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公文範文 >教育公文範文 >

信息工程系未來發展方向

信息工程系未來發展方向

信息工程系未來發展方向
信息工程系未來發展方向
信息工程系前身是青海湟源畜牧學校微機室,2002年隨學校升格為學院,改名為信息工程系;在將近10年的發展歷程中,走過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回想起從最早的七台計算機組成的微機室,到現在擁有三個機房150台左右電腦的實訓室;從無網絡到建成學院的第一個無盤工作站再到建學院的校園網,從無專業到開辦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感覺到我們一直在緊緊盯着信息時代發展的潮流跑步前進,從最早的DOS命令到目前的圖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統,再到目前的windows 7,我們在拖着疲憊的步伐一直追趕時代發展的潮流。曾幾時,在全省高職院校信息技術方面的研討會上我們也因為擁有自己的校園網絡也為之自豪過,記得那時衞生職業技術學院還沒有自己的網絡,也沒有像樣的計算機實訓室;在我們學院2003年擬建校園網考察時,青海大學也同樣還沒有建成校園網,也同樣沒有正規的學生用機房,更談不上網絡中心。前幾年,我們學院的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在幾所高職院校當中應該位居前茅。
但是,計算機的發展速度太快了,在前幾年,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給各個學校在計算機人才的培養方面帶來了很好的機遇,各個院校紛紛開設計算機相關專業,社會上也出現了大量的計算機培訓學校,也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曾幾時,學計算機專業也成為了學子們的驕傲,然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計算機專業類的畢業生就業出現了就業難的現象,使得開辦計算機專業的學校的招生和就業出現了“過山車”的現象,我們系也同樣遭遇了這樣的問題,前幾年招生還算可以,但是今年的招生,讓人感覺到事態特別嚴重,前途渺茫,不知道,明天的路該如何去走。鑑於此,系部多次召開專門會議,討論今後的發展方向,學院領導也多次指導,指引我們系部今後的發展思路,經過反覆討論,全體教師對我們系部的發展提出了一些見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目前面臨的困境
1、師資力量
系部現有在編的專職教師五名。沒有一位教師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科班教師。(寇連山物理專業,王新權物理專業,史生寶電子專業,王世豐農業技術推廣專業,劉佩君會計專業)。在編兼課教師六名(李華威物理專業,謝喜學計算機專業,謝文昌計算機專業,苗金萍計算機專業,吳世超計算機專業,楊曉霞畜牧獸醫專業)。聘任教師五名(張紫陽電子技術專業,曹韶寧美術專業,楊瑛電子技術專業,王笑凡計算機專業,武曉雷輔導員)。所以,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總感覺心有而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教學質量。有時,我們覺得“虧待”了我們的學生。好在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展了2+0.5+0.5校際合作辦學機制(也就是2年在我們學院上課,最後一年中半年在合作學校上課,半年由合作學校聯繫開展頂崗實習),也讓我們系的學生在同等學費條件下,享受到了發達地區的學校的教育。目前,我們和天津中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職業大學對口專業開展聯合辦學,學生們普遍反映良好,合作情況良好。
2、實訓條件
目前,我係只有3個機房,共150台計算機,其中50台計算機已經面臨淘汰,只有100台電腦可用,我們還承擔了學院4個系非計算機專業班級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任務,學生用機需求頻頻告急,開學不到一週我們就要安排部分班級的計算機教學實習工作,隨堂實習更是急上加急,導致部分班級的學生上機實訓的機會大打折扣,感覺違背了高職教學的原則。
    開設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的實訓可以説根本沒有實訓設備。在音視頻採集方面,學生只能圍着一兩台攝像機在實習,老師也輕易不敢讓學生去動那些設備,因為這是學院拍攝資料用的攝像機,害怕損壞,也沒有一台像樣的照相機供學生實習用。在音視頻編輯方面也同樣存在實訓設備奇缺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實訓條件方面還只能算是初步有了基本的實驗設備,但是,目前現有的設備沒地方安放,只能放到庫房,需要時,教師再從庫房臨時借出使用。給該專業的教學帶來了不小的困難。
二、今後的發展思路
1、專業建設
鑑於目前的這樣一種局面,我們組織系部教師經過多次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在專業建設方面,我們還是要緊盯“農”字不放,要開設富有自己學院特色的計算機相關專業或者是方向,結合目前大力發展的“精準農業”開設諸如: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技術專業、現代農業信息處理技術專業、農業計算機物聯網絡技術等相關專業,同時,將目前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逐步拓寬為計算網絡技術(網站建設方向)專業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管理)方向2個專業,為了配合開設現代精準農業方面的專業計劃申報應用電子技術新專業。
2、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增加農業方面的課程,讓信息技術緊密圍繞農業發展,如:開設畜牧大意、草原生態知識等,同時,加大農牧業機械方面的知識點,並實施農業信息化方面的實訓和頂崗實習,要開拓視野,堅持以農業產業市場為導向,不斷修訂教學計劃,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學、管理、服務質量,並深入一線,調查精準農業發展的狀況,掌握精準農業發展的最前沿的動態。為我們做好課程設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實訓實驗室及實訓基地的建設
在實訓實驗室建設方面,重點應該放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加大和校外國家立項研究的農業示範產業園的合作,積極開拓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同時,對校內實訓基地和實驗室增加投入,補充和現代化農業技術息息相關的實驗設備,嘗試和其它系部合作共建實驗室和實訓基地。
4、師資建設
積極引進和培養農業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加大培訓力度,開拓培訓方向,拓寬培訓的內容,不但要培訓計算機技術方面的知識,同時還應加大自動控制、電子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力度,而且還要緊密結合農業發展趨勢開展培訓。我係在農業信息化方面的培訓才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今年,我係教師基本上都報名參加在職研究生的考試,並且報考的專業都是農業信息化,為將來的轉型做好了準備。
5、校際合作
積極和發達地區農業院校合作,共同開發或借鑑他們的科研平台,開展精準農業課題的研究,藉助他們的優勢,發展我係的專業,依託他們地區的實訓基地,為我們系的學生實習提供較好的機遇。例如:積極和北京農學院合作,藉助他們的優勢,打造我們系的專業,同時,在北京農學院的幫助下,建立北京小湯山精準農業實習基地,為我係學生的實習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海南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依託他們的優勢,在海南建立實訓基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天津農業大學合作,共同開發專業,共同培養學生,共同為精準農業的發展,培養優秀的人才,藉助他們的優勢為我們系的學生在電子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方面,注入一支強有力的“針劑”,是我係的學生在各方面都有一技之長。
為此,我們系的全體教師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轉變觀念,提升理念,開拓視野,採取走出去,看明白,想出路,謀發展的戰略思想,徹底改變我係目前的現狀,創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我省精準農業的發展培養高素質現代農業信息技術技能型的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信息工程系
                                   2011年12月30日
標籤: 信息工程 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wenfanwen/jiaoyu/4o89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