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1

1、加強領導。建立由校長任組長,由副校長、班主任為成員的'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全校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工作。

2、教育學生飲水飲食要注意衞生,預防食物中毒。

3、教育學生右側通行,走人行道,路上不搶道,不玩耍打鬧,注意交通安全。

4、各班主任要教育學生課間活動不追逐打鬧,不違反規定在樓梯處亂跑,不在樓上扒窗外望。不玩有危害他人的玩具,不準在校園內燃放鞭炮。

5、安全教育的時間可確定在校、班會、晨會中,可在集體組織的活動之前,也可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6、財產管理確定專人負責,財務檔案由主管會計負責,現金由出納員負責。各個辦公室的資料、物品、設備均由各個教研組長或辦公室主要負責人負責。教室一切物品、設備由班主任負責。

7、後勤處設有校舍、設備檢查記錄,每月檢查一次,若發現有危險應及時停用或維修,特別是夏季汛期,要提前做好防洪、防澇工作,確保師生安全。

8、放學時各班要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不提前和託後放學,且以班級為單位站隊放學,由值日者組織,一律通過學校正門。

9、嚴禁學生學騎自行車或摩托車上路。

10、值日教師要認真負責,非學校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學校。非本校及本校人員的機動車輛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或穿行學校。經許可進入學校的車輛要按規定路線行駛,不得影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

11、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學校周圍從事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聲)環境的生產經營活動。

12、不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依傍學校圍牆或房牆構築建築物。不允許在學校門前和兩旁設置停車場、擺攤設點、堆放雜物。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2

為了強化學校安全工作,進一步明確責任,特制定安全責任制度如下:

一、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學校各項安全工作。

二、校長安是全工作第一責任人,負總責。分管安全的副校長和分管具體工作的人員負直接責任。

三、學校門衞要忠於職守,嚴格入門登記制度,不經過學校領導同意,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入內。對於因責任心不強和玩忽職守造成的安全事故要承擔主要責任。

四、保安人員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坐班,維護好學校秩序,保證校內人員和財產安全。

五、總務處要定期檢查全校的門、標誌牌和體育設施等,保證學校正常教學安全。遇到災害性天氣,負責做好安全防範工作,減少損失。對於因工作不力造成的損失、學生傷害事故,要追究其賠付責任。

六、國際兒童節校內電工必須定期檢查校內用電設施,確保學校正常、安全用電。對於因工作失誤造成的損失要承擔主要責任。

七、學校認真執行《食品衞生法》,嚴格監督檢查學校的衞生工作。食品工作人員要定期查體,定期檢查學校周圍商店的進貨渠道,杜絕“三無”產品。從食品的採購、運輸、儲存、留驗,到學校是否符合衞生標準,從業人員是否符合衞生要求等每個環節實行完整的過程監控。對於違反規定,造成事故者,要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八、工作人員要提高安全意識,作好防範工作。嚴格進貨渠道。認真作好防火、防盜、防投毒工作。對於責任不強造成的事故,要承擔主要責任。

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人員,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全面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對於工作疏忽,教育不力造成的安全事故,要追究其連帶責任。

十、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負有對學生經常進行安全教育的責任,教育的內容要記錄在案,發現學生有異常現象應時教育或報告,特別是對於厭學、逃學甚至輟學的學生要隨時掌握其動向並記錄在案。班主任要在本班確立安全信息員,以便及時掌握情況。對輟學的學生要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工作,並讓家長簽字。班主任對於本班學生在校期間發生的安全事故負有直接不可推卸的責任。任課教師對在上課期間發生的安全事故負有直接責任。

十一、學校制定安全應急預案,舉行校內活動到校外活動要做到人員、措施、預案、責任全落實。

十二、學生家長要對學生離校期間的安全負監護責任,對於監護不利造成的安全事故,學生家長負全部責任。

十三、學生不得違反學校規定禁止騎機動車輛上學,如果騎機動車輛上學,造成的安全事故,由自己負全部責任。

十四、學校師生、家長要嚴格遵守簽定的目標責任書的規定,切實增強安全意識,保護好師生人身、財產安全。

以上條款違反者視情節輕重,給予記過、賠償、暫緩晉職等處分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學校安全教育制度3

六、不在公路上學騎單車,不騎單車載人;

七、不在上學和放學路上玩耍、逗留;

八、不在井邊、高壓電線下等危險地方玩耍;

九、學習期間,不玩電子遊戲;

十、不抽煙、不喝酒、不看黃色書畫、不搞不正當活動

標籤: 學校 教育 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r15jq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