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多篇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多篇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多篇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1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現在很多人似乎已經把這一美德忘得一乾二淨了。然而,在我身邊就有一位節儉的老人,她就是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已經快60歲了,看起來卻像不到50的人。一頭烏黑的頭髮,只摻雜着幾根銀絲,一雙大大的眼睛,閃閃有神,臉上的皺紋也是細細的,看起來十分有精神。

奶奶一貫節儉。記得有一次,我看到奶奶在用手洗衣服,奇怪問她怎麼不用洗衣機,她竟然説:“洗衣機不但浪費電,而且洗衣服的水也不能二次利用,只能排到下水道。用手洗不僅節約電,水還可以沖洗馬桶呢!”説完便又埋頭洗了起來。

除了用電用水節省,在吃上奶奶也是非常儉省。記得那一天,我們全家去飯店吃飯,吃完後,我們準備回家了,只看見奶奶跟服務員要了幾個方便袋,把桌上的殘湯剩菜一樣一樣倒進了袋子裏。爸爸覺得挺丟人的,在她耳邊低聲説:“媽,這些剩飯剩菜要幹嘛呀,又不值多少錢。”可奶奶根本不聽他的,依然麻利地打着包,嘴裏還唸叨着:“這些菜不帶走也是被倒掉,多浪費啊,帶回家不是還可以吃嗎?”

不過,別看奶奶這般節儉,可也有大方的時候呢。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和奶奶一起逛街,在一個商場門口,奶奶看見一個乞丐非常可憐,立即從錢包中拿出了10元錢,放進了乞丐面前的碗裏。我有點不明白,問奶奶:“你不是總要我們節儉嗎,怎麼把錢給認不得的乞丐,這不是浪費嗎?”奶奶説:“傻孩子,儘自己的能力幫助有困難的人,這是做善事哦。”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節儉卻又有愛心的人。我要向奶奶學習。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2

家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家庭有了好的家風,這個家庭就會和睦團結;千萬個家庭有了好的家風,這個社會就會很和諧,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就有了向心力和凝聚力!

家風自古有。孟母“斷織”的故事流傳至今。孟子小時不知努力學習,時常中斷自己的學業。孟母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將自己織機上將要織成的布割斷,從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廢”的道理。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幼時母親告訴他,“不為良相,即為良醫”良相可以治國安邦,良醫可以治病救人,一個人想要自己快樂,就必須讓別人先快樂。

古之有家風,我爺爺也有他推崇的家風。

艱難的日子彷彿永遠不會隨年代的改變而消失。就像一個烙印深深嵌入爺爺的思想,這就造就了爺爺萬事先備後動,勤儉為先的性格。

“穿上大頭皮鞋,想起了我的爺爺,走過雪山草地,踩過敵人的肚皮”每次《大頭皮鞋》的歌縈繞在耳旁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爺爺的鞋子幾雙布鞋。爺爺下地幹活穿上它,走親訪友穿上它,串門串户穿上它。鞋底磨平了,腳尖的布恰似火山口一般向外掙脱,露出一隻長着老繭的腳趾頭。

爺爺的飲食更是清淡無奇,早上熬一鍋粥,吃上幾天,鹹菜冬瓜湯,饅頭南瓜菜,竟是如此,卻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些是爺爺的真實寫照。

“賺錢不容易,能省就省,想想以前,我”這話我早已聽得滾瓜爛熟了,爺爺卻不厭其煩地訴説,且身體力行。無論兩裏地還是十幾裏地,定是用腳去丈量,因此爺爺被人戲稱用的是“兩腳車”。一天省一塊,一年三百六十五塊,十年,十五年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爺爺的堅守。

使我感觸最深的還是爺爺的“家徒四壁”。走進屋內,讓人會想起陶淵明的“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牆壁上用漿糊糊的報紙已成暗黃。屋內有一張搖搖欲墜的木桌,一個鏽跡斑斑的水壺,兩隻褪了色的熱水瓶,一個被煙燻黑的灶頭,一盞能發出昏黃微弱光的燈和牆壁上掛的幾件粗布短衣。

就是這麼一個老人,清貧了一生,節儉了一世,不驕奢淫逸,一輩子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做人。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是因為人和香氣合二為一了。我和爺爺相處,爺爺沒有言語的高調,只有行動的實在,爺爺的節儉家風現如今已深入我的骨髓。

節儉的家風不是掛在嘴上的,更是銘刻於內心深處的;它是一種美德,一種風尚,我將接過爺爺的接力棒,讓其傳承!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3

我的爺爺今年已經九十歲了,眼睛炯炯有神,臉上時常盪漾起慈愛的笑容,讓人感覺總是很親切。

爺爺一生都非常節儉,身上常常穿着褪了色的舊衣服。奶奶説,爺爺的衣服比我的歲數都大了。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看爺爺奶奶,媽媽看到爺爺腳上穿的鞋特別舊,於是趕緊到商場給爺爺買了一雙新鞋回來。媽媽讓爺爺把新鞋換上,可是,爺爺卻説:“我的鞋還能穿,挺好的,不需要換。”爺爺的神情十分固執,眉毛因為着急而擰在了一起,臉上的笑容也一下就消失不見了。無論媽媽説什麼,爺爺都不肯換上新鞋,扔掉舊鞋。

爺爺為什麼不喜歡換新鞋呢?我有點不理解。在爺爺睡午覺時,我出自好奇心拿起爺爺的鞋仔細看了看,這鞋哪好啊?無意間掀開了鞋子的鞋墊,發現鞋底已經磨出了一個玉米粒大小的一個洞。

爺爺起牀後,我趕緊跟爺爺“報告”我的發現。“爺爺,您看您的鞋,鞋底都磨出洞了。”我一邊和爺爺説一邊掀開鞋墊給他看,“您真的不能再穿了,萬一走在路上被東西扎到腳,那可就麻煩了。”

爺爺聽到我説鞋出洞了,便拿起鞋仔細查看了一番,終於點點頭説:“如果開膠了能粘上,這個洞恐怕修不上了,拿出去扔了吧,這鞋已經穿了四五年了,很舒服。”看着爺爺那不捨的樣子,我説了一句:“爺爺,一雙鞋也沒多少錢,別心疼了。”爺爺卻一臉心疼地説:“我們要節儉,不能浪費啊!”

爺爺的節儉令我懂得了在生活中不能做奢侈浪費的人。爺爺是我一生的學習榜樣,我也要向爺爺學習,做一個勤儉節約的人。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4

愛默生曾經説過: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我們一家就一貫執行着節儉的美德。這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上。

記得以前吃飯,我老是會在飯碗裏剩一小口,因此我也得了一個家人對我的愛稱:劉(留)一口。那天,我和往常一樣,吃完了飯就想拍拍屁股走人了。奶奶卻喊住了我,讓我看看碗裏還有些什麼?我漫不經心地瞥了一眼,心想:不就是一口飯嗎?心裏這樣想着,也就這麼説了出來。奶奶卻嚴肅了起來,跟我講起了她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隨後又講起了農民伯伯是怎樣辛辛苦苦地勞動才把我們碗中的米飯一粒粒地種出來的。我在認真地聽着奶奶的話,聽着聽着,就想起了《憫農》這首詩中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趕緊坐回座位,把碗裏的“漏網之魚”全捕回我的肚子裏。

又有那麼一天早上,我從牀上爬起來準備洗臉,我擰開了水龍頭,看着那水嘩啦啦地往下流。這時聽到了奶奶叫我的聲音,嚇得我手一抖,水開得更大了。奶奶趕緊把臉盆放在水龍頭下,又把水龍頭關小一點,然後轉過頭來教育我。當時奶奶具體説了哪些話我已經記不全了,只知道了三件事。第一,地球只有一個,要節約資源;第二,要節約用水;第三,以後洗臉要把盆放在水龍頭下接了水再洗臉。

節儉是一種良好的風氣,節儉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5

人們都説“節儉是一種美德”在生活中我原本非常浪費,但看着媽媽辛苦地工作賺錢,而我卻不懂得節儉。

讀二年級時,媽媽每個星期都會給我五元錢的零花錢。當五元錢收入我的口袋後,沒多久就換成一包包零食。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零花錢就這樣被我花了。直到有一天,媽媽因為工作站太久腳腫了,她的這個舉動打動了我。卻還是在工作。我便下定決心:零花錢一定要用在有用的地方!

在接下來的日子,媽媽給的錢我都存起來。錢越積越多,我可以用它來買一些學習用品,買自己就喜歡看的書,遇到班上在組織獻愛心活動時,我也會大方地獻上一份。做這些事讓感到很高興!

節儉是一種美德。我遠這份美德永遠陪伴着我。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6

對我們青少年來説,我們現在尚沒有很多可以支配的財富,節儉更多體現在不鋪張、不浪費、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等方面。在小事上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會為自己以後幹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礎。

節儉,一個看似為窮人準備的詞語,其實並不,往往越富有的人越懂的節儉。例如:洛克菲勒;比爾蓋茨等等。節儉是他們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美國社會學家曾以“你知道你家每年的花費是多少嗎”為題進行調查,結果進62.4%的百萬富翁回答“知道”,而經濟情況一般的人中,卻只有35%知道。該社會學家又以“你每年的衣食住行支出是否都有預算”為題進行調查,結果與上一題的調查結果驚人相似:百萬富翁中,做預算的佔三分之二:經濟狀況一般的人中,只有三分之一做過預算。這個調查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節儉是大多數富人共有的特點,因為節儉,他們養成了精打細算的習慣,並通過一步步資金積累,建立起自己的財富王國。

這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個朋友,資產數億,然而他卻非常節儉。車子是一款奧迪A6(40多萬),衣服不講名牌,穿着舒服就行,手機是一款老掉牙了的三星翻蓋手機。這對於普通人來説或許不錯了,但對於他來説,即使資產縮小10倍,也可以買上一輛奔馳S600或保時捷等,衣服也是幾千塊一套的西裝,手機也可以用。或許,以普通人的思維來想,他節約下來的錢過我們用一輩子了(例如:保時捷200萬左右,而A6是40多萬。單是一輛車就是100多萬了)。但是若我們這樣想,如果我們也養成節儉的好習慣,那麼我們是不是也會這麼有錢呢?

讓我們養成節儉的習慣,讓我們的沒一份付出更珍貴,每一滴汗水更有價值。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7

古代有名句,“成由節儉敗由奢”與“勤以養德,檢以修身”。

由此看出,節儉從古自今都被人們重視着,它在我們眼中是一種不起眼的習慣,是一種古老的`美德,更是一種良好的道德修養。節儉的力量看似弱小,但是每一點,每一滴會聚起來就非常的強。全國十三億人口,每人節約一角,一共就是一點三億人民幣,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所以我們要養成節儉的習慣,學會節儉。

但是我們現在並沒有真正的學會節儉。現在的條件的確是好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時代也跟着進步了。但是有人就忘了本。在學校裏,我們講究名牌服裝,高級的電子產品,與高檔消費。因此我們沒有少花父母的工資,並且我們完全不節約水,電與糧食。另外在官場上,有些領導們隨意報銷私人費用,隨意使用公款吃喝,隨意開那些沒譜的白條,浪費着國家的資產。

這些鋪張浪費的做法已經深深的刺痛了我們的心靈。

要知道這做法的是極端錯誤的。如果我們這樣想去這樣追求高檔,且這樣做,有多大的金山銀山都會被吃光,多麼強大的國家也會被那些成堆的白條,那些成堆的官僚們拖垮。因為人的慾望是永遠滿足不了的。

那麼就收斂自己那膨脹的慾望吧,學會節儉,節約那些不應該花的金錢,不應該浪費的水,電,與糧食。並且在生活中講究節儉,是非常容易的。隨手關燈,關水龍頭之類的事情都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我們在消費時,也要學會合理消費,買對自己適合的東西,不要再講究什麼名牌了。

只有我們學會了節儉,講究了節儉,我們的國家才能真正的興盛。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8

我的奶奶今年五十多歲,她非常節儉。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太浪費了。”

過年了,媽媽到飯店裏擺了幾桌宴席,請親戚吃飯。散席的時候,奶奶突然把媽媽叫住了,指着桌上的剩菜,説:“這個還有半盤,那個都沒動過筷,太浪費了,過來,幫我打包吧。”

媽媽聽了,勸説道:“媽,算了吧,就這麼點剩菜,不值得打包。人家會笑話咱們小家子氣的。再説了,吃過的菜放在冰箱裏會滋生很多細菌。”

我想:奶奶怎麼這麼摳門?這些剩菜倒掉就算了,打什麼包啊!在這麼多親戚面前多難堪。於是,也湊上去説了一句:“奶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用不着這麼省。你要吃什麼,明天讓媽媽買給你就是了。”

奶奶一聽,臉色立刻變了,對媽媽説:“都怪你,看你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了,從小就不知道節儉,長大了,不要敗家呀。”媽媽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奶奶又把話鋒轉向了我,語重心長地説:“我們從小捱過餓,知道一日三餐來之不易。所以就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你們打出生起就生活在蜜罐子裏,沒有吃過苦,但生在福中要惜福,勤儉節約的傳統不能丟,鋪張浪費的做法不能有。”

奶奶的一番話,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和媽媽一起,幫助奶奶整理桌上的剩菜,逐個打包,帶回了家。

第二天,奶奶拿出打包的飯菜,放在鍋裏熱了熱,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還自言自語地説:“挺香的,挺香的。”

奶奶的這種節儉的品質,值得我學習,我一定會傳承奶奶勤儉節約的美德。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9

媽媽是位性格節儉的人,到底有多節儉呢?不急,我慢慢説來。

話説在某年某月某日,我和她一起逛超市,超市裏玲琅滿目的商品看得人眼睛都花了,可她卻並未覺得,急匆匆地遊走於各類商品之間,眼睛快速掃描着那些折扣商品,時不時拿起來端詳一番,只是一些普通的日用品,她卻像挑古董似的,按她的話來説,我這叫做“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有時候還要和另一種商品比較一番,還一定要分出一個高低勝負,選取最划算的一種才肯罷手。

這還只是最平常的,有一次出去買衣服,好看的衣服並不多,正巧有一家服裝店正在“清倉甩賣”,她便提着一堆東西,拉着我往店裏跑。一進店,我感覺這裏的衣服很不錯,裝修上也是別有特色。她拉着我東挑挑西挑挑,時不時從衣架上取下一件衣服讓我點評一下。挑了有二十分鐘,終於挑到了一件她自以為不錯我也很認可的一件衣服。

問了一下價格,不貴,也不便宜,她卻不甘心,硬要老闆再降個二十塊錢,老闆自是不肯,苦着個臉,對她説:“哎呦,我這已經是清倉價了,哪還能降啊,再降我可要虧本了。”她卻還不鬆口,兩人討價還價了二十分鐘,連我都看不下去,想要跟她説算了,她卻沒有絲毫動遙老闆同意再降十塊錢,再多不能多了,她卻堅持要降二十元。老闆一生氣,一板臉,“不賣了!”,我和她只好出了服裝店。我和她又去逛了其他地方,回去時又光顧了那家店,和老闆又是幾十分鐘的“人生探討”,老闆終於鬆口了。

我還記得那天我們出來時老闆那苦瓜一樣的臉色,讓我悶笑了好久。

怎麼樣,她是不是超級節儉的一個人呢?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10

俗話説:“成由勤儉敗由奢”。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父母就教育我節儉的思想。平時,我無論在家中還是外出旅遊,我總是隨手關燈、關水龍頭,雖然這些都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但這種出行文明,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的生活方式,已自覺內化成了我日常行為的習慣。

我不僅自己節儉,對身邊浪費的人總會直言相勸。記得有一次,不知是誰把浴室洗澡的水開得非常大。我正在看電視,聽到了浴室的水龍頭“嘩嘩”直響,我趕緊跑過去,原來是表妹打開了水龍頭,眼看盆子盛滿了水,她還在開着,我讓她把水龍頭關了,她滿不在乎地説:“不就是多交點水費嗎?”我嚴肅地説:“這跟錢沒有關係!水是人類共同的資源,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她聽了,乖乖地把水龍頭關了。我語重心長地説:“水是生命資源,我國的水資源緊缺,很多地方的平民百姓都喝不上水,更別説是洗澡了,我們作為炎黃子孫,難道不該節約用水嗎?”我還經常對錶妹説:“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每一代子孫都應該繼承。”

我們還小,還沒有能力賺錢,吃的穿的全都是從家長的勞動中得到的。可是,有些同學卻不珍惜家長含辛茹苦用勞動換來的幸福,有的同學每天買昂貴的早餐,有的同學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還有的同學用錢去買吃的玩的,買回來的玩具玩一下就不玩了,筆還沒用完就丟了……每每見到這種情形,作為班幹部的我總會耐心勸告,有的同學已經改掉了這種壞習慣,有的同學雖然還沒改,但我會堅持耐心勸告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精神。希望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以節儉為榮,以浪費為恥!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1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每一個同學都能琅琅上口的千名古句。這首詩讓我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同時,也深刻懂得了節儉的重要性。事實上我們的先輩們一直都把節儉當作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浪費的現象非常嚴重,就拿身邊的同學來説,有的同學一味追求新的文具,頻繁地更換文具;有的同學禁不住誘惑,每天都買很多的零食;有的同學經常攀比,炫耀自己的衣物,説起名牌來如數家珍。

更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浪費在有些同學眼裏似乎非但不是讓人羞恥的事,反而成了一種值得追求的時尚。吃飯只吃幾口就倒掉才顯得有派,好好的衣服不想穿了隨手扔掉才顯得酷。更有甚者,當你批評這些現象時,一些學生甚至説:“花的是自己的錢,我的東西怎麼處理又沒損害你的利益,何必要你來指手劃腳。”“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點飯菜可以理解,用不着這麼斤斤計較。”“我國是農業大國,這點糧食算什麼?”

其實不然,雖然我們現在條件好了,可是還有很多貧困地區的孩子不能夠上學,許多事業家庭的生活尚待改善,許多受災地區得人還吃不飽,穿不暖。

據許多報紙雜誌上介紹,即使是富裕的西方家庭,也是很注意節儉的,從來都是富日子窮過,而我們呢,比起人家的富裕程度而言,人均收入尚不值一提,都學會了窮日子富過。

我們現在還小,還沒有能力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但勤儉節約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節儉下的東西其實也能起到為國家積累財富的作用啊。那麼,就讓節約從我開始吧:從我開始不浪費一張紙,不浪費一滴水,不盲目花費一分錢……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12

愛默生説:“節儉是你一生享用不完的美宴。”的確,從古到今,人們發現節儉可以帶來成功、創造財富,節儉本身就是一個聚寶盆。

美國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沃爾瑪,曾經以不凡的業績,連續3年蟬聯世界財富排名500強榜首。沃爾瑪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嚴格管理、離不開它的“知名”,也源於它的高效益和出手的“儉”。沃爾瑪的辦公室都十分簡陋,而且空間狹小,即使是城裏的辦公室也是如此。另外,一旦商場進入銷售旺季,從經理到管理人員全部到銷售一線,當起搬運工、營業員、收銀員等角色,從而降低成本。所以説,節儉是無處不在的。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不節儉的現象。比如:上完美術課,同學們做完手工後的卡紙、白紙,全部都被大塊大塊地丟進垃圾桶;在餐廳吃飯,點了許多菜又吃不完,直接被倒進了泔水桶;洗臉刷牙時,就算這時不需要用很多水,水龍頭也開着,讓它“嘩嘩地”流着……要知道,浪費是可恥的,節儉是光榮的!我們現在已經有了節儉意識,不少人也學會了節儉:適量點菜,吃不完的儘量打包;不亂花錢;懂得洗完手要關好水龍頭,不讓水白白流走;沒寫完的舊本子、紙張用來打草稿;節約用電。

我家也有節儉這樣的一些例子:奶奶愛種花,奶奶就把家裏的一些泡沫盒子拿來種上一些花;還把一些穿不了的褲子剪了做成了袖套、枕套和布袋子,把一些紙盒子、塑料瓶收起來賣錢;我把一些塑料瓶也再次利用了:把塑料瓶的瓶口剪掉做成了筆筒、花瓶,把裏面裝一些小釦子等東西收藏起來……

節儉的結果是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因此,節儉可以為個人、為家庭帶來幸福,所以,節儉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悄無聲息的財富創造。

節儉為話題的作文13

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曾立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蟲勤儉風度由奢”,小到一個家庭,大至一個國家,節儉是富國強民的關鍵,可是,放眼當今社會,能真正做到節儉的又有幾人呢?

君不見學校水池裏總大量放水,君不見學校食堂工人總用大量水來清洗蔬菜,洗完後水卻還清澈見底,君不見學校師生洗碗充水,總將水位升到最高級,由於水太猛,又是白白流失凡此種種,無不叫人心痛。

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瑞士人買茶用的筐,商店裏的包裝袋是紙袋,回家後往舊瓶子裏灌;瑞士的水資源比較充足,但人們用水一點也不浪費,所有廢水都要集中處理後才能排放,淨化後的水還用來洗衣服;飯店不用一次性餐盒,吃多少買多少,不管招待誰都是三道菜,在瑞士,不是少數人少數家庭這樣做,而是全體國民基本都如此。

然而中國餐飲浪費卻非常嚴重,根據中國的傳統飯店杯盤一空並不意味着食物可口,而是令主人“顏面”盡失,因為主人顯然設有讓客人吃好吃飽,因此,飯桌上剩飯剩菜越多,表示主人對客人越尊重,據報道,僅上海一個城市,每天就有1200噸剩菜剩飯,據推算,全國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費就高達600億元!

看到這樣的怪現象,我不禁陷入沉思:難道中國的經濟實力勝過瑞士嗎?作為發達國家的瑞士,尚且能由此全民節儉,正處在發展中的中國,又豈能如此浪費、奢侈?

或許,有人會説,中國地大物博,浪費一丁點算不得什麼,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今天,你浪費一點,明天,他浪費一點,一天天,一年年地發展下去,必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試問:有多少資源可供我們揮霍呢?縱有金山、銀山,不也會坐吃山空嗎?須知:“地之生物有大限,人之成物有大能”面對急促減少的資源,面對日益增多的浪費現象,我們應該趁早幡然醒悟,應加強自己的節儉意識,朋友們,讓咱們向那些富而不奢的國家,看齊吧,珍惜有限的資源,節約身邊的財富,牢記前賢的良言警句,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人人有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1p938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