照顧。王冰冰認為在幼小銜接中要逐步強化學習常規要求,初步養成學習習慣,引導、培養、提高幼兒的自理能力。趙月娥在關於幼小銜接解決策略中提到,幼兒園應該以能力銜接為重點,科學制定兒童入學初期的生活和學習制度,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康建琴在《幼小銜接——關注孩子的學習適應準備》中提到幼小銜接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孩子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五、述評

在已有關於幼小銜接的研究文獻中,對幼小銜接存在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的研究文獻較多,許多學者都認為幼小銜接主要存在國小化、片面性、單向性、表面性等問題,因而無意識地縮小了銜接的範圍,把銜接侷限為知識上的準備和延伸,一味地強調讀、寫、算等方面的能力訓練。我們發現在已有研究中存在以下問題:1)基於城市幼小銜接進行的研究較多,而對農村幼小銜接進行的研究較少;2)絕大多數是對正常幼兒進行的研究,而忽視了特殊兒童的幼小銜接工作;3)研究人員開展研究主要關注學校與幼兒園,而較少關注家庭和社會對幼小銜接的影響;4)已有研究絕大部分是以成人的視角研究幼小銜接,而忽視了幼兒這一主體研究對象。

參考文獻:

[1]高敬。幼兒園課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8):284

[2]賴瑛。淺談幼小銜接的問題與對策[G]。學前教育。20xx(9)

[3]錢玲玲。宏觀視角下的幼小銜接工作淺述[J]。內蒙古教育。教職版。20xx(10)

[4]趙旭曼。我國目前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J]。少年兒童研究。20xx(7)

[5]高敬。幼兒園課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8):290

[6]王芳。基於幼小雙向互動談幼小銜接教育[J]。教師100(教師版)。20xx(4)

[7]劉東。 對幼小銜接教育的再思考[G]。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xx(1)

[8]王雅明。淺談幼小銜接教育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學前教育。20xx

[9]陳景凡。淺析我國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20xx(11)

[10]程詩傑。 “幼小銜接”現狀背後的冷思考[G]。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xx(2)

[11]王后玉。家庭教育在幼小銜接中的角色定位[J]。課程教學教材研究(幼教研究)。20xx(1)

[12]秦志敏。家園同步,做好幼小銜接[J]。家教世界。20xx(20)

[13]欒萍萍。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xx(27)

[14]黃俏樂。幼小銜接現狀及策略研究[J]。校長閲刊。20xx(06)

[15]陶翠萍,林存敬。國小幼小銜接教育工作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2)

[16]張娜。論幼小銜接對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貢獻[J]。教育導刊。20xx(6)

[17]王聲平。幼小銜接研究評析[J]。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學報。20xx(1):61-66.

[18]王冰冰。談幼小銜接策略[J]。吉林教育。20xx(13)

[19]張宏。 幼小銜接中的問題與策略[J]。齊齊哈爾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xx(3)

[20]楊鳳芹。幼小銜接——家長工作的五個一[J]。好家長。20xx(6)

[21]康建琴。幼小銜接——關注孩子的學習適應準備[J]。教育導刊。20xx(4)

幼兒園教育調查報告 篇四

幼兒教育是為一個人終身的學習和發展做準備的教育,是為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教育,而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有良好的教育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就是説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及組織方式與策略及教育環境的認識不僅影響幼兒園教育實踐,同時也隱含着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 一、調查對象:牡丹江市林管局幼兒園全園教師 二、調查方法:談話法 三、調查步驟: 1、根據中央教科所幼教室編寫的“對世紀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幼兒教育──自我評價手冊》”擬定測查的題目。 2、分別以林幼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測查,同時,對園內教師**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為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四、調查結果: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2、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進行創新教育研究前的認識水平總體來説是均衡的。經統計檢驗,天顯著性差異; 3、從**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五、分析與討論: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和25歲以上中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為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為,這一結果説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於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衝突時,你的做法是什麼?”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説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 六、建議: 1、根據林幼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的認識較差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在教師中樹立創新觀念;樹立以人的生存發展為本的全局性的多樣性教育觀;樹立起尊重、賞識、喚起幼兒主體意識、發揮幼兒主體精神變“學會”為“會學”的良好教育觀念。教師要認識到兒童是人,是發展着的、能動的主體;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要看到幼兒獨特的認識特點,看到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要把兒童看做主動的學習者,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從周圍環境中選擇學習的內容。其次,要為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為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於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係。 2、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測查結果,我們認為,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於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係。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改革,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於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

加快學前教育發展的建議 篇五

(一)落實好各級地方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主導責任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15年基礎教育的初始階段,對幼兒習慣養成、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辦好學前教育”和《條例》要求,各地應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辦並舉原則,發展好學前教育事業;要實行縣(市、區)人民政府為主,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參與的管理體制;市政府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發改、規劃、建設、國土、財政、機構編制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二)推進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

1、完善學前教育專項規劃。

市、縣兩級政府要充分考慮城市發展、人口政策調整變化和學齡前兒童數量、分佈、增長趨勢以及現有幼兒園狀況,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專項規劃。

2、加強住宅小區幼兒園配建。

規劃部門在提出規劃條件時應當明確幼兒園的地塊位置、使用性質、開發強度、建設要求等內容。國土部門應將配套幼兒園建設作為土地競拍的前置條件,並在土地出讓合同中明確配套幼兒園的用地面積、建設要求、建設期限、交付方式、產權歸屬等內容。規劃部門在審查配建幼兒園的住宅小區項目設計方案時,應邀請教育部門參加。要嚴格按規定做到“四同步”。

3、開展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

對應建未建的,要通過補建、改建、置換、購置等方式予以解決;對未辦成普惠性園的,要採取回購、收回、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將其舉辦成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園;對應移交沒有及時移交的,教育部門要主動聯繫建設單位和有關部門,抓緊辦理移交手續。

(三)增加公辦和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1、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

市、縣兩級政府要把學前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新增教育經費向學前教育傾斜。縣級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佔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例應達到省條例要求,有條件的地方可達到或超過省平均水平。

2、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

充分利用住宅小區配建、國有閒置房產、中國小布局調整等,新(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提高公辦幼兒園的佔比,努力達到全省平均水平。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要實現全覆蓋,大的鄉鎮至少要建兩所以上的公辦中心幼兒園。

3、推進普惠性項目建設。

深入實施薄弱幼兒園改造和農村幼兒園補短提升工程,推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

4、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

繼續做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通過綜合獎補、政府購買服務、派駐公辦教師、師資培訓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四)提升幼兒園整體辦園水平

1、實施幼兒園“升等提質”工程。

強化幼兒園升等提質,提高一、二級園佔比。大力提升一、二級幼兒園招生覆蓋面,讓更多的孩子接受優質的幼兒教育。新建公辦園和小區配建園要按省二級及以上標準建設。

2、創新幼兒園辦園模式。

發揮知名公辦園、知名民辦園作用,通過承辦新園、舉辦分園、託管薄弱園等形式,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覆蓋面。發揮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的業務指導和輻射示範作用,推進鎮、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提升農村幼兒園整體水平。

3、強化對幼兒園的業務指導。

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幼兒園的經常性業務指導,引導幼兒園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認知規律,開展科學保教,堅決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國小化”、“成人化”傾向。

4、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管理。

公安、衞計、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幼兒園辦園行為的監督檢查,規範辦園行為,促進學前教育規範發展。

(五)建設高素質幼兒教師隊伍

1、嚴格執行准入制度。

新入職教師、醫師、護士、保育員等必須持證上崗,所有幼兒園均應按標準配足配齊保教人員。

2、切實加強師資培訓。

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委託培養等方式,深入開展幼兒教師全員培訓,提升職業道德和業務素養。鼓勵幼兒教師參加學歷進修,並給予一定的學費補助。

3、完善待遇保障機制。

加強勞動合同制教師工資待遇保障,通過增加投入、專項獎補、完善成本分擔機制等方式,確保勞動合同制幼兒教師人均年收入不低於上一年度所在地全社會單位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幼兒園教師技術職稱評定、技術職務聘任政策應單列實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shixibaogao/pmv43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