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精品多篇

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精品多篇

第5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精品多篇

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 篇一

第5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識目標

①瞭解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發展以及八國聯軍侵華的基本史實。

②掌握《辛丑條約》內容及危害。

能力目標

①通過引導學生比較《辛丑條約》與其他條約的內容和危害,層層分析得出結論: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是怎樣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歸納出同一時期,中國各階層又是怎樣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來挽救中國的民族危亡的。從而明確清朝(近代部分)時期的兩條線索,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能力。

②通過啟發學生對“八國聯軍侵華”史實的感想,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③此外,通過學習本課,還培養了學生查閲資料、繪製和識別歷史地圖、表演、運用成語及合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鍛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蒐集整理資料、製作示意圖、準備導入詞、講故事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製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成語比喻、編演歷史短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課堂容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對八國聯軍侵華史實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這是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對外侵略掠奪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真正體會到“落後就要捱打”,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

②通過學習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史實,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使其繼承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前仆後繼反抗外侮的優良傳統。

●○教學思路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①重點: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學生講述八國聯軍侵華概況、講故事、新舊知識聯繫和補充課外資料的形式突出重點;b.《辛丑條約》——引導學生歸納條約內容,用成語比喻深化理解內容,同時結合錄像加深感性認識。

②難點:分析《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學生通過表演歷史短劇,加深對“清政府已經成為洋人的朝廷”觀點的理解;並通過對《辛丑條約》和其他條約的橫向比較,結合史實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中國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學生討論的方式)

課前導學

①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閲書籍、雜誌、網站,蒐集有關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的文字、圖片及視頻資料。

②製作《八國聯軍侵華示意圖》。

③編演歷史短劇。

④編寫不平等條約比較簡表。

⑤編寫小結歌謠。

⑥有能力、條件的學生可製作相關的課件。

教學滲透點

①通過上網查詢、蒐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信息和多媒體技術。

②學生自制並講解八國聯軍侵華示意圖,史地有機結合。

③學生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用成語加深對《辛丑條約》內容的理解、朗誦詩歌,使文、史融為一體。

●○教學資料

①自制多媒體課件

②書籍:《奮鬥的征程屈辱的歲月》;《中國全鑑》。

③音像資料:《中華歷史五千年》《中華國恥大事記》中有關義和團、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等內容。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各組把準備好的導入詞和方案呈交給老師,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

可用視頻資料《晚清悲歌》(《中華歷史五千年》之二十一集)中的義和團運動(“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也敢鑽。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殺洋人誓不還。”)

八國聯軍侵華內容導入。

學生導入可有以下幾種方案:

①通過複習上節課舊知識,承上啟下,導入新課;

②按課前提示;

③聯繫德國變山東為其“勢力範圍”的史實;

④聯繫第二次鴉片戰爭。

學習新課

①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板書)

19xx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鬥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為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帝國主義列強組成八國聯軍開始了大規模的侵華戰爭。

學生解釋“奧”指“奧匈帝國”。

②八國聯軍侵華:攻佔天津→攻佔北京(板書)

(19xx年)

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書寫上列板書。

切換於實物投影儀狀態下。

多媒體顯示圖片:《廊坊大捷》。

多媒體顯示——

想一想:下列西摩爾的話説明了什麼?

“設使義和團所用武器材皆為西式槍炮,則聯軍必遭全軍覆沒之命運。”

多媒體先後顯示照片《八國聯軍在大沽登陸》、《八國聯軍攻陷天津》。

教師通過讓學生自制《八國聯軍侵華示意圖》並講解之、板書、播放以上兩幅照片和下面的視頻資料,使學生對八國聯軍侵華的線路和概況已有了較深的印象。

學生利用自制的《八國聯軍侵華示意圖》(用實物投影儀投放)概述八國聯軍侵華過程。

學生生動講述廊坊阻擊戰的故事。

學生熱烈討論,各組代表積極發言,得出結論:

廊坊阻擊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粉碎了“西方軍隊無敵”的神話。

學生也通過參與,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鍛鍊了識圖、語言表達等能力。

19xx年8月中旬,聯軍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倉皇出逃。40年前中國的都城還曾被哪些列強侵佔過?

八國聯軍對北京進行了滅絕人性的燒殺搶掠。

對此,同學們有什麼補充嗎?

教師可補充: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剛爆發時人數才兩千多人,到19xx年9月卻增至10萬人。

若學生掌握的資料不夠詳實,教師可補充以下數字:據不完全統計,聯軍攻佔北京之初,僅王公職官陣亡將校即達640人,闔家引火自焚、吞藥自盡、投井而死者有1798人。至於平民百姓的死難者,則不可勝數。

總結説明:“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

學生回憶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的史實,體會清朝的無能、衰敗;同時也提高了對新舊知識進行縱向聯繫的能力。

結合教材小字、圖片內容揭露八國聯軍的暴行。

同學們踴躍發言:

①殺:八國聯軍僅在莊王府一帶就殺害義和團員1700多人(配合教材插圖《八國聯軍殺害義和團員》)。他們在北京城展開殺人比賽。

②搶:八國聯軍在北京實際公開搶劫了8天,其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奇珍,掃地遂盡。”

就連侵略聯軍也毫不掩飾地供認:“北京今已成為一強盜世界”。

多媒體視頻資料播放:八國聯軍對北京城的劫掠[截取於《中華國恥大事記》(二)之四《國寶嗚咽》]貪婪的八國聯軍連紫禁城中的鎦金防火大水缸也不放過,他們竟然把大水缸上的鎦金颳得一乾二淨。

多媒體顯示——

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給德皇的報告中承認“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遠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

更繼以私人搶劫,對北京城進行了一年多的大洗劫。《永樂大典》307冊,經史子集4.6萬餘冊,四庫藏書4.7萬餘本,寶物XX餘件,鍍金佛3000餘尊等,被盡行劫毀。聯軍掠走庫銀達6000萬兩之多。(配合教材插圖《美軍搶劫的白銀》)

總結並深化

學習了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同學們有何感想?

在學生討論時,教師深入到各組中去,啟發誘導。

這場暴行不但是中華民族的一次浩劫,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場災難。(引導學生看問題應更全面)

針對學生的回答,多媒體顯示——

瓦德西在寫給德皇威廉二世的報告中承認:“中國羣眾……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適當的啟發、歸納和總結。)

提問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結果是什麼指導學生看插圖《辛丑條約簽訂的情景》。

各組學生認真思考,熱烈討論,選出代表,説明其觀點,抒發其感想:

①八國聯軍侵華是人類歷史上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兇惡的本質;

②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鬥爭雖然失敗了,但它顯示了中華民族有着不屈不撓、反抗外侮的光榮傳統,我們應繼承和發揚。

根據多媒體資料,進一步得出結論:義和團在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我們不會忘記19xx年的國恥和國難,從而更深切地體會到:落後必定捱打。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從歷史中記取教訓,努力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之崛起而貢獻力量。

回答:19xx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日、俄等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19xx年是舊曆的辛丑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解釋

同清政府簽訂條約的國家,除了八個出兵國以外,還有比利時、西班牙、荷蘭三國,共十一國。

多媒體視頻資料播放

《辛丑條約》的簽訂[節取於《中華國恥大事記》(一)之一《萬惡之源》]

大家根據錄像和課文,歸納《辛丑條約》的內容。

教師根據學生的歸納書寫板書。

各組學生,通過討論,把條約內容歸納成經濟、政治、軍事、外交四個方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錄像中有這樣一句話:《辛丑條約》的簽訂,標誌着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什麼這樣説?在弄清這個問題的原因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多媒體顯示——

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控制和壓迫的國家。

半封建:封建國家遭受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後形成的一種社會形態,原來的封建經濟遭到破壞,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剝削制度。

切換到實物投影儀狀態下。

(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平台,提倡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及途徑論證觀點。但應注意根據課堂時間及學生特點進行調控。)

指導學生做“動腦筋”欄目:結合《辛丑條約》內容,你能談談這個條約給中華民族帶來哪些危害嗎?

補充材料説明:

列強為了懲罰以義和團為代表的中國人民,竟然按推算的中國人口數字,要每個中國人交1兩白銀作為“罰金”。

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庚子大賠款”。

教師進一步補充説明:而戰後清政府為彌補財政虧欠,不得不大量借外債來償付賠款。這些外債一般是以中國鐵路、礦山的開採權作為抵押。從此,中國的經濟命脈就控制在帝國主義手中;清政府的財政收入,除田賦外,幾乎全部被帝國主義所控制。

可啟發學生用成語形象地比喻這些條款內容(如:虎視眈眈,羊落虎口等),以加深理解、記憶。

各組學生根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定義,積極思維,可從下列幾個途徑論證答案、分析條約的危害:

用課前自制的《中國主要不平等條約比較簡表》推論: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諸項內容及危害進行對比、邏輯推理,最終得出答案;同時也理出清朝統治(近代史部分)的基本線索之一: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分析——

經濟:

清政府賠款4.5億兩,以海關等税收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再加各地賠款,總數達10億兩,這相當於清政府XX年的財政總收入。這些賠款被清政府層層轉嫁到人民頭上,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負擔。同時,中國的關税、鹽税均被帝國主義所把持。

軍事、外交:

至於拆毀炮台、在軍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多媒體播放視頻資料——節取於[《中華國恥大事記》(一)之三《國中之“國”》使館界部分]

指導學生做“活動與探究”2——談一談:《辛丑條約》中的劃定使館界,與今天的使館區有何不同?

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多媒體播放視頻資料——加拿大駐華使館門前,中國衞兵在站崗。

指導學生做“活動與探究”1——議一議:《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這種説法是否有道理,為什麼?

總結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一句典型的賣國名言,

要地駐兵及劃定“使館界”的規定,使從渤海灣到北京城的通道完全處於帝國主義直接控制之下,從此北京大門洞開,大大便利了帝國主義的侵略。這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國防安全。

由學生根據所學、瞭解的知識進行發揮。但應從根本上指出《辛丑條約》劃定的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是“國中之國”,成了列強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各國公使成為中國的太上皇;而今天的使館區是在中國政府管轄下的,加拿大駐華使館門前中國衞兵在站崗就是有力的説明。

政治:

學生表演歷史短劇,增強對“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觀點的感性認識。

畫外音:19xx年12月的某一天,大太監李蓮英手執李鴻章的急電,急匆匆地走進慈禧太后的住處,把電文呈上。慈禧太后一看喜出望外。原來電文上説《辛丑條約》未把慈禧列為“禍首”懲辦。

李蓮英和慈禧的扮演者隨畫外音做動作。

慈禧:“所有十二條大綱,應即照允!”

李蓮英:“遵旨。”

畫外音:19xx年2月某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這表明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成了洋人的工具。

通過以上分析,説明《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朝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均受到帝國主義的控制。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至此,中國已經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慈禧:小李子,傳旨與李鴻章——“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今茲議約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

李蓮英:“接旨。”

思想昇華

多媒體視頻資料播放——馬克思的論斷[節取於《中華國恥大事記》(二)之三《外交恥辱》]“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幅員廣大的帝國,不顧時勢,仍安於現狀,由於被排斥於世界的體系之外而孤立無援,因此竭力以天朝的盡善盡美的幻想來欺騙自己,這樣一個帝國終於要在這樣一場殊死的決鬥中死去。”

切換到實物投影儀狀態下。

義和團失敗後,反清革命興起。革命代表了民主共和對封建專制的歷史否定,在20世紀開始之後成為時代的主流。下一節課,我們將學習《辛亥革命》。

若時間允許,可放視頻資料:(節取於《中華歷史五千年》之《晚清悲歌》有關內容。)

思考馬克思的這段話,回顧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現實,得出一個真理:國家要發展、人類要前進,就不能固步自封。今天,我們已經打開國門,擁抱世界。強國之夢,騰飛中華,將在我們這一代逐步變成現實!

承上啟下:

學生朗誦《寶刀歌》(秋瑾作)

“北上聯軍八國眾,

把我江山又贈送。

白鬼西來做警鐘,

漢人驚破奴才夢。”

回顧已學過的中國各階層挽救民族危亡的鬥爭有哪幾次。(歸納出清朝近代時期的另一條基本線索)

總結歌謠

八國聯軍侵滿清,

北京二度被佔領。

賠鉅款,派駐兵,

辛丑年裏淚盈盈。

嚴禁人民反列強,

清朝變成洋人廷。

學生齊聲朗誦。(學生若有歌謠則展示,若沒有或編得不理想,則直接看教師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附上課件中採用的照片或圖片:

圖片:廊坊大捷

照片:八國聯軍在大沽登陸

照片:八國聯軍侵佔天津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八國聯軍侵華是帝國主義發動的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加深對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

2、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説明中華民族有着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難點 為什麼説《辛丑條約》是空前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1860年英法聯軍在北京犯下什麼滔天罪行?

生:火燒圓明園

師:可是中國的劫難並沒有停止,就在英法聯軍佔領北京40年後,北京又一次被列強佔領。這是什麼戰爭?

【講授新課】

一、原因:為鎮壓義和國運動

師:看P24小字,找出義和國運動的興起時間、地點、、領導階級、口號。

生:1899年,山東,農民階級、“扶清滅洋”

師:從口號和P24“閲讀廣場”中,可以看出義和國運動的性質是什麼?

生:反帝愛國運動

師:義和國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有什麼異同

生:義和國運動只反帝不反清,是反帝愛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既反帝又反清,是反帝反封運動。

師:1900年,義和國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看P24插圖,圖中寫着什麼?董軍門是指清甘軍首領董福祥。義和團運動的迅速發展,引起誰的恐慌和仇視?

生:帝國主義

師:由此可見,帝國主義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是什麼?

生:為了鎮壓義和國運動

二、經過(1900.6~8.)

師:找出時間和侵略國家

生:1900年6月,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1、侵略國: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師:1900年6月,八國聯軍2000多人,從天津乘火車向北京進犯,統帥是誰?

生:英國海軍中將西摩

2、統帥:西摩、瓦德西

師:戰鬥在京津鐵路線上打響,義和國和清軍在廊坊、楊村狙擊敵人。義和團在廊坊大敗侵略軍説明什麼?

生:中國人民具有反抗外國侵略的鬥爭精

3、廊坊大捷

師: 西摩率殘部狼狽退回天津。與此同時,聚集在大沽口外的各國軍艦攻陷了大沽炮台。看25插圖,八國聯軍大沽口登陸。大沽口在天津市塘沽區東大沽海河入海口。八國聯軍隨後向天津進犯。義和團和清軍開始了保衞天津的戰鬥。7月14日,天津陷落。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沿運河兩岸向北京進犯。8月14日,北京陷落。

4、攻佔北京

師:慈禧太后帶着光緒帝倉皇出逃。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她下令剿滅義和團。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聯軍的統帥是誰?

生:瓦德西

師:瓦德西是德國陸軍元帥。他特許侵略者公開搶劫三天。看P26小字,看看他們在北京的滔天罪行。他們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圓明園第二次被毀。看插圖《八國聯軍屠殺義和團》,上面寫着什麼?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們的英勇鬥爭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看P24導入框。

三、結果:《辛丑條約》

師:1901年,農曆辛丑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奧、比、西、荷11國與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看插圖,左邊是11國公使,右邊是清政府代表慶親王奕劻(前)、李鴻章(後。)條約的內容是什麼?

生: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北京的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③清政府向各國認錯道歉,並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④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許外國軍隊駐紮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戰略要地。

師:①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經濟

師:賠款本息共計9.8億兩,加上各省各地方的教案賠款(約3000萬兩),總數超過白銀10億兩。當時清政府每年財政收入只有8千多萬兩,這相當於清政府12年的總收。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當時中國人口4億5千萬,賠款4億5千萬兩,用意在要每個中國人都要向他們交1兩白銀的“罰金”。這是侵略者要通過賠款來懲罰、污辱所有的中國人。②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外交

師:危害是什麼?

生: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各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師:③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政治

師:危害是什麼?

生: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師:④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軍事

師:危害是什麼?

生:便利侵略者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和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活動。

四、影響

師:《辛丑條約》是一個空前喪權辱國的條約。從此,清政府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生: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板書

一、原因:為鎮壓義和國運動

二、經過(1900.6~8.)

1、侵略國: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2、統帥:西摩、瓦德西

3、廊坊大捷

4、攻佔北京

三、結果:《辛丑條約》

四、影響

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教案 篇三

課程標準 :

瞭解八國聯軍侵華的史實: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知識與能力目標

觀察《時局圖》,瞭解參與瓜分中國狂潮的主要列強及其勢力範圍,掌握解讀形象 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

概述八國聯軍侵華的主要罪行,瞭解義和團和愛國情軍抗擊外來侵略鬥爭情況,培養概括和歸納史實的能力。

瞭解《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逐條分析其危害。製作《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比簡表,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和歸納比較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 標

討論義和團運動興起的原因和鬥爭對象,增強分析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

收集有關中國軍民抗擊侵略和聯軍侵華罪行的材料,在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展示,倡導主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表達等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

瞭解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和八國聯軍的侵華罪行,認識到這 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空前野蠻殘暴的掠奪;認識中國的軟弱和失敗之根源在於清政府的腐朽落後,理解順應世界歷史潮流的政治改革對國家興衰的重要性。

感受和學習義和團、愛國清軍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培養歷史責任感。

學習重點

瞭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史實,認識帝國主義的兇 惡本質。知道《辛丑條約》主要內容並能分析影響。通過中國人民的反 抗鬥爭,感受中國人民維護國家尊嚴和安全的頑強鬥爭。

學習難點

《辛丑條約》的歷史影響是本課的難點,教師可通過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的對比來進行講析。

學法指導

1、讀課文概括本課主要內容

本課主要講述了幾個問題:               、                     、                  分別介紹了八國聯軍侵華的背景、過程、影響。

2、掌握本課知識點:

一、瓜分中國狂潮

1、分析《時局圖》:甲午中日戰爭後,西方列強爭先掠奪在華權益,劃分“        ”,掀起

侵略者 勢力範圍 代表物

俄國

德國

法國

雲南

日本

2、義和團運動

興起原因

主要鬥爭對象

勢力迅速發展到                        地區,為什麼?

性質

二、八國聯軍侵華

時間             八國

藉口

戰役:廊坊保衞戰

天津保衞戰

結果:北京陷落,中國戰敗。會敍述八國聯軍的罪行

三、《辛 醜條約》(本課的重點、難點,會結合內容分析影響)

時間             11個國家

中國代表

內容及影響

內容 影響

賠款

劃使館區

拆炮台

嚴禁人民反帝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練習檢測

一、選擇題

1.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是為了鎮壓

a.義和團運動             b.太平天國

c.戊戌變法運動            d.禁煙運動

2.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會深淵的標誌是

a.《南京條約》的簽訂     b.《璦琿條約》的簽訂

c.《馬關條約》的簽訂     d.《辛丑條約》的簽訂

3.《辛丑條約》中最能説明清政府已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的條款是

a.賠款白銀4.5億兩

b.拆毀大沽炮台

c.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4.下列侵略戰爭,外國侵略者進攻到北京的有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中日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議一議:《辛丑條約》中劃定的使館界與今天的使館區有什麼不同?

三、想一想:《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被人們稱為“洋人的朝廷”這種説法是否有道理? 為什麼?

四、填表

內容

名稱 簽訂國家 割佔領土 賠款數目 通商口岸及其他 影響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5e8l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