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綠色生活高中作文

綠色生活高中作文

綠色生活高中作文

篇一:綠色生活

聽人家説,綠色代表活力,象徵青春,但我認為綠色更適合代表純真的友誼。純真的友誼就像一個盛有澄清河水的玻璃杯,一眼望過去,清清楚楚,一點兒也不模糊。在杯子那邊的事物真真切切,不存在一丁點兒幻影。這就是友誼我心中的那一抹綠色。國中三年,我能和她在一起,共同努力,共同進步。但現實偏偏相反,高中了,我們的學校相隔十萬八千里。這便成了我們的憂傷。

那天傍晚,我和她倚在木椅上,我説:“嘿,上了高中怎麼辦?我們就不能經常在一起了。”她望着我,默默無語,最終只吐出:“我捨不得你。”我扭過身,強忍着哭泣,但眼淚還是很不自覺地一直往下流。是啊,生命中有許多的場合,都要痛下決心選擇離開;離開,不一定是悲傷,有時候是為了到達另外一個境界的過程。

我使勁用手背擦乾眼淚,對她説:“難過什麼呀?我們這又不是永別,放心嘛,我會經常打電話給你的,我還會去看你的。到時候看誰的成績好呢?呵呵。”可她還是一副很傷心的臉色。説實話,我很想走過去和她擁抱,但怕彼此更傷心,我依然站在那裏。我怎麼覺得這像世界末日一樣?想到我們以前的歡聲笑語,我的心裏真的很難受。過了幾分鐘,她好像也發現我很難受,很難受,勉強笑着過來,還是一如既往地遞給我紙巾,叫我不要哭。我凝視着她,一分一秒過去了,説什麼我也捨不得離開我這位可愛的朋友,我要讓她是笑着離開我的,我也不得不強裝一下,露出了一個很難看的笑容。

這就是友誼的“純真”所在:它會“天長地久”,它會“永垂不朽”!

我心中的這抹綠色,會永遠讓我感受到輕鬆,快樂,幸福。

篇二:綠色生活

海德格爾的命題“人,詩意地棲居”原存於哲學家自成一派的理論體系中,但其究竟有着豐富的可闡釋性,提及它,不同的人在頭腦中展開的圖景也是迥異的。但對我而言,它恰恰勾勒了未來的綠色生活形態:

一片人造植物葉凸出在像的右下角。從仿生學的角度看,喊了很多年的口號“改造自然”改為“敬畏自然”或“師法自然”更妥帖些。植物則被人類的福祉既光合作用,而弱化甚至消除光能這個作用前提,無疑將掀起一場綠色革命。以人造植物為首,大批仿生產品將騰越出世,大自然則成為技術產業無盡的創新之源。

一塊優質穩定的'水源地浮動在像的中央。“因地制宜”是都市生態建設的要旨,定量規劃上海水,努力復原天然林。黃浦江在供水隊伍中不再一枝獨秀,大容量高穩定性水庫的建成將令市民歡欣雀躍;青葱中隱映着勃然生機,人工林將脱掉“綠色沙漠”的惡名。

一個減量再生的循環經濟廢棄物處理器赫然在目。回收網絡連通生產者、商家和消費者,政府和民間力量集合而成,將每天製造的垃圾分類填埋、焚燒、亦或再利用。吞吐電池的鴨嘴箱、清潔化肥合成機、“三廢”即時處理系統等推陳出新,專門繪製一幅生態地圖,使設備齊全的維護點明晰可查。一言以蔽之,高效輕質的GDP將同環保比翼雙飛。

我素來喜讀科技文摘,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慘烈角鬥,便如同兩個旋轉相扣的齒輪,在平面媒體上碾過留痕。於是又了上述所想,三面一體。暑假初放,上海科技館為學生深化科學與人文素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我決定去第二遭,“科技創造綠色生活”主題展館給“未來科學家”提供了暢想和實驗的平台。走近展區所設的生態小屋,竹木外構氣質親切,形態古拙;太陽能內置氣息冷峻,外現代化。

坐在擁有“環保內芯”的電腦前,隨奇妙的嚮導軟件來一番操作,親手“阻止酸雨的形成”,“整治温室效應”。先前我儲備了些生態知識,卻在這裏捉襟見肘。

我曾思索:稱科學為“真、善、美的統一”是否過譽?偶然的機會,在一份語文試卷上得到了這樣的答案:符合自然本質、具內在研究價值、有藝術美感,科學之真善美,正在於此。我無語。而科技館獨具匠心的展覽,又以一種樸素得逼人的美感,教我眼見為實綠色乃萬色。

主題展的觀者,倘沉下心來,會產生強烈的時空交錯感。想那“人與自然”,洹古的母題,也在精神與物質世界中被輪番地折磨,連着未來,牽絆着過去,推着現在。“雕刻時光”照搬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的自傳名,它催人琢磨。我們揣着三分憧憬、七分憂患,遊歷了一番“綠色”,而與藝術家偉大而寂寞的心靈,竟也靠近了一些。插上翅膀的想象等待成熟,“雕像”與現實終有相合的那一天。

無錫市輔仁高級中學高二:楊洋

篇三:綠色生活

每每煩躁不安時,低頭不語,我就能想起那座橋,那橋下的流水,那流水裏融進的我兒時的歡笑

初春,正所謂“乍暖還寒”時候,我們便會溜出家門,不理會屋後未化的雪與缸裏飄着的塊塊冰碴子,我們眼裏,只有破凍的潺潺流水與水面上不怕冷的野鴨子。嬉笑着,追逐着,瘋玩在河邊油油的麥田裏。有時,牽着心愛的風箏與那頑皮的狗跑啊,跑啊,全然不理會功課的煩惱,更不曾因全球變暖而擔憂,心裏只漾着笑,如同河面只漾着野鴨子的叫聲那般。

待春暖花開已成了夜裏的夢,我們幾個孩子便相伴漫步在河岸,希望看到有人下河游泳。有人游泳就表明夏天來了。我們從不拘泥於日曆表的規定。直到夏天真的走近,卻仍未見有人下河時,我們捺不住了,相約脱了衣服,喊着“一、二、三,跳”,可嘴裏喊着,身子卻往後縮。誰縮得厲害就把誰扔下河裏,那進去的扎一個猛子,再探出頭來,“不冷,不冷!”又在不經意間抓把泥巴扔在另幾個人身上。無奈,只好咬着牙,學就義的烈士那般,奮勇地鑽進水裏,進了水,才發現河水真的已經暖了。

我們在水裏笑了一茬又一茬,水流了一撥又一撥,於是,夏天的暖就被流走了,隨水飄來的是清涼的秋。秋天的河儼然成了亭亭少女,端莊,嫻靜,偶爾被空中的青鳥親吻一下,便羞得滿臉紅暈。可是,她卻不會拒絕與我們這羣孩子親密接觸,我們也會做些有詩意的事。撐一枝長蒿,向蘆葦更深處漫溯;拎一窩鴨蛋,舉着鴨蛋放歌直到夕陽用餘輝與河水吻別,我們才依依不捨上了岸,摸摸口袋,卻發現鴨蛋已丟,只剩個破洞,懊悔不已,便想着回家補口袋,可蹦着蹦着就忘了。於是,漏掉的就不只鴨蛋,還有整個秋天。

漏掉了秋,就真的只剩冬了。凜冽的北風狂妄地叫着,企圖把我們困在屋裏。可我們不怕,我們衝出家門,依然奔向河岸,又跑到冰上飛來飛去,別提有多快活了。只是嚇得大人在岸上大叫,卻又不敢下去抓,不知是冰太薄還是他們的心太厚

是的,我的小河和幼時的我,有段共同的生活,那生活滿是歡笑,還有無盡的綠色。可現在呢?只剩下回憶了,橋還是那座橋,河水卻變成了黑色,麥田被改成了磚廠,偶爾還能見到野鴨子,卻是漂在水上的屍體

綠色生活,如今只能回憶了。誰能告訴我,我該去哪兒尋找?

廣華中學高一:任喜慶

篇四:綠色生活,從我做起

談起低碳,何謂之低碳也?或以為低碳乃社會之事,與個人無關;或以為低碳乃大人之事,與學生無關。其實不然也。低碳是要從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做起。而其中最重要的,則是從個人小事,家庭小事做起。

試想,如果全中國每個人都節約一滴水,那就是14億滴水,相當於普通人家26個月的用水量;每個人都節約一度電,那就是14億度電,按照一天發電7500萬度電來算,相當於整個三峽發電站18天的發電量;每個人都節約一塊錢,那就是14億元,如果照平均每天開銷100元來計算的話,那就要供1000户家庭用38年!可想而知,從個人做起是多麼的重要!而個人的小事卻恰恰關係到可持續發展戰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甚至關係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低碳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選擇性的義務,而是已經成為了一種刻不容緩的責任,一種每個人都應當承擔的責任!

想到資源流失,就想到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雖然事件初步處理完畢,漏油得到了控制,海上浮油得到不同程度的打撈,但是遭來的異議會消失嗎?那流失的浮油能收回嗎?那因油蓋在海面而死去的生物能復活嗎?這次的漏油事件已不僅是資源流失的小事了,並導致許多不利於生態的事情發生,真是可悲;想到環境破壞,就又想起那甘肅的泥石流,汶川的大地震,玉樹的地震,印度大海嘯等等災難,難道不像是大自然對人類破壞生態而發起的報復嗎?人類為破壞環境而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難道有誰不知道嗎?

看到以上的內容,我相信每位讀者都會有不同程度差別卻又近乎類似的震撼!這種震撼不是單純的一種震驚,一種驚訝,而是一種發自人類內心本能的一種呼喚,一種祈求,一種求生的哀號,一種渴望生存下去,但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世界上的資源一天天地減少,污染一天天地加劇,人口一天天與資源數成反比地增長而無能為力!

人類真的不行了嗎?人類真的沒有辦法了嗎?人類就只能等着世界末日的到來了嗎?都不是。人類還有救!地球還有救!

有人可能會問那怎麼做?告訴大家,答案很簡單,就是從我做起從家庭小事做起,做到節約,環保。就像我們家一樣,節約方面比如不開無人燈,不浪費糧食,洗衣機等衣服多的時候才用等。環保方面比如出門購物不用塑料袋,自帶布袋;出門上街儘量不開車,騎自行車;不隨地亂扔垃圾等。這些都是個人乃至一個家庭應該做而且也並不難做的事,可以説是隨手就能做到的事,但是卻在與此同時,我們就節約了一點資源,保護了環境,雖然個人和一個家庭的力量很微不足道,很渺小,但是如果個人和家庭都能在與此同時,影響了另一個家庭,這個家庭就會影響再另一個家庭,這樣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影響下去,都時候就不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十個人,一百人,一千人,乃至成千上萬的人都會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來,此時的一點小節約,匯聚起來就是大節約;一點小環保,就成了大環保。這樣的話整個社會就能完全行動起來,投入到低碳中來,建造低碳家園,打造一個環保的節約型社會!

在此,我向社會呼籲:行動起來吧!一起創建低碳家園,為人類環保事業做出貢獻!相信每個人都不希望“人類的眼淚成為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這樣的悲劇發生,都時候可就真的來不及了!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匯龍中學104班高一:黃築鑫

點評教師:郄惠淳老師

篇五:攜手低碳,綠色生活

攜手低碳,綠色生活

高一、14班 李強

曾幾何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堅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曾幾何時,偉大的詩人喬治鉑斯莫里斯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樵夫,別砍那樹。指引着幾代人蔘與環保,美化環境。

曾幾何時,人們亂砍亂伐,使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沙丘吞噬了萬頃良田,洪水沖毀了可害的突圍,大自然的報復讓人類尷尬啞然。梅水溪曾經説過,沒有自然,便沒有人類,這是世界一大樸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奪自然,征服自然,只會破壞生態系統,咎由自取,使類瀕於困境。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錯,人不給自然留面子,自然當然也不會給人留後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塵暴,其實這就是大自然向人類發出的警示。

面對自然氣候的惡化,於是人們從日常的行為開始保護地球家園,開始了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看起來容易,循環用水、少開車、少用紙巾、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紙杯等,可做起來並不簡單,這與人的認識程度有關。

支持低碳生活不能因為自己“小”而不為。有些人認為:生活中,大家都在排碳。茫茫人海,我佔的份額實在有限,而且引類小事往往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不會有人因為我排碳多一點而對我產生看法,更不會有人站出來口誅筆伐。與那些煙囱裏冒着滾滾濃煙的工廠相比,我這一點排碳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故而不管不顧地隨意排碳。殊不知,“不積小善何以成大德”,人人都因為自己“小”而不為,低碳生活則無從談起。

支持低碳生活不能因為自己“富”而不為。有一些富有的人認為:我對社會的貢獻、創造的價值多,理應占的排碳量比他人高一些。而且,我的社會交往和工作事宜較多,哪裏顧得上少排那一點點碳?於是,繼續開着高排量的汽車四處排放尾氣,繼續家裏所有的燈……如果這些人繼續我行我素,低碳生活只能是一種想象。

支持低碳生活不能因為自己“窮”而不為。有一些生活不富裕的人認為:我只要吃飽飯,住得暖,便心滿意足,低碳生活那種時尚的話題與我無關。而且,我不開車,沒豪宅,日常的排放量微乎其微,支持低碳生活?應先從物質豐富的人開始……這種責任上的“先人後己”,會讓我們的低碳生活陷入無休止的爭論。

最後,低碳生活不能因為別人“不為”而自己不為。且不論素質高低、生活窮富,人們大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愛跟別人比。別人不做的事,憑什麼我就要做呢?別人出門就餐不自己帶筷子,那我也繼續使用飯店的一次性筷子;別人出門開車,那我也不去辛苦地擠公交車;別人去超市買東西不帶購物袋,那我也繼續用省事的塑料袋……人們在追求排碳“公平”的爭論中,正在讓低碳生活的美好願望逐漸變得遙不可及,甚至成為幻影。

其實,低碳生活,是一種習慣;低碳生活,是一種境界;低碳生活,更是一種責任,需要你我從自身做起,從此刻做起。只有不等待、不逃避、不觀望、不計較,低碳生活才能逐步實現。當沙塵肆虐、河牀裸露、鳥兒絕跡,哭泣的只會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子孫後代。減少排碳量,要求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受益的也同樣是我們自身。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

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決不是一句空言,一定要靠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攜手低碳,共建綠色家園,開啟我們綠色生活之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k3j81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