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心得體會 >

高中地理教學心得【精品多篇】

高中地理教學心得【精品多篇】

高中地理教學心得【精品多篇】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一

回顧本學期的工作,高一地理備課組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做好集體備課工作

為了更好的發揮集體的力量,我們備課組堅持每週二和週三集體備課兩次次,對上週的教學做個反思並對本週的教學內容和思路進行集體討論。對於平時的小問題,我們堅持出現後及時一起解決,在備課過程中堅持資源共享,共同搞好備課工作。

2、落實好教學工作

地理是一門既是文科又偏理科的邊緣學科,對於學生而言是文綜中難度比較大的學科。而本地區因為會考沒有地理學科,所以高一的新學生基本在國中都沒有正式認真接觸地理,對地理這一學科較為陌生,高一地理學又是整個高中地理中屬於比較大難度的,因此高一的學生剛一接觸地理就遇到難度,在學習中受到比較大的阻礙。針對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高一幾位地理教師因材施教,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們注重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儘量穿插學生感興趣的課外知識,又努力做到把這些課外知識與學科的考點結合起來,讓學生提高興趣的同時又學到該掌握的知識點。

3、做好作業的佈置與批改

本學期我們高一兩位教師集體探討,集體做好課後作業的佈置,備考期間均是自己找題選題,針對學生學習上出現的問題找適合學生的題目,讓學生在課後把知識得以穩固。同時,為了督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我們均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並且做到儘量在課堂上進行典型題目的評講。

4、努力實踐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

本學期高一地理組努力實踐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本着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提高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的目的,備課組全體教師進行了積極地討論,進行了教學模式的探討,結合了地理學科的特色,從而能較快感知認識地理現象和地理規律。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還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學生的成績還不盡如意,成績還有待提高,本學期的教學教緊,一些計劃完成的知識無法講授完成,但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都有信心可以完成任務。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正視存在的問題,完成我們的教學和教研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成績。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二

時間匆匆而過,回顧本學期的高一地理教學工作,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使自己在教學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現將這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教學質量,重點抓好四個環節。

1、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儘量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3、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特別是學校推廣了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的教學思想,通過思考,結合自己學生的情況,發現以前上課時講的還是有點過多。以後可以少講多練。

4、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

二、提高學生素質,力抓課後輔導工作。

現在的中學生還是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我在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首先是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讚美着手,激發學生對中國的地理環境、風土人情等認識、理解。故此,還進一步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及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和現象,並自行設計或補充一些學生較熟悉和感興趣的地理問題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課內容的豐富多彩和智力價值,增強學生的求知慾。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出成績。

在自己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係”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問題和地理事物,儘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係”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掌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繫,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掌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係,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閲讀課文,分析歸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並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介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國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並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複習、測驗、考試組織課外活動等。側重於教會學生了解自然地理知識與人類社會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地球環境、大氣、水、地表形態的塑造及其陸地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興趣愛好,多閲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儘管在一年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現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尚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高一地理教學總結 篇三

本學期我在高一年級從事四個班級的地理教學,此刻已經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完成兩個模塊的教學任務和三個模塊的複習,面臨學業水平考試的過關,現就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第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情境教育實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情景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將學習目標達成的從而更好地將學生引上自主學習的軌道,全面發展學生的本事。地理教學中必修一側重於自然地理的學習,研究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地理環境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與人類活動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必修二側重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説比較容易一些。必修三側重於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案例教學為手段,最容易實現情景教學。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倡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學習對終生髮展有用的地理”這兩個基本理念,新版本注重“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夏荷生與生俱來的探究欲和好奇心,儘量選貼近生活的事例,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地理,從中體驗歡樂。

比如在講必修一第二章中《天氣系統》時,對於冷鋒的講解,讓學生自我進行感悟昌吉秋天的天氣特徵,“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利用前後幾天的一次天氣變化來感受降水過程和氣温變化來進行鋒面知識的學習,因為學生有自我的親身體驗,所以教學效果還不錯。這樣,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並且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地理事物的本事。

還有,在講必修一第四章的“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中的外力作用時,我將外出旅遊的額爾齊斯河旅遊景點的一些圖片展示給學生,之後提出教師和學生都要用“地理眼”來看問題,觀察河流上游、中游以及下游,教師提示學生看十塊的大小,水流速的急緩,河道的寬窄,河道兩岸的陡峭程度等,經過形象感知內外力作用,經過歸納總結在應用中深化知識,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凸顯學生學習生活化地理的新課程理念。

第二,利用實物、圖片、身邊的所有能用的物品,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

比如我們學習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因,我用衞生筷子來演示,我用書籍演示巖層向上拱起和向斜彎曲。用衞生筷子演示背斜成谷的原因時,筷子不但能彎曲,並且還有可能折斷,得出結論: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侵蝕成谷地。逆推向斜槽部受擠壓,巖石性質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構成山嶺。

又如,人文地理側重於方法的探究,教材中的案例離我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的太遠,所以,我就拿學生身邊比較熟悉的案例來替代,同時配以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法到達新課標的要求的目的。在講農業區位選擇時,我用身邊的案例鷹嘴豆,學生對此比較熟悉。

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閲讀本事,並且也提高了學生在材料中讀取信息的能量,一舉兩得,目前的大學聯考就是考學生的綜合本事,就是要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內心感受和困惑。新課標中要求學生關於教學目標的描述,最重要的過程性目標,因為過程性目標具有多元化的價值。如果學生有了過程,就有了學習這部分知識的本事生成;有了過程,就有了舉一反三的本事;有了過程,就有了情感態度。

第三,必須精準教學,讓學生構成“先入為主”的最早認知。

教學講究科學、精準,切不可疏忽大意讓錯誤根植於學生大腦中,難以糾正,在知識的。梳理、問題分析、習題剖析等發麪注意做到語言精煉、條理清晰、思考全面、表述科學,讓科學思想和科學智慧“先入為主”,有利於學生科學智慧的動態生成。

比如,在講必修一第二章《第一節大氣的受熱過程》時,學生對於這部分抽象的地理知識難以理解。我就用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為例,青藏高原地區的特徵是高寒,影響因素是高海拔的地形地勢,這些抽象的難懂的語言,經過一張圖片就能夠簡便搞定,一張藏民和懷中抱着的小孩的照片,兩張臉有着截然不一樣的顏色,媽媽爸爸的臉膛發紅,小孩子的小臉膚色是白,我問:“父母與孩子的膚色差別如此之大,為什麼?”生答:“曬得。”也有答:“紫外線強”的緣故。我之後問:“這説明什麼”?生答:“青藏高原太陽光照強烈”。我又追問:“為什麼”?學生:“海拔高,空氣稀薄,降水少,多晴朗天氣,大氣的削弱作用弱”。繼續追問:“我們昌吉地處準格爾盆地,海拔低,為什麼我們那裏夏季太陽輻射也很強?”生答:“夏季白天長”。學生結合第一章的資料回答問題。

我又繼續問:“我們當中有同學家住鄉村,那你説説看,昌吉市和郊區或鄉村比較,地面的建築物、綠色植物有無差別?有。那麼與其所在地的温度又有何關係”?經過學生的思考、討論,得出結論:市區的温度高與郊區。“那又是為什麼呢”?“市區的交通工具多,説明排放的尾氣多”。“此外市區高樓大廈多,硬化的路面多,吸熱快導致升温也快,所以氣温高”。“氣温高氣流會出現怎樣的運動”?“上升”?“結果呢”?“會成雲致雨”;所以我們能夠把昌吉市叫“幹島”或“熱島”,“雨島”或“濕島”,還可叫“煙霾島。我之後問:“昌吉市區夏季天氣悶熱時,我們常常盼望能下一場大雨,就能緩解酷暑,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陰雨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烈,尤其是雲層的反射作用”。此外,還有其他因素嗎?學生們又開始議論,昌吉市區與二宮鄉比較,哪裏的空氣更清新?當然是二宮鄉了。這説明什麼因素的影響?

經過步步設問,影響光照的影響因素是:太陽輻射、白晝長短、天氣狀況、海拔高度、大氣的污染狀況,這樣能夠給學生呈現清晰的思路。僅有把生活引入地理課堂,把“是什麼”的教師講授式的稱述地理知識變為“為什麼”的探究式的策略研究地理知識,鼓勵學生用自我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解釋或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就能夠把機械式的學習轉變為趣味的、探究式的研究性學習當中,僅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改善了教學效果,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本事,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

我們在教學時,設計的問題僅有貼合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學生才求職的慾望,也就是遵循維果茨基所説的:僅有跑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就是要求地理教師佈置教學任務時,儘量使教學任務的難度處於中等水平,依靠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不能獨立解決,可是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忙下就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最終的探究結論上,必須給學生出示言簡意賅的答案。不然學生對知識到底怎樣描述、怎樣表述模糊不清,那麼這種教學還是無效的。

第四,歸納分析、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的教學最終的結果就是讓學生對本節資料、或者本章資料、乃至一本書的資料都有一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將零散的知識點用一條線構築起來,僅有構成學生自我的知識體系,那在做題時才會遊刃有餘。那麼學生自我當然是不具備建立知識體系的本事,此時必須藉助教師的幫忙,每學完一節資料,我都會在黑板上板書本節資料的框圖,一章甚至一本書的資料學完後,我會在黑板上把本章資料在進行一次知識體系的框圖,把知識之間的因果關係、內在聯繫再次梳理,給學生一個完整、全面的框圖展示,讓學生腦海中構成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綜合運用知識時就能迅速調動運用地理知識。

最終,歸納分析、構建知識體系。

我們的教學最終的結果就是讓學生對本節資料、或者本章資料、乃至一本書的資料都有一個清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必須將零散的知識點用一條線構築起來,僅有構成學生自我的知識體系,那在做題時才會遊刃有餘。那麼學生自我當然是不具備建立知識體系的本事,此時必須藉助教師的幫忙,每學完一節資料,我都會在黑板上板書本節資料的框圖,一章資料學完後,我會在黑板上把本章資料在進行一次知識體系的框圖,把知識之間的因果關係、內在聯繫再次梳理,甚至上完一本書之後,我也要把一本書的主題資料給學生在黑板上完整的板書框圖,讓學生腦海中構成清晰、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在綜合運用知識時就能迅速調動運用地理知識。

高一地理教學工作總結 篇四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學期就要結束了,回首這半個學期,收穫頗多。高一年級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我們一方面努力實踐新課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課程改革的種種問題,同時我們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階段教學工作的回顧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暑假新課程培訓活動,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雖然所帶的五個班的學生普遍比較差,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儘量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設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通過適時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針對那些基本地理規律和原理的內容,這些內容往往難度較大,邏輯性較強。如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第二章第一節中“大氣的運動”等,對於這些內容,在課堂上首先採取以教師講述為主,讓學生理解這些基本原理和規律,然後再讓學生結合教材和練習進行自我領悟,最後再由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使學生達到體驗學習過程,掌握基本知識的目的。對於那些教學內容難度不大,學生易於理解的章節,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水資源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意義”等。其基本組織形式是首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閲讀、討論等形式自我學習(有時也在課前先佈置學生提前預習或蒐集相關資料),然後由學生根據自學或課前預習提出相關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與本節內容相關的),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等對問題進行探究,最後教師進行簡單的歸納與小結。這種課型強調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結合學科特點,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改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到地理學科而言,主要表現在自學能力、地理圖表的分析、處理能力、空間思維能力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重視上述能力的培養。

二、存在的問題

1、新課程地理教材正文簡短,有的只有幾句,許多知識點到為止,留給教師發揮的餘地過大(變相地加重了教師負擔);同時,新課程標準要求不具體,講多深、講多少,很難把握。

2、新課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生很活躍,但由於活動過多,一節課很難講完,出現了地理教學任務重、課時不足的現象。

3、學生普遍感到地理難學,而且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許多老師説:地理新課程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

4、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面小,學生在應試的路上跑慣了,只知道解題解題。面對在觀察→發現→猜想→論證的新思路上學習,感到陌生不適應。因此,要在課堂上開展“活動”、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還十分困難。

三、今後教學的幾點想法

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解釋,運用證據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不同組之間進行答辯等形式,讓學生自己尋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師在其中主要起點撥引導的作用。對於實驗等花費時間長這一點,可以嘗試在課前就對學生説明該實驗的目的、操作過程,提前準備。針對知識缺乏系統性、零散的情況,我們要學會總結,及時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梳理歸納。針對難學這一點,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我們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儘量發現學生某方面的優勢,並不斷強化其學習地理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一點,讓學生嘗試到成功,興趣就會越來越濃;高一的學生年齡較小,多數學生才十五、六歲,所以要注重語言的表達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學生共鳴。通過上述做法,學生的興趣得到培養,教師教起來容易,學生學起來也就不難了。作為教師,在新課改試驗的第一年,我們要不斷的摸索,要勇於創新,不斷完善自己。

高一地理教學總結 篇五

這屆高一涉及新教材、新選科、新大學聯考三大主題,每一項都值得研究,它們之間又相互作用,不能孤立來看,要做整體規劃。

高一上學期教學的主要思想:

1、教給學生地理思想

“地理,即生活!讓我們用適應環境的智慧讓生活更完美,用追求夢想的智慧讓精神更完美。生長智慧由智及德,地承理藴奧妙無窮。”(暑假作業單中有呈現)

每一節紙質版導學案、固學案上都有這樣兩句話:用地理眼看世界,追問行走的意義;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無處不在。

2、經過課堂給學生一個真實的地理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地理,要在備課上下功夫,課堂要控制“度”,如深度、難度、容量,習題要控制難度,堅持“中上”要求。絕不能像教材那樣“跑面”,要在促進學生“理解”上下功夫,輔以習題訓練。

3、教學要服務於選考生

新教材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但教學不能這麼幹,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大學聯考。所以,我們的教學要為選考生服務,不能讓他們在高一浪費時間,要幫忙他們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對選考地理的學生負責,不辜負學生對我們信任。此階段教學不宜過快。

現將主要工作簡單彙報如下:

一、依託學案構建問題導學課堂

編寫學案的目的就是自我用,學案質量關係教學質量。我們的學案有自我的模式,針對高一新授課,我們將一節課資料概括為九個問題,命名為“一堂課的九個問題”。未來我們要從“啟智”的角度,構建多樣化問題導學課堂。九個問題,就是一堂課,是要提前佈置給孩子們自學的資料。

注意,我們不是在推行一種課堂模式,我們要培養的是孩子們的問題意識,解決問題的本事,展示與合作,搭建的是本事培養的平台。我們將九個問題呈現給教師,教師們怎樣使用這九個問題,怎樣設計這堂課完全是由教師去創造,空間很大。但無論怎樣做,學生課前要充分地自學是必須的,也必須有教師的指導和參與。經過師生的努力,讓自學成為一種習慣,最終孩子會所以獲得一種本領,這也將會影響人的一生。

九個問題的設置有什麼學問?

覆蓋本節的全部資料,包括圖像説明、課後習題。難度由資料定,有一些是同學們能夠獨立完成的,有的問題需要小組討論,有的則需要教師講解。問題設置要充分依託教材,瞄準本事立意,力求讓大家對知識有獲得感。

課後學習需要大家做哪些?

第一,進一步疏理九個問題的答案;第二,思考問題之間的聯繫和解決問題的關鍵,從一個問題上升為一類問題;第三,嘗試構建知識體系或某一問題分析的思維導圖,有利於整體把握知識;第四,完成鞏固練習,開啟下一節的新課預習。

學生自學的一般程式是什麼?

(1)記,不看資料,根據標題進行回憶,看看自我關於這個課題有了哪些認知;

(2)讀,認認真真閲讀教材,並勾劃關鍵詞,理解核心概念;

(3)研,重點研究本節涉及的地理圖表、圖像,體會不一樣類型圖像的判讀方法以及其在本節資料中的作用;

(4)測,根據問題書寫答案;

(5)探,經過網絡、書籍等查找相關資料進一步提出自我問題,昇華認識。

二、協調好各類訓練互相補充

在預習環節,我們緊跟一個固學案,導學案與固學案是要在講新課之前完成的,九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教材,固學案是進一步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促進學生在預習基礎上的再認識,由知識掌握上升為本事提升。

在訓練方面我們緊跟課堂還有:午測、限測以及課後習題。

午測的時間有20—25分鐘,訓練的模式是填空題,是教材資料的挖空,其目的是幫忙學生迴歸教材,夯實基礎,學習教材的語言,學生做大題時不會用學科術語表達,主要原因是在閲讀教材環節重視不夠。

限測每兩週有一次,第九節課屬於地理學科限時訓練,我們的訓練主要是客觀題訓練,40分鐘50道選擇題,學生塗卡,直接出分,可比較學生成績,有正答率,能夠為講評試卷提為供依據。與以往綜合性測試不一樣的,限時訓練是針對一節資料的測試,在夯實學生基礎上加大了力度。同時,因為題量大了,還能夠讓學生見見題型,見見難度。一個字,就是實。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掌握知識。

新教材的課後習題難度差異較大,有的試題能夠到達大學聯考試題要求,本事考查特點突出,研究到學生未做分科,不能直接講。我們採取的是印製課後習題答案,人手一份,學生自主學習,非選考生就能夠不做。選做的同學有疑問的能夠問教師。

高一月考是學習引導和構成學科認知的重要環節,我們實施難度控制、影響干預。大題量、高難度是命題的主要導向,40道選擇題採用了一部分高三模擬考中的本事題,非選擇題也是一改風格,原先是以填空填圖為主,此刻直接於大學聯考簡答題對接,一是強調基礎知識考查,比如我們在第41題設置了無材料簡答題,直接考課堂知識,其餘題目類似於大學聯考的題型,給材料問答題,綜合考查學生知識的運用本事和答題思維的模式化構建。在必須程度上提高了同學們對地理學科大學聯考的認識。

三、以團體的力量嘗試原創試卷的命制過程

命題能夠融入太多的教學專業元素,對於教師的成長有很大促進,對教師的專業本事是一次綜合考量。高一地理教研組在任務趨動下,作了一次原創試卷的體驗式命制。

1、對山東地理試卷的研究。備考組首先要結合既定試卷進行研究,從主幹知識分佈到材料設置,從分值分配到題型設置,從中汲取營養。

2、廣泛收集材料。好的材料是命制原創試題基礎,我們的材料來源主要有: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中國知網、網絡新聞、研究生論文等。

3、分配任務。由主持人分配任務與個人申報相結合,分頭命制試題。在命題過程中相互審閲,補充意見,異常重視考查點的選取。

4、互相修改。參與教師對命制的試題進行試做和修改,經過打磨構成規範試題,進一步撰寫解題過程,規範思路。此過程也包括對圖的修改與重繪,以保證準確和清晰度。

5、合稿成卷。

經過此次原創命題的嘗試,每位教師掌握了從選材到命題的過程,自身本事有了很大提高。每位成員意識到材料選取的價值。大家表示,今後若發現好的命題材料必須要積累起來,經過加工整合運用到命題和課堂中來,成為有價值的課程資源。

教研組工作中的不足:對每日教研堅持的不好,主題性不強。

每一份工作都需要堅持,每一項承諾都需要具體去做。我想,僅有從學生立場思考問題,才能將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高一地理教學總結 篇六

進入新的環境已經半年了,在這個學期,我擔任了高一年級地理教學工作之外,還擔任了班主任工作。總的來説班主任工作分兩個階段。雖然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多年,但本學期在工作中有收穫也存在問題。

第一階段

新學期的開始,軍訓、入學教育,帶領高一年級二班在軍訓會操中成績突出獲得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班級管理:以德育為主導,規範學生行為習慣為目的。

1、首先營造一個紀律好的學習育人環境。

2、不放棄差生,對自身問題多的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使其不掉隊。

3、嚴格出勤制度,對於連續遲到的學生告知家長,以示警告。

在第一階段班級管理中成績突出,沒有出現曠課現象,在學校班級量化考核中名列前茅,多次奪得紀律紅旗。

學習方面:順應課改,建立學案課前檢查機制,制定檢查表。每節課組長都要督促檢查,我每天進行抽查。效果良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並在第一次月考中處於普通班前列。

衞生方面:嚴格衞生保持制度,劃分個人班級衞生轄區,在寢室衞生中制定競爭機制。621女生宿舍連續在大周學校評比中獲得優秀。

第二階段

文理分班後擔任文科實驗班,仍然堅持原則,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堅持學案的檢查制度,建立班級個人量化考核表,班級學習氣氛積極濃厚,及時座談、鼓勵對待成績優秀的學生談方法、談問題,拔高。對問題學生座談,進行德育,加強紀律觀念,以改變不良作風。第二次月考班級成績斐然。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有許多改進的地方,課改勢在必行,在課改的過程中班主任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學生的自主能力有待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需要進一步改善。

設想:在編寫學案的時候加入學生的參與,讓課堂中學生的因素更加的突出。改善展示的方式,不僅侷限發言、發問、板書,應該增加學生提出擴展問題的能力。

我想通過我進一步的努力,班級的各方面必將取得更大的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xinde/qpz4d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