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600字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600字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600字

讓座是行善,是愛人,是孔子強調的仁的體現,是推己及人。一個懂得讓座而且身體力行的人,令人尊敬。那麼你知道讓座的作文有哪些嗎?下面一起來看看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1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忘不掉的事,好象那一顆顆劃破夜空的流星,光彩奪目。在這些往事中,有一件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午,正是最熱的時候,太陽的光映照在我的臉上。坐在車裏,聽着“吼,吼。”的車聲,這聲音毋庸置疑是噪音,望着車窗外,人來人往的街道,他們都是半眯着眼睛,撐着太陽傘,似乎一點也不喜歡這熱辣辣的太陽。

有人上車了,她是一位老人,她看看車上的座位,滿了,又沒人讓座。只好站着,扶着車杆。陽光正直直地照着那位老人,老人皺着眉頭,用手擦從額頭流下豆大的汗珠。車子突然猛地一剎車!老人踉蹌了一下,腳撞到了車杆“哎喲”一聲。全車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老人的身上,可過了一會兒,他們都各幹各的事,壓根沒打算讓座。我直定定地看老人,手緊緊地握拳,手心都出汗了,咬着下脣。讓不讓坐呢?我十分猶豫,他們不讓,我也不讓吧,可是......讓了的話我就要站着了呀,又熱又嗮。不!這點小事,我怎麼可以不讓呢?我又想到我是少先隊員,我迅速起身,走到老人面前,誠懇地説:“老婆婆,你去我的位置坐吧,沒那麼多陽光。”老人拒絕了,説:“這怎麼行,你還小的,還白白的,會嗮黑的。”“小孩子們嗮多身體好。”我堅持要老人坐,老人只好坐了,親切地説:“你真是個好孩子。”我説“沒有關係的”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讓座,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卻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品格。讓座的人會受到別人的尊敬,那些光顧着自己渺小的利益的人,卻會受到被人的唾齒!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2

在公交車上,無論天晴還是下雨總能看到一些不新鮮中的新鮮事,而這些事總是讓人在感慨良多。

據觀察:坐公交車時,大多數年輕人會選擇坐(站)最後面,因為對他們來説,那個位置是最合適的,坐着的不用在需要讓座的人上來時讓座,站着的不用在擁擠的時候被人羣擠來擠去,可以得到相對的喧囂中的安寧。而中年人乘公交車則是沒規律可循的,他們總是哪兒方便坐(站)哪兒來,在他們看來坐(站)哪兒都一樣。

上班坐上公交車後,對年輕人來説是痛苦的,在到處都在修路、拆地的太原城,那擁擠的交通是更加的擁擠,他們除了要擔心這樣的堵車會因為遲到扣工資外,還得給那些坐公交去買菜的老頭、老太太及帶孩子出門的人讓座,這讓開始一天工作的年輕人自然沒有好心情,工作中也就不會稱心如意了。而中年人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有什麼感覺的,他們穩穩地坐在座位上觀望窗外“美麗的風景”,上來需要讓座的人也就理所當然的沒看見。這種情況下,中年人中如果有人收回視線讓座,那麼這個人鐵定是快要下車了。

下班後,工作了一天疲憊的年輕人,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耳中聽到的是擠來擠去的乘客們的爭吵與謾罵,眼睛看到的是因為不小心踩了旁邊的人一腳就大打出手的知識分子,對他們來説眼前發生的一切都覺得如此的不可思議,不能理解那樣一點小事怎麼就能讓他們暴露出自己的醜陋面貌。好不容易身邊的坐着的人要下車了,得一座位可以靜心,這時旁邊擠來一個抱着小孩的年輕女子,看着周圍的人視而不見,我想這時你也只能無奈的撐起疲憊的身子讓座,要不然即使你坐着估計心裏也不會舒坦,臉皮的厚度不同,這也許就是年輕人與中年人最大的區別。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二十幾分鐘的車程中,分別在前排、中間、後排中分別等到了三個位置,往往我一坐下就有需要讓座的人站在身邊,我當時的鬱悶心情可想而知。然而我自己總共坐了不到一分鐘,連續讓座三次,最後一次由於讓座稍慢,竟被站着的中年大媽説成沒素質,當時我真想破口大罵。我想是不是因為我們是年輕人,社會對我們就有了得毫不猶豫奉獻的定位,而是不是因為我們是年輕人中的女孩,我們就得接受這樣無理的批判,而那些需要讓座的人一路路過的那些無動於衷的那麼多的乘客,卻沒有一個人説他們什麼。公交車上,有一次我甚至見到,一箇中年人因為一個年輕女子沒有給他的母親讓座,竟然扇了那個女子一個耳光,還説她沒有素質,車上不但沒有一個人為那個女子打抱不平,反而去批判那個女子不主動讓座,扇人耳光這難道就是你們這些有素質之人素質的體現嗎?這根本就是以道德的旗號為名,坐恃強凌弱之實!你們為什麼不去扇那些中年人,甚至是身強力壯的年輕男子耳光,讓他們給你母親讓座?而那些幫腔的乘客,你們自己為什麼不讓座,難道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是隻有年輕女子才應該做的嗎?公交車上給需要的人讓座,這本來就是對有素質人們的一種肯定,不讓座也不應該捱打,畢竟法律上並未明文規定每個年輕女子必須給需要讓座的.人讓座,否則就要被扇耳光,不是嗎?那麼你們專揀年輕女子逼迫讓座,是因為你們所謂的社會公德心還是覺得年輕的女子好欺負呢?我想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

如今,公交車上讓座,不再讓人感到滿足,因為被讓座的人沒有一句感謝,他們覺得給他們讓座那是理所當然;也不會感到欣喜,因為乘客中有太多的人視而不見,你讓座也許被人默默嘲笑;更不會感到驕傲,因為許多人對讓座冷漠以對,那讓你感覺寒心。每個人都進行過素質教育,每一個走出社會的人都有這種素質,然而在社會這個大染缸裏,這樣的素質能堅持多久,我想將現在的年輕人和中年人比較一下,大概就看到了。

公交車上讓座,這樣簡單的社會道德都沒有多少人擁有,那麼其他方面的社會道德呢?我想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好好思考與反省。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3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一直在我心裏迴盪。雖然雷鋒叔叔已經離開了我們,但雷鋒精神卻永存在我們心中,永存在我們身邊。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中午,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彷彿要把大地烤化了。當媽媽和我上了開往勞動公園的15路公共汽車時,才發現車廂裏非常擁擠,過道里也站滿了人,憋悶的環境和汗濕的氛圍幾乎把我的遊興給淹沒了。我和媽媽只好站在上車門附近。車走了一半,上來了一位老得連眉毛都白了的老奶奶,她佝僂着身子,拄着枴杖,顫顫巍巍地上了車。司機看到這種情況,回頭喊了一聲:“上來一位老人,誰給讓個座?”此時,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坐在“老、弱、病、殘、孕”座位上的一位帶着“鴨舌帽”的年輕人身上,可這位年輕人卻趕緊帶上耳機,並壓低了“鴨舌帽”的帽檐。整個車廂隨之陷入了沉默……突然,車廂深處傳來了一個清脆的聲音:“老奶奶,來我這裏坐吧!”隨即擠過來一個小姑娘,拉起老奶奶的手來到自己的座位前。望着這個只有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老奶奶既感激又愧疚地説:“姑娘,你……”“老奶奶,我下站下車了,再見!”説完小姑娘就向門口擠去。車廂裏不再沉默,在大家的讚許聲中,我看見那個年輕人的“鴨舌帽”帽檐似乎壓得更低了。最後,他也起身向門口走去。

下一站到了,小姑娘沒有下車,當然,“鴨舌帽”也沒有。

這件小事,令我至今難忘,小姑娘的聲音始終在腦海中迴盪。其實好事並不難做,只要我們能“不以善小而不為”,持之以恆地個出一雙友愛之手,那麼,整個社會終究會開滿文明之花!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4

美德,是指美好高尚的品德,比如:講禮貌是一種美德;講衞生也是一種美德,讓座也是一種美德……相信大家都有過在公交車上讓座的經歷!從幼兒園起,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尊老愛幼,在車上要給老弱病殘讓座,可如今,在這個所謂文明社會的21世紀,讓座是美德還是麻煩?!

那日,我與母親、弟弟一同坐客車去姥姥家,在中途,擁擠的車廂又上來兩位身着樸素的老人,乘務員先起身把座位讓給了其中一位老人,可這樣的表率卻沒有一點作用,全車人對老人視而不見,甚至還有人輕蔑的看老人,我不禁感到一陣心酸,在良心的驅使下,我把座位讓給了老人。扶着把手,我環視了一下車上那些衣着時尚的人們,為什麼美麗外表下的那顆心沒有想到讓座呢?為什麼我們傳統的中華美德成為了大家的笑料?老人下車後,我又坐回座位,可弟弟的話讓我又一次感到寒心,弟弟説:“姐,你可真聰明,聽見老人的路途很短,知道你站不了多長時間,還能讓人家感激你,早知道我也讓了。”我只一笑,為什麼這中華美德成了一種炫耀?

這樣的事情不只這一件,新聞報道,有位女士因給老人讓座,竟遭毒打:2012年9月7日哈爾濱市的某輛公交車上了一位花甲老人,隨後又上了一位帶着看上去14、5歲孩子的中年男子,一位女士起身給老人讓座,可中年男子卻把自己的女兒推到座位上,女士與男子爭辯説:“這是給老人讓的座位,你怎麼能讓自己的女兒去搶呢?再説,你的女兒已經不小了,該知道尊老愛幼了,她都可以給老人讓座了……”可男子絲毫慚愧的意思也沒有,反而激烈的與女士吵起來,還多次揚言要滅了這位女士,車上人看不過去,紛紛數落男子,男子拗不過人多,只好讓女兒讓了座,可男子心裏不服氣,待女士下車後,男子緊隨其後,便發生了慘不忍睹的一幕……

我很想問問這位男子:“你就沒有想過你這樣做會給你女兒帶來什麼影響嗎?你就真的忍心把你的錯誤觀念傳授給你的女兒嗎?你是愛你女兒,可是你這樣做也是會毀了她的。”

新聞播出後,一時在網上引起爭議,居然有網友説,讓座本來就是一件麻煩事,出現這種事情,也不足為奇。

讓做到底是美德還是麻煩?!21世紀的文明人,難道你們不該反省一下嗎?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僅僅是你有美德之稱就行了,在這個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是不公平的,有美德的人總是被遺忘,而沒有美德的人卻被加上美德的美稱。其實讓座是一種美德,一種做人的美德,一個有着高尚的品格的人習慣!

關於讓座的道德議論文5

還記得前幾天在微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羅一笑事件嗎?且不論該事件的真假,單就轉發該事件的朋友圈來看,就足以讓筆者感慨萬千。

我是在上體育課的間隙玩手機刷朋友圈時看到眾朋友同學都在瘋狂轉發羅一笑的募捐文章的。説實話,我一直是不喜歡發朋友圈的,除了剛玩微信時興致勃勃地發了幾條朋友圈外,就一直處於潛水狀態,但每當我看到朋友圈大肆轉發同一條募捐信息時,都會在指間猶豫,要不要跟風轉發,可是我真的不喜歡發朋友圈,而且覺得轉發的信息也不一定是真實的,於是之前我一直堅持堅決不發朋友圈的原則,可是,這次我卻妥協了,也許是因為同為文人,對賣文章募捐這一新形式有種深深的同情,也許是因為這次太多人轉發,特別是微信裏的同學全都轉發了,自己如果不轉發,會不會給同學留下冷血的印象,我覺得是後者的原因為主,於是,我在道德綁架中無奈地點擊了轉發,轉發後,覺得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釋然,但又覺得自己像個被強權打倒的士兵,狼狽不已,只不過,這次的強權變成了人們高尚的道德。

道德綁架,是指以道德為砝碼,要挾個人或眾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我覺得道德綁架現如今已沴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連自由的微信,都受到了束縛。

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道德綁架,或許就在公交車上,公車的讓座問題,本來是種自發的美德,現在卻成了年輕人的道德綁架,老年人一上車,年輕人就必須讓座,若有不讓座者,輕則被指責,重則被毆打,年輕人不讓座反被老人掌捆的事件已不少見,讓座本來是為了讓年老體弱者提供更舒服的條件,可現在有些老年人每天退休生活過得舒適,精神飽滿,有些身體素質比年輕人還好,站一會可能對他們來説沒有什麼,相比之下,每天忙忙碌碌的年輕人疲於生活,勞累了一天,剛想在公車上眯一會,卻被不分青紅皂白的所謂道德給要求讓座,如果只是勞累還好,還能強撐下,讓就讓吧,站會也沒什麼,可若年輕人遇到身體不適時,是否也要強行站起給健壯的老年人讓座?我的朋友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天她正好身體不適,頭暈的很,本想去醫院看病,可就在公交車上,遇到一位老人,一上車看到她沒有主動讓座,就在她身邊喋喋不休地指責她,説她沒有禮貌,不懂得尊老,最後我朋友無法,只好撐着站起來給老人讓座,而她自己卻差點暈倒。我聽了她的講述後不禁唏噓,如果不讓座就被視為道德敗壞,那麼這種衡量實在是太偏頗了。

而在虛擬生活中,如微信中的道德綁架,也讓人頭疼不已,就像前文中提到的,當朋友們都轉發了募捐信息,或轉發尋物啟事,這時,你是不是也要必須轉發諸如此類的信息,方能顯得你有愛心,不冷血,有人情?這樣或那樣的道德綁架,不管是在現實生活還是在虛擬網絡中,都如蜘蛛絲般纏繞着我們,讓我們逃脱不得,感到厭惡的窒息。

道德如法律般,本是起着促進規範作用,讓人們有更良好的行為,但美德的形成應是人人發自內心的實踐,從而傳播開來,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道德綁架卻讓這種美德成為了個人的作秀,人們做得不情不願,每每在道德的高壓下做出所謂的善行,都會感到一種噁心與反感,這樣的善行,在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會不會引起人們的逆反心理,從而索性不做了,如此這般,又怎麼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而善行,本來是人們發自內心做出的,人們之所以做善行,是為了獲得內心的愉悦,可是被道德綁架的人,是在不自願的情況下做出的,他們無法在踐行美德後獲得內心的愉悦,也就無法形成良性循環。這樣的美德,在下次沒有道德的監控下,會不會變成一種可怕的冷漠?

我們尊重道德,但拒絕道德綁架,讓道德在空氣中自由的呼吸,比將它強行加壓到人的身上,會更讓人喜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g41dz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