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三年級清明節掃墓作文精品多篇

三年級清明節掃墓作文精品多篇

三年級清明節掃墓作文精品多篇

三年級清明節作文 篇一

今天是清明節。我和姐姐,爸爸媽媽去戚城公園踏青,在路上我們背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是,不但天氣是晴朗的,而且公園裏的人也很多,因為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我們到了公園,看到了櫻花樹,櫻花粉的像霞,一團團的,一簇簇的,我從地上撿到了一朵櫻花,數了數,有20多瓣,還有珍珠梅,像珍珠一樣,正在開放,遠看,白色的花在上面,葉子在下面,像一個小花傘,聞到了花香和鳥的叫聲,聽到了人們的讚美聲和對死去親人的懷念聲。

清明踏青,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景。

三年級清明節作文 篇二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爺爺奶奶還有爸爸都不在家,今年的清明節媽媽帶我和妹妹去上的墳。

我們帶着沉重的腳步來到墳前,祭拜已故的長輩。我和妹妹把一掛好長好長的鞭炮拆開,圍着墳堆繞了一圈,媽媽在準備燒紙錢。之後媽媽讓我和妹妹站在一邊,她把鞭炮點着後開始燒紙錢。媽媽讓我和妹妹跟着她一同跪在墳前,嘴裏還嘟嘟囔囔説些什麼話。最後我們還在墳前叩了3個頭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在墳前説的都是什麼。媽媽告訴我,她在祈求天堂裏的親人能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三年級清明節作文 篇三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現在隨着時代的不同,祭祀祖先的方式也不同。鮮花代替了紙錢,糖果品代替了食品(如魚蝦、肉類等熟食),也不再是吃涼食了,寒食這個名字可能也許被遺忘,這樣也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今年政府又取消了燃放眼花爆竹。這樣更加安全文明,我希望這樣的清明節,更希望全社會能積極倡導這樣的一個主流。讓我們過上一個安全而有意義的清明節。

三年級清明節的作文 篇四

今天是傳統的清明節,我們一家回家鄉祭祖。一路上下濛濛細雨,路高低不平,終於到家鄉了。家鄉里的人已經做好了飯給我們吃。飯後,大家都去祭祖了。

祭祖的路上,大家都拿祭品;有的人拿香、蠟燭與炮竹,還有的人抬一隻油膩膩的乳豬。我怕草叢中有蛇,於是我就拿一根竹子,準備打草驚蛇。

大家在祭祖時,有的在燒祭品;有的在除草;還是的在點燃炮竹。炮竹聲在山間迴盪,散發出來的煙好像一層層厚厚的白霧。

祭完祖,我們就回家了,我又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三年級清明節作文 篇五

拜祭我們的先人是孝敬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尊敬我們的先人和懷念我們的先人,敬仰我們的先人的一種最重要的一種禮節,這個時候是個傳統的忌日,紀念我們的先人,是看望我們的先人的一個最好的時間。

清明節的時候,好多人都會來到我們的先人的墓碑前,獻上花朵,獻上祭品,獻上一片孝心。我也不例外,我和叔叔,爸爸,還有我的小弟弟們來到這裏,紀念我們的先人的離去,紀念我們的先人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些小雨把人的心情勾了出來,用一種懷念的心情來到了這裏。來到了這個讓人敬仰的我們的先人的墓碑前,述説自己的心聲。看望我們的先人其實是非常必要的,想想過去,想想以前,沒有我們的先人們的培養,哪裏還會有大家的現在的生活。沒有我們的先人大家將不付存在。清明節這樣的一個日子能體現出的是一種拜祭的最適合日。清明節這個日子是給我們的先人一個與大家互相溝通和互相探望的一個機會。清明節這個日子讓我們的先人們安心,讓後人們進進自己的孝心,讓後人獻出一種敬仰和孝敬。這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萬事孝為先,只有把孝敬放在最前面,才能擁有更多的做人的標準,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孝敬的人。

清明節拜祭的日子,是紀念我們的先人的離別,是紀念我們的先人們的一個節日。

三年級清明節作文 篇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用,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天就是清明節,錦錦細雨更增衰思。與往年一樣,人們手捧着鮮花和各式祭品湧入火葬場拜祭先人。此時我也和家人一齊加入拜祭行列。到了墓地我們放下祭品,點燃蠟燭香,每個人神情嚴肅,雙手合十行禮;鞠躬,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應對先人的亡靈,我彷彿看到了先人為了開創事業,頑強拼搏,刻苦耐勞,用雙手打下了這天富裕的局面。我此刻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掌握更多的知識,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

三年級清明節作文 篇七

清明節的晨是那樣美麗,雨像串串美麗的珍珠,不斷的從天空落下,霧給大地披上了一層輕紗,給人一種神祕的感覺,墳旁的水杉樹是那樣高大,伴着風風雨雨,為死去的人們哭泣着,向人們訴説着他們的孤獨和他們生前感人的故事

清明節祭祀掃墓的習俗,起源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隨着時代的發展,清明節祭祀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但無論古今,人們都是通過清明節的活動,表達不忘先人、寄託哀思這份美好的感情。

今天早晨,我們全家去鰲峯公園掃墓,站在太奶奶、太爺爺的墳前,我似乎看到了兩位面目滄桑的老人,滿臉皺紋,笑容是那麼慈祥,正用一雙粗糙的手,撫摸着他們的子孫,也似乎看到了他們與世長辭時,淚如湧泉的親人們,我默默地把在墳旁採的野黃花放在他們的墳頭。奶奶用傳統的方式,為兩位可親的老人燒了紙錢、放了鞭炮、插了冥紙。我和媽媽爸爸為他們種了兩棵挺拔的水杉和兩棵翠綠的松柏,那小樹真像小小的哨兵,陪伴着他們,讓他們不在孤獨寂寞。爸爸還提議,明年我們只種樹,不燒紙錢了,這樣既環保,又充分表達對先人的追思,一舉兩得,大家都一致贊同,齊聲稱好。這時,我彷彿看到了兩位老人笑了,又彷彿看到了小樹已長成了棟樑之才。

風兒吹過,雪白的冥紙隨着風飄動着,為過世的親人們跳着一支支悲傷的舞。火苗漸漸熄滅了,小樹也慢慢的成長,我心想,若干年後,這裏將變成一片綠色的海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k3ey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