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編輯]春節風俗作文700字共含4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第1篇: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春節風俗作文700字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在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

今天是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奶奶家。坐車的時候,我突然想起:我從小到大還從來沒有回過我的老家---湛江呢。老家過年會是什麼樣子呢?有哪些習俗呢?今天,我一定要問問爺爺。

知道了我的問題後,爺爺便給我講了起來:“在咱們老家,除夕有三件事必做:貼春聯、團年飯、守歲和壓歲錢。除夕是一年最後的一天,午後每家每户開始貼春聯。貼春聯的同時,湛江人還有貼門神、年畫,倒貼“福”字的習俗。門神貼在兩扇大門,傳統都是歷史上的一些顯赫人物,威武有殺氣,達辟邪擋災,倒貼“福”字則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貼在牆壁、門楣、房門,表示“福氣已到”。”

“除夕的“團年飯”,湛江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飯”,除閤家團圓、聚天倫之樂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遠工作的人都盡力趕回來過年。團年飯是過春節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習俗吃團年飯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燭燒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魚、蠔豉、生菜、腐竹、蒜等以求吉利。而且,在我們老家,年夜飯還必須有這兩道菜:蒜苗炒肉和白斬雞。湛江有的地方還流行吃團年飯時,遇上遠行的人未歸,則桌上擺未歸人的座位及碗筷,像徵團聚,以示懷念。若有新婚夫婦,也多擺一副碗筷,取來年添丁吉意。團年這頓飯,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豐盛有餘有剩。”

“午夜12時,父母長輩叫醒小孩起牀,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給壓歲錢。壓歲錢,湛江俗稱“穿衫帶”,多數稱“利是”,討壓歲錢稱為“逗利是”。由長者給後輩,以兒童為主,未結婚的成人與兒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壓歲錢意在鎮壓邪崇,希望小孩快高長大,聰明進步。守歲在湛江的一些農村尚流行,子時一到,炮竹齊鳴。而今城市以看中央台春節聯歡晚會電視取代守歲,看完聯歡節目已踏入新的一年。”

聽完了爺爺的講述,我終於知道了湛江春節的習俗,也增長了許多知識,將來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我的老家湛江看看。

第2篇: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希望你能喜歡這篇春節風俗作文700字範文。

據説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户,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説,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第3篇: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春節風俗作文700字的寫法。

三天年出天行

大年七年級是新的一年開始。凌晨,人們換上了新衣裳,打開大門,讓那塊靠在門上的“金塊財”倒向門內來。向神位祭拜以後,再放一掛長鞭表示“開門進財、新年邁進門”。此時屋外似亮非亮,家人們在鞭炮聲中走到户外,觀天看星,稱其為“出天星”或為“出天行”。回到屋裏晚輩向長輩拜年,接着“出行”,説是“出行大吉”。在五峯漁洋關,正月七年級,清晨出門,都必須帶柴進屋,喻為開門大吉,招財進寶。給人家拜年時,進門要喊“送恭賀啊——拜年哪”,也需把柴帶進門。

吉日良辰,當家人出行也有講究,先要查看當年的皇曆本,何方大吉大利,便向此方而行,最終到廟宇去敬神拜佛。宜昌城裏人多數去大南門關帝樓,踏石階登樓稱為“步步高昇”,向關公像敬香燒紙叩拜。

拜年作揖賀鄉親

七年級到九年級,人們滿面喜色,笑逐顏開,到處都是“拜年”聲。宜昌有“七年級拜父母,八年級拜丈母”之説。在家下輩給上輩拜年,出門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互相拜年。隨去拜年小孩可得到“打發錢”。這三天內婦女要守在屋裏,招待上門拜年的客人。用麻葉、米花和紅棗製成的一種甜茶,名叫“元寶茶”,麻葉色黃謂之“散金”,米花色白謂之“碎銀”,説是“散金碎銀得元寶”。

舊時在當陽,有“七年級拜父母,八年級拜丈母,九年級初四拜親朋”的規矩。七年級凌晨,兒子媳婦、女兒孫子端着“雞蛋茶”、“泡米花”到父母牀頭行孝問安拜年。父母定要以“壓歲錢”給予“打發”。八年級拜丈母,夫妻雙方抱兒帶女去給丈人丈母孃拜年。隨身攜帶較多“茶什”。妻子懷抱小孩,騎着小毛驢,丈夫提着“茶什”包袱,尾隨前行。丈母家同樣給予“打發”,並在小孩印堂上點上一個小紅點,以示祝福。這天,未婚的青年、小孩則挨家挨户給左鄰右舍拜“跑年”。

言談舉止守禁忌

春節有許多忌諱。如七年級早晨不能倒垃圾,以免倒走“財氣”。九年級前不能到水井上去打水,以免對“水神”不敬。九年級後最先到水井打水的人,必須燒香磕頭拜罷“水神”方能挑水,到河裏或堰塘裏洗衣服,第一個人也必須拜“河神”。

三天年裏,話要揀好的説,注意禁口,不説死、倒噠、潑噠、破噠、賠、虧、賒、背時等字眼。連“死”的諧音“史”也不能説,有意思的是這幾天人們將“史先生”改稱為“何先生”。但小孩卻忌諱不了,牆上就有了“百無禁忌”和“不忌童言”之語的紅紙貼。若有小孩打破瓷器,大人用吉利之言打圓:“瓷器落地、買田置地”;打碎碗碟,則連聲説:“歲歲(碎碎)平安”。

第4篇:春節風俗作文700字

本文是本站的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春節風俗作文700字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風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故事,臘月與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説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話來説,就是勞逸結合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麼來呢?相傳,在非常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青年,看到當時節令非常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滴泉引起他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不測,使他非常苦惱。一個名叫阿衡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與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與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説:“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知道萬年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衞抓住了,祖乙知道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太陽曆,後來為了紀念萬年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萬年。

現在我們過年也有一些風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4篇春節風俗作文700字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春節風俗作文700字範文。

標籤: 風俗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zez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