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大一新生調查報告多篇

大一新生調查報告多篇

大一新生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大一新生日常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中南民族大學

調查對象:大一學生(不分性別)

調查方式:抽樣調查

調查原因:瞭解大一學生自主理財的情況

調查人數:70人

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加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大學生,“財商”也是大學生活中一個必不缺少而重要的知識,為了掌握大一新生對“財商”的認識與“理財”的概念,故此在中南民族大學隨機的對大一同學進行面對面的問答與大概的統計,並整理和分析了調查結果。

在問答時,主要通過圍繞以下三個問題來問的:

1、一個月消費在多少之間?

2、在名牌與非名牌之間更傾向哪一方?

3、有沒有儲蓄的想法?

在問答中,根據有效數據分析:6%的同學月消費為1000元以上,73%的同學月消費為500-800元,21%的同學月消費為500元以下。在對名牌與非名牌之間的選擇調查中,79%的同學傾向與兩者之間。再繼續調查了上述的第三個問題,90%的同學都回答沒有儲蓄的想法!

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三大問題:

(1)現在的大學生消費都趨於500元-800元之間,雖然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説低。

(2)現在的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與名牌,存在攀比心理,所以導致消費支出上漲。

(3)大學生的儲蓄觀念淡薄,這也影響到他們今後的理財,不小心也會成為所謂的“月光族”。

而且據調查所知,大學生的消費多半的支出在電話費與服裝方面。在被調查的大學衙,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每月用於手機費在50-100元之間,而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每月用於學習上的花費在20元以下,2%的大學至此項花費不足10元,就業壓力的加大,大學生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能,所以應該課後買輔導書加以充電,此外也要有許多大學生複印與學習有關的資源來充實自己的知識,這是一項積極的消費,我們應該大力提倡這種有意義的消費。

隨着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在服裝方面的消費也越來越成為大學生不可小看的支出,再加上她們對名牌的傾向,所以一些女生每個月平均下來用於衣服的消費在100-300元之間,也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所以從整體調查來看,有些消費是必須的,例如火食費等,但有的可以避免的消費我們應該儘量剋制,要知道對於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來説,我們眼中的一元錢勝似於他們心中的十元錢。如果我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不盲目地與他們攀比,不過分地追求時尚流行,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支出消費,在消費時謹記要勤儉節約,那樣也會對我們的思想道德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能做到簡單的記財與預算提高消費質量,把再一筆錢花在刀刃上的話,那麼對於在大學生活中的“財商”來説,我們可謂是贏家了。

【第2篇】大一新生情感調查報告

大一新生情感調查報告

大一新生情感調查報告

每年的開學時節,大學校園總會注入一股股新鮮的血液。面對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新生們帶着激情與夢想,開始了他們真正的大學生活。面對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學習機制和文化氛圍,新生們多少會感到茫然和困惑,能否儘快地適應大學生活並找準方向對他們來説將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大一新生,究竟有什麼困在心裏的問題?又有什麼無法走出的迷茫?

為了瞭解大一新生初入大學校園的生活學習狀況,瞭解大一新生遇到的煩惱及迷茫,我小組四人——劉繪如,於佳妮,李卉,惠文——在本校範圍內開展了“大一新生你問什麼煩惱”調查。我組採取調查問卷普查的方式,共發放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12份,回收率為89.1%,為增強調查可信度,與部分學生又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調查顯示,大一新生中有大部分人不能很快轉換角色,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的生活及學習模式,大一新生的心裏普遍存在一些不適應及迷茫的問題。

一、新生現狀及問題

現狀一:生活和學習環境的轉換。

新生入學首先面臨的就是生活環境的變化。在上大學前,不少學生沒有遠離過家門,飲食起居多由父母包辦,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而進入大學後,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顧,有的學生因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一時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學生開支無計劃,時常出現“經濟危機”;有的學生因缺乏集體生活的習慣,總希望組織與他人的照顧和幫助,不知道、也不會關心他人;還有的學生不適應學校水土和飲食方面的差異以及氣候、語言環境與作息時間的變化等。大學新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常常束手無策,鬱鬱寡歡,致使有的學生出現煩躁、痛苦、緊張不安等焦慮情緒,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從調查中發現,64%的新生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基本能夠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28%的新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能力,對於新環境中所遇到的問題能應對自如,能很快地跳出困惑的圈子,適應大學生活,為其人生理想的實現打下堅固的基矗但是,仍有7%的新生自理能力較差,依賴性很強,如果不加以重視很容易影響其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現狀二: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形成的.失落心理。

在進入大學前,許多學生想象的大學都是校園風景如畫,充滿着濃厚的人文氛圍,教室寬敞明亮,師生團結友愛,處處歡歌笑語,充滿詩情畫意。然而,進入大學,經過短暫的興奮期之後,這些學生卻發現現實中的大學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完美。有的學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學與自己夢想的大學相去甚遠;有的學生因為自己的大學聯考失利,或是填報志願時受到老師、家長的左右,所上大學並非自己所願;有的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甚瞭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選擇的,因而沒興趣,也學不進去。這些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致使一些學生常常悵然若失,憂心忡忡,情緒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從而形成失落心理。

調查數據顯示,63%新生認為理想與現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現狀三:人際關係難以適應的抑鬱心理。

大學新生在中學階段一般都有自己穩定的交際圈。到了大學之後,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初來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學生青春期“閉鎖性”的心理特點,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同學之間交往較謹慎。不少學生涉世不深,社會閲歷淺,不是交往範圍狹窄,就是不能與人坦誠相待、開誠佈公地交流思想。由於不願意主動接近別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時溝通和表達,很多大學新生出現人際關係不協調,感到“知音難覓”,產生了壓抑、孤寂和煩悶的抑鬱心理。

據調查顯示,58%的新生表示能主動與他人交往,積極團結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但我們不能忽視還有35%的新生不夠主動與他人溝通,4%的新生不能很好地與他人溝通和交往,甚至不懂得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對於沒接觸過的人會產生一種牴觸或茫然的心理。

【第3篇】大一新生日常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電子商務 08058016 李豔 調查地點:中南民族大學

調查對象:大一學生(不分性別) 調查方式:抽樣調查

調查原因:瞭解大一學生自主理財的情況 調查人數:70人

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加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和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有重要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大學生,“財商”也是大學生活中一個必不缺少而重要的知識,為了掌握大一新生對“財商”的認識與“理財”的概念,故此在中南民族大學隨機的對大一同學進行面對面的問答與大概的統計,並整理和分析了調查結果。

在問答時,主要通過圍繞以下三個問題來問的:

1、一個月消費在多少之間?

2、在名牌與非名牌之間更傾向哪一方?

3、有沒有儲蓄的想法?

在問答中,根據有效數據分析:6%的同學月消費為1000元以上,73%的同學月消費為500-800元,21%的同學月消費為500元以下。在對名牌與非名牌之間的選擇調查中,79%的同學傾向與兩者之間。再繼續調查了上述的第三個問題,90%的同學都回答沒有儲蓄的想法!

從這個調查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三大問題:(1)現在的大學生消費都趨於500元-800元之間,雖然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説低。(2)現在的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與名牌,存在攀比心理,所以導致消費支出上漲。(3)大學生的儲蓄觀念淡薄,這也影響到他們今後的理財,不小心也會成為所謂的“月光族”。

而且據調查所知,大學生的消費多半的支出在電話費與服裝方面。在被調查的大學衙,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每月用於手機費在50-100元之間,而一半以上的大學生每月用於學習上的花費在20元以下,2%的大學至此項花費不足10元,就業壓力的加大,大學生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能,所以應該課後買輔導書加以充電,此外也要有許多大學生複印與學習有關的資源來充實自己的知識,這是一項積極的消費,我們應該大力提倡這種有意義的消費。

隨着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在服裝方面的消費也越來越成為大學生不可小看的支出,再加上她們對名牌的傾向,所以一些女生每個月平均下來用於衣服的消費在100-300元之間,也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所以從整體調查來看,有些消費是必須的,例如火食費等,但有的可以避免的消費我們應該儘量剋制,要知道對於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來説,我們眼中的一元錢勝似於他們心中的十元錢。如果我們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價值觀,不盲目地與他們攀比,不過分地追求時尚流行,合理的規劃自己的支出消費,在消費時謹記要勤儉節約,那樣也會對我們的思想道德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能做到簡單的記財與預算提高消費質量,把再一筆錢花在刀刃上的話,那麼對於在大學生活中的“財商”來説,我們可謂是贏家了。

【第4篇】大一新生煩惱的調查報告

每年的開學時節,大學校園總會注入一股股新鮮的血液。面對新的環境、新的生活,新生們帶着激情與夢想,開始了他們真正的大學生活。面對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學習機制和文化氛圍,新生們多少會感到茫然和困惑,能否儘快地適應大學生活並找準方向對他們來説將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大一新生,究竟有什麼困在心裏的問題?又有什麼無法走出的迷茫?

為了瞭解大一新生初入大學校園的生活學習狀況,瞭解大一新生遇到的煩惱及迷茫,我小組四人——劉繪如,於佳妮,李卉,惠文——在本校範圍內開展了“大一新生你問什麼煩惱”調查。我組採取調查問卷普查的方式,共發放35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12份,回收率為89.1%,為增強調查可信度,與部分學生又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調查顯示,大一新生中有大部分人不能很快轉換角色,不能很快適應大學的生活及學習模式,大一新生的心裏普遍存在一些不適應及迷茫的問題。

一、新生現狀及問題

現狀一:生活和學習環境的轉換。

新生入學首先面臨的就是生活環境的變化。在上大學前,不少學生沒有遠離過家門,飲食起居多由父母包辦,形成了較強的依賴心理。而進入大學後,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顧,有的學生因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一時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學生開支無計劃,時常出現“經濟危機”;有的學生因缺乏集體生活的習慣,總希望組織與他人的照顧和幫助,不知道、也不會關心他人;還有的學生不適應學校水土和飲食方面的差異以及氣候、語言環境與作息時間的變化等。大學新生在遇到這些問題時,常常束手無策,鬱鬱寡歡,致使有的學生出現煩躁、痛苦、緊張不安等焦慮情緒,不能很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圖表為新生對自己身獨立能力的評價:

從調查中發現,64%的新生具備基本的自理能力,基本能夠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28%的新生具有較強的獨立能力,對於新環境中所遇到的問題能應對自如,能很快地跳出困惑的圈子,適應大學生活,為其人生理想的實現打下堅固的基礎。但是,仍有7%的新生自理能力較差,依賴性很強,如果不加以重視很容易影響其以後的學習和生活。

現狀二: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形成的失落心理。

在進入大學前,許多學生想象的大學都是校園風景如畫,充滿着濃厚的人文氛圍,教室寬敞明亮,師生團結友愛,處處歡歌笑語,充滿詩情畫意。然而,進入大學,經過短暫的興奮期之後,這些學生卻發現現實中的大學並非自己想象的那麼完美。有的學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學與自己夢想的大學相去甚遠;有的學生因為自己的大學聯考失利,或是填報志願時受到老師、家長的左右,所上大學並非自己所願;有的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甚瞭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選擇的,因而沒興趣,也學不進去。這些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致使一些學生常常悵然若失,憂心忡忡,情緒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從而形成失落心理。

圖表為新生對現實大學和想象中的差距

調查數據顯示,63%新生認為理想與現實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現狀三:人際關係難以適應的抑鬱心理。

大學新生在中學階段一般都有自己穩定的交際圈。到了大學之後,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初來乍到,彼此陌生,加之大學生青春期“閉鎖性”的心理特點,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同學之間交往較謹慎。不少學生涉世不深,社會閲歷淺,不是交往範圍狹窄,就是不能與人坦誠相待、開誠佈公地交流思想。由於不願意主動接近別人,思想情感得不到及時溝通和表達,很多大學新生出現人際關係不協調,感到“知音難覓”,產生了壓抑、孤寂和煩悶的抑鬱心理。

圖表三就是新生在現階段的溝通交往情況:

圖表三

據調查顯示,58%的新生表示能主動與他人交往,積極團結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但我們不能忽視還有35%的新生不夠主動與他人溝通,4%的新生不能很好地與他人溝通和交往,甚至不懂得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對於沒接觸過的人會產生一種牴觸或茫然的心理。

現狀四:角色轉換難以適應形成的自卑心理。

能考上大學,得到了親戚朋友一致的讚揚,但到了大學,面對新的環境和新的挑戰,很多人原有的優勢和平衡被打破,從鶴立雞羣變成了平庸之輩。許多學生在中學時的優勢感被削弱甚至喪失,導致自我評價失調,由強烈的自尊心轉變為自卑心理。

二、對策及建議

對學生自身的建議——

建議一:克服“迴歸心理”。

“迴歸心理”的具體表現是迷戀過去,有一種希望回到過去的心態。如果長期處於一種懷舊的留戀過去的心理狀態中,會造成學習上的不安心,從而形成阻礙學習的心理壓力。

建議二:克服“目標間歇”。

新生入學後喪失了目標和動力,這叫“目標間歇”或“目標暫時性缺失”,是新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大學起跑的號令已然鳴響,就看誰最先衝破迷惘,找到新的目標和動力,誰就能衝到隊伍的最前面,成為大學的勝利者。大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掌握科學的學習規律、不斷改善學習方法,大學階段的學習最關鍵的是自學。

建議三:建立和諧人際關係。

進入大學後,每個大學生都有進一步發展人際關係的需要,每個人也都有這方面的潛能,重要的是必須超越封閉的自我,確立健康的羣體意識,把自己真正融於集體之中。人際關係是互動的。當大家還在被動等待的時候,主動伸出你熱情的手,擁抱每一位同學的心。

建議四:要學會自我管理,培養獨立能力。

需要學會管理的東西挺多。看得見的,如個人生活物品怎樣保管、利用,錢怎樣花,都需要自己操心;看不見的,如時間怎樣利用,情緒怎樣調整,這些更是需要獨立自主應付。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主動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對校方的建議——

建議一:開展各類心理輔導教育活動,積極引導他們深入大學生活,把學校良好的風貌展現給新生,讓他們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現實,展望未來,實現心中的夢想。學校還應該開展網絡安全和網絡文明教育,黨團知識講座以及其他各類講座,以便加強他們各方面的素質。

建議二:學校相關部門可以詳細瞭解新生的問題,輔導員、助班等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做好後勤工作和新生的基本保障工作,並培養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

建議三:建議加大對學院各職能機構的宣傳,加強新生對這些機構的職能和工作程序的瞭解,同時也提高新生對這些機構的信任,從而使學生能得到及時的幫助。

從問卷完成的質量上看,我們欣喜發現,絕大部分同學都能認真對待,並且許多同學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我們這一次的新生調研是莫大的幫助和鼓勵。在此次調研中我們仍然存在許多不完善和不恰當的地方,對此我們用我們的真誠來彌補。希望這一個月的調研總結,報告反映出來的信息能夠為學校的相關工作所用,同時也能為同學們帶來真正的效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59vkz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