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現當代文學論文(新版多篇)

現當代文學論文(新版多篇)

現當代文學論文(新版多篇)

現當代文學方面的論文 篇一

淺談現代大學中文教育與現代文學教育

目前,大學中文教育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之中,同時這種挑戰也為大學中文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概括起來,目前大學中文教育面臨的挑戰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隨着近幾年大學的大規模擴招,原來的大學中文系普遍由一個漢語言文學專業擴張成為包括漢語言文學、新聞傳播、編輯出版乃至文化產業管理等多個專業的文學院。

上述某些新的專業設置在文學院,在教育制度中是否具有合法性如何合理安排這些新專業的教學內容這些就成為魚待解決的問題其二,大學中文教育缺乏明確的專業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

致使大學中文教育課程的合格要求設置太低,許多學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英語學習或休閒娛樂上,大學四年讀書太少,進步太小,當他們大學畢業之後,只能成為缺少專業特長的萬金油其三,

人格教育和價值觀教育非常欠缺,儘管大學教育課程體系中有分量不小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內容,但往往流於膚淺空洞的形式和教條,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這就需要在大學中文教育中貫穿這方面的內容,但目前大學中文教育的課程和文學觀念在這方面並沒有做到自覺。

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大學中文教育需要面對的挑戰。

現代大學中文教育制度和現代文學觀念具有一種共生關係。

現代大學中文教育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進行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現代文學觀念則通過大學中文教育制度得到鞏固和確立,並在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代文學觀念是一個難以清晰界定的問題,不過我們可以從現代漢語對文學一詞的使用中對它作如下描述它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説、戲劇等作品樣式,它是情感的和想象的,與社會生活具有密切聯繫,具有審美性、自律性和意識形態性,能夠起到認識作用、審美作用和教育作用。

用這個標準來衡量,文學可以説是很早就有的,但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門類則是現代大學教育制度的產物。

也就是説,在現代大學分科教育制度產生以前,文學並沒有得到系統深人的研究,人們對文學的認識一直是模糊的、含混的只有當文學成為現代大學教育的一個學科門類,人們對文學進行各種文學史、文學理論的研究之後,上述文學觀念才逐步得到確立。

因此,現代文學觀念並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現代大學教育制度的發展中逐步得到確立的。

這一點從現代大學教育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得到證明。

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大學中文教育制度在人才培養方面缺乏明確的目標定位,其課程內容和教學組織形式難以滿足人才成長的要求,這是目前大學中文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和侷限。

任何社會對於人才的要求都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較為完善的人格修養,保持個體心靈的健康和對於社會的責任感二是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夠找到適合的專業工作,滿足職業的需要。

大學對於人才的培養也應當立足於這兩個方面,確定恰當的人才培養目標。

從中國現代大學中文教育的發展歷史中,特別是世紀年代以來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課程內容和教學組織方式難以滿足人才成長的需要。

首先,就人格修養方面來説,大學中文教育並沒有發揮出其應該具有的優勢。

本來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大學中文教育的課程內容非常有利於提高青年學生的人格修養,保持個體心靈的健康和對於社會的責任感。

這是因為,現代文學觀念認為文學是審美性和意識形態性相統一的,各個階段的文學史正是以這種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建構的,學生通過對於文學理論、美學和文學史中的優秀作品的學習,不難領悟到文學中所藴涵的審美情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和人格修養。

其中中國古典文學尤其如此,中國古人認為人品和文品是統一的,通過對於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等作家作品的學習,不僅能夠提高文學修養,而且能夠領悟到這些文學家的光輝人格。

但是,大學中文教育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阻斷了對青年學生人格培養的道路。

填鴨式的教學和過於簡單的考試方式,使學生的學習侷限於文學理論和文學史的教材和教師的講義,大多數學生對於文學經典和理論經典的閲讀和學習都非常欠缺。

教材和講義都是當代人編寫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編寫者個人的知識結構、理論素養、偏見等各方面的侷限,因此,它絕不能代替經典的閲讀和學習。

經典是需要學習、掌握和領悟的根本性的東西,而教材和講義只能是通往經典的輔助性手段,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大多數學生對於教材和講義的機械記憶代替了對於經典的閲讀和學習。

教材和講義的內容是屬於老師的,它最終要還給老師,只有對於經典的閲讀和李習才是自己的,才會伴隨自己的終生。

其次,就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方面來看,社會上大概只有作家、教師和研究人員是單純以現代文學觀念的文學為專業的職業,在培育專業知識方面,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大學中文教育做得很不夠。

眾所周知,大學中文系並不是培養作家的地方,在世紀眾多有成就的現當代作家中,從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可以説寥寥無幾。

其原因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有成就的作家都近於天才,他需要創造性地打破既有的文學規範而大學中文教育則是確立文學規範,並用這種規範對學生進行規訓,即使有所謂的天才作家的苗子,

通過四年本科中文教育,天才的苗子也被扼殺了二是大學中文教育並不以培養作家作為目標,社會需要不了那麼多的作家,如果大學中文教育以培養作家作為目標的話,

那麼即使是培養出了合格的人才,社會也無法給他們足夠的生存空間。

以文學教育和研究為職業的教師和研究人員的確需要大學中文教育的培養,然而我們的大學中文教育培養出了這方面的合格人才了嗎現實的情況並不樂觀。

我們這個時代可以説是一個需要大師但缺乏大師的時代,所以不斷有人站出來呼籲大師的出現,探討大師稀缺的原因。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大學中文教育制度與現代文學觀念之間的矛盾與背離。

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大學中文教育毫無疑問屬於人文學科,人文學科的理念在於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臻於完美的人性,在這個意義上説,它應當成為一種通識教育。

然而當落實在大學教育制度中去的時候,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大學中文教育則成為一種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

“對文化特殊性的強調固然能使人文學科獲得獨立性,但人文學科在成為一個現代學科的同時也完成了專門化過程,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職業教育。

”①現在的問題在於,大學中文教育作為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我們並不清楚大學中文畢業應當達到什麼水準,應當掌握哪些應該掌握的真正有用的知識,能夠寫作哪些文體,能夠勝任哪些工作致使大學中文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並不真正合格。

這一點所導致的危險在大學生作為社會稀缺資源的情況下並不成為嚴重問題,在大學擴招和專業擴張所帶來的就業危機中,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和反思了。

現當代文學論文 篇二

淺談《阿Q正傳》中的國民性

《阿Q正傳》作為魯迅的代表作品,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它以辛亥革命前後的社會為背景,通過僱農阿Q的受壓迫,要反抗,最後被反動勢力殺害的悲劇描寫,深刻地揭示了當時農村的階級矛盾,批判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的脱離羣眾及其不徹底性。

小説對阿Q飽受摧殘的遭遇寄予同情,表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精神;對趙太爺等反動勢力則給以有力鞭撻;並通過對阿Q精神勝利法的痛切批判,表達了力圖喚醒農民的覺悟、促使他們起來革命的熱烈願望。

《阿Q正傳》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它畫出了國人的靈魂,暴露了國民的弱點,最充分、最完整地體現了魯迅從事文學創作的主要目的——“揭出疾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魯迅始終是把暴露國民性的痼疾作為《阿Q正傳》的主題思想,從整個國民的思想和精神狀況出發,對其精神、思想痼疾進行典型概括,意在提醒人們,引導人們反思和自省,同時也是籲請改革者們共同來改造國民性。

一、《阿Q正傳》展示的環境是滋生和傳染舊中國病態國民性的温牀

近代中國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欺凌,清政府貪腐無能,中國正在走向衰亡,中國社會變得畸形,畸形的社會必然滋生和傳染病態國民性。

《阿Q正傳》所選擇環境就是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社會的典型環境,以辛亥革命前後的社會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當時農村的階級矛盾,批判了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的脱離羣眾及其不徹底性,滋生和傳染了中國病態的國民性,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羣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從而形成。

二、從阿Q的生活方式看國民的國民劣根性

阿Q的生活、生存方式是卑瑣陋劣的,無不一一在展現着一個國民的的劣根性。

在卑瑣陋劣常態的生活方式下,阿Q做穩了奴隸,在自己的小滿足裏不自覺地活着。

未莊的人們之於阿Q,只要他幫忙,只拿他玩笑。

而在這種情況下,阿Q似乎看不懂、摸不清真心還是假意,只覺得高興。

現當代文學論文 篇三

淺析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模式創新

一、創新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課程體系

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是一個十分漫長而經典的過程,最終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如果單純從大學高等教育這一方面來看,課程體系的建設就是一項歷史性、經典化的活動,

並且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將直接影響到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和發展的步伐,但是如果從創新課程體系角度來講,就遠遠超過了教學層面和理論研究層面,

而應該是一種經典文化的傳播行為和文學史研究行為,明確這一點是創新課程體系的基礎和前提,也正是因為它的嚴肅性,更加明確了在中國現當代文化教學過程中,

創新課程體系、建設全面的、系統的課程結構應該十分慎重和嚴謹,需要站在更高的視點看到更遠的視野,特別是在教學內容的取捨方面,需要教學者進行嚴格的審查和篩選,

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實踐更加質化、經典化。

而創新現當代文學課程體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隨着時間的流逝,中國現當代文學跨越的時間越長,新增的文學信息內容就越多,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學負擔,

需要講授的內容越來越多,然而上課的時間卻越來越短,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要求教學者不得不在教學中分清主次,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儘量做到讓學生自主探究、總結簡單、淺層的文學知識,

對深奧的理論概念,由教師講解或分析,這樣一來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教學壓力,解決了教學時長不夠用的難題。

第二步就是要科學整頓現當代教學課程體系,簡單來説,對課程體系的創新是從整體上把握教學方向,為後期的教學提供指導,這要求教學者要從傳統的理論基礎教學過渡到多層次穿插教學,

根據不同專業的具體需要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習,這樣一來“術業有專攻”,將現當代文學的精華進行廣泛的傳播,使更多的學生從現當代文學教學中獲得理論知識和人生經驗。

二、不斷改革創新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

創新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而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對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設置的創新等等,針對中國現當代文學這門課程的特點來看,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打破當代文學和現代文學之間的界限

根據傳統的教學觀念來看,通常將1917年五四新文化運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段時間看作是中國的現代文學,將1949年之後的文學發展看作是當代文學,這樣的劃分方式在1980年左右受到了眾多學者的質疑,因此,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明確的分界將會被打破,逐漸提高文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將文學的歷史特徵發揮到極致。

(二)在教學過程中堅持經典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求全貪大,並無法做到精細,而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經典的作家和經典的作品作為教學賞析的重點,加大對知名作家的研究力度,努力使學生學會中華文學的精髓,

並從這些名家名作中總結人生哲理,提高文學素養,培養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並不是單純的對經典文化進行合法辯護,而應該是對經典文化進行全新的分析研究和闡釋。

進而要做到對教學內容的大膽淘汰,對一些不適合時代發展的作品和作家進行刪除,更好的突出經典作品和文學精華,另外還要對教材之外的文學信息進行補充和增加,對特定的文學經典進行全新定位。

(三)實施分級上課,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工作

上文中也提到了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分級教學,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學校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和課程,將此項制度落實到實處。

三、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教學體系的創新離不開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傳統教學理念的改變是進行創新的第一步,隨着時代的發展,教學更加側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培養出具有高素養的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膽的嘗試講座法、問題討論法甚至課題研究法都是可行的,但是在創新過程中,要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一)重視對學生分析能力和文學理解能力的培養

中文系的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閲讀能力,中國現當代文學作為提高學生文學閲讀能力的重要載體,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必讀書目,一方面豐富學生的業餘生活,另一方面使學生完成一定的閲讀量,提高閲讀理解能力,訓練對作品的敏感度。

(二)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教師努力實現教學多樣化的本質目的是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這是提高教學效率和課堂質量的重要方式。

另外教師可以採用任務式教學法,通過提前佈置作業的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完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進行“尋根文學”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家或作品,對其創作的背景進行分析,進一步總結出尋根文學產生的背景及發展的過程。

(三)重視創新思維,重視知識的系統性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傳遞內容已經不單純的是理論知識,而是學習者自身建構的產物,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以採用話題教學法,簡單來説就是圍繞某一話題展開,話題的選擇就是教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或者教學重難點,教師進行提問,學生進行總結回答。

中國現當代文學是各大高校中文系開設的一門專業課程,隨着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各大高校對現當代文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完善教學體系是未來當代文學課程建設的關鍵,也是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是提高當代文學教學質量、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

中國現當代文學在真實的教學活動中,其實可以根據時間的劃分,簡單的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現代文學,二是當代文學;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各大高校的現當代教學水平,

加快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就必須要全方位、立體化的建設課程體系,創新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對現當代教材有基本瞭解的基礎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現當代文學論文範文——魯迅《傷逝》中愛情失敗的原因 篇四

《傷逝》是魯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説,也可以説是唯一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説。

它所講述的是兩個覺醒的知識分子涓生和子君的愛情故事。

作為魯迅的唯一愛情小説,卻以涓生和子君他們愛情的破裂為結局,可以説是一個悲劇,但它的悲劇原因又是什麼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幾方面

首先,他們生活在那“萬難破壞的鐵屋子裏”,整個社會的沉滯、腐朽不可能不毀滅這個愛情的綠洲。

封建禮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愛情,當然也不例外。

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獲得婚姻自主和愛情上的自由,可以説,是這個世界上一個小小的願望,但那些“仁義道德”卻容不下他們的叛逆!他們需要的是奴隸!一個“忠誠”的奴隸!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衞道士和“鐵屋子”裏面的“沉睡者”們,他們都不允許他們的“屋子”裏出現叛逆者!

在那間“鐵屋子”裏,人們永遠地維護着他們認為是無法替代,無法逾越的禮教精神。

封建倫理道德,綱常名教,諸如節烈、孝道。

“以不情為倫理,都是吃人”的東西,最低限度也是壓制人的個性的東西。

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愛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時候,便觸動了“仁義道德”者們。

在他們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間是沒有愛情自由可言的,有的應該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旦脱離了他們的準線,那就是“叛逆者”,當然,他們是不會讓那些“叛逆者”好過的。

於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個眾人白眼的環境裏。

涓生和子君經過他們自己的努力,他們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在他們自己看來,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碼剛開始的時候是那樣),但在那些封建衞道士的眼裏,他們這些壞綱亂常的“激進分子”是不允許存在的!“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人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眼光來看他們?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破壞了人們一直以來所認同的“道德”。

封建的倫理道德沉重地壓在每一位生活在“鐵屋子”裏面的人們身上,他們一旦脱離了這些準則,在社會上就難以走動。

男女之間如果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結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在社會裏很難太得起頭來。

一不小心便要落個身敗名裂,更有甚者連命都保不住。

魯迅的《離婚》中的主人公愛姑,可以説是魯迅筆下最潑辣,最有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

但回想一下,她是用什麼來武裝自己的呢?是因為自己家裏有六個身強力壯的弟兄和家庭殷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是“三茶六禮定來的,花轎抬來的”。

1反過來説,愛姑的反抗,是因為她認為自己是在“仁義道德”的範圍內,是道德所鼓勵的,所允許的。

所以,她有那麼大的勇氣去反抗。

但封建的權威也深深地傷害着她,七大人的一聲:“來~~兮”,就把她的氣勢給壓住了,再也不敢找“小畜生”“老畜生”的晦氣了。

再看看祥林嫂,她有反抗,“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但是,同樣,她也是為了維護封建傳統的“守節”,雖然她第二次結婚得到了幸福,但她還是怕人家説起,為啥?因為她不“守節”了啊!祥林嫂因為沒有守節而受苦,在祝福的聲中默默地死去。

與其説祥林嫂死於無愛的人間,倒不如説她是死於封建的禮教下,死於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明天》裏的單四嫂子受苦於守節,她的唯一願望就是好好地養活她的寶兒。

就是退一步來説,假如單四嫂子沒有守節,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又可以照顧自己兩母子的男人,也許,她的寶兒就不要死掉,就不會那麼盲目地相信何小仙的那“長長的指甲”。

總的來説,封建社會就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靈魂!當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愛情更加不用説了。

封建思想數千年來,都在沉重地壓制着人們的思想,壓制着人的個性的發展。

它不會給你一個小小的空間,讓你去發展。

在那些“衞道士”的眼裏,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們為敵了。

涓生的失業,説到底一句就是那些“衞道士”們在壓制着涓生。

“那雪花膏便是局長的兒子賭友,一定要去添些謠言,設法報告的”,添什麼謠言?那還不是説涓生和子君違背了封建倫理道德,沒有經過雙方家長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壞社會風氣的了!“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經鬧開,至於使他氣憤到不再認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連自己的侄女的不認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子君是個不遵守“道德”的人。

記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時候,“尋住所實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託詞拒絕”。

從這幾個方面來看,人們是看不慣,也看不起那些自把自為的“叛逆者”的,他們的內心深處只有禮教這兩個字,而沒有愛情兩個字!

也許涓生和子君的愛情得而復失的時候,子君可以重新過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劇,最多我們只是可惜他們的愛情是那麼的弱不禁風而已,也不會太大的悲傷。

但是,在當時那樣沉滯、腐朽的社會裏,她只能:“現在她知道,她以後所有的只是她父親——兒女的債主——的烈日一般的嚴威和旁人的賽過冰霜的冷眼。

此外便是空虛。

負着空虛的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的路,這是怎麼可怕的事呵!而況這路的盡頭,又不過是——連墓碑也沒有的墳墓”,那是什麼?那是吃人的社會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會就不會讓她有機會“改正”的了,

既然子君違背了他們的“倫理道德”“三綱五常”,那子君最後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沒有墓碑的墳墓”了,這些是多麼的可悲啊!即使你有更強的意志與鬥志,到頭來也會有給它吃掉的危險,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推翻一切沉滯、腐朽的制度。

回顧魯迅先生的愛情,可以説,也是深受封建思想的傷害。

他在1906年奉了母親的命,和朱安結婚,可以説,朱安是母親送給魯迅的一份禮物,一份他絕對不願意收的禮物,因為他對朱安一點都不瞭解,一點感情都沒有。

但他為了不要傷害母親,同時,也可以説為了保護朱安女士的性命吧,因為在那樣的社會裏,“嫁出的女,潑出的水”,一旦嫁了出去,也就沒有了退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果被休了回來,那就是一件天大的侮辱,也可以説生不如死了。

魯迅也想到了這點,所以只有苦苦地維持着這段不是愛情的婚姻。

可以説社會上的“流言似虎”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的議論?“我覺得在路上時時遇到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就連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樣,“我也陸續和幾個自以為忠告,其實是替我膽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絕了交”。

其實魯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為了和許廣平同居,為了他們的愛情,他們只有離開了北京,作為一個戰士的魯迅尚且要裏開,涓生和子君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社會不會給他們的愛情一個自由的空間,“戀愛是自由的”在他們那個社會裏是不會出現的,那他們的愛情綠洲也就被破滅了。

在那沉滯的社會裏,他們想跨出一步是那麼的困難,可以用許廣平的一句話來説,就是:“在社會上嚴厲的戴着道德的眼鏡,專唱高調的人們,在愛之國裏四不配領略的人們,或者嫉恨於某一樁事,某一方面的,對愛的他倆,也給予一番猛烈的襲擊。”2

其次,涓生和子君他們本身的性格弱點也註定了他們的愛情必定是一個悲劇。

他們兩個人同居之後,他們的性格也隨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由於生活的壓迫接踵而來,生計斷絕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沒有了,隨即自己的自私、虛偽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脹起來。

這樣,他們的愛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脹的心理中慢慢地變質,慢慢地變淡,最後走向了破裂。

剛開始的時候,涓生是勇敢的,對愛情也是真摯的,也是令人感動的。

“我愛子君,仗着她逃出這寂靜和空虛”他們都是覺醒的知識分子,他們彼此鼓勵着,彼此依偎,準備逃脱這個沉滯的社會,追求自己的愛情,他們拋棄了世俗的眼光。

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他們的確找到了自己的愛情。

他們的愛是甜蜜的,“我也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

但是,涓生他本身的弱點,在社會和生活的壓力下,慢慢地流露出來。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這樣教育兒子:“要記住,愛情首先意味着對你的愛侶的命運、前途承擔責任……愛,首先意味着獻給,把自己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為他(她)締造幸福”3。

愛情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奉獻。

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嗎?我想他沒有做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個人的衣角,那便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咋一看,好象還挺有道理的,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裏,我們看上去也是無可厚非的,也會贊同。

但是,我們想想,他們所生活是怎樣一個社會?是一個沉滯的“吃人”的社會。

涓生那樣做,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把子君往死裏推的表現!一種虛偽的心態!他也知道子君一旦離開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裏,她一定會死於那“無愛的世界”。

最後子君死於那無愛的世界裏。

涓生沒有做到為愛侶奉獻,更沒有盡到對愛情應該負的責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

説句不好聽,是那種“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思想,在當時的社會裏,他離開了子君,實際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盡頭!

《傷逝》中,涓生他自己明明兩次想到過,他離棄子君的結果,是子君的死。

第一次,是他打算離開子君的時候,“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並且立即懺悔、自責。

第二次,是他決定説出他不再愛子君之前,“我覺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們的分離;她應該決然捨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責,懺悔了。”然而,他仍然用了十分的決心,説了下面的一段話:

“……況且你已經可以無須顧慮,勇往直前了。

你要我老實説: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

我老實説罷: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但這於你倒好得多,因為你更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

也許在他説:“人是不應該虛偽的”的時候,就是他最虛偽,最卑怯的時候。

他所講的一切,真的像他所説的一樣嗎?子君真的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了”嗎?其實他是知道的,“我也突然想到了她的死”,只是他不敢去面對而已!

當然,我們不可以認為涓生就是一個壞人,他也沉痛地説出了自己悔恨:“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説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焰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和悲哀”。

也是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

現當代文學方面的論文 篇五

淺析中國現代文學作品封面的圖像藝術

在今天,圖像可以説是無處不在。

甚至有人宣稱我們的世界就是個圖像世界,海德格爾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預示着世界圖像時代的來臨,“世界圖像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為圖像了。

”所以,把今天的時代稱為圖像時代或讀圖時代並不為過。

自然,我們的文學也難逃圖像的侵襲。

因此,不少的文學理論研究者談“圖”色變,認為文學正在被大規模地圖像化,而原本屬於文學的領域正逐漸被圖像蠶食鯨吞。

有些悲觀的學者甚至拋出了“文學消亡”的論調,並得到了一些學者的附和。

這裏,顯然是把圖像作為文學的發展的消極因素來看待的,把圖像看作是文學的對立面。

事實上,任何事物都有兩面,圖像文化的出現對於文學自身來説,不僅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我們可以利用圖像文化的出現來更好的促進文學的發展。

法國文論家熱奈特曾提出“副文本”的概念,用以指稱封面、插圖、標題、副標題、序、跋等“正文本”之外的文字內容和圖像內容,將這些“附屬物”正式納入文學研究領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vyeo9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