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徵文稿 >

助學築夢鑄人精品徵文(精品多篇)

助學築夢鑄人精品徵文(精品多篇)

助學築夢鑄人精品徵文(精品多篇)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一

學習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夢想,可以塑造一個成功的人。

——題記

尋夢撐一支長篙,在青藻更青處漫溯。許多人有夢,但是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實現自己的讀書夢。助學,幫助需要的人築建夢想,鑄造一個完美的人生。

我家住在一個村莊裏,村莊裏有個小女孩,家裏特別貧困,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教師回重到小村莊,幫助那些同樣懷揣夢想的孩子們。熱愛學習,刻苦努力的她,因為國家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家裏還能支付微薄的學雜費。隨着年級的升高,需要的資料越來越多,資料是讀書的必須品,但是家裏的收入微不足道。憑着自己優異的成績得到了助學金,成功步入高中的殿堂。憑着助學金順利的完成了高中學業,邁入了大學的校門,離她的夢想僅僅只有一步之遙了。助學是幫助有需要的人,成績優異並且家裏貧困的她,依然得到了學校的資助。學校的資助成就了小女孩的夢想,順利的考取了教師資格證,回到了她的家鄉,當了一名鄉村教師。本來優秀的她可以留到外企工作,年薪豐厚的。她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堅持自己夢想回到了最初的夢想之地。而我有幸成為了這名鄉村教師的學生。她的精神讓整個村莊生機盎然。

學校的助學金幫助了小女孩繼續學習,築建了她的夢想,鑄造了她的人格。助學幫助貧困的孩子們提供夢的機會,幫助他們成人成才,創業報國。

經歷了4.20大地震,我家房屋嚴重破損,家裏積蓄全部用於修復房屋,學藝體的我開銷本來就比別的學生大得多,父母本來就沒有固定收入,修復房屋和學雜費無疑成為家裏嚴重的負擔,面對沉甸甸的通知書,家人都焦頭爛額了。好在國家有了助學貸款的政策,無利息的貸款對我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讓我能夠順利的步入大學的校門,讓我可以在大學的天空裏盡情翱翔。

助學撐起一片夢的天地,成就夢的天堂,築造成人的世界。

是助學金讓貧困的孩子們有了避風的港灣,成為成功的墊腳石,感謝各類助學金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們繼續為夢拼搏,努力成就人生,成為一個真正大寫的人。

助學、築夢、鑄人緊密相扣,共同描繪一幅優美的畫卷。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二

我是一名即將於2017年畢業的本科生,很難想象我能走到今天的這一步。會有多少人能感受到我此時此刻的心情?又會有多少人能有我這一時刻的興奮和自豪?

坦白地説,如果沒有這幾年的國家資助,我根本就無法進入大學,無法能享受到這些年的大學教育,更別説我能自豪地走出大學校園、我的未來能有什麼樣的成就。

2014年8月12日是我人生的轉折點,那一天我拿到了我高中三年努力的成果——北京化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全家人都無比激動,全村人也很高興地説我考上了首都的大學。然而慢慢地瞭解了各類費用之後,那短暫的興奮也被那幾個標有“人民幣”的超大數字給漸漸地消滅了。那些巨大的數字就變成了全家人心上的一塊大石頭。我們家裏根本就不能交齊這麼多費用:奶奶身體很不好,姨媽又殘疾,現在付她們的醫療費都有困難,要是再加上我上學,家裏人不吃不喝也拿不出那麼多的錢。

説實話我當時真的萌生了放棄學業的想法。當我仔細瞭解各種資料後,就豁然開朗了:知道學費可以貸款,還有可以申請國家助學金,有綠色通道。

2010年8月26日我帶着2000元——這可是全家的積蓄,來到了北京化工大學,一切都是那麼的陌生,那麼的新奇。當我在各位學長學姐的帶領下走到了新生報到處,看着前面的學生一個個的拿着學費報到時,後面排隊的我就變得不知所措。突然有位年輕親和的男生跟大家一一握手錶示歡迎,來到了我面前時,他笑着跟我説:“你好!我是你大學四年的輔導員,有任何事都可以找我。”

在輔導員的幫助下,我申請到了四年的國家無息助學貸款,也申請到了第一年的國家助學金一等及校內無息貸款,還申請到了貧困生校內勤工崗位。這樣算來,我一個月內可以拿到700多元,減輕了生活上的經濟壓力。家人聽到這些消息後都無比的開心和感激。

此外,在我回村介紹了自己在校的情況以及國家的各種助學政策之後,很多村裏的學生也更加堅定了學習目標,不再為沒錢上學的事情而發愁。

此後的兩年,我也拿到了國家助學金二等,同樣也申請到了校內勤工崗位。而如今我要做的就是用實踐證明:這些年來國家給予我的各種資助是有價值的。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三

青春因為夢想而美麗,夢想因為”陽光”而絢爛。

——題記

不知不覺大學生活已過大半,在這段日子,不僅因為有夢想而努力,更因為在夢想的路上有了”陽光”。曾經的我迷惘過,也不知道未來前進的方向。而不斷努力的青春,似乎也永無止境。但自從有了陽光,我便更加有信心地努力前行。

陽光是人生的燈塔,儘管前途漫漫,只要仰望它,就一定能抵達遙遠的彼岸。曾經見過這樣儀幅畫面:一艘孤寂的漁船在漆黑的夜裏航行,突然一縷陽光瀉下,為漁船照亮了前方,而陽光所在的方向正是彼岸。我感到震撼,本以為漁船是孤寂的,實際上,它還有希望與它為伴。陽光帶給它希望,給它前行的力量。也正是在我困頓的時候,我榮獲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這使我如沐浴在和煦的陽光裏,映照了我心中的陰霾,使我感受到了無比的温暖。

在美院這樣一個藝術氣息濃郁的氛圍中,我感到很是幸運,因為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可以在此盡情揮灑。但我的家境平平,面對高昂的學費和日常生活開銷,我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否應該繼續,即使我不斷努力學習,不斷積累自己的專業知識,但是始終心裏覺得愧疚,總覺得給父母帶來了負擔。每每想到這裏,心中總是隱隱作痛。但青春總是短暫的,我不斷告訴自己,不論多難,都要堅持走下去。“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我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在我不斷的刻苦學習後,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並有幸榮獲了國家勵志獎學金。這一縷温暖的陽光,給我帶來了光明與希望。讓我知道我的努力與刻苦沒有白費,我的付出在此刻得到了見證。讓我更加信心滿滿地迎接希望與未來。於是我不再自責,而是更加篤定地追尋自己夢想。

人生如白駒過隙,在時間的經緯所編織的生活裏,我手中緊握一條燦如朝霞的夢想綵帶,也許流出的汗水澆不開夢想的花朵,但我可以用汗水去刷新夢想;也許追求的腳步尋覓不到理想的歸宿,但我可以獲得另一種夢想的啟迪。正是因為有了“陽光”的温暖,才給了我勇敢前行的力量,讓我不再畏懼黑暗,更加堅強。哲學家薩特曾説過:“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亙古不變的,一是高懸在頭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個人心底的高貴信仰。”我的夢想和信仰,是一份自己對未來的責任。也許它只是二十歲的豪言壯志,也許只是一份平淡的渴望,渴望掌聲,渴望成功。無數的的“可能”,無數的“希望”。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在成長的路上,因為有夢想而努力,因為有陽光而無畏艱難。在陽光裏我繼續前行。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四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裏,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我一定會去,我想在那裏最高的山峯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用力活着用力愛哪怕肝腦塗地,不求任何人滿意只要對得起自己,關於理想我從來沒有選擇放棄,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裏。看到關於夢想的主題,腦海中第一閃過的就是追夢赤子心這首歌。

每每聽到這首歌,總覺得正能量滿滿。上高中的時候看快樂男聲,每週一播,播出時間很晚,以至於十二點我還守在電視前揪着一顆心看誰又被淘汰了,母上大人也因為我看電視不學習和我吵過很多次,可我還是依然拗着性子看,那個假期見證了他們在音樂道路上的成長,看到了他們的努力,這也成為了我在追求夢想道路上的動力。

小時候,希望自己能當一名科學家,發明奇奇怪怪的東西;上國中後,想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就是單純喜歡救別人的感覺;進入高中,我只希望自己可以成功上大學。在這個經濟並不寬裕的家庭裏,我擔心家裏負擔不起我的學費,怕自己無法完成夢想,改變不了命運。那個無助的時刻,是助學貸款幫助了我,是國家幫助了我,它圓的不只是我的夢想,還有爸媽望女成鳳的夢,沉甸甸的都是夢想。

我深刻地明白國家之所以有助學金是為了讓那些熱愛學習,渴望學習的莘莘學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作為受益於助學金的我當然也要受之無愧,我一定會刻苦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水平,也會更加註意自己的品德修養,身體的鍛鍊。我還要做到走出校園,到野外擴展訓練,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做一個有能力的人,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但是我覺得遠遠不夠,我還可以努力。在大學期間我將積蓄力量,隨時準備報效祖國,服務社會。沒有天生的自信,只有不斷積蓄的自信。我相信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是成功的開始;每天創新一點點,就是領先的開始;每天多做一點點,就是卓越的開始;路雖遠,行必至;事雖難,做必成;相信我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我將永遠記得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國家給了我助學金,助我學習無憂。我將永遠心存感恩,並將這份感恩之情傳遞給他人。我覺得自身能力的提高,品德的修養,愛心的永存是對國家、對社會、最好的回報。正如艾青在《光的讚歌》中所寫到的“即使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也要變成磷火燃燒”。

關於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即使在灰頭土臉的日子裏,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也許我手比較笨,但我願不停探尋,付出所有的青春不留遺憾。

著名作家林語堂先生説:“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夢想對我來説,既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為它是前行的方向;卻又是一件煩惱的事,因為實現它的路程特別艱難。我堅信,前方的路已經不遠;更堅信,前方的陽光更燦爛。

繼續跑,帶着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有一天會再發芽,不妥協直到變老。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五

我來自祖國的一個西南小鎮,在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長大。母親長年身體抱恙,在國家的政策支持和許多有心人的幫助下,我長年在外求學。然而家庭與出生並未限制我對知識的渴望。十歲的時候,我在屏幕前見證了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飛上太空,自那時起,我就對辛勤工作而又敢於創造的萬千航天人充滿敬仰與嚮往,夢想着終有一天能成為一名踏實的科研工作者!

如願來到北航後,我一直努力追求學術科研上的有所想、有所為。在學海暢遊中,我喜歡自己的思維不受限於老師和書本,尤其注重將理論知識與科技實踐結合起來,彼此促進,學以致用,甚至往往實踐早於系統的理論學習。在自己看來,求知慾望和解決問題的現實需求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源泉。那些自己思考問題到凌晨自習室空無一人的日子讓人無比懷念,而那些曾經自己在實踐操作中無法理解的問題,能夠經後期的系統理論學習豁然開朗的感覺更是讓人無比愉悦。

求學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主動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雖是一名自動化學子,但我在科研過程中,需要用到通訊知識就去學習通訊的相關理論,需要用到發動機知識就去翻閲能源動力的相關書籍,需要用到機械知識就去學習機械工程的相關課程,用需求引領學習,用追求指導學習,用積累沉澱學習。當習慣了深夜自習室鎖門後,同一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走出教學樓時你會發現,自己只是那羣上進的學子中再平凡不過的一員。

來自自動化學院的我尤為喜愛機械與電子,三年來共參與並完成機器人項目7個,卻經歷了一個從零基礎的新生到機器人小達人的艱苦成長過程。從最初的智能小車到平衡機器人,從仿生機器魚到對弈機器人,從機器保姆到彈跳機器人,奮鬥過的每個項目投入的精力少則數月、多則一年,背後也充滿着各種各樣的辛酸故事。大學期間我幾乎所有的個人時間都花在了科研上,習慣了沒有周末、沒有假期的生活,無數個深夜獨自從實驗室走回宿舍,知道北京凌晨四點天就微微明亮,校園凌晨兩點還有人在跑步,湖邊清晨六點就有人在背書,綠園早上五點就有同學在背英語單詞。身邊總有優秀的人是那麼的努力,沒有任何人的成績背後缺少汗水。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在北航最具特色的馮如杯科技競賽中,我的首個一等獎項目《球形自平衡機器人》,就是在沙河校區五號實驗樓利用有限的資源設備調試出來的;另一個馮如杯一等獎《可彈射智能車》,其中自行設計的彈射樣機因試驗充滿危險性和未知性,導師親自開車送我們到郊區尋找開闊場地做試驗。曾感受過看着室友放暑假回家,而後過完暑假歸校和留守的我一起開學的落寞,但正是由於這樣一個假期苦守實驗室的付出,自己設計的《風力擺控制系統》一舉奪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國家一等獎。

回想一路前行過程中所歷經的風雨,團隊帶給了自己非常強大的支持和力量,而我也有責任影響着身邊的同學朋友一起去參與科技活動。本科期間,我曾與31人合作科技項目,和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一起碰撞思維,讓他們和我一樣體驗到學有所用的滿足和科技創新的魅力。在電賽中我既作為參賽隊員去爭取優秀成績,也擔任整個集體的一個技術培訓者,讓大團隊和自己一同進步。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科技氛圍與創新環境,我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校園傳遞更多的科技正能量。我曾在大二時設計電路,去義務培訓應屆新生入門科技實踐,並將其發展成傳統保留至今,讓過百名15級新生一入學就可以在學長的輔助下,做出自己大學的第一個科技實物作品,引導其邁上科技創新道路。時至今日我也常來沙河指導低年級同學科技項目、培訓新生實踐常識。我曾去幼兒園、中學科普航空航天知識,用自己的實驗和講説喚起了孩子們對天空和北航的嚮往。

個人第一次在大學接觸科技活動是參加自動化學院首屆馭遠杯機器人大賽,後來我成為了第二屆比賽的技術指導,前不久我以組織者的身份籌辦了第三屆馭遠機器人足球聯賽,帶領沙河的同學將比賽的規模辦大、水平提高,在我和團隊的努力下,大一大二共有5個院系32支隊伍共150餘名同學參與!我在大賽過程中培訓大家從零基礎起步做機器人,鍛鍊了過百名同學的科技動手能力,並期待他們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湧現出更大的創造力。我堅信,科技創新與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道路上需要的絕不僅僅是一兩個人,而是一大批敢做敢拼、敢想敢為的青年學子!

回首大學生活,良好的本科生實踐平台讓我將理論知識與工程能力結合了起來;擔任四年大班長,也曾在黨校任總幹事助理併兼任科技輔導員,踏實的社會工作讓我學會服務他人;我曾帶隊赴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既去過山西廣靈國家貧困縣調研感受社會發展中落後的一面,也到過科研院所及軍工企業觸摸科技與國防的現實結合,亦曾在各類公益活動中思考社會責任和個人價值;通過在歷練過程中的不斷思考,懵懂的航空航天夢想沉澱成了對社會發展需求的理性認識,讓我堅定了做一名踏實科研工作者的選擇。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我定將響應國家航空航天的戰略需求,在科研漫途徐徐前行,有所作為!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六

大一學年,助學金助我斬除求學之路的荊棘,我也想盡自己全力助大山裏的孩子打開探索知識的道路。所以,大一結束後的第一天,早上7點,我和支教隊隊員便從學校出發,公交、大巴、又是公交、摩托、步行,在下午4點終於抵達了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安樂鄉鶴梧國小。

支教上課時間是9點,但清晨7點就已經有學生在學校門口等着了。大山裏基本每天都是陰雨綿綿,路上更是泥濘不堪,不知道他們幾點就起牀出發,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走了多久才能到達學校,從第一天上課的三十多人,到後來的上百人,我們看出了山裏的孩子對知識的那種特殊渴望。學校的課表有音樂美術,但卻從未上過課,所以我們特意安排了音樂、美術、心理、電影課等,只希望我們所安排的課程和帶來的百本書籍能讓他們開闊眼界,而不只是侷限於大山裏。

正要開始上課時,有位老大爺來了解情況,他希望我們能給學生們多補習語文數學,輔導他們的作業。村裏有錢的孩子都去縣城補課了,留下的孩子都是沒有這種條件的。在這種教學資源不均衡或者説是家庭環境的差異的前提下,也難怪孩子們的知識面有寬有窄了。我不盡想到了自己,我有助學金的資助能在大學裏求得知識,而他們卻因為家庭的困境被侷限於大山裏,幫助他們的心便更加熱切。

我上的第一節課是語文課,當我説出上課後,大家站起來,異口同聲地喊着老師好,心裏有種莫名的感動,或許可以説是震撼。為人師表站上三尺講台,我肩負的重任,不應該只是教給他們所謂可有可無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思想與靈魂的碰撞,智慧與激情的交流,不為其它,只為不愧對於那40分鐘和齊聲的“老師好”。坐講台邊的是個在縣城讀書的男孩,三年級,其他同學還在用鉛筆,他就已經開始用鋼筆和帶鎖的筆記本寫着我給他佈置的作業了,他在班級裏也特別活躍,而本校讀書的同學相比起來就要沉默許多。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農村與城市成長的孩子的差異縮影。思維的靈活性,交流溝通的表現能力,在他與其他孩子的對比中凸顯出來。這些能力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見識的狹窄,而我們支教呢,最大的目的,或是説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帶給他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見識短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安於現狀。

白天我們按照既定的計劃完成教學任務,繼續為孩子們帶去新鮮知識與思想。放學後我們幾個人一組,分為幾支小分隊,深入學生家中。我與其他的兩名隊員來到一位學生家中,他的家庭條件不算太差,但也稱不上富裕。房屋雖有兩層樓,但略顯陳舊,與中國農村典型的房屋無異。幾匹剝落的牆皮落在堅硬的水泥地上,不遠處是圈養的雞和鴨。庭院裏充滿了各種聲音:山風呼嘯而過,激起樹葉顫動的沙沙聲;雞和鴨的叫聲;放學後孩子們玩耍時歡快的叫喊聲。我們搬來竹凳,與孩子的父母圍坐在一起進行交談。從交談中我們瞭解到,孩子從小就生長在農村中,一直渴望着走出大山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學到更多的知識。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個願望未能實現。説到這裏,孩子的父母臉上充滿了愧疚,似乎是因為未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條件而自責。而他們也希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能帶給他們走出大山的渴望與希望,因為走出大山,並不僅僅是走出大山,更是走出閉塞,走出安於現狀的父輩們的無奈。這並不只是一次簡單的家訪,對我們而言,其實也是一次瞭解世界的機會。網絡與霓虹充斥了我們的生活,嘈雜與躁動佔據了我們的心靈,我們中的許多人或許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的優越,而世上還有那麼多人,為着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而不懈奮鬥着。

離開這天,是個晴天,晴到刺眼的亮。其實之前就有孩子偷偷拉住我們問,你們是不是要走了。是啊,我們當然要走,但是這樣簡單的答案,對上孩子通透的眼神,又怎麼能夠説出口。他們或許早就知道,我們不過是生命中的過客;我們又何嘗不知,時間會慢慢沉澱,我們終究會在他們心底慢慢模糊。所以,我們都在努力,努力刻印一些思想一些精神一些不會磨滅的東西在孩子們的靈魂裏,他們不會記得我們沒關係,他們一定要記得世界是他們的,要記得未來在手上,要記得心裏長存温暖和愛,要記得奮鬥改變命運。

最後,我們給孩子們送了一首歌,《再見》。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説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明天我要離開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離

我眼淚就掉下去

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

我會珍惜你給的思念

這些日子在我心中

永遠都不會抹去

我不能答應你

我是否會再回來

不回頭

不回頭地走下去

……

我們所有想要説的話,想要表達的情緒,想要傳遞的想法,都已經融進了歌聲,融進了無盡的旋律中去。我們和孩子們曾在一起,我們有很多故事,支教的每一天,無論晴雨,夢想和愛從沒有停止過起舞。我們一起創造回憶,我們期待他們未來能夠創造奇蹟。即使我們要分離,也告訴孩子們,不要哭。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世間有許多美好的東西,要學會用平常心去面對別離,去面對將來更大的悲傷和不順,這是生活的一種境界,也是我們最後能夠給予他們的精神道理。希望我們的臨別贈言成為一把傘,能為他們遮擋征途上的烈日與風雨。

有人説短期支教就是作秀,就是滿足大學生們當老師的三分鐘熱度而已,或者是打發大學生無聊的假期生活而已。我承認,短期支教並不能給學生們帶去安身立命的知識,但是我們能盡我們自己的能力去幫他們開拓視野,為他們帶去些許改變。或許我們的努力微不足道,但是至少我們努力過,我們為了支教作了許多前期準備工作,我們為了上課花掉了成倍於課堂的時間來備課,我們為了能為課堂增添一點樂趣而絞盡腦汁。這都是我們的努力,我們雖然只是短短十幾天的支教,背後的付出卻是成倍的,收穫也將是成倍的,因為這其中學習到的知識,道理,見識的東西都不是在書本上能學到的。我們是當代優秀大學生,雖然短短十幾天的支教表面上只是作秀,會招來小部分人的質疑與批評,但比起那些在家吹着空調認為支教毫無意義的人,我們卻在現實中得到了許多心靈上,精神上的震撼與鼓勵。因為當今社會需要的是實幹者,而非説教者。

而對於孩子們,他們本來就生活在閉塞的大山中。在這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與廣闊世界的接觸和融合已成為了必須做到的事。他們本來就充滿對世界的渴望,但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實現這個願望。有的人安於現狀,有的人走出大山。而我們的目標,就是改變他們思想的禁錮,激發他們對於更廣闊的世界的探索的渴望,因為很多時候,渴望會比現實更具有對理想的鞭策力。為他們打開接觸大山外面世界的通道,為他們打開探索知識的道路,為他們築夢。

助學築夢鑄人優秀徵文 篇七

魯迅先生説過:“自古以來就有拼命實幹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孫中山先生也曾説:“唯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先賢的教導猶在耳畔,我們要時刻牢記:一個人只有敢於擔當,才能走向成功;只有敢於擔當,才會被歷史銘記。

翻開歷史畫卷,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身上無不閃耀着“擔當”的光彩。

蘇武敢於擔當,才會不為匈奴的威逼利誘所動,成為後世楷模;林則徐敢於擔當,才會有虎門銷煙的壯舉,成為民族英雄;詹天佑敢於擔當,才能成功修築京張鐵路,讓中國人揚眉吐氣。正是這麼多勇於承擔歷史重任巨人的存在,中華民族才不斷髮展,一步步走到今天,以高昂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可能你會説,敢於擔當是那些名人偉人的事,與我們平民百姓沒有關係。其實,每個人都身負擔當之責,“擔當”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承擔後果是擔當。巴金老人晚年在《隨想錄》中懺悔了自己曾做過的錯事、説過的假話。他敢於擔當,為國家為人民樹立了敢於説真話的榜樣。他的擔當,實現了他“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温暖的腳印裏”的願望。人無完人,敢於揭自己的“瘡疤”,才是明智的人,才是健康的人。

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因個人利益或各種困難而輕言放棄是擔當。一個平凡的公交車司機,駕駛途中遭遇“飛來”異物導致肝臟破裂,他強忍劇痛,緩緩停穩車,安全疏散乘客,挽救了24名乘客的生命,自己卻因搶救無效而與世長辭。他就是杭州“最美司機”吳斌。在生死關頭,他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勇於擔當,盡職盡責,讓我們永遠記住了他。

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是擔當。在汶川、玉樹發生地震時,人們眾志成城,出名的抑或普通的,都在為社會盡一份力量。正是有了這些樂於擔當的人,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地發展。

諸如此類的事情,難道説跟我們沒有關係嗎?

個人的成長需要擔當,社會的發展更離不開擔當。敢於擔當,人生才會多一份精彩;敢於擔當,才能擁有事業的輝煌;敢於擔當,才能勇做中國的脊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41nvy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