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工作總結 >工作總結精選 >

教研活動總結(精選5篇)

教研活動總結(精選5篇)

寄語:教研活動總結共含5篇,由本站的會員“法寶無價”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教研活動總結(精選5篇)

第1篇:教研活動總結

給大家帶來教研活動總結範文,供大家參考!

本學期教研活動即將接近尾聲,但對於教研組活動,作為新人的我感受頗深,收穫頗多!

在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學習中,我們綜合組的全體教師的主要活動形式是上課、聽課、評課;另外還開展了座談會,讀書摘記,學生書畫、唱歌比賽等;而且我們還建立了博客,在博客上綜合組的成員可以發表有關學科的一些知識內容,為科學、英語、音樂等教學開創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

本學期教研組的教課研活動開展得紮紮實實。我們在教研活動中相互討論、相互爭辯,活躍思維,以“他山之石”推進思維的深度。教研組的活動有效地激活了各學科的教學研究,營造了互動式的對話氛圍,引起了教師個體之間的反思與共鳴,幫助教師實現理念的更新,觀念的變革,行為的轉變。現在人們常説的一句話:計劃總是不如變化快。在教研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或因估計不足而產生的問題,記得那次是我第一次在那麼多的老師面前開課,所以特別慎重:教案改了又改,背了又背,結果課上下來還是很不好,尤其是課堂上實驗交流時,很多學生根本沒有在聽,自顧自的。但我並沒有因此氣餒,接下來的日子裏繼續努力,在課堂管理上下功夫。

經過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學會了如何上好一堂課;學會了如何評課;學會了如何將聽課中得到的信息及時地記錄下來;學會了人與人之間的某些相處之道等。

總之,過去的已永遠不再回來,且不代表未來,所以在以後的教研活動中我會揚長避短,虛心向全體教師學習,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對症下藥,變換教學思路,在教研活動中全身心投入到新教法的研討實踐中去,逐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學素質,提高教學效率。

第2篇:教研活動總結

教研活動總結怎麼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範文格式參考。

一、問題的提出。

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大運動量反覆操練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期的一個重要的目標。探究不僅被作為重要的理念、教學建議提出,而且被列入了課程目標和內容之中。類似“探究”、“探求”、“探索”等詞語在《國小數學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頻繁出現。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瞭解探究式學習的實質,掌握其規律,並運用於實踐。也就是説掌握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已經作為教師的一項基本技能,這是教學發展的需要。

探究式學習作為新的學習方式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並在課堂實踐中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幾乎到了無課不探、不探不成課的地步。因此一種觀點認為探究已經過了頭,探究式教學用得太濫,應該降温。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從當前各級各類的觀摩課中得出的結論。但觀摩課中出現的這種現象代表不了真正的日常的課堂教學實際。與觀摩課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日常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的缺失。實際上,還有很多教師對這種學習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也極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這固然有某些客觀的原因,但教師對這種學習方法的陌生則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提出以“引導學習有效探究”為主題的系列教研活動,期望通過活動使參與的教師提高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的能力。

把眼光放在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對探究式學習的實踐與反思,在實踐與反思中加深對這種教學方法的認識,這是我們以此為主題開展系列教研活動的目標。

二、活動過程。

圍繞“引導學生有效探究”這一課題,以數學中心組成員為主,分四個階段開展系列教研活動:準備階段——學習思辯;實踐階段——實踐探索;研討階段——研討交流;總結階段——總結反思。

1、學習思辯。

學期初,中心組成員集中討論。根據目前教學實際中學生被動接受、大運動量反覆操練的學習方式依然佔主導和教學改革的要求,我們確定以“引導學生有效探究”為研討課題。針對這一主題,要求每個組員蒐集相關資料,分散學習。邊學習邊思考邊積累。通過學習加深對探究式學習方法的理論認識,進一步明確探究式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瞭解關於這一主題的已有研究成果,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作好認識上的準備。在學習思辯的後期,每個組員寫出了一篇學習的心得,這也是對這一階段學習的小結。在數學教研活動中,組織全校數學教師學習了相關內容。(《探究式學習:含義、特徵及核心要素》、《從傳統教學觀到建構性教學觀》等)

2、實踐探索。

在學習思辯的基礎上,中心組成員各以自己所以年段選定一節課作為實踐研究的對象。低段的xx、xx、xx老師實踐課是《解決問題》(第四冊),高段的xx、xx、xx老師的實踐課是《分數的基本性質》(第十冊)。選定教材以後,各自分析、研究教材,尋找相關資料,反思以前在教學本課時的思想。在此基礎上寫出教學本課的教學設想,教學設想緊扣“引導學生有效探究”這一中心課題,然後寫出教案並進行課堂教學。這些階段都是各位教師獨立進行,以保持各自的獨特見解。教學以後,同一年段的教師相互交流教學心得,反思自己的實踐得失,並寫出課後反思。

3、研討交流。

經歷了學習思辯和實踐探索以後,我們對如何“引導學生有效探究”有了一些初步的理論準備和實踐經驗,但是這種理論準備和經驗都是較為膚淺的,認識也不夠全面。為了進一步揉合不同教師的認識,也為了使理論認識與實踐能夠進一步的融合,我們的活動進入第三階段即研討交流階段。我們確實第四冊《鋭角和鈍角》一課作為嘗試課,要求全體教師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圍繞研究主題備好課,並確定由xx老師執教。對於本課的教學,我們進行了多次的試教,每次試教,中心組教師都認真聽課,做好筆記,課後圍繞研究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失,不斷改進。幾次試教和集體研究以後,教學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對本主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5月17日,我們與東方外國語學校聯合在本校進行了以“引導學生有效探究”為主題的全市性的教學研究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柳永平老師介紹系列研究活動概況與要求→陳紅輝老師執教《鋭角和鈍角》→東方外國語學校教師執教《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本校教研組長介紹系列研究活動開展情況→東方外國語學校教研組長介紹系列研究活動開展情況→各校教師圍繞本主題點評兩節實踐課→東方外國語學校宋煜陽講座→教研員柳永平總結本次活動。活動獲得了教研員和各校教師的好評。

4、總結階段。

總結是實踐的昇華,我們要求中心組每位教師認真反思一學期學習、實踐的體會,寫出總結文章。

三、關於“引導學生有效探究”。

探究之重要,前述已經説明。那麼什麼樣的探究才是有效的探究?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運用探究法教學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這是我們在實踐和研究會考慮的幾個主要問題。

1、關於有效探究。

(1)合適的內容。

我們認為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其適合應用的條件,沒有哪一種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探究法也是如此。作為一種被新課程標準大力宣揚的學習方法,我們對它推崇備至,把它作為解決目前教學種種弊端的最佳方法,往往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最終又成為形式主義而貽害教學。因此清醒認識這種方法的侷限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學生容易理解的陳述性的知識、一些數學上的人為規定、一些學生容易掌握的程序性知識,應用探究法的必要性不大。而一些學生有一定生活基礎的全新型知識、一些通過學生自主努力合作討論能夠解決的後續型知識、一些規律性知識等比較適合學生的自主探究。

(2)教師的教學思想。

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教學思想在指導教師教學行為中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教師的教學思想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導很多時候都是隱性的,也就是説教師在教學中大多時候是不自覺地受到自己的教學思想的左右。我們常説的習慣,其實並不是行為的習慣,而是思想的習慣。不改變深入我們內心深入的教學思想,單純想從教學行為上改變自己,這是不可能的。僅僅想從行為上改變教學,往往容易造成探究的泛化和神化。前者就是隨意地給一些人們早已熟知的教與學的形式貼上探究的標籤,如一個從目的到內容再到方法、步驟,甚至連表格都畫好了的活動設計,卻不僅被冠以探究而且是自由探究的名稱;後者則只把從問題的提出、證據收集主案的制訂和實施到解釋的形成、檢驗和結論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學生自主發現、由學生獨立完成的活動才歸為探究。這兩種理解都背離了探究式學習的本質意義。

(3)問題是探究的核心。

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識的過程,是探究式學習常用的方法。沒有問題,無所謂探究。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進行探究,是探究式常用的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問題,往往是由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已有經驗提出,關鍵的問題往往由教師引導。因此教師在學生探究中設置合適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4)主動性、自主性是探究成敗的關鍵。

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是探究學生的特點又決定了學生必須要有能夠自由思考、自由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沒有自主性的探究只是形式上的探究,只是學生按照教師的意志完成規定動作的探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探究。也就是無效的探究。

2、關於引導。

引導是一種教學藝術,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已有經驗和課堂即時情境作出的促使學生思維引向深入的語言、動作等的暗示。在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更多地體現在問題的設置上。引導性的問題可以預設,也可以在根據教學的即時情境提出。

(1)引導的預設。

引導性的問題可以預設,實踐證明,一節好課,必須要有比較全面的問題預設。不要認為預設就是規定學生的思路,沒有預設就是給學生以自由。事實上,好的教學預設不是規定學生的思路,而是對學生在課堂中可能會作出的反應的預測,是順着學生思路所預先作出的教學對策。這種預設雖有規範學生思路的作用,但卻不是規定。在教學中適當規範學生的思路也是必要的,可以使教學變得經濟有效,引導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可以避免那種漫無目標的猜測,避免課堂教學的拖沓。那些關乎課堂教學全局性的問題、環節的中心問題等,教師必須預設。

(2)即時引導。

預設的引導固然重要,但在教學中更多的.則是生成性的教學情境,在生成性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一句話甚至一個詞不達意的表達迅速判斷學生的思路、理解學生不甚成熟的解釋或者一閃即逝的創見,並緊緊圍繞本課作出適當的引導,把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這需要教師具有高超的教學藝術。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磨鍊。

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思索,在探究中成長,探究本身已經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目標之一,每一個教師都應該認真思索並在實踐中不斷探究這種新思想、新方法的實質。避免對探究地神化,也要避免在教學實踐中對探究的泛化。

第3篇:教研活動總結

教研活動總結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為進一步做好會計系黨總支工作,齊心協力做好我係教研教改的同時,不斷促進全體教職工身心健康,進一步落實“會計系總支委員聯繫教研室、辦公室制度”,根據我係工作實際,經系黨總支委員會會議研究同意,我係黨總支已於20xx年11月25日至26日在櫻花温泉組織開展了一次以“加強與教研室、辦公室的聯繫、不斷促進我係教研教改”為主題,以集中研討、專題講座、專題討論為主要活動形式,溶健身活動和教研教改為一體的教研活動。由於組織嚴密,全體黨員積極帶頭,活動開展得圓滿成功。

一、總支核作用強,組織領導措施得力

系總支委員會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成立了專門的活動組委會,並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對本次活動的組織領導進行了明確的分工。開展活動的全過程中,總支的核心作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模範作用、全體教職工齊心協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和實踐的考驗。

二、解決了我係教研教改工作的3個問題,統一了全體教師對加強我係教研教改工作的認識,提升了我係教研教改工作的檔次和水平。

三、參加人員是全系歷次活動最齊的一次,也是歷次教研活動開展得最活躍的一次,同時也是邀請到的會計專家檔次最高的一次。不但系全體教職工都參與了活動的全過程。還邀請了本系的兼職教師朱開悉教授、瀋海祥副教授、陽端科副教授、李革副教授等4人以及人民大學會計學系主任:會計學專業博士導師:戴德明博士、教授)。

四、嚴格按活動要求開展了活動,活動後對各教研室開展研討活動的記錄進行了收集,從收集的情況看,黨員是這次活動的主力軍,都能以積極的態度認真參加這次活動,認真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認真做好記錄,討論會上能積極發言。

第4篇:教研活動總結

希望這篇教研活動總結範文能對你的學習與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逝者如斯”,轉眼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的教研工作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學期的教研工作,有成績也有不足,為更好地實施下一學期的工作,我們需要不斷地總結經驗。因此,我對這一學期的語文教研工作進行了深刻反思,並做出瞭如下總結。

一、制定計劃,指導全局

教研組計劃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的重要環節。

因此,在開學之初,語文組全組教師依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學科特點和本校實際,集思廣益,慎重討論,確定了經全組教師認可的、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

同時,在實施過程中,語文教研組組長配合本校教科研室和教導處,對工作計劃的開展進行定期的檢查小結(如檢查教師的備課、批改、輔導、聽課等),以努力達到工作的目標。實踐證明,在科學的教研組計劃的指導下,本學期的教研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很好地發揮了計劃的導向作用。

二、學習理論,塑造自我

新課程的實施,使我們的學校和教師都面臨着一個共同的問題——如何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由此而提出了一個十分尖鋭的問題——教師培訓。由於我們學校地處農村,各項學習經費比較緊張,送教師外出學習,人力、財力都有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此,本校以語文組為龍頭,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機制,正在探索一條教師的自身發展之路。

語文組每月定期組織教師學習理論知識,規定每位教師每月做1000字以上的質量較高的理論摘記,同時教師之間互相傳閲,以不斷充實現代教育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同時,語文組正在着手探索“參與、對話、共享”式校本培訓方式,強調教師之間的雙向互動,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當然,這個方案正處於探索時期,在這一學期所做的成績並不顯著。同時,這學期由於各種原因,關於開展“參與、對話、共享”式校本培訓方式的課題研究沒有上報,下一學期的重要任務將着手開展這一課題的研究。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語文組將和教導處重點開展這種校本培訓方式,以建立一種新的促進教師合作、發展的學校文化,形成寬鬆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

三、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在教師個人鑽研教材、教法和認真備課的基礎上,搞好集體備課。由於本校語文在職教師只有4位(一年級1人、二年級1人、三年級2人),針對這種人數少、分佈不勻的情況,本學期的集體備課重點圍繞七年級展開。新教材的實施帶來新任務、新問題,呼喚着新思路、新對策,但本校七年級只有一位教師,她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惑、難題很難和同一階段的教師交流、溝通。在開學之初,語文組就由已參加新教材培訓的教師作講座,傳達培訓內容;同時,語文教師每人一本新教材,在做好本職教學工作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新課程理論和新教材體系,和七年級教師一本文來源: 起成長。

本學期的集體備課都是4位教師集中在一起,不分年級、隔週一次。備課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七年級的新教材,備課的篇目由七年級教師定。備課前全體語文教師查閲資料、鑽研教材、探討教法,然後把每人的資料在備課活動中互相交流,針對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全組教師共同探索、解決難題。同時在執教後由七年級教師寫好教學反思,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教研組長配合教導處也對教師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核等環節加強管理和監督,以期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當然,由於本校語文教師較少,在資源共享上還很有限,在以後的教研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做好本校教師的橫向支援,還要走出校門,和其他兄弟學校做好縱向聯繫。

四、積極參加科研活動,交流信息

由於我校地處農村,各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比較落後,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語文組除了加強教師的自身學習外,還利用學校有限的經費積極參加各種科研活動。鑑於經費的問題,每次參加活動的一般只有一人。這一學期語文組主要參加了七年級語文教師的新教材培訓、十七中組織的七年級語文新課程教學研討會、**中學承辦的温州市中語會教學年會等活動,參加活動的教師要求做好筆記,回來後把學習的內容寫成書面材料,在組內介紹、彙報和討論。這一活動使教師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豐富了自己的教學實踐,並且嘗試着把所學到的新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這一學期區教研室到我校進行調研,為做好這一工作全體語文教師共同努力,每位教師認真備好一節課,積極把新教材的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區語文教研員認真聽取了我校的語文匯報課,給予了表揚的同時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語文教師還就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困惑和教研員交流了看。

同時,這一學期語文組教師還積極參加了區教研室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如國中語文教案評比活動(全校有3 位語文教師參加——吳祖速、聶維平、陳敏)、中學語文説課比賽,並在這些競賽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回顧這一學期的教研活動,感觸很深。教師如何成為具有自覺改進意識與自我提高能力的專業人員?如何樹立教師的終身學習意識,使之變成“學習型”教師?除了加強教師的

自我學習外,教研組還要發揮其導向、引導作用。教研組要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加強教師的校本培訓,發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加強教師與教師、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和合作。對於我們這樣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學校,教研組的工作仍任重而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要想提高語文教師的自身素質,教研組的引導是關鍵。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語文教研組將取長補短,容納百川,在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地提高自我,以使語文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

第5篇:教研活動總結

本站提供的教研活動總結範文,都是經過我們會員精心挑選整理的。

務實、創新、團結、奮進——十五中自然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總結

新課程的推行已逐步進入人心,而新理念新教育的成功關鍵在於教師。因此,如何讓教師儘快更新理念,適應轉變,從而最大可能地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也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我們學校的領導班子明確提出了“四個有和三個一”,指出: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着眼於自身教育與教學水平的提高,要求每節課後有分析,每週教學後有反思,每月有典型案例(課例、課件或公開課、經驗交流),每學期有課改小結,每學年有課改經驗總結或教學論文,要求教師讀一本對課改有啟發指導的理論書籍,上一次校級公開課,進行一次校級經驗交流。

而我們教研組的各項活動正是圍繞以上中心展開的。

一、自我評價反思與組內評價交流相結合,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新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憑藉自身的努力,教師能夠有較大的進步,但是在相互的交流與學習中,我們更能得到寶貴的經驗。取得更大進步。為此,我們教研組根據本校、本組實際情況,每兩週安排一位教師開設一堂公開課,期中以前安排經驗豐富、業務過硬的教師先展開示範交流,讓青年教師、新教師有一個學習、取經的過程。期中以後儘可能安排新教師及教齡較短的年輕教師展示,要求青年教師儘量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所展示的公開課儘量體現新課程理念,有創意。同時課後組織全組教師進行評析。由開課教師陳述課堂安排及構思依據,組內教師積極評價,分析優缺點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並規定每位參與評課教師至少指出一條不足之處,給出一條有實用價值的建議,使評課真正取得效果,使參評雙方都有所得。

教學的實施如果沒有分析與總結,經驗無從談起。因此,我們教研組要求組內教師每節課後寫好教學反思,針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及課堂實踐找出不足之處及成功體驗,在自我反思的過程當中提高備課質量及課堂教學水平。教研組長定期進行檢查。根據這樣的安排,組內教師每一學年至少有一次公開課授課及評價交流的機會,在教學的同時,學會反思與歸納,更有助於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新教師的學習與進步。

二、發揮本校“校本培訓試點學校”的優勢,展開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教師尤其是新教師的業務水平。

本學年我校被批准為“校本培訓試點學校”,結合校本培訓內容,我們組展開了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1。“請進來,走出去”。“請進來”,邀請專家開設講座,以講座的形式開展新課程、新教材的分析與研究;“走出去”,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及教研活動。對於教研室組織的每次市級公開課研討會我們教研組都非常的重視,不管路途遠近,我們都會選派相關教師認真參與、學習。寒、暑假期組織了七年級教師和其他年級青年教師認真參加通識培訓與新課程標準、學科教學培訓,選派代表認真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及時、全面地向組內教師傳達新信息、新理念,儘快適應新變化。

2。充分利用校內資源,開展各項教研活動。具體實施如下:

①由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張老師)主講了“怎樣説課”,結合學科特點展開説課的各個環節,指導新教師怎樣説課;

②組織交流了“怎樣撰寫教學論文”,共同交流、學習優秀論文的選題,構思及撰寫;

③組織探討了“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深入開展問題討論”(吳老師),一起探討了“如何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自然科學學科特點”等。

④共同研討了“怎樣更好地結合本校學生特點進行競賽輔導”等等一系列活動。提高了組內教師的業務水平。

本校有份校刊:《教研論壇》,裏面都是我們學校教師撰寫的論文,每期我們的自然組教師都有若干篇論文入選。這裏的論文和我們組推選到各級參評的論文,就是在我們組這樣濃厚的交流、研討、評價與反思的過程當中形成、昇華而得到的。我們的校報《十五風景線》第二、三版都是我們教師教學、教研成果的展示。學校為我們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提供了舞台,我們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就被激活了。

三、結合學校課題,有效展開校本教研活動。

XX年6月,我們學校探索申報並被批准立項了市級課題《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策略性研究》。為此,我們教研組及時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聽、評了李駿老師的《真菌》和鐘意定老師的《有關純電阻電路中電功、電功率及電熱公式的選用規律》兩堂探究課,由兩位老師提供這兩節課的案例,組織組內教師進行學習、交流,明確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圍繞這一中心展開,一起探討了如何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探究能力;同時也學習、交流了案例的撰寫與點評。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5篇教研活動總結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教研活動總結範文。

標籤: 教研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ongzuozongjie/gongzuojingxuan/p85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