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調查報告 >

民生調查報告多篇

民生調查報告多篇

民生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黨風廉政民生工程實施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實施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安徽作出的戰略決策,已經實施七年。如何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不斷提升工作水平,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一、民生工程取得顯著成效

我省民生工程從2022年開始實施,從最初的12項逐步增加到33項,到2022年財政累計投入1887億元,受益人口逐步覆蓋到6000多萬人,解決了一大批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學有所教基本實現,病有所醫制度體系、機構設施基本構築,老有所養實現制度全覆蓋,住有所居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勞有所得注入新的活力,困有所濟逐步覆蓋到各類困難羣體,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得到了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民生工程,探索了一條以項目化手段發展社會事業、用工程化措施解決民生問題的路子,打造了一塊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亮點品牌。一是推進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了民生事業發展。堅持將民生項目和資金向“三農”領域、困難地區和弱勢羣體傾斜,其中涉農項目投入約佔八成。帶動財政民生支出大幅增長,2022年,全省民生支出3161.2億元,增長21.2%,佔財政支出的80%,有力促進了教育、醫療、衞生等民生事業發展。二是增加了城鄉居民收入,促進了公共財政職能發揮。民生工程資金的投入,一方面減少了羣眾用於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醫療、上學、抗災等方面的支出,另一方面增加了羣眾的轉移性收入,同時還擴大了社會投資。據統計,2022年以來全省城鄉居民收入中轉移性收入的年均增幅分別達到17%和26%,是四項收入中最高的,超過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幅5和10.9個百分點。三是促進了社會和諧,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社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全省羣眾對民生工程綜合滿意度每年都在80%以上,有七成項目羣眾滿意度達到85%以上。通過實施民生工程,維護了大局穩定,促進了社會和諧,2022年全省信訪總量比2022年下降了18.5%,進一步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四是建立了“指標量化、項目管理、考核嚴格”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每年每一項民生工程都有明確的實施目標和政策規定,有清晰的責任主體和實施程序,有嚴格的監督辦法和評價機制,項目化、工程化特色明顯,構建了目標能量化、實施有抓手、結果可考核的工作平台,逐步形成了“黨委政府負責、財政牽頭抓總、部門合力推進、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正如省委書記張寶順所説:“民生工程牽頭工作放在財政部門,等於是抓住了牛鼻子”。

二、民生工程面臨的新形勢

黨的十八大對改善民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在“五有”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二是提出到2022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22年翻一番的目標,從改善民生到收入倍增,標誌着民生工作重心已經從“保障”上升到“改善”階段。三是提出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目標,使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總體實現,社會保障全民覆蓋,政策制度更加完善規範。

兄弟省市民生事業發展呈現新態勢。陝西省2022年實施了八大民生工程,提出五年實現上學就醫不再難、養老就業有保障、貧困家庭有住房、家家用上乾淨水、社區服務廣覆蓋、油路信息通到村的目標。海南省2022年實施了民生工程五年規劃,五年內在七大民生工程實施27個重點項目。江蘇省2022年實施了民生幸福工程,將“民生幸福”具體化為六大體系建設。遼寧省2022年實施了十五件惠民舉措。

人民羣眾對改善民生有了新期待。期待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標準,希望政府加大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政策支持力度,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多,對環境改善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食品藥品安全、公共安全問題越來越敏感。

民生工程實施進入了新階段。一是持久化。隨着公共財政、民生財政逐步確立,民生工程需要持續長久地堅持下去。二是制度化。必須在民生工程項目選擇、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各環節建立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三是民主化。廣大人民羣眾迫切希望提高“話語權”和“自主權”,參與項目決策,實施民主管理,發揮監督作用。四是科學化。堅持按規律辦事,按科學操作,不斷提高民生工程績效。

三、提升民生工程的基本思路

新時期、新階段,民生工程必須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國家公共服務“十二五”規劃,圍繞“五有”目標,堅持“積極而為、量力而行,統籌城鄉、強化基層,整合資源、健全機制,建管並重、合力推進”的基本原則,努力在民主管理、服務均等、績效提升、管養機制、社會參與五個方面尋求突破。

一是更加註重民生工程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堅持用民主的辦法推進民生工程,不斷提高民生工程的民主化水平。在項目決策、實施、驗收評價和工程設施管理運行等各個階段,都應充分發揮羣眾的“主人翁”作用,擴大民主參與,實現民主管理,接受民主監督。

二是更加註重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速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向皖北、大別山、貧困縣等困難地區延伸,向困難弱勢羣體延伸,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城鄉均等、區域均等和不同羣體均等,使不同地區羣眾特別是困難弱勢羣體更多地、更公平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三是更加註重提高民生工程績效。建立民生工程績效評估體系,科學衡量民生改善狀況和公共服務實現目標,在分配任務時同步設計評價指標,在實施過程中進行績效監控,做到績效評價與目標任務同部署、同考核。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提高績效評價公正性、科學性。

四是更加註重管養長效機制建設。樹立民生工程建管並重的理念,建好管好用好每一個項目。加強建後管養長效機制建設,落實管養責任,完善制度措施,加大資金投入,總結推廣經驗,確保民生工程持久發揮惠民功效。

五是更加註重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科學界定政府、社會各類組織、企業和個人應當承擔的責任,劃定有效邊界,細化權責分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民生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對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民生工程項目,也可以通過公辦民營、民辦公助、以獎代補、花錢買服務等方式解決。

四、提升民生工程的幾點建議

省委書記張寶順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設美好安徽的大事要事,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紮紮實實推進民生建設,盡最大努力讓人民羣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一)優化民生工程項目。貫徹黨的十八大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最新部署,結合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我省美好鄉村建設規劃,以及醫療衞生、文化體制、社會保障等重點改革,調整完善民生工程“十二五”規劃,優化充實重點項目庫。

(二)健全資金保障機制。增強優先保民生理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探索建立民生工程預算制度,將每年新增財力的主要部分用於改善民生。完善省級均衡性轉移支付政策,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增強基層實施民生工程項目的能力。拓寬民生工程籌資渠道,鼓勵引導社會投入,加快形成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多元籌資機制。

(三)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創新資源整合機制,鼓勵各地大力整合事關民生的資源、資金、政策、項目。創新政策融合機制,打破社會保障制度“碎片化”格局,逐步消除制度間條塊分割、部門主導互不銜接的分散狀況。創新社會參與機制,積極推進民辦公助、公辦民營、以獎代補等形式,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興辦教育、醫療等民生服務事業。創新建後管養機制,按照財權事權相統一,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花錢買服務,花錢建機制,充分調動受益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積極性。

(四)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完善民意徵集制度。完善民生工程項目公開徵集辦法,探索建立項目公開徵集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健全完善項目公開制度。廣泛運用民生工程形象化標識,在新建工程項目上設置標牌。健全完善補助類項目管理制度。確保基礎數據核清、發放對象搞準、各項程序走實。健全完善工程類項目分類實施制度。對於限額以下的小型項目,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可以簡化實施手續,提高工作效率。

(五)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將民生工程完成情況與實施績效納入政府目標考核指標體系和效能建設考核體系。強化市縣政府和省直部門責任,推進工作重心下移和工作落實。制訂責任追究辦法,形成嚴格抓落實的工作導向。

【第2篇】關於貧困居民生活情況的調查報告

_____省_____縣_____鎮曾經是_____縣城所在地,地跨一江兩河,是三峽庫區的移民大鎮。在三峽工程建設中,_____鎮順利完成了公路復建和集鎮建設搬遷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一、二、三期移民搬遷清庫以及庫區地災治理等項目工程,確保了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發電通航和庫區的社會穩定與發展,受到了國務院三建委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可是,因歷史、社會和自然等多種原因留下的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城鎮貧困居民生活困難、失地農民發展艱難等影響着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一、問題現狀

(一)縣城東遷和移民搬遷過程中原老縣城和香溪集鎮剩下的居民困難突出。其主要特點是:

3、家庭負擔過重。多數貧困居民家庭負擔最重的是子女教育,從國小到國中再到高中,負擔各不相同。其次是房租費,40的貧困居民沒有自己的房屋,每月要30-120元不等的房租費開支。家庭經濟承受力及其脆弱,最擔心家中有人染上疾病。

4、多數家庭住房困難。據調查,現有貧困居民只有25左右的家庭建了房,並且100的負債,大都在3-6萬元。沒建房的家庭只得靠租房或是搭臨時簡易房居住,還有一部分貧困居民則居住在老縣城175米線上經過政府出錢改造的殘值房中。

(三)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的發展值得關心。1997年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以來,每年都有100多乃至幾百人盲目無序的流向社會。這些人的户口很少遷往農村,一般都是找人託親掛靠在縣、鎮不同單位。他們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居民,更不是幹部職工。什麼就業再就業、惠農、社會保障等優惠政策都沾不到邊,更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幾乎成了社會的盲點,發展十分困難。

二、問題影響

複雜的原因造成了這部分人羣生活艱辛,發展困難,若長此下去,將會影響社會穩定,不利構建和諧社會。突出表現有四:

(一)影響社會穩定。多數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家庭子女因經濟條件差只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有的國中未讀完即流向社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在這部分家庭中,少數子女生活墮落,抽煙酗酒,打牌賭博,打架鬥毆,偷盜搶劫,犯罪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影響家庭穩定。在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中,離婚的多,出走的多,留守的多,孤居的多。不少家庭主婦忍耐不住貧寒,不得不拋開朝夕相伴的丈夫和老人小孩離家出走,謀求新的生活出路。貧困限制了子女讀書就業和今後的發展,造成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家庭生活狀況的惡性循環。

(三)是影響政府形象。上述人羣總認為他們為國家建設和社會改革付出了犧牲、做出了奉獻。政府虧待了他們,造成目前狀況的根源在政府。因而,他們埋怨政府,懷疑黨的政策,思想消極,牢騷滿腹。

三、原因分析

造成上屬人員生活貧困和發展困難的主要原因是5個方面:

(一)政策原因。一是國家在出台政策時,考慮農村移民的多,考慮城鎮居民的少,農村居民可以外遷,而城鎮居民不能,農村居民搬遷有房屋補償費、生產安置費、基礎設施費、外遷補助費、過渡期生活補助費、搬遷費等各種補助費用,而城鎮居民搬遷則只有房屋補償和253元/人的搬遷費。城鎮貧困居民與中央的各項惠農政策不沾邊,庫區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又享受不到,各級的重視程度又不能與大中城市相比,各項政策對城鎮貧困居民來説顯得有些不公平。二是政策不配套。對於在改革和發展中做出犧牲和奉獻的人羣缺乏配套的政策管理和跟蹤的社會服務,使得他們成了黨恩惠顧的盲區。三是政策滯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改革與發展、發展與穩定、建設與吃飯統籌協調不夠,一些領域的政策適應不了日益變化、多元發展、社會轉型的具體社會活動。

(二)社會原因。就老香溪和老縣城而言,蓄水前,老香溪是長江中上游的一個重要港口,非常繁榮,居住在老香溪的居民隨便開個小店、或是出租房屋、或是做點其他事情每月都有不少收入;居住在老縣城的居民,條件更是優越,生活的門路寬廣,勤快一點,每天就有幾十上百元的收入。蓄水後,留下來的居民無論是居住的小環境,還是生存的大環境都發生了深刻地變化,原有的經濟格局被打破,失去了過去的生活來源。佔地移民失去了生產資料,打破了原有的生產生活格局,一時適應不了新的形勢,加之僅有的補償資金用於建房,沒有發展空間。同時,大壩蓄水、縣城東遷失去了往日的商貿優勢,資源匱乏,企業破產重組,庫區產業空心化,就地就業的門路極其狹窄,導致生活與發展十分困難。

(四)自身原因。歷史的原因,導致絕大多數貧困居民很少走出去,視野不開闊。移民搬遷後,限於各方面條件特別是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們也很難走出去,生活圈子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的路子越走越窄。經過幾次移民搬遷,有錢有能力和有門路的或是因特殊關係都搬到茅坪去了。留下來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殘、少文化、缺技術、無出路的人,缺少發家致富的先決條件,只得依靠周邊環境或是他人過生活。蓄水後周邊環境發生了變化,先前的優越環境不存在了,再也沒有多少好事可幹,他們變得無所適從。

四、對策與建議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要求: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為重點,着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社會和諧。要建立和諧社會,就必須從長遠來謀劃,努力消除不和諧因素。因此,就着力解決好弱勢羣體的生活及生產發展與建設和諧社會提以下5點建議:

(一)加強政策研究,深化社會管理。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和完善城鎮居民、失地農民以及為改革和建設付出了代價的扶持力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長效機制,從長遠上解決根本問題。加強和細化社會管理,提高社會服務功能,科學有效的歸屬人口管理、户籍管理、社區管理和政策管理,使社會的每一階層,每一羣體,每一角落都享受到黨的春風和陽光。

(二)加快發展地方經濟,吸納城鎮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就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一個地方弱勢羣體的生活出路問題,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_____縣搶抓三峽工程建設機遇,已逐步邁向工業新縣、旅遊名縣、物流大縣的行列,每年可提供就業崗位都在不斷增加。各級政府要有意識的通過合法程序,吸引城鎮居民、失地農民或零就業家庭成員及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從更本上解決問題。

(三)提高城鎮低保標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歸州作為老縣城所在地,情況特殊,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貧困居民在庫區移民搬遷中做出了犧牲,縣級人民政府在出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時,可適當考慮歸州的特殊情況,在政策上給予適度傾斜,真正保證這部分貧困居民,尤其是絕對貧困居民能夠吃得上飯、吃得飽飯。創新機制,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人們參與社會保險,以解決個人和社會的後顧之憂。

(四)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堅定他們的生活信心。人生最寶貴的是對生活持積極健康樂觀的態度,從精神上戰勝困難。對於庫區城鎮建設搬遷後留下和新出現的貧困羣體,要幫助他們擺脱貧困,首先要從精神上幫助他們擺脱貧困,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價值的存在,認識到自己不是生活的多餘人,要看到生活的希望,樹立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五)強化居民技能培訓,鼓勵外出務工創業。在打工經濟已發展成為農(居)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的情況下,各級政府要研究具體措施,為他們打工構建信息傳遞、技術培訓、維權保障等機制。社區居委會要逐一對貧困居民家庭進行解剖分析,建立貧困居民外出務工就業信息檔案,派出專人走出去聯繫勞動就業單位,簽訂就業合同,幫助他們融入經濟社會的大潮。

【第3篇】於椒漁漁民生活保障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

近幾年來,椒江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509元和8447元,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在這樣大好的發展形勢下,椒漁漁民的生活卻沒有得到改善,漁民年收入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返貧”現象,漁場面積減少,漁業資源衰退,水資源嚴重污染,加上國際原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和政府扶持政策的缺位,導致漁業比較效益的下降和漁民收入的減少,使我區長期從事海洋捕撈和户槽作業的廣大漁民處在失海失業的陰影之中,生活日益窘困。失海漁民如何生活、就業、養老,已成為當前漁區的焦點問題,是影響“和諧椒江”創建的一個突出問題。為此,我們認為,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着力解決漁民的養老、醫療、住房和轉產轉業等一系列問題,提升漁民的生活質量。

一、椒漁漁民基本狀況

4、思想觀念陳舊。漁民對以捕撈為生的傳統生活方式有較強的依賴性,很難從這一行業突圍出來。過去捕撈效益好,收入高,漁業心中形成了一種“內行生意不可丟,外行生意不可做”的濃厚守舊意識,有相當一部分轉產漁民抱有計劃經濟時期觀念,希望政府領着幹,扶着幹。加上長年的海上作業,致使其社會信息量小,接受新事物能力差。

二、椒漁漁民生活困難的成因

漁民的生活困難是由資源狀況、海洋污染、政策保障的缺位和自身條件共同作用而產生,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漁業經濟的發展空間日趨惡化。漁業經濟高度依賴自然資源,行業本身具有高度的脆弱性。中日、中韓漁業協定實施後,僅我市就有1500多艘外海生產漁船因此退出對馬、濟洲島等外海漁場,並加入到近海漁場的資源爭奪戰中,不僅大大影響了漁業產量,更加劇了資源的衰退。再加上海域污染、海洋工程建設,使漁民作業漁場不斷萎縮。電信業的發展,海底電纜越來越多,許多海域不能作業拋錨,至少有44萬公頃的面積受到影響;臨港工業發展,灘塗海域面積減少,也影響了户槽作業;安全隱患增多,大輪航線增加,碰撞事故增多,遠洋漁業發展步履艱難,漁業經濟的發展空間越來越窄,效益也逐步下滑。

3、集體經濟薄弱,漁區社會保障困難。由於漁村集體可開發利用資源少,生產積累不多,因而集體經濟相當薄弱,難以對棄捕漁民進行自我救助。除漁村4.6%的漁民享受民政部門的低保救濟以及漁民住院醫療保障制度已實施外,許多因災致貧、因病致貧的漁民尚未得到基本生活救助。據調查,椒漁現有老年退休漁民459人,且每年不斷遞增。這些退休老漁民的生活保障也存在較大問題。

4、漁民社會政策的缺位,生活拓展空間狹窄。椒江漁民是特殊的社會羣體,其社會身份界於居民與農民之間。既無城市居民的社會生活福利待遇,又無農民的集體土地和屋基地,而其唯一擁有的海洋開發使用權又是大家共有的。目前,椒漁仍有50%漁民掛靠集體户,户籍在辦證中心,無基層公安派出所管理。同時,漁民佔國民比例少,在政策處理上沒有單例,只是參照農業,往往容易被忽視,特別是漁業權益的保護上就比較明顯。因而,漁民一直以來都沒有享受國家大的生活保障政策,在棄捕以後就變得一無所有,發展空間十分狹窄,生活着落都難以解決。

5、漁民轉產轉業難度大,基本生活難以保障。近幾年,棄捕漁民的轉產轉業及生活問題,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政府採取政策扶持,加強再就業技術培訓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轉產轉業漁民的困難.但是,由於漁民文化素質低下,技能單一,老齡化嚴重,觀念陳舊,自然生存條件差等原因,漁民轉產轉業空間非常狹窄,許多漁民除了在水產行業找到工作外,很難在漁業以外的職業上謀到出路,加上椒江漁業精加工等附加產業落後,漁業轉產轉業工作依然十分艱難。大部分棄捕漁民至今仍失業在家,掙扎在社會貧困線上。越來越多的漁民成為了低保邊緣人員。

三、解決漁民生活保障的對策與建議

漁民生活保障問題的存在必然不利於和諧社會的構築,也是與改革開放成果不相協調的音符。漁民因經濟困難無法安居樂業,漁區發展活力必將受到影響,從一定程度上牽制了椒江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因而,採取政策、經濟、救濟等多方面措施,切實解決漁民的生活保障,使他們有活幹、有房住,老有所養、安居樂業,分享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果,共同參與構建“和諧椒江”。

2、建立失海漁民的利益補償制度。目前,漁民權益受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突出體現在海域被大量佔用,資源和環境受到破壞,建立漁民或漁業的補償機制已勢在必行。一是海域徵用補嘗機制。其補償形式可分兩種:①土地補償。在圍墾填海的土地中按比例劃出一定的土地作為失海漁民的補償,讓他們能上岸就業、創業;②現金補償。在海域使用出讓金中劃出一定比例用於失海漁民的養老保險;也可兩者結合使用。同時,在就業和再就業政策方面,失海漁民也應該享受類似於被徵地農民的優惠政策。二是資源生態補償機制。漁業長期以來不但為工業作出過貢獻,而且也是工業化最直接的受損者。建議在企業排污費中劃出一部分資金對失海漁民進行補償。

3、保障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完善漁業服務機制,政府要在漁港建設、漁業經濟服務、漁業保險、安全生產保障、漁民文化素質教育和生產技能培訓等方面建立健全漁業服務機制,為漁民創造良好的漁業服務環境。要大力支持和發展水產品交易市場,搞活水產品流通,降低資源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積極向上呼籲,建議建立漁業權制度,區別對待漁民和非漁民入漁條件、收費和其他政策,緩解資源壓力,保護漁民權益,有利於漁業生產的穩定。

4、積極推進轉產轉業。漁民轉產轉業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新的就業門路。因此,必須廣開門路,拓寬就業途徑。堅持從漁區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面向市場,充分發揮漁民熟練海上勞動技能和生活習性的特長,着重圍繞開發海洋、海域、海灘、海塗等,做好“海”字文章,拓展各種經營內容,使廣大漁民轉業為海洋多元經濟的三產工作人員。同時,認真抓好對轉產轉業漁民的專業技能培訓,特別是漁民離捕不離海的技能培訓,提高漁民從事就業的技術素質。出台扶持漁民向三產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強漁民發展三產的銀行貼息貸款政策,並設置工作崗位及時引導捕撈漁民轉產轉業,確保漁民平穩轉產轉業。

5、積極扶持漁民集體經濟的發展。由於歷史的原因,椒漁各分公司有極少量習慣用地。我們要求該地塊由各分公司按規劃要求儘早開發,或由椒漁各公司建臨時房開展多項經營。同時,堤塘外亦為椒漁各分公司傳統使用場所,建議區政府予以明確,合理利用,以壯大漁民集體經濟。同時,對於漁民集體收取的場租費,給予免税,漁民集體經營的項目給予政策上的優惠。

【第4篇】雨湖街居民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人民的生存發展情況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現在讓我們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雨湖街的居民生活現狀進行統計分析吧。

一、關於雨湖街:

雨湖街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東西與湘江平行橫貫湘潭方的老城區,西起湘潭市老市政府(華國鋒同志工作舊址)東到兩湖兩畔,街含蔡和森同志故居等多處革命舊址。

現雨湖街居民區集中在街中段,以清初老街居住區為基礎,現有在冊住户共計274户(雨湖街派出所提供)常駐住户198户。

2、關於雨湖區的居民:

雨湖區現居住居民多為父輩以前就在此居住的“土著”。舊城改造以來(雨湖區為老城區,現已成為湘潭市中心外圍地區),雨湖區共計遷出住户400餘户,遷入住户三十餘户。

雨湖區的住户多為三代同堂,住房以獨户二層木石結構小樓為主,人均居住面積8.44平方米。

3、關於接受調查的雨湖街居民

筆者調查的為雨湖街臨街部分的住户(雨湖街32號——雨湖街52號),其中常駐住户13户。

二、調查採訪手記:

xx年2月,雨湖街50號。接受採訪的為雨湖街臨街住户。

劉翠香:雨湖街5號户主:女,57歲,筆者朋友的母親。

陳湘滿(滿哥):雨湖街52號户主,男,39歲。

鐵神經(學名不詳):年齡不詳(50歲左右),兩湖街40號居民。

盛婷:(婷婷):雨湖街,48號,女,23歲

其它各年齡階層住户若干。

選擇這些人採訪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居民能代表雨湖街居民的普遍生存狀態(工作的生活、收入、支出)

筆者:各位能先説説收入來源嗎?

劉翠香:我現在有200多塊錢一個月的退休工資,馬見偉(兒子)每個月能夠給家裏些補貼,他大姐、二姐,都剛生完小孩沒有上班,所以主要靠馬見偉的收入來維持家裏的生活。

(注:馬見偉現在在省城建三公司做項目經理,月收入二千元左右。)

滿哥:四年沒上班,做生意了,每天就靠街坊鄰居到家裏打打牌,給兩個茶錢。

(注:滿哥在自家空出一間大廳來做茶館,供街坊做打麻將的場所,由此收取茶錢一人2元/一下午。傳説滿哥曾做生意掙了大錢,現仍有上十萬存款,只是不願露財。)

張敏:(笑)

(注:張敏曾以偷竊為生,一xx七年被人買通警衞員削斷手筋,現主要靠幫朋友送貨為生,偶爾到菜場等公共場所去“提包”。)

鐵神經:不就靠各位街坊領導照顧我,今天中午還在滿哥家吃飯。

(注:鐵神經三兄弟在八十年代初忽然失蹤,數年後只他一個回家,人已神智不清,多年來靠鄰坊打發些零錢,或給些剩飯剩菜過活,xx年賣了一間廂房給浙江生意人做貨房,得一筆錢,維持近年生活。)

盛婷:(笑)開發廊的太多了,做不起價,沒辦法。

(注:盛婷父親早逝,姐姐服毒在押,其母患病,盛婷的髮廊主要靠給人洗 頭、按摩掙錢,晚上在歌廳坐枱當三陪小姐。)

筆者:你們的支出狀況如何?

劉翠香:吃飯,買些日常用品,再就是人情。

滿哥:差不多。

鐵神經:吃飯。

張敏:抽些煙,吃飯倒吃不得好多錢。

婷婷:要打理工商、税務,再就給我媽治病。

雨湖臨街部分是湘潭市有名的“賭博街”和“吸毒街”,數十户住户中,有吸毒人員四十七人,且都是十八——四十五歲的青壯年。五十號的馬見偉(筆者朋友)是雨湖街第三代唯一沒有進過拘留所的人。

【第5篇】2022年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計。本文將介紹2022年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2022年民生問題調查報告(1)

民生問題是事關人民羣眾生存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必須關注和解決好的核心問題。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和諧瓜州建設,最近,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在民政、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採取與部門負責人研討,與鄉鎮領導、站所負責人、部分村組(社區)幹部、居民代表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我縣民生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就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

一、我縣民生問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關注並解決民生問題就是要落實社會保障制度,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每個城鄉居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學上、有醫就、平安生活。調研中各界反映,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我縣民生問題,積極落實社會保障的各項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城鄉人居環境的建設投入。目前,城鄉居民(四個移民鄉村除外)收入穩中有升,其中,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475元,高於8000元的達到25%以上,低於2000元貧困線的不到15%;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4685元,高於該數值的達到10%以上,低於這一數值的約30%左右,貧困人口不到農村人口的10%;98%以上的居民點水、電、路、電話、閉路電視五通,99%的居民擁有穩定的磚混和磚土木私宅,無房户和危房户不到居民總户數的1%;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99%;98%的村設有衞生所,90.4%的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保險;13%的非農人口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10%的城市困難居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啟動了農村低保,城鄉弱勢羣體的生活得到有效救助;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了2%以內;社會治安狀況逐漸好轉,關乎民生的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隨着社會保障的需求增長,我縣關乎民生的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民眾的心理預期也形成了一定的差距,一些影響民生的矛盾問題正在日漸顯現。

(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1、設施老化,部分農村居民出現飲水困難。

我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大都建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於受當時自然和經濟條件所限,設施建設規模較小,設備承載能力低下,大部分管線是使用期限較短的再生塑料。目前,這些設施大部分已過使用期限,加之人口自然增長和大量移民遷入,已經老化的設施不堪重負。同時由於水位下降,水質鹽鹼化,供水設施停用的組達50多個,約佔全縣組數的20%,飲水受到影響的農民9000多名,供水不足的組80多個,約佔全縣組數的27%,亟待維修和改造的管線約100多公里。目前的設施改造進程遠不能滿足羣眾的生活需要。

2、房價看漲,中低收入居民無力改善住房條件。

縣城7000多户居民中,約有三分之一住在使用了10年以上的平房內,近200户城鄉常住居民沒有住房,常年租房居住,近50户居民還住在危房裏。相當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盼望改善住房條件,不少農户也想進城購買住房,但面對日益看漲的房價都深表無奈,只能等待觀望。

3、投入窘困,農村公益事業發展難以滿足農民需要。長期以來,受城鄉二元體制影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時,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無力對公益事業進行投入,造成了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反差大,城鄉居民不能平等享受諸如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設施的現狀。目前農村公共設施總量少、質量低、農民集資建設負擔重等問題比較突出。各農村鄉鎮普遍反映通組道路的公共部分(十字交叉、文化室、孤寡老人門前、兩個居民點之間)面積較大,佔到硬化面積的一半,由農民負擔太重。

4、管理滯後,農村公共設施作用不能有效發揮。據反映,目前農村基礎設施存在重建輕管的問題,建成的公共設施由於權責不明、管理缺位,造成老化失修,人畜機械破壞、被盜無人管理以及後續維護缺乏投入等問題,難以長期發揮作用,給原本不足的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增加了負擔。調查統計,近幾年全縣有50多公里的瀝青路面被壓壞或劃壞、有60多台輸電變壓器被盜、有50多個組文化活動室未向羣眾開放、10多個村組文化室被租賃或挪作他用。

(二)就業方面

目前,全縣城鎮僅登記的失業人員近百名,隱性失業、半失業人員變數較大。

1、就業困難人員仍然是城鎮就業的難點

從再就業情況分析,兩類失業人員就業比較困難。一是4050人員就業渠道窄。城鎮40歲以上女性和50歲以上男性(4050)人員在我縣約有350多名,他們大多是企業改制中買斷身份的工人和早期進城的農民,這些人員由於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就業技能單一,難以適應企業高素質、技術型、複合型、年輕化用工的要求,因此實現再就業難度較大。二是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乏力。由於多方面原因,我縣城鎮形成零就業家庭54户,總人口149名,具備就業能力的99名。這部分人由於缺乏就業主動性和就業技能,就業信息不暢通,就業政策不瞭解,因而實現再就業比較困難。

2、就業幫扶政策的落實不夠到位。

這幾年,國家和省、市各級圍繞推進就業再就業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優惠幫扶政策,由於政策具體內容涉及到多個部門的利益,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牽頭單位勞動保障部門的協調與組織能力相對有限,使一些優惠政策在落實上打了折扣。據調查,目前我縣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復轉軍人安置就業、刑滿釋放人員失業的就業,以及企業吸納失業人員定額減免税等優惠政策,相關部門落實不夠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和再就業工作。

3、無業人員就業觀念陳舊。

目前在我縣無業人員中,不同程度存在就業靠政府、吃飯依戀鐵飯碗、不願幹個體、小錢不願掙、大錢掙不來、寧可失業也不願從事苦、髒、累、險工種的陳舊觀念和惰性心理。還有一部分失業人員寧可吃低保也不願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有事沒人乾和有人沒事幹的現象並存,就業引導、指導和組織工作亟待改進和加強。

(三)教育方面

目前我縣已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仍備受人們關注。

1、高中教育質量不高。隨着社會就業壓力的增加,羣眾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考大學成為子女就業的集中選擇,由於擴招,造成師資短缺,師資力量薄弱,相當一部分羣眾對當地高中教育質量缺乏信心,學生擇校情況比較普遍。

2、教師隊伍建設滯後。我縣教師隊伍存在編制緊、優勢人力資源補充慢、部分教師素質偏低、教學經驗欠缺、責任心不夠強,年齡偏大教師退出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影響了我縣教育教學提質增效。

3、職業教育檔次偏低。技能型師資緊缺,專業設置不盡合理,專業培訓能力相對較弱,難以培養出緊跟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4、素質教育推行緩慢。受教育導向的影響,教育考核機制偏重升學率,淡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普九教育目標貫徹不夠到位。

(四)社會保障方面

目前我縣羣眾關注程度較高的社會保障總體上可以分為生活保障、養老保障、醫療保障、勞動保障四大類。

1、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面窄。我縣低保金城市發放標準為173元/月,農村發放標準為75元/月,城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居民共有1980户、4448人。其中:城鎮1048户、2932人,約佔全縣城市人口的10%;農村502户、1516人,約佔全縣農村人口的1.5%。據調查,目前城鎮因多種原因部分生活困難羣眾還未能納入低保範圍。主要是常住縣城無地無業生活困難的口袋户和家庭成員因生病、就學、失業致貧的市民,這兩類人員在淵泉鎮約有300餘户;農村低保發放標準難執行。農村鄉鎮反映,農村低保線界定在人均純收入900元的標準不好執行。我縣絕大多數農民純收入高於900元,如果按照現行的標準執行,除五保户外,農村幾乎很少有人可以享受低保,但部分農民又確實存在生活困難的現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機制的運行需靈活操作,不斷完善。

2、社會養老保險,城鎮擴面慢,農村待試點。

目前我縣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共3846名,佔全縣城市居民總數的13%。其中:行政事業性單位職工2289名,企業職工1167名,自由職業者390名,暫無農民參加社會養老保險。①城鎮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進展緩慢。調研中瞭解到,養老保障已經受到了城鄉各類就業人員的普遍關注,尤其是城市自由職業者,他們是城市務工隊伍的主力軍,因為不少民營企業不給工人繳納養老金,使其養老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這也導致了城鎮社會養老保險擴面進展比較緩慢。由於務工人員的養老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造成務工不安心、企業用人不穩定。②農民的養老問題日漸突出。農民一直走的是養兒防老的路子,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農村家庭養老問題正逐步發生變化,一孩户、雙女户逐步進入老齡階段,父母和兒女分居越來越普遍,農村老人的生活質量不高,養老問題日漸突出已經影響了社會的和諧,他們的養老如何保障亟待探索。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運行和監管缺陷。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自2022年在我縣試點,經過四年多的擴面運行,至目前已經覆蓋全縣90.4%的農村人口,成為被農民認可的較為理想的醫療保障措施。調查反映,該項制度在惠農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報銷起付線高、比例小,救助能力弱;二是定點治療的門診少,不便於羣眾就近就醫;三是對定點醫療門診的監管不到位。羣眾反映,現行制度存在定點門診受益較大,參保羣眾得實惠較小的問題,即入了合作醫療的羣眾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高,不入的羣眾在定點門診看病收費低。

4、用工單位貫徹勞動保障法規不到位。一是勞動用工合同制、最低工資制的推行進展緩慢。由於勞動合同制和最低工資制約束了用工方的部分行為,所以雖經各級的督促落實,但仍然見效甚微。2022年我縣合同用工率僅為27.4%,2022年以來我省最低工資標準是400元,用工單位以算伙食費、住宿費、獎金、勞保品、效益差、做工時間短、工作量輕等為由打折扣執行,致使務工人員收入很低,甚至出現務工不如吃低保的現象。二是拖欠務工人員工資的情況仍然嚴重。很多企業採用月工資隔月發、季度發,甚至是剋扣工資,套牢務工人員,保證企業工源。這些違法現象的長期存在,將工人置於一種艱難的處境中。僅2022年有關部門受理處理拖欠工資投訴案件62起,涉及務工人員387名,追討欠薪129萬元。三是勞動保護法規得不到有效落實。多數民營企業和個體户普遍沒有給僱用人員繳納三金,僱工沒有完整的休息日,加班沒有加班費,防暑、防塵、防潮、防毒、防輻射等《勞動法》規定的基本勞動保護設施短缺。例如個別企業廠房內粉塵超標,工人工作期間缺乏防護,多次受到有關方面的除塵建議,但仍未做有效整改。

(五)醫療衞生方面

雖然我縣的醫療衞生事業有了重大發展,但是隨着人民羣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看病貴、病痛解除難仍在影響民生。較為突出的是:

1、藥品進入渠道不夠規範。調研中,羣眾反映醫院和各種藥店均存在藥品進入渠道不夠公開透明,價格混亂,質量良莠混雜、藥效不佳的問題,影響了安全、有效、廉價藥品的正常供應和使用。

2、公共醫療衞生事業運行市場化傾向,弱化了衞生服務的公益性保障功能。由於投入不足,公立醫療機構的運行經費和發展資金基本上依靠服務收費,以藥養醫創收運行,導致醫療機構偏重追求經濟效益,一些醫療機構推行承包制,醫務人員收入與服務收入掛鈎、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致使其公益性質淡化,加重了患者的負擔。以藥養醫是造成羣眾看病貴、病痛解除難的重要原因。

(六)社會安全方面

1、農資漲價過快嚴重影響了農民增收。農民羣眾反映,農業税減免所帶來的實惠被持續上漲的水費、農藥化肥、種子地膜等農資價格所抵消,農民種地的成本較免税前增大,相當一部分農民種地靠貸款,導致生活困難。_____、20_____兩年農資價格比較:20_____年水費每立方上漲了25%,種子上漲了20%,化肥上漲了2%,地膜上漲了10%,每畝地成本較上年增加100元左右。

2、物價過高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由於我縣糧食、肉食、蔬菜等基本生活資料不能自給,從縣外調進各種費用增大,加之經營環節存在的欺行霸市現象,導致生活資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與周邊縣市相比,肉、菜、蛋等生活資料價格高出10%以上,一些居民因此儘可能壓縮肉、菜、蛋的消費,部分生活困難的羣眾撿菜販扔棄的蔬菜吃。物價過高帶來的負面效應已經影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

3、供暖服務不能滿足城市居民需要。羣眾反映,縣城部分住宅區供暖質量差,縣上制定的《供暖監管暫行辦法》落實不夠到位,沒有真正發揮出調解供需矛盾,有效管理城市供暖的作用。用户拖欠取暖費要收滯納金,但室內温度長期低於規定標準卻得不到有效解決,部分老人和孩子因受凍經常生病。據瞭解,去冬縣城有部分樓房居民因暖氣不熱,又在室內生煤爐或用其他方式取暖。

4、盜竊案件突出,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由於我縣流動人口和移民增加,相關部門對居民區的管理職責不清,存在扯皮現象,導致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縣城盜竊案件突出。據社區反映,縣城居民區有安全死角,部分樓房經常處於無門房、無物業、無管理制度的三無狀態,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盜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車等案件頻發,嚴重侵害了居民的財產安全,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

(七)大規模開荒和移民,嚴重影響了全縣的民生。

由於各級移民機構重移輕管使開荒移民成為產生民生問題的最直接原因。移民人數過多,貧困面過大,而後續政策又跟不上移民生產生活發展的需要,嚴重拖後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制約了老户的增產增收,還可能引發不穩定事件。

據瞭解,我縣始於上世紀80年代的開荒移民,由零星小量轉向了規模化。至2022年底全縣共接受各級移民15274户,7164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61%,加上正在遷移的九甸峽移民13216人,我縣移民總數將達到8.48萬人。已經遷入的移民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生活十分貧困。大多數移民素質較低,生活習性與我縣差異很大,不會耕種,在當地缺乏自救的渠道,收入微薄難以維持生活。70%以上的移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00元,80%的人口處在貧困線以下,救濟面太廣,單靠一縣的力量負擔太重。二是生產發展難。移民居住地多為鹽生草場和荒灘,開墾的耕地肥力低下,鹽漬化程度高,改造難度大,加之灌溉用水緊缺,部分灌渠渠低地高,改造任務重,生產發展難。據當地移民反映,目前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值極低,種地倒賠。三是適齡孩子上學難。2022年秋季開校我縣四個移民集中安置點新增國小生2708名、國中生620名,新開設國中1所、國小13所、教學班81個,一次性需配齊中國小教師163名,對於我縣來講是一個龐大數字。目前缺額教師77名,缺教學用房20600平方米,適齡孩子不能入學和輟學現象嚴重。據統計,移民當中沒有讀完國中的有35900多名,佔移民總數的65.4%,這些人已經成為我縣的新一代文盲,啟動掃盲教育迫在眉睫。

二、改進的意見建議

解決民生問題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着眼長遠,立足當前,多措並舉,全面覆蓋,把教育作為民生之基、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為民生之源、社會保障作為民生之安全網,實現基本就業、醫療、住房、養老、教育、綜治等各方面的全覆蓋。在此基礎上,充分考慮政府的綜合實力,逐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相關保障制度,逐步實現基本的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全面和諧穩定。對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社會關注、羣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要積極採取措施研究解決。

(一)堅持富民優先,把提高羣眾收入作為解決民生問題的基礎。

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教育,加強全民創業政策的檢查落實,在狠抓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研究並落實加快農業產業調整,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化運作的有效舉措,引導城鄉居民實現持續穩定快速增收。

(二)不斷完善落實社會保障措施。

深入分析社會各類人羣的保障情況,建立全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對困難羣體的救助由個案式處理向制度化轉變,本着養老不養懶的公德原則,確保每一個人的基本生活。

1、切實落實好現有的社會保障政策。一是建立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落實責任追究制,要求各用人單位要定期自查報告現有的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落實情況,對不落實基本社會保障政策的用人單位給予責任追究。二是成立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監察局、工商局、國税局、地税局、安監局、民政局、財政局、廣電局、社保中心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社會保障政策法規落實監察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縣各單位落實社會保障政策法規情況的監督監察,確保政策落到實處。

2、拓寬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發放範圍。進一步完善低保政策,最大可能的實現應保盡保,確保城鄉每個生活困難羣眾都能得到政府的關懷。

3、加強宣傳,靠實責任,積極爭取各級支持,促進城市非職工人羣合作醫療保險制度順利實施。

4、參照城市社會養老保險管理辦法,在農村試點推行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5、逐步增加公益建設投入,努力轉變現行以藥養醫現狀。突出衞生事業的公益性和社會保障功能,重點抓好基層衞生院人員工資財政全額供給政策的落實,減輕縣鄉醫院運轉經費不足的壓力,為解決羣眾看病貴問題奠定基礎。

6、規範現行的醫療衞生管理制度,樹立醫務行業新形象。一是完善落實醫療管理陽光操作制度,保證病人就醫費用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二是加強醫德醫風教育,規範醫療服務用語,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三是建立醫患溝通制度,規範醫患溝通內容、形式,打造信用醫療環境;四是完善病人投訴處理制度,公佈投訴電話、信箱,及時受理、處置病人投訴;五是採取多種方式,收集病人意見,及時反饋改進工作;六是抓好醫務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醫療水平。把醫務人員的培訓工作納入醫院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大醫務人員外派實地培訓力度。同時,結合國家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衞生工程,爭取大城市醫師到我縣開展醫療服務和技術培訓工作。

7、強化藥品進入渠道的監控,確保患者用上合格藥品。進一步加強市場流通藥品的質量監督,發揮好職能部門在藥患間過濾器、防火牆的作用,切實監控好藥品的質量和價格,讓廣大患者用上放心藥、實惠藥。

8、建立困難人員社會救助基金制度。面向社會募集資金,專户管理,機動調用。

(三)採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當前羣眾生活中的具體困難。

1、建議出台農村人飲設施改造中、短期規劃。相關部門要把農村人飲設施的改善納入項目管理,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的爭取力度,列出改造計劃,從最需要改善的村組入手,全面開展對農民飲水設施的改造。針對當前部分村組吃水難的問題,建議採取應急措施,協調經費和人力首先給予扶持解決。

2、建議出台非盈利性住房建設規劃。把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規劃、建設、使用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化、經常化和公開化,並逐年落實,有計劃地解決中低收入家庭和貧困户住不起房的問題。尤其是近兩年要適當增加非盈利性住房的修建數量,對今年經濟適用房的銷售和廉租房的出租,應全程陽光操作,讓中低收入家庭在公正、公平的程序中圓了住房夢,更讓全縣人民看到實現居者有其屋的希望。

3、協調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引導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在充分落實就業優惠政策的同時,建議加大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的數量,做實就業指導,確保就業困難人員大都有崗可上。並將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延伸到農村,把鄉村有勞動能力的困難户組織起來,開展治安、環境衞生、公益設施管理維修等事務。

4、切實落實《城市供熱監管暫行辦法》,緩解城市供暖矛盾。針對羣眾反映強烈的供熱缺乏有效監管的問題,建議縣上成立由主管部門、質檢、消協、物價、供暖企業、熱用户代表六方參與的供熱監測組織,依照《城市供熱監管暫行辦法》加大供熱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抓好室温鑑定和企業、用户雙方維權工作,建立供暖事故舉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暢通事故排除渠道,並探索實行新的有效管理模式,確保供需雙方的合法權益。

5、強化職業教育,培養優勢人力資源。把新生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工作納入國民教育,培養成有一技之長的優勢勞動力。一方面,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進一步改善職業培訓中心的教學設施,根據市場需要設置課程和專業,聯合縣內外企業、國內職業院校,開展聯合培訓,打造優勢勞動力品牌。另一方面,加強企校聯繫,搞好就業銜接,力爭達到學生畢業不落地,直接輸送到用人單位,實現校企互惠雙贏。

(四)建議縣上積極向上協調,力爭把我縣移民鄉村的後續建設納入上級扶貧攻堅計劃。完善移民鄉綜合發展規劃,加大對移民鄉各項建設的立項和資金爭取力度。圍繞移民鄉的後續建設和發展,建議縣上在引導移民羣眾自力更生、實現自救,動員社會各界從思想觀念、科學技術、生產物資等方面廣泛救助、大力幫扶的基礎上,加大爭取力度,爭得上級的支持,力爭把移民鄉的後續建設納入國家或省扶貧攻堅計劃,形成制度化、長期型的幫扶。

2022年民生問題調查報告(2)

為全面瞭解廣安市民眾當前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以及對民生建設的看法,廣安市統計局城鄉調查隊近期採取現場問卷調查及廣安市政府網民意直通車網絡調查形式開展了民眾當前最關心的民生問題問卷調查,以期對廣安市改善民生,促進社會穩定有所參考。

一、調查樣本分佈及對象

本次調查方式為現場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現場問卷調查對象以六區市縣城市範圍內的13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為總體,以其管轄的81個居委會為調查單位,每個調查單位樣本數為5個,六區市縣樣本為405個,共發放問卷405份,收回有效問卷405份;網絡調查通過市政府網站民意直通車開展,採集到有效樣本133個。本次調查樣本總量為538個。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本次調查問卷設置了十個方面的民生問題,由受訪者選出其中最關心的三個問題。從調查結果看:物價問題、食品安全問題和住房問題是當前民眾最關心的三個問題。

本次調查還針對十大民生問題的各個方面設置了一些問題,進一步瞭解民眾對各問題的主要看法和認識,調查結果如下:

(一)社會腐敗及政府執法不公問題

受訪者認為當前有腐敗現象,但是可以容忍,認為腐敗最嚴重的行業是行政部門,其次是企業、公司,認為權錢交易,難以抵制金錢的誘惑是腐敗和執法不公的最主要問題,其次是現行的政策、制度還不夠完善。

受訪者認為,要改善社會腐敗及政府執法不公的問題首先應加強民眾監督作用,力求辦公透明化;其次是加大懲處力度,加強作風建設,增設督查機構。

(二)住房問題

受訪者認為當前住房最大的問題是房價太高買不起房,其次是房貸利息過高,同時還存在住房設施不完善、拆遷補貼不及時到位等問題。認為導致房價如此高的原因,主要是房地產公司、炒房團炒作,其次是政府高價拍賣土地。

受訪者認為目前的廉租房制度不錯,對低收入家庭有幫助,但僧多粥少,難以幫助更多的人,認為政府應介入調控房價,採取有效措施控制房價,加大廉租房等修建和管理力度,降低房貸利息,進一步規範低保和廉租房問題,讓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得到實惠。

(三)教育問題

受訪者對目前升學,就業等問題及對子女的未來最關心的是教育費用過高,其次是找不到工作,生活沒有保障。認為造成我國教育方面缺陷的原因是教育不公平現象普遍存在,其次是國家教育改革不徹底。

受訪者普遍對目前繳納擇校費來換取更好的教育質量表示不願意,認為這樣助長了不良之風。認為目前小孩教育比較困難,希望糾正補課時間比較多的不良現象。

(四)物價問題

受訪者認為自物價上漲特別是蔬菜價格上漲對生活影響最大,其次是衣着,月支出相比以前增長較多,感覺有點承受不起。

受訪者認為目前水、電、氣價格,門面租金等價格太高,老百姓生活壓力大。希望職能部門能管理亂漲價現象,採取有效措施抑制物價上漲。

(五)環境污染、自然災害頻發等問題

受訪者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後果非常嚴重,且還在不斷惡化中,最關心的環保問題是水污染,其次是空氣污染。受訪者認為要倡導低碳生活,應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儘量乘坐公共交通設施,禁用一次性的餐具和瓶裝水,加大力度推行無紙化辦公。

受訪者希望政府合理規劃城鄉城市環境,加大道路、路燈、小區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淘汰污染嚴重企業,有效治理環境、水等污染,讓城市更加整潔温馨。

(六)交通安全問題

受訪者認為產生交通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私家車增多,其次是城市規劃不夠合理,同時存在居民交通安全意識不高和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夠等原因。

受訪者對交通安全方面的行為最反感是酒後駕駛,其次是夜間開車時不關閉遠光燈。受訪者希望加大酒駕懲罰力度,職能部門應制止機動車佔用機動車道行駛、闖紅燈、超速行駛、疲勞駕駛等不良行為。

(七)分配不均問題

當問及對當前社會存在貧富差距問題的看法時,多數受訪者認為很不合理,認為社會主義不該有這麼大的差距,但還是有少數受訪者認為社會就是適者生存,雖然不合理,但卻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避免不了的問題。

受訪者認為目前物價不斷上漲,公務員、企業人員工資待遇偏低,生活、醫療都比較困難,希望提高企業、公務員工資、待遇,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擴中、提低限高,縮小貧富差距,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分配格局,同時增強對就業問題的重視,鼓勵創業,逐步實現社會在分配上的完善,讓廣大人民羣眾都能過上好日子。

(八)食品安全問題

受訪者對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安全方面最擔心的問題是有毒有害物質(如農藥)高殘留問題,其次是食品添加劑(如防腐劑)超量使用,同時擔心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散裝食物的衞生和食品處理不當生產的問題。受訪者認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力,其次是商者利慾薰心,同時認為當今社會道德水平滑坡,消費者對維權認識不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

受訪者認為目前要保障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大處罰力度,讓違法者受到重罰,讓其不敢觸入違法行為,同時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主動維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相關制度,嚴格食品安全監督檢驗,並定期向社會公開檢驗結果。

(九)社會保障問題

據調查,受訪者對社會保障認識比較到位,均參加了不同類別的社會保險,其中參加最多的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其次是失業保險。受訪者認為當前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弊病在於覆蓋面不寬,保障水平較低,其次認為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制度的改革滯後,而且缺乏統一而且缺乏系統管理。認為應該為非正式員工提供養老和醫療保險等,特別應關注農民工,因為他們也是勞動者的一部分,沒理由差別對待。

受訪者認為目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過高,養老金標準較低,企業和行政的養老保險差距較大,希望政府提高住房公積金繳費標準、提高待遇,增加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醫療基金以及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使用、年度節餘等情況透明度,完善各種社會保障制度,真正解決民眾的養老問題。

(十)醫療衞生問題

受訪者認為現有的醫療保障制度最需要更改的是報銷比率低,其次是繳費率過高,異地報銷結算不便等。

受訪者認為目前醫院檢查費用多,不論病大病小都要求做一些不必要的檢查,醫療費用種類較雜,亂收費現象突出,特別是藥品價格太高,醫療門診費報銷難,手續繁多。認為醫改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事情是降低藥價、降低檢查費用和治療服務費用,增加衞生醫療的財政投入,擴大醫保人羣,讓更多私立醫院加入市場競爭。認為在醫療衞生服務上,最應該提高的是醫生技能,廉政從醫,改善就醫環境、醫療設備和服務態度,提高醫療效果,提供簡捷的就醫程序。

【第6篇】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醫療方面。醫療衞生基本滿足羣眾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衞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衞生院16處,規範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羣眾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累計報銷21xxx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三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xxx處,共計3017 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四社保方面。一是擴面難。當前,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率僅為1xxxx,絕大多數職工遊離於養老保險之外。二是徵繳難。企業參加意識差、部門配合力度弱,徵繳困難重重。三是逆差大。1-7月份各類保險徵繳452xxxx元,發放516xxxx元,收不抵支64xxxx元, 估計全年相差150xxxx元。

三、建議及措施

一教育方面。一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項足額預算教育經費並執行到位,同時,探討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二是減少農村中國小教學點,逐步實現國中全部、國小部分進城,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三是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結構、加強培訓。四是採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五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保障國小教育資源不被擠佔。

二醫療方面。一是適當調整新農合報銷比例和範圍。同時要提高對殘疾人、五保户、特困人口的費用補償。二是加強醫患溝通,讓患者在治療方法、治療方案過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三是加強醫德建設,讓醫務人員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為首選。四是簡化轉診手續,下放到鄉鎮合管辦,逐步實現省內聯網,讓農民能縣外就醫就地報銷。

三住房方面。一是調控房屋價格。建議公開房地產業成本與利潤,實行政府指導價等措施,努力使其適應小城鎮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二是承擔政府責任。積極推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決收入較低、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三是推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並全面推進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職工解決自住住房的能力。

四社保方面。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切實消除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社保認識上的不足與誤區,強化用人單位遵守社保法律法規的自覺,喚醒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二是擴大社會保險面。採取教育加強制的手段,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擴大參保人數。三是依法加強徵繳力度,實現社會養老保險的強制性。實行部門聯動,整合勞動、工商、財政、税務、審計等力量,使不繳納者寸步難行。

民生問題調查報告範文

根據省、市、縣開展“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要求,房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採取實地查看、走訪羣眾、代表座談、查閲資料和聽取彙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房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對象31160人,其中享受撫卹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對象3.3萬人,城鎮“三無”對象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對象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窗口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羣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羣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xx”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對象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羣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飢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户。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卹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 為了解決羣眾不瞭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製度。在低保對象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採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對象,逐級上報、審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審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對象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對象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户掛標示牌,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窗口。投資50餘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羣眾的政策諮詢,受理羣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xx年和xx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牀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峯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範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對象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對象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項目。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卹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對象台帳,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兑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制定出台了《房縣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對象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5、防災救災工作快捷高效 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方針,努力提高災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確保受災困難羣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災區社會穩定。一是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嚴格執行汛期和特殊時期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第一時間收集、彙總、上報災情。災害發生後,及時督辦鄉鎮開展自救,下撥救災資金,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乾淨飲用水。二是規範常救對象的救濟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對全縣常年救濟對象進行摸底調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及時下撥冬春生活救助資金,解決常救對象的口糧、衣被等生活困難。三是完善災害救助體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鄉鎮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數據庫,成立縣救災備災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會募捐機制。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制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拓展社會募捐渠道,逐步實現社會捐助活動由集中性、突擊性向經常性、日常性轉變,每年接受社會捐贈款物50萬元以上。三年來全縣先後下撥救災應急資金和羣眾生活救濟資金2147萬元,其中用於冬春生活救濟資金1114萬元,因災倒房恢復重建資金1033萬元;下撥棉衣棉被12萬件6000牀。

6、社會事務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 在婚姻服務上,逐步實現了以鄉鎮分散登記向全縣集中登記的體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婚姻諮詢、法制宣傳、登記拍照、電子檔案傳輸、信息查詢、代寫婚姻文書等一系列婚姻登記服務。年結婚登記量4500對左右,登記合格率達到100%,xx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在收養登記上,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嚴格服務程序,收養登記合格率達100%。在社會組織管理上,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的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在加快房縣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農村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根據省、市、縣開展“萬民幹部進萬村入萬户”活動的要求,房縣民政局充分發揮民政部門職能,成立了專題調研組,通過採取實地查看、走訪羣眾、代表座談、查閲資料和聽取彙報等方式,就全縣的農村民生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房縣總面積5110平方公里,是全省第一版圖大縣。全縣轄20個鄉鎮(場),304個行政村,15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0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財政收入2.1億元。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也是老蘇區,全縣有優撫對象31160人,其中享受撫卹定補5469人,農村實有五保6610人,農村低保對象3.3萬人,城鎮“三無”對象820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員1.2萬人,常年因災救助對象40000人,60歲以上的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90歲以上的老人476人。全縣建有福利機構23所(其中縣辦福利院1所、光榮院1所,鄉辦福利院21所),為民服務窗口2個(即婚姻登記服務大廳、低保服務大廳),社會公益事業管理單位2個(即烈士陵園管理所、殯葬管理所),民政系統幹部職工共有82人。

二、民政惠民政策落實情況:

1、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 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最基礎的工作,我們從城市低保救助開始,不斷拓展救助種類,目前已開展了農村低保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救助、災情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教育救助、臨時救助等十項社會救助種類,基本形成了覆蓋城鄉困難羣體“應保盡保”的社會救助體系。同時,逐年提高提高救助標準,讓弱勢羣體得到更多的關愛和實惠。“xx”期間,我縣共投入民政事業資金4.5億元,常年救助城鄉低保對象達到5.8萬人,常年災民救助4萬人次,累計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羣眾1.2萬人次,實現了城鄉居民無飢寒。建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五年累計救助2500人次。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明顯提高,幫助災民恢復住房8000户。建立了撫卹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各類重點優撫對象撫卹標準與當地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2、城鄉低保救助陽光化操作 為了解決羣眾不瞭解救助政策,不知道救助程序,杜絕優親厚友、暗箱操作、政策執行不嚴等現象,近年來,我局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救助工作方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全面實施救助服務。一是建立了民主評定製度。在低保對象的確定上,以村(居)民委員會為基礎,開展“民主選貧”活動,對提出低保申請人,採取“一會兩票”的辦法確定對象,逐級上報、審核;二是建立了季度審核、半年核查、年度走訪的制度,形成了“低保對象即進即出、保障標準有高有低”的長效機制;三是建立了“四級公示”制度,即對低保對象實行村(居)公示、鄉(鎮)公示、縣級公示、户掛標示牌,接受羣眾監督;四是建立了公眾服務窗口。投資50餘萬元建立社會救助服務大廳,接受全縣羣眾的政策諮詢,受理羣眾的上訪,辦理臨時救助,承辦社會救助工作。xx年和xx年,我縣低保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全省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

3、社會福利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近年來,我局搶抓機遇,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切實加強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提高了為民服務能力。一是投資1100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建老年公寓一棟,新增牀位210張。目前裝修工程已接近尾聲,即將全面向社會開放使用,有效推動了我縣老年福利事業的發展。二是抓住“福星工程”建設的機遇,投資400多萬元,新建了農林場福利院、化龍堰鎮福利院,改建了青峯鎮福利院、榔口鄉福利院、紅塔鄉福利院、土城鎮福利院、野人谷鎮福利院,4所福利院已達到省級模範福利院標準,6所福利院已達到合格福利院標準。進一步完善了農村福利生活配套設施,使入院五保對象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確保了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三是投資800多萬元,興建了民政綜合服務大樓,為開展城鄉社會救助和婚姻登記系列化工作,提供了方便、快捷、寬敞的服務場所,每年接待服務對象達4萬多人次。四是啟動了殯儀館和公墓建設項目。

4、優撫安置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一是全面落實了優撫撫卹政策,按政策及時予以調整,建立優撫對象台帳,實行網絡化管理,及時兑現優撫資金。二是認真解決優撫對象“三難”問題,制定出台了《房縣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對優撫對象建立了醫療救助、醫療減免、住院費按比例報銷、大病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制度。對現役軍人家屬給予重點幫扶。三是廣泛開展擁軍優屬慰問活動,充分利用春節、“八一”等重大節日,組織各級各單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擁軍優屬走訪慰問活動,進一步密切了軍民軍政魚水情。四是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採取各種有效方式,廣泛開展復退軍人職業技術培訓,提高就業技能,擴大就業渠道。

5、防災救災工作快捷高效 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方針,努力提高災害救助能力和工作水平,確保受災困難羣眾基本生活權益和災區社會穩定。一是妥善安排災民生活。嚴格執行汛期和特殊時期24小時救災值班制度,第一時間收集、彙總、上報災情。災害發生後,及時督辦鄉鎮開展自救,下撥救災資金,確保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安全住所、有乾淨飲用水。二是規範常救對象的救濟工作。在每年冬末年初,對全縣常年救濟對象進行摸底調查,搞好公示,按照《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及時下撥冬春生活救助資金,解決常救對象的口糧、衣被等生活困難。三是完善災害救助體系。根據《湖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督促鄉鎮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自然災害數據庫,成立縣救災備災中心。四是建立健全社會募捐機制。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制度,積極發動社會力量,拓展社會募捐渠道,逐步實現社會捐助活動由集中性、突擊性向經常性、日常性轉變,每年接受社會捐贈款物50萬元以上。三年來全縣先後下撥救災應急資金和羣眾生活救濟資金2147萬元,其中用於冬春生活救濟資金1114萬元,因災倒房恢復重建資金1033萬元;下撥棉衣棉被12萬件6000牀。

6、社會事務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軌道 在婚姻服務上,逐步實現了以鄉鎮分散登記向全縣集中登記的體制改革,成立婚姻登記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婚姻諮詢、法制宣傳、登記拍照、電子檔案傳輸、信息查詢、代寫婚姻文書等一系列婚姻登記服務。年結婚登記量4500對左右,登記合格率達到100%,xx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婚姻登記規範化單位”。在收養登記上,創新服務方式,增強服務功能,嚴格服務程序,收養登記合格率達100%。在社會組織管理上,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業產業、文化事業等方面的社會團體,充分發揮了社會組織在加快房縣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社會救助水平低。房縣屬貧困縣,縣級財政投入社會救助資金有限,儘管我縣社會救助體系已基本形成,但各類救助水平較低,救助面較小,難以應對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

2、福利機構不健全。一是城區僅有一所城市福利院,供養牀位40張,遠遠滿足不了城區450名“三無”老人入院需要。二是農村福利院投入少,規模小,集中供養率低。全縣僅有21所中心福利院,牀位都在50張以下,容納人數有限,無法滿足新增五保老人需要。三是全縣無一所救助機構,社會流浪乞討人員和生活無着落人員得不到及時有效救助。四是殯葬服務設施匱乏。全縣目前尚無一處殯儀館和公墓,殯葬制度難以推行,與現代文明社會極不相適應。

3、養老事業發展緩慢。全縣共有60歲以上老人6.4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5.2%。隨着打工經濟和異地就業新格局的出現,有30%的留守老人處於孤獨無助狀態。而全縣目前尚無一所社會養老機構為他們提供養老服務場所,給老年人生活帶來極大不便。

4、優撫安置服務功能弱。目前缺少功能健全、環境優美的光榮院,為傷殘軍人提供服務。沒有軍休所,無法為退離休軍人提供活動活場所。沒有優撫醫院,優撫對象的醫療難、生活難、活動難、就業難等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5、村(社區)基礎設施滯後。村(居)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人民羣眾的橋樑,是國家政權基礎。隨着社會的轉型,村(居)民委員會由管理逐步走向自治型和服務型。而村(居)組織的辦公經費的困難和辦公服務場所的缺少,無法為村(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務,嚴重影響了城鄉社區建設的推進。

6、村幹部隊伍嚴重老年化。目前,村幹部領導班子成員年齡結構偏大,思想不夠解放。大多數村幹部的思想觀念跟不上國家大政方針和政策調整步伐,只能機械地抓落實;謀劃發展缺少科學性,思想狹隘,存在短期行為;開展工作缺乏創造性,“上面讓幹啥就幹啥,上面讓咋幹就咋幹”,僅僅停留在完成常規工作。

四、意見和建議:

1、提升農村低保救助水平。我縣農村低保救助標準低,月平補差僅有45元,救助人口4.6萬人,請求上級政府突破人口比例的限制,將農村救助政策向貧困山區傾,與物價上漲和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接好軌。

2、加快農村福利院建設。一是要明確機構的性質和福利院管理人員的身份,請求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建議明確為政府福利事業單位,採取縣辦鄉管或縣辦縣管的管理體制;二是福利院提檔升級,政府出台相應政策,建立農村福利院正常投入機制,不斷改善辦院條件,讓五保老人住得進、留得住、生活得好。

3、提高農村五保供養經費。農村五保供養費過去是由村級提留中解決,税費改革後,由財政轉移支付解決。五保數量逐年在增加,新增五保供養經費形成缺口。全縣省財政轉移支付供養3956人,實有五保6610人,供養經費缺口每年達480萬元。

4、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只有一所福利院,沒有一所老年公寓,去年我們對縣福利院進行了改擴建,新增牀位210張,可以有效解決我縣“三無”老人住房緊張問題。今年以“竹房城鎮帶”為試點建1-2所標準化農村福利院,以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請求領導給予大力扶持。

5、加大城鄉社區建設力度。我縣共有304個村(居),目前,只有107個村(居)有辦公場所和一戰式為民服務場所,有120個村(居)只有辦公場所,沒有足夠的為民服務場所,還有77個村(居)辦公用房簡陋,辦公設施老化,難以適應為民服務的發展需求,請求政府加大城鄉社區建設扶持力度。

6、加強村幹部隊伍建設力度。要採取多種形式,開闢多種途徑,做好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加大村級幹部培訓力度,加快村級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進程。優化班子結構,從而提高幹部素質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村幹部待遇問題,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真正體現出人情化管理的要求。要從政治上關心愛護村幹部,讓廣大村幹部感到政治上有奔頭。

【第7篇】2022關於縣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範文

為了解xx縣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國家統計局銅鼓調查隊於近期開展了“城鄉低收入居民生活狀況”專題調研,在全縣隨機抽取10户低收入家庭(城鎮4户,農村6户)進行入户調查,通過進村(居)委會了解、整體觀察、與居民面對面座談交流等方式,剖析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生活狀況,瞭解他們當前的實際困難、獲得政府救助以及有何訴求等情況,旨在如實反映低收入居民的實際情況,呼籲政府及社會更加關注低收入羣體,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持救助水平,提出促進低收入羣體增收的對策建議。

一、低收入家庭基本情況

1.人口和勞動力情況。被調查的10户樣本户主平均年齡52.5歲,最大的75歲,最小38歲;總人口39人,户均3.9人,60歲以上人口9人,在校學生12人;勞動年齡內人口16人,其中因病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3人,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人,臨時或無固定就業人口12人,户均僅1.2人。

2.居住情況。10 户樣本户户均住房面積97.2平方米,人均24.9平方米,其中城鎮户均61.5平方米,農村户均121平方米,;從房屋看,自有住房8户(其中1户為兄弟贈送),租賃、安置公房各1户;從建築年代看,上世紀70年代以前建築的老房屋4户,80—90年代建築的5户,近年建築的1户;從結構看,土坯房 3户,磚瓦結構4户,磚混結構3户。

3.經營土地情況。4户城鎮居民無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積;6户農村居民承包耕地25畝,户均4.17畝,實際經營耕地的只有3户共13畝,其他因無勞動力轉包他人耕作;6户經營山地81畝,户均13.5畝。

二、家庭貧困原因分析

總的來説,低收入家庭困難因素主要是因病或傷殘以及年老而喪失勞動能力、下崗失業或無穩定就業,導致無收入,此外就是因病因突發事故致貧。從 10户樣本户情況分析,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3人,其中2人是户主;因意外事故受傷,部分喪失勞動能力7人,其中5人為户主;家庭人口中患有重大疾病的3人,年老且無子女贍養的老年户1户2人。

城鎮低收入居民中,由企業改制下崗職工6人,下崗職工年齡都在50歲左右,再就業比較困難,基本都是從事臨時性的務工,有的因工傷或意外事故導致身體傷殘,不能從事重的體力勞動,無固定就業,報酬水平都偏低,支出壓力大,維持家庭基本生活顯得十分困難。

農村低收入家庭中,主要致貧因素有,一是家庭主要勞動力因突發事件導致病殘而喪失勞動能力,失去了家庭經營或務工的主力而致貧,二是家庭人口患重大疾病,長期負擔高昂的費用而致貧,三是年邁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子女贍養的老人,此外也存在有發生災害性事故致貧的情況。

三、家庭經營和收支情況

1.家庭經營情況。城鎮低收入家庭沒有承包耕地、山地,也未從事任何的二三產業經營,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則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務工,一種是受僱於個體户,獲取每月800—1000元不等的報酬,另一種是自由擇業,在自發勞務市場從事勞務性服務,如三輪車、建築小工、臨時僱工等,獲得不固定的勞務報酬,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農村低收入家庭中,沒有經營非農產業,或多或少有些農業經營,低收入家庭由於缺少勞動力,即使有承包耕地也無法耕種,也僅有一部分是自家經營,但主要還是靠僱工,投入高,收益就小,其他農户則進行轉包,收取每畝100斤稻穀的租金;山地面積資源不足,經營效益低;農村家庭都自行生產一些蔬菜,或飼養少量的家禽,以滿足生活需要,以此來減輕生活壓力。

【第8篇】關於政府關注民生的實踐調查報告

在放寒假期間我參加了xx縣xx鄉政府部門關於民生的調查情況, 在調查期間讓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 農民的幸勞,在實踐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們調查了整個xx鄉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有70%受過初等教育、50%受到過高等教育。經調查多數家庭都有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6歲,但有50%的孩子八歲才開始上學。

我們還調查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肉製品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100元以下。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後的根源不在於觀念的落後而在於經濟的落後.

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於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説: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麼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説: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農村來説,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於教育的開支所佔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後,但也正因為落後,他們比城裏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説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説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着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麼,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於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不是因為我是一個農村的學生我才説這樣的話,而這是我們調查的真實情況,而且在這一方面我以過親身的體驗。

從開始調查到調查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xx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但是對於有一些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卻無能為力幫助他們,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以前該村是連鄉村公路都沒有通,目前,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養豬和種土豆,公路以到了村公所,這樣就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比如,他們可以種很多的土豆,還可以養豬,養牛銷售出去。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在我們調查完了以上的項目後我還參加了建設新農村對政府的要求調查報告。 縣鄉政府最貼近農民,更容易獲得和把握農民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信息,由縣鄉政府分析利用這些信息,可以避免信息在政府間傳遞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信息不對稱乃至信息失真,從而可以使公共支出的安排更有效。與中央和省級政府相比,由縣鄉政府負責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具有信息搜尋費用低、安排的項目針對性強和更便於引導農民參與等優勢。

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角度看,縣鄉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職責範圍包括三個層面。一是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基本的公共管理服務,包括為國家機器正常運轉所提供的管理服務,以確保縣域社會經濟運行的協調有序。這是縣鄉政府的基本職能,也是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要條件。二是落實中央提出的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的目標,促進縣域範圍內的公共事業的發展。一方面,為轄區內農民提供教育、衞生、環保等公共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完善農村優撫、救濟、救災等社會保障體系,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失業保障制度,創建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三是把握轄區的社會經濟走向,特別是區域的比較優勢及其變化,並通過制訂新農村建設規劃和提供政策指導,為區域比較優勢的發揮做出應有的貢獻。

開展新農村建設,一方面各級政府要加大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另一方面要轉變縣鄉政府職能。縣鄉政府要通過職能轉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促進政策的合理調整和資金的優化配置,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這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之一。

社會上的很多東西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農民的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增長我們的才幹。

還有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於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悦,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

最後我在這裏表示真心的感謝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幫助過我的朋友和領導,謝謝你們讓我實踐給予我的信任,使我明白更多人生的意義。

【第9篇】民生調查報告範文

隨着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生態問題也愈發明顯。那麼農村居民對環境和生態意問題的感知度和關注度如何呢?為了瞭解當地居民的真實想法,**月17日上午9時,逆風飛行團隊針對人口集中地——水冶,開展了一次農民環境生態意識調查。

本次調查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對象涵蓋各個年齡階段和各種文化程度的普通公民。在調查活動期間,小組成員與調查對象面對面交流,經過長達3個小時的問卷調查,並對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彙總,我們初步瞭解了當地居民的環境生態意識的現狀。

經數據顯示,100%的居民認為當地空氣污染嚴重,60%的居民認為導致環境污染的經濟因素是工業污染排放嚴重,當地環保措施投入較少,80%的公民認為改善環境最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環保的政策和法律。並且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40歲以上,文化程度不高的當地居民對涉及環境調查的活動非常排斥,有的甚至上升的仇視的程度。經過我們詢問了解到,由於當地政府和環保局加大對不符合國家環境標準企業的整治,很多未達標的中小企業按規停產,許多農民因此失業。

從調查中發現,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對環境判斷的重要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越高,對環境的判斷越清醒,關注度也就越高。針對當前現狀,在此提出一些參考建議:加強政府環保工作,大力宣傳環保教育,堅持貫徹執行各項環保法規,最後環境保護離不開每位公民的親力親為!

十三五規劃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xx”規劃的總指向、總目標,民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開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時便提出,“xx”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來制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是我國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為民”、“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現實體現。

勤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制定了調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員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範圍內,通過會議、訪談、座談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調研活動,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後勤服務工作中有關民生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後勤服務中心現狀

後勤服務中心下設辦公室、膳食科、學生宿舍管理科、水電科、綠化科、房管環衞科、醫院等,主要從事學生飲食服務、學生宿舍管理與服務;水電管理與服務、校園綠化管理與服務、校園公房管理、環衞管理與服務、車輛服務、郵政服務、醫療保健服務等。中心現有在編職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後勤服務保障工作中有關民生的主要問題

1、學校生活用水存在質量問題,影響師生身體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xx”規劃的總指向、總目標,民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開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時便提出,“xx”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來制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是我國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為民”、“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現實體現。

我校教學生活用水均屬自備井供應。目前我校自備井四口,其中:東區一口、西區兩口、同大學生公寓一口。xx年3月,經孝感市衞生防疫站檢測化驗,我校自備井水質中鐵錳離子超標,雜質較多,時有渾濁現象。鐵錳過多,易造成對人體肝、腎及大腦的損傷,雜質較多在人體內易形成各種結石,影響着師生身體健康。

2、學生食堂使用煤及柴為燃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為積極構建節約型校園,降低能耗、節約開支,後勤服務中心於xx年對學校食堂鍋爐燃料進行了“煤改柴”,用廢木料和穀殼代替煤,每年節約開支約10萬元,炒菜灶台繼續延用煤作燃料。但在使用過程中,無論煤或柴的排放均對周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而學生食堂與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相鄰,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的煤渣和柴灰,導致部分教職工家庭、學生宿舍長年不能開窗,部分教職工特別是老幹部多次向後勤服務中心反映情況,希望得以解決。

3、部分基礎設施(設備)存在薄弱環節,影響後勤服務保障。

近年來後勤基礎設施(設備)得到了較大改善,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有不少薄弱環節:(1)同大學生公寓二期、三期智能供電系統需要完善配套,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無法控制,存在安全隱患;(2)東西區宿舍沒有安裝電扇,學生自行購置電扇,使用多用插座現象比較普遍;(3)食堂部分設施(設備)需要維修、購置,如:東區鍋爐已過使用年限,存在着安全隱患,急需更換;教工餐廳操作間低矮狹窄;東苑餐廳一樓操作間漏雨,二樓操作間改造;同大食堂需購置空調、電扇等;(4)醫院設備老化,需購置更換部分設備;(5)校外垃圾站存在轉運不及時現象,應建立校內臨時垃圾存放點;(6)綠化設施、設備不足,導致員工勞動強度大而效率低等。

4、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影響學生學習生活。

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1)學生使用的飲水機存在質量問題,易引起飲水機自燃,已發生兩起起火事件,因管理員發現及時,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2)學生宿舍內偷盜現象時有發生;(3)同大學生園區新公寓已經開工,施工車輛與用工人員均從同大學生園區內行走;(4)東區部分學生宿舍電線路老化。

5、職工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影響後勤管理服務水平。

後勤員工素質決定後勤管理和服務質量,後勤服務中心從其人員構成來看,高學歷、高職稱的的管理人才較少,技術人員缺乏,現有技術人員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質較低、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在年齡結構層次上,人員老化現象比較明顯,缺乏後備力量;一線員工流動性大,穩定性差,工作積極性不高,主人翁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解決後勤服務保障存在問題的措施及建議

1、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加大學校有關民生工程基礎設施(設備)資金投入。

(1)為保障學校師生飲用水安全,建議對學校飲用水進行淨化處理。鑑於淨化水涉及二次轉水,每噸處理成本大約在0.70元左右,故建議有選擇性的實施此項目,即僅對涉及教職工生活(入口飲用)的水進行淨化供應,一是東區家屬區及學生食堂為一專線,在東區盆景園處建6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二是西區二井須全部採用淨化供應,在西區建12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預計資金投入80萬元。學生宿舍和教學樓仍用原水供應,同大園區大部分為學生宿舍沖洗用水,故不採用淨化處理水供應。

(2)為加強校園環保建設,建議試點實施食堂“煤、柴改氣”工程。將東區食堂鍋爐、灶台改造為以天然氣為燃料,由於食堂鍋爐需要更新,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約需投入80萬元。

(3)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保障後勤服務需要。建議根據後勤工作實際,由資產與後勤管理處、審計處、後勤服務中心成立調研專班,對於基礎設施(設備),進行統籌安排,合理配置。

2、加強宿舍安全工作管理,強化聯動管理機制。

學生宿舍進一步加強“四個三”的安全管理機制,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加強安全工作防範,一是加強學生自身安全保護知識的宣傳,做好用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二是加強安全工作管理,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三是更新改造安全設施,如:電線路改造、防護網安裝、飲水機更換、增設貴重物品寄存室等;四是加強安全巡邏隊伍建設;五是在安全管理上強化各部門聯動管理機制。

大學生暑假“基層人民生活幸福指數”調查報告

xx年7月15日-7月20日,我院基層幸福小分隊前往浙江省諸暨市以及火車貨運東站開展以“基層人民幸福指數”為主題的調查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關注諸暨火車站貨運東站的卸貨工人的生活現狀,期望從調研中獲得中國經濟脈搏跳動的節奏,感知多樣的人民生活狀態。

第一站:諸暨市牌頭鎮

7月15日,小隊人員早早地坐車來到浙江省諸暨市牌頭鎮。通過鄉村走訪的形式,瞭解當地的發展狀況,並與村民交流,通過這種形式瞭解在農村居民眼中的幸福。小隊在分別採訪了學校工地的施工人員,奶茶店的老闆以及幾位坐在家門口的老人,請他們談談了對幸福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對現在生活的一些評價和理想的幸福的差距。

第二站:

諸暨市城關

7月16日,伴隨着早晨的清涼,我們基層幸福小分隊來到了本次調研的第二站——諸暨市城關,繼續我們的走進基層之旅。他們或是街頭的一個環衞工人,或是街邊的一個修自行車的叔叔,抑或是一個個路過的爺爺奶奶,他們也許生活平凡但他們的嘴角總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雖然我們所遇到的每個人並不都是快樂的,但是我們衷心希望我們的出現能使更多的人關注基層的生活,為基層的幸福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將幸福播撒基層的土壤。

第三站:問卷調查

7月17日,小隊一起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希望通過問卷的形式能讓小隊更好地瞭解基層,瞭解他們的生活。

7月18,19日,隊員們發放並整理了的問卷,小隊人員對收到的問卷進行了數據彙總和分析,並做出了相應的總結,最後規劃了本次調研的最後一站——諸暨市貨運東站,去探訪最基層裝卸工的生活。

第四站:諸暨市火車貨運東站

7月20日,小隊人員坐車來到諸暨市火車貨運東站,與貨運東站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瞭解近年來火車站的運營情況以及近年來火車站對裝卸工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的改善情況。實地考察裝卸工的工作環境和食宿的情況,並且採訪該站的裝卸工的生活情況水平,瞭解普通裝卸工人心中的幸福認知。整個採訪過程中,所有采訪對象都十分配合,向隊員講述了他們的生活和對幸福的理解。

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大為提高,伴隨而來的價值觀人生觀和生活方式的變遷對當代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幸福觀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人產生了新的選擇困惑和幸福困惑。此次活動不但體現了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也鍛鍊了當代大學生的意志,使小隊人員對幸福和我們應該怎樣努力有了更好的理解。

履職盡責關於民生資金監管情況調查報告範文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民生政策,着力提升人民羣眾幸福指數,新化縣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以完善制度、規範流程、強化監管為重點,確保民生資金管理使用安全高效,最大限度惠及民生。xx年,該縣在“三農”、教育文化、醫療衞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直接涉及民生領域投入累計達到369666萬元,佔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8.61%,充分體現了民生優先的公共財政職能作用。

一、民生保障資金落實情況

按照“保運轉、保民生、促發展”的要求,新化縣積極創新生財聚財方式,轉變理財用財思路,在財政政策制定、財政資金分配等事關人民羣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中,認真傾聽羣眾呼聲,始終把貫徹民生政策作為重中之重,積極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讓廣大人民羣眾切身感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越來越温暖。

一是不斷夯實財力基礎 ,提高了民生保障能力。新化縣地處湖南中部偏西,是國家貧困縣、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試點縣,轄區總面積3642平方公里,人口145萬,其中農業人口 120萬。近年來,民生資金標準提高幅度較大,遠遠超出了該縣財政的承受能力,縣級財政配套壓力越來越大,財政運行十分艱難。儘管如此,該縣努力克服收支雙重壓力,在財源培植上求突破,在徵管方式上求創新,在監督管理上求精細,不斷夯實民生財政的基礎和保障能力。

進一步增強保障實力。為確保各項民生支出、法定支出和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該縣想方設法拓寬收入渠道,狠抓財源建設,挖掘增收潛力,不斷增強財政保障實力。xx年全縣公共財政收入完成106051萬元,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完成68515萬元,為預算的101.17%,增幅排名全市第二。該縣緊緊抓住被納入武陵山片區發展和扶貧攻堅試點縣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大力推進扶貧開發,着重加快改善民生。xx年新增財力補助1.25 億元,其中農田水利、教育文化、保障性住房、農村飲水安全等民生工程項目獲得中央、省、市支持的資金額度均有明顯提高,財政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縣民生工程投入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

進一步強化預算安排。該縣堅持將民生投入作為縣財政預算安排的重點內容予以優先保障,科學編制民生支出預算,加強對財政支出預算的編審工作,積極建立新增財力向民生傾斜的用財機制,確保當年新增財力性補助的80%以上用於民生支出,不斷提高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確保各項民生政策落到實處。同時,按照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大力壓縮行政運行成本,節約一般性開支,努力擠出資金用於改善民生。

抓好資金整合。積極探索在民生資金“使用性質不變、使用方向不變、分配方式不變”的前提下,以整合資金、推進財政支持民生建設機制創新為突破口,着力在盤活存量、提高效益上下功夫,按照“管理責權不變,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的原則,統籌整合各部門、各渠道安排的民生資金,調整資金投向,優化支出結構,集中財力辦大事。

二是切實加大投入力度,紮實推進了民生改善。該縣認真落實支持改善民生的各項財政政策,不斷提高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確保將財政資金更多地向民生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傾斜,切實解決事關羣眾的切身利益問題。

支持“三農”經濟全面發展。認真貫徹執行黨和政府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着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特色產業、農民培訓和重點農業項目建設。通過加強領導、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督查整改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大力強化資金管理使用,確保各項惠農資金及時發放到位,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 xx年,全縣農林水事務支出66963萬元,增長18.26%;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工作效率不斷提升,全年共發放涉農補貼項目56個,累計發放資金54759.44萬元。有力推進了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維護了廣大農民羣眾的切身利益,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支持社會保障事業協調發展。近年來,該縣努力克服預算執行中的諸多困難,堅持“有保有壓”的原則,在社會保障方面加大財政投入,持續提高全縣社會保障水平。xx年全縣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8119萬元,增長13.73%。社會救助體系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切實解決了城鄉困難羣眾的基本生活問題,推動了就業再就業工作開展。

支持醫藥衞生事業統籌發展。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邁向均等化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老百姓的幸福安康。該縣將醫藥衞生事業發展作為財政支持和保障的重點,積極籌措資金,加大財政投入,xx年全縣醫療衞生支出61206萬元,增長19.55%。大力支持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全縣醫療基礎設施和就醫條件全面改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支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按照“先教育、後其他”的原則,把教育經費作為剛性預算優先保證,做到了教育撥款比例始終高於財政增長比例,教師工資水平明顯高於全縣財政供養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目前,該縣可用財力中近一半投入到了教育,在全市居於領先水平。xx年,該縣財政教育支出93629萬元,為預算的130.17%,增長0.81%。

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緊緊圍繞“強基固本、旺旅興工、融城帶鄉、重教治貧”戰略目標,以解決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突破口,該縣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及時撥付建設資金,大力支持惠民公益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投入農村水電增效擴容資金4088萬元,基本消除了農村老舊水電站安全隱患;投入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資金2080萬元,完成91座病險水庫的掃尾工作。繼續加大對資江防洪堤、農村公路、污水處理廠、文體中心及移民避險搬遷等工程項目投入力度,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改善了人民羣眾生活水平。

二、加強民生資金監管的主要措施

為確保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該縣財政部門始終恪守“依法理財、科學理財、為民理財”宗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預算安排重點的同時,切實加大對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與就業、住房保障、強農惠農等民生資金的監管力度,不斷提高民生資金使用效益,確保了民生資金按時足額撥付和安全高效運行。

嚴格預算約束。為努力實現“勞有所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髮展目標,該縣財政部門不斷細化預算編制,嚴格預算執行,加強資金調度,加快支出進度,優化支出結構,確保民生支出預算執行到位;嚴格實行“專户管理、封閉運行、集中支付、追蹤問效”,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嚴格執行縣人大會議審批的預算,確保預算資金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同時,積極推進財政預算信息公開,將涉及民生項目的支出計劃和執行情況向社會公開,特別是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住房保障以及“三農”等方面的財政專項支出予以重點公開。

加強制度建設。着力在清查民生資金管理、使用和監督制度的缺失和漏洞上下功夫,及時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防範民生資金領域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確保民生資金在陽光下運行。該縣先後制訂了《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涉農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管理辦法》、《關於進一步規範涉農補貼資金信息化發放工作的通知》及教育、社保、醫療衞生等事關民生方面的多個資金管理制度和辦法,明確了在民生資金申報、實施、監管過程中部門職責權限和程序,保證了民生資金按進度及時足額到位。

強化工作職責。針對各項惠農政策不斷出台、民生資金不斷增多、監管難度越來越大的實際,為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以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解決好人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該縣財政部門進一步增強保障民生的政治責任感,着力增強服務和保障民生能力。完善崗位職責理順工作流程,實現任務細化、責任到人、監督到位,加強全方位、立體化監督管理,確保各項民生資金撥付流程更加順暢。充分發揮國庫集中支付職能,強化財政支出監管,在辦理民生項目資金撥付時,所有請款憑證及附件必須要符合規定,要素齊全、缺一不可,凡是要素不齊全或資金使用範圍不符合規定的,一律不予辦理,堅決杜絕擠佔民生資金用於其他支出。着力發揮鄉鎮財政所就近監管的優勢,增強鄉鎮財政支出管理意識,避免民生項目資金在預算執行中的隨意性,增強財政預算的嚴肅性和約束力。

規範監管模式。該縣財政部門在協同紀檢、監察、審計、檢察等部門做好外部監管的同時,將財政民生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作為內部重點監督內容,切實構建多層次、立體式的監管模式,以撥款程序是否合規、撥款手續是否完善、資金撥付是否及時、資金使用是否合理為監管重點,變事後監督為事前、事中、事後全程監管,實現監督關口前移和監督全過程無縫隙連接,保證了民生資金使用的安全性、真實性、公正性。如對一事一議、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等民生資金,該縣財政局每月和鄉鎮財政所進行對賬、檢查,每季度與省財政廳對賬。為確保資金安全,對民生項目公共部分的資金,按項目建設進度及時足額撥付到項目建設單位,對個人的補貼補助,通過“一卡通”及時足額打卡發放到享受對象。

開展績效評價。為不斷提高民生資金使用效益,該縣強化民生資金“問效制”和“問責制”,將民生工程列入推行績效預算改革的主要內容,積極探索以提高財政管理效能為核心,以實現績效預算為目標的科學、規範的民生支出績效考評體系。積極推行標準化管理,對每一個民生項目的支出進度、資金管理、績效認定分別明確了工作標準、實現要求、測算依據,增強了項目實施單位的績效觀念,提高了民生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加大對違法違紀違規問題的揭露懲處力度,重點圍繞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套取侵吞等違法違紀行為,加大對民生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通過開展專項檢查,突擊檢查,自查自糾,以案促糾,多措並舉有效保證了全縣民生資金安全、規範、高效使用,切實維護了人民羣眾根本利益。

三、存在的問題

隨着黨和政府惠民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各級財政投入民生保障的資金量越來越增多,新化縣民生資金使用管理總體運行良好,但也由於個別單位和人員的財經法紀意識不夠強,還不同程度存在虛報冒領和截留挪用等違法違紀行為,存在財務管理鬆懈,管理制度不健全,資金使用管理把關不嚴,資金髮放不及時、發放不到位、公示不到位及資金使用效益不高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賬目管理不規範。一些單位民生專項資金沒有實行單獨核算,與單位日常性開支混同一起核算反映,致使收支不能一目瞭然,資金結餘情況也無法正常體現;有的支出票據不合規,收支核算不規範。

虛報冒領套取民生資金。有的主管部門數據採集不實,造成財政補貼資金存在“張冠李戴”和“吃空餉”現象;也有個別單位和個人弄虛作假,通過簽訂假合同,做假預決算,列假支出,暗箱操作,利用虛假信息騙取套取民生資金;有的申請項目大,實施項目小,虛增項目工程量,套取民生專項資金。

擠佔挪用民生專項資金。有的單位由於支出控制不嚴,造成支出膨脹,財力緊張,不同程度擠佔挪用民生專項資金,支出使用和單位的經費使用混在一起,將民生專項資金充當了一部分單位經費支出。

民生工程監督體系薄弱。“上級不瞭解情況,無法監督;下級怕穿小鞋,不敢監督;同事怕影響關係;不好監督;涉事人員怕失面子,不願監督;羣眾缺乏手段,不會監督”的現象依然存在,致使監督機制間隙多,不到位。基層財政普遍面臨資金、項目多頭管理的情況,很多資金由項目主管部門管理,由於項目多、業務量大、資金分散、多頭管理,無法實施有效監督。縣直部門特別是基層財政所監管力量薄弱,業務人員少,許多項目需要專管人員長期深入實地檢查,加之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公共財政的監管需求。

四、加強民生資金監管的相關對策

民生資金涉及面廣,項目內容繁雜,要着力在清查民生資金管理、使用和監督制度的缺失和漏洞上下功夫,及時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監督管理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防範民生資金領域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確保民生資金安全高效運行。

一是要加強幹部教育管理。實施民生工程,提升工程質效,關鍵在人。要切實加強實施和監管民生項目幹部的宗旨教育和法紀教育,用艱苦奮鬥、節儉辦事、廉潔奉公的典型事蹟教育幹部職工,用工程上馬、幹部落馬的慘痛教訓警示提醒工作人員,把會幹事、幹成事、不出事的幹部選拔任用到民生項目管理崗位,確保各項民生工程安全高效實施。

二是要健全監管機制。要建立科學的民生工程項目選擇機制,落實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切實強化立項監督。要健全高效的協調推進機制,切實強化責任落實,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緊密配合、相互支持的整體工作合力。要強化保障措施,形成穩定多元的籌資機制和安全高效的用資機制,防止上一個項目、留下一個包袱現象發生。要切實強化審計監督檢查,深入查清民生資金管理、使用和監督制度的缺失和漏洞,及時修訂和完善民生資金數據採集、信息通達、公開公示、抽查巡查等管理制度,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要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完善辦事公開和信訪舉報制度,拓寬民主監督渠道,讓各種民生資金在陽光下運行,營造羣眾敢舉報、社會敢監督、組織敢查處的濃厚氛圍。要加快推進財政資金網上監管系統建設,從源頭上防範民生資金領域各種違法違紀行為,確保各項民生資金安全規範運行。

三是要加強績效管理。推動建立科學的民生資金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動態、全程的支出績效監控機制,不斷提升民生資金使用效益。要積極探索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機制,根據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把績效評價結果與被監管單位年度考核、領導幹部考核掛鈎,強化被監管者的責任意識。

四是要強化責任追究。加強組織領導和責任分工,使每一項民生資金的監管都有具體部門和人員負責。要堅持明察與暗訪、評審與審計、獎勵與查處結合起來,定期不定期開展各種監督檢查,重點查處民生資金領域存在的腐敗和違法犯罪問題,嚴肅查處侵害國家、集體和羣眾利益的經濟案件。要暢通羣眾利益訴求渠道,加大對民生政策落實、民生項目建設、民生制度執行等方面羣眾反映強烈問題的查處力度,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努力形成政治上負責任、工作上能作為、經濟上不沾光的民生領域用人導向,切實提高社會各界對民生工程的關注度、理解度、滿意度和支持度,不斷提升政府省心、部門合心、幹部誠心、羣眾放心的優政效果。

【第10篇】關於失地農民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xx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週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響應xx向青年學生髮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羣眾學習的號召,全面領悟xx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後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

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瞭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穫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佈於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採納,衷心的祝願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願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第11篇】2022年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農民民生調查

xx年暑假期間我很榮幸地加入了社會實踐**團隊,我們的主題是“聚焦鄖縣農民的民生夢”,活動期間我們深入鄖縣柳陂鎮,做了一系列的關於農民民生方面的走訪調查,不僅學會了如何與政府人員很好的溝通,也從中收穫了很多東西。

我們的團隊共8人,雖然開始並不是如此的熟悉,但共同的經歷卻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農民的經歷,更結交了很好的朋友。還記得第一天,我們帶着激動和興奮來到了鄖縣,炎炎夏日,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正在辛苦勞作的農民伯伯,還有冒着熾熱的太陽在瓜田裏鋤地摘瓜的阿姨,此情此景,正激起了我們決心,我深深的體會到所有父母的不易,更加覺得自己上學的輕鬆,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了,珍惜自己的學習的環境和幸福,同時,我也想通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得到大家的認可,能夠為以後的求職中打下更好的基礎。

我們的社會暑期實踐就這樣結束了。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穫。我深深的體會到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人民羣眾,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社會實踐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十天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讓我終生受用。一是待人要真誠踏進政府辦公室,只見幾個陌生的臉孔。我微笑着和他們打招呼。我們我很熱情的配合我們,從那天起,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見到他們都要微笑,往往一些細微的東西容易被我們忽略,輕輕的一聲問候,卻表達了對長輩對朋友的關懷,也讓他人感覺到被重視與被關心。什麼事情都是相互的我們的真誠換來的是他們的關心與合作。二是要善於溝通。溝通是一種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時時都要巧妙運用。認識一個人,首先要記住對方的名字。瞭解一個人則需要深入的交流。而這些都要自己主動去做。也許我們還不夠成功,但我們在期間溝通的時候得到的東西卻比任何東西都寶貴。三是要有熱情和信心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熱情和信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熱情讓我們對工作充滿激情,願意為共同的目標奮鬥;耐心又讓我們細緻的對待工作,力求做好每個細節,精益求精。激情與耐心互補促進,才能事半功倍。四是要講究條理。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在緊急的時候手忙腳亂,就要養成講究條理性的好習慣。“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條理”,其它的事務也一樣,講究條理能讓你事半功倍。一個有條理的人能在任何場合都做到穩中求勝,這是我們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培養的。五是要堅持不懈。做任何工作或任何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在過程中堅持不懈,唯有堅持才有勝利的希望,才能走向成功,堅持是人類走向成功的階梯,不懈的堅持才會有所收穫。同時,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這些天來,雖然付出了不少汗水,也感覺有些辛苦,但從中我意志力得到了不少的磨練也感受到了工作的快樂。這一次的社會實踐使我明白,大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拿出百尺竿頭的幹勁,胸懷會當凌絕頂的狀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與社會的接觸過程中,減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會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穩腳跟,才能揚起理想的風帆,駛向成功的彼岸。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收穫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我會永遠記住這份成長的禮物,也會更加努力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第12篇】十三五規劃關於農村民生問題調查報告2022

一、基本情況

一教育方面。全縣教育情況總體良好。一是嚴格落實國家“普九”和“兩免一補”政策,資助402xxxx學生共元。二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三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教研、學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四是教學改革繼續深入,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

二醫療方面。醫療衞生基本滿足羣眾需要。一是農村醫療衞生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鄉鎮衞生院16處,規範村醫務室899處,初步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規範、方便羣眾的農村衞生服務體系。二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已達到,,累計報銷21xxxx萬元,有效地緩解了農民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三是行風建設加強。不斷改進管理模式和加強醫德教育,完善內部監督,服務基層、服務羣眾的意識不斷增強。

三住房方面。近年,×××從沿街經營用房開發開始向商品住宅開發轉變,新×××夏、聚鑫園、津華園、明星家園、永基花園等住宅小區1xxxx處,共計3017 套、41.9xxxx平方米,住房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四社保方面。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截止到7月底,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分別達到1000xxxx、1500xxxx、44xxxx、1020xxxx、570xxxx。

二、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方面。一是教育投入仍顯不足,危房改造任務十分艱鉅。二是教育發展不平衡,城鄉之間差距較大。特別是農村中國小基礎教育設施、裝備非常落後。三是教師隊伍建設亟待加強,存在老齡化、知識更新慢等問題。四是公辦國小辦幼兒園現象突出,擠佔了國小教育資源。五是部分教師素質不高,亂辦班、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

二醫療方面。一是部分醫務工作人員對新農合報銷範圍不瞭解,使用目錄外藥物偏多,導致報銷金額偏低。二是目錄內藥品範圍小,藥品名稱不統一,許多藥已停止生產,影響用藥報銷。三是部分醫務人員缺乏責任感,亂開大處方、貴處方,患者用藥知情權、選擇權得不到保障。四是縣外轉診手續自繁瑣,患者感覺不方便。

三住房方面。一是住房價格逐年上漲,低收入者住房條件沒得到很好改善。我縣房價每年上漲左右,目前均價為每平方米150xxxx。下崗職工、單職工家庭和×××農民低收入者則無力購房。二是住房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性住房還未普遍推行。三是住房公積金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四社保方面。一是擴面難。當前,企業養老保險參保率僅為1xxxx,絕大多數職工遊離於養老保險之外。二是徵繳難。企業參加意識差、部門配合力度弱,徵繳困難重重。三是逆差大。1-7月份各類保險徵繳452xxxx元,發放516xxxx元,收不抵支64xxxx元, 估計全年相差150xxxx元。

三、建議及措施

一教育方面。一是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全項足額預算教育經費並執行到位,同時,探討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二是減少農村中國小教學點,逐步實現國中全部、國小部分進城,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三是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結構、加強培訓。四是採取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解決教師老齡化問題。五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精力用到該用的地方,保障國小教育資源不被擠佔。

二醫療方面。一是適當調整新農合報銷比例和範圍。同時要提高對殘疾人、五保户、特困人口的費用補償。二是加強醫患溝通,讓患者在治療方法、治療方案過程中充分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三是加強醫德建設,讓醫務人員真正以患者的利益最大化為首選。四是簡化轉診手續,下放到鄉鎮合管辦,逐步實現省內聯網,讓農民能縣外就醫就地報銷。

三住房方面。一是調控房屋價格。建議公開房地產業成本與利潤,實行政府指導價等措施,努力使其適應小城鎮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二是承擔政府責任。積極推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多渠道解決收入較低、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三是推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並全面推進實施住房公積金制度,提高職工解決自住住房的能力。

四社保方面。一是加大宣傳教育,切實消除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社保認識上的不足與誤區,強化用人單位遵守社保法律法規的自覺,喚醒勞動者的維權意識。二是擴大社會保險面。採取教育加強制的手段,以民營企業為重點,擴大參保人數。三是依法加強徵繳力度,實現社會養老保險的強制性。實行部門聯動,整合勞動、工商、財政、税務、審計等力量,使不繳納者寸步難行。

【第13篇】2022十三五規劃民生問題調查報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三五”規劃的總指向、總目標,民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開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時便提出,“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來制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是我國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為民”、“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現實體現。

勤服務中心根據工作實際,制定了調研方案,中心班子成員自4月19日至4月26日,在中心範圍內,通過會議、訪談、座談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了調研活動,全面深入地梳理了後勤服務工作中有關民生的問題。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後勤服務中心現狀

後勤服務中心下設辦公室、膳食科、學生宿舍管理科、水電科、綠化科、房管環衞科、醫院等,主要從事學生飲食服務、學生宿舍管理與服務;水電管理與服務、校園綠化管理與服務、校園公房管理、環衞管理與服務、車輛服務、郵政服務、醫療保健服務等。中心現有在編職工56人,合同工243人。

二、後勤服務保障工作中有關民生的主要問題

1、學校生活用水存在質量問題,影響師生身體健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三五”規劃的總指向、總目標,民生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召開會議確定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時便提出,“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來制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可見,持續推進民生改善是我國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為民”、“改革發展成果讓人民共享”的現實體現。

我校教學生活用水均屬自備井供應。目前我校自備井四口,其中:東區一口、西區兩口、同大學生公寓一口。2022年3月,經孝感市衞生防疫站檢測化驗,我校自備井水質中鐵錳離子超標,雜質較多,時有渾濁現象。鐵錳過多,易造成對人體肝、腎及大腦的損傷,雜質較多在人體內易形成各種結石,影響着師生身體健康。

2、學生食堂使用煤及柴為燃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

為積極構建節約型校園,降低能耗、節約開支,後勤服務中心於2022年對學校食堂鍋爐燃料進行了“煤改柴”,用廢木料和穀殼代替煤,每年節約開支約10萬元,炒菜灶台繼續延用煤作燃料。但在使用過程中,無論煤或柴的排放均對周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而學生食堂與教職工宿舍、學生宿舍相鄰,排放的廢氣中含大量的煤渣和柴灰,導致部分教職工家庭、學生宿舍長年不能開窗,部分教職工特別是老幹部多次向後勤服務中心反映情況,希望得以解決。

3、部分基礎設施(設備)存在薄弱環節,影響後勤服務保障。

近年來後勤基礎設施(設備)得到了較大改善,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有不少薄弱環節:(1)同大學生公寓二期、三期智能供電系統需要完善配套,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無法控制,存在安全隱患;(2)東西區宿舍沒有安裝電扇,學生自行購置電扇,使用多用插座現象比較普遍;(3)食堂部分設施(設備)需要維修、購置,如:東區鍋爐已過使用年限,存在着安全隱患,急需更換;教工餐廳操作間低矮狹窄;東苑餐廳一樓操作間漏雨,二樓操作間改造;同大食堂需購置空調、電扇等;(4)醫院設備老化,需購置更換部分設備;(5)校外垃圾站存在轉運不及時現象,應建立校內臨時垃圾存放點;(6)綠化設施、設備不足,導致員工勞動強度大而效率低等。

4、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影響學生學習生活。

學生宿舍存在一些安全隱患:(1)學生使用的飲水機存在質量問題,易引起飲水機自燃,已發生兩起起火事件,因管理員發現及時,避免更大的事故發生;(2)學生宿舍內偷盜現象時有發生;(3)同大學生園區新公寓已經開工,施工車輛與用工人員均從同大學生園區內行走;(4)東區部分學生宿舍電線路老化。

5、職工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影響後勤管理服務水平。

後勤員工素質決定後勤管理和服務質量,後勤服務中心從其人員構成來看,高學歷、高職稱的的管理人才較少,技術人員缺乏,現有技術人員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質較低、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在年齡結構層次上,人員老化現象比較明顯,缺乏後備力量;一線員工流動性大,穩定性差,工作積極性不高,主人翁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三、解決後勤服務保障存在問題的措施及建議

1、科學論證,統籌規劃,加大學校有關民生工程基礎設施(設備)資金投入。

(1)為保障學校師生飲用水安全,建議對學校飲用水進行淨化處理。鑑於淨化水涉及二次轉水,每噸處理成本大約在0.70元左右,故建議有選擇性的實施此項目,即僅對涉及教職工生活(入口飲用)的水進行淨化供應,一是東區家屬區及學生食堂為一專線,在東區盆景園處建6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二是西區二井須全部採用淨化供應,在西區建120噸/小時處理能力的設備一套。預計資金投入80萬元。學生宿舍和教學樓仍用原水供應,同大園區大部分為學生宿舍沖洗用水,故不採用淨化處理水供應。

(2)為加強校園環保建設,建議試點實施食堂“煤、柴改氣”工程。將東區食堂鍋爐、灶台改造為以天然氣為燃料,由於食堂鍋爐需要更新,設備購置及安裝費約需投入80萬元。

(3)進一步完善設施(設備),保障後勤服務需要。建議根據後勤工作實際,由資產與後勤管理處、審計處、後勤服務中心成立調研專班,對於基礎設施(設備),進行統籌安排,合理配置。

2、加強宿舍安全工作管理,強化聯動管理機制。

學生宿舍進一步加強“四個三”的安全管理機制,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加強安全工作防範,一是加強學生自身安全保護知識的宣傳,做好用電安全、防火、防盜工作;二是加強安全工作管理,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三是更新改造安全設施,如:電線路改造、防護網安裝、飲水機更換、增設貴重物品寄存室等;四是加強安全巡邏隊伍建設;五是在安全管理上強化各部門聯動管理機制。

【第14篇】大學生暑期農民生活狀況調查社會實踐報告

'農民',這個特殊的稱謂,從它的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49年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農民一改千百年來受剝削、受壓迫的地位,徹底地作了主人。歷史的年輪駛入改革開放的今天,農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狀況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取得驚人的發展速度和改革碩果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地處黃河流域的山西省,農民生產人口嚴重過剩,而煤炭資源豐富,土地比較瘠薄,所以一度將煤炭業作為自己的支柱產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量的農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礦務局,陽泉礦務局,汾西礦務局等國有產業的三巨頭,下設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窯,收羅了附近大量的農民就業,從事煤炭的採挖和運輸,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決農業過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貢獻。

由於前期開採計劃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窯的濫採濫挖,煤炭資源日益匱乏,同時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原煤的銷售量便直線下降,對煤炭進行深加工的項目、企業還沒有建立,因此煤炭業的發展嚴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崗,臨時工、合同工返家務農,農民的隊伍便這樣擴大了。然而土地的狀況沒有很大改觀,人口過剩的問題又重新嚴重起來。

在這樣一種背景和形勢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鄉--平遙的東部、南部地區,針對農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展開了調查,發現了困擾農民的兩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災,主要是乾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來形容我們晉中地區(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遙、祁縣、太谷、榆次等地)一點都不為過。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個月的時間內,平遙縣大部分地區滴雨未落。這期間正是高粱等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而灌溉用水的天價又讓農民卻步,只好眼睜睜地看着莊稼乾枯變黃,甚至枯死。也有部分農民捨不得將前期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付諸東流,只好忍痛花錢買水灌溉施肥。這樣做也只是確保秋天有一點點收穫,其實根本沒有盈利可圖。調查後我做了如下計算:一季莊稼,至少灌溉兩次才能成熟,費用為14元每小時,一般情況下每畝一次要灌溉4小時。這樣,每畝花去水費115元左右。另外,每畝需化肥約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蟲災時,農藥每畝花費約25元,每畝地總共合計花180元。如將所得產品拿出銷售,如大豆,畝產約150公斤,每公斤約2元左右,所得不過300元。去除耕地費、種子費、運輸費、農業税等,進農民腰包的不超過30元。所以農民辛勤勞動下來,基本上算是無償勞動。更何況人多地少,生產的糧食僅能夠自己消費,根本無節餘去換錢

這些年林業發展很快(主要是果業),由於先前缺乏市場經驗和戰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種無非是紅星、金光、國光、富士等老品種,除富士銷路好一點外,其他幾種則難以出手。因此果農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還要面對'賣果難'的尷尬。尤其是今年,我縣於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區遭受冰雹襲擊。嚴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桿,較輕的地區,果實也遭受'創傷'。8月初,冰雹再次來襲,農民損失更加嚴重。

困擾農民的另一因素為人為因素。部分領導的決策失誤,也給農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損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發展果樹就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種不佳,質量不高,收成小,更換品種或農業結構轉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兩種因素,導致農民的人均收入極低,入不敷出的現象嚴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經商,形成以工養農和以商養農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調查情況的列表,從中可以看出農民的生活狀況:

家庭類型調查項目成員均為農民成員中有教師、工人、農民等成員中有農民和經商者有外債家庭率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淨餘-14.4元170元190元

所佔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項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將大部分的收入用於子女的教育經費,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負債的原因。之一。

當然,隨着人們觀念的改變的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業的科技投入逐漸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蓋技術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廣。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嶽壁鄉,兩項技術的推廣率達到9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山西作為全國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遙地區又是比較落後的地方,嚴格地説,以上的情況並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通過此次調查,我感慨很多,作為農民的女兒,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廣大農民終年勞作的艱辛、痛苦和無奈。不過我堅信,隨着農業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民的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

xxxxx班

xxxxx

【第15篇】公民生態環境意識調查報告1200字

公民的環境生態意識調查報告

一、前言

近些年來環境一直是比較敏感的字眼:2022年年初,中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霧霾之中。從東北、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空氣污染;2月28日,北京大部分地區出現揚沙浮塵,空氣顏色由灰白轉為土黃,進而北京全境出現沙塵污染。隨着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羣眾對環境質量、健康水平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逐漸從“求温飽”轉向“盼環保”、從“謀生計”變為“要生態”。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據此,我們小組針對“公民的環境生態意識”做了調查。本調查採用不記名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共設計15道選擇題,內容涉及環保知識、公民個人日常生活習慣、日常生活環保意識等方面。調查對象包括在校學生、企事業單位員工、外來務工人員以及自由職業者等,共有50人蔘與此次調查。調查時間為2022年4月25日至5月2日。

二、主體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調查的參與對象為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公民,共50人。

2.調查方法

本調查採用問卷的形式,共設計了15道選擇題,涉及到公民對

生態低碳環保知識的瞭解程度,以及在工作生活中對此的關注實踐行為等方面。能夠真實全面的反映當前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生態環保知識方面

通過《關於公民環境生態意識的調查問卷》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公民的態度總體上是積極負責的,對環境的基本價值換是正確的。對生態環保知識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還是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對第4題世界環保日是幾月幾號的調查中74%的人不清楚具體的日期,只有10%回答正確是6月5日。説明大家只是平時有意無意地聽到一些與環境有關的知識サ卻沒有引起重視。而在第7題對於不可回收垃圾的調查中有46%選出了正確答案—塑料,另外54%的人對此不能判斷。對於日常生活中一些最基本的環保常識都無法判斷的情況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第9題中關於低碳的概念,4%的人選擇了降低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使用量,20%選擇了單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另外70%的人選擇了降低所有有害含碳物質的使用量、排放量,6%的人選擇了降低所有含碳物質的使用量、排放量。這些問題的正確率均未超過70%,由此可見環保知識的普及宣傳迫在眉睫!

此外對第5題環保知識主要來源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電視廣播電影占了很大比例,報刊雜誌佔到14%,家庭教育佔到16%,網絡宣傳佔到26%。所以我們可以在電視廣播電影方面多做文章,加大環保生態的宣傳力度。對第6題環境保護的目的的回答,各個選項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大部分人選擇了與動植物和諧相處這個選項。而第8題垃圾分類不盡如人意的原因這個問題的回答,62%的人還是承認了居民長期生活習慣難以改變這一事實,因此,改變這個習慣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其他認為環衞基礎

設施配備不到位的佔到18%,垃圾分類知識普及不夠的佔到12%,沒考慮過的人佔到10%。由此可以看出,在生態環保知識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對於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2.生態環保行為方面

對於公民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大家還是有注意到環保的問題的,但是當環保與切身利益衝突時,公眾的分歧意見較大。第10題對是否願意花錢買比普通產品更貴的環保產品的回答中,只有24%選擇了願意,還有26%選擇了有時候願意,接近一半的人選擇了不願意。這就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窘境,生態環保總是輸給利益較量。第11、12題是關於亂扔垃圾方面的,11題對於外出時是否看到別人亂扔垃圾的回答,絕大部分是肯定的,也有2%從未看到過,2%沒有留意過。不過這也切實説明了,亂扔垃圾這一現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隨手的一件小事可以充分反映出我們環保意識的缺乏。第12題是看到別人亂扔垃圾自己的行動,只有18%會上前阻止並糾正其行為,另外居然有16%認為這很正常。這也可以看出公民在制止他人環境污染,破壞行為時,表現出積極態度的人不多。公眾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傳統思想的影響,不敢站出來聲張正義,維護環境。

公民個人對環保還是比較積極的,在第13題的調查中,對於出行,大本分人還是選擇了比較環保的步行和其他等公共交通。在第14題你可以接受汽車根據排量額外徵税的政策嗎這個問題中,大部分人也表示出了理解與認同,10%可以完全接受,48%部分接受。這些都從某種程度上説明生態環保已經成為當今公民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了,人們的環保意識正在增強。最後一道題您有參加過環保實踐活動的回答也説明了這個問題,14%的人已經參加過,還有70%的人想去但是沒有機會。人們對於環保不僅有熱情,

還有一份責任。但是我們也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希望參加環保實踐活動的人沒有機會去,這充分説明公眾參與制度沒有落實,僅僅流於形式。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了一些問題所在,首先,公民的受教育程度與生態環保意識成正比,受教育程度越高,生態環保意識越強,在數據結果中知識層面越高,他們對問卷的回答效果越好,這也給我們今後的生態環保工作找到一個方向。其次,年齡與環保意識也有一定的關係,年齡越小,環保意識越強。不論在環保知識還是新房未實踐都現實出這樣的趨勢。而這歸因起來則是生活習慣問題,所以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再次,我國的法制法規建設不健全,沒有明確的有關行為的處罰措施,政府對此的關注重視程度不夠,也是造成當今問題的一個重大方面。最後,大眾傳媒對生態環保知識的宣傳方面還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沒有達到相應的力度。以上的分析結果反映了一定程度上公民的生態環保意識有了增強,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問題,這條道路漫長而曲折。

(三)、建議(或對策)

從以上的調查報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公民對環保,生態,低碳生活的關切度還遠遠不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模式還有待加強。新形勢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面臨着新的任務,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貫徹《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精神,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服務大眾的方針,圍繞建設生態文明、推進歷史性轉變和探索環保新道路,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環保政策方針,開展以弘揚生態文明為主題的環境宣傳教育,引導公眾積極參與支持環境保護。為此民眾,社會與國家應參與其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diaocha/jvwz1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