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新版範本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新版範本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新版範本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最新模板1

一、教學設計説明

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播放視頻素材,學生蒐集資料、交流彙報、發表看法、模擬體驗等構成教學活動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重過程、重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認知、形成自我保護意識、習得技能。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主開展組內實踐體驗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感悟生命的脆弱,提高對珍愛生命、學會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的認識。

2、通過引導學生對學校、家庭、社會生活各類危險的關注,幫助學生逐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形成正確的安全防範、自救意識。

3、讓學生了解並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自救、自護知識和技術,學會保護自己,為自己的建康成長奠定基礎。

三、教學過程

1、地球的構造(播放視頻課件)

地球的內部好比一個煮熟的雞蛋,最外層相當於蛋殼的部分叫做地殼,平均厚度為35.4千米,由各種巖石和土壤層組成。地球的中間層相當於蛋青,叫做地幔,厚度約為2900千米,由成分複雜的巖漿物組成,温度高達1000—2000℃。地球最內部相當於蛋黃的部分叫做地核,半徑約為3470千米,由鐵、鎳等很“重”的物質構成,温度可達5000℃,壓力高達幾百萬帕斯卡。多數構造地震發生在地殼的巖石層內,也有的發生在地幔的上部。

2、地震(學生彙報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地震,就是平常人們所説的地動。它像颳風、下雨一樣,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是由於地球內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或人為因素引起地球表層的快速顫動叫地震。所以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是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運動的一種表現。

3、地震時刻都在發生(學生彙報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

全球每年平均要發生1500萬次地震,每2秒就有1次地震發生。這些地震絕大多數都很小,只能用靈敏的儀器才能觀測到。能夠形成災害的地震,全球每年只有1000次左右,其中能造成重大災害的大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幾次。

4、幾個常用的地震科學名詞(播放視頻課件)

震源: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中:地面上與震源相對的地方,叫震中。震中距:地面上任一地點到震中的距離。震中區: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稱為震中區,也稱極震區。震源深度:從震中到震源的距離,或者説震源到地面的距離,叫震源深度。我們把地震發生在60公里以內的稱為淺源地震;60-300公里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為深源地震。目前有記錄的最深震源達720公里。

地震波:地震時,在地球內部出現的彈性波叫作地震波。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會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擴散一樣。

地震波主要包含縱波和橫波。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一致的波為縱波(P波)。來自地下的縱波引起地面上下顛簸振動。振動方向與傳播方向垂直的波為橫波(S波)。來自地下的橫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動。橫波是地震時造成建築物破壞的主要原因。

由於縱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大於橫波,所以地震時,縱波總是先到達地表,而橫波總落後一步。這樣,發生較大的近震時,一般人們先感到上下顛簸,過數秒到十幾秒後才感到有很強的水平晃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縱波給我們一個警告,告訴我們造成建築物破壞的橫波馬上要到了,快點作出防備。

5、地震的大小分哪些?(學生彙報)

大地震:震級M≥7級的地震強震:6≤M<7級的地震

中強震:4.5

弱震:3

6、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課件展示)

震級反映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因此一次地震,震級只有一個。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因而烈度在地面不同的地點各不相同。烈度不僅跟震級有關,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建築物的抗震性能等多種因素有關。

四、教學總結:

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本節課,在課前準備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你的收穫和感想是什麼?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最新模板2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災害的成因分佈、危害及防禦措施。初步瞭解地震、各種災害之間的關聯性。

活動準備:

收集有關地震的相關材料;排練節目;課件製作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世界各地的大地震,給無數人民帶來巨大的傷痛及損失,説一説你瞭解到了哪些地震知識?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地震是怎麼產生的,遇到地震應該如何防護?

二、活動過程

1、小組內相互交流,瞭解地震的成因。

2、學生出示蒐集到的有關地震知識,互相交流。

3、初步瞭解各種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各種地質災害既具有各自形成、發展、致災的規律,各災害之間以及它們與其他因素之間又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個地域內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例如,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有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例如,地震因毀壞生產和生活設施而成災,同時造成地裂,並引發火災,又由於人員傷亡和醫療設施的破壞,可能會引起疫病曼延等。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誘發地質災害。例如,人類對植被的破壞,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人類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災害的事件時有發生。

4、地震發生時,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1)如果你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傢俱下,如寫字枱、結實的牀、農村土的`炕沿下,也可躲到牆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衞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牆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

(2)如果你在教室裏,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3)如果你在室外,要儘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高煙囱、變壓器、玻璃幕牆建築、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後,為防止餘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築物內。

(4)如果你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儘量避開玻璃櫃。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

(5)如果你在工廠的車間裏,應就近蹲在大型機牀和設備旁邊,但要注意離開電源、氣源、火源等危險地點。

(6)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

(7)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儘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5、地震防護演習。

三、班會小結:説説你這節班會課有哪些收穫?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最新模板3

一、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Flash動畫和圖的啟發下,想像地球內部的運動。

3.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學難點:

地震的求生。

四、教學準備:

flash課件、ppt圖片、記分牌。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嗎?

(二)新授

1、瞭解地震成因初步瞭解地震是由板塊和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的(也叫彈性回跳説)。

2.地震既然對人類和大自然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預測地震,從而儘量減少地震災害呢?

⑴東漢時的張衡就已經開始着手進行地震的預測了,現在的

科學能使我們儘快瞭解地震的產生時間,但是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和現象也可以使我們提前知道地震即將發生。老師和學生一起觀看Flash課件: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前),並嘗試一起討論其他預示現象。

(瞭解地震的原理和地震的過程。使學生初步瞭解縱波、橫波、體波和麪波基本知識。教師對這部分知識做相應講解,使學生對引起地震災難的縱波(P波)、橫波(S波)、體波和麪波有一個基本概念。)

縱波(P波):速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顛簸。

橫波(S波):速度慢,引起地面水平(左右)方向搖晃。

體波:P波和S波統稱體波。在地球內部傳播。

面波:體波到達地表後激發的次生波——面波。它沿地表傳播,速度慢,對地面的破壞作用較大,。

⑵我們瞭解了地地震的相關知識,那我們遇見地震時候該如何自救呢?

接着觀看Flash課件: 恐怖的地震(求生篇後),瞭解逃生基本要領,學生和教師一起學習,相互討論包括如何抓緊時間逃生,哪些地方相對安全等。

提問:

同學們相互討論,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怎樣自救?(看PPT課件)

3.知識競賽。

PPT課件。

規則:題答對加分,答錯不減分,其他組補答正確可以加分,每答對一題加十分。答題分為判斷題和問答題。同學舉手,教師叫到的小組才能回答,抽到同學回答正確才能加分,齊答題不加分。希望同學注意答題的規則。

六、全課總結:

地震的形成。地震災害的預防。

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塊和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的(也叫彈性回跳説)。

2.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的時間,此時要保持冷靜,12秒鐘內要因地、因時地作出瞬間避險抉擇;

⑵不要擁擠在樓梯,過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樓;

⑸不要在高樓、煙囱、高壓電線、狹窄巷道、橋樑等處停留;

⑹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

⑺地震發生時,應及時採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

七、作業:

地震在漢中容易發生嗎?請大家到課後去尋找答案。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最新模板4

活動目的:

1、使學生知道一些簡單的防災減災知識。

2、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常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懂得珍惜生命。

活動內容: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我們每天早上上學去的時候,家裏人都對我們説了些什麼?(交待安全的話)為什麼每天都説同樣的話呢?一個人的生命是偉大的,他可以有無數的發明創造,有可能改變人類的生活。

同時我們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險時時都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我們要樹立安全意識,瞭解一些安全知識,學會自我保護,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

2、板書班會主題:防災減災安全教育。

3、學生齊讀並理解班會主題。

二、師生互動活動:

(1)、師生共同回顧學校六條禁令。(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做相應的補充與強調)

(2)、分組討論:

1、在家裏和學校裏,我們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師根據學生髮言強調:嚴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

2、夏季到了,我們該怎樣防風、防洪、防雷電、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蟲?

(教師根據學生髮言引導學生注意:

1、颳大風時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樹下、危房邊。

2、打雷閃電時不站在大樹下,電線下。

3、洪水中的自救。

暴雨來臨時,如果我們家處在地勢低窪地區,可因地制宜採取“小包圍”措施,如用紅磚砌圍牆、大門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們家住在底層則應將家中的電器插座、開關等移到離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觸電傷人。當受到洪水威脅時,如果時間充裕,我們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儘可能利用船隻、木排、門板、木牀等適合飄浮的物品,作水上轉移。如果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了,我們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作暫停避險。但千萬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帶電的電線杆、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同時利用各種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捲入洪水中,一定要儘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3、在校園內有哪些危險的遊戲不能玩?(教師根據學生髮言強調:不打架、不在校園內奔跑、不玩危險的玩具等。

)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識?(教師根據學生髮言強調:要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追趕、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體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三、學生做好相應的筆記。

四、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我希望大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能相應掌握一些安全知識和制度,懂得保護自己。

防震安全教育教案最新模板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和自救的常識。

每一個學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防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3.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防溺水安全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

讓學生敢於直擊生活中會發生溺水危險的圖片,提高安全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如何防溺水。

1.經過有危險的地方我們應該怎麼做?

經過河、湖、溝、渠、塘、井等處,要謹慎慢行,經過有警示標誌的危險地段加倍小心。

2.發現有人溺水,你會怎麼做?

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因大聲呼救,不可下水營救。如岸邊有急救器材,可拋給溺水者讓他進行自救。

三、課堂小結。

生命安全高於天,父母給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裏,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堂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注意交通安全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誌。

2.讓學生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二、教學過程

(一)展開聯想,揭示活動主題

1.課件出現:各種車輛的喧鬧聲,接着是緊急剎車的聲音,然後是人們的尖叫聲,屏幕由黑色逐漸變成鮮紅色。

2.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我聽到了汽車的嗽叭聲,還聽到了剎車的聲音。 生:我還聽見了一個人的尖叫聲,我看見了血流出來了。 生:我好像看到了一場車禍,人被壓死在汽車下面。

3.師:是啊!多麼可怕的車禍,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

紅燈亮了,車輛和行人就得停下來,綠燈亮了,人們就可以走了。 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 紅燈停,黃燈等,綠燈才能向前行。 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上可通行。

4.展示收集情況,初步瞭解常見交通標誌的作用

師: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信號燈這個交通標誌外,還有很多交通標誌,你們收集到了嗎?

三、課堂小結

法制教育教案

教學內容: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學目的:

1.使廣大學生瞭解本法內容;

2.使每一位同學遠離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為;

3.理論聯繫實際,防微杜漸,自省自律,弘揚正氣,作品學兼優的好青少年。

教學重點: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同學們!今天的法制教育讓我們一起學習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屆全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第十次會議通過的,1999年11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頒佈和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義

三、講授新課

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本法中的第三章;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

1.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種不良行為:

曠課、夜不歸宿;帶管制刀具;打架鬥毆、辱罵他人;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2.不及時矯正不良行為的後果

對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時教育、其不良行為得不到有力的儘快的矯正,那不良行為的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違法犯罪,前兆就變成違法犯罪事實。

3.課堂小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9y3w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