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工作計劃 >

學校工作計劃(精選篇)

學校工作計劃(精選篇)

**年,按照區教工委、區教體局的工作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新為教育”引領,按照“增效提質強能高標”的原則,深入開展“學校治理年”活動,圍繞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這一目標,突出潤心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兩大特色”,落實管理標準化、德育一體化、質量最優化、發展特色化“四化標準”,實施黨建工作、文化品牌、辦學條件、教學質量、教師專業、學生能力、管理評價、家校共育“八大提升”,全力打造優質特色學校,推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深入轉變,向精緻教育、開放教育快速轉變,實現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助力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

學校工作計劃(精選篇)

一、 努力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優質學校”。

1.黨員教師作風百姓滿意。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發揮支部的戰鬥保壘作用,每一名黨員教師就是一面旗幟,公開亮明身份,公開承諾,主動接受羣眾監督。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組織教師面向學生在國旗下宣誓簽名活動,修改完善師德評價方案,促使廣大教師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力行師德規範;錘鍊高尚品格,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個性心理和健康的人格魅力。

2.教育教學質量百姓滿意。堅守質量就是生命線,繼續保持會考成績街辦領先地位不動搖。高標準組建學生社團,加在資金投入,外聘專業人員進行輔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興趣愛好,力爭“四大節”成績街辦學校領先,讓更多的學生升入普通高中,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落實畢業生去向和職業指導,力促畢業生100%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繼續學習。

3.治理服務水平百姓滿意。完善學校的“四會一核心一章程”,全面落實《學校管理十二項制度》,提高學校現代化治理能力,搞好延時服務,解決家長後顧之憂。提高學生住宿就餐和學習條件,美化校園環境,打通家校溝通的最後一公里,實現全年零投訴目標,力爭家長滿意度達100%。

二、突出潤心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兩大特色”。

1.深度研發“潤心礪行”校本課程。將國家課程校本化,繼續完善“潤心”、“礪行”兩大課程羣、五類課程項目:“潤心”課程羣:以德潤心課程(德育、語文、歷史、政治)、以智潤心課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美潤心課程(美術、音樂);“礪行”課程羣:以體礪行課程(體育)、以勞(實踐)礪行課程(科技、綜合實踐、研學旅行)。 每類課程項目按照“基礎課程、主題課程、拓展課程”分別設置課程內容,以課堂為主,課內課外結合,成立合唱、美術、舞蹈、武術、話劇、籃球、排球、足球、科技、計算機、廣播、種植等社團,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優化信息化資源配置,提高信息化利用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年內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改造校園網絡支路,克服“腸梗阻”,真正實現千兆進校園。加大教師的信息化培訓力度,提高觸控一體機等多媒體設備的利用率,鼓勵教師利用錄播教室,開展網絡直播課堂,錄製微課和教學短視頻。充分利用好創客教室、語音教室、微機室、錄播教室、仿真實驗室等現代化裝備,開展好編程思維教學和科技創新教育,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落實管理標準化、德育一體化、質量最優化、發展特色化“四化標準”。

1.構建現代化學校治理體系,實現學校管理標準化。進一步完善學校“四會一核心一章程”,落實學校管理十二項制度,依據《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開展各項工作,積極穩託的做好區管校聘和職稱評聘工作,利用好績效工資和班級管理團隊激勵機制的這一槓杆工具,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開發“四位一體”德育課程體系,實現學校德育一體化。形成各年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融通、課內外深度融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的德育課程實施體系。 建構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實施新格局,使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融合,實現全員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建構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的德育體系。學校擔負主體責任;同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和家長課堂,培育家庭樹立良好家風,給孩子以示範引導;積極開拓社會資源,構建多樣化的社會課堂,積極為學生了解社會、參與實踐、鍛鍊自我創造條件。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致力於培養“內外兼修”的優秀學生。

3.打造強能高標質量管控體系,促使教學質量最優化。學校堅持“以評促教、重在管理;以人為本、精確教學”的理念,採取相應措施,促進師生的“教”“學”投入,完善教學質量管控保障體系。引進第三方評價,採取大數據分析法,結合智慧校園建設,改革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因人而異采取目標責任制,使教學評價既有質量橫向分析又有質量縱向跟蹤,既有知識點目標達成度分析又有教學有效性分析。向管理要效益,促使教學質量最優化。

4.建設獨具特色校園文化體系,實現學校發展特色化。根據區教體局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工作要求,我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園牆壁、過道走廊、教室宿舍餐廳內外等地帶、牆面,以噴繪和繪畫等方式,製作以中華美德和中華名人故事為內容的勵志牆;以經典詩文為內容的國學經典牆;以文明禮儀、中國小學生行為守則為內容的行為習慣牆;以安全示例為內容的安全警示牆等。各室的出入門、洗手間、飲水處等,懸掛、張貼名聯佳作,並在辦公室、教室、餐廳的顯要位置懸掛本校師生書寫的勵志名聯,將楹聯和育人有機結合,用心經營校園文化,積極打造楹聯校園,把學校建設成富有人文情懷的精神家園。

四、實施黨建工作、課題科研、辦學條件、教學質量、教師專業、學生能力、管理評價、家校共育“八大提升”。

1.黨建與業務相融合,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學認真落實區教工委工作指示,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持“強基固本、基因傳承、黨建領航、創新發展”總基調,聚焦“三個如何”“四個融入”,遵照《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和《濰坊市中國小校黨建工作標準》,認真紮實開展黨組織創建活動,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學校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證。

2.內激與外引相結合,提升課題科研水平。學校積極為教師搭建科研平台,在人力、財力、物力、時間上給予支持,為教師訂閲教科研書籍,將班主任、科研骨幹教師送出去參加培訓,鼓勵教師每天撰寫教學微博,時常總結反思教學經驗。邀請市區教科研專家來校指導科研課題,參與明校科研聯盟等形式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力爭在今年的小課題研究、金點子、成果獎上有所突破,今年立項2-3項省市級科題,組成專班開展課題研究,爭取早日取得成果。

3.現實與未來相切合,提升學校辦學條件。找路子,跑項目,力推南關中學新校建設早日立項,早日動工,但不能存在等靠思想,我們要立足現狀,展望未來,加強學校的制度建設,文化建設,為新校的建設提前儲備人才和管理經驗,將南關中學的理念和精神帶入新學校。繼續美化亮化我們的校園,不斷調整學校佈局,更新教學設備,提升辦學條件,助力全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區的創建。

4.管理與激勵相結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克服生源萎縮帶來的壓力,想方設法挖掘學生潛力,開發教師潛能。發揮名師工作室和業務骨幹的作用,形成名師團隊,互相幫帶,加大對名師的宣傳,提高名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激勵教師向名師看齊。向管理要效益,注重教學常規管理,突出實效性,要求計劃、備課、上課、作業、評價相應照,不作無用功,不補假材料,引進第三方對我校常規進行評價,管辦評分開,中層以上領導幹部全部下沉到課堂進行調研,向課堂要效益,不搞疲勞戰術,不搞題海戰術,作業要求精批精改,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5.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以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為教師提供讀書學習的環境,向教師開放學校圖書室、為教師購買圖書,組織讀書沙龍,寫感悟談體會,腹有詩書氣自華,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以賽促用,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組織教師基本功比賽、限時備課比賽、課堂大賽、演講比賽等提升教師的學科育人能力。開展現代教育技術“訂單式”“校本化”培訓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引導教師轉變觀念,練好“互聯網+教育”基本功,掌握錄播室使用、觸控一體機、仿真實驗室、網絡直播課堂、網上辦公軟件以及各學科必要的信息技術工具和軟件,掌握數字教育教學資源的獲取、加工方法,強化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

6.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培養興趣與習慣養成相促進、羣體活動與項目競賽相協調、全面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全面提升學校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科技教育工作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學習素養、身心素養、審美素養、文學素養、創新素養、信息素養、生活素養和國際素養,培養品德高尚、人格健全、體魄健康、才藝廣泛、崇尚勞動、富有創新、實踐能力突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以學生為中心,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關注個體差異,培養學習興趣,每名學生至少參加一個社團。不能只關注升學有望的學生,引導每一名學生做好人生規劃,找到生髮點,為學生量身定製課程,渴望每名學生成才,幫其成才。注重學生習慣養成,加強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管理,引導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學習。

7.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提升管理評價水平。依靠制度管人管事,逐步優化學校的《績效考核方案》、《年度考核方案》、《教學效果及教學常規評價獎勵辦法》、《評先推優辦法》、《師德考核方案》、《職稱評聘方案》等管理評價制度,互相援引,構成評價體系,注重平常數據的採集,做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逐步實行積分制管理。

8.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完善家長委員會制度,家長委員會不僅是名譽機構,更是學校的助手,決策的參謀。採取家委會委員駐校辦公制度,參與學校決策。要求所有校級領導、中層幹部全部下沉到各班級中去,加入各班級羣,與家長積極互動,引導家長間的輿論,解決家長關心的問題。開設家庭教育空中課堂,互聯網+ ,助力家長家教水平提升。與家長做朋友,繼續落實全員育人制度,採取靈活機動的方式與家長溝通家訪,舉辦家庭教育大講堂,親子互動活動,為優秀教育家庭提供展示平台。

標籤: 精選 學校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ongzuo/kovo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