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馮軍旗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縣幹部全文內容【新版多篇】

馮軍旗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縣幹部全文內容【新版多篇】

馮軍旗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縣幹部全文內容【新版多篇】

2021年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篇一

2021年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招生專業與人數

北京大學是一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擁有262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此外還有6種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具體招生專業及院系計劃招生人數見北京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

目錄(網址: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各專業的招生方式由院系自定。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的具體信息見各院系網站。

二、學習方式、學習年限與學習地點

1、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的學習方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各專業、方向的學習方式詳見北京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

2、除招生院系(或項目)有特殊説明的以外,已獲得碩士學位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學習年限為4年;獲得推免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申請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基本學習年限為5年;碩博連讀研究生,碩士、博士兩個階段基本學習年限不低於5年。

3、校本部教學區包括燕園校區、昌平新校區、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大興校區、深圳研究生院。

三、“直博”報考辦法

根據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關規定,北京大學通過推薦免試方式接收全國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為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

(一)申請人基本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獲得所在學校推薦免試資格。

(二)報名

我校每年9月上旬發佈“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辦法”(以下簡稱“接收辦法”),申請人可以依據“接收辦法”及院系具體要求進行網上報名、提交相關申請材料。申請流程大致為:

1、北大網上申報

申請人須在報考院系規定的時間內通過北大研招網報名,並在報考院系有關工作通知要求的截止時間前完成所有申請事項。

2、申請材料寄送

申請人在院系規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將全部申請材料(統一使用A4紙)裝入自備的信封,直接寄(送)達所報考院系的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各院系具體聯繫方式見北大研招網-聯繫信息欄目),逾期不再受理。申請材料一經收到,不予退還。

3、教育部推免系統報名

教育部“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以下簡稱“推免服務系統”,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為推免工作統一的信息備案公開平台和網上報考錄取系統。通過院系組織的複試並獲得我校待錄取資格的申請人,應在推免服務系統開通後,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錄推免服務系統,在系統中註冊和填寫基本信息,完成網上報名、支付報名費、複試確認和待錄取確認等環節。

(三)初審與複試

1、院系收到申請材料後,將組織推免生遴選工作小組對材料進行初審,並通知通過初審的申請人按時參加複試。

2、複試實行差額複試,擇優錄取。具體複試選拔辦法和差額比例由各院系根據自身特點和生源狀況等自行確定,一經公佈不得隨意更改。

3、每位通過初審的申請人綜合面試時間原則上不少於20分鐘。

4、複試成績按百分制計算,60分及格,綜合面試、一級學科綜合筆試任一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5、院系必須嚴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做好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工作,主要考核內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對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四)待錄取與公示

1、院系根據複試情況,擇優確定待錄取名單。通過院系組織的複試,獲得我校待錄取資格,但未能獲得推薦學校推免資格的申請人,其待錄取資格無效。

2、院系通過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向擬接收的申請人發送待錄取通知,申請人在院系規定的時間內在系統中確認是否接受待錄取。若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未確認,則視為放棄,院系將撤銷其待錄取。

3、教育部推薦免試工作結束前,院系將在網上公示擬錄取名單。申請人可在院系或北大研招網的信息公開欄目查詢擬錄取公示名單。若申請人對公示名單有疑問,可於公示期內向院系提出。

(五)複審與錄取

在發出錄取通知書之前,我校將按照《北京大學2021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辦法(校本部)》對獲得待錄取資格的推免生進行資格複審,未通過審查者將被取消擬錄取資格。已錄取的推免生,應在入學報到當日將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原件提供給錄取院系進行核查,若在入學報到前未取得學士學位和本科畢業證書,將被取消錄取資格。

四、“碩博連讀”報考辦法

碩博連讀研究生的申請與選拔鬚按照《北京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2021年北京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選拔工作的通知》以及各院系碩博連讀

相關規定執行。

(一)申請資格

1、具有北京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籍;

2、碩士入學滿一年,且不處於延期階段;

3、政治立場堅定,思想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4、碩士階段必修課和限制性選修課基本完成,且成績優良;

5、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具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的志趣,且具備相應的基礎;

6、獲得原工作單位的書面同意(僅適用於定向碩士生);

7、符合所在院系、專業和擬轉入院系、專業提出的其他條件。

碩博連讀選拔原則上在本學科、專業內進行,如跨學科(含交叉學科)和跨院系選拔,申請人還須滿足下列條件:

1、符合所在院系申請碩博連讀資格;

2、徵得其碩士研究生導師和所在院系主管負責人同意;

3、能夠提供材料證明其具有跨學科或院系攻讀博士學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提供擬接受申請的指導教師及單位的書面同意意見:願意接收並承認其碩士階段的成績,或者同意接收但需補修部分課程;

5、參加接受申請單位組織的碩博連讀考核。

(二)報名

1、登錄北京大學校內門户在線申請

申請人在院系規定的。時間內登錄北京大學校內門户完成如下操作:登錄校內門户,點擊“全部”,在“個人服務”目錄下選擇“研究生院業務”,在“培養辦學籍”欄目中找到並選擇“填寫學籍異動申請”,下拉菜單選擇“031碩轉博”後申請並提交。提交“碩轉博”異動後,在校內門户填寫、保存和提交《碩士生、博士生連續培養登記表》(可多次保存,提交後不可修改),並下載打印。

2、提交報名材料

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向院系教務辦公室提交《碩士生、博士生連續培養登記表》(一式兩份)、科研成果材料以及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三)初審與複試

初審由院系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完成,主要對申請人的資格(學習年限、學分完成情況和課程成績等)進行審核。

複試階段,院系成立考核委員會對申請人的碩博連讀資格進行考核。考核的科目、內容、方式和時間由院系自定,主要考察申請人是否具有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工作的能力和條件,重點考察申請人分析、解決問題以及進行創新的綜合能力。

考核成績均採用百分制計分,60分為及格,筆試或面試任意一項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四)錄取

擬錄取名單經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和研究生招生辦公室審核通過後公示,公示無異議,方可發放錄取通知書。申請人的考核成績僅對本招生有效。未於本規定時間內參加初審、複試者,院系不得錄取。被錄取新生的入學資格只在當學年有效。

五、“申請-考核制”報考辦法

(一)報名基本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願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守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品行端正。

2、報名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已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

(2)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錄取當年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在國(境)外院校取得學位者,還須在錄取當年入學前取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獲得學士學位滿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的人員,可按照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者,須在報考學科、專業或相近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上已發表2篇以上學術論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獲得省、部級以上與報考學科相關的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5名));

3、身心健康狀況符合北京大學研究生入學體檢要求;

4、報考專業學位博士者,除滿足報考基本條件外,還須符合院系對申請者提出的相關領域工作年限等條件的要求。

(二)申請流程

1、網上報名

各院系博士研究生網上報名的具體時間由院系自定,申請人應在院系規定的報名時間內登錄北大研招網(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進行報名並上傳相關材料,具體報名時間詳見各院系博士研究生招生説明(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

網上報名具體辦法詳見博士研究生報名公告(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報名費用為每個報考志願200元,須於院系規定的報名時間內在北大研招網在線支付;一旦繳費成功,報名費用不予退還。申請人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院系收到申請人報名材料後,該申請人的報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因申請人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2、提交報名材料

符合報名條件的人員須按照招生簡章、報名公告和院系招生説明的要求在規定期限內向報考院系提交(寄達)下列材料:

(1)北京大學2021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網上報名並繳費成功後,方可在報名網站下載報考登記表,打印後須在第2頁和第3頁上籤署本人姓名;

(2)身份證複印件;

(3)最高學歷、學位證書複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報名時須提交所在培養單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證明信,入學前須補交學歷和學位證書複印件,審核通過後方可報到註冊;只有學位證書而無畢業證書者,報名時須提交碩士或博士學位證書複印件;學歷學位證書在國(境)外院校獲得者,須提交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複印件);

(4)畢業(在讀)院校的正式成績單原件;

(5)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碩士畢業生可提供學位論文摘要和論文目錄等)、發表的學術論文以及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

(6)個人陳述(含對報考學科專業的認識、擬定研究計劃,3000字左右,模板下載(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

(7)兩封專家推薦信,須分別密封並由推薦專家在封口騎縫處簽字(專家須為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當專業技術職稱者,模板下載網址:(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

(8)外語水平證明覆印件(各院系認可的外語語種、證明種類、有效期、合格標準等具體要求見報考院系招生説明);

(9)報考院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已簽署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協議並尚在協議有效期內的人員,須如實向院系説明並提供定向單位同意報考證明。提交(寄達)報名材料地址:考生所報北京大學各招生院系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具體地點查詢網址:(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

考核與評價分為初審和複試兩個階段,由院系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負責組織。具體流程和要求見院系招生説明。

進入複試後,申請人須提交身份證原件、學歷學位證書原件以及外語水平證明原件等材料,並按照院系要求進行核查。持國(境)外學歷學位證書者,還須同時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原件供核查。如院系對學歷學位證書或外語水平證明等材料有疑問時,申請人須按照院系要求提交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

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還須加試(筆試)思想政治理論和兩門本專業碩士學位主幹課程。筆試(含同等學力加試)和麪試均採用百分制或換算成百分制計分,60分為及格,筆試或面試任意一項不及格者不予錄取。

4、錄取

各院系根據考核結果提出擬錄取名單,經學校審定後,於2021年5月底前公示。公示無異議,方可發放錄取通知書,預計發放時間為2021年6月。申請人的初審和複試成績僅對本招生有效。未於本規定時間內參加初審、複試者,不得錄取。被錄取新生的入學資格只在當學年有效。已錄取的博士研究生,應在入學報到當日將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原件提供給錄取院系進行核查,無學位證書者不予報到註冊;持國(境)外學位證書者,還須同時提交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原件供核查。

六、體檢

除本校碩博連讀生外,所有被錄取的新生均須參加體檢。體檢在新生入學時統一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體檢醫院為北京大學校醫院,體檢標準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執行。體檢不符合入學條件者,取消入學資格。

七、學費與獎助學金

(一)學費

博士研究生須按照北京市發改委、教委、財政局審批的學費標準繳納學費(學費標準見附件)。

(二)獎助學金

為激勵博士研究生科研創新,北京大學已形成完善的獎助體系,詳情可參見研究生院獎助管理相關網頁(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

有關國家獎學金、五四獎學金等基於素質綜合測評評審的獎學金,具體規定請見學生工作部網站(網址見原文或考博英語題庫)

八、住宿安排

1、我校實行住宿申請制,住宿費用自理。

2、校本部招收的以下類型研究生有資格申請學校宿舍:

(1)人事檔案轉入我校的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

(2)“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等專項計劃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學校鼓勵有條件的同學申請不住宿。博士研究生宿舍園區包括燕園、昌平新校區、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大興校區、深圳研究生院等,學校將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博士研究生的宿舍園區,具體安排可於報到前查詢(查詢方式另行通知)。住宿期限以培養方案規定的基本學習年限為準,超過基本學習年限的研究生住宿自理。

3、除上述第2條所列兩類研究生外,其餘類型的研究生,包括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就業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研究生、已明確由院系安排或協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等,學校不安排住宿。

4、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深圳研究生院、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研究生住宿按照院系具體要求執行。

馮軍旗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中縣幹部全文內容 篇二

一個縣級政權的家族譜系 中縣五人以上的“大家族”主要有以下21家:1.張家+張家

張泰康,張家的核心人物,曾任白閣公社黨委書記、中縣縣委組織部長、政協主席,汝縣縣委副書記、書記,北山地區勞動局長。其妹張梅芝,曾任中縣棉紡廠黨委副書記、副縣長、政協主席。張梅芝的丈夫王封文,曾任中縣團結鄉黨委書記、衞生局局長。張泰康姑老表翟兵寶,曾任中縣團結鄉黨委書記、黃縣副縣長、北山市畜牧局長。張泰康有8個子女,兒子張立志,現任北山海關關長。大女婿張保彬,現任北山市旅遊局局長。二女婿賀耀華,北山市人民醫院院長。四女婿王許,現任武陵區副區長。六女婿韓明勇,中縣新華書店黨委書記。張梅芝的兒子劉彬,現任北山市急救中心主任。劉彬的愛人楊小麗,現任武陵區工商局副局長。楊小麗的父親楊國飛,曾任中縣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北山地區二工局局長。

張泰康大女婿張保彬也是一個政治家族。他的父親曾任中縣城關鎮教育組長,叔叔曾任城關鎮黨委副書記,叔叔的兒子張吉現任企業局副局長。大弟弟張國際現任中縣人勞局長。二弟張昌河,現任財政局副局長。妹妹張紫雨,現任紀委副書記。張國際岳父張舜厚曾任白閣鄉黨委書記、縣供銷社主任。張國際愛人張會欣現任武陵區建行副行長。張會欣妹妹張會麗現任中縣人大選工委主任。張會麗愛人江河現任公安局副局長。張會欣哥哥為省某銀行投資處處長。

2、王家

王天雨,王家的核心人物,曾任中縣革委會副主任,登縣組織部長,中縣人大副主任。其弟弟王天水,曾任科技局副局長;妹妹王天紫,曾任物資局黨委副書記;妹妹王天穎曾任城關鎮黨委副書記。

王天雨兒媳張晶現任政法委副書記,女婿黃百義現任人大農工委主任。王天穎兒子鄭普暉現任航運局局長,女兒鄭雲波現任殘聯副主任科員,鄭雲波丈夫朱鳳祥現任西城鄉黨委副書記。鄭雲波叔叔鄭重社現任北山市商務局局長,鄭重社姐夫崔兵曾任中縣組織部副部長。王天雨侄子王洛現任正縣組織部長,王洛愛人李菊芳曾任發改委副主任,王洛表妹王楊柳現任解放街道辦主任。王洛妻哥劉對斌曾任中縣縣委辦主任,社縣縣委副書記,現任北山市政府副祕書長。劉對斌弟弟劉向彬曾任中縣教育局副局長。王洛內弟李田園現任商貿中心紀檢組長,王洛連襟侯長春現任農辦主任。

3、盧家+陳家+馮家

盧玉柱,曾任中縣夏店鄉黨委書記、李莊區委書記、縣農委副主任、縣委農工部副部長。其子盧明波,現任司法局長,女兒盧悦現任新華書店副經理,盧悦愛人陳山輝現任華生鎮黨委書記,陳山輝父親陳東曾任南方鎮黨委書記。陳山輝妹夫王文科現任民政局副局長,妹夫何鬆曾任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妹夫馮國強現任農綜辦副主任科員。馮國強哥哥馮國華曾任城關鎮鎮長、計生委主任,馮國華內弟王一生現任土地局副局長,馮國華連襟樑自強現任檢察院副檢察長。

4、喬家

喬強立,曾任中縣城關鎮黨委書記,中縣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北山地委副祕書長。其大弟弟喬光榮曾任深圳市委常委,三弟弟喬東亮曾任中國航天某中心主任。喬強立兒子武陽曾任中縣國税局副局長,汝縣國税局長,喬強立其他子女在深圳發展。外甥喬一堅現任西城國税分局局長。喬強立老表王鶴宇曾任南方鎮黨委書記、統計局局長、檔案局局長。

5、吳家+蔣家

吳書林,曾任中縣大門公社黨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其子吳家明,曾任中縣人大副主任,現任安縣副縣長,子吳家奮,現任原縣副縣長,外甥張昭林,現任外貿中心主任。吳書林妻哥蔣興國現任中縣政協主席,蔣興國父親蔣道林曾任中縣黨校副校長,黨史委主任。

其他中縣“政治大家族”還有,以曾任中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民政局局長江明亮和曾任公安局副局長陶民明為主的江家+陶家,以現任武警交通某部部長劉光輝為主的劉家,以曾任北山地區物資局局長高文麗為主的高家,以現任財政局長陳慶林為主的陳家,以曾任中縣財政局長張德樹為主的張家,以曾任中縣紀委書記、政協主席王林原為主的王家,以曾任中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文為主的王家,以曾任中縣白閣鄉黨委書記、汝縣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北山市委老幹局局長賀原東為主的賀家,以曾任中縣土地局長、現任省土地廳某處處長賀明明為主的賀家等等。

而兩人以上四人以下的“小家族”,作者統計出四人型的15家,三人型的35家,二人型的90家,其成員遍及於縣內各行各業,各主要和次要的黨政職位。

政治家族關鍵詞:世襲、等級分配、核心部門

中縣政治家族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不少都是行業內或者系統內繁殖,具有一定的世襲性。比如張泰康曾任白閣鄉黨委書記,其女婿張保彬後來也任白閣鄉黨委書記;張得彬曾任組織部副部長,其內弟高玉溪也任組織部副部長,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二是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也就是俗稱的“縣領導”,其子女一般至少有一個副科級以上職務,不少還是正科級職務。

三是政治家族子弟具有向核心部門、關鍵部門聚集的趨向,比如縣紀委、組織部、縣委辦等等。

四是政治家族的大小,往往和家族核心人物的權力和位置成正比——核心人物權力和位置越重要,家族內出的幹部也就越多。同時,和後代數量也成正比,後代越多,家族內出的幹部也越多。

同時,作者還從中縣的具體情況分析了當地政治家族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是政治錄用方面的優勢,主要是教育和入伍。對於幹部家庭子女來説,一般教育條件較好,考上大學的可能性較大,畢業即是幹部,還能進入較好的單位工作。通過教育這個媒介實現家族繁殖,這是主要的形成途徑。其次是入伍,如果考不上學,還可以參軍,然後再從工人身份向幹部身份轉變,這也是重要的途徑。

二是領導幹部及其子女形成了一個熟人圈,互相比較瞭解,同時,很多領導幹部為了子女的進步,會不斷對縣裏的主要領導介紹子女的情況,希望能夠得到照顧。很多老幹部在和作者訪談時,很坦誠地談到這些;作者在當地組織部長辦公室內,曾幾次遇到老幹部為自己的子女進步説情。

三是政治培養,在領導幹部家庭中,父輩的刻意培養加上潛移默化的薰陶,都會使得他們在政治體系內更快成長。

中縣的一位主要領導曾對作者説:

“如果我的妹妹在中縣工作,那麼不用我打招呼,她的工作和提拔,都會處處受到關照,這是幾千年來的政治傳統。”(訪談,2009)

另一位中層幹部説:

“現在官場世道真是變了,我當時提拔都是在組織談話時才知道,現在這種情況你看還可能嗎?現在不運作一下,不找關係,是肯定不行的。”(訪談,2009)

作者在調查中發現,政治家族在當地形成了地方利益集團和勢力集團。中縣一位主要領導經常感歎很多措施執行不下去,原因就是地方利益集團的阻撓和反彈,中縣很多不正之風,比如炒地皮等,很多背後都是政治家族的勢力。這種力量是很大的,這位領導説,很多時候投鼠忌器,極端的時候自己都可能翻船。

政治家族還造成了幹部仕途上的不公平。政治家族子弟仕途上的通暢,使得平民子弟幹部感覺不公平、不公正。這在中縣一般幹部中議論很大,特別是很多老縣領導的孩子,基本都是副科級以上,並且很多都在關鍵部門和好單位。

同時,政治家族的關係網和利益鏈,使得縣鄉政治成為人類最複雜的集合體,其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想象,作者在西城鄉時,一位中層幹部曾對他説:

“幹部考核為什麼考不出真東西,因為縣城太小,關係太複雜,説不定考核組的就是那個幹部的親戚,能説實話嗎?

馮軍旗_中縣幹部_論文摘錄_政治家族 篇三

本論文摘錄全部來源於網絡

馮軍旗:中縣“政治家族”現象調查 發佈時間:2011-09-02 09:18 作者:馮軍旗

編者按:為撰寫博士論文,北大社會學系博士生馮軍旗從2008年初開始,在中部某縣掛職兩年,分別擔任副鄉長和縣長助理各一年。掛職期間,他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細緻地從內部深入記錄了一個縣級政權的人員組成、結構、晉升方式和相互關係。

南方週末從他的研究論文《中縣幹部》中摘編了“政治家族”一節內容。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完整記錄了這個縣級政權系統內部,當地家族成員的任職關係。從中可以看出,“政治家族”在當地相當普遍,佔據了各部門的重要職位,令人觸目驚心。近幾年來流傳的“官二代”現象,在這裏亦有非常具體的體現。家族政治對基層權力的壟斷,固化了原有的社會階層,令普通家族出身者更難憑藉才幹獲取政治前途。

中縣的一位主要領導對作者説:“如果我的妹妹在中縣工作,那麼不用我打招呼,她的工作和提拔,都會處處受到關照,這是幾千年來的政治傳統。”

政治家族的大小,往往和家族核心人物的權力和位置成正比——核心人物權力和位置越重要,家族內出的幹部也就越多。

(馮飛/製圖)

近年來,縣域治理問題成為各方關注熱點,但是焦點往往放在作為一把手的縣委書記權力過於集中這一問題上。事實上,在現行體制下,縣委書記和縣長常由外面調任,而長期在當地經營的本地家庭政治力量,對當地政情往往有着巨大的影響——正如中國傳統政治中的“官”和“吏”的關係,在實際運作中,具有深厚當地資源的“吏”,對地方政情的影響,很多時候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文中的“家族”,指的是血緣和姻緣的集合體。作者根據一個家族出“幹部”的多少,把政治家族分為“大家族”和“小家族”,一個家族產生5個以上副科級幹部為“大家族”,5個以下、2人以上的為“小家族”。根據作者的細緻調查,在中縣之內,竟然梳理出21家政治“大家族”,140家政治“小家族”。

根據社會學的學術研究慣例,本文隱去具體縣名,以“中縣”代稱。因為作者在選取調查地點時,是以典型的中國中部農業縣作為標準。文中所提及的各鄰縣、該縣所屬地區和該縣下屬鄉鎮的名稱,也都採用化名。該縣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80萬,2009年縣財政收入2億多元,支出為8個多億。

一個縣級政權的家族譜系

按照作者的詳細統計,中縣五人以上的“大家族”主要有以下21家:

1、張家+張家

張泰康,張家的核心人物,曾任白閣公社黨委書記、中縣縣委組織部長、政協主席,汝縣縣委副書記、書記,北山地區勞動局長。其妹張梅芝,曾任中縣棉紡廠黨委副書記、副縣長、政協主席。張梅芝的丈夫王封文,曾任中縣團結鄉黨委書記、衞生局局長。張泰康姑老表翟兵寶,曾任中縣團結鄉黨委書記、黃縣副縣長、北山市畜牧局長。

張泰康有8個子女,兒子張立志,現任北山海關關長。大女婿張保彬,現任北山市旅遊局局長。二女婿賀耀華,北山市人民醫院院長。四女婿王許,現任武陵區副區長。六女婿韓明勇,中縣新華書店黨委書記。張梅芝的兒子劉彬,現任北山市急救中心主任。劉彬的愛人楊小麗,現任武陵區工商局副局長。楊小麗的父親楊國飛,曾任中縣縣委副書記、政協主席,北山地區二工局局長。

張泰康大女婿張保彬也是一個政治家族。他的父親曾任中縣城關鎮教育組長,叔叔曾任城關鎮黨委副書記,叔叔的兒子張吉現任企業局副局長。大弟弟張國際現任中縣人勞局長。二弟張昌河,現任財政局副局長。妹妹張紫雨,現任紀委副書記。張國際岳父張舜厚曾任白閣鄉黨委書記、縣供銷社主任。張國際愛人張會欣現任武陵區建行副行長。張會欣妹妹張會麗現任中縣人大選工委主任。張會麗愛人江河現任公安局副局長。張會欣哥哥為省某銀行投資處處長。

2、王家

王天雨,王家的核心人物,曾任中縣革委會副主任,登縣組織部長,中縣人大副主任。其弟弟王天水,曾任科技局副局長;妹妹王天紫,曾任物資局黨委副書記;妹妹王天穎曾任城關鎮黨委副書記。

王天雨兒媳張晶現任政法委副書記,女婿黃百義現任人大農工委主任。王天穎兒子鄭普暉現任航運局局長,女兒鄭雲波現任殘聯副主任科員,鄭雲波丈夫朱鳳祥現任西城鄉黨委副書記。鄭雲波叔叔鄭重社現任北山市商務局局長,鄭重社姐夫崔兵曾任中縣組織部副部長。王天雨侄子王洛現任正縣組織部長,王洛愛人李菊芳曾任發改委副主任,王洛表妹王楊柳現任解放街道辦主任。王洛妻哥劉對斌曾任中縣縣委辦主任,社縣縣委副書記,現任北山市政府副祕書長。劉對斌弟弟劉向彬曾任中縣教育局副局長。王洛內弟李田園現任商貿中心紀檢組長,王洛連襟侯長春現任農辦主任。

3、盧家+陳家+馮家

盧玉柱,曾任中縣夏店鄉黨委書記、李莊區委書記、縣農委副主任、縣委農工部副部長。其子盧明波,現任司法局長,女兒盧悦現任新華書店副經理,盧悦愛人陳山輝現任華生鎮黨委書記,陳山輝父親陳東曾任南方鎮黨委書記。陳山輝妹夫王文科現任民政局副局長,妹夫何鬆曾任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妹夫馮國強現任農綜辦副主任科員。馮國強哥哥馮國華曾任城關鎮鎮長、計生委主任,馮國華內弟王一生現任土地局副局長,馮國華連襟樑自強現任檢察院副檢察長。

4、喬家

喬強立,曾任中縣城關鎮黨委書記,中縣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北山地委副祕書長。其大弟弟喬光榮曾任深圳市委常委,三弟弟喬東亮曾任中國航天某中心主任。喬強立兒子武陽曾任中縣國税局副局長,汝縣國税局長,喬強立其他子女在深圳發展。外甥喬一堅現任西城國税分局局長。喬強立老表王鶴宇曾任南方鎮黨委書記、統計局局長、檔案局局長。

5、吳家+蔣家

吳書林,曾任中縣大門公社黨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其子吳家明,曾任中縣人大副主任,現任安縣副縣長,子吳家奮,現任原縣副縣長,外甥張昭林,現任外貿中心主任。吳書林妻哥蔣興國現任中縣政協主席,蔣興國父親蔣道林曾任中縣黨校副校長,黨史委主任。

其他中縣“政治大家族”還有,以曾任中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民政局局長江明亮和曾任公安局副局長陶民明為主的江家+陶家,以現任武警交通某部部長劉光輝為主的劉家,以曾任北山地區物資局局長高文麗為主的高家,以現任財政局長陳慶林為主的陳家,以曾任中縣財政局長張德樹為主的張家,以曾任中縣紀委書記、政協主席王林原為主的王家,以曾任中縣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文為主的王家,以曾任中縣白閣鄉黨委書記、汝縣組織部長、縣委副書記、北山市委老幹局局長賀原東為主的賀家,以曾任中縣土地局長、現任省土地廳某處處長賀明明為主的賀家等等。

而兩人以上四人以下的“小家族”,作者統計出四人型的15家,三人型的35家,二人型的90家,其成員遍及於縣內各行各業,各主要和次要的黨政職位。

政治家族關鍵詞:世襲、等級分配、核心部門

中縣政治家族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不少都是行業內或者系統內繁殖,具有一定的世襲性。比如張泰康曾任白閣鄉黨委書記,其女婿張保彬後來也任白閣鄉黨委書記;張得彬曾任組織部副部長,其內弟高玉溪也任組織部副部長,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

二是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也就是俗稱的“縣領導”,其子女一般至少有一個副科級以上職務,不少還是正科級職務。

三是政治家族子弟具有向核心部門、關鍵部門聚集的趨向,比如縣紀委、組織部、縣委辦等等。

四是政治家族的大小,往往和家族核心人物的權力和位置成正比——核心人物權力和位置越重要,家族內出的幹部也就越多。同時,和後代數量也成正比,後代越多,家族內出的幹部也越多。

同時,作者還從中縣的具體情況分析了當地政治家族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是政治錄用方面的優勢,主要是教育和入伍。對於幹部家庭子女來説,一般教育條件較好,考上大學的可能性較大,畢業即是幹部,還能進入較好的單位工作。通過教育這個媒介實現家族繁殖,這是主要的形成途徑。其次是入伍,如果考不上學,還可以參軍,然後再從工人身份向幹部身份轉變,這也是重要的途徑。

二是領導幹部及其子女形成了一個熟人圈,互相比較瞭解,同時,很多領導幹部為了子女的進步,會不斷對縣裏的主要領導介紹子女的情況,希望能夠得到照顧。很多老幹部在和作者訪談時,很坦誠地談到這些;作者在當地組織部長辦公室內,曾幾次遇到老幹部為自己的子女進步説情。

三是政治培養,在領導幹部家庭中,父輩的刻意培養加上潛移默化的薰陶,都會使得他們在政治體系內更快成長。

中縣的一位主要領導曾對作者説:

“如果我的妹妹在中縣工作,那麼不用我打招呼,她的工作和提拔,都會處處受到關照,這是幾千年來的政治傳統。”(訪談,2009)

另一位中層幹部説:

“現在官場世道真是變了,我當時提拔都是在組織談話時才知道,現在這種情況你看還可能嗎?現在不運作一下,不找關係,是肯定不行的。”(訪談,2009)

作者在調查中發現,政治家族在當地形成了地方利益集團和勢力集團。中縣一位主要領導經常感歎很多措施執行不下去,原因就是地方利益集團的阻撓和反彈,中縣很多不正之風,比如炒地皮等,很多背後都是政治家族的勢力。這種力量是很大的,這位領導説,很多時候投鼠忌器,極端的時候自己都可能翻船。

政治家族還造成了幹部仕途上的不公平。政治家族子弟仕途上的通暢,使得平民子弟幹部感覺不公平、不公正。這在中縣一般幹部中議論很大,特別是很多老縣領導的孩子,基本都是副科級以上,並且很多都在關鍵部門和好單位。

同時,政治家族的關係網和利益鏈,使得縣鄉政治成為人類最複雜的集合體,其複雜程度遠遠超出想象,作者在西城鄉時,一位中層幹部曾對他説:

“幹部考核為什麼考不出真東西,因為縣城太小,關係太複雜,説不定考核組的就是那個幹部的親戚,能説實話嗎?”(訪談,2009)

江西廬山管理局招聘多名幹部子女入圍(沉石/CFP/圖)

家族政治的衰落

不過,一個近年來趨於明顯的情況是,政治家族在中縣呈現衰落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計劃生育政策,這是導致政治家族衰落的根本因素。中縣第一大政治家族張家,家族龐大的一大原因就是子女眾多。而現在幹部羣體中,嚴格執行的“一孩化”計劃生育政策,對政治家族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就作者瞭解到的情況,除了個別人大副主任和政協副主席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外,其他領導都是一個子女。説明計生政策有一個從寬到緊的過程。

二是幹部交流制度,這對於打破政治家族網絡,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是幹部羣體就業觀念的轉變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1980年代,很多中縣幹部千方百計回家就業,不願留在大城市,現在,他們的子女就業時,則是千方百計留在大城市。

作者在西城鄉時,當時鄉長的女兒剛剛大學畢業,鄉黨委書記就跟她説,千萬不要回來,北山市都不要回。為了鄉長女兒就業,鄉黨委書記特意和鄉長一塊到省會找老鄉運作,最後,鄉長女兒留在了省會某銀行工作。

幹部子女在大城市就業的途徑就是高等教育。中縣幹部都是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受益者,知識改變命運,他們對此有最深的體會,所以在子女的教育上絕對是全力投入。縣領導的子女在當地一般上的都是最好的國小、國中和高中,在受教育初始階段就已經擁有了最優的教育資源。不少都大學聯考移民,往北京、上海、新疆、內蒙古和海南等等,而且一些家屬甚至不上班,去陪讀。這是掛職期間最令作者吃驚的事實之一。

對教育的重視加上高等教育擴招,現在縣領導幹部子女上大學已經基本普及。從統計中可以看出:縣領導子女通過高等教育改變人生的現象非常明顯,除了幾個中等學校畢業,留在中縣工作以外,其他都選擇在大城市工作。

關係千萬重

作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關係”在中縣幹部的仕途中起着重要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除了上述所説的突出的政治家族現象,其他關係類型主要有:乾親、同鄉、同學、戰友等。而近年來幹部選拔任用中民主推薦政策的實施,加重了關係在幹部仕途中的作用,並導致了拉票網和關係運作的雙環模型的形成。

很多中縣幹部都辦有經濟實體,就是為拉關係奠定一個經濟基礎。很多幹部説,上世紀80年代,生活都有困難,怎麼可能去找關係?而現在,經濟繁盛奠定的經濟基礎,使得拉關係不僅盛行,而且愈演愈烈。

縣鄉官場的過度競爭也是關係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縣鄉幹部是中國幹部羣體中數量最多的一部分,中縣1萬多名幹部,卻只有30多個副處崗位和4個正處崗位,這種差距帶來的就是晉升的殘酷競爭,競爭的一個結果就是關係的流行,導致每個幹部都要關係運作,以增加晉升的概率。同時,關係確實能夠帶來幹部的晉升。

一位鄉黨委書記説:“不找人不可能,關鍵是能不能找到人,能不能起作用,誰不找人都不行。”

在這種種關係中,除了血親是自然的連接紐帶,也是最強的連接紐帶外,其它都是社會性的連接紐帶,都需要編織和維持。

在中縣,編織關係網的主要方式有喝酒、打牌和送禮。

喝酒是編織關係網的最重要方式,也是中縣每個領導幹部的必備之課。在酒桌上,不認識的相互認識,認識的感情會更加深厚。酒場不僅是建立關係的地方,而且是信息的流動地,辦事的潤滑劑。正是在酒場上,每個幹部都是透明的,誰和誰是什麼關係,誰在北京買了房子,誰和誰有一腿,誰被雙規,誰家的子女考上了大學等等。

而如果哪個幹部想認識某個領導,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過中間人,然後擺上一桌,幾杯白酒下去,自然從陌生到熟悉,甚至開始稱兄道弟。作者的很多論文資料正是在酒場上獲得的。

一個幹部請人喝酒,一定是請和自己關係好的幹部陪酒,而這裏面也有很多的藝術,那就是一定要避免關係不好的幹部在一個酒桌上,所以,到了喝酒的時候,不僅需要熟悉自己的關係網,還需要了解別的幹部的關係網,誰和誰關係好,誰和誰有矛盾,必須靈活安排,如此才能盡歡。

在酒場上,打牌則是不可少的,牌的種類有麻將和紙牌,打麻將一般是在酒前以及酒後進行,打紙牌則是喝酒時進行,誰輸誰喝酒。一些幹部還有固定的牌友,主要在業餘時間進行。

喝酒打麻將是中縣幹部的主要生活方式。一位幹部曾對作者感慨:漫漫時光,何以消遣?喝酒打牌。

而當作者就訪談時間問一些幹部是上午還是下午時,不少幹部都説,一定要上午,因為很多領導一到上午11點多,就開始打電話聯繫喝酒的地方,中午喝酒後,要麼回家睡覺,要麼找個地方打麻將,下午根本找不到人。而到了晚上,則繼續喝。所以在中縣,中午和晚上,上百家賓館,處處都是喝酒聲,而其中大部分是幹部,特別是檔次高的賓館,更是如此。

在幹部關係網的編織和維持中,禮物以及貨幣的流動是必不可少的。這些一般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進行,所以一到中秋和春節等重要節日,很多重要的領導幹部一般都不在中縣,他們在路上,在北山市,在省會,在北京,要麼“跑部錢進”,要麼為仕途而構築人脈。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中所用政治家族家庭成員的名字均為化名)

來源: 南方週末 | 來源日期:2011-09-01 | 責任編輯:左小刀

希望他們理解我的研究” ———對話《中縣幹部》論文作者馮軍旗

本報記者 魯超國

“感謝中縣和中縣的幹部們。中縣民風淳樸,文化積澱深厚,對於我這個從事研究的異鄉人,相待甚厚。我在中縣也注意和幹部羣眾打成一片,交了很多朋友。如果不是學術研究,我實在應該唱一曲中縣的讚歌。因為學術研究的慣例,我無法在此寫上中縣幹部們的名字,他們已和本研究融為一體。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我的研究:我罪我言,是存明哲。”馮軍旗在自己論文的《後記》中寫道。

如今,當他回首自己在中縣兩年的掛職經歷時,依舊五味雜陳。

齊魯晚報:您在北大讀博士時,怎麼會想到寫這樣一篇論文?您是為了寫論文去掛職,還是在掛職期間發現了論文題目?

馮軍旗:其實我當時只有一個大概方向。平時我比較關心政治人物,省部級以上的官員都被國內外專家研究透了,而縣鄉幹部則較少涉及。所以當時就想研究一下縣鄉幹部,但是具體怎麼寫我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框架。我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掛職調研後,才決定以幹部晉升為主題。

齊魯晚報:那您到中縣掛職鍛鍊,是不是屬於學校安排?

馮軍旗:我們學校每年都會選派一些同學到各省去掛職調研,還有一些同學是自己聯繫的。我呢,介於兩者之間,有一次經人推薦,我認識了中縣的縣委書記,向他表達了我的想法,他很支持,但是他説要走學校的程序,所以我又到學校去申請,辦理了掛職手續之後去的中縣。

齊魯晚報:那當時中縣的縣委書記知道您的論文題目嗎?

馮軍旗:當時我的論文題目都還沒具體定,縣委書記還建議我可以調研一下信訪,因為這是他們最頭疼的問題。齊魯晚報:那後來呢,我看您調研的內容涉及到不少敏感內容,您是怎麼讓他們敞開心扉地向您透露一些他們的“遊戲規則”?他們是否知道您要寫博士論文,要發表?

馮軍旗:首先當時我是有職務的,對於“體制”內的人他們還是很樂意交流的;其次我都會提前告訴他們,我們搞學術研究,按照慣例我們都會隱去他們的真實姓名,所以大部分人都願意談。另外這一代的縣鄉幹部開放心態還是有的,他們也經常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當然也有不願談的,一些在職幹部忌諱些,退休老幹部比較能談。當時一位公安局局長就説:“你怎麼老問人家隱私啊?”縣委書記也説我這個題目不好,我掛職結束給我送行的時候他還説,“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説。”

齊魯晚報:那遇到不願談的您怎麼辦?

馮軍旗:我就找他周邊的人啊,找和他矛盾對立面的人啊。縣城不大,誰和誰有矛盾,誰和誰關係好,關係網絡大家基本上都心知肚明。

齊魯晚報:您覺得,中縣幹部他們自己對這種政治生態環境有什麼看法?

馮軍旗:在這個官場規則裏,大家都身不由己。有的人感覺很累,不願意拿着健康去拼酒,不願意低三下四去求人,但是你不運作有人運作,除非你自己不想進步。而有的人就如魚得水,充滿了活力。有得意者也有失意者。

博士掛職兩年剖析縣域政治:解讀縣鄉幹部晉升機制

2008年,當時還在北大社會學系攻讀博士的馮軍旗為撰寫博士論文,來到中部某省北山市中縣掛職兩年,先後擔任副鄉長和縣長助理。掛職期間,他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通過大量訪談,細緻地從內部深入記錄了一個縣級政權的政治生態,完成了20多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中縣幹部》。

縣鄉幹部作為中國幹部隊伍中數量最大的一個羣體,其狀況直接關乎當地的執政基礎、政權穩固和改革開放的推進。面對日益增多的社會矛盾和羣體性事件,這一代的縣鄉幹部是如何治理基層社會的?他們能否承擔起社會轉型的重任?

馮軍旗最近有點沮喪。

按照原計劃,他在2010年就已完成的20多萬字的博士學位論文———《中縣幹部》經過進一步加工,現在應該出書上市了,他也可以拿着這本書去參加今年10月份的北京大學優秀論文評選了。但因為種種原因,書至今未能按時出版。

為了寫這篇論文,2008年至2010年,他到中部某省北山市中縣掛職鍛鍊兩年。當時,他還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一名在讀博士生。如今,他已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員。

兩年的掛職經歷,讓他成為一名“體制內”的人,逐漸熟悉了裏面的政治生態和遊戲規則,也讓他成就了自己近30萬字的博士論文———《中縣幹部》。該論文以中縣幹部的政治生涯歷程為基礎,以晉升機制為主題。

在論文的開頭,是他獻給中縣幹部的一首詩———《蒲公英》。“其實,中縣幹部的命運就和蒲公英一樣,飄搖不定。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中國所有縣域幹部的影子。”馮軍旗説。

“縣鄉幹部作為中國幹部隊伍中數量最大的一個羣體,其狀況直接關乎黨的執政基礎、政權穩固和改革開放的推進。隨着中國縣鄉社會的轉型,縣鄉幹部越來越成為一個焦點問題,面對日益增多的社會矛盾和羣體性事件,他們是如何治理基層社會的?這一代縣鄉幹部能否承擔社會轉型的重任?這就是這篇論文的意義所在。”馮軍旗告訴本報記者,這篇論文,僅僅是他從事相關研究的一個開始。中縣掛職

中縣全縣80多萬人,共有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1013人,平均800人中就有一名領導幹部,馮軍旗深度訪談了其中的161位,基本涵蓋了包括縣委書記在內的全縣所有重要幹部。在北京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學位時,馮軍旗師從鄭也夫教授。鄭也夫是最早研究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的社會學家之一,對待社會生活中陰冷的地帶、雜質,他不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馮軍旗的評價,“極有批判精神”。

鄭也夫對馮軍旗的論文方向很支持。馮軍旗掛職出發的時候,鄭也夫一再交代他,“不要有任何定見,不要有任何框架,睜大眼睛,多觀察,多思考,在實踐中發現社會事實,發現論文主題”。

而寫這樣的論文,就必須進入“體制”。巧合的是,北京大學正好有選學生外派的“掛職制度”。

2008年3月份,馮軍旗背上行囊,來到中縣。第一年,他的職務是中縣西城鄉副鄉長。

這一年,他訪談了60多位西城鄉政府的幹部,同時還對16個鄉直部門的一把手和16位村支書進行了訪談,共形成了100多個訪談個案。

第二年,馮軍旗的職務是縣長助理。為了方便他調查研究和工作,縣裏還專門給他配了一個祕書和一輛專車。

兩年間,他通過工作、會議、訪談和喝酒等各種方式,和很多中縣幹部近距離接觸,甚至成為好朋友,“這讓我得以近距離觀察他們的工作、生活、交往,聆聽他們的心聲和思考,感受他們的酸甜苦辣、恩怨是非。”

據統計,中縣全縣80多萬人,共有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1013人,平均800人中就有一名領導幹部,馮軍旗深度訪談了其中的161位,基本涵蓋了包括縣委書記在內的全縣所有重要幹部。

掛職期間,他有時每天要訪談3位領導幹部,上午、下午和晚上各一個,訪談完了還要整理資料,每天熬至深夜。

他的那些訪談材料和收集的資料至今保存完整,兩個大行李箱才能裝得下。

2010年,掛職結束後,他寫出了20多萬字的博士論文———《中縣幹部》。

學歷、年齡和性別

有意思的是,在中縣與看重學歷相悖的一個現象是,第一學歷是大專或本科的幹部往往在提拔任用方面比不上師範、中專畢業的。

中縣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縣,正在向工業縣轉型。2009年,中縣的國民生產總值為130多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個多億,支出8個多億,農民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

第一年,馮軍旗被安排在西城鄉任副鄉長,該鄉有工業園,算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鄉鎮。

中縣的領導幹部按照級別分為四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呈四層金字塔狀。這也是幾乎整個中國縣域幹部的構成框架。

“從中縣幹部軌跡來看,中縣幹部的仕途已經制度化和例行化,一個幹部現在的職位和年齡大致決定了其仕途的發展前景。”馮軍旗調查分析的結果顯示,從幹部仕途各個級別的時間間隔來看,晉升為副科一般需要8年,副科到正科約3年,正科到副處約7年,副處到正處約7年。

“如果到了45歲還沒有被提拔為縣領導,那麼仕途基本就中止了。”年齡規範對於幹部的新陳代謝和循環更替很關鍵,但也對各級幹部都造成了壓力,影響到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年輕的希望進步越快越好,年齡大的則容易喪失進步動力。

馮軍旗調查後發現,中縣領導的第一學歷接近70%是高中和中專畢業,大專和本科畢業的只佔20%多一點,“這是遠遠不能適應現在社會發展要求的”。所以,中縣幹部的在職學歷教育可謂高歌猛進,大多選擇黨校進修,有的甚至躍進研究生行列。

有意思的是,在中縣與看重學歷相悖的一個現象是,第一學歷是大專或本科的幹部往往在提拔任用方面比不上師範、中專畢業的。

鄭州大學畢業的航運局局長江道瓊就説:“縣鄉比較看重實踐能力,而不是理論能力。你身上知識色彩太濃,很多人把你看作另類„„”江道瓊就有切身體會,他一個同學考的是中專,對方是鎮長,他則是副鎮長。

而有時候,學歷和年齡又成為領導藝術處理難題的工具,“比如兩個人各方面都勢均力敵只能選其一的時候,學歷和年齡就會成為硬槓槓。”

中縣副科級以上男女幹部比例嚴重不對等,特別是女正科級一把手和女縣領導,總數只有10人,比例只有6%。

中縣組織部部長張亞楠在接受馮軍旗訪談時説:“在家庭和事業方面,沒有一個女人能處理好。我最後的觀點就是女同志不宜從政。”

“女同志不宜從政。”這話從管幹部的組織部長口中説出,令人震驚。

而中縣女幹部成長中的另外一個問題則是緋聞和謠言。“縣鄉幹部難,縣鄉女幹部更難”,一些女幹部往往不經意間就成為輿論中心,成為談資。一些女幹部坦言,很多時候睡不着覺,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這也是令很多女性對從政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從中縣的實際情況來看,在各種對女幹部傾斜的政策中,硬性規定領導班子和黨政正職的女性“最低名額”和“最低比例”,仍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升副科是重要的第一步

在中縣幹部的仕途中,不同的機構和崗位對幹部仕途影響也很大,特別是關鍵機構和關鍵崗位,形成了“高進高出”的幹部流,從而成為幹部的搖籃。特別是辦公室主任和祕書,是幹部晉升的重要崗位來源。

中縣幹部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軍隊轉業幹部和吸收錄用。

調查數據顯示,中縣縣領導80%來自於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軍轉幹部佔13%,而吸收錄用的只佔6%,説明吸收錄用只是領導幹部來源的輔助渠道。

“後來,由於關係和利益的因素,吸收錄用逐漸演變成一種領導幹部安排子女就業的途徑。”在中縣,通過吸收錄用的正科級一把手以上的領導幹部有25名,其中有18名是幹部子弟。因此,2001年之後,國家逐漸停止了這一政策的執行。

在中國的縣鄉政治仕途中,只有被提拔為副科級,才算是真正進入領導幹部序列,才是政治意義上的“大小也是個領導”。

“副科級往往選擇公開選拔的方式,公平、公正,這也是未來幹部選拔的重要方向之一。”馮軍旗告訴記者,“但是有時候會出現制度失靈或制度異化。”

他在中縣掛職期間也深有體會,一些制度和政策出發點很好,但一付諸實施,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弊端,有些甚至完全走向政策的反面,“這也就是所謂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008年底,中縣發出公告選拔1名團縣委書記及5名副科級青年幹部。

經過報名、資格審查、筆試、面試、考察、全委會票決、研究決定、公示、公佈結果等程序,連續發佈6次公告,7名候選人除了1名錶面上沒有較強的政治資源和關係資源外,其他6名都是幹部子弟。

“應該説,公選制度是公正的,程序也是公開、透明的,但為何出現了制度失靈?”一些中縣幹部在接受馮軍旗訪談時説,幹部子弟在起點上就有優勢,可以進入公選的範圍,而且從程序上來看,除了筆試能夠做到公正外,其他環節都有可操作的空間。

一位中縣主要領導也説,幹部階層中存在利益集團,有其共同的利益和意識,這些人蔘加投票,一定對幹部子弟有利,這是產生“官二代”的一個土壤。

正科級是很多中縣幹部的夢想和追求,有人終其一生的政治奮鬥,也就是期望能晉升到正科級。

馮軍旗的調查顯示,中縣幹部從副科級到正科級,平均晉升時間間隔是2.7年,接近一半分佈在鄉鎮,“説明鄉鎮作為縣裏的一級政府,權力資源豐富,是誕生縣領導的搖籃”。

而鄉鎮黨委書記作為縣裏的一方大員和地方諸侯,地位極為重要,因為關乎幾萬人的穩定和發展問題,而且直接面對羣眾,需要處理很多棘手問題。所以對黨委書記的要求較高,既需要有豐富的鄉鎮工作經驗,又要有駕馭全局的能力,還要有相當的領導藝術。因此鄉鎮黨委書記的人選,縣委很重視也很慎重,需要縣委書記的認可和信得過。

在中縣政治生態的演變中,形成了這樣的慣例,就是鄉鎮黨委書記升遷縣委縣政府領導無望,才回縣城出任縣直一把手,等於已經過了晉升錦標賽的篩選,其年齡也往往偏大,這樣也就不大可能再從這個羣體中產生縣委縣政府領導。

晉升至副處級,才算是跨入了縣領導序列。而正處級,當時中縣的實職幹部只有4人:縣委書記、人大主任、縣長和政協主席。

在中縣幹部的仕途中,不同的機構和崗位對幹部仕途影響也很大,特別是關鍵機構和關鍵崗位,形成了“高進高出”的幹部流,從而成為幹部的搖籃。特別是辦公室主任和祕書,是幹部晉升的重要崗位來源,從而形成了幹部仕途中富有特色的“辦公室主任現象”和“祕書現象”。

“當時的中縣縣委書記和縣長都是祕書出身。”馮軍旗告訴記者。政績與仕途

幹部政績突出提拔,政績不突出不提拔,這是主流。但實際的中縣政治生態還有政績突出不提拔,搞假政績或者沒有政績而提拔的現象。

政績也是幹部晉升的一個重要砝碼。

從中縣的實際情況來看,政績和幹部晉升的關係非常複雜,幹部政績突出提拔,政績不突出不提拔,這是主流。

但實際的中縣政治生態還有政績突出不提拔,搞假政績或者沒有政績而提拔的現象,這種現象也是中縣實際政治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有一段時間,中縣要求全縣每個行政村都要有村辦養豬場和養羊場,當時的機制是,鄉鎮和村集體投資興辦,資金來源一是銀行貸款,二是幹部集資,三是鄉村原來的積累。當時給每個鄉鎮和行政村都分配有指標任務,要求必須完成。

“這種目標分配開了中縣運動型經濟和命令型經濟的先河,也就是通過羣眾運動和行政命令的方式發展經濟。”馮軍旗對這種方式並不認可。

很多中縣幹部説,當時聲勢很大,要求各個行政村都要興辦,並且通過檢查和觀摩,站隊排名,獎先懲後。當時投資龐大的原因是:一需要建設豬圈和羊圈,二需要大量購買豬和羊。

但是,集中大規模養殖的問題很快暴露,一是價格大跌,養的人越多,虧損越大。二是疾病流行,不少鄉鎮的豬圈和養雞場都是成圈成圈的死亡。

當時李莊鎮的一位副鎮長接受訪談時説:“農民的習慣還是散養,他們不接受集中養殖。同時,當時的疾病防控能力不行,豬瘟一發生,根本控制不住,幾天就死光了。我所在的鄉一共有25個行政村,每個村至少損失10萬元,等於把原來積累的家底掏空了。”

在當時的行政壓力下,很多鄉鎮選擇了造假。一位副鄉長説,他當時包的一個村在河灘裏養了幾頭牛,在這個基礎上,就在河灘裏蓋了一個養牛場,立了很多牛槽,號稱百頭養牛場,其實就5頭牛。遇到檢查的時候,就從其他村裏僱牛,檢查後,再還。

“所以一遇到檢查,等於是全縣豬羊牛大遷移,滿路跑的豬羊牛,很是壯觀。”馮軍旗告訴記者,這種造假風氣直到他掛職時還在延續。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造假反而起到了減少損失的作用。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龐莊的剛葱,西城的洋葱,李莊的反季節西瓜等,都為農民提高了收入。出問題的幹部來自哪裏

從被查處的幹部職務來看,32名正科級幹部中,縣直部門一把手多達17名,鄉鎮黨政一把手2名,且全部是鄉鎮長,沒有一名鄉鎮黨委書記,為什麼?

1979年以來,中縣被查處的縣領導屈指可數,縣委、人大、政協和公檢法系統一個沒有,只有縣政府3名副縣長被查處。1名是男女作風問題,2名是受賄等經濟問題。

馮軍旗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出事的全部都是縣政府領導,而縣委領導一個沒有?

經過調查後,他分析認為,這是因為縣政府處於經濟工作的第一線,掌握了大量的經濟資源,而縣委領導直接掌握的經濟資源相對少一些(縣委書記除外)。

同時,縣委領導一般比縣政府領導經受了更多的磨鍊,政治經驗更為豐富,這也説明了政府機構篩選幹部的過濾器的作用。

馮軍旗還獲得了1993年—2009年的縣紀委案卷目錄,並對中縣副科級、正科級幹部的問題進行了統計和分析。

從被查處的幹部職務來看,32名正科級幹部中,縣直部門一把手多達17名,鄉鎮黨政一把手2名,且全部是鄉鎮長,沒有一名鄉鎮黨委書記,為什麼?

馮軍旗分析認為,鄉鎮黨委書記處於地方大員和地方諸侯的地位,在縣裏的地位舉足輕重,涉及到一個鄉鎮幾萬人口的穩定問題,因此,鄉鎮黨委書記往往能力和素質更高,政治經驗也更為豐富,大多經歷了多崗位的鍛鍊。

同時,鄉鎮黨委書記往往是縣委書記信得過的人,這樣才會放到這個位置上,他們往往和縣委書記組成了一個共同體,一旦鄉鎮黨委書記被查處,往往牽涉面大,涉及人廣。

“在中國黨政雙元運行體制下,政府往往處在第一線,充當了黨委系統的防火牆的作用,一旦追究問責,板子往往打在鄉鎮長身上。”馮軍旗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名鄉鎮長因為沉船事故而被追究問責。但熟悉鄉鎮政治運作的都知道,鄉鎮真正的一把手是鄉鎮黨委書記,要對重大決策拍板和承擔責任。

“對此,一位鄉鎮長曾對我抱怨説,鄉鎮長主要是執行,但一旦出事卻由他們承擔責任,這是體制問題。”

而被處理的縣直部門一把手高達17名,“這是因為縣直部門一把手往往在仕途上處於停滯者的地位,一般來説,他們在仕途上已經沒有了繼續進步的可能,這就使得部分縣直一把手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馮軍旗分析説,他們同時也要考慮仕途結束後的問題,這和處於仕途上升者的鄉鎮黨政一把手相比,他們考慮更多的則是經濟問題。

“經濟問題,是侵蝕幹部的最突出的問題,其次還有生活作風問題和政治問題。”馮軍旗説,這不是中縣的問題,而是全國官員共同的問題,“近年來因為經濟問題落馬的官員不少,有生活作風問題的官員也屢被曝光。”

“我曾問一位中縣紀委領導,紀委辦案最大的問題在哪?他脱口而出:關係網。”這位領導還給馮軍旗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有一年中縣紀委在查處一個幹部時,處分這名幹部的常委會就要開了,紀委書記又接到市裏領導的打招呼電話。毋庸置疑,很多案件就是在關係的運作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該紀委領導説,現在規章制度很好,關鍵是難以執行。

紀委辦案的線索來源主要是各種舉報,大致佔到80%以上。

“如果説政治運動式的反腐是明的羣眾監督,舉報則是潛於水下的羣眾監督,看似水面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馮軍旗説,這也意味着,在中國,做官之要在於做人。一個有道德,各種關係處理良好,又具有政治智慧的官員基本上是安全的。

(注:馮軍旗的論文《中縣幹部》中提到的人名和地名都按照學術慣例做了技術處理。)

北京大學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篇四

北京大學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校本部)

熱烈歡迎報考北京大學2010級博士研究生!

一、報考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2、考生的學位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2)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在入學前取得碩士學位);

(3)獲得學士學位後,在報考學科、專業或相近領域已工作6年或6年以上(從獲得學位到錄取為博士生當年的9月1日)的人員(只能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

3、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考生,須已在報考學科、專業或相近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以上學術論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獲得省、部級以上與報考學科相關的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五名);

4、年齡一般不超過45週歲;

5、健康狀況符合北京大學研究生入學體檢標準。

二、報名辦法

1、採取網上報名。具體時間及程序將於10月下旬在北大研究生院主頁發佈。

2、考生報名前應仔細核對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資格審查中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將不予錄取,相關後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3、繳納報名費200元。

三、指導教師

請參閲各院(系、所、中心)網站有關招生導師的介紹。

四、選拔方式

入學選拔分為提交申請材料、初試和複試三部分。1.提交申請材料

考生在我校網上報名結束後的一個月內,向報考院系研究生教務辦公室寄(送)達以下申請資料(自備信封統一裝入),共計八項:

(1)通過網上報名系統打印的《報名登記表》;

(2)學位、學歷證書的複印件(應屆畢業碩士生提交所在單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證明信);

(3)碩士課程成績單的原件或複印件(提供複印件的同學須在複試時提交原件);

(4)碩士學位論文(應屆畢業碩士生可提供論文摘要和目錄等);

(5)兩位與所報考學科相關的副教授(或相當於副教授)以上職稱專家的推薦信;

(6)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本人想致力研究的問題和設想的陳述書;

(7)學習和工作經歷、經驗、能力、特別成就、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所獲專利及其他原創性研究成果的陳述和證明;

(8)以同等學力資格報考的考生,還須提交在報考學科、專業或相近研究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上發表的兩篇以上學術論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已獲得省、部級以上與報考學科相關的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五名)的證書;

各院系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材料,進行素質審核(側重審核申請人的畢業學校與專業、品德、學術水平及其在所報專業領域內的發展潛力)。

2、初試

(1)考試時間:2010年3月13日、14日。

(2)考試地點:北京大學

(3)考試科目:兩門業務課和一門外語(聽力和筆試同堂進行)。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兩門碩士階段專業基礎課和政治理論課(文科加試哲學,理科加試自然辯證法)。有關招生院系、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及其相關説明請見招生專業目錄。

3、複試

(1)根據素質審核與初試結果,擇優確定複試候選人。

(2)複試由招生院系安排,時間一般在4月上、中旬。複試採取筆試、口試或兩者相兼的方式進行差額複試,對學生的學科背景、專業素質、操作技能、外語口語水平、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進行考察。申請人應向複試組作報告,內容包括個人科研經歷和成果介紹、對擬從事研究的領域的瞭解和看法、本人擬進行的研究工作設想及理由等。

(3)對於經過初試和複試仍不能確定是否錄取的考生,我校將進一步組織複試。

(4)參加複試的考生需繳納複試費,複試費標準待確定後通知。

五、錄取

複試不及格考生不予錄取。對於複試及格考生,根據初試、複試成績,結合素質審核結果,綜合評估考生各方面的表現,從中擇優確定初取名單並公示。

六、體檢

體檢在新生入學時統一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體檢醫院為北京大學校醫院。體檢標準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執行。

七、學習年限

博士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4年。本科起點直博生基本學習年限為5年。碩博連讀生除院系有特別規定外,一般進入博士生培養階段後的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八、就業

人事檔案不轉入學校的研究生,畢業後應回原單位工作或自謀職業,學校不負責就業。如原為在職人員,在學習期間發生原單位由於撤消、合併等原因不能接收,由學生自謀職業。其他研究生按國家和學校有關就業政策辦理。

九、校本部獎學金和助學金:

1、校長獎學金:

校長獎學金標準為51000元/年(含學費15000元、生活費36000元)。校長獎學金主要用於資助特別優秀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全校獎學金名額不超過100名。

2、學業獎學金:

學業獎學金標準分三等:一等獎學金27000元/年,二等獎學金22200元/年,三等獎學金15000元/年。其中含生活費部分和衝抵學費部分(學費15000元/年)。各學院(系、所、中心)參考此標準自行制定獎學金設置和評定辦法,並實行動態評審。

3、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博士生、已獲博士學位的人員、外國留學博士生以及其它經特別説明的博士生教育項目招收的博士生除外)獲得獎學金的覆蓋面為100%。

4、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博士研究生和已獲博士學位的人員須按上述規定標準繳納學費(15000元/年)。

5、按特別説明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項目招收的博士研究生按其招生簡章規定繳納學費。

6、各學院(系、所、中心)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助研、助教、助管崗位,根據崗位工作發放津貼。

7、有關獎助學金的具體規定參閲《北京大學研究生獎助學金簡介》。

十、學生住宿

1.2010年我校繼續實行住宿收費制,住宿費用自理。

2、除在深圳就讀的同學外,其它人事檔案不轉入我校的博士生以及其它經特別説明的博士生教育項目招收的博士研究生,住宿及其費用自理,學校不提供住宿。

3、屬於“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計劃”、“援疆學科建設計劃”、“新疆研究生培養基地計劃”、“北京大學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校院合作計劃”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學校可以協助安排住宿,費用自理。

十一、違紀處罰

如發現考生有提交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考試紀律的行為,我校將進行嚴肅處理。包括取消考試、入學資格及學籍等。

十二、交叉學科介紹

2010年我校繼續在多學科交叉領域招收博士研究生,詳情請見《2010年重點交叉學科招生簡介》(見後)。

十三、2010年北京大學-莫斯科大學聯合研究生院將繼續招收聯合培養研究生,詳情請見《2010年北京大學-莫斯科大學聯合研究生院招生簡介》(見後)。

十四、招生諮詢

北京大學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及有關注意事項可在北京大學研究生院網頁(http://gr_)查詢;諮詢熱線(010)62751354、(010)62756913、(010)82802338(醫學部)。電子郵件為renzhong@和zsyjs@mail.(醫學部)。

北大研招辦對外諮詢時間為每週一至週四(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及週五上午,辦公地點為北京大學紅二樓2102房間(郵政編碼為100871)。

十五、北京大學醫學部及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及獎助學金具體事宜請詳見其招生簡章。

十六、如在2010招生國家出台新的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將做相應調整,並及時予以公佈。

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 篇五

北 京 大 學 文 件

校發﹝2008﹞號

關於印發《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 校長獎學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各學院(系、所、中心)、各有關單位:

《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管理辦法》經2008年6月3日第688次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現印發各單位,請認真遵照執行。

北京大學

2008年6月3日

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管理辦法

(2008年6月3日第688次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吸引優秀生源,優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環境,充分調動研究生的科研積極性,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學校決定設立“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

第二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由學校出資設立,專門用於吸引、選拔和資助拔尖創新研究生生源攻讀北京大學博士學位,從事高水平基礎科學研究。

第三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的申請對象為攻讀學術型博士學位的北京大學全日制研究生。

第二章獎勵標準和申請名額

第四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的經費由學校負責籌集,從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經費中支出。

第五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的標準為3000元/月,每年按12個月發放,年限為基本學習年限;同時配套學校三等學業獎學金。

第六條 從2009級開始,每個年級的獎學金名額不超過100人。

第三章申請和發放

第七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的申請工作於每年9月底開始,10月中旬完成,每學年組織一次。

第八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的評定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第九條 “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由研究生院全面負責管理。申請人提出申請後,由各院(系、所、中心)獎助工作領導小組審查並確定本單位推薦名單。研究生院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確定最終資助名單。

第十條研究生院於10月下旬在相關網站公示“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評選結果並通知相關院系,各院系應在2個工作日內在本單位主頁顯著位置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後,正式通知獲獎研究生。

第十一條對“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評審結果有異議的研究生,可在研究生院公佈評審結果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研究生獎助辦公室提起申訴,研究生獎助辦公室審核後提出處理意見,並報主管校領導批准,通知研究生本人及所在單位。

第十二條“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經申請獲得批准後,由學校財務部定期發放給研究生。

第十三條研究生在學年內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不能獲得下一學年的校長獎學金:

1、違反校紀受到處分者;

2、必修課考試成績不及格者;

3、在學術研究中有弄虛作假行為者;

4、在科研工作或實驗中造成重大損失者;

5、其他有損學校榮譽等行為者。

第十四條獲獎研究生在學年內出國出境、休學、停學者,其獎學金的發放參照《北京大學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定辦法》和《北京大學學籍異動研究生學費和學業獎學金管理辦法》中學業獎學金髮放的相關規定執行。研究生在學年內提前畢業者,其獎學金從異動審批後第二個月起停止發放。第十五條每學年結束前,各院(系、所、中心)須對獲獎研究生本學年的學習成績、科研狀況及其綜合表現做出評價,研究生院組織專家評審委員會結合院系意見對獲獎研究生進行考評。通過考評的研究生將獲得下一學年的資助。第十六條已獲得“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的研究生,一般不能申請其他“三助”崗位。

第五章附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經2008年6月3日第688次校長辦公會討論通過,自2008年9月開始施行。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研究生院獎助辦公室負責解釋。

 

主題詞: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 管理辦法通知校內發送:各院(系、所、中心)、各有關單位、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2008年6月9日印發

(共印6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re8e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