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教育教學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教育教學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教育教學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農村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今年暑假,我在當地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查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29人。通過調查,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當前當地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

(2)教師待遇低,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脱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説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調入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是留守兒童,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某某鄉,擁有招商引資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裏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説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是爺爺奶奶或留守婦女,大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翻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查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發展中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就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查中一位校長説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後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激活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就那麼幾所,而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就少之又少。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於“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國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據瞭解,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並不理想,反而面臨着諸多問題與困難。在當地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受招生計劃的限制、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羣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籲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國小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第2篇】2022年大學生物理教育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這個暑假,我隨本系社會實踐團在安徽進行了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活動地點有中國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鳳陽縣小崗村等,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瞭解到了兄弟學校,兄弟院系的教學科研情況,看到了本專業的相關高科技的研究和開發活動,也接觸到了曾作為農村改革先鋒的小崗村.

我們主要活動地點應該算是中科大,它是我國內陸省份裏少有的幾所中國頂尖大學之一.經過前往合肥後30年的建設,科大現在已擁有東西兩個校區,校內環境十分幽雅,尤其是其新建成的西校區,以十幾層高的圖書館為中心,周圍綠草如茵,綠樹池塘錯落有致,中間掩映這各個實驗室,教學樓,學生公寓,頗具一流大學風範.

科大致屬於中國科學院,雖説學校歷史無法和一些百年老校相比,但她和中國科學技術的淵源卻是其他學校無法比擬的.中國科學院的許多院士都曾在科大進行過領導和教學工作.與我們系一道,科大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現在,科大承擔着科學院許多基礎項目和子項目,同時每年還為中科院輸送大批研究生和博士生.

基礎實驗設施先進是科大的一大特點,僅以我們參觀的'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為例:這個實驗室佔地10萬平方米,由200mev電子直線加速器,800mev電子儲存環,六條同步輻射光束線和六個試驗站組成.這個實驗室是80年代末開始興建,90年代初完工並投入使用的,它不僅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在國際同步輻射領域也佔有一席之地.完工實現來,這個實驗的用户越來越多,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廣,科大的同學可以如此近的接觸到本專業最前沿的進展和多個領域的交叉研究,其在科研能力上佔的優勢確實是其他學校不能比擬的.

超常兒童教育又是科大辦學的一大特色.1978年,中科大創辦的少年班開我國超常兒童高等教育之先河,而後至今的20幾年了少年班已桃李滿天下,少年班的學生基礎紮實,綜合素質高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同.在與科大少年班的老師同學座談時我們更加感到了這一點.少年班的同學並不因為年紀小課程多就放棄其他能力的培養;相反,學校特別重視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的培養.他們尤其重視情緒在學生學習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學校專門安排心理學方面的專家跟班進行調研,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少年班的學生功課雖然比其他學生重,但各種活動卻並不顯少,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們的興趣廣泛,思想開放又不乏深度.在座談中,他們提出的問題,我們這些大好幾歲的師兄師姐卻沒有好好想過.

在中科院合肥分院的考察更是讓我們這些以前很少接觸尖端物理實驗設備的人大開眼界.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是我們此行重點參觀的一個研究所,該所主要從事等離子體物理。受控核聚變技術和相關技術的研究。其主要實驗裝置包括超導託卡馬克裝置,他又我國唱腔最高的20萬高斯混合磁體和我國最大規模的低温液氦液氮系統。ht_7的作用主要是研究核聚變等相關理論。看這一個個經典的物理理論變成一組組實驗儀器,一個個耳熟能詳的試驗設備展示在我們面前。我們的喜悦心情溢於言表,我們終於看到了幾年來學到的物理理論真正發揮了作用。這樣的經歷真是太好了,對於以前學的物理知識,我們更深入理解了一步。與等離子體物理所一道,中科院合肥分院的許多所都坐落在一個三面環水風景優美的小島上。******同志親自為小島題字'科學島'。現在這個島正越來越成為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矚目的焦點,一批優秀的年輕科學家在這裏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鳳陽縣小崗村是我們本次實踐活動的一站。這裏曾經是我國農村改革的排頭兵。如今在活力四射的新班子的帶領下,小崗村也翻開了新的篇章。小崗村位於安徽省中部,自然條件一般,經過文革的十年浩劫,農民生活愈加困苦。現在的村長嚴家昌一家想我們實踐團將了他們搞承包聯產責任制的經過:19178年村民們大都過這又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究其原因,不是地裏不長莊稼而是種莊稼的人心不齊。那時的大鍋飯制度講的是有飯大家吃,有房大家住,幹多幹少一個樣,這種做法看似完美的體制嚴重挫傷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經過長期的公社化許多人不思進取,結果是惡性循環,全村人都挨餓受凍。天上也不會掉下餡餅,村裏的十八户村民先覺醒了,與其這樣餓死還不如分開幹,興許還有條生路。可在當時這是冒着觸犯政策,殺頭的危險。雖然他們籤的合同上寫着誰要被抓走,別

人把他的子女養到18歲,可在連自己都吃不飽的年月,誰又會管別人的孩子呢?當時搞大包乾的人都是抱着反正沒偷沒搶,靠自己雙手吃飯的想法按手印的。一年後國家相關政策出台了,小崗村人這才敢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如今的小崗村,早已不再為温飽犯愁了,村民不但立足於世代生長的土地,還內引外聯,修路辦廠,創造着更加輝煌的明天。聽完這個故事,我們不僅為小崗村人政治,敢闖,的品格折服。同時也對農村問題有了更深的思索。在以前,我們又幾時想到這些農民呢,對我們大學生的責任和任務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是小崗村人讓我們學到了這些!

此次合肥之行,我們看到了與我們同在象牙塔下的同學的風采,領略到了在物理領域內高新技術科研人員的風采,也注意到了佔中國絕大多數的農民的過去和現在。所有的這些都是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這次考察更加啟迪我去思考自己的價值,作用和責任。作為初入物理領域的探索者,我們正應繼往開來,努力拼搏,正所謂 '物格無止境,理運又常時。'

【第3篇】2022學前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查地點:xx幼兒園

調查對象:幼兒園小朋友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着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裏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着數字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字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着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裏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通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説,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裏,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為在幼兒園裏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為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説,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説,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為,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台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裏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説: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為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説,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遊戲,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説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裏,但立刻又有孩子説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裏;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温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説,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説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説,引導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説,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説,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字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裏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説,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通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第4篇】成人高等教育社會優秀調查報告

社會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現的是電視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的省地兩級教育學院,再後來各類普通大專院校也先後辦起了成人教育學院,紛紛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也應運而生。

成人高等教育的興起有其社會原因。我國從1966年文革開始到1977年正式恢復大學聯考整整10年,社會上積壓了大量人才,他們渴望知識,渴望受的教育,而一兩年的大學聯考,不可能容納那麼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萬人),各類成人高校的興辦給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社會對知識和學歷的需求,也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培養了人才。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大學聯考,一種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成人大學聯考是組織成人大學聯考,相對正式大學聯考適當降低要求。根據考試的成績,由各類成人高校,比如電大、職大、函大或正規高校的成教學院錄取,經過幾年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後畢業的一種教育方式,整個流程與正規的大學聯考和高等學歷教育相似,相對正規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數能畢業,人稱“進去難,出來容易”。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由考生直接自行報名,然後自學,每通過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業一門,所報考專業的全部課程結業,就由自考管理機構發給文憑。由於全靠考生自學,所以較難通過,自考開始初期,大多數課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加上一些人在自學期間結婚、生子,家務和工作兩忙,紛紛放棄學業,所以畢業率很低,人稱“進去容易,出來難”。

成人高等教育的產生,極大的彌補了我國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為廣大求學者在大學聯考“獨木橋”之外,另闢了一條接受高等教育的圖徑,為文革後急需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的社會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後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專科生924.2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建立以來,報考人數累計已達到xx多萬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氾濫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逐步形成。但是,重學歷、輕能力,唯學歷論,把學歷與就業、工資、職稱、提升掛鈎的現象也隨之產生。這些現象就使得人們被迫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搞一個高學歷,大學聯考的獨木橋過不去,只好到成教這邊想辦法。

巨大的需求,必然帶來巨大的利益,於是各種力量一齊上,羣起大辦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業單位辦各種管理幹部學院、進修學院、職工大學,各人民團體、個人辦各種自修大學、教學點。這些學校沒有場地,就租用中國小教室甚至倉庫,沒有師資就外聘大學離退休教師,沒有辦學資格就找一個地方的掛靠。這些社會辦學校,有的充當成人學院的教學點,招收成人大學聯考學生,的則是瞄準了自考生,從事自考助學,即組織自考生上課,後來發展到代為報考,購買教材,幾乎就成了一種學校教育。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一些大學及其所屬的系,也紛紛開始開辦自考助學,並利用本身的場地、師資優資,後來居上。高校附屬的成教學院和自修學院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傳統的電大、職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高校自高助學的花樣很多,分所謂的“長線”、“短線”,“短線”畢業比“長線”容易,當然,價格也高得多。但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説,貴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拿到文憑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為要拿個大專、本科文憑,好進某某單位,或是評職稱、漲工資、升職務才來的,學不學得到知識無所謂,形成為文憑而學的局面。

由於社會對文憑的畸形需要,也導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發展。學制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高,反正是你出錢,我幫你拿文憑就是了。各教學機構之間為了爭取生源,也就是為了錢,不擇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來越背離當初興辦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社會信用

教育產業化在今天是一個很熱門的詞,但其實在成教方面,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產業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就如工廠一樣,一批批的把學生招進來,走過場一樣的讓他們上上課,然後畢業發文憑。

成人大學聯考再一次成為香餑餑,因為只要考進去,一般出來不成問題,與自考的門門難過,年年着急相比,成人大學聯考可謂一勞永逸,成人大學聯考參加人數逐年猛增。但成人大學聯考必境要先考,雖然其標準已經不高了,可還是有很多人考不上,於是又有人辦成教預科,據説,只要上過預科,一般都能成過,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成人大學聯考通過。有的成教生考試前湊份子給老師送禮,老師也就順水推舟,透透題,放鬆監考,評卷抬抬手,反正是你拿文憑我得好處,皆大歡喜。

相對於自考,成教還算是比較規範的,因為成教院校還要對自己發出的文憑負一點責。自考這邊就更混亂了,因為自修學院是不發文憑的,只管上課,沒有任何責任。為了爭生源,很多自修學院紛紛向學生承諾包畢業、我們這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畢業。那怎麼包呢?

1、爭考點。有的大學系裏辦了“短線”班,而大學本是考點,本校“短線”班的學生安排到高樓層或偏僻的考場,外來的巡視員,在本校人員陪同引導下,根本不到這些考場去,考場老師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睜一眼閉一眼,香港喜劇裏的作弊招術,這裏全有。

【第5篇】學前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關於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調查

調查目的: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xx幼兒園

調查對象:幼兒園小朋友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着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裏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着數字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字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着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裏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通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説,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裏,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為在幼兒園裏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為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説,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説,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為,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台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裏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説: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為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説,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遊戲,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説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裏,但立刻又有孩子説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裏;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温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説,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説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説,引導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説,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説,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字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裏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説,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通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儘管1989年頒發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到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之一,但劉教授指出,理論上、口頭上重視遊戲,實踐中輕視甚至忽視遊戲,已經成為當今學前教育領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矛盾現象。

幼兒園教室中的遊戲在迅速減少,使用筆和作業紙的現象在急速增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劉焱教授説,幼兒教育也已被納入到應試教育的軌道。

【第6篇】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教育實習是師範院校的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必修課程,既是對師範生思想和業務上的多項綜合訓練,又是對師範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識等各種因素的全面檢驗與提高。它在形成師範生合理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以及幫助學生增強對社會、國情、中國小教育現狀的瞭解,激發學生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理解和熱愛,培養優良的師德、師能、師藝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教育實習在整個師範教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合格的師資不可缺少的職業訓練環節。

這次實習中,我再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真正體會到處於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很難説,我能做出怎樣的成績。不過,我收穫很多。這對於我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來説是如此的重要。我們的實習主要包括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這兩項,在這兩個方面我都獲益良多。其中,班主任教育實習工作主要是貫穿於主題班會來進行。也就是説我們通過組織主題班會來進行教育實習工作。就在班會籌備和組織中,我深深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在教育過程中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

隨着教育現代化的步伐,人們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師生平等。怎麼去把握這個“平等”的度呢?我這次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回答:在做導師的同時,也要做朋友。我想這才是我們的教育所需要的“師生平等”。“導師”,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卻是對我們教育者新的要求。我們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須瞭解學生。而要了解學生絕非平時耳聞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這需要我們近距離地接近學生,耐心聆聽學生的心聲,逐步取得學生地信任,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

在整個主題班會的籌備過程中,我們有了契機跟學生接觸。期間,我們和學生們進行交談,並取得了他們一定的信任。他們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很真誠地把心聲告訴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對學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我們也驚訝:我們的學生心有着如此多彩斑斕的想法、經歷。就有一個學生,有姐妹倆,姐姐學習成績好,並升上了重點大學。於是,父親就一直拿她跟姐姐比較。所以,她感到壓力很大,灰心,覺得自己怎樣努力都不可以了令父親滿意。於是,她的行為變得更加叛逆……。又有一個女學生覺得她和爸爸媽媽一直也演着一部長篇的電視連續劇,爸爸媽媽都是此劇的導演和編劇,而她,則只可以永遠是此劇的演員。導演和編劇不停地導演着,演員不停地演出着。他們編導些什麼,演員便演出些什麼。演員不可以為自己編一些劇情,也不可私自把自己的感情、表情、動作表露出來。只能麻木地按着導演和編劇所編制的表演。她覺得很累,很想表達出來,改變這種情況。瞭解了這個情況後,我們對她們做了一定的疏導,併為她提供了機會,讓其在班會上以表演形式述説自己的心聲。就是這樣,在於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我們聆聽到很多不同的小故事,從而逐漸瞭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不斷地充實了主題班會的內容,並逐步做好了各種籌備工作。

二、自主管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

在主題班會籌備的開始階段,我們實施的是跟蹤指導的方式,具體跟着學生進行排練,發現有問題及時糾正。但我們逐漸地發覺這樣做不妥。因為,我們的學生是七年級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本來就很難坐穩,站好來聽講學教,而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好動性,好問性,易受干擾性。所以,當我們在一旁進行監督指導時,他們就吵吵鬧鬧,亂成一窩蜂。我們只能丟下排練,來整理紀律,這樣子搞了一個晚上,結果,進度緩慢,效果不高,而且我們也很累。

後來我們決定採用新的管理方式--學生自主管理。採用這種方式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1、學生有着相當強的表演慾,很希望能夠有機會進行表演,並希望所表演的節目能得到別人特別是老師的認可。所以他們很珍惜班會這個機會,以便大顯身手。2、學生中間有着一些組織管理能力很強的人,他們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就是發揮出來,主要是因為沒有被賦予充當管理者的權利。我們借鑑了心理學上的“強化”方法,把每個節目都分成一個小組,指定一個管理負責人,有他全權負責指揮組織。並跟每個組定下一個約條:“經過一定時間進行檢查,排演得好的話,就上台表演,否則,取消該組節目”。這種方式的實施效果是立杆見影的。每個組都希望得到強化物,一下子激發起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認真進行排練,管理負責人也發揮了他們重要的作用。到檢查之時,他們表演得很出色。可見,這種方式的效果很好,而且我們也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下來,進行班會其他方面的準備工作。

可以説,這種方式的實施是我們班會之所以能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 在班會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素質

教育工作主要目標是什麼呢?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一個理想——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也就有了所謂的“素質教育”之提法。在這一點上,我們主要的問題在於把學生素質的培養過於形式化。組織學生在活動裏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時甚至只在上級領導巡查時才草草作個樣子。認為這就代表“素質教育”的成果。明顯這種做法是欠妥的。

我們這次的教育實習同樣進行班會活動。在活動組織、籌備、演出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就很注重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

首先,我們的管理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從良好的效果來看,鍛鍊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

其次,學生上台表演,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一次鍛鍊。就有這樣一個女學生。她平時性格內向,缺乏自信。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爭取了這次班會的機會,擔當了班會一舞台劇的主要角色,而且,演出也得到其他同學的好評。

再次,在班會活動中發揮學生的才能。其實班會的雛形很不成熟,內容也顯得有點與班裏同學的特點不相符。但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很多有才能的學生為班會出謀劃策,主動為班會編排節目,從而充實了整個班會的內容,為班會的舉行作好了鋪墊。其中有一個女同學熱心地向我們提出為班會編寫一個舞台劇,結果寫了一個長達21頁劇本,為班會填充上了一份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把她的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最後,我們深入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導師”和“朋友”。學生的很多心聲都向我們傾訴,我們可以盡我們的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對待困難,對他們的心理素質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四 現代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有機的結合

我們的主題班會主要是針對家長與子女之間的相互理解日漸削減這一現象而提出來的。我們為親子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敲響了警鐘。同時在完成了班會後,我們深深地意識到,學校應該為親子之間的交流多盡一分力。班會中,我們傾聽到了學生的真切心聲,所以,更加堅定了我們搞好這個班會的決心。結果,我們為很多父母提供了機會來聆聽學生的心裏話。我想這在一定程度上拉進了親子間的距離。有一個母親在會後,熱淚滿腔地拉着女兒、原班主任進行更深的對話。這是我們所期待的,我想也是我們學校教育所能所希望做到的。

總之,通過實習的三週時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覺到自己的不足。可以説我們的實習只不過是是我們以後教育工作的一種開端。它對我們以後的學習、工作有着重要的啟發作用。

學前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關於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調查

調查目的:幼兒園存在的一些遊戲缺失問題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xx幼兒園

調查對象:幼兒園小朋友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問: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

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孩子的遊戲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一位幼兒園老師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情境:老師扮演“雞媽媽”,小朋友們戴上頭飾當“小雞”,“雞媽媽”領着“小雞”們到小貓家串門,小貓不在家,但在家裏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寫着數的卡片,讓“小雞”們找出這些卡片,並且根據這些數在地板上繡花,卡片上寫着幾,就繡幾朵花。

“這樣的遊戲在如今的幼兒園裏非常典型,老師是想通過這個遊戲檢查一下孩子們是否掌握簡單的數概念。”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黃進説,“但是我們卻不禁要問:孩子們在老師設計好的遊戲裏,在老師的帶領下沒有一點自己去開發新的遊戲情節的想法,這樣的遊戲其本身有沒有存在的意義,是不是成了一種點綴?”

有專家認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遊戲當作“糖衣”,靠“糖衣”來誘使孩子們吞下知識這個“苦片”。“人們認為在幼兒園裏遊戲對學習重要,是因為人們希望遊戲能賦予孩子們一些經驗、技能和知識。”黃進説,“但卻忽視了遊戲最重要的一點,即孩子們在遊戲中自主的、歡愉的體驗。”

在前不久舉辦的“中國幼教百年紀念大會暨學術研討會”上,不少與會專家學者提到了當前學前教育中的遊戲缺失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系教授李季湄説,所謂遊戲缺失,更多是從遊戲被成人控制這個角度而言。不少專家認為,老師成了遊戲的設計者,遊戲成了老師導演下的“一台戲”,成了外部強加的活動,成了變相的作業或上課。

“遊戲應該是孩子自發感受到樂趣的行為,但現在許多幼兒園裏遊戲是按成人的意願在玩。經常老師帶着孩子玩完以後,孩子會説:老師,我們現在可以玩了嗎?孩子們根本不把這認為是遊戲,是玩。遊戲被當成了工具。”

李教授説,“當然寓教於樂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這樣的所謂‘遊戲’,大部分還應該是孩子自發的遊戲。”

讓孩子們玩自己的遊戲。她給記者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們一起吃滷花生,有孩子突然問:這種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麼做出來的?於是,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很快孩子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滷花生是種出來的,另一派認為是煮出來的。曹老師提議孩子們乾脆一起來做試驗,看看滷花生究竟怎麼做出來的。於是一組孩子開始種花生,另一組孩子則開始煮花生。答案當然很快就出來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卻很有興趣地加入到種花生的行列中。種花生的過程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麼才能讓種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説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裏,但立刻又有孩子説不對,應該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澆到土裏;隨即又出現了新問題:用熱水泡、温水泡還是冷水泡?

“這些問題,我都讓他們自己去解決。”曹偉説,“他們完全能夠解決,孩子們的能力和創造經常會讓你意想不到。”

曹偉説她班上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主題經常是從孩子們討論的感興趣的話題中找出來,遊戲情節怎麼發展進行下去也由孩子們來決定,誰在遊戲組織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由老師來指派,而是由孩子們自主決定,最後遊戲做完了,再讓孩子們自己來作評價。“那你呢?起一個引導作用?”記者問她。“嚴格來説,‘引導’這個詞不準確,不是引導,我只需要在一旁觀察和發現他們,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建議和幫助。”曹偉説,“我跟他們是平等的,是他們的一個玩伴,跟他們一起玩。”

學前教育不但要使幼兒全面發展,而且還要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幼兒園的各種活動都應當體現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並給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幼兒的創造性遊戲應當體現創造性,而不要把成人的期望和想法強加給幼兒。教師不能用組織作業或上課的方法來組織和指導幼兒的遊戲。應當改變“重教師編制的教學遊戲、輕幼兒自發的自由遊戲”的傾向。

但是幼兒園的老師們也有滿肚子的苦水。據説,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做遊戲多了,認識數少了,就會有家長找上門來提意見,“我讓孩子到這裏來是受教育的,不是來玩的”。

劉焱教授説,“提前開始”、“越早越好”已經成為現代人們對於嬰幼兒教育的普遍信條,望子成龍的家長希望通過這種“提前開始”的學習,讓自己的孩子贏在人生競爭的起跑線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被剝奪了遊戲時間,不得不去學習英語、彈琴、繪畫等等。

儘管1989年頒發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到“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之一,但劉教授指出,理論上、口頭上重視遊戲,實踐中輕視甚至忽視遊戲,已經成為當今學前教育領域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矛盾現象。

“幼兒園教室中的遊戲在迅速減少,使用筆和作業紙的現象在急速增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劉焱教授説,“幼兒教育也已被納入到應試教育的軌道。”

農村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今年暑假,我在當地農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國小和國中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普遍推行,農村中國小的教育問題更加明顯地暴露出來了。對此老師抱怨、學生抱怨、家長抱怨。為了找到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向有關部門、有關人士發出呼籲,我進行了“農村中國小教育問題”調查。本次調查以走訪調查及問卷座談的形式為主,走訪了八個中國小,調查了國小生25人,國中生34人,老師及校長29人。通過調查,瞭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並對當前當地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模式做了進一步的思考。

二、調查的基本情況

1.教學問題

在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因為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看來,事實上相當多的學生和家長已經認識到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孩子們是渴望知識的,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但是從調查情況看,農村中國小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公共教育經費短缺,導致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對素質教育不夠重視,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着素質教育的實施。

(2)教師待遇低,師資隊伍不穩定,總體素質不高。

(3)思想觀念落後,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中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4)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脱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調查發現,相當大數量的教師對生活表示不滿意(51.8%)和比較不滿意(7.8%),感到壓力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一)不合理的農村教育編制導致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二)儘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着新課程改革,但誰都清楚大學聯考制度不改革,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生存。面對動輒“下崗”“走人”的內部管理體制,老師們為了保住“飯碗”,感覺壓力很大。(三)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於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鬥毆時有發生,談戀愛的越來越多,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如履薄冰”。

另外我發現,還有幾個關於教師較為集中的問題是:(一)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於城區教師水平。雖説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調入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幹教師,以致走訪的幾所中學幾乎都沒有高級教師。(二)隨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

3.學生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的現狀與思考

在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或學習主動性方面,大部分學生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學生的學習目標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壓出來的,成績認可高,重視分數的達80%。在所學課程中,選擇英語最薄弱的學生比例最高,佔了47.67%。然而對於“你想如何提高”這一問,我原先設計了“自己複習鞏固”,“請家教”,“參加培訓班”和“其他”四個選項,結果有56.3%的同學選了其他,詢問後發現學生們想到的更多方式包括家長指導,向同學、老師請教等等。調查表明,46.1%的農村學生在平時能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但也有34.5%的農村學生平時學習沒有規律,主要靠在考前加班學習來應付考試。

通過和學生們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中國小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於學習方法有待改進,但由於59.3%的農村學生是留守兒童,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育思想觀念落後等問題也嚴重製約着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回答“你覺得所在地區教育狀況如何”的問題時,75.36%的家長選擇“一般”,5.8%的家長認為“較差”。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當地教育狀況並不滿意。如某某鄉,擁有招商引資的集團公司,當地農民收入較高,但由於很多家長不滿足於當地教育,就將孩子送往城裏上學。

當問及“您對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瞭解程度”時,只有17.5%的家長表示很瞭解,而選擇“基本不知道”的佔20%。然而在回答“對孩子學習上關心程度”時,卻有58.75%的家長表示很關心。這其中似乎存在着矛盾,即對孩子在校表現基本不知道又何以説對孩子學習很關心呢?對此我詢問了部分家長,原來很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心即是對孩子學習關心的全部表現。

對家長問題的一些思考:

(1)家長沒有家教意識。絕大多數家長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於外。

(2)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是爺爺奶奶或留守婦女,大多隻是國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

(3)家庭影響大於學校。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考出去“將來出息會大一點”,“將來不再去翻土地”。但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調查卻發現沒有一個家長有超前教育的想法。

三、解決農村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思考,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主要抓以下幾點:

1.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

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發展中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就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2.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是從調查情況看,在我們當地,學生家長及教師對此卻不以為然。原因還是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不緊密,就業渠道不暢。調查中一位校長説到,他曾經去青島考察過,青島的職業教育培養培訓的都是緊缺人才,畢業後都能找到工作,職業教育很受歡迎。因此實行職業教育應以就業為導向、符合農村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的發展。

3.解構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機構

私立學校應該是一種補充、激活農村教育的最好形式。然而,在我們當地農村,私立學校就那麼幾所,而義務教育階段的私立學校就少之又少。最終使我們的教育成為獨家經營,始終處於“老大”地位,傳統、封閉、死守教條,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藥。因此應大力支持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以切實擴大高中的辦學規模,解決農村國中升高中的瓶頸問題,緩解升學的巨大壓力。

中國70%的人口在農村,據瞭解,農村(含縣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高達1.6億。然而農村中國小教育的現狀並不理想,反而面臨着諸多問題與困難。在當地農村,雖然絕大多數家庭通過各種途徑尚能承受孩子接受教育的支出,但仍然有少數孩子因受招生計劃的限制、家庭貧困,未圓上高中、考大學的夢想。現代社會倡導人們關注弱勢羣體,這些因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助他們圓自己的讀書夢想!我呼籲各級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迫切性,給予農村教育更多的支持,把更多優秀的教師吸引到農村中國小去,提高農村學校的辦學質量,促進農村教育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高等成人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現的是電視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的省地兩級教育學院,再後來各類普通大專院校也先後辦起了成人教育學院,紛紛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也應運而生。

成人高等教育的興起有其社會原因。我國從1966年文革開始到1977年正式恢復大學聯考整整xx年,社會上積壓了大量人才,他們渴望知識,渴望受更多的教育,而一兩年的大學聯考,不可能容納那麼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萬人),各類成人高校的興辦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社會對知識和學歷的需求,也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培養了人才。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大學聯考,一種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成人大學聯考是組織成人大學聯考,相對正式大學聯考適當降低要求。根據考試的成績,由各類成人高校,比如電大、職大、函大或正規高校的成教學院錄取,經過幾年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後畢業的一種教育方式,整個流程與正規的大學聯考和高等學歷教育相似,相對正規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數能畢業,人稱“進去難,出來容易”。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由考生直接自行報名,然後自學,每通過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業一門,所報考專業的全部課程結業,就由自考管理機構發給文憑。由於全靠考生自學,所以較難通過,自考開始初期,大多數課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加上一些人在自學期間結婚、生子,家務和工作兩忙,紛紛放棄學業,所以畢業率很低,人稱“進去容易,出來難”。

成人高等教育的產生,極大的彌補了我國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為廣大求學者在大學聯考“獨木橋”之外,另闢了一條接受高等教育的圖徑,為文革後急需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的社會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後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專科生924.2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建立以來,報考人數累計已達到xx多萬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氾濫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逐步形成。但是,重學歷、輕能力,唯學歷論,把學歷與就業、工資、職稱、提升掛鈎的現象也隨之產生。這些現象就使得人們被迫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搞一個高學歷,大學聯考的獨木橋過不去,只好到成教這邊想辦法。

巨大的需求,必然帶來巨大的利益,於是各種力量一齊上,羣起大辦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業單位辦各種管理幹部學院、進修學院、職工大學,各人民團體、個人辦各種自修大學、教學點。這些學校沒有場地,就租用中國小教室甚至倉庫,沒有師資就外聘大學離退休教師,沒有辦學資格就找一個地方的掛靠。這些社會辦學校,有的充當成人學院的教學點,招收成人大學聯考學生,更多的則是瞄準了自考生,從事自考助學,即組織自考生上課,後來發展到代為報考,購買教材,幾乎就成了一種學校教育。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一些大學及其所屬的系,也紛紛開始開辦自考助學,並利用本身的場地、師資優資,後來居上。高校附屬的成教學院和自修學院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傳統的電大、職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高校自高助學的花樣很多,分所謂的“長線”、“短線”,“短線”畢業比“長線”容易,當然,價格也高得多。但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説,貴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拿到文憑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為要拿個大專、本科文憑,好進某某單位,或是評職稱、漲工資、升職務才來的,學不學得到知識無所謂,形成為文憑而學的局面。

由於社會對文憑的畸形需要,也導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發展。學制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高,反正是你出錢,我幫你拿文憑就是了。各教學機構之間為了爭取生源,也就是為了錢,不擇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來越背離當初興辦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社會信用

教育產業化在今天是一個很熱門的詞,但其實在成教方面,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產業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就如工廠一樣,一批批的把學生招進來,走過場一樣的讓他們上上課,然後畢業發文憑。

成人大學聯考再一次成為香餑餑,因為只要考進去,一般出來不成問題,與自考的門門難過,年年着急相比,成人大學聯考可謂一勞永逸,成人大學聯考參加人數逐年猛增。但成人大學聯考必境要先考,雖然其標準已經不高了,可還是有很多人考不上,於是又有人辦成教預科,據説,只要上過預科,一般都能成過,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成人大學聯考通過。有的成教生考試前湊份子給老師送禮,老師也就順水推舟,透透題,放鬆監考,評卷抬抬手,反正是你拿文憑我得好處,皆大歡喜。

相對於自考,成教還算是比較規範的,因為成教院校還要對自己發出的文憑負一點責。自考這邊就更混亂了,因為自修學院是不發文憑的,只管上課,沒有任何責任。為了爭生源,很多自修學院紛紛向學生承諾包畢業、我們這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畢業。那怎麼包呢?

1、爭考點。有的大學系裏辦了“短線”班,而大學本是考點,本校“短線”班的學生安排到高樓層或偏僻的考場,外來的巡視員,在本校人員陪同引導下,根本不到這些考場去,考場老師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睜一眼閉一眼,香港喜劇裏的作弊招術,這裏全有。

2、有的大學本身就是自考出題學校。大辦什麼賣票串講,不論本校、外校,只要你買100元一張的高價票,我就給透點題,考試時説法變一變,換湯不換藥。

3、有的學校是爭到了本校閲卷。事先通知學生用什麼牌子,什麼顏色的筆。閲卷的時候,發現有人答不出來的,自然有人用同樣的筆幫他們答,你説這能有不過關的嗎?

學校有招,學生也有招,自考期間,考點附近的複印點異常火爆,都是複印作弊條子的。“高科技手段”紛紛應用,各種專業排版軟件大顯身手,七號分欄排的小條子成了考生必備。很多考生買兩本教材,考試時交上一本,身上還有一本。手機、呼機、快譯通齊上陣。有的考生戲稱,“抄的是好漢,不抄的是傻蛋,自考不是考學習,是考抄的手段”,一些誠實的考生感歎道“天天上課的,不如從不上課的,半夜起來背書的,不如考場上會抄的”。

就是這樣的考試,在《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課目中還是有人過不了,有的人抄都不知到抄那裏了!沒辦法,請槍手,一到考試,找槍手代考的廣告遍佈大學和網上,更有人組織代考公司,筆者在考場外等人,一個人塞給筆者一張宣傳單,居然是提供代考的廣告。

近年來,一再強調考場紀律,可是集體作弊,槍手代考有增無減,不論是考生自己還是社會,對自考、成教其實是怎麼一會事,心裏都有數,真正憑本事考出來的,沒幾個。

與自考、成教真實性下降的同時,社會對成教、自考的認同度也大大下降。報紙廣告招聘在學歷要求中往往明確表示,只要全日制學生或五大生除外。國家承認的文憑,已經漸漸得不到社會承認了。

四、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逐漸蜕變為金錢和學歷的交換。而且隨着大學的擴招,人才高消費現象的發展。成教、自修已經從專科發展到本科,現在已經向研究生教育進軍,從自發文憑向文憑、學位雙發轉變。向這樣下去,名不符實的研究生、學士、碩士將越來越多,誰能保證有一天不會出現自修的“水貨”博士呢?

現在的社會情況與七、八十年代已經大不一樣了。那時的中國是急缺高學歷,現在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現在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數量已經大大增加,加上近年興起的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教育供需缺口減小。大規模的成人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必要的。

現在的大學聯考制度,也做了調整,不論年齡、婚否都可以考大學。可以將成人教育和正規院校教育合併起來,統一進行。可以組織成人蔘加正式大學聯考,可以單設考場,考取者和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應屆生享有高等地位,上高樣的教材,按同樣的大綱要求,體育等課程除外,按同等要求畢業,所不同的只是學習時間不同,為業餘時間授課。這樣做可以保證成人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也可以讓成人教育學生的學歷重新得到社會的信任和承認。

【第7篇】2022年6月實習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教育問題歷來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教育事業是歷朝歷代興國安邦的大業,它關係着一個國家的發展大計,關係着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 基礎教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是塑造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及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綜合素質的關鍵。本站為大家整理了實習教育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閲讀!

一、調查概況

20xx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榮幸的有機會在鎮江市南門國小過了我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涯。我這一個多月的實習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教育實習,二是作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實習。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積極認真地工作,虛心向辦公室裏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時,我還利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做了一番的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語文這門課在當今時代的教學情況的。通過調查研究,我對當下語文教學的狀況有了初步的瞭解,為深化教學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二)調查方法抽樣調查:以我實習的三年級語文教師為主要調查對象,調查對象為我的指導老師王燕老師、年級主任張俊妹老師、三年級二班班主任黃麗萍老師以及兩位新老師:仲菲老師和孫琴老師。

三、調查結果

1、從語文教師的自身、教學等方面探究現今國小語文教學的現狀。首先,從國小語文教師的自身方面談一談語文教學的狀況。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我發現三年級的語文教師的文化水平都是大專。經過從教導處瞭解的信息,在這所國小中擁有大專文憑的老師佔多數,只有少數教師擁有本科文憑。這證明國小語文教師普遍文憑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話不算很標準。這些狀況比較讓人憂心。其次,從現今國小語文教師的教學方面來看語文教學的狀況。在教學方法方面,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基本都採用問答法、講授法,少數有經驗的老教師會採用自學輔導法、情境教學法以更好地達到效果。在採用教學設備方面,經調查發現,現在的語文課堂教學,大多數老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還是原始的:老師講學生聽,他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掃描儀等先進的手段。導致這種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例,上課時學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學生再看書本了。學生多愛看一些圖畫,對圖畫的記憶倒很清楚,但卻忽略了圖畫旁邊的文字。這種教學方法還使得老師變得懶惰起來,大部分老師在上多媒體課時很少板書,一些老師一節課下來,根本就沒在黑板上寫一個字,學生也就不作筆記了。他們認為國小的主要任務還是在認字識字一塊,利用多媒體等先進設備,無形之中就降低了寫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學生的自覺意識不高,基本是老師寫他們也寫,老師不動他們也不會動,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只能捨棄先進的設備,轉向老舊的方法了。事實也證明採用老舊的方法是正確的,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

2、從學生的角度探究現今國小語文的發展現狀我實習的年級是三年級,學生都在十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學生心智很不成熟。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我發現不僅男生好動,女生也不容易安靜下來,上課開小差、做小動作的學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級是個特殊的時間段,語文這門學科從這個年級開始,才真正發揮它的作用,從這裏他們上語文課的任務不僅僅是識字,更重要的是要開始學習如何使用語言,如果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語文的知識的,這非常讓三年級的語文老師頭痛。所以上課時,吸引學生注意、維護課堂秩序就成了每個三年級語文教師的重頭戲,他們努力以富於激情的聲音、高低起伏的腔調吸引着學生的注意力,以遊走於課堂每個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懲罰維持着課堂的秩序。每一位國小語文教師都努力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他們使盡手段、用盡方法,就是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語文學習上來。

在實習期間,我曾帶領實習班級的學生去多媒體教室上過三次課。通過這幾次課,我發現國小生對現代化的教學手法還是比較喜歡的,很感興趣,可是他們自律意識比較差,到了新鮮的地方就東張西望、交頭接耳,導致課堂紀律難以維持,另外由於學校資源問題,多媒體教室又是科學實驗室,實驗器材設備比較多,學生好奇心太強,儘管老師千強調、萬強調,還是有個別學生會去拿、去碰。正因為這樣,這所國小的語文老師都不願意帶着學生使用先進設備。

國小生年紀比較小,所以知識面比較狹窄,上他們的課就不能海闊天空地、一股腦兒地將語文老師所有知道的、關於課文的東西都灌輸給他們,要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如果語文老師不管不顧這些,那就有可能使學生失去上語文課的興趣,甚至討厭起語文課來。實習期間,我教的第課文就是做一片美的葉子,這篇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片葉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這裏需要給他們拓展一下關於光合作用的含義,但是又不能講的太過深入,不然的話不僅語文課不像語文課了,而且學生也理解不了。於是,我用我自己的語言比較淺層次的講述了一下基本過程,只要求他們明白葉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學習壓力方面,我是在國小實習的,調查的對象都是國小生,教育局明文規定他們的在校學習時間不能超過六個小時,回家作業不能超過一個小時。因為回家作業的總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所以劃給語文的時間就更少了,所以我認為他們的負擔還是很輕的。不過我不是他們,不能為他們立言,為此我專門進行了瞭解。據我深入學生之中瞭解到的,大多數學生對回家作業的量還是很滿意的,也能夠及時完成,只有少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遲交或不寫作業。可是他們普遍都認為在校的課堂作業太多了,導致他們沒時間玩耍。我瞭解到硬筆習字冊是他們課後必須要完成的,大多數時候還要完成大練習冊和補充習題的訂正,有時候還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謄寫。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地去問了幾位老師,老師們告訴我其實他們並不想這樣,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是由於教育局給的回家作業時間太少,導致很多既定任務無法完成;二是學生本身回家作業存在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利用課後時間讓他們訂正返工;三是學生的升學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成績,放鬆作業這塊,有可能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學生家長也不能理解,這在前幾屆有過這樣的前車之鑑。

3、從學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現今語文教學該往何處去。

國小生的認知發展的一般特點:國小生的感知覺已經逐漸完善,他們的方位知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髮展,觀察事物更加細緻有序。國小生的記憶能力也迅速發展,從以機械識記為主逐漸發展到以意義識記為主,從以具體形象識記為主到詞的抽象記憶能力逐漸增長,從不會使用記憶策略到主動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識記。國小生的言語也有很大發展,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口頭言語,在教育的影響下,逐漸掌握了書面言語,學會了寫字、閲讀和寫作。國小生思維的基本特徵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為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國小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所佔的成分較多,而高年級兒童抽象思維的成分較多。

國小語文教學要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找出適合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生在思維方面的發展,引導他們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重視學生在言語上的發展,適時給與引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適時把握學生在識記能力上的發展,讓他們多記多背,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國小生的社會性發展的一般特點:入學以後,他們的社會關係發生了重要變化,與老師和同學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在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中,他們逐漸學會與人相處、與人合作及競爭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師生關係及同伴關係對他們的學校適應有重要影響。這種關係的質量既影響到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對班級、學校的歸屬感,也影響到學生情緒、情感的發展。國小階段也是個體自我概念逐漸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的學業成敗、社會技能的掌握程度,來自教師及同伴的社會支持,對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個性品質有很大的影響。

國小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在個性品質上的塑造,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注重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表現,適時給予他們指導,鼓勵他們融入集體,關心他人。

國小生的道德認識能力也逐漸發展起來,從只注意行為的後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結果。由於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他們越來越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道德情感體驗日益深刻。

我認為,在現今條件下改善語文教學現狀必須先從制度改革抓起,國小生減負不能光看回家作業量,最重要的是要關注教育局的既定作業量。其次要提升教師團隊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質,要培養一批關愛學生的老師。最後就是,要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制定適合他們的課程,讓他們在身心愉悦中增長知識、獲得做人的學問。

【第8篇】成人高等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現的是電視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的省地兩級教育學院,再後來各類普通大專院校也先後辦起了成人教育學院,紛紛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也應運而生。

成人高等教育的興起有其社會原因。我國從1966年文革開始到1977年正式恢復大學聯考整整10年,社會上積壓了大量人才,他們渴望知識,渴望受更多的教育,而一兩年的大學聯考,不可能容納那麼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萬人),各類成人高校的興辦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社會對知識和學歷的需求,也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培養了人才。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大學聯考,一種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成人大學聯考是組織成人大學聯考,相對正式大學聯考適當降低要求。根據考試的成績,由各類成人高校,比如電大、職大、函大或正規高校的成教學院錄取,經過幾年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後畢業的一種教育方式,整個流程與正規的大學聯考和高等學歷教育相似,相對正規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數能畢業,人稱“進去難,出來容易”。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由考生直接自行報名,然後自學,每通過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業一門,所報考專業的全部課程結業,就由自考管理機構發給文憑。由於全靠考生自學,所以較難通過,自考開始初期,大多數課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加上一些人在自學期間結婚、生子,家務和工作兩忙,紛紛放棄學業,所以畢業率很低,人稱“進去容易,出來難”。

成人高等教育的產生,極大的彌補了我國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為廣大求學者在大學聯考“獨木橋”之外,另闢了一條接受高等教育的圖徑,為文革後急需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的社會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後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專科生924.2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建立以來,報考人數累計已達到xx多萬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氾濫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逐步形成。但是,重學歷、輕能力,唯學歷論,把學歷與就業、工資、職稱、提升掛鈎的現象也隨之產生。這些現象就使得人們被迫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搞一個高學歷,大學聯考的獨木橋過不去,只好到成教這邊想辦法。

巨大的需求,必然帶來巨大的利益,於是各種力量一齊上,羣起大辦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業單位辦各種管理幹部學院、進修學院、職工大學,各人民團體、個人辦各種自修大學、教學點。這些學校沒有場地,就租用中國小教室甚至倉庫,沒有師資就外聘大學離退休教師,沒有辦學資格就找一個地方的掛靠。這些社會辦學校,有的充當成人學院的教學點,招收成人大學聯考學生,更多的則是瞄準了自考生,從事自考助學,即組織自考生上課,後來發展到代為報考,購買教材,幾乎就成了一種學校教育。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一些大學及其所屬的系,也紛紛開始開辦自考助學,並利用本身的場地、師資優資,後來居上。高校附屬的成教學院和自修學院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傳統的電大、職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高校自高助學的花樣很多,分所謂的“長線”、“短線”,“短線”畢業比“長線”容易,當然,價格也高得多。但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説,貴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拿到文憑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為要拿個大專、本科文憑,好進某某單位,或是評職稱、漲工資、升職務才來的,學不學得到知識無所謂,形成為文憑而學的局面。

由於社會對文憑的畸形需要,也導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發展。學制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高,反正是你出錢,我幫你拿文憑就是了。各教學機構之間為了爭取生源,也就是為了錢,不擇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來越背離當初興辦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社會信用

教育產業化在今天是一個很熱門的詞,但其實在成教方面,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產業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就如工廠一樣,一批批的把學生招進來,走過場一樣的讓他們上上課,然後畢業發文憑。

成人大學聯考再一次成為香餑餑,因為只要考進去,一般出來不成問題,與自考的門門難過,年年着急相比,成人大學聯考可謂一勞永逸,成人大學聯考參加人數逐年猛增。但成人大學聯考必境要先考,雖然其標準已經不高了,可還是有很多人考不上,於是又有人辦成教預科,據説,只要上過預科,一般都能成過,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成人大學聯考通過。有的成教生考試前湊份子給老師送禮,老師也就順水推舟,透透題,放鬆監考,評卷抬抬手,反正是你拿文憑我得好處,皆大歡喜。

相對於自考,成教還算是比較規範的,因為成教院校還要對自己發出的文憑負一點責。自考這邊就更混亂了,因為自修學院是不發文憑的,只管上課,沒有任何責任。為了爭生源,很多自修學院紛紛向學生承諾包畢業、我們這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畢業。那怎麼包呢?

1、爭考點。有的大學系裏辦了“短線”班,而大學本是考點,本校“短線”班的學生安排到高樓層或偏僻的考場,外來的巡視員,在本校人員陪同引導下,根本不到這些考場去,考場老師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睜一眼閉一眼,香港喜劇裏的作弊招術,這裏全有。

2、有的大學本身就是自考出題學校。大辦什麼賣票串講,不論本校、外校,只要你買100元一張的高價票,我就給透點題,考試時説法變一變,換湯不換藥。

3、有的學校是爭到了本校閲卷。事先通知學生用什麼牌子,什麼顏色的筆。閲卷的時候,發現有人答不出來的,自然有人用同樣的筆幫他們答,你説這能有不過關的嗎?

學校有招,學生也有招,自考期間,考點附近的複印點異常火爆,都是複印作弊條子的。“高科技手段”紛紛應用,各種專業排版軟件大顯身手,七號字分欄排的小條子成了考生必備。很多考生買兩本教材,考試時交上一本,身上還有一本。手機、呼機、快譯通齊上陣。有的考生戲稱,“抄的是好漢,不抄的是傻蛋,自考不是考學習,是考抄的手段”,一些誠實的考生感歎道“天天上課的,不如從不上課的,半夜起來背書的,不如考場上會抄的”。

就是這樣的考試,在《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課目中還是有人過不了,有的人抄都不知到抄那裏了!沒辦法,請槍手,一到考試,找槍手代考的廣告遍佈大學和網上,更有人組織代考公司,筆者在考場外等人,一個人塞給筆者一張宣傳單,居然是提供代考的廣告。

近年來,一再強調考場紀律,可是集體作弊,槍手代考有增無減,不論是考生自己還是社會,對自考、成教其實是怎麼一會事,心裏都有數,真正憑本事考出來的,沒幾個。

與自考、成教真實性下降的同時,社會對成教、自考的認同度也大大下降。報紙廣告招聘在學歷要求中往往明確表示,只要全日制學生或五大生除外。國家承認的文憑,已經漸漸得不到社會承認了。

四、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逐漸蜕變為金錢和學歷的交換。而且隨着大學的擴招,人才高消費現象的發展。成教、自修已經從專科發展到本科,現在已經向研究生教育進軍,從自發文憑向文憑、學位雙發轉變。向這樣下去,名不符實的研究生、學士、碩士將越來越多,誰能保證有一天不會出現自修的“水貨”博士呢?

現在的社會情況與

七、八十年代已經大不一樣了。那時的中國是急缺高學歷,現在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現在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數量已經大大增加,加上近年興起的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教育供需缺口減小。大規模的成人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必要的。

現在的大學聯考制度,也做了調整,不論年齡、婚否都可以考大學。可以將成人教育和正規院校教育合併起來,統一進行。可以組織成人蔘加正式大學聯考,可以單設考場,考取者和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應屆生享有高等地位,上高樣的教材,按同樣的大綱要求,體育等課程除外,按同等要求畢業,所不同的只是學習時間不同,為業餘時間授課。這樣做可以保證成人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也可以讓成人教育學生的學歷重新得到社會的信任和承認。

【第9篇】2022年6月實習教育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一、我於20xx年9月份,對我實習的一所縣級國中的班級教學管理概況進行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該校的班級教學管理有了初步的瞭解,探索了大班班級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為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客觀的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瞭解富川一中班級教學管理現狀,針對富川一中大班班級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調查,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二)調查對象:富川一中七年級八年級師生

(三)調查方法:訪談法、觀察法

[摘要]: 國中班級教學管理是國中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實現國中學校教育目標,完成育人任務,起着極其重要作用。當前國中大班教學管理中存在着諸多問題,本文是以富川一中班級教學管理為例進行調查研究,瞭解該校班級教學管理的現狀,針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試圖從學校大班教學管理和國中學生的性格特點出發,對國中大班教學管理及措施作初步探討,提出瞭解決策略。

關鍵詞:大班教學管理、班級人數、管理方式

班級是學校的基層組織,是學校工作的基礎,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在班級中具體貫徹落實。班級教學管理工作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校全局和學生的成長。然而,國中大班教學管理諸多問題的存在不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個性的健康發展。因此,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高度重視。

一、大班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班式”班級不利於教學管理和學生的身心發展

富川一中是一所縣級國中,校園佔地面積為30畝。學生擁有39個教學班,共有2800多人,教師123名。在調查中,七年級年級學生最多的班級有86人,最少學生的班級有66人,八年級年級最多學生的班級有71人,最少學生的班級有59人,全校平均每一個班級人數超過70人,而平均每個班級的老師只有3人,同時,大多數班主任還擔任兩個班級的教學工作。班級人數的超標,大大加大了老師的工作量,即使教師加班加點工作,但平均在每個學生身上所用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極少的,嚴重地影響了班級的教學。由於精力不足,教師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的發展,很難做到科學教書育人。

1、班級人數太多,直接影響到教學活動的開展,也阻礙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的知識水平存在着差異,思維和理解能力的高低也不同,教學的設計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學習。事實上,由於人數太多,教師很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認知風格、理解水平等差異性,無法每一位同學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做到真正的主動充分地參與到學習中。同時,學生人數多,教室大,坐在後面或角落的學生時常聽不到老師的聲音,或看不到黑板,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容易造成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思想開小差,做小動作現象,在上信息技術課上,這種現象尤為嚴重。學校機房的計算機不足每人一台,有些班級有20多位同學沒有計算機,操作性課程學習時,學生很難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和步驟,有的學生基礎差,又沒有電腦操作練習,長時期的得不到老師指導,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面對這種情況,教師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人數太多,能把課堂的紀律控制好就算是成功的。有些直接老師説:“只要那位學生不説話、打鬧等影響到其它的同學學習就可以了,根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認真聽課。”

2、班級人數過多,不利班級管理科學化。

班級管理科學化是指遵循國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國中班級管理運行的客觀規律,採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管理的過程。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一代,是班級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總目標。而大部分國中的學生已開始處於青春發育期,此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育都趨於成熟,但情感表現熱情但膚淺,自制力和毅力差,個別學生的逆返心理較強。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和在日常的交往中,教師都要對學生的心理有一個清晰的瞭解,把握住學生心理髮展的階段和特點以及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但面對人數如此多的班級,“僧多粥少”,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工作上,只能抓“大的方面”,常常忽略細節性的問題。學生心理教育工作只是針對學習好的“優秀學生”和常違反紀律的“調皮學生”。而大部分學生他們很少受到老師表揚,也很少被老師批評,似乎是被擺到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裏。現在的學生很多是來自單親家庭、或者是留守兒童,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缺少家庭的愛和父母的指導,受到外界長時間的冷落後,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形成心理問題。

3、班級人數過多,不利學生的身心發展。

由於學生人均教室佔用面積明顯偏低,課桌距離黑板較近,久而久之,學生視力和學習能力都會下降。一進教室就是模糊的一片的學生,容易承受心理壓力,產生壓抑煩躁的情緒。在教室裏根本談不到安全、舒適。教室人數過多導致空氣污濁和含氧量低。學生學習是要用腦的,沒有新鮮空氣,人腦缺氧,智力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尤其冬天上課,大家擠在一起,門窗緊閉,呼吸“有限”的空氣,很容易傳染疾病,造成學生身體素質下降。

(二)大班教學管理使班主任管理方式出現了“畸向”

班級人數過多,班級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目前國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未能充分採用以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理論為指導的科學性管理。部分班級管理者在班級管理活動中過分使用強制性的“管、卡、壓”管理手段。對於班級經常違反紀律的學生,教師會經常與他們“交流”,班主任辦公室裏,經常會看到有學生在做俯卧撐、蹲馬步、站立等,這一罰就是一節課,有的甚至是幾個小時。在訪談中我們向一位教師提到:“這樣的教育管理,會不會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回答: “沒有辦法,面對這麼多的學生,班主任只有一個,不可能對一個個學生進行説教教育,再者,這些學生的品行在國小的時候就形成了,具有了頑固性,只有讓他們吃一點‘苦頭’,讓他們怕班主任,這樣才能管理好一個班級。”然而,嚴厲的批評教育、懲罰的教育方式雖具有顯性效果:費時少,見效快,但也有很多的負面影響,這樣導致師生關係的疏遠,學生在表面上怕老師,但更多的學生具有逆反心理。在班主任在班級時,班級紀律很好,但班主任不在時,學生的本性又開始暴露出來,沒有達到真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錯誤,改正錯誤的教育效果。造成只有“常懲罰學生”的老師才能管好班級紀律,“脾氣很好”的老師很難控制好課堂,有的學生甚至會辱罵老師。同時,學生被處罰多了,對老師的處罰已習以為常,缺乏了榮辱感。我在採訪一位經常被老師懲罰的學生歐陽致恩時問他:“你覺得被老師懲罰是一件羞恥的事情嗎?”他回答:“沒有,只有被老師在全校學生面前批評,才感到羞恥。”可見,教師重視強制性嚴厲的教育,忽視了學生心理情感上的教育,嚴重造成學生缺乏正常健康的心理品格。

二、班級人數過多的原因分析和解決策略

(一)學齡人口多,老師學校不足

據我們瞭解,富川縣只有兩所縣級國中,一所是富川一中,另一所是富川二中,富川二中是重點中學,主要招收高中生和中專生,招收國中生較少。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只能在一中就讀。富川一中面向招收5個鄉鎮和縣城的學生,學生數額已達2800多人,而教室、老師等不足,這是造成大班教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決策略:富川縣政府應該增強重視教育問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根據學齡人口的變化,及時增加和更新教學設施,修建新的教學樓、學生宿舍樓等。教育行政部門將管理重心下移,支持校長依法自主辦學,逐步擴大學校人、財、物的管理權,鼓勵校長積極探索,創辦特色,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通過人才引進加大教師隊伍的建設,培養優秀為教育事業獻身的骨幹教師。

(二)保證大班教學的質量,增加教學設備

在班級人數還無法減少的情況下,學校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對學生的教育學習負責,建立良好的教學設備。第一,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講課的聲音,學校應該給每一個大班的班級配上無線話筒和音箱;第二,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學校應加大實驗室、機房等設施的建設,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實驗可做,有計算機操作學習;第三,為了教室空氣的流通,特別夏天天氣的炎熱時,保證學生擁有更為舒適的學習環境,學校應該在每一個班上安裝電扇;第四,科學地安裝日光燈,確保教室的每一處都有足夠的亮度,保護學生的視力。

(三)加強學生的心理輔導,建立心理諮詢室

國中階段是學生個性形成和心理髮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此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發育都趨於成熟,但情感表現熱情但膚淺,在大班教學管理中,由於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情感交流輔導欠缺,學生容易形成心理問題,心理輔導教育成了學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加強學生的心理教育,彌補班主任和老師在教育上的不足,才能更加有效使學生不斷健康成長。可據調查瞭解,富川一中至今仍沒有心理老師,更沒有開展心理輔導課。

(四)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培訓

班級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統工程,幾乎涉及到一切與人有關的科學領域,班級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論涉及範圍也很廣,其中與班級管理密切聯繫的主要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管理學以及這些學科交叉研究產生的邊緣學科,一個良好的班級管理需要理論的指導,它要求教育理念要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的發展進行不同的分析管理。因此,學校應該重視班主任的培訓工作,不斷給班主任灌輸新的教育理論,認識新的教育形態,真正做到管理科學化。同時要加強對班級、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要認真分析班級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併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第10篇】關於成人高等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現的是電視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的省地兩級教育學院,再後來各類普通大專院校也先後辦起了成人教育學院,紛紛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也應運而生。

成人高等教育的興起有其社會原因。我國從1966年文革開始到1977年正式恢復大學聯考整整10年,社會上積壓了大量人才,他們渴望知識,渴望受更多的教育,而一兩年的大學聯考,不可能容納那麼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萬人),各類成人高校的興辦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社會對知識和學歷的需求,也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培養了人才。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大學聯考,一種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成人大學聯考是組織成人大學聯考,相對正式大學聯考適當降低要求。根據考試的成績,由各類成人高校,比如電大、職大、函大或正規高校的成教學院錄取,經過幾年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後畢業的一種教育方式,整個流程與正規的大學聯考和高等學歷教育相似,相對正規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數能畢業,人稱進去難,出來容易。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由考生直接自行報名,然後自學,每通過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業一門,所報考專業的全部課程結業,就由自考管理機構發給文憑。由於全靠考生自學,所以較難通過,自考開始初期,大多數課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加上一些人在自學期間結婚、生子,家務和工作兩忙,紛紛放棄學業,所以畢業率很低,人稱進去容易,出來難。

成人高等教育的產生,極大的彌補了我國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為廣大求學者在大學聯考獨木橋之外,另闢了一條接受高等教育的圖徑,為文革後急需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的社會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後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專科生924.2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建立以來,報考人數累計已達到xx多萬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氾濫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逐步形成。但是,重學歷、輕能力,唯學歷論,把學歷與就業、工資、職稱、提升掛鈎的現象也隨之產生。這些現象就使得人們被迫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搞一個高學歷,大學聯考的獨木橋過不去,只好到成教這邊想辦法。

巨大的需求,必然帶來巨大的利益,於是各種力量一齊上,羣起大辦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業單位辦各種管理幹部學院、進修學院、職工大學,各人民團體、個人辦各種自修大學、教學點。這些學校沒有場地,就租用中國小教室甚至倉庫,沒有師資就外聘大學離退休教師,沒有辦學資格就找一個地方的掛靠。這些社會辦學校,有的充當成人學院的教學點,招收成人大學聯考學生,更多的則是瞄準了自考生,從事自考助學,即組織自考生上課,後來發展到代為報考,購買教材,幾乎就成了一種學校教育。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一些大學及其所屬的系,也紛紛開始開辦自考助學,並利用本身的場地、師資優資,後來居上。高校附屬的成教學院和自修學院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傳統的電大、職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高校自高助學的花樣很多,分所謂的長線、短線,短線畢業比長線容易,當然,價格也高得多。但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説,貴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拿到文憑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為要拿個大專、本科文憑,好進某某單位,或是評職稱、漲工資、升職務才來的,學不學得到知識無所謂,形成為文憑而學的局面。

由於社會對文憑的畸形需要,也導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發展。學制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高,反正是你出錢,我幫你拿文憑就是了。各教學機構之間為了爭取生源,也就是為了錢,不擇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來越背離當初興辦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社會信用

教育產業化在今天是一個很熱門的詞,但其實在成教方面,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產業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就如工廠一樣,一批批的把學生招進來,走過場一樣的讓他們上上課,然後畢業發文憑。

成人大學聯考再一次成為香餑餑,因為只要考進去,一般出來不成問題,與自考的門門難過,年年着急相比,成人大學聯考可謂一勞永逸,成人大學聯考參加人數逐年猛增。但成人大學聯考必境要先考,雖然其標準已經不高了,可還是有很多人考不上,於是又有人辦成教預科,據説,只要上過預科,一般都能成過,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成人大學聯考通過。有的成教生考試前湊份子給老師送禮,老師也就順水推舟,透透題,放鬆監考,評卷抬抬手,反正是你拿文憑我得好處,皆大歡喜。

相對於自考,成教還算是比較規範的,因為成教院校還要對自己發出的文憑負一點責。自考這邊就更混亂了,因為自修學院是不發文憑的,只管上課,沒有任何責任。為了爭生源,很多自修學院紛紛向學生承諾包畢業、我們這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畢業。那怎麼包呢?

1、爭考點。有的大學系裏辦了短線班,而大學本是考點,本校短線班的學生安排到高樓層或偏僻的考場,外來的巡視員,在本校人員陪同引導下,根本不到這些考場去,考場老師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睜一眼閉一眼,香港喜劇裏的作弊招術,這裏全有。

2、有的大學本身就是自考出題學校。大辦什麼賣票串講,不論本校、外校,只要你買100元一張的高價票,我就給透點題,考試時説法變一變,換湯不換藥。

3、有的學校是爭到了本校閲卷。事先通知學生用什麼牌子,什麼顏色的筆。閲卷的時候,發現有人答不出來的,自然有人用同樣的筆幫他們答,你説這能有不過關的嗎?

學校有招,學生也有招,自考期間,考點附近的複印點異常火爆,都是複印作弊條子的。高科技手段紛紛應用,各種專業排版軟件大顯身手,七號字分欄排的小條子成了考生必備。很多考生買兩本教材,考試時交上一本,身上還有一本。手機、呼機、快譯通齊上陣。有的考生戲稱,抄的是好漢,不抄的是傻蛋,自考不是考學習,是考抄的手段,一些誠實的考生感歎道天天上課的,不如從不上課的,半夜起來背書的,不如考場上會抄的。

就是這樣的考試,在《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課目中還是有人過不了,有的人抄都不知到抄那裏了!沒辦法,請槍手,一到考試,找槍手代考的廣告遍佈大學和網上,更有人組織代考公司,筆者在考場外等人,一個人塞給筆者一張宣傳單,居然是提供代考的廣告。

近年來,一再強調考場紀律,可是集體作弊,槍手代考有增無減,不論是考生自己還是社會,對自考、成教其實是怎麼一會事,心裏都有數,真正憑本事考出來的,沒幾個。

與自考、成教真實性下降的同時,社會對成教、自考的認同度也大大下降。報紙廣告招聘在學歷要求中往往明確表示,只要全日制學生或五大生除外。國家承認的文憑,已經漸漸得不到社會承認了。

四、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逐漸蜕變為金錢和學歷的交換。而且隨着大學的擴招,人才高消費現象的發展。成教、自修已經從專科發展到本科,現在已經向研究生教育進軍,從自發文憑向文憑、學位雙發轉變。向這樣下去,名不符實的研究生、學士、碩士將越來越多,誰能保證有一天不會出現自修的水貨博士呢?

現在的社會情況與七、八十年代已經大不一樣了。那時的中國是急缺高學歷,現在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現在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數量已經大大增加,加上近年興起的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教育供需缺口減小。大規模的成人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必要的。

現在的大學聯考制度,也做了調整,不論年齡、婚否都可以考大學。可以將成人教育和正規院校教育合併起來,統一進行。可以組織成人蔘加正式大學聯考,可以單設考場,考取者和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應屆生享有高等地位,上高樣的教材,按同樣的大綱要求,體育等課程除外,按同等要求畢業,所不同的只是學習時間不同,為業餘時間授課。這樣做可以保證成人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也可以讓成人教育學生的學歷重新得到社會的信任和承認。

【第11篇】大學生新農村教育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第一部分:做人篇

我於1月20日清晨乘上返鄉度假的列車,下午到家後,稍做一晚的休息,便又匆匆背上行囊,踏上前往莊河旅程。由於在那裏有姐姐照應,因此我並不十分害怕。在汽車行駛途中下起了大雪,我的心情也像這漫天飛舞的雪花有點亂,也有喜悦的激動。因為這畢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我將收穫這20年來第一份報酬,將擁有自己支配的一筆數額可觀的工資。我為它做了無數美妙的計劃,我最終決定應為父母各買一套新年的衣服,想讓他們在走親訪友的時候感到自己是最幸福的父母。但我的這個心願最終還是未能達成,因為從莊河回來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四,父母都忙着添置年貨,沒有時間和精力陪我逛街,最主要的是他們都捨不得花我的錢。最後這筆錢進入了我大一下學期的生活費中。

做人——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普天之下最珍貴的情感,當我們羽翼漸豐即將翱翔於天宇之際,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學會感激我們的父母,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答謝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情呢?

路途中的景象對我的觸動很大:道路兩旁放眼望去稀稀兩兩的人家,且相距很遠,這讓我想到農村的孩子上學不容易啊!這裏屬於山區,從收割後遺留的莊稼茬可以看出,這裏的農民是靠種玉米為生,沒有種水稻和小麥,更沒有建大棚的。我想,這裏農民的收入一定不會很高,接下來的所見更加肯定了我的猜想。這裏的房子很少有磚瓦房,大多是石頭砌的房子和泥土房,有一些農民甚至還住的是破舊的茅草房。我心裏開始有一種説不出的酸楚。我們國家的一些地區也許也像這裏一樣落後,新農村建設任重而道遠。但這裏荒涼卻並不頹廢,因為這裏的農民已經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有一批像我姐姐那樣甘願在農村吃苦的普通教師,我相信通過一代人、兩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一定會在這裏取得成功!雪依然漫天飛舞着,隨着離目的地越來越近,我的心情更多的是一種因責任感而產生的緊張與不安:儘管即將面對的是國小三年級的英語教育工作,但我沒有做老師的經驗,萬一教不會孩子怎麼辦?我怎麼對得起姐姐的信任,怎麼對得起把自己的血汗錢拿來讓孩子上課、渴盼他們成才的父老鄉親?我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十倍的認真和努力做好我的工作。

做人——要有責任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他人的期待,更要對得起對社會的責任。

第二部分:為師篇

1月21日下午,我來到超凡英語培訓學校,與校長匆匆見過面,姐姐就把我拉到教室進行培訓,讓我瞭解上課的流程,如何管理學生,如何帶領學生做遊戲,上課時應注意哪些問題等等。聽到這些,我腦袋一下子就大了,心裏異常緊張。為了增加我的實戰經驗,姐姐找來幾個小孩臨時當我的學生。開始時我講課的聲音非常小,而且經常笑場。經過姐姐的多次糾正和指導,我漸漸進入角色。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起牀了,把昨天剛剛學到的東西又演練幾遍,不到七點鐘,已有學生和家長陸陸續續地來到了教室。看到那一張張可愛的面孔,我真想笑,不過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嚴肅,記住自己是老師而不再是學生。那些來早的小孩自覺的坐在座位上讀單詞。不一會,學生都來了。上課鈴一響,他們都自覺的坐好,不再説話。我用英語簡短的做了一下自我介紹,便開始講課。第一節課校長還來聽課了呢!當時我默默暗示自己越是這樣越要保持鎮定,不能出差錯。第一節課就這樣在焦慮和緊張中匆匆上完了。有了第一節課的“開門紅”,接下來的三節課上得還比較輕鬆。不知不覺一上午的四節課都結束了,我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此時的我,腿站得生疼,嗓子都快冒煙了,可我還是很高興,一種成就感在我心中慢慢生長,這給我以後上課增添了信心。

一些學生沒有書,我就天天給他們抄錄課文。為了增加他們的閲讀興趣,我還在每篇課文的旁邊用彩筆畫了一些圖案,為了獎勵表現好的同學,我還自己出錢給他們買粘貼。他們儘管上課時也有走神和做小動作的時候,但都非常聽話,讀單詞的時候聲音都非常響亮,回答問題也都搶着舉手。二十天悄悄的從眼前飛逝。其間也遇到過不少麻煩,比如上課孩子突然哭了,放學時領生病的孩子回家,處理我們班的學生被高年級學生欺負的事情等等,但現在想起來卻覺得很有趣。不過和有趣比起來,這二十天給我最多的還是感動。這些孩子的家離學校都很遠,可他們每天都能在天剛剛亮的時候提前到學校學習。他們有的是在家長的陪護下來的,有的是騎自行車來的,有的是步行來的。儘管路很遠,儘管天很黑很冷,儘管很累並且少了許多玩的時間,可他們從來不遲到。這讓我想起了今年春晚那些打工家庭的孩子説的一句話:“別人和我比父母,我和他們比明天。”農村的孩子深知上學的機會來之不易,因此他們分外珍惜。雖然他們的家庭條件比不上城裏的孩子,但他們唯獨不缺少的就是吃苦耐勞的堅毅品質。只要他們的這種品質加上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將取得成功。從孩子那渴求知識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對農村的未來……

【第12篇】高等成人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發展

我國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始於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最早出現的是電視大學、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育部門的省地兩級教育學院,再後來各類普通大專院校也先後辦起了成人教育學院,紛紛涉足成人高等教育,此外職工大學、函授大學也應運而生。

成人高等教育的興起有其社會原因。我國從1966年文革開始到1977年正式恢復大學聯考整整10年,社會上積壓了大量人才,他們渴望知識,渴望受更多的教育,而一兩年的大學聯考,不可能容納那麼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渴求(1977年高校招生不足30萬人),各類成人高校的興辦給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滿足了社會對知識和學歷的需求,也為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培養了人才。

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大學聯考,一種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成人大學聯考是組織成人大學聯考,相對正式大學聯考適當降低要求。根據考試的成績,由各類成人高校,比如電大、職大、函大或正規高校的成教學院錄取,經過幾年的學習,經考試合格後畢業的一種教育方式,整個流程與正規的大學聯考和高等學歷教育相似,相對正規一些,一般只要能考上,大多數能畢業,人稱進去難,出來容易。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是由考生直接自行報名,然後自學,每通過一門課程的考試結業一門,所報考專業的全部課程結業,就由自考管理機構發給文憑。由於全靠考生自學,所以較難通過,自考開始初期,大多數課程的合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加上一些人在自學期間結婚、生子,家務和工作兩忙,紛紛放棄學業,所以畢業率很低,人稱進去容易,出來難。

成人高等教育的產生,極大的彌補了我國高等教育力量的不足,為廣大求學者在大學聯考獨木橋之外,另闢了一條接受高等教育的圖徑,為文革後急需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的社會提供了大批人才。改革開放後的20年中,成人高等教育共畢業本、專科生924.21萬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製度建立以來,報考人數累計已達到xx多萬人。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氾濫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逐步形成。但是,重學歷、輕能力,唯學歷論,把學歷與就業、工資、職稱、提升掛鈎的現象也隨之產生。這些現象就使得人們被迫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搞一個高學歷,大學聯考的獨木橋過不去,只好到成教這邊想辦法。

巨大的需求,必然帶來巨大的利益,於是各種力量一齊上,羣起大辦成人高等教育。各企事業單位辦各種管理幹部學院、進修學院、職工大學,各人民團體、個人辦各種自修大學、教學點。這些學校沒有場地,就租用中國小教室甚至倉庫,沒有師資就外聘大學離退休教師,沒有辦學資格就找一個地方的掛靠。這些社會辦學校,有的充當成人學院的教學點,招收成人大學聯考學生,更多的則是瞄準了自考生,從事自考助學,即組織自考生上課,後來發展到代為報考,購買教材,幾乎就成了一種學校教育。

從九十年代初開始,一些大學及其所屬的系,也紛紛開始開辦自考助學,並利用本身的場地、師資優資,後來居上。高校附屬的成教學院和自修學院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而傳統的電大、職大等退居次要地位。

高校自高助學的花樣很多,分所謂的長線、短線,短線畢業比長線容易,當然,價格也高得多。但對於廣大考生和家長來説,貴一點沒關係,只要能拿到文憑就行了。甚至有些人就是因為要拿個大專、本科文憑,好進某某單位,或是評職稱、漲工資、升職務才來的,學不學得到知識無所謂,形成為文憑而學的局面。

由於社會對文憑的畸形需要,也導致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畸形發展。學制越來越短,價格越來越高,反正是你出錢,我幫你拿文憑就是了。各教學機構之間為了爭取生源,也就是為了錢,不擇手段,成人高等教育,越來越背離當初興辦的初衷。

三、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社會信用

教育產業化在今天是一個很熱門的詞,但其實在成教方面,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已經開始產業化了。成人高等教育機構,就如工廠一樣,一批批的把學生招進來,走過場一樣的讓他們上上課,然後畢業發文憑。

成人大學聯考再一次成為香餑餑,因為只要考進去,一般出來不成問題,與自考的門門難過,年年着急相比,成人大學聯考可謂一勞永逸,成人大學聯考參加人數逐年猛增。但成人大學聯考必境要先考,雖然其標準已經不高了,可還是有很多人考不上,於是又有人辦成教預科,據説,只要上過預科,一般都能成過,其實就是花錢買一個成人大學聯考通過。有的成教生考試前湊份子給老師送禮,老師也就順水推舟,透透題,放鬆監考,評卷抬抬手,反正是你拿文憑我得好處,皆大歡喜。

相對於自考,成教還算是比較規範的,因為成教院校還要對自己發出的文憑負一點責。自考這邊就更混亂了,因為自修學院是不發文憑的,只管上課,沒有任何責任。為了爭生源,很多自修學院紛紛向學生承諾包畢業、我們這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畢業。那怎麼包呢?

1、爭考點。有的大學系裏辦了短線班,而大學本是考點,本校短線班的學生安排到高樓層或偏僻的考場,外來的巡視員,在本校人員陪同引導下,根本不到這些考場去,考場老師都是本校的,事先打好招呼,睜一眼閉一眼,香港喜劇裏的作弊招術,這裏全有。

2、有的大學本身就是自考出題學校。大辦什麼賣票串講,不論本校、外校,只要你買100元一張的高價票,我就給透點題,考試時説法變一變,換湯不換藥。

3、有的學校是爭到了本校閲卷。事先通知學生用什麼牌子,什麼顏色的筆。閲卷的時候,發現有人答不出來的,自然有人用同樣的筆幫他們答,你説這能有不過關的嗎?

學校有招,學生也有招,自考期間,考點附近的複印點異常火爆,都是複印作弊條子的。高科技手段紛紛應用,各種專業排版軟件大顯身手,七號字分欄排的小條子成了考生必備。很多考生買兩本教材,考試時交上一本,身上還有一本。手機、呼機、快譯通齊上陣。有的考生戲稱,抄的是好漢,不抄的是傻蛋,自考不是考學習,是考抄的手段,一些誠實的考生感歎道天天上課的,不如從不上課的,半夜起來背書的,不如考場上會抄的。

就是這樣的考試,在《大學英語》、《高等數學》等課目中還是有人過不了,有的人抄都不知到抄那裏了!沒辦法,請槍手,一到考試,找槍手代考的廣告遍佈大學和網上,更有人組織代考公司,筆者在考場外等人,一個人塞給筆者一張宣傳單,居然是提供代考的廣告。

近年來,一再強調考場紀律,可是集體作弊,槍手代考有增無減,不論是考生自己還是社會,對自考、成教其實是怎麼一會事,心裏都有數,真正憑本事考出來的,沒幾個。

與自考、成教真實性下降的同時,社會對成教、自考的認同度也大大下降。報紙廣告招聘在學歷要求中往往明確表示,只要全日制學生或五大生除外。國家承認的文憑,已經漸漸得不到社會承認了。

四、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意義,逐漸蜕變為金錢和學歷的交換。而且隨着大學的擴招,人才高消費現象的發展。成教、自修已經從專科發展到本科,現在已經向研究生教育進軍,從自發文憑向文憑、學位雙發轉變。向這樣下去,名不符實的研究生、學士、碩士將越來越多,誰能保證有一天不會出現自修的水貨博士呢?

現在的社會情況與七、八十年代已經大不一樣了。那時的中國是急缺高學歷,現在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現在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數量已經大大增加,加上近年興起的高職高專教育,高等教育供需缺口減小。大規模的成人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必要的。

現在的大學聯考制度,也做了調整,不論年齡、婚否都可以考大學。可以將成人教育和正規院校教育合併起來,統一進行。可以組織成人蔘加正式大學聯考,可以單設考場,考取者和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應屆生享有高等地位,上高樣的教材,按同樣的大綱要求,體育等課程除外,按同等要求畢業,所不同的只是學習時間不同,為業餘時間授課。這樣做可以保證成人教育的水平和質量,也可以讓成人教育學生的學歷重新得到社會的信任和承認。

【第13篇】2022年6月有關教育社會調查報告

教育調查研究是指在科學方法論和教育理論指導下,圍繞一定的教育問題,運用問卷、訪談、測量等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收集有關的事實材料,從而作出科學分析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本站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教育的社會調查報告範文,閲讀!

據化材學院的安排,臨汾七中實習領導小組自xx年對我校xx級教育實習工作做了調查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實習領導組到實習學校----臨汾七中的xx級教育實習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實習生講課與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進行座談及徵求實習生意見等形式,瞭解了有關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1.在七中實習的xx級學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間聽了化材學院在高一實習幾位同學的講課,寫出教學實習調查表16份。實習成績大都是優,良。基本上如實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際教學水平。

3.臨汾七中的校領導對這次實習工作非常重視,由專人負責接待安排,保證了這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意見和建議

1.七中指導教師普遍認為xx級實習生實習素質多數好於往屆。主要表現在:虛心學習,工作認真,遵守紀律,對自己要求嚴格,能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2.多數學生熱情積極參予教學工作,認真寫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上課時態度也很認真,知識面較廣,個別實習生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學生的。實習生還積極參加所屬教研室的教學活動,從中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體會。

3.師大實習生普遍生活樸素,謙虛謹慎,講課儀表端莊,能深入班級與中學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實習生社會工作能力,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負擔。至於輔導自習、批改作業、監考等教學輔助工作,更是個個爭先去做。學校領導普遍感到滿意。

4.有的指導教師反映:實習時間太短,應增加實習時間,時間太短許多知識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們建議實習最好分兩段:第一階段見習,讓實習生多聽多看;第二階段實習,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這樣效果自然會更好指導教師認為,應多培養“一專多能”型的教師,才能適應中學生之需要。.

5.少數實習生普通話不過關,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書不規範,字跡太了草,説明“三字一話”的訓練還要認真抓緊抓好。

三、實習生自己的情況

實習生談了前段時間的收穫、體會,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教育實習工作的意見、建議。

1.所在學校對實習生都很關心,指派專任教師指導他們的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而且要求很嚴格。試講、教案等指導教師都嚴格把關,不達標不通過,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同學們深受感動,從中也學到了老教師們的治學之道。

2.經過指導教師的辛勤培養,精心指導,多數同學克服了最初的膽怯心理,積極承擔輔導或講課任務,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穫,初步嚐到了甜頭,為今後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未來的教學環境打下了初步基礎。

3.實習生反映:在大學所學知識,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等與中學實際脱節現象較普遍,教學內容不能銜接,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因此一開始感到很吃力,對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心理狀態、學習方法等均不瞭解,增加了實習工作的難度。建議我校今後應加強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研究(包括教材內容的取捨,教學方法的選用,中學生思想狀態,心理狀況的調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學生反映,教學實踐活動太少,因為學校對他們不放心,不敢將講主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只在最後一週講兩三次課,沒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5.少數實習生反映:大學所學計算機、化學等實踐性知識太少,動手能力差,適應不了中學“多而雜”,“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這方面能多學些知識,以適應客觀需求。

【第14篇】2022年8月學前教育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我國的幼兒教育,尤其是作為思想教育核心內容之一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事關個體未來身心發展,更是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價值。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從幼兒開始,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學前教育的社會調查報告模板,閲讀!

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成從某種意義上説,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就是幼兒發展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具有預設和生成的雙重屬性。要充分實現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價值,必須充分理解和把握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預設和生成的關係,確立生成理念。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理念比預設理念具有更加深遠的價值。

一、生成性思維視閾中的幼兒園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活動觀要與本質主義思維方式決裂。的活動觀轉變。這是現代生活世界觀所藴含的“一切將成的生成性思維”。[3]它認同的是差異性、不確定性,倡導多元、創造與自由,從而對現行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解構與批判。幼兒園教育活動過於注重預設而無生成的理念,活動目標是預設的,選擇的內容是客觀的永恆的文化知識。幼兒園真實的教育活動由於幼兒及情境的因素,以及互動式交往活動的深化,活動過程充滿着無數變化的因素,活動進行的不可預知性就意味着過程的創造性。既然過程是創造的,本質是生成的,那麼。不同的過程、同一過程在不同的時間便會有不同的本質,這樣.差異個性便會存在。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應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儘可能地滿足每個幼兒的興趣需求,使他們在活動中都能夠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一性

(一)幼兒園教育活動奉質的生成性

幼兒園教育活動本質上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幼兒的興趣需求而設置的.活動是動態的、發展變化的。教育計劃的範圍是很狹窄的,如果超過了這些界限,那接踵而來的或是訓練.或者是雜亂無章的知識堆積,而這恰好與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性使命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任務應是喚醒、提升個體的自我意識,培養文化創新的能力,營造公正社會文化,而不是客觀化知識的傳播,對幼兒的教育活動而言,活動總是現實的、真實的、及時的、當下的活動,總是教育要素在特定情境中、在時空上的意義聯結。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由於受師幼之間的交互作用、內隱思維活動、精神活動以及外顯的操作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活動總是伴隨着無數的非預設性、不確定性、動態性。體驗、頓悟、靈感等為超越預設性的教育目標提供了現實的基礎。這便產生了新的體驗和新的價值,是動態生成的過程。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成性運行機制

幼兒的現實生活並不是處於封閉的、完成性狀態,而是處於開放的、形成性狀態,穩定、平衡是暫時的,而變化和重構是經常性的。因此,幼兒園教育活動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具有“自組織”的機制,能夠自我調整和不斷變化,從而不斷地從無序狀態達到更高層次的、更具有適應性的有序狀態。活動的運行是一種開放的形成過程,教師和幼兒是參與活動建構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既是活動的傳遞者、吸收者,同時又是活動的開發者與創造者,活動的開發過程與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合二為一的。因此,活動的動態性、發展性特徵改變了預成活動計劃性的實踐範式,揭示了預成活動接受式教學的弊端。教師應在活動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隨時調整目標,並將這種目標轉化成幼兒學習的內在動機,應為幼兒創設探究環境,激發幼兒更主動、更自由地去參與活動。幼兒通過在多種活動中自主操作材料、體驗、發現,充分調動了多種感覺器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探究、創造,從而獲得了有關周圍世界的直接經驗,促進了他們的能力形成和個性發展。

三、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成理念的實踐訴求

(一)生成性的幼兒園教育活動對思維方式的訴求

生成性的教育活動崇尚一種生成性思維方式,反對用非此即彼和絕對對立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和處理教育活動中各種複雜的關係問題。教育活動面臨研究視角的轉換問題。教育活動要從“實體思維”轉到“關係思維”。使得原本就是複雜的矛盾體實現生成和發展。要將研究的視角從靜態發展到動態,從對過程的平面化描述發展到生成的立體性動態描述。幼兒園教育活動要注重過程而非結果,注重個性而反同生成是現代哲學的最強音,也是幼兒園教育活動改革的強烈呼喚。生成理念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理念,是幼兒獲得全面發展的基本方式;重視生成性的教育活動,是克服幼兒同教育國小化和功利化傾向、促進幼兒園教育活動理念變革的主要策略。

【第15篇】教育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教育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教育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直以來,西部的發展相對東部都極其緩慢,尤其是教育,更是受到多方關注,我們國家也不斷倡導學生及社會的力量去幫助西部。我們此次支教採用家訪的形式,通過和村民聊天,關於限制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現狀發展的原因,得出如下幾個調查報告結論:

一:社會環境問題

一個地方教育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跟當地的經濟背景,文化背景,交通地理背景有着密切的聯繫。從被調查的埡壠村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着這樣的現象:孩子們一般上完國中就不在上學,而是出去打工,一方面是因為學習不好,沒考上,一方面是當地教育質量較差,還有就是,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一般家庭的負擔都比較重,當地的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都在外打工,一些國中都沒有上的孩子在外打工回來,蓋了新房子,很是讓一些家庭羨慕,一些孩子就認為上完國中也是出去打工,上完國小也是打工,同樣是打工,早出去,可以早點改變家庭現狀,所以就輟學了。

幾乎所有家庭都是支持孩子繼續上學,考不上孩子才只好去打工,因為很多村民都在外打工,也意識到文化水平的重要性,所以比過去更支持孩子教育。

從這可以看出,大部分家庭意識到文化程度與自身經濟情況關係很大,考大學成為山區孩子走出山區,改變人生的最好出路。

然而,不可否認,由於山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山區經濟發展還相對滯後,這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當地的入學率。90%以上的家庭,孩子沒有繼續讀書的原因是孩子沒有考上,很少一部分家庭選擇“經濟原因”,很少一部分是因為“孩子自己不願讀書了”。有很多感人的例子,有的家庭孩子多,就哥哥或者姐姐輟學打工供弟弟妹妹。有一個家庭是家裏農活太多,孩子想上學但是不能去上學,有的是因為爸爸去世,為了支撐家庭,孩子輟學出去打工,還有因為心理壓力太大,一學習就頭疼而被迫放棄上學。

雖然村裏經濟比較落後,村民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但大多數人都能意識到孩子上學的重要性,並全力為孩子受教育創造條件。

總的來説,從社會環境問題這一方面看,要想改善山區基礎教育現狀,首先得發展好經濟,同時得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提高教師素質,逐步改變對教育的落後的看法,讓村民們切實體會到教育的益處;其次是增加對山區教育的投資,改善山區基礎教育條件,減輕村民的負擔,,保障農村學生受教育的基本權利。(這點村裏做的很好,還免費給孩子提供一頓午餐,學費也只是交十八塊錢)

二:學校和老師現狀問題

調查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當然就離不開研究學校和老師。研究學校的“辦校歷史、學校聲譽、班子隊伍狀況、管理現狀”,然後才能根據學校現狀找出學校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教師的“學力結構、學習氛圍、責任感、教學實力”是學校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證,因此也要對其進行調查。

當地教育是很薄弱,教師不夠用,所以村裏只開了一三五年級,老師也是現學先教,甚至有些老師還不是很負責任,熬時間等着調走,所以使當地孩子基礎教育很差,尤其是數學和語文的寫作和拼音。在整個織金縣都採取的是獎懲制度,教學成績突出的老師給予現金獎勵,教學成績差的教師給予現金懲罰,埡壠和猓玀是當地基礎教育最差的兩個村子,教育局每年幾乎都不撥錢給這兩個地方,錢都給了鎮上的學校建校舍,建食堂等等,加強學校基礎建設去了,這樣導致了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村裏的好學生有的就去鎮上上學了,這樣使教師的教學成績更難以提高,所以每年都得被罰,老師的教學積極性都不高,甚至有的就是熬時間等待被調走。

學校的圍牆是去年新建的,學校是兩層樓一共六個教室,一間已改成食堂,一間放雜物,一間改為圖書館兼活動室,所以剩下三間教室,教學樓外觀看起來還可以,裏面的桌子都很破舊,學校也只是外觀尚可罷了。

沒有的年級,孩子們都得去別的村上學,步行要一個小時。一般家裏的爸爸媽媽都在外打工,所以孩子沒有家長管教,很少有在家主動學習的,村民的文化不高,所以即使爸媽在家的,也無法輔導學生學習,給予學習上的指導與幫助,能做的也只是督促學習,所以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得不到糾正。

當然,學校不免還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學校的資金不足,教學設施待完善,師資流失比較嚴重,學生失學率不能忽視等。村裏的教育還需校長和教師們以及村委會繼續努力改善。

三:學生素質問題

一個地方的教育成效如何,和培養的學生素質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聯繫。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孩子都渴望得到關注,他們是極其缺愛的。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兩個孩子讓另一個孩子哭,用哭聲引我們這些支教的老師下來,那個女孩不哭,兩個女孩就用釘子扎她,將她弄哭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是再想一切辦法來吸引老師的關注,甚至用一些不好的方法。

心理素質方面,大部分學生顯得都比較差,他們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成績不好不知道怎麼改變,心理有困惑不知道怎麼去努力解決,意志不夠堅定,面對困難往往不知道怎麼解決,家庭和學習的壓力讓他們時常感到焦慮。有些孩子還存在攀比現象,自大,驕傲,喜歡炫耀,有些孩子還不懂得尊重人,孩子們不知道謙讓,經常因為搶玩的東西大打出手。孩子們打架現象也比較常見,這些都需要老師耐心的去引導,通過讓學生喜歡老師,來帶動孩子向好的'一面發展。

對於“知識儲備和技能水平”這方面,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學習壓力很大,創新能力不夠高,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同學抱怨他們所學的知識對他們沒有多少用處。我想,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引導是非常必要的。老師應當花一定的時間與同學對人生、社會、國家、責任等方面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從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的各方面得到提高。

四:反思

不可否認,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隨着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山區基礎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改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清楚看到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孩子們的要求很簡單,只要老師用心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喜歡你,通過讓孩子喜歡老師來影響孩子,改變孩子的缺點和不足,都説老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所以在教學的態度上一定不可馬虎,切實提高村裏教師教學態度,對基礎教育的提高會有莫大的幫助。

通過反思,找到山區基礎教育存在的不足,經過總結和創新實踐,我想這些問題以後會慢慢得到妥當的解決。 也希望我們的支教能多幫助到孩子們一點,同時也希望通過我們的支教吸引更多人來關注西部,支援西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3r1e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