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中國精神作文多篇

中國精神作文多篇

中國精神作文多篇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一

老師今天發了一本名叫《中國精神頌》這本書,我帶着什麼叫中國精神的疑問迫不及待打開這本書津津有味的看起來。合上這本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陳曉鬆、林浩、馬鵬飛他們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

年僅15歲的陳曉鬆漂洋過海,前往大洋坡岸的美國讀書,他的行為感染了許多中國人。他不懈努力的讓外國人瞭解中國,他開了一個“中國人俱樂部”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中國話,介紹中國傳統的風俗習慣,介紹中國建設的豐碩成果,他希望無論在哪裏,中國人都要以祖國為榮,時刻牢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時刻不忘為國爭光。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個年僅9歲的小林浩,在生死關頭,顧不上自己的傷痛,多次冒險救同學。當有人問他你當時怎麼會想到救人呢?他的回答是:因為我是班長,他的這句回答讓身為班長的我跟小林浩相比,真是覺得自己很渺小,很慚愧。

小小年紀的馬鵬飛是家裏的“頂樑柱”不僅家境貧寒,還要照顧生了重病的奶奶,但他都沒有放鬆學習,成績依然不錯,面對困難也不輕易放棄。

今後,我會以他們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做個有勇氣面對困難和自強不息的人。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二

第一次聽説辜鴻銘是在國中三年級的時候。在那個傾向於崇拜的歲月裏,這個學貫中西,精通多國語言,卻又極端保守的鴻儒自然是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然而真正捧讀他的著作確是多年後的今天,退去了國中時的那份天真與幼稚,對辜鴻銘的認識從平面地仰視到立體地正視,關於對他的一些評價也學會了更客觀、辯證地去對待。

黨課老師推薦的閲讀書目中,《中國人的精神》一書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不為別的,就因為它的作者是辜鴻銘。認真拜讀完該書,心中泛起點點漣漪,現整理如下:

首先還是簡單介紹一下該書,《中國人的精神》共有四十節,在辜氏的所有著作中,可算是最有影響、較能反映他思想風貌的作品。本書主旨在於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從對中西方的宗教、哲學、語言、婚姻、女性、道德等等許多方面進行對比中肯定了中國文化的價值所在,極力鼓吹儒家文明較之西方文明的優越性。

從文化角度來看這本書,《中國人的精神》一書放映出的作者的思想風貌,總體上來説,它是偉大的。從現在的視角來看,它又是不夠客觀全面的,有許多地方是存在不足與缺漏,甚至是錯誤的。比如説在維護君主制與納妾制等這些腐朽的東西方面。辜氏總是極力地為自圓其説,但其説法是有許多牽強之嫌的,對於西方文明也存在着先入為主的偏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本書對於傳播中國的思想文化,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作用,它為西方瞭解中國的東方文化打開了一扇窗。

“我們不能苛求古人!”這是我們對待歷史的應有的態度。聯繫當時的外部大環境,我們會發現辜氏那顆火熱的中國心以及那份自尊自重的中國人情感。在中西方文明發生衝突,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都主張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毫無保留地吸收西方文明之時,辜鴻銘卻勇敢地站出來捍衞中華傳統文化。也許該書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就只能留下一個形象的記憶,如同辜氏那條傳奇般的小辮子一樣,不過成為他頑固守舊的生動象徵罷了,可是我卻從中看出了他那顆火熱的中國心,正如他在北京大學講課時對學生們公開説過的“我們為什麼要學英文詩呢?那是因為要你們學好英文後,把我們中國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詩教,去曉喻那些四夷之邦”那樣。儘管他的觀點中有許多是從頑固保守的立場出發,向西方不適當地宣揚和維護了本國文明中的一些糟粕,可在那個背景下,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讀《中國人的精神》一書,我看到了一些不客觀,這讓我想起了最近暢銷一時的《中國不高興》中的許多關於民族狂熱主義的不當觀點。雖然兩者都是對中國不能很客觀地去正視,然而我認為這兩者還是不能等同起來看待的,因為他們的出版背景與意圖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更多的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推銷,儘管其中包含不少的腐朽思想,可是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時代,對不同的民族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而後者則更多的是無視中國的實際,盲目地自大,毫不負責地譁眾取寵,這種狂熱缺乏冷靜、科學地思考如果被社會接受,那麼其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

因此,讀完本書與聯繫當下,掩卷沉思,我認為“正視中國”在新形勢下顯得非常有必要的!我們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三十個春秋,我們的成就固然是舉世矚目的,但是我們卻無法因此而忽視了我們的社會存在的種種矛盾,只有正視這些存在的矛盾,努力地通過更加深入地改革與開放,在發展中去解決發展所帶來的問題才是我們的出路所在,而不是盲目地為今天的成就歌功頌德,甚至以此為資本,鼓吹諸如《中國不高興》等狂妄之説。

正視中國,就是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態度去科學地剖析當今天下的形勢,沉着地應對每一個挑戰,抓住每一次機遇。一步一步地去實現我們的大國夢想、建立起我們的大同世界。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三

中國傳統的藝術精神主要體現在音樂,書畫詩歌之中。其實音樂或者書畫只是古人用於實現人生價值的一種工具或手段,從而他們的藝術精神就隱藏在裏面。古代的音樂,也就是禮樂,在孔子的改良傳承後,最終起了一種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藝術精神是做到“美”與“善”的統一;而孟子的藝術精神是做到“仁”與“樂”的統一。總結起來説,儒家的藝術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養而通於天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應該是中國最早的從藝術精神裏抽出來的精髓。

根據《樂記》記載,構成音樂的三要素是“詩”,“歌”,“舞”。這三個基本要素,是不借助於自身之外的客觀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這三種要素,就能借樂器以文之。同時,樂的三種基本要素是直接從心發出的,是從人的生命根源流出來的,且具有明確的節奏。但樂器是通過配合這種節奏而發生作用的,從而激發或者引導處藏於人生命中的藝術精神。

人人都有藝術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現”。這就是個人的藝術精神層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這種精神,有的人是在創造自己的這種藝術精神。

藝術精神,其實也就是美學,美的精神。這是一條走不完的路,你需要在美的這條路上一邊欣賞,一邊開發你的藝術精神。這條路有兩個站,心齋和坐忘,達到這兩者的歷程,就是達到美的終點站的歷程。心齋,就是內心純粹,無慾無求,我們需要有着這麼一顆空靈的心去探索我們的藝術精神。坐忘,就是摒棄周圍環境的一切無關事務,做到只有用純粹的意識去思考事物。兩者要求做到虛,靜,明。心齋是指內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條件,兩者組合完成藝術精神的要求。其中,心齋之心是藝術精神的主體。

説到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精神的是書法繪畫。而書畫從魏晉時期開始出現藝術精神的氣息。書畫講究的是氣韻,在古人看來,光是氣韻生動一詞,就能窮中國藝術精神的極誼了。簡單點説,氣韻是評判一副作品好壞的標準之一,氣韻生動可體現這幅作品有藝術精神;而缺乏氣韻則會馬上使人覺得這作品水平不到位,體現不出藝術精神。

當今我們要做的是,讀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藝術精神進行批判創新,通過心齋坐忘等方法探索自己的藝術精神。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結合當今信息技術,對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藝術精神進行傳播。這不僅是對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同時也是對中國藝術精神的一種不斷的探索。

中國精神作文 篇四

中國,一個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於1949年在世界上轟然誕生了。70年後,一個大國,一個有着“中國精神”的大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上站在了一個世界前列的位置。中國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展現,不斷髮揚,今天,我們要向世界展現中國精神。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黃河;遙遠的東方有一羣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歌詞中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一路洶湧奔騰,不可阻擋,流經九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這正是“石障山屏難阻擋,千迴百轉總流東”。黃河一路的彎轉曲折,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大國從封建到民主,從貧窮到富強,從混亂到和平,從被剝奪國家土地到領土完整……這是一個艱難、困苦的奮鬥過程,也正是這一過程,才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存在,看到了在不斷奮鬥的中國人民,看到了中國那鋼鐵般的意志,砥礪奮鬥的中國精神。

長城,這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壯觀之景,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工程之浩繁,氣勢之雄渾,吸引了不少的遊客。據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的長城加起來,有十萬裏以上。古代勞動人民就是用自己薄弱的身體去搬動那樣巨大的石塊,造就了今天雄偉的世界奇蹟。長城,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身軀是巨大的,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勞動人民不畏艱難,不怕吃苦的勞動精神。

港珠澳大橋工程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的跨海通道工程,連通香港、澳門與內地,歷時七年建成。工程先後攻克了十餘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形成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建立了中國跨海通道建設工業化技術體系。這一工程的建成,直接向世界各國展現了中國如今的強大,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不僅可以自主造成,還可以攻克世界級難題造築大橋,向世界展現了中國的創新精神。

大國工匠的敬業精神,中國移動手機5G,中國“天眼”,中國的共享單車……這些都是中國精神的體現。新時代的我們,不僅要展現中國精神,更要弘揚中國精神。讓我們一起向世界展現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作文 篇五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讓我最刻骨銘心的一本書。還記得那曾經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嗎?可是人家如今已經修成正果,在西天當佛了。這也許是最值得我們國小生學習的古典勵志精神了吧。一路上,不管有多少風雨,困難,唐僧師徒四人都能並肩渡過難關,雖然他們想過要退縮,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師傅,師兄,師弟,他們總能咬咬牙挺過去。也許一點點傷痛我們都已經受不了了,更何況,西天取經一路上的妖魔鬼怪呢?

中國古典禮儀沒那麼容易,不過生活中的一句“謝謝”“再見”總該很容易吧?這是小朋友都知道的最起碼的禮貌用語,可是,有些人怎麼總是做不到呢?這個其實不難,嘴皮子動一動,也許,就給別人留下了一個好影像,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懂禮貌的好人。不難的事情為什麼不做好呢?説着一句話,用不到你十秒鐘!

也許,你是一個懂禮貌的人,也許,你是一個不懂禮貌的人。不過你看了我的文章,我相信,你的壞習慣一定能改掉的!弘揚中華美德!

中國精神作文 篇六

2019年底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該在2020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被迫延遲,成為世界上第一屆因非戰爭原因而推遲的奧運會,它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終於在2021年7月23日我們迎來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看到了奧運聖火的燃燒,那把火點燃了運動員早已按捺不住的激動心情,也點亮了這個受疫情所擾的世界。

看看中國運動員那矯健的身姿,第一日連奪三冠,震驚世界,中國姑娘楊倩一擊即中,緊接着,侯智慧,孫一文一舉奪魁,一劍封喉,個個巾幗不讓鬚眉。中國代表隊往後更是勢如破竹,摘金奪銀,他們一次次的讓國旗飄揚在賽場,中國運動健兒在短短17天內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速度美”“力量美”“技巧美”,更是讓不少外國友人學會中國國歌,更向世界展示了我國運動員的素養。

回味中國的奧運進程,着實心酸。1932年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徹底淪陷,劉長春單刀赴會,卻被日本告知他將代表滿洲國參戰,堂堂中華人民豈能受此恥辱?雖然劉長春不幸惜敗,但他站在賽場上就向世界宣告中國還在。2020東京奧運會中國共431名運動員參加,共奪得了38枚金牌,32枚銀牌,18枚銅牌,中國運動健兒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畏艱難、敢於爭先,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了中國奧運精神,頑強拼搏的精神。每一屆奧運會的賽場上都有許多令人動容的場景,蘇炳添成為田徑亞洲“第一人”,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中國人的奧運精神。14歲的小將全紅嬋一舉拿下跳水冠軍,體操選手蘆玉菲重重地從單槓摔落,卻還堅持完成比賽,他們的奧運精神令人動容。

隨着8月8日盛火逐漸熄滅,東京奧運會同時也告一段落,再見,2020東京奧運會,你好,2024巴黎奧運會,期待中國新時代的奧運健兒繼續發揚拼搏精神!

中國精神作文 篇七

“這一樹柔嫩的枝

承載不了過多的陽光

沉甸甸的葉上

掉落片片陽光

砸下,一地的斑駁”

——題記

中國。對於經濟發達的國家,他是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對於經濟落後的國家,他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對手;而對於我,一箇中國人,他是一方熱土,不大不小,恰恰嵌在心中央。

從仕途坎坷,屢遭重創卻依然深思高舉,“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甚至寧願以死明志的屈原,到信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卻息影林泉都心繫祖國,剛直不阿,慷慨殉國的文天祥,再到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不息,祖國人民的安危與利益而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的愛國軍人們,還有現代仍然為了社會羣眾而在山林泥濘中滾爬訓練的特種兵,他們或許不是英雄,因為戰爭年代已早早地成為過去,但他們同樣會在和平年代揮灑屬於自己的別樣的青春年華。這些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只能用心感受的,因此,它們被稱為“精神”。這些精神是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用血與淚詮釋的,因此,它們被稱為“中國精神”。

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擁有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承受得了五千年來的大起大落,也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像中國一樣耗費五千年的青春從原始的遠古攀上世界的巔峯。因此,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代表一種精神。

然而,那一樹柔嫩的枝承載不了過多的陽光,也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擁有中國精神。

或許是因為中國精神太高尚以至於顯得有點遙不可及,我們似乎只能遠遠地展望,卻沒有辦法付諸行動。時代的進步不會改變一種好精神的實質,卻會使那個時代的人們漸漸將其淡忘,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人能阻止進步的步伐!

忙於在校園中奔波的我們,閒暇時分,取捨關頭,或許會湧現出一點點淡淡的遐思與懷念。在燈紅酒綠的大都市中,或許偶爾浮現出幾張熟悉親切純樸的臉,但卻極有可能叫不上名來。我們就好比那些柔嫩的枝,承載不了過多的陽光,只能任由其砸下一地的斑駁。我們沒有先輩們的勇猛與剛毅,卻多了幾分聰穎和開朗,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吧。

那砸下的一地的斑駁早已被歷史拾輟,而被我們所接納的陽光將成為不久之後的輝煌!

標籤: 多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9ykj1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