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共青團公文範文 >

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情況簡介範本

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情況簡介範本

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情況簡介範本
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
場所簡介
場所基本情況
場所運作現狀 建設情況
場所特色活動開展情況
取得的經驗和成績 
今後發展規劃
基本情況
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少年宮)是2006年第二批由國家返還專項資金扶持建設的校外活動場所。幾年來,我們把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實施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與“中心”建設緊密聯繫起來,使“中心”逐步成為錘鍊青少年道德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發展興趣愛好、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校外教育基地。活動中心位於三明金沙高科技園區長泰路北側入口,三明農校對面(沙縣檢察院旁),佔地25畝,主體建築是一棟六層綜合科藝大樓,建築面積共5666平方米。活動中心於2008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是三明地區建成並開放使用的同類項目中面積最大的校外活動場所。“中心”在功能設置上,充分考慮青少年的特點和課程改革要求,設置了科普教育、禁毒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素質拓展、心理健康等活動場館。其中,室內設有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禁毒交通教育展示廳、沙縣小吃廚藝實踐工作室、青少年模擬法庭、早教中心、綠色網吧電子多功能閲覽室、陶藝製作室、舞蹈活動室、動漫機器人制作活動室、書法活動室、聲樂、西洋樂器、民族樂器活動室、兒童畫、國畫、素描活動室、象棋、圍棋活動室、華碩科普圖書室、小主持人培訓室等近40個功能室;室外設有籃球羽毛球活動區、農藝栽培實踐區、交通安全拓展訓練區等3個功能區。配套齊全的場館和設施,為“中心”發揮校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奠定了物質基礎。
運作現狀
場所使用情況: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是獨立法人資格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在縣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屬於公益性事業單位編制。中心在編教職工7名,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內設機構3個(綜合管理部、培訓部、活動部),實行主任負責制和全員聘任制。“中心”開辦運營以來,全縣城區各中國小均組織學生前來開展各類科普、藝術活動,“中心”每年接待開展活動的學生達1.6~2萬多人次;福建省科協、福建科技館、三明七中、三明農校、沙縣衞校均把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作為學生航模、美食、軍事、電腦教育基地,每年組織全省學生和西藏學生到這裏開展全封閉管理的航模美食軍事訓練活動,鄉土風情體驗等活動;中心開辦以來,共招收科技、藝術專業學員15600人次,設計開展“我的低碳生活”等公益普及活動34次,承辦了全縣中國小所有的科技文藝展演活動,受益學生6萬人次以上,有力推進了全縣中國小藝術和科技教育工作,較好地發揮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應有的作用,“中心”始終堅持面向社會,面向學校,面向廣大少年兒童的辦學方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校外教育的發展,落實公益性原則,滿足廣大青少年不斷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要求,把提高服務社會、服務青少年的能力,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作為第一目標,完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的教育、活動、培訓、娛樂和科研功能,全力打造具有獨創性、持續性和知名度、美譽度的校外教育優質品牌,努力構建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育大環境,加強校外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銜接,成為青少年搭建藝術實踐、展示自我、共同成長的平台。獲得“全國縣(區)級示範性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 “全國科普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試點推廣單位” “全校外教育卓越貢獻獎” “全國青少年才藝展演金獎” “第六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鑽石獎”等國家級獎項6項,單位多次被評為三明市校外教育先進集體。師生共計368人次先後獲國家、省、市嘉獎。省市文明辦,省科技館、三明市教委多次安排校外教育活動場所的同行和全省青少年學生600多人到這裏參觀、學習。
場所設施建設情況: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主體工程完成後,由於資金缺乏,設施配置跟不上,影響了“中心”作用的發揮。為儘早發揮“中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作用,活動中心積極向社會籌資,依靠各方面力量,完善“中心”設施,並先後得到三明市金沙高科技園區、沙縣科協、沙縣文明辦、沙縣法院、沙縣檢察院以及全縣各中國小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共投入168萬元資金完善場館建設和設施配置。目前活動中心大樓各類活動室的配套實施全部安裝到位,樓道地面鋪設PVC彩色塑膠地板、牆上懸掛裝飾青少年學生字畫和名人警句,室外修建了科普綠化景觀,校外教育宣傳長廊……學生置身其間,抑野脱俗,怡情養性,其樂融融,大大提升了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服務功能。此外2010-2011年9月“中心”還依靠各方面力量完成了以下五個特色體驗場館的建設:(一)建設禁毒、交通安全綜合教育展示廳。與學校德育相銜接,通過圖片展示、實物陳列、多媒體影視播映、互動參與等形式,寓嚴肅的禁毒、安全教育主題於生動的展示體驗之中,警示每一個參觀者崇尚科學、珍愛生命。在這裏,交警和消防隊員定期宣講道路安全條例、消防安全及自我保護方面的知識;公安幹警組織學生開展遠離毒品、網吧等“五告別”簽名活動。(二)建設沙縣小吃廚藝體驗工作室。為了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中心開設了“沙縣小吃廚藝體驗室”,工作室提供沙縣小吃烹飪示範和品嚐,設有專用動手操作廚房。在這裏,沙縣小吃烹飪書作者、沙縣小吃第一人樂相森大師將向青少年學生傳授沙縣小吃世代流傳的傳統美食的製作方法和沙縣本土文化知識,通過現場教導、示範和娛樂,展現了沙縣小吃的多姿多彩。(三)建設青少年科學工作室。該工作室設置了機器人科技創新、魯班工藝、電子車牀、虛擬駕駛、電子百拼、科普展品、3D電影等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項目。學生們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簡單的操作,在玩樂中提高動手能力,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工作室的成立和開放,讓青少年有了個走進科技、學習科技、瞭解科技的場所,為青少年學生校外實踐提供了全新的活動陣地。工作室平常(週二至週四)主要是作為國小科學課程的教學基地,週末則向全縣青少年免費開放。(四)建設多功能一體化活動室。配置50台惠普液晶電腦,建設集電子型文獻閲覽、虛擬科技體驗、電腦培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多功能綠色網吧, 實行免費開放,幫助青少年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五)建設心理健康輔導諮詢中心。建設心理辦公室、個別諮詢室、心理教室、心理放鬆室、心理宣泄室、團體輔導室等。從全縣選拔7位專業心理教師常駐中心,專門針對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孩進行心理團體輔導和自我心靈成長輔導,同時也為全縣中國小心理教師提供培訓和諮詢服務。
二、強化管理, 發揮教育服務功能
(一)健全管理體制、推進事業發展。活動中心是獨立法人資格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在縣教育局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屬於公益性事業單位編制。中心在編教職工7名,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內設機構3個(綜合管理部、培訓部、活動部),實行主任負責制和全員聘任制,機構設置科學、合理,職責分工明確。中心雖是小天地、卻是大舞台。為保證舞台的有序與精彩,中心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和教學管理工作,相繼制定了《沙縣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管理手冊》《崗位目標管理考核細則》《財務管理制度》《外聘教師管理手冊》《安全衞生管理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活動中心遠景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使活動中心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為規範管理打下堅實基礎。在這些制度的規範下,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增強,主觀能動性得以積極發揮,使中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行為規範和健康和諧的內聚力,營造了一種蓬勃進取、意藴深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明確發展目標,落實經費來源。為完善校外教育服務功能,促進校外活動場所健康運行和可持續性發展, 活動中心編制了《2010年至2012年三年發展規劃》,確立了三年內把活動中心建成立足沙縣城區、輻射全縣鄉鎮的綜合性、示範性校外教育基地的總體發展目標。對此,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討論並形成會議紀要,專門劃撥50萬元配套資金支持場所建設工作,並將中心運行經費列入政府財政預算,每年5萬運轉經費由縣財政調撥。中心財務制度健全,公開透明,相關收費項目均得地方財政和物價部門批准。
(三)強化隊伍建設,落實安全保障。以創建全國校外活動示範場所為動力,做好教師隊伍的管理和繼續教育工作。堅持“先培訓,後上崗”的原則,將校外教師依法納入到我縣教師繼續教育管理體系範圍,組織開展繼續教育培訓活動,活動中心先後安排9名同志參加了國家級的骨幹教師培訓,提升管理團隊素質。在狠抓管理人員隊伍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聘請了26名有一定社會聲望的專業人士擔任科技、藝術等課程的兼職教師。專兼職教師的合理配備,有效提高了活動中心的活動項目和質量,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學生前來參加各項興趣活動。為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切實加強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安全防範工作的緊急通知》,活動中心制定了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有詳細的安全預案和應急預案,中心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報警設備,每天督查履職落實情況,確保每個環節都落到實處。運行近三年來,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場所特色活動開展情況   
為加強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文藝素養和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中心積極引入社會校外教育資源,加強共享,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地方特色的系列主題體驗教育活動,加大對進城務工子女、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等特殊少年兒童羣體的服務力度,關愛每一個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平等,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營造了政府關心、家庭重視、少兒主動參與的教育大環境。  
(一)關愛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子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平等。  
2010年12月,聯合縣文明辦、團縣委、科協、婦聯等九家單位,籌款3萬餘元創辦“沙縣留守兒童假日科普學校”,開展面向全縣農村留守兒童的“走進動漫,放飛理想”科普動漫圓夢之旅主題系列活動,與留守學生結成了定向關愛幫扶對子,促進留守學生成長成才。
開展“純真夢,共守護”——農民工子女健康安全教育,邀請縣醫院兒科醫生向留守孩和農民工子女講授常見病例預防、六步洗手程序以及心肺復甦操作等自護自救安全常識。 
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連續開展農村科普大篷車活動。抽調5名教師深入各鄉鎮開展“科普大篷車”“我的低碳生活”活動,圖文並茂的科普展品以及魯班鎖、七巧板、九連環、太陽能試驗等科普益智器材,引來眾多農村孩子們和家長的參與,受益公眾達5萬人次。活動期間,中心與高砂等鄉鎮國小結對子共建“鄉村少年宮”, 讓鄉鎮學生與城區孩子享受到同樣的校外教育。   
(二)整合優勢資源,打造公益活動特色品牌項目  
建設沙縣小吃綜合實踐基地,打造青少年文化科技交流活動品牌。以“美食搭台、科普唱戲、文化推動”為主題,建立沙縣小吃綜合實踐基地,與福建科技館、三明列東中學西藏班聯手開展省市青少年科技文化實踐交流活動,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科技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期間,在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舉辦福建省"航模美食軍事"科技夏令營和“情繫西藏夥伴,共享沙陽美食”手拉手主題實踐活動。來自福州、西藏高原的中國小生在沙縣小吃大師樂相森和全國航模優秀輔導員陳平等教師的悉心教導下, 第一次開始下廚動手做菜,第一次學會自己製作飛機。第一次在烈日下體驗軍人的自豪和辛苦……  
創辦全縣科技、航模輔導員培訓基地,打造青少年科技創新品牌。整合我縣優秀航模教師科技教師資源, 創辦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和航模俱樂部,加強全縣城區和農村中國小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及科技教育陣地建設,連續舉辦三屆“中國小航模輔導員模型飛機培訓班”“沙縣中國小生航空模型運動會”,中心還常年開辦全縣中國小生航模車模、電腦機器人初、中級培訓,取得了顯著成績。活動中心連續兩年榮獲省、市國小生航空模型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在第24至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僅科幻畫類就有25人獲全國及省市獎項。其中吳裕銓和賴淑慧同學的作品《白蟻的殺手》《魚醫生》獲第25、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在第八屆省機器人競賽中,陳泰豐、蔡旭獲得高中創意三等獎。潘靜燕、孔德奇同學獲國小組FLL挑戰賽三等獎。   
組建春暉少兒藝術團、教師藝術團、新韻合唱團,打造校外藝術教育品牌,以滿足青少年學生對才藝方面的迫切需求,邀請我縣藝術方面的專家對藝術團成員在聲樂、器樂、舞蹈等方面進行輔導訓練,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藝術團舞蹈節目《園丁與花朵》《校園晨曲》和器樂聯奏《躍動的音符》,多次在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展演和第六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中獲金獎,應邀參加展演並在教育電視台少兒頻道播出。
聯合福建科技館,精心組織了72件大型科普展品在活動中心開展福建省科普巡展海西行(沙縣站)活動,開展“科技動手做”和農村科普助學活動,面向青少年和社會公眾宣傳科學發展觀,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為全縣3萬餘名中國小生送去免費、豐盛的科普大餐,反響強烈、盛況空前。  
成立文化獎學基金,努力服務社會公益事業。邀請中國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首師大博導葉培貴等名家共同融資20萬元,縣政府配套20萬元,在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成立中國文化獎學基金。教育基金會是國內外知名高校籌措辦學經費的一條重要途徑和通行做法,中心利用獎學基金支持教學科研、獎勵優秀師生、資助貧困學生,服務社會公益事業,架構起校外與學校教育溝通和聯繫的新型橋樑和平台,建立了活動中心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的長效機制。  
(三)建立校外與學校教育相銜接機制,常年面向青少年開展文化、藝術、科技等羣眾性公益活動  
與學校科藝體教育相銜接,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藝術體育特長培訓活動。學校的普及性藝體教育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不利於發現和培養優秀人才,中心針對學校教育的缺失,根據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 拾遺補缺、拓展延伸,開展體驗教育、探究教育、科技創新教育、藝術培訓教育,拓寬教育的形式和內容,為未成年人搭建一個實踐探究的活動平台(如開展陶藝、竹編、農家活等體驗教育活動,開展宇宙探密、機械加工、開設瘋狂科學小博士課程等探究教育活動,開展科技發明、科技論文、科幻畫等科技創新教育活動,開設少兒民族舞、書法、繪畫、跆拳道、乒乓球、機器人、航模製作、鋼琴等培訓教育課程)成為學校課程改革的助推器,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和學校、家長的贊同,活動中心每到週末和假期都處於生龍活虎的局面,達到了社會化、公益性、服務化目的,最大限度的滿足我縣廣大青少年的發展需求。  
承辦全縣中國小各類大型科技文藝交流活動,彰顯校外藝術教育魅力。209-2011年承辦全縣“墨香校園”成果推介會;2010-2011年9月承辦科普進校園活動和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暨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2010-2011年11月承辦中國小航空模型運動會;2010年11月承辦全縣中國小中華經典誦讀比賽; 2011年6月承辦城區中國小文藝匯演、舉辦“春暉杯”中國小書法畫競賽和表彰活動;2011年12月承辦城區中國小“愛祖國、愛家鄉、愛校園”文藝比賽,2012年3月舉辦,全縣心理健康公益諮詢和中國小生青春期心理知識講座、少先隊植樹活動,2012年4月承辦全縣“和睦一家人”計生書法繪畫競賽……  
共建共享,提升服務質量和能力 
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是中國科協、教育部依託縣級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開展科普教育共建共享工作的30個試點單位之一,根據教育部《關於推動全國縣級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開展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2010年我縣聯合科協、共青團、婦聯、社區等10餘所單位建立了青少年校外教育聯席會議機構,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定期研究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建設,加強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文藝素養和思想道德教育,通過素質教育、科學普及、公益活動、文化交流等形式,共同開展了 “科普教育進校園、學生科普活動進中心”等一系列活動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青少年公益活動,受益學生4萬人次以上。有力推進我縣中國小藝術和科技教育工作,較好地發揮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應有的作用。開辦三年來,服務未成年人數與未成年人總數的比率以及人均活動次數逐年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得以優化,場所硬件設施及管理不斷完善,主題教育精彩紛呈、成效顯著,青少年創新活動在全國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驕人成績:獲“全國縣(區)級示範性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全國青少年才藝展演金獎”、“全國校外教育傑出貢獻獎”、“第六屆香港國際青少年藝術節鑽石獎”“福建省中國小生航模比賽小精靈模型飛機線形繞標競速賽團體第一名”、第25 -2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幻畫一等獎”、“三明市暑期教育活動先進集體”、“三明市青少年科普優秀示範基地”。試點工作實現了我縣校外教育的新跨越, 校外活動場所科普資源共建共享惠及全縣中國小所有學子。2011年11月,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馬照南帶領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的與會人員260多人,實地參觀考察沙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點——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與會代表興致勃勃地參觀了中心環境,詳細瞭解中心各項活動的開展情況,對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設及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今後發展規劃及重點工作
沙縣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支持,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為此,我們將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場館設施和環境建設,努力提升校外教育功能。積極籌集資金新建早教中心、國防交通消防生產綜治展覽館等,把“中心”逐步建成“場館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教育基地。二是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機制,促進校外教育良性循環。設立完善的管理機構,建立健全管理規章制度,實現“中心”管理規範化、科學化、品牌化。三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校外教育人才專業素質。通過加強現有教職員培訓、引進優秀教師、建立外聘兼職教師“人才庫”等途徑擴大師資隊伍規模,以適應校外教育的需要。四是建設服務型團隊,不斷強化服務意識,努力提高團隊每一位成員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2010年2月,活動中心編制了《二0一0年至二0一四年五年發展規劃》,確立了五年內把活動中心建成輻射沙縣城區乃至全縣各鄉鎮的綜合性、示範性校外教育基地的總體發展目標,並制定了相應的保障措施。按照《規劃》的目標定位,“中心”在今後五年內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品牌課程體系建設。遵循校內校外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圍繞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精心設計、開發新的地方藝術教育課程項目,逐步形成綜合性的品牌課程體系。
  2.場所設施建設和更新。建設和配置校外教育所需的場所和設施設備;進一步完善現有課程項目和室外活動區域的設施設備,新建嬰幼兒早教中心,儘快改變目前活動中心設施設備過於單薄,週一至週五學生在校上課無法來中心活動造成場館閒置的局面。 
  3、加強校外教育教學活動輔導材料的建設,結合校外教育自身發展特點,素質教育的需要,對現有的教育物資、人力、內容、方法四類資源進行重組與開發,科學整合與開發研製校外教育教學活動輔導材料及相關軟件,以充分發揮校外教育資源的效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gongqingtuan/7rl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