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我的母親》教案精品多篇

《我的母親》教案精品多篇

《我的母親》教案精品多篇

《我的母親》語文優秀教案 篇一

一、文本內容

本文是高中語文《現代語文選讀》第二單元的一篇重點課文。他是作家胡適的一篇感懷親情的敍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形象,用樸實的語言敍説了母親的生活瑣事,雖然沒有什麼強烈的抒情,但是讀來卻能感到作者的深情。作者的母親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婦女,她對兒子的愛,也許顯得有些苛刻;但是是出於一種純粹的天性和直覺。而正是這種血濃於水的愛,深深地打動了作者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二、教學目標及依據

(一)教學目標

1、體驗文中真情,品味作者寫作的意圖。

2、體會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

3、能對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使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得以昇華。

(二)確立目標的依據

1、本文雖然是重點課文,但是語言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而濃厚。學生在讀懂文本的基礎上揣摩作者的意圖,通過聯繫自身,體驗人物的情感經歷,即走進文本又跳出文本,與社會接軌,進而品味親情。這是語文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2、文章主題和思想一目瞭然,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體會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自覺聯繫自身的實際生活,有所體會、感悟濃厚的至愛親情。通過對具體細微內容的討論和思考,使學生產生一個至愛親情的空間;鼓勵學生交流個人的情感故事和感悟,通過課外遷移閲讀,將其對親情的理解昇華到更高層次,在語文學習中提高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三、教學設計

(一)整體設計

這是一篇重點課文,必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變成自主、交流和發現的樂園。因此在首先用歌曲、詩歌導入親情的基礎上,先讓學生們自主閲讀,使其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再與學生一起尋找課文的具體事件,共同討論,挖掘文章內涵、體會散文特點;接下來啟發學生聯繫自身及社會生活實際,講述自身所歷所感的親情故事,理解親情對人的精神滋養作用。最後聯繫閲讀資料並在音樂中感悟親情,使思想得以淨化、靈魂得以昇華。

(二)教學課時:三課時。

(三)教學工具:多媒體課件、閲讀材料。

四、教學過程與策略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策略:播放《媽媽再愛我一次》的音樂及片斷,倒入課文主題,用古詩《遊子吟》引出新課。

(二)解讀文本,共同研究

策略:學生自讀課文,通過文中敍述的親情事件,揣摩母親與兒子之間的至愛親情。讓學生找出親情事件並抒發自己的見解——先與同桌交流,然後在班內進行講述,讓其他同學點評、補充,以此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達到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

(三)體驗感悟,鏈接生活

策略:通過老師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將課文和自身生活體驗緊密聯繫,體現語文學習的感染力。

問題:

1、作家敍述的是日常瑣事,為什麼卻有無限的感人力量?

2、天下寫母親的文字何其多也,但胡適的《我的母親》為什麼常常被不同選本的編者所看重呢?它有着怎樣的獨特魅力呢?

(四)閲讀遷移,提升自我

策略:通過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將學生帶入純美的心靈空間,讓補充的課外閲讀材料豐富親情的含義,也為學生進一步理解親情、完美自己開闢更廣闊的天地。

出示閲讀材料《背影》,邊看邊聽老師朗誦,然後交流內心體會。提問:你有過類似的體驗嗎?當你面對父母那近乎“苛刻”的關懷,將如何面對?又將如何報答父母的親情,現在如何做?將來呢?佈置學生課後寫一篇隨筆。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在歌曲中結束這一課。這樣就將語文課堂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在歌聲中以發人深思的問題結束本課教學,讓學生思考回味。

《我的母親》優秀教案 篇二

母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學中應抓住一個“情”字,緊扣精彩細膩的語言,讓學生反覆誦讀,體會母愛的真摯、深沉,進而理解生活中的母愛。讓學生學會感悟親恩,學會做人。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作者,揣摩語言,通過富有表現力的語句來體會母愛,學會用截取法來表現人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式、研究式學習,整體感知課文,揣摩語言,體會母愛。學會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母愛的至高無上,產生對婦女被舊社會壓抑和埋沒命運的深切同情,從而更加熱愛新中國、熱愛新生活。

【教學重點】

目標2、3

【教學難點】

目標1

【教學安排】

二課時

【課前準備】

1、查找資料,瞭解作者。

2、自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請思考:本文回憶了母親的哪幾件事?表現了她怎樣的性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藉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

二、積累成語:

躡手躡腳一飽眼福娓娓動聽熱淚盈眶循循善誘飲泣吞聲輾轉反側萬籟俱寂

三、教師通過範讀,在語速、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方面作出示範,引導學生體會滲透在字裏行間的情感。(配以《蘇格蘭搖籃曲》)學生邊聽讀,邊思考!

我的母親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情況,記重點字詞。

2.感知文章內容,體會母親的品性及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過對作者母親形象的瞭解,激發學生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母親的品性及為人處世對作者的影響。

教學設想

本文是胡適先生對母親的回憶,文章展現了一位偉大的母親形象。本課時主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母親的品性及對作者為人處世的影響,把握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之情,通過質疑解疑解決文中“為什麼要寫前三段”等難點問題。最後在拓展延伸中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作者的母親,並讓學生聯想到自己的母親,激發起他們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創設情境,調節學生情緒,激發學習興趣)

1.課件展示體現母愛親情的畫面,並播放歌曲《燭光裏的媽媽》,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共鳴後,請學生用一句話概述對母親或母愛的認識。

2.師:當我們擁有第一聲啼哭時,我們就擁有了世上最偉大、最真摯的情感──母愛。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筆抒寫過對母親的熱愛之情,著名學者胡適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共同走進他的《我的母親》一文,去了解一下這位母親是怎樣的一個人,作者對母親有怎樣的感情。

二、檢查預習(課件展示重點字詞)

文縐縐 穈先生 擲銅錢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齊讀後,合作聽記,並用“文縐縐”“侮辱”造句。

三、瞭解作者(課件展示胡適形象及個人主要情況,並給學生推薦《胡適自傳》)

生自由讀,瞭解胡適相關情況。

四、探索新知

㈠整體感知

師生合作朗讀文章(播放歌曲《母親》),生思考問題: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課件展示母子親情的畫面並出示問題)

師生讀文後,生回答明確:文章是作者中年時對自己人生歷程的回顧,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

㈡合作探究

師:這篇文章作者主要寫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時代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這是幾件什麼樣的事?這幾件事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性?請速度文章回答下列問題。(課件出示問題)

1.文章圍繞母親寫了哪幾件事?這幾件事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性?由此,你認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本文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怎樣的感情?

讀文後,生分組討論交流,推舉代表回答,師生共同明確:

1.共寫了以下幾件事:

(1)喚我起牀,催我上學──諄諄教誨,嚴格督促。

(2)母親從不在外人面前打我、罵我──保護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説輕薄話,手重重責罰──教之嚴。

(4)新年之際,大哥的債主討債,母親從不遷怒別人──寬容、温和、仁慈。

(5)忍受兩個嫂子給她的氣,不可再忍時,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寬容忍讓。

(6)受“辱”後,非常生氣,討回公道──有剛氣。

由此可看出母親是一個教子有方,對子嚴格,寬容忍讓,仁慈温和,有剛氣的人。

2.作者對母親懷有敬愛和懷念之情。

㈢質疑、解疑(生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疑)

師根據生提問情況適當補充,課件出示下列主要問題:

1.母親的為人處世對作者有哪些影響?

2.課文前三段看似與寫“母親”無關,為什麼還要寫?

3.作者主要寫母親是他的恩師,為什麼除了寫母親的訓導之外,還用更多的筆墨寫她與家人相處的情形?

生結組討論後,師生共同明確答案。

1.我學到了母親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優秀品質。

2.文章前三段寫作者的性格特徵和童年生活,既寫了同年生活的單調和失落,也寫出了環境與教育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僅為寫母親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而且與文末相呼應。

3.寫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情形,是為了體現母親平時的待人接物以及這些對我的影響。寫她以身示範對我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這不僅寫母親對我的“言教”,更寫了母親對我的“身教”。

五、拓展延伸(課件出示問題)

1.母親教育兒子是非常嚴格的,你是怎樣看待母親的教育方法的?

2.文章結尾寫道:“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親的影響?回憶一下,與同學們交流。

生思考後,互相交流。

六、總結

同學們,母愛猶如一泓清泉,讓我們的心靈永不受污;母愛猶如一縷陽光,讓我們的心靈永遠温暖。熱愛我們的母親吧!讓我們用歌曲《懂你》來表達我們的這份心意。(播放歌曲《懂你》)

七、推薦閲讀

老舍《我的母親》,鄒韜奮《我的母親》,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味飽含感情,講究分寸的語言。

2.理解母親,體會真摯的母愛,完成本單元寫作實踐。

教學重難點

1.品味語言

2.寫作

教學設想

《我的母親》一文語言質樸感人,講究分寸,學習本文應讓學生把握語言特點,體會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來的真情。另外,根據學生寫作文沒有真情實感,不會捕捉素材這一點,讓學生體會本文的選材特點,從而知道寫文章貴在流露真情,貴在選取生活中的感人事件。同時,讓學生回憶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感人事件,喚起他們對母親的理解與熱愛之情,完成本單元寫作實踐。

課前準備

1.劃出文中飽含感情的語句並體會。

2.蒐集、查詢歌頌母親(包括動物世界)的詩歌、名言、故事、文章、歌曲等。

教學過程

一、師揭示主題

同學們,胡適的母親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的母親形象,她們把全部的愛和希望傾注在孩子身上,日夜勞碌,為家人做無盡的奉獻。如今,我們的母親不再僅僅是一個家庭婦女,她們也踏上了社會的舞台,她們不僅要照顧孩子,照顧家庭,還要工作,作為兒女,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堂課我們就為母親獻上一首心中的歌。

師板書:

我的母親

──獻給母親的歌

二、教學過程

㈠自主合作探究

師:本文的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具體語句進行分析。(生速讀文章,找出語句獨立分析或結組討論,明確本文語言質樸、真切,講究分寸的'特點)

例句:“聽説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母親愛子之深,平時的語言中含着我對母親的感激。

“我母親23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寫不出一萬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靈來寫母親,如實道來,真誠傾吐,流露出對母親的疼愛之情。

“在這廣漠的人海里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幾説明了母親給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事實上,作者的“好脾氣”“待人接物的和氣”“寬恕人”“體諒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種假設,而不是已經具備了這種美德,表現了作者的謙虛的品格。

師:文章的選材具有怎樣的特點?(生討論後明確:選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㈡寫作鏈接

1.師:《我的母親》一文,作者通過回憶童年至少年時代在母親的嚴格要求和深情關愛下成長的幾件事,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和敬愛之情。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母親給我們的關心是最多的,你和母親之間有哪些令你難忘的親情故事呢?請説一説。(生思考後,互相交流)

2.在學生回憶親情故事的基礎上,提問學生幾個問題:

(1)你過生日嗎?你的母親過生日嗎?你知道母親的生日嗎?

(2)你知道母親的心願嗎?你做過令母親欣慰的事嗎?

(3)你知道母親喜歡什麼嗎?

(4)你給母親使過臉色、頂過嘴嗎?

以上問題會讓不理解、不體貼父母的學生感到慚愧,教師趁熱打鐵,讓學生表達一下他們對母親的感謝之情。

3.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母親的愛。(班內選出一名主持人)

(1)主持人開場白。

(2)生展示歌頌母親的歌曲、詩歌、文章、故事、名言等。

4.學生寫作

師:同學們,讓我們用筆記錄下我們和母親在一起的感人瞬間。可以為母親做傳記;也可以給母親寫一封信;還可以寫關於母親的任何文章。

三、總結

同學們,每一天我們都沐浴在母愛的陽光下,每一刻母親的心都牽掛着我們,讓我們由衷地熱愛母親,感謝母親吧!

《我的母親》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十四 我的母親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2、理解作者通過對母親生活片段的回憶,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

[重點難點]

1、重點: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

2、難點:語言細膩、真摯、深沉。

[教學時數]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鄒韜奮,新聞記者、出版家。名恩潤,祖籍江西餘江,生於福建永安。1921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自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週刊起,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6年與沈鈞儒、李公樸等七人被政府逮捕。先後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本民抗戰》等刊物,積極宣傳團結抗戰,反對妥協投降。著作編有《韜奮全集》《韜奮文集》等。

鄒韜奮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蹤寄語》《萍蹤憶語》等散文作品。

2、導語

有人説過:“父母對子女的愛,尤其是母愛,是人類最高尚純潔的、美好的感情。”同樣是至愛親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寫父愛,而課文是寫母愛。讓我們來欣賞作者如何寫一位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形象吧。

二、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十四 我的母親 教案(蘇教版八年級上)》。

第一部分(1—2),交代母親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憶關於母親的四個片段,表現母親的慈愛、善良、能幹和奉獻精神。

第三部分(7—8),以無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親去世時還年輕,概括母親的良好品質。

四、探究

作者深情地回憶了關於母親的四個片段,哪些話語、哪些事情、哪些細節最讓你動情?你還記得自己的母親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嗎?

學生概括關於母親的四個片段,教師評價。

四個片段:1、元宵夜的“巡閲”2、湧流的淚珠

3、豐富的內心世界4、勞碌的身影

第一個片段中最感人的話語是:“我由現在追想當時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見着她的容態,還感覺到她的活潑的、歡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這是從幼兒的感覺中寫出母親可愛的形象,筆墨不多,但母親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義婦含冤的悽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熱淚盈眶,淚珠盡往頰上湧流着。”這個細節真實而傳神,表現了母親感情豐富,對患難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個片段中最感人的細節是:“我自己嗚咽着,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着的母親也唏唏噓噓地淚如泉湧地哭着。”這個細節描寫表現母親對子女無限憐惜和疼愛之情。

第四個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額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針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給我穿的。這時萬籟俱寂,只聽得嘀嗒的鐘聲和可以微聞得到的母親的呼吸。”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動作描寫,也有環境描寫,以寂靜的環境襯托母親的勞苦。這段文字是從我的視覺、聽覺、感覺中寫出來的,頗為真摯動人。

五、小結

本文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四個片段,來表現人物的。

六、佈置作業

課外練習四。

第二教時

一、複習舊課

檢查背誦一段文字

二、繼續學習課文

品味語言:本文語言細膩、真摯、深沉。可以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評説。

1、我的母親在我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2、母親死的時候才二十九歲,留下了三男三女。

3、當時一肚子裏充滿着這些心事,都不敢對母親説出一句。

學生討論、交流、明確:

句子中加點的詞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現了對母親不幸早逝的無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刪去,就成了“不對母親説出一句”,和原來的意思大相徑庭。“不敢”是心裏想説,但又怕説出來後母親不允許“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説出”,就越是顯得真誠、執著。如果改成“不説出來”,就無法把這種矛盾的真實的“心理狀態”表達出來了。

三、比較閲讀

朱自清《背影》與鄒韜奮《我的母親》,讓學生討論兩文的異同點,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親》都表達“至愛親情”的主題,都是回憶性的敍事紀實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狀態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背影來構建文章的;而《我的母親》是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四個片段,來表現人物的。

四、探究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讀了課文後,你認為鄒韜奮成長的家庭環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學生討論、明確:

鄒韜奮成長的家庭仍是一個封建家庭,婦女在家庭裏沒有地位,母親連自己的姓名都沒有。母親早逝也説明當時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極差。家庭是社會的縮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家庭。鄒韜奮成長的這個家庭環境重教育,重文化,對子女要求嚴格,這是好的;有母愛的温暖,有母親努力勞作的榜樣,有文學薰陶,這些也是好的,但是體罰是不可取的。

五、小結

本文深情地回憶了關於母親的幾個片段,表現了母親的可愛性格和能幹才具,表現了對舊社會被壓抑和埋沒的婦女命運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六、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二

《我的母親》語文優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進而感知真摯、深沉的母愛。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活動進一步體驗藴涵在文中的母子深情。

3、學習用截取法來表現人物。在記敍中穿插議論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1、重點: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經歷來表現人物。

2、難點:從內容、語言感受母愛的真摯、深沉。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合作、當堂訓練。

教師:激趣引導、智慧點撥、理性分析。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展示目標

二、走進文本、概括事件

用簡要的語言概括文中所寫“母親”的四個片段 。

三、精讀文段、體會情感

1、請你結合文章第三個片段,以“母親”的身份説一段獨白,走進人物內心,體會母親的情感。

2、你看到了怎樣的一位母親呢?請用一些概括性的詞語來説一説。

四、回顧全文、寫作探究

1、“母親”的形象如此感人,作者到底使用了什麼樣的寫作技法來表現呢?

2、你還記得自己的母親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嗎?請你憶一憶,寫一寫。

五、深情小結、沉思回味 (以余光中《鄉愁》作結)。

《我的'母親》優秀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一、真摯、深沉的母愛。

二、截取人物表現中最典型的經歷寫人物。

三、在記敍中穿插必要的議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法國大作家説: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是出現在當我們懷念到母親的時候。我國著名的親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鄒韜奮,他的情感世界十分豐富。十三歲時慈母長逝,當他揮灑如椽之筆發宏遒之論時,也會懷念到母親的美麗,豐富的情感,能幹的才具,可愛的性格。他飽蘸情感,揮筆寫下了《我的母親》,再現母親那慈愛的動人形象。

二、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

1、理解識記字詞。

2、結合課後第一題,課文寫了母親的幾個生活片段,來表現母親的愛子情深。

(二)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點引讀回憶母親的四個片段。

1、給加點的字注音並解釋:

2、對第一個片段元宵夜的巡閲,重在誦讀欣賞,體會母親對幼兒的呵護和愛意,表現母親活潑的、歡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對第二個片段湧流的淚珠,重在體會母親的同情心和循循善誘的良師素質。

對第三個片段豐富的心靈世界,通過精讀這一片段,重在理解母親期待嚴訓而又心疼兒子的矛盾心態,引導學生懂得寫人之心態,要善於寫出心靈中複雜矛盾的一面。

對第四個片段勞碌的身影,重在體會母親的勤勞和才幹以及我的歉疚和激動之情。

(三)、體會語言細膩、真摯、深沉的特點。

本文的句式一般較長,多用修飾,注重描摹,強膩刻畫。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最能表現這些特點的句子,並作出分析。

如“我自己咆嚥着背,同時聽得見坐在旁邊縫紉着的母親也唏唏噓地淚如泉湧地哭着……時時從嗚咽着的、斷斷續續的聲音裏勉強説着打得好”。母親前用坐在旁邊縫紉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噓的淚如泉湧修飾,聲音前用嗚咽着的、斷斷續續的修飾,繪聲繪色,描寫細膩,結構嚴密。這句話如果改成短句,似乎可説成:“我自己嗚咽着背,同時聽得見母親也哭着,她坐在旁邊,唏唏噓噓噓,淚如泉湧……聲音嗚嗚咽咽,斷斷續續,時時勉強説着打得好。”意思雖沒有增多或減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噓噓,淚如泉湧與哭着等的修飾與被修飾的關係,描寫的細膩程度上似有了一定的差別。

細膩描寫的語言中有着真摯、深沉的感情。例如:“説起我的母親,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寧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麼名字!這句話所揭示的內容,這句話所流露的感情,則是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性依附於男子,幾乎無獨立身份可言這一現象的深沉的譴責、控訴之情,也似乎包含着一種深深的自責,感歎號的使用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感情。

(四)強化訓練:

在橫線上,填進恰當的成語。

往往講到孤女患難,或交婦含冤的美好慘的情形,她兩人便都,淚珠盡往頰上湧流着。那時的我立在旁邊睢着,心裏不明白她們為什麼那樣。

《我的媽媽》教案 篇七

教材版本:

《幼兒園主題活動課程》(山東大學出版社20xx年8月第2版)

課前活動設計:

1、課前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和幼兒聊一聊爸爸媽媽,説一説和爸爸媽媽一起的開心事,談一談爸爸媽媽的工作、本領、愛好等,瞭解幼兒的已有經驗。

2、請幼兒做小記者採訪爸爸媽媽,初步瞭解父母的職業、本領和愛好等,並設計《我的好爸爸(媽媽)》調查問卷,請爸爸媽媽和幼兒用簡單的繪畫、符號進行表徵記錄。

3、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蒐集共同生活和遊戲的照片,説一説親子相處中的開心事。

活動目標:

1、知道父母的主要特點、愛好及工作內容,瞭解父母工作的忙碌與辛苦。

2、能大膽講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愛意和敬意。

3、願意瞭解、關心父母,體會父母為自己的付出,懂得感恩。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父母的主要特點、愛好及工作內容,瞭解父母工作的辛苦。

活動難點:能大膽講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能夠表達對父母的愛意和敬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前期請幼兒做小記者採訪爸爸媽媽,初步瞭解父母的職業、本領和愛好等。

2、物質準備:佈置“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黑板上張貼幼兒和父母一起生活與遊戲的照片),自制視頻“爸爸媽媽的愛”“讓愛住我家”,課件“我的爸爸媽媽”(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工作時的照片),交互式液晶屏電視,輕音樂。

3、場地準備:幼兒圍半圓就座。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爸爸媽媽的職業”,瞭解爸爸媽媽的主要特點和工作內容。出示課件“爸爸媽媽的職業”,提問:誰能上來介紹一下你的爸爸媽媽?你可以説一説爸爸媽媽的樣子、介紹一下他們的工作。教師鼓勵幼兒介紹爸爸媽媽的工作,及時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職業概念。

小結:爸爸、媽媽的工作各不相同,但他們每天都在為家庭努力,為社會貢獻。他們都很棒!

2、參觀“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大膽講述自己和父母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1)幼兒互相講述照片裏的故事,與同伴分享親子甜蜜時光。

引導語:今天閻老師佈置了爸爸媽媽和小朋友們的攝影展,請小朋友們把照片裏的趣事和夥伴們分享一下吧。

(2)遊覽攝影展,重温與爸爸媽媽一起的美好回憶。

提問:你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做什麼?你的心情怎麼樣?

小結:強壯、勇敢的爸爸們,時刻保護着我們的安全;温柔、細心的媽媽們讓我們的生活很温馨、很舒服。

3、欣賞繪本故事《我的爸爸媽媽》,瞭解爸爸媽媽的本領,體會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付出。

(1)分享故事《我的爸爸媽媽》,進一步感知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引導語:有一位叫布朗的小朋友和你們一樣有個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提問:布朗的爸爸媽媽是什麼樣子的?他的爸爸媽媽像什麼一樣?他們有什麼本領?為什麼説有時媽媽像獅子一樣強悍?你覺得布朗愛他的爸爸媽媽嗎?為什麼?

小結:原來嚴厲也是一種愛。故事裏的爸爸媽媽本領強大,他們為布朗付出了很多很多。

(2)討論交流“爸爸媽媽的本領”,表達對爸爸媽媽的喜歡。

提問:你的爸爸媽媽有什麼本領?他們都為你做過哪些事情?想一想,和我們大家説一説。

小結:在生活中,爸爸媽媽給我們的愛很多,有甜蜜的愛、有嚴厲的愛。

4、觀看視頻“爸爸媽媽的愛”,瞭解父母的忙碌與辛苦,學會感恩。

(1)播放視頻“爸爸媽媽的愛”,感受默默付出的愛。

提問:孩子們,看了這個視頻你有什麼感受?

(2)學習感恩父母,學會感恩父母的方式。

提問:你會怎樣愛爸爸媽媽?你能幫他們做哪些事?

小結:快樂的陪伴、貼心的照顧、分擔家務勞動就是對爸爸媽媽深深的愛。

5、視頻通話“説説心裏話”,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1)視頻連線,鼓勵幼兒向爸爸媽媽説説心裏話,表達愛的情感。

提問:孩子們,此時此刻,你想不想把你對爸爸媽媽的愛説給他們聽呀?閻老師今天就撥打視頻電話,讓你們大聲説出來,誰想試試?

(2)播放視頻“讓愛住我家”,昇華幼兒愛爸爸媽媽的情感。教師以播放視頻、演唱《讓愛住我家》的方式自然結束活動。

結語:小朋友們,我們都被濃濃的愛包圍着,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讓我們給家人更多的關心與陪伴,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爸爸媽媽的關愛,如倒一杯水、唱一首歌、講一個故事、送一個擁抱、做一次家務等。

2、在區角中佈置“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投放爸爸媽媽和幼兒生活、遊戲的照片,請幼兒互相分享交流。

附故事:我的爸爸媽媽

這是我爸爸,這是我媽媽,他們真的很棒!我爸爸什麼都不怕,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我媽媽什麼都會做,是個手藝特好的大廚師。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樣強壯,像房子一樣高大。我媽媽向蝴蝶一樣美麗,像貓咪一樣温柔,又像獅子一樣強悍。我爸爸敢跟大力士摔跤,在運動會比賽中輕輕鬆鬆就跑了第一名。我媽媽是個好心的仙子,我難過時,總把我變得很開心。我愛他們,而且你知道嗎?他們也愛我,永遠愛我。

附視頻解説詞:爸爸媽媽的愛

親愛的寶貝,你知道嗎?爸爸媽媽時時刻刻都在愛你。我們會温柔地為你整理衣服、繫鞋帶,牽着你的小手送你去幼兒園,和你依依不捨地説再見。即使家務再多,爸爸媽媽也想為你講故事、陪你做遊戲。

親愛的寶貝,你可能不知道。爸爸媽媽會在你還沒睡醒的時候,為你製作豐盛的早餐;會在忙碌的工作中默默牽掛着你;即使你進入了夢鄉,爸爸媽媽也會守護在你身旁。就算到了深夜,爸爸媽媽依然在努力工作,因為我們想給你更好的生活,更多的愛。

由情入理,因理動情

——中班社會《我愛爸爸、媽媽》課後反思:

社會性養成具有隨機性、生活性、長期性的特點,隨着中班幼兒社會性的不斷髮展,他們逐漸對周圍的人和事形成了自己的態度和看法。爸爸媽媽是幼兒生活中最親近的人,也正是這份依賴以及幼兒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點,讓幼兒常常不顧爸爸媽媽的忙碌提出各種任性的要求,讓幼兒難以理解爸爸媽媽對自己嚴厲的愛,讓幼兒無法看到爸爸媽媽默默的付出。基於對班級幼兒這樣的觀察與瞭解,我展開了對這節活動的研究,更多依託於家長和幼兒共同的生活經驗來展開,通過情境再現——繪本感染——移情訓練——互動體驗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引導幼兒感受愛、理解愛、學會愛、表達愛。

一、情景再現,感受美好

社會領域的活動注重情緒情感的體驗,活動開始,我就創設了“爸爸媽媽和我”攝影展,張貼了每位孩子們和爸爸媽媽遊戲、生活的片段,有的是一張開心的自拍,有的是在爸爸胳膊上“打提溜”,有的是媽媽貼心的照顧……這個環節我就讓孩子們來説,在講述的過程中以提問的方式,幫助他們初步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二、繪本感染,澄清價值

滲透性、伴隨性是社會領域學習的基本特徵,情感豐富的藝術作品貼合領域特徵,往往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習者。為了使藝術作品更好的發揮教育作用,我精心的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健康的、有啟迪性的作品,力求代入幼兒的情感。我將繪本《我爸爸》《我媽媽》進行整合,選擇了貼近幼兒生活的片段,再現了爸爸媽媽各自的本領。為了使其更好的從中領悟到道理,我給予適時的講解啟發,“媽媽為什麼有時像獅子一樣強悍?”“你的爸爸媽媽因為什麼事情發脾氣?”在層層推進的交流中讓幼兒理解爸爸媽媽發脾氣背後的愛,再來小結提升:“原來嚴厲也是一種愛。”

三、移情訓練,互通情感

克服自我中心思維,學會“設身處地”地瞭解他人的感受是幼兒形成良好社會行為的認知基礎。父母默默付出的愛常常是最多的,又是最容易被幼兒忽視的,因此,我採集了許多幼兒平常看不見的鏡頭,如爸爸媽媽忙碌工作的身影、清晨天未亮的早餐、深夜繼續進行的工作……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孩子看完後説“我不想爸爸媽媽上班了”“我想對他們説你們休息會吧,我來洗盤子”,這大概就是被感動的心聲。

四、互動體驗,內化行為

“體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像本次活動這樣的情感態度類的學習。態度不是“教”出來的,也不是脱離其他內容而單獨存在的,它是伴隨活動過程而產生的體驗。通過前兩個環節的交流、碰撞,“互動體驗”策略就是創設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情境,將幼兒從活動拉到現實,將前面學習、感悟到的經驗內化為行為。在這裏,我選擇了視頻通話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聲説出對爸爸媽媽的愛,同時,也讓他們再次感受爸爸媽媽的愛。“媽媽,我來幫你幹家務”“媽媽,我也能照顧弟弟”“媽媽,我愛你”簡單的幾句話,我卻看到了孩子們在這一節活動中的收穫,他們懂得了感恩,是真真實實地在付出愛。因為這次契機,我也能夠認真審視自己的教態以及對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我發現自己及時迴應幼兒的語言還應該進一步提升價值性,在站姿和教態方面也應當不斷揣摩與練習,真正做到言傳身教。正如前蘇聯心理學家盧赫所言,個人的情緒經驗,越是多樣化,就越容易體會了解想象別人的精神世界,甚至會有密切的情感交流。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抓住一切社會教育的契機,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和技能,並增進親子的相關知識,激發親子的社會情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只有與生活經驗緊密結合,進行現實生活的親子社會教育,才能夠真正取得實效。

《我的母親》教案 篇八

學習目標

1、積累詞語,並將積累的詞語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2、學習作者的選材技巧。

3、學習作者合理的安排文章的結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一、導入

我們都通過語言文字介紹過我們的母親,今天我們來學習新聞記者、政治家、出版家鄒韜奮的《我的母親》,你從中會得到很多啟示。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和生字詞,弄清字形,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鄒( )( )韜( )( )查( )( )瞥( )( )

憧( )( )惺( )( )忪( )( )躡( )( )

2、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並用詞語造句。

睡眼惺忪:

躡手躡腳:

一飽眼福:

娓娓動聽:

熱淚盈眶:

莫名其妙:

循循善誘:

淚如泉湧:

飲泣吞聲:

輾轉反側:

萬籟俱寂:

三、理清課文層次。

四、講述課文內容。作者深情地回憶關於母親的哪幾件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1、一、以小組為單位,反覆朗讀課文,交流讀書心得。

二、風采展示

1、自由交流讀書情況。

2、展示探究練習1、2、3題

三、心靈的訴説

用飽含深情的語言,説一段自己體悟母親的話。

《我的母親》教案 篇九

重點研讀課文,把握作者的語言特色:

一、分析課文內容第6節、第8節:

第6節:反覆説“我”,是感情激動的反映,前一個“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難過,飽含心疼母親的感情。

第8節:“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體而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辛苦。“終年”二字突出了母親一年到頭的勞累,“鮮紅微腫”則將母親辛勞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來。

“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一黑一白,色彩對比鮮明,從對比中顯出母親作事認真。

“桌椅都是舊的,櫃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傑出,殘破的銅活發着光。”這一處白描從一個側面表現母親的勤勞,平實的語言中透出幾分鮮明和生動。

二、講析第12節:

指名朗讀第12節,思考:可分幾個層次?寫母親什麼樣性格品質?語言特點如何?

1、分兩層:

第1層(……“她的淚會往心中落”)記敍母親在兵荒馬亂中表現出的堅強個性。

第2層(“這點軟而硬的個性”……)寫“母親”對“我”的人格影響。

2、寫母親的堅強,既概括又具體。

⑴聯軍入城搜家時母親鎮定自若地保護兒女。

⑵北平無數次的變亂中母親不慌不哭,從無辦法中想辦法。

⑶為一家人的生計考慮。

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這處是歸納起來寫。

“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説得何等精闢。所謂“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樣做人,“我”的生命滲透着母親的薰陶。也可以説母親在為人處世、習慣品德方面給我的影響。

三、講析第13節:

齊讀第13節

主要寫三件事:

1、寫母親籌備“鉅款”,送“我”上學。

2、寫母親送三姐出嫁。

3、寫除夕之夜母親送“我”返校。

這三件事的內涵在於表現偉大的、無私的母愛。①在家境十分困難的情況罡,“我”偷偷地考入了師範學校,母親知道後不但不怪“我”,還想方設法籌齊了“保證金”,“含淚把我送出門去”。這裏作者沒有對母親作具體的描寫,而是把鏡頭對準了這令母親“作了半個月難”的保證金上,這筆“鉅款”豈止是母親全部的愛,也是母愛對兒子的全部希望。②三姐結婚,如同割去母親的右手。文章將母親的愛女之情凝聚在一個細節中:“她掙扎着,咬着嘴脣,手扶着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這一特寫鏡頭的背後,我們看到了支撐母親的全部力量,那就是她的一顆熾熱的愛女之心。③第三件事作者重點寫母親的神態和語言。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只一個“笑”字,就將母親見到兒子的那種喜出望外的心態和抑制不住的激動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當聽説“我”還要回校時,她先是“愣住了”,然後是半天才“歎出一口氣來”。這一“愣”一“歎”裏包含了豐富的心理活動,反覆咀嚼,令人感動。臨走時,母親遞給“我”一些花生,説了聲“去吧,小子!”母親的這句話聽起來極普通,仔細品味,卻別有深情,這裏有母親的理解,母親對兒子全部的愛,令人潸然淚下。

四、品味語言特色:

1、作者善於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例如上文提到的“她掙扎着,咬着嘴脣,手扶着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這一句中,“掙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動作隱含着母親送女兒出嫁時依依不捨的內心活動。而“去吧,小子!”這句話中又藴含着非常豐富的潛台詞。

2、作者善於運用白描的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白描是中國畫傳統技法之一,它是不着顏色,只以“墨線”勾勒形象的“輪廓”的一種畫法。作者描寫人物形象時也採用了這種方法。如“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這句精彩的白描具體而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辛苦。“終年”二字突出了母親一年到頭的勞累,“鮮紅微腫”則將母親辛勞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來,再如“桌椅都是舊的,櫃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着光。”這一處白描從一個側面表現母親的勤勞,平實的語言中透出幾分鮮明和生動。

3、以無華的語言表達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語言淺顯通俗,自然流暢,他善於將那些大白話、大實話調動得千變萬化,意藴豐厚而富有韻味。如“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這一句連用四個“怕”字,表現內心的恐懼,寫出了對母親的摯愛深情,語言表達則十分樸素。再如“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辛勞困苦。”句中“找飯吃”寫得通俗極了。“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這一句充滿了感情,但語言卻是大白話。

五、討論:

“情”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能否引起讀者的共鳴是一篇文章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本文語言樸實但卻情深至誠。我們在學習在學習文章之餘,品位作品的語言之後,對這份深厚的母愛親情,又有什麼感想呢?

提示:可以結合自己的現實情況來探討如何來對待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偉大無私的母愛(結合畢淑敏的散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38o3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