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師工作總結 >

教師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多篇

教師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多篇

教師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教師教學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

一個月即將結束,對後進生的轉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對後進生的轉化進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本月的後進生的轉化作以下的工作總結。

一、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的心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一提到學困生,無不搖頭歎息,説他們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教師們換個角度,放棄門縫裏看人的偏見,就會欣喜地發現學困生並非不可救藥,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困生的心態,對學困生學習目的、態度、興趣、愛好、志向、心理變化和生理特點、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深入研究,並採取分類教育的方式,隨時比較和修正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薰陶下潛移默化地剋制約束不良心態的滋生髮展,用教師美好的靈悟、理智來塑造學生美好純潔的心靈,使學困生領悟到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對“我”的進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使後進生轉變思想,鼓足勇氣,直面現實,積極向上,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養學困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教師的情感理智融入他們的心田,並能紮根、發芽、開花和結果。

二、和諧平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作為教師,自身的職業決定了育人的職責,教師時刻應以組織、教育和管理學生為己任,因此,對學困生在活動中要多留意、多觀察、多關心、多鼓勵,努力溝通師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愛橋樑,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純真的師生關係。掌握學困生的心態、心理障礙、思想負擔、精神壓力,以及教育啟發的方式,耐心熱情地替他們排憂解難,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榮辱牽動着老師的心理,老師的得失同樣成為他們臉上“陰晴變化的招牌”,向他們無私地奉獻出真摯的愛,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善於發現閃光點,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鼓勵他們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樹立追求目標、激發學習的興趣。在人格上與優等生平等相待,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要找準切合點,正面啟發誘導,耐心説服教育。

三、培養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由學生學習責任性強弱和學習興趣的濃淡來決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有它的規律性,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內因通過外因而發生變化。”學生這個內因只有通過教師這個外因才能發生變化。興趣是學習的摯友,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營養,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興趣,才能成為開發人的智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細細調查、研究、比較,掌握了每個後進生的特點,切中火候,對症下藥。

四、加強輔導,鑄就自信的天地

教師要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善解人意,除了獻給他們一片愛心外,還要替他們排擾解難。學困生之所以學習進步遲緩,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覺得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莫過於基礎差,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而喪失學習信心,遇到難題自己難以解決而覺得孤立無援,陷入無可奈何之中。我針對學困生這種心理,作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找準突破口。如舉古今中外名人成長的範例。通過這些例子的啟發教育,讓學困生從思想和心理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減輕學困生精神上的壓力。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判的原則,引導學困生向優等生學習,使後進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五、創設情境,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困生除了加強思想品德、行為規範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師教學中還應藉助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根據學科特點和作業練習要求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閲讀法、思考法、比較歸納法、識記法、回憶重現法、分析法、觀察實踐法等。實踐證明,學困生與優等生不是一成不變的。給學困生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温暖,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都可能使學困生從思想品行到學習技能上與優等生相媲美。

六、耐心剋制,創設進取的轉化環境

教師的耐心和剋制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能夠自覺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善於約束自己的言行、剋制自己消極情緒的一種意志品質。它是教師轉化學困生成功與否的重要品質。對於頑皮淘氣、不守紀律且學習基礎差,又總是趕不上隊的學生和對學生中間產生的有損班集體榮譽、而在學生中造成不良因素誤入歧途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教育的耐心和剋制,在這些現象面前就會無法自覺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教育行為,並會顯得衝動、甚至予以嚴重的體罰。這就會激怒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抗心理,使學生對教師形成鄙視態度,不接受批評意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便蕩然無存。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應給學生創造和提供一種良好的、融洽的學習、生活氛圍,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之中,而不能凌駕於學生之上,盛氣凌人。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給學生以親近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輕鬆愉快地學生、生活,並在各項活動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後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第2篇】教師關於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

精彩導讀:對待後進生要與對待優等生一樣,對他們不歧視、不疏遠,要關懷他們、親近他們,用博大的胸懷去容納他們,與他們促膝談心,交流感情。

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不僅關係到人才的培養,而且直接影響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轉化後進生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課題。那麼,怎樣才能“對症下藥”,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呢?

一、分析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是轉化後進生的基礎

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瞭解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家庭環境好,不愁吃穿,嬌生慣養,父母放任自流或父母外出打工無人管教:二是弱能力型的後進生,即接受能力不強,聽不懂教師的講課,難以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三是行為習慣不良,表現為惹是生非,搞惡作劇,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好動、貪玩,經常拖欠作業,學習自覺性差;四是品德不良,有小偷小摸與破壞公物的行為,常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五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不當,與學生的關係不和諧,導致部分後進生越來越差。傳統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在課堂上説的少、練的少。表現的機會更少。久而久之,後進生就產生一種不敢表現自己和不敢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問題的畏懼心理。有部分後進生還形成了對其他同學的發言不作深層次思考,不去尋求其他答案或解法的從眾心理和一切難題依靠教師的崇敬心理,長此以往,後進生更“後進”。所以,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既要發揮教師的主導示範作用,又要留給學生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觀察、實踐、猜想、分析、整理的過程中,積極自主參與、思考、探索,敢於表現自我。教師只有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才能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是轉化後進生的關鍵

對待後進生要與對待優等生一樣,對他們不歧視、不疏遠,要關懷他們、親近他們,用博大的胸懷去容納他們,與他們促膝談心,交流感情。針對後進生的形成原因,分清其主流和支流,注意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微小的閃光點都要及時表揚與鼓勵,堅定他們的自信心和樂觀向上的精神。不斷完善自我。對他們的消極因素要掌握時機,因勢利導,避免簡單、粗暴的訓斥。防止他們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對待後進生要像醫生對待患者一樣,要倍加關心,尊重、體貼他們。教師應以全面細緻的愛護之情,一視同仁的尊重之感,有效地觸動後進生的心靈。

如同學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男生,可期會考試各科成績均在45分上下,學習不努力、不認真,調皮打架,是出了名的“撓頭生”。對此,我想了很多辦法,如找他談話、幫他補習功課等,使他逐步樹立信心。在課堂上只要他答對一道思考題,我就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鼓勵,使他漸漸產生學習興趣,最後學習成績慢慢上來了。隨着學習興趣的提高,以前打架、罵人等一些不良行為也漸漸改掉了。後來他深有感觸地對我説:“是老師的愛心,使我由一個後進生轉變成品學兼優的學生。當年要是老師您放任不管或者方法簡單粗暴的話,也許當時自己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了,也就不會有今天了。”

三、愛是轉化後進生行之有效的保證

教師的愛應該是誠摯的、公正的、無私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師的關心、幫助、熱愛,那麼他就會有所發展。”這一科學論斷告訴我們,教育不能僅限於尖子生,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相信他們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然而,在有些教師的眼裏,可造之才只有少數幾個學習尖子,至於那些成績不佳所謂的後進生是“朽木不可雕也”。這種可怕的偏見必然會造成只重視和培養少數拔尖生,忽視與放棄大多數後進生,形成少數和多數的隔閡,使多數學生成了“陪襯品”。這種做法不利於學生的發展,應該堅決摒棄。因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有時甚至要偏愛後進生,努力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教師要以學生髮展為原則,努力培養學生使之成為新世紀的有用人才。教師要注重與後進生的心理溝通,沒有感情是不行的。他們需要愛的甘露。所以,教師對後進生要入其心、動其情,學生才會信師道、聽師教,主動地從根本上轉變自己,建立起融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

【第3篇】後進生轉化的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後進生轉化的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一個月即將結束,對後進生的轉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對後進生的轉化進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本月的後進生的轉化作以下的工作總結。

一、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的心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一提到學困生,無不搖頭歎息,説他們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教師們換個角度,放棄門縫裏看人的偏見,就會欣喜地發現學困生並非不可救藥,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困生的心態,對學困生學習目的、態度、興趣、愛好、志向、心理變化和生理特點、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深入研究,並採取分類教育的方式,隨時比較和修正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薰陶下潛移默化地剋制約束不良心態的滋生髮展,用教師美好的靈悟、理智來塑造學生美好純潔的心靈,使學困生領悟到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對“我”的進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使後進生轉變思想,鼓足勇氣,直面現實,積極向上,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養學困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教師的情感理智融入他們的心田,並能紮根、發芽、開花和結果。

二、和諧平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作為教師,自身的職業決定了育人的職責,教師時刻應以組織、教育和管理學生為己任,因此,對學困生在活動中要多留意、多觀察、多關心、多鼓勵,努力溝通師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愛橋樑,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純真的師生關係。掌握學困生的心態、、思想負擔、精神壓力,以及教育啟發的方式,耐心熱情地替他們排憂解難,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榮辱牽動着老師的心理,老師的得失同樣成為他們臉上“陰晴變化的招牌”,向他們無私地奉獻出真摯的愛,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善於發現閃光點,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鼓勵他們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樹立追求目標、激發學習的興趣。在人格上與優等生平等相待,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要找準切合點,正面啟發誘導,耐心説服教育。

三、培養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由學生學習責任性強弱和學習興趣的濃淡來決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有它的規律性,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內因通過外因而發生變化。”學生這個內因只有通過教師這個外因才能發生變化。興趣是學習的摯友,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營養,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興趣,才能成為開發人的智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細細調查、研究、比較,掌握了每個後進生的'特點,切中火候,對症下藥。

四、加強輔導,鑄就自信的天地

教師要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善解人意,除了獻給他們一片愛心外,還要替他們排擾解難。學困生之所以學習進步遲緩,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覺得他們最大的莫過於基礎差,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而喪失學習信心,遇到難題自己難以解決而覺得孤立無援,陷入無可奈何之中。我針對學困生這種心理,作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找準突破口。如舉古今中外名人成長的範例。通過這些例子的啟發教育,讓學困生從思想和心理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減輕學困生精神上的壓力。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判的原則,引導學困生向優等生學習,使後進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五、創設情境,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困生除了加強思想品德、行為規範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師教學中還應藉助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根據學科特點和作業練習要求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閲讀法、思考法、比較歸納法、識記法、回憶重現法、分析法、觀察實踐法等。實踐證明,學困生與優等生不是一成不變的。給學困生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温暖,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都可能使學困生從思想品行到學習技能上與優等生相媲美。

六、耐心剋制,創設進取的轉化環境

教師的耐心和剋制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能夠自覺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善於約束自己的言行、剋制自己消極情緒的一種意志品質。它是教師轉化學困生成功與否的重要品質。對於頑皮淘氣、不守紀律且學習基礎差,又總是趕不上隊的學生和對學生中間產生的有損班集體榮譽、而在學生中造成不良因素誤入歧途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教育的耐心和剋制,在這些現象面前就會無法自覺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教育行為,並會顯得衝動、甚至予以嚴重的體罰。這就會激怒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抗心理,使學生對教師形成鄙視態度,不接受批評意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便蕩然無存。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應給學生創造和提供一種良好的、融洽的學習、生活氛圍,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之中,而不能凌駕於學生之上,盛氣凌人。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給學生以親近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輕鬆愉快地學生、生活,並在各項活動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後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第4篇】教師教學後進生轉化工作總結範文

一個月即將結束,對後進生的轉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為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對後進生的轉化進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本月的後進生的轉化作以下的工作總結。

一、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的心態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一提到學困生,無不搖頭歎息,説他們是“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其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教師們換個角度,放棄門縫裏看人的偏見,就會欣喜地發現學困生並非不可救藥,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學生、全面瞭解學困生的心態,對學困生學習目的、態度、興趣、愛好、志向、心理變化和生理特點、家庭環境、生活環境以及行為品德等方面作全面調查、深入研究,並採取分類教育的方式,隨時比較和修正教育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薰陶下潛移默化地剋制約束不良心態的滋生髮展,用教師美好的靈悟、理智來塑造學生美好純潔的心靈,使學困生領悟到身邊的同學、老師都對“我”的進步寄予很大的希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使後進生轉變思想,鼓足勇氣,直面現實,積極向上,鼓勵他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培養學困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教師的情感理智融入他們的心田,並能紮根、發芽、開花和結果。

二、和諧平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

作為教師,自身的職業決定了育人的職責,教師時刻應以組織、教育和管理學生為己任,因此,對學困生在活動中要多留意、多觀察、多關心、多鼓勵,努力溝通師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愛橋樑,建立起和諧平等、融洽純真的師生關係。掌握學困生的心態、心理障礙、思想負擔、精神壓力,以及教育啟發的方式,耐心熱情地替他們排憂解難,想他們之所想,急他們之所急,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榮辱牽動着老師的心理,老師的得失同樣成為他們臉上“陰晴變化的招牌”,向他們無私地奉獻出真摯的愛,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善於發現閃光點,挖掘他們內在的潛力,鼓勵他們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樹立追求目標、激發學習的興趣。在人格上與優等生平等相待,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和不良行為,要找準切合點,正面啟發誘導,耐心説服教育。

三、培養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由學生學習責任性強弱和學習興趣的濃淡來決定。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有它的規律性,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內因通過外因而發生變化。”學生這個內因只有通過教師這個外因才能發生變化。興趣是學習的摯友,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知識營養,提高學習效果,形成興趣,才能成為開發人的智力的動力。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細細調查、研究、比較,掌握了每個後進生的特點,切中火候,對症下藥。

四、加強輔導,鑄就自信的天地

教師要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善解人意,除了獻給他們一片愛心外,還要替他們排擾解難。學困生之所以學習進步遲緩,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覺得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莫過於基礎差,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而喪失學習信心,遇到難題自己難以解決而覺得孤立無援,陷入無可奈何之中。我針對學困生這種心理,作具體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找準突破口。如舉古今中外名人成長的範例。通過這些例子的啟發教育,讓學困生從思想和心理上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減輕學困生精神上的壓力。教育方式上本着多鼓勵表揚、少指責批判的原則,引導學困生向優等生學習,使後進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五、創設情境,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

對學困生除了加強思想品德、行為規範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師教學中還應藉助一切可利用的條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根據學科特點和作業練習要求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例如:閲讀法、思考法、比較歸納法、識記法、回憶重現法、分析法、觀察實踐法等。實踐證明,學困生與優等生不是一成不變的。給學困生多一點關心,多一點温暖,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都可能使學困生從思想品行到學習技能上與優等生相媲美。

六、耐心剋制,創設進取的轉化環境

教師的耐心和剋制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能夠自覺調節與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善於約束自己的言行、剋制自己消極情緒的一種意志品質。它是教師轉化學困生成功與否的重要品質。對於頑皮淘氣、不守紀律且學習基礎差,又總是趕不上隊的學生和對學生中間產生的有損班集體榮譽、而在學生中造成不良因素誤入歧途的學生,如果教師沒有教育的耐心和剋制,在這些現象面前就會無法自覺地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教育行為,並會顯得衝動、甚至予以嚴重的體罰。這就會激怒學生,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抗心理,使學生對教師形成鄙視態度,不接受批評意見。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便蕩然無存。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應給學生創造和提供一種良好的、融洽的學習、生活氛圍,把自己置身於學生之中,而不能凌駕於學生之上,盛氣凌人。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給學生以親近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輕鬆愉快地學生、生活,並在各項活動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

總之,一個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的形成、學習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教師平時的關心和呵護,而對後進生的轉化,更應傾注教師不懈的努力,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更新觀念,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努力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

【第5篇】後進生轉化的教師個人總結

後進生轉化的教師個人總結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我們的創造性教育工作中,對後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所以,在實踐中,教師積極投身於“用愛轉化後進生”的行動中去,賦予後進生更多關愛和理解。我認為在後進生轉化的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要用賞識的眼光看他們。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可見,在轉化後進生工作中,表揚激勵的運用也極為重要。後進生一旦從教師一個讚許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讚語、一下輕柔的撫摸中意識到被重視、被賞識,便會感到無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進而點燃希望之火。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被賞識,後進生更是如此,也更應該被賞識。教師要善於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鼓勵、讚揚,讓他們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悦,不斷點燃她們內心要求上進的火花。我們始終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説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們吧,你就會發現天才就在你身邊。

二、不拋棄、不放棄。我們老師應該像電影《士兵突擊》裏的連長對待許三多那樣,對他們不拋棄不放棄。要做到這些我認為就應該具有耐心愛心。“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實現“後進生”的轉化必然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正確對待,耐心等待,要反覆抓,抓反覆。應以表揚為主,以批評為輔,即使是他們做錯了事,批評也要適時,適度,才能真正使他們提高思想覺悟,使他們“怕學,厭學”轉化為“愛學,樂學”。 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寬容他們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學生。後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學習上多鼓勵、多提問、多輔導,耐心地幫助,哪怕再簡單的問題也要細細講解,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樑。要熱愛他們,親近他們,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孩子和朋友,悉心地護理,做他們的貼心人,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當你用愛去感化他們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後進生”也是那麼可愛!

三、給孩子們一個機會。小強是我們班一個很調皮的孩子,也是我的一個大難題。他自制力較差,他會在我的課堂上毫無顧忌的大笑,有時會無緣無故地打人,説髒話,對他讓我感覺很無奈,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很單純的孩子,雖然調皮,打人,但是我始終相信他的本質並不差,只是喜歡找事而已。對他我感覺自己付出的心血最多,花的時間最多,當然這是一個老師應該做的!!

這周我們班又獲得了流動紅旗,我心一動,為什麼不讓小強上台領獎呢?這對他不是一個很好的鼓勵嗎?

我告訴他,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你也是班級的一員,上週你也沒有為咱班扣分,説明你也是咱班的功臣,所以你去領獎時理所當然的,你什麼都不需要想,只要大步流星地走上去,我會把流動紅旗給你,我相信你能行!他還是拿不定主意,我説:“我在上面等着你,可不要讓咱們班的流動紅旗沒人領了。”於是我就走了,其實當主持人宣佈領獎時,我心裏也擔心,他不會上來,但是我發現在己的擔心是多餘的,我看到他一臉認真的,大步跑上來,鄭重地接過流動紅旗,我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麼,但是我很激動,我為他自豪,驕傲!我想在他以後的人生路上,也一定會對這一幕記憶猶新的!!通過這次的領獎,我想激發他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其實不管多調皮的孩子,外表看來什麼也不在乎,其實,在他的內心也是希望自己是優秀的,只是不給他機會表現,他們一次次的失望,導致在各個方面對自己失去信心,他也就沒有去努力的勇氣了,老師應該給他們創造機會,使他們重振旗鼓,人生的帆能高高地樹立起來!給孩子一個機會,他們會給你一個驚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shigongzuo/re7dy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