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散步莫懷戚教案(共4篇)

散步莫懷戚教案(共4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篇《散步莫懷戚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散步莫懷戚教案》相關的範文。

散步莫懷戚教案(共4篇)

篇1:散步莫懷戚教案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學會通過語音、語調、語速、重音的變化表達情感;

二、概括文章內容,品味欣賞精美雋永語言;

三、體會親情之美,培養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散步本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來散步,卻並不多見。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過麼?能否説説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幾個人一起?在哪散步?開心麼?)

鼓勵學生大膽、主動的表達。

師:聽了大家剛才説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們看來確實很有意思。那麼,在成年人看來,散步是否也很有意思呢?讓我們一起同當代作家莫懷戚一起散步去!

二、誦讀

(一)自由讀。

要求:聲音洪亮,讀準字音,注意把握好停頓、重音、語速、語調。

(二)分角色讀。

數名學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讀1-8段。讀完後師生共同評價字音、停頓、語調等是否恰當地表達了情感。

(三)通過剛才的朗讀,我們可以瞭解到:

1.一家人有哪幾個?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散步?

明確:一家四口。母親、我、妻子、兒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時怎樣的心情?説説你是從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明確:一家人散步很高興,從“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以及描繪春景生機勃勃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家人高興的心情。一家人去散步心情很愉快。從文中的景物描寫、細節描寫等可以體會到。

景物描寫如: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樣東西――生命。

細節描寫如: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忽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可見一家人和諧相處,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樂融融。

三、解讀

(一)讀分歧

1.一家人在一起,總會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會有。這次散步有什麼分歧?

明確: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分歧的解決由誰決定?為什麼?

明確:分歧的解決由我決定,因為“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3.分歧最終怎樣解決的?為什麼採取這樣的辦法?

明確:最後,我決定委屈兒子,走大路。但母親又改變主意了,説走小路。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母親改變主意,是因為關愛孫子,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讓孫子開心。

4.通過這個分歧的解決,你發現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樣的特點?

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沉着果斷

妻子――賢惠

母親――慈愛,疼愛孫子,信賴兒子

孩子――乖巧、聰明活潑

(二)鮮花送給誰

我們常把鮮花送給最可敬的人。這裏只有一束鮮花,如果是你,你會把這束鮮花送給這家人裏的哪一個?你送鮮花給他時,能否説出送她鮮花的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師集中學生的意見。一般學生都集中在把鮮花送給母親或“我”。因此教師適時把學生分為兩組。

有哪些同學要把鮮花送給母親?請你來説説送母親鮮花的理由。

有哪些同學要把鮮花送給“我”?請你來説説送“我”鮮花的理由。

歸納學生的理由:

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寧願委屈自己,順從孫子的心願;母親能聽從兒子的勸告來散步等,可見母親很善良、無私、關愛家人。而且培養出了這樣懂事、負責任的兒子――“我”,所以把鮮花送給母親。

“我”作為一家之主,能帶着一家人出來散步,能正確決策,選擇母親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處,就主動蹲下來,背起母親,可見“我”既是一位嚴格的父親,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團結妻子一同承擔了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所以鮮花應當送給“我”。

其實,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處――能顧全大局,能理解、信賴、支持丈夫(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能和丈夫齊心協力,共同承擔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的重大責任,卻是一位賢妻。

四、美讀

(一)不知大家是否發現,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處的祕訣是什麼?他們雖然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不同,有過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正是這個共同點使分歧順利解決,你能否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個共同點?

明確:這個共同點就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懷有對家人真誠的――關愛。

(二)你從哪些文字體會到他們之間真誠的關愛?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文字,説説你的體會。

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如:第三段“天氣很好。今年的春天來得太遲,太遲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品析:

兩個“太遲”,看似重複、��嗦,其實是有用意的,正因為春天來得太遲,才會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會有春來後的慶幸“我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一個“又”字,包含了欣喜;一個“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藥”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長的痛苦中掙扎才用“熬”字,可見母親在冬天多麼難受,終於盼到春天了,又多麼欣喜!看似平常的一段話,其實藴含了兒子對母親、對老年人很真摯很深沉的關愛之情。因此這四句話,前兩句讀春天太遲讀得較為沉重、緩慢,最後兩句讀出春天來了,母親熬過來了的欣喜,要讀得輕快、昂揚。

(三)齊讀最後一段,邊讀邊想像、思考:

1.“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為什麼“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

明確:我和妻子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都是盡力想讓背上的母親、兒子更穩當、更舒適。

2 .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問題分解:

(1)“我”背上的是誰?妻子背上的是誰?僅指這兩個人的軀體麼?

明確:我背上的是母親,妻子背上的是兒子。不只是兩個人的軀體,而是説我和妻子承擔了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的重任。

(2)為何説這兩樣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贍養老人、撫養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聖使命。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諧幸福直接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對於一箇中年人來説,他首先要解決好的問題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家,贍養好自己的老人,撫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中年人的整個世界。這一點就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就是中國人做得最好。有培根的名言為證: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

五、拓展延伸

我們通過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親情之美,同時,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感,使命感。作為中學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責任?

[散步莫懷戚教案]

篇2:散步莫懷戚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3、感受文本字裏行間的濃濃親情與生活職責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

4、學習課文“以小見大”的寫法。

【教學重點】

1、悟讀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2、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教學難點】

1、在朗讀中發現美、品評美,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潛力。

2、理解“我”對生活的使命感。

【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學設想】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伴隨着輕悠的鋼琴曲《愛的協奏曲》(理查德克萊德曼演奏)(背景音樂),在春光爛漫的田野上,一家人在高興地散步(背景畫面)。

教師朗誦:詩歌《散步》(多媒體顯示)

“散步的時候/我走直路/兒子卻故意/把路走彎

我説/把路走直/就是捷徑

兒子説/把路走彎/路就延長”

請學生看畫面,回憶與家人散步的情景,並説説留在自己記憶深處的散步時的精彩瞬間。(2�D3名學生回答)

“這天,我們一齊跟着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他這個四口之家的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作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範朗讀,學生用心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

(聽讀後,請幾位學生談談個人的感受)如幸福、温馨、和諧、和美等。

2、學生有選取地朗讀課文語句,教師指導。

試一試,將文中最能體現親情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你能讀出其中濃濃的親情嗎

3、複述資料

請一二名學生以小男孩的身份來複述課文資料,其他學生點評。

4、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基本線索。(以小男孩的身份)

爸爸勸奶奶散步→全家人一塊散步→走大路與走小路的分歧→奶奶依從了“我”→在不好走的地方,爸爸背起奶奶,媽媽背起“我”。

三、探討質疑,感受親情

1、“在散步的時候,小男孩一家發生了什麼事兒”學生默讀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合作探究問題。

(1)在解決分歧的過程中,誰做得最好你能夠看出誰的權力最大學生找出相關的語句來,畫出來,讀一讀,品一品。

(能夠説每個人都做得好,因為爸爸孝順奶奶,奶奶慈愛親切,媽媽温柔賢惠,“我”聰明乖巧。)

(“我”家成員之間不存在權力的大小,“我”聽爸爸的,爸爸聽奶奶的,奶奶聽“我”的,媽媽聽爸爸的,大家之間好像構成了一個循環的關係鏈,那是因為有親情�D�D互親互愛。)

“那麼究竟聽誰的呢”�D�D由“愛”決定,這個“愛”,對晚輩來説,是“尊老”;對長輩來説,是“愛幼”。

(2)在應對分歧時,爸爸為什麼“一霎時”“感到了職責的重大”

(爸爸是家庭的頂樑柱,此刻“我”與奶奶發生了“歧路之爭”,大家都聽爸爸的,處理好了,全家高高興興,處理不好,彆彆扭扭,還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所以爸爸會“一霎時”“感到了職責的重大”。)

(3)文中説“我決定委屈兒子”,是不是爸爸不在乎“我”的意見

(“我決定委屈兒子”並非證明爸爸不愛兒子,只是拿奶奶和“我”比較來看,奶奶年事已高。可見,爸爸十分孝敬奶奶,想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奶奶的願望,這種孝心是難能可貴的。)

(4)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爸爸毫不猶豫地依從了“我”走小路,那麼,奶奶會怎樣想

(5)第七段描述奶奶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有什麼作用

(它寫出了春的氣息,是春天在召喚我們,生命在呼喚我們,證明了“我”走小路的原因。)

2、學生羣眾朗讀第八段,思考:作者為什麼把“我”背母親,妻背兒子描述得那麼鄭重其事呢文章最後説“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是不是也太誇張了呢

(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留意,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閃失,個性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它實際含蓄地寫出了在一個家庭中我們父母的職責,他們特有的心理感受,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起着承上啟下的中堅作用。一個“世界”,很有象徵和比喻好處,突出了我們父母那種深沉、莊嚴的感覺,生活的使命感,表現了一家的和諧。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3、教師小結

這家人有良好的家風,對孩子疼愛但不溺愛。我們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親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樣。兒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長大後他也必須會像爸爸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這種“尊老愛幼”的傳統倫理道德就會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播放公益廣告視頻《媽媽洗腳》):一位年輕的母親端着一盆熱水去為年邁的婆婆洗腳,年幼的兒子看在眼裏,也端來一盆水,説:“媽媽,我也為您洗腳……”

四、品賞語言,學習寫法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精彩優美的語言為什麼(學生分小組學習、自由討論,教師從旁指導)

(教師個性提示)課文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找出來,讀一讀,體會它的對稱美。

(多媒體顯示)學生齊讀:

有的濃,有的淡。

她此刻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

師生共同品賞“她此刻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2、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兒,作者卻能反映出一個重大的主題,這樣的寫法就是“以小見大”。你能找出文中有預示性的句子嗎

(學生交流、回答)

“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D�D生命。”

“一霎時,我感到了職責的重大。”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教師闡釋)

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真的很平常,老人和小孩在選取道路時有了分歧,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可作者卻有一雙慧眼,從這平凡的小事中看到了一家三代人和諧完美的感情,並由此推及尊老愛幼的中華美德,文中處處流露着濃濃的親情:它是一幅温馨的親情圖,是一首歡快的親情曲,是一篇美妙的親情詩。

3、為了反映這樣一個主題,用“散步”為題好不好你還能夠用其他的題目嗎

學生交流、討論,相互評判,鼓勵創意。如職責、深沉的愛、和美的一家等。

教師小結:

同一篇文章,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擬定標題。只要標題貼合文章資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本文用“散步”作標題很好,一是樸實,二是題目不太大,三是但是於直白地點明中心。

五、聯繫實際,提升親情

1、生活中親情的體現,不是轟轟烈烈、驚天憾地,而是點點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潤着我們的生命。請大家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發生在自家的充滿親情的故事(某個細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交談。

2、假如有這樣的分歧也同樣出此刻你的家裏,想一想,你該怎樣辦

吃完晚飯,全家人聚在一齊看電視,爺爺奶奶想看戲劇,父親想看新聞,母親想看連續劇,而你想看動畫片,此時,如果遙控器掌握在你的手中,而全家人都聽你的。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播放背景歌曲《人間第一情》)

1、教師總結

世間有愛,家中有情。親情是人間第一情。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成為避風的港灣;家,因為有了濃濃的情而成為幸福的搖籃。這天,我們一齊用心靈陪同莫懷戚先生一家三代做了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D�D散步,他們一家使我們懂得了,一個和諧與温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願望發生衝突時,我們就應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職責感和使命感。

篇3:散步莫懷戚教案

莫懷戚《散步》教學教案

一、導入

情景設計

師:大家有沒有散步的習慣?

生:(有、沒有)

師:有的同學告訴我,你在散步中以前發現什麼嗎?

生:(各式各樣:諸如,春天田野很美,夏天很豔麗,秋天很蕭瑟,冬天很清冷等)

師:有個叫莫懷戚的作家和大家一樣,也有散步的習慣,但他在散步中卻發現了跟大家不一樣的東西。

板書:《散步》莫懷戚,黑板中央,初號字體

二、學習過程

1、師帶感情朗讀(用多媒體朗讀亦可),讓學生邊聽邊把不懂的字、詞圈起來。

有可能不懂的如:信服、隨意、一霎時、水波粼粼(首先解決學生的字詞問題目的在於為後面學生理解作者結構,文章美的特點中降低難度)

(作合理合情合境的解釋)

2、學生齊朗讀,師作巡視

3、提問題思考:

(1)作者文章中的四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情

師:誰能舉手告訴我,文中的四要都交待了嗎?是哪些?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可作多次提問)

生:(回答各式各樣)

師:(引導、點撥、啟發學生逐步被全自己的答案)

板書:人物: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時間:初春

地點:散步途中

事情:散步、分歧、解決(三號,標題左下)

總結:我們在寫作文時能夠如何處理文章的四要素?

稍作小討論

關注重點:在情節展開中逐步穿插交待四要素(大意對即可,有創新意見更可)

(2)全文線索

師:誰能説説,作者散步的全過程?儘量用最簡潔的話來概括下。

生:答案各式各樣

師:(例:散步→分歧→分歧解決→散步)(對學生答案引導進行壓縮,裁剪,取其中心詞等,使其大意貼合即可)

板書學生所説資料,三號字,標題右下

總結:這就是作者行文時的總綱領,作者在這樣的綱領下組織全文,使全文有條不紊地進行。

師:這對我們作文有何提示?

生:(各式各樣)

關注點:學會列提綱、圍繞中心羅織情節(有道理即可)

(3)美的賞讀

讓學生自行默讀,並將其中感動的情節或句子劃出。

齊讀,感覺文章語言的流暢。

讓學生起身並帶感情朗讀使他感動的片斷,並詢問為什麼?並對學生所讀片斷提問。

(以下是各段提問設計)

①體會“母親本不願出來的”,為什麼母親不願出來,而最後又出來呢?

(身體不好、怕給影響兒子散步)

②第2段在文中有什麼具體的作用?/體現了作者對母親怎樣的感情?

(承上啟下,承上説母親身體不好,表現作者期望身體不好的母親的關心;啟下説明春天到了。)

(注意“太遲了,太遲了”這一心理時間的分析)

③第4段看似於情節無關,是否能夠刪去?

(不能夠,注意“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句,與後“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呼應,實際上是作者在看到春天生機勃勃時對母親時日不多構成強烈比較的一種微妙的感情觸動)(本題難度太高,亦可不採用)

④第7段,“母親”為什麼改變主意走大路了?/“母親”的改變主意説明了什麼?

(疼愛小孫子的情緒)

⑤第8段,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一句?

(親情無價)

注:本環節,理論上講,由學生回答,而教師只做點撥、啟發,使其逐步補全,但其中部分問題難度較高,學生無法給出比較合理答案時,亦可由教師説明。

總結:細膩表達你所捕捉生活中的感人片斷的途徑是什麼?

關注點:心理:如上題①②③⑤

細節表現:如上題④(亦可由學生自由發揮)

三、結尾部分

1、讓學生再次帶感情朗讀全文。

2、作業:上面我們提到的四要素中的人物一項,文中主要表現的人物有誰?他(她)有什麼特點。把你自己所讀到的寫下來。

(本教案難度較大,適應於高年級重點班學生)

(全課完)

篇4:散步莫懷戚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幻燈片出示一組圖片,説説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師述:有一種水,能讓人喝醉,這種水叫做母愛,因為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做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換來了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年紀大了,孱弱的雙肩已經不堪重負。這天,就讓我們攙扶着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板書課題)散步

二、檢查預習狀況:

幻燈片1、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熬nèn芽咕咕(叫

分歧shà(時水波línlín(

2、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

隨意:任由自己的心意。那裏表現初春的田野充滿生機和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見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適宜的安頓。所,位置。

粼粼:形容水的明淨。

三、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聽讀。

2聽讀課文,你感受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

3、讓我們把自己融入這個和諧的家庭用喜歡的方式自由的朗讀課文,想象一家散步的過程,然後搶答下面的問題。多媒體顯示搶答題

a、散步的時間(初春)

b、散步的地點(田野)

c、課文中共寫了幾個人主要人物是誰

(我妻子母親兒子;我

d、在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結果如何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散步分歧產生分歧解決

4、用一句話概括上面的`資料

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散步中發生了分歧,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

5、你喜歡文中哪些句子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四研讀入境

1、分歧是怎樣產生的怎樣解決的在解決分歧中,文中的幾個人物誰的權力最大究竟聽誰的,是由人決定的嗎(讓愛作主)(教師提醒邊看書邊劃書,並做旁批

老師: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權利是沒有大小的,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現出尊老愛幼,互相關愛的濃濃親情,推而廣之,人類的延續,社會的推進何嘗不是這種愛的傳遞呢

2活動探究:

、(1)鮮花獻給可敬的人。(分組討論進行)

(多媒體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麗的鮮花,請你把它獻給文中的某個人物,你將獻給誰請選讀課文,結合文中描述人物的言行和心裏活動的句子,説説你鮮花給他(她)的理由。

(2)請用一句話或詞語概括一家四口的性格特點。

我:(孝順有職責心強)我的母親:(寬容體諒)

我的妻子:(賢良孝順)兒子;(活潑可愛)

(3)假如是你,還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嗎

(4)、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在一齊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青春偶像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樣辦

學生討論後自由發言,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和完善,並期望他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5)、透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同學們,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應先思考老人的感受,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文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就應顧老的一頭,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相信同學們必須會讓這個種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綻放光彩。

五、重點研讀

齊讀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含義。

提示:

“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麼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合作,最終挖掘文章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回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用心引導,適時啟發,儘可能的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過渡語:

“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透露着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期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最後一句話表現出作為中年人的重大職責感,他們既要好好承擔老人的幸福,贍養老人,還要好好照顧孩子的生活,撫養下一代,絕不能有什麼閃失,這正是他們就應承擔的歷史使命。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有何嘗不是如此呢)

板書:使命感承前啟後

六、親情行動

(1)親情是無處不在的,它不僅僅停留在作者家中,還瀰漫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裏,需要我們用敏鋭的眼光去發現,那你瞭解哪些親情故事,能夠是自己的也能夠是別人的,説出來與大家交流。

(2)當我們閉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便呈此刻我們面前,是誰在日落昏黃時,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們歸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仔細叮嚀;當然是我們的父母。

仿寫:“爸爸媽媽是_______;我是_______。”老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能夠看出父母為我們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愛我們無以回報,怎樣才能表達對他們的感激,怎樣才能承擔起家的職責,讓父母快樂簡單一些,是我們做兒女值得深思的問題。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想對你的親人説些什麼呢

七、課堂小結

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説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願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讓我們隨着《家和萬事興》的曲子,沿着心靈的軌跡完成了一次愉悦的旅行,在旅行中,我們體會到,親情不僅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説,更就應是落到實處的行動;,不只是父母殷切的期望,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親情不單是這天課堂上的片刻領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去實踐。就讓我們的小家永遠親情洋溢,讓我們的“大家”永遠愛意無限,讓我們的心靈之舟在“家”這片海域裏有所歸依,沒有終極-----

結束曲:《家和萬事興》

板書設計:

散母親承前

分歧“我”、妻子使命感

步兒子啟後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承擔職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dpk4p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