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代表發言 >

關於先輩的旗幟的發言稿(精品多篇)

關於先輩的旗幟的發言稿(精品多篇)

關於先輩的旗幟的發言稿(精品多篇)

關於先輩的旗幟的發言稿 篇一

5月下旬,天氣忽冷忽熱,變幅較大,陰雨拖住夏天的腳步 早晚甚至還有一絲寒意,好像為我們的出行增添了幾分沉重。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來到宜城,參觀了張自忠將軍紀念館。該館於1991年紀念張自忠將軍殉國51週年暨誕辰100週年之際修建而成。該紀念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在宜城十里長山張自忠將軍殉國的地方,還建有張自忠將軍殉國處紀念碑及遙遙相對的同難官兵公墓。

張自忠將軍是中華民族的英雄,1920xx年棄筆從戎,1920xx年提為營長,1920xx年升為團長,第二年升為旅長,1920xx年任命為28師師長,曾先後擔任天津市和北平市市長,1938年升59軍軍長,1940年5月16日下午4點,死於宜城十里長山。他一生信奉“寧為戰死鬼,不為亡國奴”這句話。張自忠將軍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是為人民奉獻的一生。在抗日戰爭年代,他不畏艱險、出生入死,戰死沙場。不禁讓我產生崇高的敬意。

到了目的地,館內工作人員帶領我們走進了張自忠紀念館,併為我們詳細講解,我們得以觀賞到張將軍當年的英雄事蹟,領略一代英豪的凌雲壯志,得以看到那個年代軍人的意氣風發,為國捐軀的豪邁情懷。紀念館呈四合院建築風格,門樓兩側的花崗巖上分別鐫刻着毛澤東題寫的輓詞“盡忠報國”,右側為蔣介石題寫的“英烈千秋”。門樓正中懸掛着王任重同志題寫的“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的館名匾額。館內以紅色為主,象徵由烈士的鮮血染就。兩側碑廊有20塊石碑,仿刻着著名人士題寫的輓詞手跡。紀念館分為碑廊、展示廳、放映廳、字畫室四部分,陳列圖片、字畫和遺物800 餘幅( 件),製作有南瓜店戰役沙盤。

張將軍為國效命30多載死後才能夠享受這一分寧靜。在紀念館看到他的英雄事蹟,我感受到了一個民族英雄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也深深的被這種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於獻身的男子漢氣魄深深的震撼,再次體會到了亂世時期敢於擔當的男人霸氣。

張自忠將軍生於憂患,長於憂患,死於憂患。他在憂患中奮鬥了一生,竭盡了全力,最終卻未能看到勝利的一天,這是多麼遺憾的事!但他的奮鬥沒有白費,他的努力加速了勝利的到來。他為國家、民族付出了一切,也得到了很多,這就是良心的安慰和後人的敬仰。他以血汗乃至生命的代價實踐了自己的誓言:“活要活得像個樣子,死要死得像個樣子!”他的一生,沒有愧對國家民族,沒有愧對祖宗後代,沒有愧對長官朋友,更沒有愧對軍人的稱號。他的戰功可誇,他的品行可嘉,他的氣節可頌。從講解員的話語中,我深深感受到,張將軍是一個令共產黨、國民黨都懷念和敬佩的將軍,而且犧牲後,敵對勢力日本軍隊都為他脱帽致敬,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上,能達到如此境界的人,為數並不多。

一個軍人戰死沙場,可謂死得其所,本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張自忠將軍之死卻有其非同尋常之處。他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以上將集團軍總司令身份為國捐軀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反法西斯陣營50餘國戰死沙場的最高將領。因此,張自忠將軍之死是中國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大事件,此其一。其二,張自忠的死,決非“倉促成仁”或遭遇不測,而是懷着“我死則國生”之壯志,揹負着輿論誤解的冤屈,抱定為國家民族盡忠的久決之心,力戰不退,以身殉國的,這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軍人武德的最高表現。他的死,更在日本侵略者面前昭示了中國人、中國軍人的莊嚴人格,顯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英雄氣概和誓死救國的堅強決心。張自忠將軍之所以能夠成為民族英雄,在於他能經得起生與死的最嚴峻的考驗,並把個人的生死與民族的存亡合為一流,與億萬人民的命運融為一體。到了這步境地,他便能夠超越一己的利害,敞開寬大的胸懷,變得忠勇、謙恭、堅忍、無私,便能夠在國家憂患、民族不幸的關頭挺身而出,擔當重任,誓死奮鬥,為國捐軀。

參觀完這個紀念館,我的內心深深地被感動了。為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張自忠將軍把生命都毫無保留的貢獻出去,他英勇奮鬥,流血犧牲,建立了不朽的功勛,譜寫了悲壯激越、波瀾壯闊、彪炳千秋的歷史篇章,我徹底領悟了周恩來對張將軍最正確的評價:“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抗日名將,氣壯山河!

關於先輩的旗幟的發言稿 篇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離開原來的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中外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為深入學習瞭解我黨我軍最艱難曲折、苦難深重而又耀眼輝煌的這一段歷史,以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今年5月,我再次閲讀了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將軍所著的《苦難輝煌》一書,感慨良多,受益匪淺。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熾熱的感情,精闢的分析,給我們展示了一幅中國革命歷經磨難,百折不撓,艱苦卓絕,愈挫愈勇,最後走向輝煌勝利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金一南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寫《苦難輝煌》,寫那個時代,最終的目的就是寫那代人的真正信仰” 。就象書中寫的那樣:“你可以忘記工農紅軍縱橫十一省區,征程兩萬五千裏,一路硝煙,一路戰火;可以忘記不盡的高山大河,狹道天險,國民黨數十萬大軍左跟右隨,圍追堵截;可以忘記革命隊伍內部爭論與妥協,彌合與分裂。但有一點你將永難忘懷,那就是長征所展現的足以照射千秋萬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氣概” 。讀完《苦難輝煌》,合上書卷,最打動、最震撼我心靈的是:長征中廣大紅軍指戰員在極端困難、惡劣環境下所表現出的對革命理想和革命事業無比忠誠,堅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犧牲,敢於勝利,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聯繫羣眾,艱苦奮鬥,一心為民的崇高思想。這也是我所理解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千百萬紅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鑄造的,是中華民族奮鬥圖存精神的昇華,是人類歷史上英勇無畏和堅韌不拔精神的典範。“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是毛澤東同志對長征偉大意義的生動概括。長征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它的影響已經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在人類活動史上樹立了一座 無與倫比的豐碑。

讀完《苦難輝煌》,還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工農紅軍80年前這場舉世無雙的遠征,不僅為挽救黨和紅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而載入史冊,更因為錘鍊熔鑄出偉大的長征精神,創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而彪炳千秋。歷史的經驗證明:一個民族和國家,必有一種精神和信仰。它就像看不見的火光,如地球深處湧動的巖漿,歷經千萬年而不泯,為天地人間提供不竭的熱能。這就是長征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薪火不熄,代代相傳。

歷經80年滄海桑田,偉大的長征精神的光芒不僅絲毫未損,相反更凸現出它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時代價值。當前,中國的改革已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所面臨的形勢與《苦難輝煌》中那種空前複雜的歷史變局有許多相似之處。如果説二萬五千里長徵是中華民族崛起的起點,那麼,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就是和平年代的新長征。這場新長征雖然沒有雪山草地,沒有戰火硝煙,但卻面臨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新考驗以及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威脅,仍然需要長征精神,並從中汲取信心、智慧和力量。弘揚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戰勝困難和風險,解決新問題,創造新業績,實現中國夢不可缺少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軍休幹部,雖然退出了現役,離開了工作崗位,但是思想不能鬆,信仰不能丟。作為中國工農紅軍的傳人,應當把弘揚長征精神當作自己的歷史責任,讓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地傳下去,自覺地和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一道,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領導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創造新的輝煌。

先輩的旗幟演講稿 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我們隨着時間隧道遊至 1934年10月,心中頓時捲起濤濤浪花,那是歷史上最莊嚴的一刻,也是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此後,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喜踏岷山雪”等無不顯示工農紅軍的大無畏氣概。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終於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吳起鎮,與陝北的紅軍勝利會師。於次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同前來接應的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全會後,宣告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勝利結束,舉國上下,萬民慶賀。

直到今天,新世紀的少年仍舊不忘紅軍歷經千辛萬苦才取得的長征勝利。可惜的是,這些少年所重視的不是紅軍殺敵衝前,保衞國家的英勇過程,他們關注的只是長征勝利的結果。如若毛主席再現的話,定會拍案而起,警告後生晚輩:世界上成名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現在絕大部分的人都盲目一味地去崇拜他們,這一點,我們不會阻擋。但是,同志們啊,我們所注重的,不應該只是他們的成功啊!在他們身上,值得我們更多的瞭解的是他們成功背後的付出和努力。我國偉大的女詩人冰心曾寫過這麼一首小詩,説:“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這不也正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嗎?

前幾天,我看了《關心下一代週報》中有一篇文章説:一位母親教育女兒不能只欣賞名人的名譽,而是多多瞭解他艱苦奮鬥的過程。對此,我覺得這位母親教導的正是。二萬五千里長徵的勝利,向人們展示的不僅僅是三大主力會師,更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紅軍在面對困難、面對敵人、面對槍炮時,那勇往直前,不畏艱難險阻,不畏犧牲,處處為他人着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常人所沒有的精神,長征才取得了勝利,相同的是,名人也是在不斷奮鬥,努力後,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自長征勝利以來,轉眼就 70年過去了。直此長征勝利70週年之際。作為新世紀的小主人,我們不會再一昧地追求、崇拜名人,我們更會去更多地瞭解,名人在成功背後的付出。照亮新世紀。

説到這兒,覺得還是冰心老人的詩最能概括這一點: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daibiao/615p1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