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彙總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彙總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彙總

在我們的校園裏,每年的六月註定是最深情、最濃烈的季節。我們又一批學子即將告別這片曾經揮灑青春的熱土,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離愁別緒的包圍中,也許你會傷感地哭,也許你會放聲地笑;面對未來的路,也許你躊躇滿志,也許你有些迷茫。但不管怎樣,所有的真情流露,都遮掩不住你們的美麗可愛和山大人特有的魅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方便大家閲讀與鑑賞!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1

親愛的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

大家好!

在這激情六月,我們隆重舉行x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你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圓滿完成學業!祝賀你們即將開始嶄新的人生篇章!在此,我還要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悉心教導你們的老師們,致以誠摯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

四年前,你們激情滿懷,帶着對大學的憧憬和未來的嚮往,作出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決定——選擇華東理工實現青春夢想,選擇讓華東理工見證你們的成長與榮耀。今天,你們再次面臨人生中一個重大選擇,將以一個全新的角色去開始新的人生旅程。也是從今天開始,無論是鮮花掌聲,還是風吹浪打,都需要獨自面對,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待留大家慢慢品味。此時此刻,大家和我一樣充滿感慨,我想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和大家聊聊天,作為最後一課的臨別贈言。

當走出象牙塔,真正步入社會,總不免感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想要堅守理想,卻又時時迷失。確實,這是一個快速變動的時代。我們國家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的路程,甩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我們的步伐如此之快,以致我們的精神和靈魂趕不上我們的步伐。昨天我們匆匆追求的,到今天可能便已經過時。明明我們正駐足青春綻放的年紀,卻忍不住開始緬懷青春。我們渴望成功,卻有時又分不清希望與慾望的區別。我們伴隨流星般的成功故事成長,卻又在日韓劇、穿越風中迷茫。我們無時不在幻想捨我其誰的成功之夢,卻又放任自己在網遊世界中夢幻遊蕩。我們忘了慾望是放縱和快感,而希望在於獲得內心的強大和幸福。

孟子説“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在這裏,我希望大家能夠明白:捷徑源自幻想,勤奮成就夢想。只有勇敢面對現實,在人生的砥礪中前行,才能如寒冬的臘梅戰霜傲放。

作為90後大學生,你們在快速變遷的社會環境中長大,視野開闊、思維敏捷、知識豐富、思想開放、自信從容,在過去的4年中,你們用青春與汗水、智慧與熱情、榮譽與夢想譜寫成就學校的驕傲,為青春歲月作出了多彩的註解。但有時候又缺乏足夠的毅力、耐心和韌性。當你們走進社會,直面現實,迎接你們的,也許就是鋪面而來的挫折和打擊,例如戀人分手、領導狠批……特別是在屢受挫敗後,你們是愈挫愈勇、迎難而上,還是患上網絡依賴症,像走投無路的鴕鳥一樣,讓自己鑽進網絡世界,尋求安慰與保護,繼續“躲進網絡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互聯網是人類社會最重大的創造之一,它極大便利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但同時也成為懶漢和懦夫的樂園。稍稍留意一下身邊,就能發現大批這樣的宅男宅女,他們在網絡遊戲中呼朋喚友、攻城掠地,在穿越小説中上天入地、翻雲覆雨,在影視劇中漠視着人生的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在虛擬的世界裏填補空虛、獲取滿足,卻對賴以生存的現實社會視而不見。他們不需要運動來保持身體的活力,也不需要閲讀以保持精神的滋養,這是一種自我意識的麻醉,一種精神上的病態,甚至墮落。

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也曾經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吸着鴉片,在藥物刺激產生的幻覺中飄飄欲仙,他們變得骨瘦如柴、麻木不仁,最終,他們和我們的民族一起,潰敗在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之下。19世紀的鴉片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喪權辱國,使得我們的民族再一次喪失了發展的機會,造就了百年落後的局面。

今年是甲午年,120年前,一場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嚴重的災難,創深痛巨。同學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你們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你們身上,承載着無數個人的夢想,無數家庭的幸福,承擔着復興民族的重任。但同時,我們不能不警惕:某些年紀輕輕的你們,也許會被網癮早早地奴役成耳朵失聰、頸椎僵直、指節變形、目光呆滯的一代。電腦、平板、手機……除了睡覺,我們中的很多人,幾乎無時無刻不面對着屏幕,他們的生活看起來豐富多彩,實際上單調得可憐:從一個屏幕切換到另一個屏幕,周而復始,但樂此不疲,徹底淪為“知識的機器、機器的奴隸”。歷史經常重演,但以不同的面目和形式出現。我希望同學們要做互聯網的主人,而絕不要做逃避現實的網蟲,不要淪落為“精神上的東亞病夫”,要在新的沒有硝煙的“鴉片戰爭”中浴火重生。

首先,希望你們能夠直面現實、理解現實、看清現實、改變現實、超越現實,始終保持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要知道,只有自由才能有所創造,只有獨立才能擔當責任。

我們接受高等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某個專業的知識或者為了某個文憑。更重要的是接受超越知識和文憑的思維訓練、思想薰陶和能力提升,讓自己走出“矇昧”的狀態,實現自我意識的啟蒙與覺醒,最終實現自由與獨立。真正的自由,是思維的自由;最徹底的獨立,是精神的獨立。

自由的思維是創新的動力。大學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己任。然而,實事求是地説,在這個方面我們任務艱鉅。我們的學生長期所接受的“格式化”教育,讓他們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讓他們失去了探索問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尤其是我們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到處資訊氾濫,當我們面臨問題時,我們甚至不需要思考,只要求助於網絡便能獲得一個答案。網絡在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弊端,它消滅了個人思維的能動性,把一切都予以平庸化。

自由的思維,它能夠突破加在我們自身的各種藩籬,創造出各種奇蹟。要知道,思維本質上是自由的,是多元的。過去我們常常講“知識就是力量”,而今後則要強調“思維才是力量”,試想如果我們沒有突破經典力學思維的束縛,沒有量子思維的創造,哪裏會有信息社會的到來呢?

思維要自由,而精神要獨立。無獨立,則無責任。先獨立,然後有擔當,否則,不僅不能承擔責任,反而會淪為依附,成為社會和他人的負擔。獨子一代,意味着擁有更多來自他人的關愛。然而,眾所周知,長久過度地享用甜食,會得糖尿病、人的器髒將被泡爛摧毀。而長久過度的關愛,會使人失去獨立的勇氣和能力!學會獨立,首先從關愛他人開始,嘗試在熙熙攘攘、人云亦云、人衝我跟的盲從濁浪中,冷靜分析並保持獨立。

其次,希望大家拋棄幻想的捷徑,用勤奮堅韌實現夢想。

希望一夜成名、一舉暴富,是不少人的幻想,以至於滿大街貼滿“速成培訓、包治、祕方、包學包會、不會退錢”的廣告,就連賭場愛招呼我們中國人也已成為一種風氣!我們不是缺乏創造力,我們創造力爆棚但瞄錯了方向,常常將創造熱情不斷投入到發現發明各類“捷徑”中,如走後門、幕後交易、編造關係網等,走火入魔,樂此不疲。有人偏偏不服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公理,硬要琢磨出一個比其更短的、驚天地泣鬼神的“捷徑”。這種行為,忽略了人類千百年來用汗水、鮮血凝成的常識、常規,忘記了道法自然的鐵律。

一個不斷走捷徑的人,往往會一步失空,跌入慘敗。失敗不可怕,而慘敗難康復。一個不斷走捷徑的民族,又會是一個不斷重複走彎路的民族。

捷徑等同於彌天大謊!只有勤奮堅韌才能成就夢想。因為勤奮和堅韌儘管緩慢,但它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和合理的速度調整偏差的方向,而捷徑如同道路超速,瞬息萬變,稍有不慎,車毀人亡;勤奮和堅韌意味着踏實可靠,縱有風浪,仍能前行,而捷徑意味着輕飄搖晃,一顆小石子的顛簸,亦可急速改變方向;勤奮和堅韌寓意着重心低、易平穩、重過程,而捷徑寓意着重心高、難平穩、重目標,常常使人忽視危險而趾高氣揚。在這裏,我用這些比喻,就是希望大家更進一步地理解“勤奮求實、勵志明德”的深刻內涵,並付諸於畢業後的行動上。

最後,希望你們勇於擔當,慎重承諾,忠於踐諾。承諾,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字,卻有着厚重的份量。我們説,當一個人能夠鄭重地對他人許下承諾,並盡其所能去踐諾履諾,他便可以視為真正值得信賴的人,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一諾千金等重承諾輕生死的美德。秦漢時期,古人從不輕易承諾,也不虛假承諾,即使在不可抗拒力面前,也忠誠並信守承諾,重諾守信成為品德高尚者的起碼道德,否則就為人所不齒。感人的史實如蘇武牧羊、趙氏孤兒等,千百年來一直為大家所傳頌,大家也已耳熟能詳。而西方1899年出版的《致加西亞的信》中羅文的故事,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在蘇武和羅文重諾守信背後,閃耀着責任與使命、忠誠與奉獻、敬業與堅定等人性的光芒。

同學們,你們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賦予你們,時代的光榮也屬於你們。今天,既是你們大學生涯的句點,也是你們人生道路的起點。我們從小便在父母、老師、朋友的承諾中長大。每個人自由而充分的發展一定體現在承諾的基石之上,既有對社會的承諾、對家庭的承諾,也有對責任的承諾。

今天,我希望大家許下對自己的承諾。我們應當抱着孟子“當今之世,捨我其誰”的氣概,勇敢地挑起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堅守心中的理想與道德,不讓自己成為一名“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今天,我希望大家許下對家庭的承諾。十幾年來,父母含辛茹苦、任勞任怨,滿懷期望地看着我們走進大學的殿堂。今天,我們終於順利畢業,從此真正走向獨立。我們必須滿懷感恩,肩負起家庭的責任,不要做“啃老”一族。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要組建自己的家庭,同樣要抱着對家庭的高度責任感,修身齊家,忠誠地守護愛人一生。

今天,我希望大家許下對社會的承諾。我們既是生物的人,更是社會的人,不可能離羣索居,因此,對所處的社會,我們天然地負有一種責任。我知道,同學們在大學期間就熱心公益,積極從事各種志願服務,希望同學們能夠繼續堅持,為這個社會增添一份愛心和温暖。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弘揚“勤奮求實、勵志明德”的校訓精神,愛崗敬業、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用成就托起夢想,用個人夢想,凝聚成中國夢想。我還希望同學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堅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誠信、友善,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尚。

同學們,你們正處在人生最璀璨的年華,你們有知識、有才華、有熱情,相信你們可以戰勝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能夠勇敢地面對現實,勤奮堅韌、勇挑重擔,忠於承諾。期待你們書寫出人生的精彩,母校永遠關注你們!永遠支持你們!

最後祝大家永遠快樂、健康、進步!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2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x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背起行囊再出發的重要時刻,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歡聚一堂,共同慶祝7267名同學圓滿完成學業。首先,我代表學校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幾年前,你們懷着人生新的夢想,來到湖南師範大學,在這裏度過了人生歲月中最美好、最值得懷念的時光。這片北緯28度的温暖土地已不知不覺承載了你們精彩紛呈的青春光景,那些領略名師學者睿智博學的經歷,那些早出晚歸如飢似渴學習知識的刻苦,那些宿舍裏貧嘴逗笑的卧談,那些桃子湖畔的愛情故事,那些風吹哪頁讀哪頁、此心安處是吾鄉的灑脱……你們的大學生活也許不像《致青春》中那麼跌宕起伏,不像《那些年》似的浪漫波折,但你們在校園每一個角落留下的歡笑和淚水,都將化作“我們那時的湖南師大”,成為大家心底永恆的青春記憶!

在你們求學的這幾年,儘管由於各種原因,學校沒有滿足你們的全部訴求,比如宿舍條件雖有改善但還是那樣擠,圖書館的自習空位還是比較少,校園車輛依然很多……在求學的幾年裏,你們雖有抱怨,但更多的是對學校給予了理解和支持,這種理解始終讓我感動。母校是什麼,母校就是那個無數遍被吐槽、離別時卻依然捨不得説再見的地方!

我們的校友、你們的學長劉同説:“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因為他知道我們最終會變成誰,最終的歸宿在哪裏。”不管你們今後是成功還是暫時的挫傷,不管你們是輝煌還是尋常,母校永遠在這裏等着你們!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校對自己的學子總有懷着一種純粹和永恆的牽掛。此時此刻,我想再囑咐同學們幾句話。

一是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很多人都想要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誰沒有從零開始的時候?在這個有着727萬畢業生的就業季,學校、專業、性別、户籍、住房、戀人,這些因素累加起來,讓人歡喜讓人憂。成功者都有一個艱辛的開始,洛克菲勒也曾是小助理,喬布斯住過車庫,李嘉誠當過推銷員,馬雲也經歷過大學聯考失敗。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在追求成功路上,如果你選擇奮鬥,我相信,那些阻力或必經的痛苦,都將變成你生活的饋贈,照亮並引領你人生的旅程。請不要在最需要吃苦的年華選擇安逸,無論在什麼時候,尤其在面臨低谷和挫折時,我希望你們不要停下奮鬥前行的步伐。

二是好品格是成功的起點。如今社會浮華,泥沙俱下,不少人在追夢路上被焦急和浮躁帶得越來越遠,開始信奉“羊跟大羣不捱打,人隨大流不挨罰”的庸俗“成功學”,讓自己變成了一個隨波逐流、不懂感恩的人。殊不知,品格之於成功,猶如血液之於人。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機遇、能力和學識很重要,但人的品格更重要。每個人的路都有千百條,不管你們選擇了什麼,我都希望你們行為坦率,即使做了錯事也要勇於承擔;無論是屈從生活壓力,還是保持生命尊嚴,我希望你們在面對各種誘惑的時候,不見利忘義,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三是出彩的人生需要懂得擔當。易卜生説:“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當我們步入社會,就需要思量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醜小鴨變成白天鵝,只要一雙翅膀;灰姑娘變成美麗公主,只要一雙水晶鞋,而你的青春理想要在現實社會開花結果,需要一份擔當的勇氣。沒有擔當,再好的種子,再好的土地和自然條件都難以長出碩果。你需要有同情心對待不幸的人們和社會的弱者,需要有愛心對待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周圍的人們,需要有責任感對待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在面臨困境時,要少些抱怨,多一些調整和適應,機遇尤其眷顧那些腳踏實地的人,希望你們腳踏實地從平凡崗位做起,唯有做得了腳底下的小事,才能成就頭頂的大事。

同學們,青春是一場難以忘卻的相逢,嶽麓山下曾經精彩的故事即將結束,這些故事也將註定成為你們一生難以忘卻的記憶,請理好思緒,背起行囊,向着新的夢想出發吧!

祝你們一生平安,幸福!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3

親愛的同學們:

六月的荔園,花開如火,荔枝紅透,又是一季的豐收。你們也將從荔園畢業,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祝賀你們!祝福你們!在此,我也特別向各位同學的家長和親友表示祝賀和歡迎,感謝你們來到校園與我們一起見證這個莊嚴的時刻。

近來,深圳大學在網絡上特別火。關於“深圳荔枝大學”、“深圳世界盃大學”的種種傳説被大家津津樂道。有心者會發現,這並不是深大第一次吸引公眾的眼球,深大還曾有過“空調大學”、“放假大學”的稱謂。深圳大學的學生事務中心、學生顧問團、校長午餐會、校長信箱等等都曾見諸媒體,引起社會關注。有心者還會發現,深圳大學已經進入全國就業前景最好的20所高校行列,畢業生畢業十年後的平均薪酬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1倍,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率位居第13,校友中的富豪人數位居第16,校友對母校的捐贈位居第7,學校綜合實力和知名度今年躍居廣東第4,等等。這些事實和數據指向同一個結論:這是一所真正以學生為本的大學,一所學校愛學生、學生愛學校的大學,一所紮根深圳依靠一屆一屆的畢業生積累起辦學聲望的本土大學。

這一切,源於深大的傳統和辦學理念。那就是始終將學生,將培養具有自主精神和獨立人格的學生作為辦學宗旨和目標。深大創校之初,就提出了“自立、自律、自強”的校訓。憑着“三自”精神,特區人在剛剛開放的邊陲漁村、在雜草叢生的荔枝林裏,建立了一所全新的大學,並且吸引了一批批優秀青年加入。她支持學生自辦銀行、郵局、洗衣廠,鼓勵學生半工半讀、經濟獨立;她支持學生組建自律委員會,鼓勵學生自我管理。她將象徵着“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的大腳丫,鐫刻在了深圳大學校名背後的牆上。從那時起,“三自”精神一直銘刻在深大的歷史中,也銘記在深大人的集體記憶裏,它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深大學子,激勵他們不畏艱難、奮力創業,追逐自己的夢想,建立屬於自己的事業。

就這樣,一個個有志青年在荔園的天空下默默地努力着,他們中醖釀着騰訊的想象、巨人的足跡。許多年後,一個來自四川農村的叫沈沾俊的年輕人,同樣也在追求着他的創業夢。他是你們的學長,x屆畢業生,他從大二開始自己的創業夢想,他想為盲人提供導盲眼鏡和盲人閲讀機。為了研發這個產品,家境貧寒的他前後做了9個學生的家教,掙到了買電腦的錢和自己的生活費。x年,沈沾俊和他的團隊進駐學生創業園,並得到學校十萬元的無償資助,他們曾在創業大賽中擊敗清華等多所國內高校代表隊獲得冠軍,並代表中國大學生到美國參加全球創業總決賽。現在,他們的產品已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並已取得年銷售數百萬元的業績。談到母校對自己的影響,他説,“深圳大學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會強迫你去成為什麼,而是關心你想成為什麼,並給你最大限度的支持,幫助你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去創造人生的價值”。我想説,改變他命運的,正是他自己,他依靠自己不斷的努力和堅持,一步步接近了自己的夢想。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三自”精神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問,現在是“拼爹”、“啃老”的時代,再提“三自”精神還有意義嗎?回答是肯定的。當今中國社會,複雜多變,各種思潮、各種現象不斷衝擊着人們的心理底線。一個二十多歲剛剛走上社會的青年人,如果沒有清醒的自我認識和堅定的人生信念,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很容易陷入迷茫、失去方向。正因為此,“三自”精神才歷久彌新、愈發珍貴。“三自”精神,強調自己的能動性,強調個人奮鬥和自我實現,而非出身、外在環境與條件的影響,這正是當今青年人最需要的積極的能量。“自立”,強調“獨立”,就是要依靠自己獨立面對人生。自立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無論家庭條件和個人能力如何,只有站上這個起跑線,才能真正依靠自己,開始與眾不同的人生。“自律”,強調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己承擔行為的責任。自律是一個人內心的道德準則和行為尺度,自律才能在面對各種誘惑時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出正確的選擇。“自強”,強調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強是走向成功的信念,從謀生存到謀發展,追隨興趣的腳步,為理想而奮鬥。一個人只有自立、自律、自強,才能成為一個成熟的人、一個正直的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而如果每個人都能竭盡全力,自我完善,實現自我價值,就能為家庭、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近,傳播學院的幾位畢業生再次讓我深受觸動。4月30日的深圳晚報史無前例地用頭版的八個版面報道了她們的畢業作品。副總編輯周智琛在編者按中這樣説,“我曾在一篇思考當今大學生活的舊文中寫道,‘從前的大學,一讀四年,影響一生;現在不了,入學是什麼樣子,畢業十年還是什麼樣子。’因為這件作品和這6位女生,我決定收回這樣的斷語。我相信,這樣的大學和大學生,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期待。”

是什麼樣的作品,贏得了如此高規格的禮讚?又是怎樣的6位女生,改變了一個媒體人對一所大學和當代大學生的看法?在瞭解了彭步雲、劉詩穎、郭家虹、林玲玲、陳曉璇、李明子這6位女生的故事後,我也不由得對她們表示敬佩。就是這6位90後的女生,為了完成關於深圳漁村的調查,6個月起早貪黑,跑遍了深圳大大小小的漁村,累計行走兩千多公里,相當於用腳步丈量了十個深圳海岸線的距離。她們用獨立的調查和思考,表達了對城市發展、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審視,發出了積極的富有深度的聲音。她們用自己的勤奮、努力和紮實的專業功底,贏得了社會的肯定。我想,這種不畏困難、獨立工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三自”精神的最好寫照,正是深大學子走上社會應該具備的素質和本色。

同學們,今天的你們,即將從深大出發,走向不一樣的未來。希望大家從這所大學帶走的,不僅僅是關於空調、荔枝和世界盃的記憶,希望大家能從深大的歷史和文化中得到啟示,帶着“三自”精神,踏上人生旅途。有了這樣的精神,你將能夠以積極的行動、平靜的心態克服可能遭遇的冷漠、迷茫、失落和空虛,主動成為自己生活的英雄,而不是在環境中被動地隨波逐流。希望你們成為自立的一代、自律的一代、自強的一代,希望你們擁有更充實也更幸福的人生!

同學們,告別荔園,告別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你們每個人的心裏一定都充滿了不捨和眷戀。學校對你們也是如此。但依依惜別,終有一別。今年是馬年,藝術設計學院的師生為你們精心設計了一匹小馬錶達美好的畢業祝願。就讓“三自”精神為這匹馬插上隱形的翅膀。助大家策馬山川,一路馳騁,成就屬於你們的未來!

再見,同學們,一路珍重!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4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個令人高興的日子,校園裏到處都充滿了歡聲笑語;今天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全校的師生員工都在依依不捨中為我們x屆畢業的同學們送行。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同學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祝賀大家畢業了!

四年前,從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起,你們的人生開始與南京大學血脈相連。在過去的四年中,你們將最美好的人生年華,將自己這一段“終將逝去的青春”,永遠定格在了南大校園。四年裏,你們從青澀懵懂成長為成熟自信,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蜕變;你們積極主動參與“三三制”本科教學改革,通過修習精彩紛呈的新生研討課、博採眾長的通識教育課和教研相長的學科前沿課,學會了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完成了從應試思維到創造思維、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的轉換;你們勇於創新、追求卓越,在“挑戰杯”以及其他全國性、國際性學科競賽中過關斬將、摘金奪銀;你們以校為榮、愛校如家,在小百合上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建言獻策,為學校的辦學成就歡呼雀躍;你們關愛同學、尊敬師長,為有困難的同學奔走募捐、奉獻愛心;你們踐行責任、回饋社會,定期探望陪伴孤寡老人、殘障兒童,在亞青會上揮灑汗水;你們勇於挑戰、迎難而上,面對最難就業季充分展現了南大學子的自信與風采,脱穎而出、嶄露頭角……四年大學時光轉瞬即逝,但你們在母校的點點滴滴令人難忘,值得母校永遠回憶和珍藏。母校將永遠想念你們,x屆的校友們!

在今天臨別之際,專程前來為同學們送行的,除了母校的師長,還有部分同學的家長。看着他們臉上幸福的笑容、眼中閃爍的淚光,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春晚後那首傳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樸實無華的歌詞唱出了我們內心最為柔軟的情感,唱出了我們對父母大愛的深深感激,令人動容,發人深省。父愛如山,母愛如海,在同學們成長成才的背後,凝結着父母含辛茹苦的陪伴,嘔心瀝血的操勞。在此,我請同學們以最熱烈的掌聲,向你們的父母致以最衷心、最深情的感謝!

同學們,立德修身乃處世立業之本。今年五四青年節,x在重要講話中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給廣大青年提出了崇德修身的明確要求。“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藴育了博大精深的優良道德傳統,其中孝道作為“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德之本也”,是中華傳統道德體系中的核心理念與首要精神,是做人的最起碼要求和處世的最基本規範,是其他一切美德的基礎。青年學子崇德修身,我認為必須首先從“孝”做起,將孝道作為同學們走向社會後必須要扣好的“第一顆釦子”。

按《説文解字》的解釋,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現的“孝”字是一個會意字,上為“老”、下為“子”,其本意為“善事父母”。“孝”作為子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善行美德,源自人類血緣親情的純真摯愛,源自人性中最純良、最本真的自然。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皆以“孝”為切入點,兒童啟蒙開篇便有“第一當知孝,原為百善先”的諄諄教誨。孝是博愛之始,從躬身侍奉、敬愛父母做起,再推己及人、推恩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用於社會、國家和民族,匡扶正義、救世濟民,使孝道得以昇華,擴展為具有社會普遍意義的行為準則,成為治理天下、和諧社會、和睦民眾的至德要道。孝道傳承,綿延百代,縱貫千年,牢牢紮根於中華大地,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文化精髓。

但是,我們無不憂慮地看到,伴隨當代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劇烈轉型,傳統的道德體系尤其是孝道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城鎮化改變了原有家庭生活模式與鄰里關係;知識經濟挑戰着長輩文化的權威價值;信息社會深刻影響着傳統人際交往方式;高居不下的離婚率侵蝕着家庭温情;獨生子女一代的特殊成長經歷催化了代溝衝突……加之物慾至上、功利主義、西方自由主義等思潮的衝擊影響,一些人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家庭親情日趨淡薄,孝道倫理日益缺失,傳統美德日漸失落,不孝父母、虐待老人、忤逆長輩等拷問社會基本道德準則、觸動做人良知底線的現象一再發生,甚至連“留學生刺母”、“嗜賭孫子殺害奶奶”等觸目驚心、駭人聽聞的惡性案件也時有報道。因此,重塑、弘揚新時期孝道已是刻不容緩。

首先,這是繼承中華民族傳統倫理道德的歷史需要。在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進程中,傳統倫理道德也在經歷着與時俱進、革故鼎新的洗禮。重塑新時期孝道,一方面要繼承其中善事父母、仁愛孝悌、憂國憂民等超越時代的精華要義,堅守和發揚其中永不褪色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要批判、改造傳統孝道中過時、消極、保守的內容,堅決摒棄其中迂腐甚至反人性的三綱五常、愚忠愚孝。不同於傳統孝道的刻板固守、唯老是從,新時期孝道強調代際平等、相互尊重,既要繼承傳統孝道中閃耀人性、文明光芒的部分,又要推陳出新,呈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其次,這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需要。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着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提倡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汲取豐富營養”。孝道是中華民族最樸素的價值觀念、最古老的道德準則、最基本的社會認同,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又藴含着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厚滋養。教育的“教”字,就是“孝”和“文”的結合。“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孝道與其他美德一脈同源,互為表裏。無法想象一個不念父母養育之恩的人,怎麼可能去真正熱愛祖國、感恩生活、幫助他人?倡導新時期孝道,在充分喚醒公民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培育“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公民價值追求,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重塑與弘揚新時期孝道也是“銀髮中國”困局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國家”之列,老齡人口數量持續攀升,“銀髮浪潮”滾滾而來。在“未富先老”的社會背景下,面對老年人養護、醫療等公共設施仍然欠缺,老年人保障體系與制度建設仍然薄弱等現實困境,面對“四二一”家庭模式常態化所構成的“倒金字塔形”養老格局,在政府不斷強化社會保障功能的同時,重塑與弘揚新時期孝道是時代的必然。大力提倡與發展以“孝”為核心的家庭養老文化,促進家庭成員間的代際互動與情感交流,確保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不僅是當下“銀髮中國”困局的基本選擇,也是國際社會高度認同與稱頌的“中國模式”。早在x年,馬德里“老齡問題國際行動計劃”就特地將模仿中國模式的“提倡子女贍養父母”方案正式納入了向各國政府提出的建議之中。

回顧南京大學110餘年的辦學歷程,最本色的“誠樸”傳統與孝道中的基本精神內核始終一脈相承。一代代南大人堅守“誠樸”傳統,誠心正意躬身盡孝,努力回報父母和社會,成為自覺自省的孝道踐行者。在上個月母親節,我看到同學們將承載着思念與感恩的700多張明信片寄給遠方的媽媽,我被你們感動了,我忽然明白了“孝”的基因一直流淌在我們南大人的血脈深處,歷久彌新。你們才是南大的驕傲。最後我想給同學們提點期望。

一是希望你們“堅守孝心,自立自強”。孝由心生。踐行孝道需孝心驅動,以自立自強為前提和基礎。只有自立自強,獨立地為人處世,才有可能離開父母護佑,讓雙親真正卸下養育我們多年的重擔;只有自立自強,拒絕啃老,才有可能回饋父母,讓我們成為他們晚年的堅實依靠。自立自強也是堅守孝心的體現。我們擁有獨立人格,頂天立地,是父母最大的期盼;我們體魄強健,內心陽光,是父母最大的寬慰。儘快成為獨立的人、成熟的人,不給父母添負擔、找麻煩,就是堅守孝心的最好體現。

二是希望你們“踐行孝義,敬養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給父母的愛是最不可拖延的愛。同學們日後不論工作再忙,壓力再大,一定要惦記着為父母多盡一份孝心,多給一點關心: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封鴻雁傳書,也許就是工作之餘的一聲問候電話;也許是精心準備的一桌團圓大餐,也許就是你親手沏的一杯清茶;也許是風景名勝的一次快樂之旅,也許就是家門口一次陪着散步;也許是病榻前的日夜守候,也許就是一次隨意的膝邊聊天;也許是其樂融融的一次合影,也許就是對爸媽説的一句話“對不起,我錯了”“謝謝你們,我愛你們”……在“孝”的天平上,它們是等值的。x年韓國著名作家申京淑的小説《請照顧媽媽》獲得了亞洲文學獎,取得了韓國文壇上少見的商業成功,已經在19個國家出版發行。成功的祕訣就是它觸及了人內心深處因孝順而產生的內疚那根脆弱的神經。實際上,孝順是人類共同思考的話題。

三是希望你們“弘揚孝道,引領正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就在於革故鼎新,影響和引領社會方向。同學們作為南大的畢業生,值此社會和時代變革之際,自當挺身而出,勇立潮頭,不僅成為新時期孝道的踐行者,還要成為新時期孝道的引領者和示範者。春風化雨,浸潤人心,傳遞孝悌與仁愛的自覺,激發見賢思齊的能量,讓社會美德與正氣在人們心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同學們,臨別依依,此情難捨。母校期待着,當你們多年後重回南大時,帶回來的不只是出色的工作業績,更有你們堅守孝心、踐行孝義、弘揚孝道的故事,母校將因此而倍感驕傲和自豪!最後,祝福同學們愛情美滿、生活幸福、事業順利、鵬程萬里!祝各位老師、家長、來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2020大學校長畢業致辭5

大學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為畢業之後面臨的社會非常現實。從明天起你們大部分同學就要離開校園,走入社會,臨別之際,我作為校長,應當贈送你們臨別寄語。在這裏我不想用華麗的詞語來堆砌贈言,只講兩個故事共勉。

第一個是關於不同大學文化培養出不同風格學生的故事。上司給下屬佈置工作,某著名綜合性大學的畢業生聽完後,還沒動手開幹就給上司講了一大通“理論”,論證上司佈置的工作有缺陷,建議上司應該這樣,應該那樣,老闆對此極為不快,影響了這個畢業生的升遷和發展,不是炒魷魚就是被炒;另一著名理工科大學的畢業生,等上司交代工作完畢,立馬錶態保證在規定期限內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後才給上司談他是如何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並提了很多創新性的建議,所以這個學生得到了重用,並且這個高校產生了很多大領導、大老闆、大人物;我們重大的畢業生呢,接到任務後,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循規蹈矩地完成了所有工作,但做完就完了,沒有把如何創造性的完成任務向上司講,也沒主動給上司提建議,所以重大的畢業生大多成了總工程師或副手,沒有產生太多的大人物。講這個故事,我是想提醒同學們,埋頭苦幹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因為埋頭而默默無聞,淹滅了你們的創新意識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希望你們既要傳承“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的重大精神,也要弘揚“求知、求精、求實、求新”的重大學風,甩掉第一個,趕超第二個,用你們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敢為人先的膽略去展現新一代重大人的風采。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我自己的故事。我89年赴美國學習,剛去的時候每個月只有420美元的生活費,生活相當拮据。於是,我埋頭苦幹了1個月,完成了4篇研究報告,並且每天我堅持早起到實驗室,導師每天晨跑的時候都看到我在工作。導師見我這個中國人如此刻苦,問我在美國生活有無困難,我如實説:“錢太少了!”,導師覺得找這麼個助手不容易,立馬決定從第二個月開始再給我每月x美元的補貼,使我在那個年代一個月就成了萬元户。我想告訴同學們的是什麼呢?我想告訴同學們在任何崗位,首先要苦幹做出一番成績,有了資本後,要主動地尋找一種合適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訴求,體現自己的價值。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即將離開母校,各奔一方。“喊樓大戰”上演最後的瘋狂,“散夥宴會”兩眼淚茫茫,“畢業留影”定格美好的回憶,“叫賣舊物”傳承節約的風尚,無一處不流露出大家對大學生活以及老師和同的眷戀與不捨。一朝重大人,永遠都是重大人。請你們記住,無論你身在何方,無論你身居何職,當你成功時,請你告訴我們,母校會為你歡呼、與你分享;當你失落時,請你告訴我們,母校會為你分憂、為你祝福;當你思戀母校時,請你告訴我們,母校隨時歡迎你,迎你回家看看。母校將是你們人生旅途中永遠的港灣、堅強的後盾、温暖的家!

同學們,千言萬語,難以訴説心中深深的離別之情;萬語千言,難以表達心中真摯的祝福之意!我相信,今天,你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一定因為你們而驕傲!

再見了,同學們!祝你們一帆風順,鵬程萬里,一生平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9vq6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