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開題報告 >

(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精品多篇】

(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精品多篇】

(博士、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精品多篇】

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一

一、選題的價值、意義及可行性論證

任何研究都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沒有問題,就沒有研究。問題意識作為研究生創新的起點和前提條件,對科研問題意識的培養直接影響着研究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科學研究是否充滿生命力,就看他是否有問題意識,是否能夠發現並提出大量的問題。沒有問題意識的研究則預示着研究者發展的衰亡或終止。作為一名教育科學研究生也是如此,有了問題意識,教育研究才會有自己的 並且不能為其他學科所還原、替代的問題領域。對研究生而言,僅僅有了問題意識還不夠,這個問題意識還必須是科學的。

但是,現實反映出當前我國高校教育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受到了科研問題意識淡薄的影響,所以目前極需對教育學研究生的科研問題意識做深入的研究。

(一)理論意義

對已有關於問題意識的研究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梳理,進一步加強了問題意識的理論研究,更豐富了問題意識研究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成果,為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了理論支持。

(二)實踐價值

有利於緩解當前我國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欠缺的現狀,有利於高校及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進行研究生教育的過程中注意培養研究生的科研問題意識,有利於教育學研究生科研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研究的可行性:

1、已蒐集了大量有關問題意識的文獻,並對相關文獻進行了綜合和整理,已學習和掌握了問卷法、訪談法等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術。

2、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教育學研究生,問卷發放對象為在校教育學碩士研究生,訪談對象為河北省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導師及碩士研究生。

3、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前期調查已經準備就緒,並編制了相應的調查問卷及訪談提綱。

二、國內外研究文獻綜述

(一)已有研究概況

經過文獻查閲發現,關於提高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呼籲比較多,如段麗(2003)在自己的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中就提到科學發現往往從問題開始,問題解決則貫穿於科學研究的全過程,同時也是科學研究的落腳點,因而問題發現和問題解決能力理應是研究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科研能力。但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關於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及其培養的專門研究還比較欠缺。不過,關於問題意識的一般性研究較多,幾乎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各個領域,都有關於問題意識的專門文獻。已有研究涉及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l.關於問題意識的研究

近年來,問題意識越來越受到眾多學者的重視,關於問題意識的研究也越來越多,很多學者提出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不同途徑。

袁來德認為應該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問、優化課堂結構讓學生勤於問、教給學生問的方法讓學生善於問、激發學生問的興趣讓學生樂於問;

尹啟泉認為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方法有七個,包括提升教師的創造性人格、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積累、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精心設計提問、善於捕捉學生的錯誤、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等;

王真東認為應從強化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質疑”的思維方式、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為學生創設形成問題意識的適宜條件這四個方面着手;

姚本先提出三個途徑:加強雙基訓練,創造優良的教學氣氛和精心設計問題情景。還有一些學者涉及到學生問題意識欠缺的原因。

陳海燕認為有心理障礙、環境障礙、教師權威障礙、認知障礙和思維定式障礙這五個原因;

劉春梅認為教師觀念陳舊,普遍進行“去問題教學”,現實的課堂教學重傳授輕探索、重結論輕過程、重教法輕學法,學校課程、學校活動的內容及範圍的侷限等造成學生問題意識的欠缺。

2、關於文科研究生問題意識的研究

在我所查的文獻裏,問題意識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文科的,由於理工科的問題都比較明顯和外在,所以理工科主要欠缺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由於受哲學思想的限制和方法論的影響等,文科的問題意識相對來説比較欠缺。

王永斌認為所謂問題意識,就是對一些尚待解決的有科學價值的命題或矛盾的認以及積極解決這些問題的自覺。哲學意義上的問題意識最早產生於古希臘時期,經過近代哲學家和現代哲學家的發展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哲學問題意識的基本特徵是沉思和分析,它是一種面向本體的思和麪向前提的思,也是一種面向現實生活世界的思。問題是研究的起點,也是學科發展的生長點。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就在於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諮政育人、服務社會。人們需要人文社會科學,就是要從人文社會科學中找到被社會發展問題困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

劉大椿認為問題是研究的起點,也是學科發展的生長點。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問題意識淡漠,脱離時代與社會現實,無異於切斷了它們發展的源頭,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命力將隨之枯竭。還有學者認為當代中國的學術研究特別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為什麼呈現出一派虛假繁榮的景象,令學者們自己也感到不滿意呢?其原因就在於,學術研究離開了真正的問題,缺乏問題意識。這樣的結果是,學術向兩個不好的方向發展,一是生吞活剝西方的各派理論,進行空洞的所謂“純學術”研究;另一個方向是乾脆退化成膚淺的“對策學”,對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並不高明的論證。所以中國人文社科領域的真正問題是:我們有問題嗎?或者,我們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問題都不明白,要侈談什麼“研究”就是多餘,學習就行。從這個意義上説,我們古代語言中的“學問”一詞,比“學術”更有價值。學問即是為了問題而“學”,而學術的目的則不得而知,不過從字面可以看出,反正“學”僅僅是一個手段。這就必然導致“學”為其他不相干的目的服務的問題。事實正是如此,對多數“學者”來説,不過是獲取名利的手段而已,與一般人理解的“學問”並沒有什麼關係

3、關於教育學問題意識的研究

(二)已有研究述評

總的説來,當前國內對問題意識的研究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是專門針對教育學研究生的很少,雖然現在學術界對問題意識也很關注,但是對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還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國外目前卻缺乏對問題意識的研究,原因在於國外教育對於學生自主性和問題意識的高度重視,學生歷來具有強烈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強烈的問題意識,才使問題意識不稱其為“問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從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着手,光從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來談提高研究生的素質,是抽象和空洞的,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因為創新是基於問題的提出,沒有問題意識是不能創新的。正是基於這種情況,我將借鑑已有研究的經驗和理論,從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握教育學研究生的特點,通過了解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存在的問題,找出其存在的原因,為提高我們教育學研究生的科研問題意識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

三、研究內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內容

1、主要概念界定

教育問題,是指反映到人們大腦中的、需要探明和解決的教育實際矛盾和理論疑難;教育問題的類型,一般有常識問題與未決問題、表象問題與實質問題、“大”問題和“小”問題。

教育學研究生,是指獲得學士學位、第一專業學位、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證書或具有同等學力獲准進入高等學校或科學研究機構各教育類專業進行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攻讀更高級別教育學學位的學生。

問題意識,是思維的一種問題性心理品質,主要指研究生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疑惑的實際問題及理論問題,併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個體積極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人們通常將思維的這種問題性心理傾向稱為問題意識。

教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是研究者在教育研究和實踐活動中,以專門的教育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逐步形成的認識教育問題的實質和類型、發現並提出需要研究解決的教育問題的意向和能力。

2、本研究以處在科研初級階段的在校教育學研究生為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運用開放式問卷,調查教育學研究生在科研問題意識上的主要問題和應對策略。

第二:在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選取在校教育學研究生兩名,研究生導師兩名進行訪談,從中歸納出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現狀及相應的應對策略,完善整體研究。

(二)研究思路

1、蒐集有關科研問題意識的文獻,對科研問題意識形成較全面的瞭解,同時也作為編制問卷的參考依據。

2、根據已有研究,編制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開放性問卷,並選取在校研一到研三的教育學研究生,人數100人,進行問卷調查。

3、對調查結果進行編碼處理,歸納出教育學研究生在科研問題意識中存在的問題和有效的應對策略。

4、編制訪談提綱,選取研究生導師兩名,在校教育學研究生兩名,根據訪談提綱,對4名調查對象進行訪談。

6、對方談結果進行編碼處理,從中歸納出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的策略。

7、對訪談數據作分析和探討,總結研究結果,並撰寫論文。

(三)研究方法

文獻反,問卷法,訪談法

四、論文總體計劃和進度安排:

20XX.4-20XX.6 理論研究階段 科學研究的理論研究;

20XX.6-20XX.8 實際調研階段 對河北省擁有教育學專業的四所高校的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進行調研;

20XX.8-20XX.9 資料分析階段 根據調研所掌握的資料進行分類彙總;

20XX.10-20XX.12論文撰寫階段 在理論分析和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初步撰寫論文;

20XX.1-20XX.3 論文定稿階段 對論文進行修改、定稿;

20XX.4 論文審查階段 將論文提交送審;

20XX.5 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

1、著作類

[1]韓民青著。意識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2]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4]劉大椿著。科學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馮光廉主編。文科研究生治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6]何懷宏著。問題意識。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5.

2、期刊雜誌類

[1]龔放,嶽曉東。強化問題意識,造就創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2]趙建。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着重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江蘇高教,2000/05.

[3]黃宇輝。從文科研究生的特殊性看創新能力的培養。吉林教育科學·高教研究,2000/06.

[4]楊針。永遠保持清醒的問題意識—訪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孫學偉、範文斌教授。科學時報,2001/3/15.

[5]王真東。關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思考。中國教育學刊,2001/06.

[6]張志文,張巳瑛。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教育學刊,2002/0l.

[7]夏月。教育學研究生如何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教育改革與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2003/02.

[8]幻俞國良,侯瑞鶴。問題意識、人格特徵與教育創新中的創造裏培養。復旦教育論壇,2003/04.

[9]黃甫全。關於教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

[10]周文傑,鄭保章。教育交往與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遼寧教育研究,2003/05.

[11]李永紅。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四川教育,2003/02.

[12]黃飛躍。談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03.

[13]劉大椿。教育學研究應突出問題意識。光明日報,2004/3/1.

[14]尚國營。高師教育學應着力培養師範生的教育問題意識。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05.

[15]尚國營。高師教育學應着力培養師範生的教育問題意識。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05.

[16]王源源。試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06.

[17]崔唯航。問題意識、體系精神與學科特性。學術研究,2004/09.

[18]馮光廉主編。教育學研究生治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19]陳海燕。問題意識—走向成功的動力源。教書育人,2005/01.

[20]陳翠榮。我國學生的問題意識現狀及培養措施。江西教育,2005/01.

[21]朱珊。沒有問題意識,強做研究不靈。中國教育報,2005/l.

[22]範遠波。論探究學習的問題意識。當代教育科學,2005/10.

[23]蔡拔平。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意義、障礙及路徑。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05/11.

[24]朱曉瑜。關注問題意識,激發主體參與。現代語文:理論研究,2005/12.

[25]鄧戰軍;葉小華。學生問題意識的保護策略。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26]李榮。教師樹立問題意識,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中國科學教育,2005/16.

[27]房壽高,吳星。到底什麼是問題意識。上海教育科研,2006/01.

[28]吳江林,陳西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質疑能力。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06/01.

[29]朱新秤。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意義與策略。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

[30]王朝陽,崔華華。創新視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養。中國高教研究,2006/08.

[31]康靜。對高校教育學中“問題意識”的思考。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03.

[32]閻亞軍;周谷平。問題意識與教育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7/04.

[33]郝明君;王光明;人文社科專業研究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09.

[34]宋寧娜。教育研究要增強問題意識。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

[35]勞凱聲。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意識、學理意識和方法意識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

[36]徐福利;李淑珍。高等教育應重視學生問題意識培養。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02.

[37]祁琛雲。問題意識是學術創新的源泉。中國出版。2010/06.

[38]吳原。論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結與問題意識。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3.

[39]劉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與方法。中國教育學刊。2010/03.

[40]姚則會。張部昌。問題意識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及其實現路徑。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07.

[41]張曉東。學校文化建設中問題意識缺失的反思與建構。當代教育科學。2010/12.

[42]劉鐵芳。教育研究中的問題意識與學科意識——評《在權力與權利之間:教育政治學導論》。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06.

[43]周江林。我國民辦高校存在問題的統計分析:實證的方法——兼談教育研究者的問題意識。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0/06.

[44]於洪卿。教育科學研究中問題意識的特徵。教育探索。2010/10.

[45]李士更。創新性學習重在問題意識的形成與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1.

[46]張瓊。“問題意識”小議——以《批判理論和文化研究的“問題意識”》為範本。2011/02.

[47]石玉欣。培養問題意識,提高創新能力。2011/19.

[48]李長華。淺談有效激發問題意識的策略。科學教育。2011/08.

[49]王豪。淺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學週刊。2011/13.

[50]王樹軍。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學週刊。2011/13.

[51]張永利。增強問題意識 培養創新能力。學週刊。2011/17.

[52]劉獻君。國際論壇增強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問題意識、國際意識和地方意識。中國高教研究。2011/07.

[53]趙萬祥。論教育哲學研究問題意識的確定。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

[54]王美娟。增強問題意識,提升思維品質。江蘇教育研究。2011/32

[55]李曙光。喬姆斯基語言心理學的問題意識與方法論意義。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56]肖林根;王衞華。問題意識與畢業論文題目選擇。科技信息。2011/32.

[57]孫剛成;陳希;喬剛。研究生科研意識養成因素分析。中國高校科技。2012/21.

[58]任豔麗。淺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育教學論壇。2012/07.

[59]王虎學;調查研究要有“問題意識”。學習月刊。2012/01.

3、碩博論文類

[1]段麗。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2]唐成亮。探究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創新能力。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3]方海寧。學生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4]王元元。研究生問題意識欠缺的現象、歸因及對策。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5]周倩。高校研究生學術批判思維的訓練策略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文章大綱:

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研究

一、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應然分析

(一)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涵義

1、問題意識

2、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

(二)科研問題意識在科學研究中的地位

(三)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特殊性和培養的必要性

二、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實然分析

(一)對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調查

1、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

3、樣本描述

(二)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現狀

1、問卷調查

(1)研究設計

(2)研究過程

(3)研究結論

2、訪談

(1)研究設計

(2)訪談整理

(3)訪談結論

(三)調查結論

三、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欠缺的歸因分析

(一)研究生自身內在素養的原因

1、自身知識基礎與知識結構的障礙

2、學習動機、學習目的不明確

3、學習方法不科學

4、存在學而不思的`情況

5、缺乏實踐經驗

(二)社會、學校和家庭外在影響的原因

1、傳統文化與社會

2、學校與導師

3、家庭與父母

四、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優化

(一)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優化的理論依據

(二)借鑑發達國家加強研究生問題意識的經驗

(三)加強教育學研究生科研問題意識的具體對策

以上是《教育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的範文參考詳細內容,講的是關於問題、意識、研究生、研究,教育學、科研、培養,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

碩士論文開題報告 篇二

同時也成為人們達成目的的有效策略。人類社會似乎正步入一個對話的時代。我們相信,一個新的時代會使教育精神的內涵獲得極大的豐富,“對話”將會發揮它在當代教育以至未來教育中的價值。作為學校教育主要途徑的教學必然會與“對話”聯姻,從而生成一種新的教學形態,我們稱之為“對話教學”。回顧教育的過去,對話教學是存在的,以對話為手段的教學也是存在的。然而,由於處在非對話時代,對話僅僅成了一種教學的藝術,而未成為教學的理念。這樣看來,我們提出“對話教學”,是對當代社會對話精神呼喚的迴應。

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教育家提出了“合作學習”即“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認為:教師的主要功能不是傳授知識,傳遞信息,而是激勵思考,營造氛圍,讓學生有一種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大膽表現自我,學會對話交流互助合作,它特別重視對學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本世紀初,“探究交往合作觀”在我國得到廣泛認同和傳播。“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被列入中學課程計劃,成為中學生的必修課,説明我國已在課程教育改革中對學生資源價值進行重新確認和開發。不少有識之士積極致力於語文教育的理論建構和實踐建設活動。其中,在吸取融合主體性教學、合作教學以及建構主義理論、後現代課程觀,特別是西方解釋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對話理論”,已成為本次語文課程改革引進的閲讀和教學的新理念。該理論認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它包含着兩層含義:一指閲讀是讀者與文本的主體間對話過程;二指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的對話過程。我認為對話理論必將在構建新的教育體系中發揮巨大作用。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目前,對如何用該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的研究案例還較少,在實際的教學中缺少可供借鑑的案例。

主體性教學:主體性教學是指以培養與發揮人的主體性為價值取向,以發揮師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為前提,以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為條件,以知識為載體,師生主動參與,主體性共同發展的一種新型教學觀。

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體系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體系的幫助者、促進者。

合作教學:是指使學生在小組中從事學習活動,並依據他們整個小組的成績獲取獎勵或認可的課堂教學藝術,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合作學習的互動觀、目標觀、師生觀、形式觀、情境觀和評價觀。

後現代課程觀:認為實踐是課程的根本特性,自組織過程是一種教學的佳境,教師是平等者中的首席,隱喻與描述的教學方式更易於引發對話參與體驗,要鼓勵學生參與課程規劃活動。

碩士開題報告 篇三

1、研究目的和意義

1.1研究目的

現實總帶有歷史的痕跡,全球化進程隨着歷史積澱在不斷加速並演化為一種趨勢,碩士開題報告。由於全球化包含着大量的問題因子,這種不健全的機體影響着世界發展的進程。區域是全球基本的空間標準,作為全球化的伴生物,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主要是在區域層面。區域一體化成為21世紀世界發展的主流只是時間問題。世界政治的多極化和經濟發展遠景的不確定性等諸多問題的累加效應,促使區域發展自願或不自願地提升為各國的國家戰略。因此,國際或國內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就成為了一個新問題,一種必須解決的發展與治理問題。當人們發現經濟強勁的穿透力可以突破界域壁壘時,歐洲人已把以國家為單元的區域一體化成功地運用到歐盟,並從經濟領域逐步滲透到行政領域,美國等發達國家以大都市圈或聯邦為單元的區域經濟和大區域行政在本土獲得了長足發展,引領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積累了比較成熟的經驗。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及民族眾多。隨着科技影響範圍的日益擴大以及現代化信息、交流、交通等工具的廣泛應用,區域之間正朝着一體化方向發展,開放環境中的相互競爭、相互交流與合作等問題隨之不斷擴大。中國區域發展戰略經歷了均衡發展--非均衡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三個基本階段,從空間格局上大致形成了泛珠三角、泛長三角、環渤海、環北部灣、海西、川渝、中原、武漢和長株潭經濟區等區域一體化發展態勢,但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失控卻是潛藏的、威脅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障礙。21世紀是中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作為一個想充分融進且不得不融進世界的大國,區域發展是中國經濟和社會求得發展和全面提速必須面對的問題。既要應對國際區域一體化,又苦心培育國內區域一體化,並讓其形成有效的對接--這就把國家的大區行政提上了國家發展議程,無疑是解決國家發展問題和區域發展問題(包括區域趨同、區域差異、區域衝突、區域協調、區域合作等問題)的最有效手段或發展模式,同時也隱含了一種潛在民主化的進程,規避了這種趨勢就等於退出了國際舞台,等於在自我封閉中消失。然而,區域一體化重要內涵之一的區域行政發展的不順嚴重影響中國各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使得區域合作、區域協調流於形式,區域發展矛盾重重。這樣,大區域行政以其在國家發展和區域發展中的獨特價值(非僅是一個治理問題,更是一個發展問題)已倍受世界各國政界、學界和民間的極大關注,儼然這成為一個新的有價值的迫待解決的研究課題。

因此,本文在綜合比較的基礎上選取北部灣作為中國大區行政模式的實證樣本,旨在從區域運行的內在聯繫與區域發展問題的宏觀和實質性解決為基點,以大區域行政為軸線,以區域利益相對獨立和地方政府的“理性經濟人”假設作為邏輯起點,對大區行政進行理論和實踐上的系統建構和詮釋。誠然,中國的大區建制是個漫長的過程,大區域行政非但是個複雜和不成熟的理論問題,同時涉及了權力重置、官員晉升、地方利益重組、社會分殊等敏感和棘手的時政問題。作為一種學術求知,本研究本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思想,能為區域發展在理論建構上作開卷有益之探索。

本研究試圖論證和回答下列問題:

1、站在全球的層面看中國。當今中國的區域發展差距嚴重、利益衝突尖鋭,單純的區域合作和區域協調到底能不能解決區域發展的實際問題·

2、完善區域公共治理理論。中國的公共治理實踐有特殊的國情背景,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區域行政理論能否發現需要創新、補充或填補空缺之處·

3、實現歷史與邏輯起點的統一。以現行的區域理論和中國區域發展史為基礎,力求找到中國進行大區行政建構的理論依據和中國大區行政建制的發展規律。

4、實證研究。選取中國環北部灣區域作為實證樣本,探索中國進行大區行政有效政策實驗的落腳點是否可行·能否成為中國的經濟再起飛的新極核·

5、怎麼為中國環北部灣大區行政模式做出系統的設計·如何治理·

6、大區域行政涉及多方利益和權力博弈,是一個佈滿爭議而又漫長的建構過程,能否為中國環北部灣的大區行政建構給出一個具有可行性的實證路線圖·讓大區域行政能在中國的土壤上真正生根發牙。

7、中國環北部灣大區行政模式如何與國內、國際區域形成對接,進行全球營銷,引領東亞經濟·

1.2研究的理論意義

區域發展是未來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立足世界、發展經濟和應對各種危機的必然路徑,開題報告《碩士開題報告》。鑑於目前國內區域公共管理理論起步較晚,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的區域行政理論,尤其是區域聯合行政理論和大區行政理論尚缺乏較為系統的研究,研究對象上要麼集中於區域合作、要麼就集中在區域協調,偏重於政策或建議性的研究,缺乏針對區域發展的行政理論做立體化的系統研究。本研究旨在通過國際、國家、區域、地方政府等四個層面對大區行政理論進行系統的理論建構,並選取中國北部灣作為實證研究樣本進行論證,本研究認為區域發展不僅限於加強區域間地方政府的合作、協調,更重要是區域行政的發展,區域行政是一種國家戰略資源。本研究認為區城政府合作是現有體制下並非一種穩定性強的機制,大區行政才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理性選擇。基於此熟悉,本研究提出了大區行政模式下政府合作機制的建構及其原則,提出構建區域政府合作機制必須要有良好的行政建制和制度環境。

大區行政理論不能僅侷限於單純的區域公共管理或區域經濟學視野,而應在深化現有理論的基礎上,從多角度,多層面、寬視野、交叉學科對其進行系統的理論建構,以填補大區域行政理論在區域發展研究系統性上的空白,並突破長期以來就區域從微觀層面論“合作”或“協調”的侷限:要麼不能重視區域發展的現實,要麼忽略了對國家戰略機遇期的把握,難以從更深層次上挖掘客觀存在的區域發展矛盾、區域利益衝突及其規律性。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希進一步完善大區域行政理論的探討,為該理論的發展、建設提供一孔之見。

1.3研究的實踐意義

本研究選取中國北部灣為基點進行大區行政建設作為實證研究樣本,這不僅是對所建構的大區域行政理論的一種應用和求證,為國家建設我國其他區域解決區域發展過程中實際問題提供可操作性的決策和建議,對中國未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將推動亞洲將成為世界重要一極,以中、日、韓以及東盟10國為主體的“10+3”東亞自由貿易區或經濟共同體也將形成。中國必須提前適應這一變化,抓住戰略機遇期,建構與其相適應的、立足北部灣和麪向東盟的大區域行政系統是勢在必行,也是以廣東省為核心中國環北部灣大區域建設對接國際的有效路徑。

2、南海問題是中國國際關係中複雜和棘手的問題。南海爭端的解決就現階段而言,主要是圍繞南海的保護和南海的開發兩個方面展開。無論是保護還是開發,都需要一個大平台和充分自主的行政裁量權(國家太大,省又太小),以大區行政為基礎的中國環北部灣建設可以搭建這樣一個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的戰略平台,是有效應對和解決南海問題的立足點,戰略地位和作用極為重要。

3、以廣東省為核心、面向東盟的中國環北部灣大區行政建設與我國第三步走戰略目標密切相關,涉及到三大地帶協調發展及經濟定位、差距縮小的路徑選擇問題。以中國環北部灣為基點的大區域行政建設不但更突顯環北部灣作為中國新增長極的作用,同時也有利縮小東部沿海本身及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區域差異,對中國經濟再起飛和引領亞洲經濟起着重要作用,為21世紀的區域發展和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提供理論支持和政策導向。

2、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2.1國外研究綜述

1、西方理論關於區域的解讀。對於區域的研究最早見於地理學,區域是一個客觀存的空間概念,H·西伯特(H·Siebert)對於區域的界定:區域是一箇中間性範疇,它介於無空間維的總量經濟與定義為一系列空間點的高度分散的經濟體系之間(H·Siebert,1969)。[1]從這一點看,區域的劃分帶有一定的隨意性,並把差異性和內聚性等一些區域特徵作為區域的劃分標準。美國地理學家哈特向(R·Hartshore)提出:一個區域是一個具有具體位置的地區,在某種方式上與其他地區有差別,並限於這個差別所延伸的範圍內(哈特向,1981)[3]。佩洛夫、鄧恩等把同質性、內聚性和毗鄰作為區域的劃分標準,強調了地理上的連接性和互補(H·S·Perloff,1960)[4]。研究區域概念的演化,可以清晰地看到歷史對區域打下的烙印,區域的歷史沿革無疑是建構大區行政或説是區域行政建制改革的邏輯起點。

2、關於區域研究的歷史演化。20世紀50年代區域作為一種空間維被引進西方經濟學,以應對20世紀30年代發生的大危機和蕭條背景下嚴重的地區經濟差距,但經濟學對於區域並沒有作明確的定義,西方的主流經濟學偏重於對時序的研究,古典學派的市場被假定是完全的,任何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動,區域作為一個空間非主流變量往往不被重視。

設計計劃學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篇四

一。 簡述

設計計劃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證設計的優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導設計的展開。在設計需要科學計劃這一概念已成為現代設計界共識的情況下,我國業界內部對設計計劃學的認識與研究,還沒有跟上設計發展需要的步伐。針對我國設計教育現狀,本書將就該學科的教學方面,提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設計計劃方法。以期為設計類學生深入理解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導。

二。學術價值分析

1、選題依據

計劃在今天已逐漸成為一門顯學,大至國家事務,小至個人日常生活,社會各個領域都離不開計劃,各類大大小小的成功項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導入,實施了相應的計劃活動。計劃學的興起是知識經濟時代資源整合化的大勢所趨。而反映到藝術設計學的領域,我們可以發現,計劃同樣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如何設計,如何保證優良的設計,這都需要科學的調查研究,需要精準的分析定位,需要詳實的設計依據,需要合理的組織安排,這些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形式,風格的賦予層面的“設計”相異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設計計劃的內容。而如何正確進行設計計劃,存在着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成為當前學術主流的大環境下,設計計劃應該可以打通各設計專業間的藩籬,為取得成功的設計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設計先進國家,對設計計劃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設計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較成熟的結果,出現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術預測法,科學類比法,系統分析設計法,創造性設計法,邏輯設計法,信號分析法,相似設計法,模擬設計法,有限元法,優化設計法,可靠性設計法,動態分析設計法,模糊設計法等。這些方法側重於不同的專業設計方向,而設計計劃面臨不同設計專業,更需要的是一種整合的靈活的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法。這就需要我們針對計劃自身的學科特點,從現有的成型的方法羣中進行提煉,總結出一套適應現在情況的設計計劃方法來。

2、創新性及難度

本文將參考管理決策方法與相關設計方法研究的成果, 試圖尋找一套對於我國設計師來説,明確可行的跨專業設計計劃的方法體系。

本文致力於從簡明實效的角度,為設計計劃人員提供易於操控,而且便於和各個專業設計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該方法不僅對專業設計團隊的計劃環節有用,對個體設計人員的的設計工作也應具有指導作用。這就需要針對我國設計現狀,從國內外各學科領域名目眾多的相關方法中進行精心挑選,合理安排,科學綜合的處理,創造出一套高效的計劃方法來。雖然國外的相關成果業已成熟,但如何在眾多不同側重角度的方法中總結出理想的計劃方法,需要我們對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認識和理解,同時明瞭我們設計各專業的工作規律,以期做到跨專業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難度。首先在對計劃的理論性分析與研究中,需要樹立對計劃的正確理解與認識,進而廓清設計計劃的概念。接着將在設計計劃方法論層面的研究上,對設計計劃及其方法論進一步闡述。鑑於國內現在並沒有對設計計劃有深入的的系統的研究,該書內容基本上屬此方面問題的首次討論,面臨着缺乏大量相關經驗及理論借鑑的景況,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積累的實踐性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總結與深化。

本文最大的難度在於資料的蒐集上,國內相關資料匱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氣候,而由於我院互聯網情報系統的不完善和出於對技術保密的考慮,也很難從互聯網上得到理想的資料。作者只能從書店,圖書館和其他專業的老師和同學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當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從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方法的研究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課題,也需要從很多領域進行比較分,探索總結。而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的跳躍性研究,需要迅速轉換思維及反覆調整視點,這也對作者的思維技能,思考方式,學術視野及知識積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3、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於國際設計交流間的侷限和我國設計界的特殊情況,尤其是國內設計教育上的某種封閉性和滯後性,我國業界對設計計劃方法的認知尚不夠深入,還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學和實踐中簡明且易於操作的設計計劃方法。經初步調查,當前學界內僅有的幾本相關著作,也僅限於對西方某些設計方法與程序的簡單的介紹,沒有很專業地從計劃的層面進行系統闡述,而市場上連篇累牘的相關書籍主要是從市場營銷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對設計類諸專業的設計計劃,並不具備現實指導作用。所以亟待有這麼一套專業性較強的設計計劃方法及其論著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本書的出現將對設計計劃這一門新興學科,起到填補教學用書空白的作用。而從技術的角度而言,本書的完成也有相當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幾年來的設計策劃課程的教學中,已為之積累了大量新鮮的實踐性,經驗性資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構,亦為這個跨專業的研究項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資源上的準備。

4、預期成果

本書預期字數為12萬字,分為理論與方法兩大版,僅闡述設計計劃的相關內容,更重要是推出設計計劃的概念與方法。所涉及範圍主要包括管理學,決策學,認識論,方法論,創造學,心理學,行為組織學,人類學,社會學,設計學,史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最終將完成一本集科學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動案例及實際操作指導於一身的,具有教學指導作用的專業書籍。現在本書工作已大致完成資料收集階段任務,在下階段三個月的時間內,我將就所收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書基本構架

設計有序---設計計劃學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維的奧祕

1、神奇教練的解決之道

2、全腦運動---人腦思維的奧祕

3、理性思維程序化

4、日常生活中的思維程序

二。設計有序

1、系統設計系統---淺析設計

2、設計有序---設計計劃學的興起

a. 設計計劃學的需要

b. 設計計劃學的發展與前景

c. 設計計劃學的角色

3、設計計劃方法論

4、step to step---計劃的展開(全書之重)

5、一起來吧(具體案例)

6、計劃書

a. 操作方案書的要求

b. 實施方案書的要求

c. 計劃書的構成

d. 計劃書的表現技法

7、十八般武器---計劃工具介紹

三。計劃從身邊做起

a. 處處留心皆學問---以窺視來訓練

b. 排除確信無疑的定論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養有效運用分配時間的能力

後記

附二。 參考書目(僅列二十條)

1、《蘭德決策—機遇預測與經營決策》/喬迪譯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xx,10

2、《麥肯錫理念》/ [美] 埃森?拉塞爾 保羅?弗裏嘉著;趙睿等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 xx,4

6、《企劃書實用手冊》/ [日] 小泉俊一著;於大德譯? —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xx,

10、《企劃訓練入門》/ [日] 悴田進一著;李幸紋譯?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11.

11、《設計過程與方法》/ [日]沈祝華,米海妹編著? —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1995,10

47、《創意企劃案》/小管著;?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xx,9

48、《新企劃力:創意思考解決難題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xx,4

50、《創意企劃案》/小管著;?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xx,9

53、《現代策劃學》/[美]蘇珊著;? —北京:中共黨校出版社, xx,1

5、《策劃學全書》/胡屹編著?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6

14、《豐田方式》/ [日] 片山修著;陳鋭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9

2、《星巴克咖啡王國傳奇》/(美)舒爾茨(schultz,h)(美)揚(yang,d? j?)著;韓懷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

12、《跨國公司行銷中國》/ 盧泰宏編著?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xx,1

13、《未來生活的選擇》/ [英] 約翰。埃爾金頓 朱麗婭。黑爾斯著;張葆華等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xx,1

17、《體驗經濟》/ [美] 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吉爾摩著;夏業良等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xx,4

18、《消費者行為》第三版/ [美] 所羅門著;張瑩,傅強等譯?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11

38、《麥肯錫理念》》/ [美] 埃森?m.拉塞爾 保羅?弗裏嘉著;趙睿等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 xx,6

39、《公司戰略計劃》/ [加] 明茨伯格著;張豔等譯? —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xx,1

44、《體驗營銷》/ [美]b.h.施密特著;周兆晴編譯? —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xx,10

45、《麥當勞店鋪管理手法》/ 俞浪復編著;? —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xx,1

46、《鋼索上的品牌戰士》/ [英]菲歐娜?吉爾摩著;黃富廂,劉軍等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 xx,9

52、《米奇的魔杖—迪斯尼的經營之道》/[美] 比爾?卡波達戈利,林恩?傑克遜著;關海歌、路小林譯;? —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 xx,1

54、《供需新規則》/ [美]裏克?卡什著;音正權譯 ?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xx,12

55、《金字塔原理》/ [美]明託著;王德忠,張詢譯 ? —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xx

22、《工業設計理論基礎》/ 李樂山著? —待補

15、《當代商業住宅區的規劃與設計—新都市主義論》/ 王受之著?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xx,7

4、《品牌再設計》/(美)凱瑟琳?費西爾編? 夏頡譯?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xx,5

16、《器具的進化》/ [美] 亨利。佩卓斯集著;丁佩芝等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7

19、《速成讀本:設計》/ 克拉克,弗里曼著;周絢隆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xx,2.

20、《劇本導引—資訊時代產品與服務設計新法》/ [台] 洪德彰,林文綺,王介丘著? —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xx,5

21、《包豪斯》/ [英]慧特福德著;林鶴譯?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xx,12

23、《外國藝術設計史》/鄔烈炎,袁煦煬編著? —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xx,6

24、《國際4a廣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朱海松編著? —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xx,4

21、《大系統思維論》/ 王營著? —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xx,1

25、《工業設計方法學》/ 簡召全等編著?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待定)

26、《物生物》/ [意] 布魯諾。莫拿利著;曾育,洪進丁譯? —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待定)

27、《最新日本廣告實務》/王潤澤編著?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xx

28、《市場調查手冊》/中華徵信所著? —北京:中信出版社,xx,1

30、《品牌領導》/ [美]艾克,喬瑟米塞勒著;曾晶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xx,4

31、《不守規劃的創意》/ [美]鮑。吉爾著;邱順應譯? —台北:滾石文化,xx,1

34、《定位》/ [美] 艾?里斯 傑克?特勞特著;王恩冕,於少蔚譯?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xx,1

42、《總體設計》/ [美]凱文?林奇 加里?海克著;黃富廂,朱琪,吳小亞譯?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1999,11

40、《品牌的建立》/ 錢竹主編? —北京:藝術與設計出版社, xx,9

49、《世界頂級設計作品選--世界著名設計公司卷》/蔡軍,徐邦躍編著;? —黑龍江: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xx,9

29、《遊戲的人》/ [荷蘭]約翰。赫伊津哈著;多人譯?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6,10(1997,5重印)

32、《控制論、信息論、系統科學與哲學》/ 王雨田主編?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5

33、《分析的藝術》/ 陳功著?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xx,10

3、《跳出思維的陷井:日常生活中邏輯的威力》/ [美] 坎納沃著;王迅,徐鳴春譯? —海口:海南出版公司, xx,3

35、《消費文化---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和社會空間》/ [英] 弗蘭克?莫特著;餘寧平譯?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xx,5

36、《小邏輯》/ [德] 黑格爾著;賀麟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7,2

37、《社會學(第十版)》/ [美] 波普諾著;李強等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41、《右腦與創造》/ [美] 托馬斯?r布萊克斯利著;傅世俠,夏佩玉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2

43、《辭海》》(1999年版彩圖本) /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著?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9

51、《科學方法論?互補方法論》 / 劉大椿著;?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xx,1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kaiti/1m9ge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