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講話致辭 >領導講話稿 >

重温黨的歷史 銘記責任擔當 在為農服務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重温黨的歷史 銘記責任擔當 在為農服務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重温黨的歷史 銘記責任擔當  在為農服務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重温黨的歷史 銘記責任擔當  在為農服務的道路上再創輝煌

同志們:

今天由我為大家講黨史專題黨課,黨課的題目是《重温黨的歷史銘記責任擔當在為農服務的道路上再創輝煌》,如有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首先,我們一起通過幾個大事件來重温一下我們黨的歷史。

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我從三個關鍵詞來講,第一個是“紅船”。談到紅船,我想大家對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新賀詞中的一段話印象十分深刻,總書記這樣講到,從上海石庫門到嘉興南湖,一條小小紅船,承載着人民的重託、民族的希望越過急流險灘,穿過驚濤駭浪,成為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為了反對外國的侵略和反動階級的統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渴望擺脱現狀的中國人提出了不同的救國方案,併為此進行過各種努力。但是,無論是地主階級的洋務夢、農民階級的天國夢,還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變法夢,或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共和夢,都接連夢碎,以失敗告終。就在中國人苦苦探索,甚至陷入迷茫的時候,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讓我們看到的新的希望,正如毛主席所説“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而與此同時,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創立中國共產黨的主觀條件已經成熟,中國共產黨正是順應民族獨立謀人民解放的歷史要求,勇立社會歷史發展的潮頭宣告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召開,但是由於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擾,7月30日,中共一大會議在上海被迫中止,在與會代表李達夫人王會悟的提議下,代表們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繼續中共一大的最後議程。短短的半天時間,會議完成了我們黨歷史上三個第一,那就是:表決通過了我們黨第一個綱領,我們黨的第一個工作任務決議選舉產生了我們黨第一個中央領導機構叫中央局,最後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誕生。所以説,紅船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標誌,從此中國革命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僅一週,習近平總書記帶頭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來到上海和嘉興,瞻仰了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的紅船,並在嘉興南湖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從這裏誕生,從這裏出征,從這裏走向全國執政。這裏是我們黨的根脈。”儘管中共一大從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歷史就這樣將中國共產黨與嘉興南湖的這艘小船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這艘小船就有了一個永載史冊的名字叫“紅船”。

第二個關鍵詞“紅船精神”。説到“紅船精神”,我們可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2005年6月21日在光明日報的一篇署名文章叫《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在這篇文章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紅船精神”的概念,並將“紅船精神”科學地概括為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那麼今天怎麼來理解“紅船精神”所藴含的深刻的思想呢?咱們先看第一句話,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應該説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就是中國先進分子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大膽接受並廣泛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碩果。此後我們黨相繼探索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我們黨的理論也在不斷創新,從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到毛澤東思想的確立,再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到我們今天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黨正是在不斷理論創新過程中推進我們黨的事業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黨的百年曆史首先就是一部理論創造史,我們説共產黨為什麼能,那就是因為我們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不斷地調整革命的航向,引領着中國的歷史、中國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我們再看第二句話,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堅定理想,這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政治信仰,百折不撓,那是我們共產黨人的革命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就曾經指出,信仰、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我們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一百年前,五十八名早期共產黨人,因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走到了一起,甘願犧牲一切,創建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而中國革命之所以能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也是因為對信仰的執着。那一代共產黨人,為了內心強大的信仰,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了理想而奮鬥的歷史,我們説共產黨為什麼能,靠的就是這一份堅定的理想信念,因此無往而不勝。那我們再看第三句話,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奉獻精神,它來自於對黨的性質、立場和宗旨的自覺,立黨為公是我們黨的性質,忠誠為民就是我們黨的宗旨,我們黨嚴格按照《共產黨宣言》創立起來這個政黨,《共產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為了少數人的運動,而我們的運動是為了絕大多數人的運動。黨的一大綱領將黨的名稱確定為“中國共產黨”,説到這裏大家誰知道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是誰提出的?對,蔡和森。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箇中國共產黨”。在此前後,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張申府在北京也通過信函討論了黨的名稱問題,決定採用“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後來才改稱為“共產黨”。這不僅僅是一個稱謂的問題,實際上表明瞭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縱觀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功,一方面當然是靠的自身的努力,但另一方面就是靠的人民羣眾的支持,靠的就是每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境界,因為有這個崇高的境界,所以共產黨才造就了一個偉大的團隊,這就是共產黨成功的祕訣。毛主席在古田會議上就曾經深情地總結到,共產黨要成功,第一靠團結,第二需要總結,那這個團結的背後是什麼?那就是共產黨人的這份境界、無私的奉獻,所以共產黨才能團結,因為團結,所以造就了偉大的團隊,也因為這個偉大的團隊帶領着中國人民和廣大人民羣眾奪取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那又是一部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史、自我建設史,共產黨為什麼能,靠的就是這一種境界,贏得民心、贏得歷史、贏得時代。

下面跟大家分享第三個關鍵詞:實踐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在嘉興南湖這個重要講話當中,曾深刻地指出“秀水泱泱,紅船依舊,時代變遷,精神永恆”,他要求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並提出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建黨時期的共產黨相比較,無論是時代特徵、時代主題,還是我們黨的身份、黨的地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我們黨唯一不變的是什麼,那就是我們建黨時期的這一份初衷,這就是我們一代一代共產黨人的追求,這一份初衷那就是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民族的復興。今天我們提出“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就是歷史經過一代一代共產黨人演繹之後,留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偉大使命。所以我們談“紅船精神”,就是結合我們今天的共產黨所承載的這個偉大使命去加以認識,新時代弘揚“紅船精神”,就是要做到初心永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地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紅船精神”就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精神的集中體現,它昭示的就我們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在新的歷史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羣眾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把為民造福的事業全面推向前進。新時代弘揚“紅船精神”,就是要做到始終過硬。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的脊樑,始終成為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也是我們黨的先進性之源。在新的征程中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就是要始終秉承“紅船精神”所藴含的真理、信仰和人格的力量,把我們黨建設成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新時代弘揚“紅船精神”,還要做到命運與共,在嘉興南湖的紅,我們黨通過的第一個綱領就明確指出,我們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並以社會革命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自創建伊始就高度重視組織廣大人民羣眾、團結廣大人民羣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時代,億萬中國人組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一次南湖行,一生紅船情,要實現中國夢必須大力弘揚“紅船精神”,要把每個人五彩繽紛的夢想匯聚成一個共同的追求,使國家夢、民族夢和個人夢融合一體,凝心聚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八七會議

去過武漢的同志們有沒有到八七會議的會址?八七會議會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9號,是1920年英國人建造的一排西式公寓的一部分。館舍共三層,由基本陳列展廳、輔助陳列室、臨時展廳、復原會場和辦公用房構成。八七會議會址作為記錄“八七會議”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載體,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偉大的轉折。下面咱們講講為什麼説八七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偉大轉折。1927年,反帝反封建羣眾運動席捲全國,遭到沉重打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內一切反動勢力聯合起來,共同鎮壓革命運動,蔣介石、汪精衞集團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破裂,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在這危急時刻,中共中央於8月7日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為鄱陽街139號)召開緊急祕密會議,研究解決中國革命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瞿秋白、李維漢、毛澤東、鄧小平等人蔘加了會議。這次會議糾正和結束了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總結了第一次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選舉產生了新的黨中央領導機構,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瞭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八七會議會址,正是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這一次偉大的轉折。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中央召開的所有會議中,八七會議是唯一一次在歷史轉折的危機關頭、在敵人的眼皮底下用短短一天的時間,挽救黨、挽救革命的重要會議。會上,李震瀛、陸沉、毛澤東當選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併發言,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裏出政權”的思想。

1978年8月7日,八七會議會址恢復原貌並建立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會址保存完好,1976年和1982年依原貌兩次進行修繕。1980年,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八七會議會址”的門匾。由於八七會議在中共黨史中獨特而重要的歷史地位,紀念館先後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16年,紀念館入選全國20個“我最嚮往的黨史紀念地”。現在的紀念館裏設有觸摸視頻、幻影成像、多媒體互動牆面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對廣大黨員幹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對廣大青少年學生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這個紀念館已成為研究宣傳八七會議的中心,也是對廣大人民羣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的重要課堂。

三、長征

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李德等人推行的“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思想路線開始在黨內蔓延,才導致了戰略轉移,被迫長征。博古等人的錯誤指揮,使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在這革命的危急關頭,在毛澤東等人的力爭下,中央紅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計劃,決定爭取主動,向敵人防禦薄弱的貴州前進。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25軍先後被迫撤離蘇區,進行長征。1934年10月10日晚,紅軍第一方面軍8.6萬名指戰員在江西於都悄然渡河,踏上千難萬險、氣壯山河的偉大征程。長征途中,英雄的中央紅軍在艱難險阻中一路前行。他們血戰湘江,搶佔遵義,四渡赤水,巧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走過大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進駐陝甘蘇區吳起鎮,在甘泉附近地區同紅15軍團會師。紅二、紅六團到達甘孜地區同紅四方面軍會師。1936年10月9日、10月22日,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後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靜寧縣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戰勝了長征中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達到了全黨全軍的空前統一和革命大團結,標誌着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最終結束,相信大家都聽過紅軍長征中的不少感人故事。

長征過程中有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那就是遵義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 10月 21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上指出:“長征途中,黨中央召開的遵義會議,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為什麼這麼説呢,我們來看一下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一是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二是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中去討論;三是常委中再進行分工;四是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五是肯定了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確領導,把黨的路線轉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軌道上來。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段歷史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那就是:只有掌握科學理論才能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只有立足實際、獨立自主開闢前進道路,才能不斷走向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的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消滅了絕大部分國民黨的有生力量,三大戰役的勝利,使人民羣眾勝利地完成了與敵主力的戰略決戰,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之後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首次提出加強黨的建設,開始了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

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一步步走到今天,是一代代革命先輩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一部最生動、最有説服力的教科書。我們黨將迎來百年華誕,如何更好地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我們每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作風,必須全力鍛造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能力,必須始終堅守人民至上、為民服務的情懷,必須不斷增強居安思危、開拓創新的意識。

多年來,供銷人一直在追尋紅色足跡,積蓄奮鬥力量,走在三農工作一線,踐行服務三農的初心使命。最有代表意義的一部反映早期初期供銷社人為民服務的影片叫《紅色揹簍》,同志們可以去搜索看一下。《紅色揹簍》是1965年上映的劇情片,由史大千執導,黃鐘、李雨農等主演。影片講述了華北某山區,縣供銷社的先進工作者、共產黨員王福山,響應黨的號召支援山區建設,回到自己的家鄉紅山店當營業員的故事,影片裏有一些反映為民着想、誠信經營的小情節。當王福山看到農民楊田下山替社員們購物時,覺得應該方便羣眾把貨送上山。但是他的想法卻遭到孫會計的反對,馬經理也不大讚成。王福山毫不氣餒,在公社黨委書記的支持下,他翻山越嶺,背揹簍上山送貨,受到羣眾的熱烈歡迎。賣貨時,他又遇到了縣供銷社黨委書記李健民。李書記與王福山一起下山時,對他説起當地幾句民謠:買難賣難行路難,稱鹽灌油得上山。去時不見日,回來星滿天……並説“你今天把貨送上山,也就是把黨對羣眾的關懷送上了山”,“別小看這小小的揹簍,可解決大問題啦!”李書記的話,使王福山更加明確了自己工作的意義。不久,供銷社出現了究竟按什麼原則送貨的問題?是按孫會計和馬經理只從利潤考慮,主張送利潤高的貨,還是送當地羣眾急需的煤油、鹽等利潤少的商品?於是,王福山與馬經理、孫會計之間產生矛盾。王福山帶着問題學習了毛主席著作,主席的教導堅定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便説服了馬經理和孫會計,並感動了原來不安心從事營業員工作的小張,也決心上山送貨。王福山與小張在上山途中,經受了風雨的考驗。他們不僅送貨上山,而且也關心生產隊的生產,做到商業為生產服務。當他們發現核桃樹長了毛毛蟲,就連夜取送農藥。王福山還注意生產隊的副業生產,不僅建議他們開闢荊梢基地,而且還為他們聯繫荊梢的銷路。荊梢有了銷路,孫會計又與其他單位去爭營業額,他先考慮的不是為生產服務,而是成績屬於誰?對此問題,王福山與孫會計又產生了爭論,而馬經理的態度不明朗。李書記看到馬經理的思想問題,建議他一起上山送貨,以改變他的思想。馬經理上山後,聽到羣眾對上山送貨的稱讚,看到王福山組織社員開展副業生產所起的作用,受到很大的教育。後來,馬經理和孫會計在李書記的教育和幫助下,以及王福山行動的感召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轉變了經營思想。

供銷合作社幾乎是與新中國同時成立的,走過了70年的發展歷程。回顧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歷史,既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苦創業時期,又經歷了由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又從全民所有制恢復到集體所有制的合分變革階段;也經歷了由恢復“三性”到提出“五突破”和“六發展”的艱難探索歲月,還經歷了由連年虧損陷入嚴重生存危機的困惑徘徊時期;進入新世紀,供銷合作社在大力實施“四項改造”、實現扭虧增盈的基礎上,步入了創新發展的新階段。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供銷合作社什麼時候高舉為農服務大旗,堅定不移地踐行為農服務的宗旨,供銷合作事業就會得到振興和發展;什麼時候脱離“三農”,背離宗旨,供銷合作社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基礎就會動搖,發展就會受挫。實踐也充分證明,只有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深深植根於農村這片沃土,供銷合作社發展才有根基。為此,無論何時何地,供銷合作社都必須堅持為農服務宗旨,在黨的領導下開展一切工作,實現供銷社的發展和壯大。

我的黨課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nghuazhici/lingdaojiang/oqpw8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