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個人文檔 >學生作文 >

高中關於道德話題的作文800字議論文(精彩多篇)

高中關於道德話題的作文800字議論文(精彩多篇)

高中關於道德話題的作文800字議論文(精彩多篇)

高中關於道德話題的作文1600字議論文 篇一

剛剛開始看到“次道德”這個詞,就要我想到了一些話,“人之初,性本善”總有一些人還是心存善念,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在善和惡的兩極中進行道德思維,殊不知,善中可能帶有某種程度的惡,惡中也許有某種程度的善。次道德問題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我們不能不面對的道德問題,善與惡是道德矛盾的統一體,且如影隨形同時存在。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提出:“一切矛盾的東西,互相聯繫着,不但在一定條件下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而且在一定條件之下互相轉化,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義。”從道德層次上來看,次道德是次於完美道德的。相對於完美道德而言,它是不完美的,是次等的,是帶有瑕疵的道德。

完美道德是人人應當追求的高尚道德,是我們的道德目標。而次道德,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真實存在的道德。有一位犯了受賄罪的公安局長,他“往往是先辦事,後收錢”,“而且從不主動索要,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做到”,這個人的行為就有別於那些收了人家的錢又不給人家辦事,甚至對有求於他的人敲詐勒索的貪官,所以“他收受了賄賂,別人還説他是個‘好官’”。我們不少人從小就接受了關於“好人”和“壞人”的説法,並認為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二者永遠是涇渭分明。

但客觀上,真正的絕對好人幾乎就不存在。就連毛澤東都説: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

盧梭是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學家、文學家和哲學家,他年輕時不僅有過偷盜的毛病,甚至還與一個被他稱為媽媽的貴婦人私通,並且他因慣於坦言,當時人際關係也不怎麼好。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因為他有勇氣在他的《懺悔錄》裏把自己善良忠厚的一面和卑鄙齷齪的一面都寫了出來,“我的內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您親眼看到的完全一樣,請您把那無數眾生叫到我的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懺悔吧,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墮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以同樣的真誠暴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於説:我比這個人好!”注1看過《懺悔錄》的人可能覺得盧梭實在不是一個正人君子,但遺憾的是至今仍沒有一個人敢對盧梭的這句話提出挑戰,沒有人敢把自己的真誠和卑鄙、善良和齷齪統統用文字表述出來,並加上一句話:我比盧梭更好一些!這就説明,符合二元論者關於好人標準的地道的好人並不多見,甚至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品行都處於次道德的地位。

在一個社會羣落中,很多人都不是聖人,也有很多人並不天生是惡的,這就預示着,很多人都可能隨時面臨着善與非善的衝突。當這種情況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如何讓這樣一個極大的中間羣體趨向善,而不是導致他們最終選擇背道而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對面臨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並樹立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

應當摒棄那種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絕對對立的思維模式,應當勇於承認在黑與白之間也還存在無數級別的灰度色階。次道德現象的出現也是一種社會的進步,因為在違法行為不可能完全杜絕的情況下,次道德現象使違法者的道德底線提升了,它的直接後果就是減小了社會的危害性。人類社會歷史上,法律、道德的發展趨勢是把越來越多原來被人們忽略的東西納入視野,給人的身心更大的空間和自由。所以次道德現象的出現並不會造成原本道德觀的沒落或者崩潰。

反之,次道德的喪失或對次道德現象不寬容,會使一些犯罪分子更加喪心病狂。

既然提倡次道德不是縱容犯罪,也不會影響法律對違法行為的打擊。那麼,承認次道德在“規範”特定人羣行為中的價值,並以適當的途徑和方式在特定人羣中倡導,可以把違法犯罪者對社會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有利社會安定。次道德作為傳統道德評價標準的補充,顯示了現代道德對弱勢的、邊緣的、為人忽視的道德價值的重視。

我們應當有辯證思維觀念,確立辯證思維方式。對次道德行為中的“惡”堅決貶斥,對次道德行為中的“善”予以適當的肯定、鼓勵和引導。 把姐姐我寫死了···好睏 就只能弄成這樣了···呼呼 都轉鍾了 早安···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 篇二

我曾經讀過意大利詩人但丁説的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係,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記得我剛進國小一年級開始,老師幾乎明天都在對我們説:“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道德,這一詞也時而出現在我們教科書裏,它陪伴了我整整5年,我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自己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們倆因此也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三國時期的劉備也曾經以此教導過他的兒子。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着眼,從小處着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係,注意實際行為的鍛鍊,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藴含着道德的真諦。

前些天我乘公交車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説,徑直坐下,隨後有説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讚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夥子道謝呢?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説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裏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着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在這段時間裏,我的心很沉重,我的眼睛時常濕潤。因為在歷史的旅程中發生了一件讓炎黃子孫銘記在心的事——四川大地震。就是在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瞬間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看着一片片廢墟,一個個孤兒,做為一名中學生,我的心怎能不潸然淚下呢?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獻出我們的一點愛心,温暖災區人民的心。這時,我放棄了身邊一些美好的事物,拿出了自己一個月的零花錢,捐給了災區人民。是啊,災區需要幫助,災區人民更需要幫助啊!伸出你的援助之手,鑄造愛的橋樑。這難道不能體現我們中華人民的道德高尚嗎?

其實,“道德”就是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在地震中還有些人幸運的活了下來,他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一面。看着一片片廢墟,有人在呼喚着自己的母親,這個時候他的母親或許已不在人世,但他還要對他的母親心懷感恩。在地震的面前,我們中國人並沒有氣餒,面對一片片廢墟,我們仍然努力去尋找生命的光芒。一天,兩天,直到第七天,生命在不斷的出現奇蹟。温説的好:“只要有1%的希望,我們就要盡100%的努力。是社會給予了他們,關懷了他們。”看完這個故事我的眼睛濕潤了,我有時在反省自己,是不是該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為他們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給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捧上一杯茶,為學習困難的同學解答一個疑難問題,在公交車上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座,把被風吹歪了的小樹苗扶正,見到紙屑彎腰撿起等,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十分重視。人們常説: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扞衞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600字 篇三

道德像心靈一樣美麗、純潔,道德像花兒一樣到處開放。

有時候道德體現在同學們的互相幫助上。

有一天,我們的同學鄭麗娟中午吃的不合適,下午在教室裏吐了,只見鄭麗娟一臉難受的表情,就像吃了苦瓜一樣,眼角還掛着兩行眼淚。同學們有的捂着鼻子説:“好臭!好臭!”同學們有的皺起了眉頭説:“怎麼這麼難聞啊!”就在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楊文奇毫不猶豫地拿起撮箕向操場的沙坑跑去,蹲下來裝了一撮箕沙子,三步並作兩步地趕到教室,用沙子吧鄭麗娟吐的東西蓋了起來。等沙子把水吸乾,然後用撮箕把垃圾收了起來,又用拖把把地上拖乾淨。

周圍的同學被他的精神感動了,紛紛行動起來,有的同學給她接來熱水;有的同學飛快地打開窗户;有的同學為她捶背。鄭麗娟帶着眼淚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有的時候道德體現在同學們真誠的提醒裏。

有一次,我看見一位同學在光榮榜上給自己加了一顆“星星”,我連忙跑過去對她説:“沒有經過老師的批准不可以給自己加的,快點撕下來!”他沒有理我。我緊接着説:“你不能私自給自己貼啊!想得到”星星“,必須得自己努力!”他回過頭來白了我一眼説:“我貼星怎麼啦!你管不着!”説完他就走了。我和馬麗貞找到他對她説:“你還是把你自己貼的那顆:“星星”撕下來吧!只有自己努力獲得的才是真正的榮譽!”她聽了我倆的勸告,果斷地撕掉了那顆“星星”。我和馬麗貞互相看了看,會心的笑了。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要讓道德的心靈永遠美麗!永遠純潔!還要讓道德的花兒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關於道德的議論文1100字 篇四

現如今是社會主義文明和諧的社會,那麼人們真的就達到文明的準繩了嗎?未必。我從幾個小細節談起。

我現在仍是學生,每天放學要經過薛福成故居,再乘車回去。那天天下着雨,我撐着傘同另一個同學一道去車站。聽到薛福成故居里兩個看門的中年婦女對着路上她們的個熟人笑着説:“噫喲,看剛剛有個人進去了,連自己的轎車門都沒關,敞得老老大。”説着,還兩袖互插,捧腹笑之。我無語…我走過去,把門給帶上了。我回頭看了看,見那兩人沒再笑出聲來,“畏縮”地“隱”入門內。我想象了一下,她們應是自慚罷,方才的笑,是自嘲罷。

到了車站,我對我那同學説了聲“別動”,那同學便以為我讓他別再轉傘(雨天轉傘打趣),對我灑了一身水。我解釋説,是讓他不要用手去動嘴,否則不好的,他的嘴前幾天被乒乓板揮腫了。平日多嘴的他頓然無語,只是看了我一眼,就沒敢再看。我同時也在思考着,為什麼人的腦子一來就往別人壞處想,社會問題麼?

又一天,我乘公交車出去。我家那站是第一站,自然就有位子。過了幾站,人上來的多了,就有一位母親抱着孩子上了車。從前門一直走到後面,一直沒人讓座。我坐最後面,到了我那兒,我便站起讓座了,那位母親道謝連連,我微笑以示。這時我發現先前坐在我前面的一個扮得花俏的四十來歲的婦女,同前面所述的一樣,自慚地回過頭去。(我思考着……)

車繼續開着,我無意中聽到旁邊一對老夫婦談論着什麼,是説一個人如何如何的沒素質,還高調地説:“像我們素質那麼高的人,才不理他呢。”我看了一眼,見其正嗑着瓜子,一邊向窗外吐着説呢。我不得已在這兒説一句,“可知恥否!”

談到這裏,應該對現狀瞭解個大概了罷。我平日細心地觀察了一下,沒想到如此不盡如人意。悲哉!看來人們道德文明的培養是任重而道遠了。

這個問題涉及到任何的年齡層面,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順便説到這裏,也談談這個問題。

在這個尊老的年代裏,老人的道德也應得到提升的。雖然,目前還沒人説過,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一次,一個年紀很大的老人興沖沖地上了車,從第一個位子開始問:你讓不讓我!甚有幾分霸道之氣。這是我沒料想的,但卻又是客觀存在的。待他剛到我這兒,我便早已起身,伸手作請狀。老人一言不發地坐了,但卻沒敢看我一眼。車上的人亦對我另眼相看,此時的我又在思考着什麼……

道德是怎麼才能得到昇華的,是口頭講講便成?是要落在實處,刻在心裏的。

今天回來又經歷了一事。一位父親開着吉普送孩子去上學,恰有一個買菜回來的中年婦女擋在路口。於是那位父親便讓她讓一下,但她沒讓,於是這父親便把車向前開了開。這下不得了,婦女把買的菜甩一邊,衝上去對着那位父親狂打。我欲上前勸阻,但又勢單力薄,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位父親也是,雖是沒有動粗,但卻沒有賠禮的意思。結果那婦女愈演愈烈,其慘狀不言而喻。後來圍觀的人羣中,有一個保安站了出來,上前制止,事情才得以解決。

我這樣想,為什麼每個人都不肯讓一步,先為別人想一想呢?

論道德 篇五

現如今是社會主義文明和諧的社會,那麼人們真的就達到文明的準繩了嗎?未必。我從幾個小細節談起。

我現在仍是學生,每天放學要經過薛福成故居,再乘車回去。那天天下着雨,我撐着傘同另一個同學一道去車站。聽到薛福成故居里兩個看門的中年婦女對着路上她們的個熟人笑着説:“噫喲,看剛剛有個人進去了,連自己的轎車門都沒關,敞得老老大。”説着,還兩袖互插,捧腹笑之。我無語…我走過去,把門給帶上了。我回頭看了看,見那兩人沒再笑出聲來,“畏縮”地“隱”入門內。我想象了一下,她們應是自慚罷,方才的笑,是自嘲罷。

到了車站,我對我那同學説了聲“別動”,那同學便以為我讓他別再轉傘(雨天轉傘打趣),對我灑了一身水。我解釋説,是讓他不要用手去動嘴,否則不好的,他的嘴前幾天被乒乓板揮腫了。平日多嘴的他頓然無語,只是看了我一眼,就沒敢再看。我同時也在思考着,為什麼人的腦子一來就往別人壞處想,社會問題麼?

又一天,我乘公交車出去。我家那站是第一站,自然就有位子。過了幾站,人上來的多了,就有一位母親抱着孩子上了車。從前門一直走到後面,一直沒人讓座。我坐最後面,到了我那兒,我便站起讓座了,那位母親道謝連連,我微笑以示。這時我發現先前坐在我前面的一個扮得花俏的四十來歲的婦女,同前面所述的一樣,自慚地回過頭去。(我思考着……)

車繼續開着,我無意中聽到旁邊一對老夫婦談論着什麼,是説一個人如何如何的沒素質,還高調地説:“像我們素質那麼高的人,才不理他呢。”我看了一眼,見其正嗑着瓜子,一邊向窗外吐着説呢。我不得已在這兒説一句,“可知恥否!”

談到這裏,應該對現狀瞭解個大概了罷。我平日細心地觀察了一下,沒想到如此不盡如人意。悲哉!看來人們道德文明的培養是任重而道遠了。

這個問題涉及到任何的年齡層面,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應該認識到這一點。

順便説到這裏,也談談這個問題。

在這個尊老的年代裏,老人的道德也應得到提升的。雖然,目前還沒人説過,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一次,一個年紀很大的老人興沖沖地上了車,從第一個位子開始問:你讓不讓我!甚有幾分霸道之氣。這是我沒料想的,但卻又是客觀存在的。待他剛到我這兒,我便早已起身,伸手作請狀。老人一言不發地坐了,但卻沒敢看我一眼。車上的人亦對我另眼相看,此時的我又在思考着什麼……

道德是怎麼才能得到昇華的,是口頭講講便成?是要落在實處,刻在心裏的。

今天回來又經歷了一事。一位父親開着吉普送孩子去上學,恰有一個買菜回來的中年婦女擋在路口。於是那位父親便讓她讓一下,但她沒讓,於是這父親便把車向前開了開。這下不得了,婦女把買的菜甩一邊,衝上去對着那位父親狂打。我欲上前勸阻,但又勢單力薄,心有餘而力不足。那位父親也是,雖是沒有動粗,但卻沒有賠禮的意思。結果那婦女愈演愈烈,其慘狀不言而喻。後來圍觀的人羣中,有一個保安站了出來,上前制止,事情才得以解決。

我這樣想,為什麼每個人都不肯讓一步,先為別人想一想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gerenwendang/zuowen/8oly5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