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和而不同七年級高分作文精彩多篇

和而不同七年級高分作文精彩多篇

和而不同七年級高分作文精彩多篇

和而不同作文 篇一

點評

觀點犀利、局勢錘鍊、素材豐富、論證到位是文章的取勝點。

題目“各美其美,和而不同”準確生動。文章先由俗語談起,由物及人,寫自然界的樹葉,寫雙胞胎,都有各自特性,指出物各有性。接下來考生重點分析“保持調和”,達到“和而不同”,體現出論點的遞進和層次性。文章巧妙分析海葵和寄居蟹的互利共生,生動而引人思考。文章還能夠進一步分析《紅海行動》的蛟龍突擊隊,各司其職、配合巧妙,論證其“和而不同”。文章注重聯繫現實,寫國家和國家也要脣齒相依,結尾運用費孝通的名言作結,起到一線串珠的作用。

作文原文

物各有性,人各有才,共存相生,百味紛呈。

俗話説得好;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人也是一樣,就算是同卵雙胞胎,也會在性格、特長等方面展現出自身特性。“凡世間萬物,性本不一。”但正是因為萬物各有不同,我們才能看到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萬物趨同只是讓世界變得單調而索然無味,“君子不器”也不適合所有人,因為不必為了別人的眼光或其他原因放棄自己。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這是極具文化內涵的一句話。既然物各有性,為何不能再保持各美其美的同時進行調和,達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海洋中有兩種生物,一個石海葵另一個是寄居蟹,它們的互利共生就是很典型:寄居蟹常在殼上攜帶一個或多個海葵,因為海葵會用有毒的觸手攻擊那些接近它們的動物,從而保護寄居蟹。而因為海葵以浮游生物為食,四處行走的寄居蟹也為海葵的捕食提供了方便。這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生物,因為發現了自身和對方的優勢,實現了合作共贏。

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個人能力再強也無法擔盡天下之責,像美國隊長那樣“以一當百”的超級英雄畢竟只存在於人們的美好想象之中。電影《紅海行動》中的蛟龍突擊隊並不是靠單兵作戰能力擊敗的恐怖組織。他們幾個隊員各司其職,各有所長,卻又配合的默契巧妙,正是這樣的和而不同,讓他們攻克了一個個難關,最終完成了任務。

那麼要如何實現這種和而不同呢?自然需要每個人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去扮演那個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尋找能形成互補的夥伴,摸索出一套共生之道。“人生如戲”需要的是形形色色的角兒,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腔調。

正如沒有人能脱離於集體而存活,也沒有國家能超脱於世界而強盛。在“全球化”趨勢愈發明顯的當今世界,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並存,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並存,各個國家脣齒相依。想要在這種國際環境裏發展生存,應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這樣順應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期待,才能讓嚮往世界和平的圖景變成現實。

和而不同 篇二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人和”便為中華文化之精髓。和者,團結,和睦,融洽。同時,也有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才能夠和平共處。周恩來總理曾經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方針——求同存異。他希望各國能夠共同發展,而又互相尊重各自的差異,和而不同。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要使兩個各具特色的整體結合成一個毫無差別的一部分是無法實現的。唯有在存在差異的時候去尊重它,而不是去抵制它,才能夠和平相處。就如我國的民族政策一樣,民族部分自治,保留民族特色與風俗,使得如今的中國已然騰飛。和而不同,正是這一思想理念使中國屹立不倒。互相尊重彼此的差異,和而不同,方才能使雙方和平共處。

和而不同才能助力發展。近現代,西方國家實行多黨制,設在野黨與執政黨。這一制度雖然使得西方朝野爭鬥不斷,但是,在對外政策中,幾個黨派多會團結一致。在國家層次一致的“滿分作文網和而不同”使得國家發展迅速。和而不同,有了爭論方才有完善,而後才有發展。保存差異與爭執,固然會使決策效率降低,但這種差異也使決策更加周密而具實力。發展缺少不了和而不同的助力。

摒棄和而不同,追求同化必然不會有善果。前蘇聯作為國際上共產黨的領頭羊,雖然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其他共產國家,但是毫不尊重他國主權,想要一統共產陣營。導致其與各國之間摩擦不斷,最終於1991年土崩瓦解。每個國家都有自我的特點,蘇聯無視各自差異的的個性行為無疑是其解體的導火索。忽視了各自差異,摒棄和而不同,又怎能夠與他國和洽相處?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這個世界需要和平與融洽,而在實現與追求和平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和而不同的重要性。存在差異是必然的,唯有在差異之上和洽相處,而不是忽視差異,才能夠達到真正的和睦。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方能奪人和,與世處於和睦之中。

和而不同作文 篇三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鄉間有諺語:“絲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

有個小孩想分辨兩者的不同,結果把自家庭院裏絲瓜和肉豆的那些糾結錯綜的莖葉都扯斷了。

父親看了好笑,就説:“種它們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顧它們長大,摘下瓜和豆來吃就好了。”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名師真題解析

一、規範審題思路

1、辨明題型。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試題,這種題型要求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緊緊圍繞這則材料所規定的範圍,否則就會跑題。因此,讀懂材料是寫作的基礎。

2、讀懂材料。對於本材料,我們可以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解讀:

(1)絲瓜與肉豆: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很難分辨的。

(2)小孩行為:想分辨兩者的不同,把絲瓜和肉豆的莖葉都扯斷了。

(3)父親言行:否定孩子的做法,不需要分辨,只要到時候摘來吃就可以了。

3、綜合分析。試題材料先由鄉間諺語引出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很難分辨的自然現象,然後寫小孩和父親對這一客觀現象的不同認識和做法。我們可以發散思維、聯想思維、拓展思維,可以從試題中的絲瓜與肉豆,或小孩,或父親任意一方面,挖掘出材料所隱含的啟示意義和教育內涵,從而尋找適合自己的立意角度。

二、鎖定立意角度

1、聯想法。

由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很難分辨的現象聯想到人類社會複雜的關係來立意:人們總是在相互矛盾的過程中前進,最終實現了各自的人生的價值。

2、使用人物轉化法和辯證思維法。

(1)可以從父親的角度立意:①放眼目標,注重結果。②尊重規律,分清主次。③盲目否定,思想保守。④學會等待,擁有耐心。

(2)可以從小孩的角度立意:①勇於探索,精神可嘉。②善於觀察,勇於實踐。③多此一舉,弄巧成拙。

三、精心構思選材

1、如果寫記敍文,可以選取自己熟悉的,最好是自身經歷的,感觸深刻的素材寫作;而且,所寫內容越近越好,時間跨度越小越好,因為這樣可以寫得更加具體、細膩、真切、感人。但是一定切忌流水賬,可以使用倒敍、插敍、伏筆、照應等手法,還可以考慮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

2、如果寫議論文,要注意論點鮮明。在論證部分,要充分打開選材思路:古今中外、正反兩面、理論事實,社會自然……要綜合使用引證、例證、正反對比等多種論證方法。

突圍角度一 心守瓜豆,何須辨藤須

和而不同作文 篇四

論語云:”君子和而不同“。在我看來,君子乃至國家甚至世界都應和而不同,在“和”的大花圃中各散“不同”芬芳。君子和而不同,為和諧社會點綴絢麗色彩。

大千世界,人無前篇一律,所謂“和”,既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所謂“不同”,既是人的獨一無二及自我特色,古時百家爭鳴的思想運動,孔子,孟子,道子,莊子等各個流派掌握着自己派別的獨特思想,共同發展,百花齊放。在科學界,牛頓定律,愛因斯坦相對論,普朋克量子論,無一不是互為基礎條件,共同進步的,但卻各有特色。正是因為人的思想思維各異,才競相迸發出如此之多思維火花並共同前進。正所謂君子之和而不同,彼此相觸又獨樹一幟。

民族和而不同,各有差異有歸於統一。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和”的國家中各民族保持個性,共同繁榮。語言上,習俗上,地域上都各有差異,正是這些差異才使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令世界矚目,然而它們在差異中和諧共處,迴歸於統一。試想,倘若只有“不同”,各民族會爭鋒對立,倘若只有“和”,文☆☆化的單調也會使中國喪失繽紛的色彩。可見,民族和而不同也十分重要。

國家和而不同,為世界發展提供動力。

如今,“全球化”大家已經不再陌生,和平與發展也是當今時代的主題,這便是世界的“和”,在這樣一個“和”的世界,有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共存,有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存,在經濟,政治,軍事上,彼此擁有自己的政策,卻可以優劣互補,也正是因為各種優劣衝突的存在,世界的發展才擁有了動力。例如歐洲的聯合,如今的歐盟已經成為了強大的團體,在設有聯合之時,每個國家力量並不強大,彼此聯合後,和諧共處,卻依舊保持本國風貌,在“和”之下的“不同”促進了歐盟的發展,國家的和而不同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嗎?

世界之大,各事物都應該和而不同,這樣才能嗅到“和”的花園中散發的各種馥郁氣息。

和而不同作文 篇五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一滴水不是一方海,一方海是千千萬萬滴水。

和諧,不是一百個人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是當一百個人發出一百個聲音時,他們同時彼此尊重。

在時代的潮流中,總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特別是當代的我們,我們有新的思想,對待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每個人都想不一樣,每個人都很獨特。

和諧不是跟風,是一個人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是一味的去模仿,而是去超越。

海容千千萬萬滴水,但每一滴都是獨特的,而不是相同。各種鮮花竟相開放,才有了春天的絢爛多姿。和不是異口同聲,而是是彼此之間相互的尊重和相互的理解,容者達天下。

古人云君子也和而不同,什麼是和?和是一個班裏的同學們和諧相處,和是多個少數民族和諧相處,但在這和諧之間,我們有自己的特色,我們都不相同。

還記得我第一次來到新疆,在那之前我無知的以為世界上只有漢族,我的年齡和思想讓我覺得世界以我為中心,世界只有我最獨特。第一次聽到的話是,同學問我“你是什麼民族”這才讓我忽然想起民族這個詞,第一次聽到一個四個字的名字叫阿姿古麗,然後還被告知她的姓也是四個字,不得不説這對我來説是一個新世界。

我很好奇,好奇班裏的每一個人,不同的樣貌,不同的名字,還有不同的性格。但我們可以和諧相處,可以相互瞭解,有時我們甚至聽不懂對方的語言,我們有自己的方言,他們也有自己民族的語言。但是我們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相互尊重。

中國是一個大家族,我們有五十六個民族,他們一個個的陽光下嬌豔的花,我們在同一個花園中,襯托出“春”的美麗。

器也,兼容幷包。君子也,胸襟寬大。

和,不是一個人的突出,而是在個體和集體的衝突中,能夠將這個衝突完美的解決。相互尊重是和諧的前提,相互理解是海容乃大。

一個君子不會去和小人計較,大海不會因為某一滴水被污染了而不去容納它。

疫情的出現雖然讓我們失去了很多,但也讓我們得到了很多,在這期間我們可以看到我國民眾的團結,可以看到國家的強大,可以看到我們的樂觀。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那樣才有和諧。

以和而不同為話題散文800字 篇六

春去秋來,看人世繁花似錦,葉落飄零。

寒來暑往,聽世間松濤如怒,鳥鳴婉轉。

大千世界,萬物並育而不相害,春花秋月夏蟬冬雪,皆兀自為景,成就人間闊大氣象。萬象如此。而人何以處世?其必曰:各自朝聖,和而不同。

遙想當年,春秋亂世百家爭鳴,“君子和而不同”之風盛行:仲尼高呼仁義,莊子逍遙而遊,韓非提倡法紀嚴明……百家之言,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於激辯場上慷慨激昂,在生活路間泰而不驕,“道並行而不相悖”,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與交融中點燃。先哲各自朝聖,終鑄就了萬千氣象的百年文化盛世。

繼百家爭鳴以來,歷史的銀河羣星閃耀,卻不如當年日月之光,何哉?秦漢以來的思想專制與文化禁錮正是罪魁禍首。統治階級圖一己私利,扼殺個性,埋沒創新,使百姓眾生只能喝“大鍋茶”,盲目行在官方欽定的所謂“主流”的思想道路上,於是只有幾點“爝火不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走在自己朝聖路上,孤獨或哀傷。

近代,也許只有民間思想界才隱現春秋“和而不同”之風。吳宓口中“眾思造亂,而莫肯平亂”的時代,羣英萃聚,大師輩出:王國維秉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傳播國學;林語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傳宇宙文章;梁漱溟投袂而起,獻身民主同盟……思想的高度和寶貴的個性在各自的朝聖路上挺身而起。

莫不是真如俗語所云“亂世才能出英雄?”“算而今,重到須驚”怕是先賢來到如今所謂“開放自由”的新時代的真實感受。自詡思想包容的新思想界人物或是因他人觀點不合己意,出言不遜,破口大罵;或是因無形中的鐐銬與根深蒂固的血脈中的奴性,一味隨聲附和,被當作別人手中的棋子。看似解放思想、開放社會,眾生卻不能各自品各自的茶,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而微笑互相點頭,實是“小人同而不和”!

究其原因,也許亂世不是出哲人的根源,自身才是。固然時代的壓迫更能造就獨立自信的個性,但和平年代也並非無思想的鋒芒,關鍵在於是否存有“於無聲處聽驚雷”的勇氣,“有話則短,無話則長”的個性,是否存有對理想與自由的普羅米修斯式追求。

我希望有這一天,你和我各人拿各人的杯子,各人喝各人的茶,我們微笑致意,擦肩而過,然後繼續行在各自的朝聖路上。那時,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gzyn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