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實驗教學計劃(推薦7篇)

實驗教學計劃(推薦7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實驗教學計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實驗教學計劃》相關的範文。

實驗教學計劃(推薦7篇)

篇1:實驗教學計劃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特制定本學期科學實驗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3個班,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學期接觸科學課的時間,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科學知識已經具備初步的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年齡結構的心理特徵來看,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能主動的開展探究活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能主動開展學習的學生比較少,比較依賴教師的教。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以及合作研究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比較薄弱。本學期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積極地發展學生探究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願意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

二、教材分析

本冊主要圍繞“性質與功能”這一組統一概念,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單元和課題設計,全冊共有6個單元,19個課題。

“常見材料”是全冊書的引入單元,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人們對材料的使用與材料的性質有關,引導學生認識身邊的材料、關心新材料。“聲”“光”“電”“磁”四個單元分別以兒童生活經驗為線索,來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質。“聲”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尋找聲音、觀察發聲體、自制樂器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驗製作等探究能力。“光”單元引導學生認識有些物體能發光、有些物體能讓光線通過、光沿着直線傳播、光的傳播線路可以改變等性質,培養學生探究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和能力。“電”單元通過分析電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導電,有些材料不容易導電,培養學生想知道、愛提問、樂於合作與交流的科學態度。“磁”單元通過研究磁鐵的性質、尋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動,引導學生經歷從預測、驗證、討論到交流的完整科學探究過程。“信息與通信”是全冊書的綜合單元,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人類傳遞信息及通信技術的發展,瞭解都聲光電磁知識的應用引起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科學事實。

本冊教科書,設計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動,希望學生對每一個科學概念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認識、探究所獲得的事實和邏輯思維加工的基礎之上。同時希望學生在具體概念的基礎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獲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學探究方面,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發展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樣重要的。通過本冊的學習,將重點發展學生想辦法解決一些簡單科學問題的能力;進行持續、細緻、有聯繫的兩兩對比觀察的能力;多次重複,進行簡單對比實驗的能力;綜合運用觀察和實驗所得證據,經過思維加工並嘗試進行解釋的能力。在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學生能認識到,將觀察和實驗結果用於科學討論和解釋,更具説服力;探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有必要重複實驗;運用工具會幫助我們更精確地獲得事實。

顯然,對證據的重視,理性的思考,大膽的質疑,是科學態度的重要標誌,也是本冊教科書中發展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重要內容。同時,由於學生剛開始科學學習,在小組中友好合作的意識,積極參與班級討論的習慣也是需要加強和培養的。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體的性質與功能;能用語言或簡圖描述、記錄物體的性質和功能;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對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設計實驗進行探究,並能實驗結果作出科學的解釋。

2、能從科學的角度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聲、光、電、磁等現象,主動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願意與同學合作完成探究任務,能體能到討論與交流的好處;能體驗到大膽想像的樂趣;願意聽取其他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並願意進行改進。

3、能辨別製成常用物品的材料,並能舉例説明材料的用途與其性質有關;知道物體發聲和聲音傳播的簡單原理;瞭解光的傳播、鏡子改變光的傳播路線及日光的色散現象;知道材料按導電性能可以分為導體和絕緣體,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迴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和開關的功能;能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鐵間同極相斥、蒸發異極相吸的規律;能舉例説明人類傳遞信息的方式及科學技術發展對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

4、能舉例説出“新材料、聲、光、電、磁”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諸多便利;懂得節約用電的常識,知道安全用電的重要性;能舉例説出噪聲和強光對人類的危害;能理解電和磁的應用對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難點及奮鬥目標

1、教學重難點:

本冊在內容方面以物質世界的聲光電磁方面的知識為線索,但學習的重點不在於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而在於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關心日常生活中有關聲光電磁應用的新知識、新產品、新技術,讓學生初步瞭解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引起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

2、奮鬥目標

讓學生通過調查、觀察、實驗、設計、製作、蒐集信息等各種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作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製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閲、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理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並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複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並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工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3、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2〉珍愛並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祕,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支探索,科學不迷信權威。

〈4〉形成用科學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願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活動。

〈5〉在科學的學習中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於提出來不同見解,樂於合作與交流。

〈6〉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4、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獲得結論——表達與交流——產生新問題。

5、實驗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五、實驗落實措施

1、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着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4.注意蒐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 組織好探究後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着廣泛而又密切聯繫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篇2:國小實驗教學計劃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以培養國小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脱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在教學中要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三年級:

“植物的生長變化”單元將引領學生在種植植物的過程中,引發對植物生長變化的思考,研究根、莖、葉在植物生長變化過程中的作用,初步認識植物整個生命過程所發生的規律性變化,理解植物的生命週期現象。“動物的生命週期”單元將讓學生親歷養蠶的過程,瞭解蠶從卵中孵化,經過生長變化成蛾,然後產出卵,最後死亡這一生長變化的生命全過程,從而建立動物生命週期的模型,並運用這個模型去認識各種動物以及人的生命週期現象。“温度與水的變化”單元以水為例,引導學生探究温度和物質狀態變化之間的關係,研究水在融化、蒸發、凝結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初步建立起“物質是不斷變化”的認識及“物質循環“的概念。“磁鐵”單元從交流知道的餓磁鐵知識開始,引領學生研究磁鐵的性質,瞭解人們對磁鐵的應用,感受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四年級:

“電”單元從“什麼是電”開始,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於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新的生命”單元是通過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並形成關於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並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於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並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瞭解。

五年級:

學生進入高年級階段的科學課學習,教材展示了一系列新的內容,我們的教學將着力於引導學生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過程與方法活動。在“沉與浮”單元,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最後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

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

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在“時間的測量”單元裏,學生製作計時工具並進行觀測和測量,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在“熱”單元,學生在三年級“温度與水的變化”基礎上,將繼續觀察人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在“地球的運動”單元裏,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篇3:國小實驗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

四個單元組成。本冊教材是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上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

下冊教材主要內容由“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四個單元組成。

“電”單元是從“什麼是電”開始的。學生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地瞭解一點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後續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於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並形成關於生命的一系列發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並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現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並在以後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於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並對保護、開發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瞭解。

二、學生分析

通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着觀察、提問、假説、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但由於學生年齡的侷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於動腦的同學佔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三、實驗目的

1、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樂趣。

2、使學生獲得簡單的科學知識。

3、培養學生包括觀察、發現和記錄的能力。

四、實驗措施

1、課前教師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驗過程。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並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彙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並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篇4:生物實驗教學計劃

重視生物實驗,提高動手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來説生物實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實驗對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新的課程理念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落實和實施都離不開生物實驗。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分組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課的教學方法

實驗課教學應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設備條件等因素採取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多動腦、多思考鍛鍊自己能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驟。在講授理論知識時,最好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去歸納出這些知識,這樣做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加強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遷移,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科學思維和想象力。

五、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在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六、將德育工作滲透於教學中

1.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2.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3.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4.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填寫好實驗記錄。

七、實驗教學進度表

第一週實習植物的嫁接

第三週觀察雞卵的結構

第八週調查人體常見遺傳性狀

第九周調查人體的變異現象

第十五週探究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

篇5:生物實驗教學計劃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生物實驗對於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培養科學素養的目標,具有其他教學內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為更好地實施實驗教學,現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小組的協作精神。讓學生通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從而認識和揭示自然科學規律,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識,切實讓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二、實驗目的

1.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

2.使學生有“親身經歷和體驗“,同時能夠樹立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科學精神。

三、教學要求

1.教師演示實驗必須按大綱要求開足,教師在課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實驗。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使學生能夠獲得感性的認識和驗證,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若有條件可改成分組實驗,增強學生的切身體驗。

2.學生探究實驗,也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學生實驗全部開齊。對於學生實驗,若能當堂看清實驗結果的須在實驗室裏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師監督學生對每個實驗達到操作規範、熟練的程度;培養他們濃厚的生物學興趣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實驗教學的具體措施:

1.制定出本學期實驗教學進度計劃,並寫明實驗目錄,寫明實驗的日期、班級、節次、名稱,教學中按計劃安排實驗。

2.任課教師須將實驗通知單提前送交實驗室,實驗教師必須將每個實驗用到的儀器、藥品以及其他有關事宜提前準備好,做到有備無患。

3.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明確相互協助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團結合作的精神。

4.要教育學生遵守實驗規則,愛護財務,節約用水、電、藥品,從而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5.要求學生嚴格認真的按照實驗要求來操作,細心觀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

6.培養學生井然有序的工作習慣。實驗結束後,把儀器放回原處,整理好實驗台,填寫好實驗記錄。

篇6:物理實驗教學計劃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國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它們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師做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心人,對它們合理的加以應用,一定會在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為了搞好實驗教學,本學期計劃應着重抓以下三點:

一、使學生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國中物理教材中,許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過實驗推理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條件、歐姆定律等。學生由於親身經歷和學識限制,對書本內容不可能一聽就懂,並且會懷疑其客觀性。而實驗就起了幫助他們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理解獲取知識的橋樑作用。所以,我們應盡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切忌不做實驗或少做實驗而講實驗。因為單純的講實驗,便貶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觀真實性,學生也難於理解和接受。

我們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把準確無誤的物理現象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使學生確信定律、概念的客觀性。所以我們必須是一個堅定的唯物論者,要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要以得出的數據來驗證或推導出定律、公式,絕對不允許塗改實驗數據,使之與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應協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重做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為止。只有這樣,才可使學生逐漸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培養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

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不僅是學生正確完成物理實驗的保證,也是以後在工作和學習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無不需要這方面的知識。

開始幾次學生分組實驗,實驗儀器都是學生首次接觸,如刻度尺、天平、電壓表等,教師要着重指導學生識別儀器的規格和性能,察看銘牌或説明書。弄清:

(1)測量範圍;

(2)最小刻度;

(3)零點及其調節方法;

(4)使用方法。

只有掌握以上四點,才能保證實驗精確的完成和儀器、人身的安全。

三、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有着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學大綱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為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操作過程。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在演示實驗中,可讓部分學生配合我們教師一起完成實驗,條件許可時,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更是學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後,可佈置小實驗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計等,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一定會更好。總之,應儘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我們教師要加強主導,既不能統得太死,又不能放鬆,努力創造一個活躍、快樂、緊張、有序的良好氛圍。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

1、加強示範操作。學生對教師的所做的示範操作的模仿是形成動作技能的最初階段,可減少實驗的盲目性。示範可採用投影、掛圖、示教板、實驗小組長等形式。

2、指導學生操作。實驗操作可採取不同的形式,如獨立操作、小組協作操作,放開式討論操作等。採取何種形式,要視實驗內容而定。在實驗中,教師要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好的及時肯定表揚,使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

3、引導學生創造性的操作。如學生通過做《測定小燈泡功率》實驗後,可佈置:只有電壓表,無電流表,其它儀器自選,測定標有3。8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在給定條件下,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來完成實驗操作,這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操作能力。

篇7:物理實驗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物理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實驗室則是學生學習和進行實驗的主要場所,是物理探究學習的主要資源。因此,學校高度重視物理實驗室建設,配置必要的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為學生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與任務即是,通過實驗,使學生最有效地掌握進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所必需的基礎物理知識,培養初步的實踐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實驗能力與提高學生科學實驗素養,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學能力、運用知識的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國中物理是九年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其中要求學生具備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能有目的地觀察,辯明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徵及其變化條件,能瞭解實驗目的,會正確使用儀器,會作必要的記錄,會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實驗室工作直接關係到物理教學工作是否能順利進行。因此實驗室必須建立和健全科學、規範的管理體制,實行規範的管理。

二、具體工作計劃

1、制訂規章制度,科學規範管理

2、制訂學期實驗計劃表、周曆表。

3、開足開齊各類實驗,並積極創造條件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積極服務於教學。

4、充分利用生活中身邊的實驗器材的作用,結合實驗室條件進行分組實驗。

5、做好儀器、器材的常規維修和保養工作。

6、有必要時,可以自制一些教具。

7、做好儀器、器材的補充計劃。

8、結合學校常規管理,保持實驗室的常清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z46yz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