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基於形勢與政策的糧食安全生產論文精品多篇

基於形勢與政策的糧食安全生產論文精品多篇

基於形勢與政策的糧食安全生產論文精品多篇

基於形勢與政策的糧食安全生產論文 篇一

按照《寶興縣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寶興縣2019年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各項指標細化方案》的通知(寶糧安辦發〔2019〕4號 )要求,穆坪鎮高度重視,把糧食生產工作擺上了重要位置,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為重點,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核心,依靠科技,提高了糧食生產水平,加大力度,落實了各項政策措施,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7903畝,糧食總產量1895噸,圓滿完成了年初下達的目標任務。現將具體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目標明確、責任落實

為實現糧食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鎮黨委、政府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全面分析了糧食生產面臨的形式,針對薄弱環節,重點抓緊抓好。堅持“穩定糧食生產面積,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揮區域優勢,優化品種品質結構,確保總量供還應平衡,保護糧食生產能力”的原則,立足抗旱狠抓早,面向市場調結構,推廣先進適用避災增產技術,擴大複種面積,嚴格控制非農佔地。

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我鎮將糧食生產面積和產量分解到了各村,並簽訂了糧食生產目標責任書。

二、落實播種面積,提高糧食產量

我鎮把恢復和增加糧食播種面積作為糧食生產的重點,通過增加間套、輪作、擴大複種等途徑增加了糧食播種面積,並大力宣傳復耕優惠政策,隨着糧食價格的上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普遍提高。全年以來,小春糧食播種2984畝,畝產114.9公斤,總產量343噸;大春糧食播種4976畝,畝產311.9公斤,總產量1553噸。

同時,按照《寶興縣2019年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各項指標細化方案》中涉及我鎮工作的進行了自評打分,評分結果為滿分。

淺談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論文 篇二

《中國海洋安全形勢分析》

摘 要: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黨的報告明確指出“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當今國際海洋形勢正在發生重要變革,這對中國的海洋戰略的構建與發展既是機遇同時又是異常嚴峻的挑戰。因此,分析當前中國周邊海洋安全形勢,把握中國海洋安全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對中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構建,海上力量的大力發展以及國家海洋權益的維護至關重要。

關鍵詞:海洋安全;海洋戰略;周邊海洋形勢

當今國際海洋形勢的重大變革主要表現為世界各主要海洋國家紛紛加強和調整海洋政策;《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的正面效應與負面效應同時顯現;以海權角逐為核心的海洋地緣戰略爭奪不斷加劇;海洋領域的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影響日益凸顯。①在此背景下,亞太各主要大國紛紛調整其海洋戰略,同時,隨着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美國對亞太地區強勢迴歸並高調介入中國周邊海洋爭端問題,而與中國存在海權爭端的主要國家也藉此機會不斷升温爭端問題,使得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呈現出明顯惡化之勢,中國周邊海洋形勢面臨着巨大壓力和異常嚴峻的挑戰。

一、亞太主要大國海洋戰略的調整

(一)美國海洋戰略的調整

冷戰結束後,作為藍色海洋上的一枝獨秀,美國為了保住其“海上霸主”地位,愈加重視維護自己的海洋權益,積極調整和制定新的海洋戰略,不斷強化其全球海洋強國地位。2000年7月,美國政府出台了《2000年海洋法案》,為制定美國在新世紀的海洋政策提供了法律保障。2004年12月17日,布什總統向國會提交了《美國海洋行動計劃》,對落實《21世紀海洋藍圖》提出了具體措施。《21世紀海洋藍圖》和《美國海洋行動計劃》的制定,為21世紀美國海洋戰略奠定了基礎。2009年6月12日,上任不到半年的奧巴馬總統發表總統公告稱:“本屆政府將繼往開來,採取更加全面和綜合的方法來制定國家海洋政策。”②“9·11”事件後,隨着海洋安全的重要性和優先級不斷提升。海岸警衞隊很快就併入新成立的國土安全部。2002年頒佈《海岸警衞隊國土安全戰略》,進一步提升海岸警衞隊現代化水平,維護美國的海洋秩序和海上安全。2005年9月美國發布《國家海上安全戰略》白皮書,第一次在國家安全層面提出海上安全戰略,全面闡述美國面臨的海上安全威脅、美國海上安全的戰略目標以及應採取的戰略行動。2007年10月,美國發布《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的新海上安全戰略,突出強調了要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海上安全秩序,維護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國家利益。

(二)俄羅斯海洋戰略的調整

進入新世紀以來,重建海洋強國已經成為俄羅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總統普京上台後明確指出,俄羅斯只有成為海洋強國,才能成為世界大國。為了改變由於蘇聯解體而導致海上實力下滑的現實,實施了一系列重振的措施。2000年3月,普京以總統命令的形式頒佈了《2010年前俄聯邦海上軍事活動的基本政策》。同年4月,俄羅斯頒佈了《俄羅斯聯邦海軍戰略(草案)》,正式承認並使用了“海軍戰略”這一概念,提出了海軍要面向世界大洋的戰略構想。隨後,《俄聯邦海軍未來10年發展規劃》、《俄聯邦海洋學説》等文件也紛紛出台。2001年7月,普京批准了《俄羅斯聯邦至2020年海洋政策》,全面闡述了俄羅斯的國家海洋政策實質、原則、內容及其實施手段,確立了普京時代俄羅斯海洋安全戰略的總體思路。2007年夏天,俄羅斯“庫茲涅佐夫元帥”號航母又重新恢復值勤戰機起降任務,表明俄羅斯重新樹立海軍實力的征程已經開始。普京從遠東地區戰略利益出發,俄羅斯將太平洋艦隊作為重點發展的艦隊併為俄羅斯武裝部隊提供現代化武器系統,計劃到2020年將現代化武器系統所佔的份額提升至70%。目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佔俄海軍兵力的27%。通過“東進”戰略積極謀求向太平洋進行滲透,並大力發展海上力量尤其是海上戰略核力量,從而維護附近海域以及海上通道的安全。

(三)日本海洋戰略的調整

冷戰結束後,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更加重視海洋問題,並將海洋問題提升為國家戰略。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國家海洋政策的基本框架。2004年,日本發佈了第一部海洋白皮書,提出要對海洋實施全面管理。2005年,“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財團”向政府提交了《海洋與日本:21世紀海洋政策建議》,主要包括:樹立海洋立國思想;制定日本海洋基本法,完善海洋法律體系;強化和完善海洋行政管理與協調機制;加強對包括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在內的海洋“國土”的管理;積極參與和引導國際事務;加強海洋教育和海洋意識宣傳。③這份文件的發佈標誌了日本海洋戰略已經成型。2007年,日本通過了《海洋基本法》和《海洋建築物安全地帶設置法》,其中要求政府,“全面保護我國正當擁有的領土,同時為保護作為海洋國家日本的利益而構建海洋新秩序,為此必須全力推進外交以及各種政策。”④這兩個法案的出台,基本完成了日本“海洋立國”的法律化,為日本加強對海洋利益全面控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基礎。在海上安全方面,日本借美國不斷推進重返亞太戰略之機,不斷強化日美同盟,進一步擴大日美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2012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未來五年海洋基本戰略計劃大綱,明確提出進一步強化日本海上保安廳和海上自衞隊的力量,確保其海洋安全。

(四)印度海洋戰略的調整

作為主要的印度洋國家,地處南亞的印度一直有着濃重的大國情結。21世紀初以來,印度根據地區安全形勢和國家發展的實際情況,將海洋作為實現強國戰略的突破口,制定了其海洋軍事戰略。憑藉自身地緣優勢和其獨特的國際地位,印度通過多種手段在試圖控制印度洋的同時,還將觸角伸向太平洋,積極拓展戰略空間。2004年印度頒佈的《印度海洋學説》和2007年頒佈的《自由使用海洋:印度海洋軍事戰略》標誌着21世紀初印度海軍戰略理論已形成體系並逐漸走向成熟。與此同時,印度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推進其海洋軍事戰略。首先,加強印度洋及其周邊海域的戰略部署。印度將印度洋視為其戰略區域,提出“整個印度洋盆地——從北面的波斯灣到南面的南極洲,從西面的好望角及非洲東岸到東面的馬六甲海峽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羣島——都是印度的戰略周邊”⑤。為此,印度不斷加強其海軍力量,鞏固其對印度洋沿岸中小國家的海上優勢。其次,通過“東進戰略”謀求向太平洋進行滲透。印度於1992年正式提出“東進戰略”,特別強調南中國海重要的戰略價值。近年來,隨着國際社會反恐軍事行動的全面展開和海盜問題日益凸顯,印度不斷加強與美、日、澳等國的軍事關係,以應對非傳統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為由向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地區滲透,不斷推行其“東進戰略”。

二、中國周邊海洋安全面臨的壓力與挑戰

(一)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給中國海洋戰略發展帶來壓力和挑戰

2009年,隨着奧巴馬政府不斷推進“重返亞太戰略”,美國強勢迴歸亞太地區,給中國海洋戰略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首先,擠壓我國海洋戰略空間。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重心之一就是防範和遏制中國崛起,進而維護其霸權和地區影響力。為此,美國積極強化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軍事盟國的關係,並積極構建所謂“島鏈”的軍事戰略部署,強化對中國的軍事威懾,防範和遏制中國發展壯大。其次,威脅我海上通道安全。從我國東部沿海和南海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的西行航線堪稱我國“海上生命線”。我國80%以上的石油進口依賴這條要道,一旦這條航道出現安全問題,將使中國的經濟發展受到重創。隨着美國戰略重心的東移,美國不斷加強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這給我國帶來了巨大而直接的軍事壓力和海上通道安全風險。最後,利用地區性衝突牽制中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一個突出的內容就是高調介入與中國有關的海洋爭端問題,不斷抬升中國海洋爭端問題的熱度,進而達到牽制中國的目的。在南海方向,美國積極介入南海爭端,強化在南海周邊軍事存在,加大與東盟軍事合作,促使南海問題向多邊化、國際化和複雜化方向發展,以此維持南海地區的戰略平衡,增加我國解決南海問題的難度,削弱我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在東海方向,美國還藉助釣魚島問題挑起中日矛盾,並藉此不斷強化美日同盟關係,遏制中國發展,進而維護自己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主導地位。

(二)中日釣魚島與東海海洋劃界爭端問題持續升温

日本與中國存在着釣魚島主權爭端和東海海域劃界問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台灣島的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對此中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而日本加強對釣魚島列島的實際控制,監視和驅逐在釣魚島海域作業的中國漁民,多次挑起釣魚島主權紛爭。對日本來説,保衞其所謂“釣魚島領土”被認為是其國家安全政策的核心,因此日本極為重視釣魚島爭端和東海海域劃界問題。近年來,中日釣魚島問題不斷升温,尤其是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顧中方一再嚴正交涉,宣佈“購買”釣魚島及其附屬的南小島和北小島,實施所謂“國有化”。中國政府對此嚴正聲明,日本政府的所謂“購島”完全是非法的、無效的,絲毫改變不了日本侵佔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絲毫改變不了中國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土主權。日本政府推動購島和中國對此的強烈反應使得釣魚島問題不斷升温,中日關係也隨之陷入谷底。

(三)南海爭端問題日益加劇

南海爭端問題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因一些南海周邊國家對中國南沙羣島全部或部分島礁提出領土要求並非法侵佔部分島礁而產生的領土主權爭端,二是因南海周邊國家提出的海洋管轄權主張重疊而產生的南海部分海域的劃界爭議。⑥南海爭端自產生以來一直爭議不斷。2009年,隨着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不斷推進,東南亞相關爭端國家不斷挑起南海事端,使得南海爭端問題日益加劇。尤其是2011年以來南海問題不斷升級。先是中國漁船在南沙羣島及其附近海域正常作業時,遭到越南武裝艦船的非法驅趕,引發中越兩國的外交抗議和相互指責。隨後,越南不僅通過實彈演習、頒發最新徵兵令等挑釁行為來顯示“主權存在”,而且在河內連續爆發數次反華示威遊行。2012年,越南通過新《越南海洋法》,企圖為越南在南海的非法主張披上合法外衣,加劇了中越南海爭端的局勢。菲律賓方面計劃將南海更名為“西菲律賓海”,並宣佈出動海軍拆除了中國在南海部分島礁上“非法設置的標識”。2012年,菲律賓挑起中菲黃巖島爭端,使得南海問題進一步升温。

三、中國應積極構建海洋強國戰略

黨的報告明確指出“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21世紀是海洋世紀,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正在成為一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而一個世界大國則必須是海洋強國。從我國的海緣形勢來看,我們國家既面臨着海域劃界和海上資源的爭議與糾紛,又有實現祖國統一的艱鉅任務。從國家發展戰略角度來看,我國需要有效地保障我國石油運輸的海上戰略通道的安全,從而維護我國日益擴大的海外利益。因此,中國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構建海洋強國戰略,在戰略的高度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使中國要更好的走向深藍,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海洋權益。

注 釋:

①③劉中民。國際海洋形勢變革背景下的中國海洋安全戰略[J]。國際觀察,2011(3)。

②劉佳、李建爽。新世紀以來美國海洋戰略調整及其對中國的影響述評[J]。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12(4)。

④高蘭。日本海洋戰略的發展及其國際影響[J]。外交評論。2012(6)。

⑤馬孆。試析印度的海洋戰略[J]。太平洋學報,2010(6):76.

⑥中國南海研究院。南海問題面面觀[M]。北京:時事出版社,2011:3.

基於形勢與政策的糧食安全生產論文 篇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6月27日給安徽省太和縣的種糧大户徐淙祥回信,向當地的鄉親們表示問候,對全國的種糧大户提出殷切期望。__以來,我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愈加夯實。作為新時代基層幹部,自當始終牢記國家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更加熱愛新時代“三農”工作,鑽研“三農”理論知識、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創新“三農”工作方法,團結帶領廣大種糧大户在敬業奉獻、精益求精、敢闖敢試中為“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敬業奉獻”中確保“糧食安全”。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羣”“忠於職守”的傳統,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的一生始終要“執事敬”。眾所周知,“三農”工作“多、繁、雜、忙、細”,一些年輕幹部剛走上基層工作崗位,或者在基層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浮躁、埋怨、當“逃兵”等現象。因此,只有廣大基層幹部對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懷有摯愛之心,從事即十分熱愛黨的“三農”事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新時代“三農”工作中去,發揚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全心全意服務“三農”,持續為推動新時代黨的“三農”事業特別是國家糧食安全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大正能量。

在“精益求精”中確保“糧食安全”。“三農”工作也是政治性、時代性、專業性等很強的工作,不僅要掌握日常的“三農”業務工作,還要及時掌握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新思想、新政策、新要求等。正所謂“藝痴者技必良”,廣大基層幹部只有像“金剛石”那般,在實踐的熔爐中不斷打磨、鍛造自己,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成為新時代黨的“三農”工作的“行家裏手”;才能在新時代“三農”工作中厚積薄發,在平常時期“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時刻為推動新時代黨的“三農”事業特別是守好國家糧食安全站好崗、盡好責。

在“敢闖敢試”中確保“糧食安全”。__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兩藏”戰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緊緊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夯實糧食生產物質基礎,糧食產能穩定提升,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0年再上一個千億斤新台階,2021年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人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3公斤,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一切沒有一項不是在敢闖敢試中助推完成的。在新的趕考路上,廣大基層幹部同樣也會面臨諸多的新問題新挑戰,唯有保持敢闖敢試的精氣神,在傳承中大膽創新,迎難而上、攻堅克難,才能不斷開拓新時代“三農”工作新方法新舉措,助推新時代黨的“三農”事業特別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進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

基於形勢與政策的糧食安全生產論文 篇四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一個裝滿的“糧罐子”,給予我們面對“大變局”的底氣。我們要深知“種子”與“耕地”在糧食安全中的關鍵作用,既要大力研發優質的國產種子,也要嚴格保護耕地的數量與質量,實現兩手都抓,兩手都硬。然後善用“科研成果轉化”,以“合力”之勢產生“1+1>2”的神奇效果,把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牢牢抓緊。

抓牢攥緊“種子”這個“1”。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要弘揚袁隆平等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十年磨一劍,久久為功,把這件大事抓好。由於種子研發需要經歷選種、育種、驗證等漫長步驟,這注定將是一場持久戰與資源投入戰,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來考量種業科技研發。要採用“政策輸血”與“資金輸血”相結合的方法,大力支持種業科技創新,讓科研單位沒有經費的後顧之憂。要“下”好種子技術攻關全國“一盤棋”,打破科研院所之間的研究“壁壘”,實現研究資料共享,研究成果共享。要搭建全國性的種業研究平台,建立國家種業科技“人才庫”,採用大科研團隊的形式,聯合攻關大豆、西紅柿、茄子等“卡脖子”的種子,早日實現關鍵“痛點”的“藥到病除”。同時也要針對種業研究的特殊性,建立科學的種業科研評價體系,給科研人員一個敢嘗試、能容錯的科研環境。

嚴防死守“耕地”這個“1”。4月1日,第7期《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文章指出,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嚴防死守18億畝耕地紅線,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應當看到,保護耕地是保證糧食產量的最直接方法,這就要求在“耕地數量”和“耕地質量”兩方面都有所作為。一方面要不斷提升耕地數量。要帶領羣眾開墾合適的“四荒”土地,引導林果業、畜牧業上山上坡發展,落實土地佔補平衡政策。要加強耕地保護的“科技化”水準,採取數字化、圖表化、科技化的耕地面積測繪技術,不斷監測、研判轄區內耕地面積情況,切實保證耕地總量和糧食播種量穩步提升。要加大耕地執法監督力度,對任何違法違規佔用耕地的行為堅決不留情面,並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讓保護耕地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嚴格保護現有耕地的“健康”狀態。積極宣傳綠色耕種的好處與意義,落實綠色耕種的相關獎補政策,從而引導羣眾採取綠 色種植模式,保證耕地長期的“生命力”。要加強環保督察力度與頻率,對於污染耕地的行為堅決不留情面,做到從嚴查處。

善用“科研成果轉化”這個“>”,實現“1+1>2”。在經得起驗證的好種子研究出來後,要善於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可採取政策支持的形式,縮短國產好種子的入市審批時間,宣傳好種子的優良特性,加速種子上市。可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降低國產好種子的購買價格,讓農民朋友們願意選擇“中國種子”。要積極地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保障人員,及時解決耕作中的各項問題,保障作物產量,幫助羣眾的“錢袋子”鼓起來,從而進一步打開國產好種子的銷路,構成“研發促進增收,增收反哺研發”的良性循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相信只要一步一個腳印,不懈努力、不斷創新,我們定能做好“保護耕地”與“攥緊中國種子”這兩件大事,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dp8r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