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員工思想 >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共10篇)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共10篇)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一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共10篇)

每次迎來新員工,四川分行的魏行長總要講起“5分錢”的故事......

那是在1985年一天,當時在彭山支行北街儲蓄所剛剛參加工作的他為一位農村大姐辦理了100元定期存款支取業務,付給客户9.16元利息。當時還是手工記帳,結果第二天就收到了事後監督發來的差錯通知書:少付利息5分錢。

按照規定,這5分錢必須送還儲户。儲蓄所同志費盡周折,終於弄清了那位大姐的住址:一個離縣城十幾裏且還不通車的村莊。“5分錢,僅僅為了送5分錢,值得專門去一趟嗎?”魏同志有些猶豫。儲蓄所主任是位老銀行了,他嚴肅地説:“工行講究的是鐵帳、鐵算盤、鐵規章!對儲户哪怕是一分錢也不能含糊,我陪你去!”

當天下班後,老主任帶着魏同志走了將近兩個小時,爬坡越嶺,四處打聽,終於在天黑時找到了那位大姐的家。老主任敲開門,一邊説對不起,一邊將5分錢鄭重地遞到她手中。大姐先是吃驚,繼而感動地説:“5分錢也就是買盒火柴,你們還專門跑一趟!工行就是讓我們放心哪!”後來,這位大姐逢人就誇工行的信譽好,“5分錢”的故事在當地傳開了,她所在村許多人都成了工行的忠實客户。

點評:花兩個小時送回“5分錢”究竟值不值得?類似的問題常常會擺到人門面前,但實際上,其中意義又怎能僅以數字衡量?5分錢有時只能買到一盒火柴,有時卻代表着千金也換不到的企業信譽,工行人以一絲不苟的“三鐵精神”,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最精彩的回答。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二

從手工記帳到微機記帳、從數據集中到雲技術,從單物理網點到互聯網+,工商銀行“科技興行”之路走得非常艱辛,背後是無數個工行人夜以繼日的奮戰與拼搏。軟件開發中心杭州研發部的楊如龍正是“9991”數據大集中工程的親歷者,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2003年,他有幸承擔項目負責人,要在一個月之內將原本分散在二級行的400多個數據庫全部集中到全行法人信貸系統,任務艱鉅可想而知。期間,系統功能問題、性能問題、數據問題、各類諮詢鋪天蓋地。壓力沒有壓垮他們,反倒更加激發了大家的豪情,全體成員完全放棄了正常休息,進入了忘我的工作境地。

現在大家猜猜:2003年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有的同學搜出來了:2003年爆發了非典型肺炎,廣東、北京是重災區,2003年4月10日《鳳凰大視野》描述道:“一夜之間,北京人成了全世界最不受歡迎的人。”楊如龍他們正是4月中旬到數據中心(北京)做投產支持的,安排住宿的大姐很不解地問他,人家都拼命往北京外跑,你們倒好,這個時候還來出差?事實上他們滿腦子就是想着怎麼能平穩地投上去,不辜負行裏的期望,根本沒有去關注非典有多厲害。後來,幸好他早走了一天,若晚回杭州一天,根據當時市政府的要求,就要做隔離,因為他是從疫區回來的。就是憑着這樣的精神,他們圓滿完成了任務。

點評:工商銀行從無到有、從成長到壯大正是由於有一代代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工行人的無私奉獻、忘我工作。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三

剛才我們大家都瞭解到工行於2006年實現股改上市。可你們知道背後的艱難和故事嗎?當年由於政策、體制等歷史原因,四大國有銀行多年來都積累了鉅額的不良資產,它猶如一座高聳的巨山,橫亙在股改上市的道路上。可以説,已經到了技術性破產邊緣。2005年4月22日,中央匯金公司運用外匯儲備注入的150億美元(摺合人 民幣1240億元)資本金到位。工商銀行迅速對現有資本金進行重組,保留與匯金公司等額資本金,其餘轉為風險撥備,從而使工商銀行的核心資本金達到 2480億元,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6%。2005年4月22日,時任姜建清行長指出,工商銀行的改革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緊要的歷史關頭,工作任務艱鉅而繁重,全行上下一定要認清肩負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確保財務重組和股份制改造順利推進。 當天下午,全行不良貸款剝離工作專題討論會舉行,不良貸款剝離工作由此拉開了序幕。 工商銀行從一開始就確立了“自上而下,一貫到底”的工作思路,明確要求各分行務必堅決貫徹剝離政策,嚴格執行工作方案。總行資產風險管理部對剝離工作做出了強有力的組織和縝密的安排,並隨時與各分行保持聯絡和溝通,通過24小時熱線解答基層遇到的疑難問題;股改辦、信息科技、會計結算、法律、內審等部門協同作戰, 推動各項任務順利開展;行領導還親赴基層調研、指導,極大地鼓舞了全行的士氣,“工行股改,人心大快,甩掉包袱,時不我待”成為工商銀行人的響亮口號。 各分行均成立了不良資產處置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督察小組,加強對剝離工作的領導和監督,嚴密組織、層層推進。參加剝離的員工任勞任怨、不計得失,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可歌可泣的事蹟不斷湧現:有的員工把早出晚歸、通宵工作當成了家常便飯,連續十幾天不曾走出單位一步;有的人帶病工作,還有的人從醫院“逃”回工作崗位……2005年6月30 日,可疑類信貸資產轉讓賬務處理工作按時完成。經過兩個多月的拼搏與奮戰,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終於勝利畫上了句點。至此,工商銀行已經全面實現了財務重組。 財務重組完成後,工商銀行的資產質量有了很大改善,資本充足率達到了當時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要求,為成功上市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點評:正是在“勤於探索、善於借鑑、勇於創造、敢於超越”股改精神的感召和鼓勵下,全體工行員工敢打硬仗、勇於挑戰,萬眾一心,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實現了成功上市,逐步成長為全球市值最大、盈利最多和成長性最好的國際性大銀行。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四

 “文化工行·中國書架”項目

“文化工行·中國書架”項目,是2017年工行境外文化建設的一項全新品牌活動。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我們在全球45個國家的281個機構搭建了書架,圖中所展示的,就是我們部分境外機構的書架和他們的代言人。

活動源於中宣部“中國書架”項目。機緣巧合中,我們與中宣部下屬的五洲出版社商議為境外僱員購買中華文化書籍,對方特別贊同我們提出的“認同中國,方能認同工行”的想法,然後向我們介紹了“中國書架”項目,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合作協議。

在各國書架製作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有些機構説當地的製作費用特別高,為此,拿着我們的設計圖,藉着同事回國出差,在國內淘寶製作完成後再帶回去。並由此有了很多書架LOGO成品版本,並不斷升級。從最簡陋的一張白紙,到塑封版,到裝裱,各境外機構的具體負責同事在羣裏非常熱鬧的秀書架/秀升級版。最終,拼不過硬件的就開始推出代言人,於是有了大家看到的圖片。當然,這些都是活動花絮,就活動本身而言,是深受境外僱員歡迎的,包括我們的外派員工也説,有了這些書,我們講中國故事的能力迅速提高。

同時,這一項目實施後,得到了中宣部的高度認可,開創了“央企”與“央媒”攜手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今年,我們將繼續開展項目二期,實現“文化工行·中國書架”在工商銀行境外機構的全覆蓋。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五

全球榮譽僱員表彰

2018年年初,工行開展了全球榮譽僱員評選工作。特別提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榮譽僱員表彰環節,同期開展了境外機構僱員才藝展示活動和境外機構文化建設展覽。所以,在今年年初的總行大樓,第一次出現了十幾家機構的外籍僱員們,他們一起獻上了一台大戲,應該説是工行這麼多年來第一次,由境外員工唱主戲的風采展。

當時在主會場參加的,是正好來總行參加全行工作會議的行領導、各行行長。組織活動的一位同事當時印象非常深刻,平日正襟危坐的高管們,此刻全部舉起了手中的手機拍個不停。掌聲不斷。下面我們來看看,來自美國的工銀金融的搖滾樂隊,帶來的兩首原創工行歌。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六

工銀印尼大廈的冠名

“ICBC Tower”(工商銀行大廈),是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市中心一座地標式建築。説起“ICBC Tower”的冠名,工銀印尼的員工都會想起一段難忘的故事。
  2008年,工商銀行剛剛進入印度尼西亞,在首都雅加達市核心地段最醒目的建築——The City Tower(城市大廈)裏“安營紮寨”。工銀印尼購置了部分樓層作為辦公場所,並計劃在大廈顯著位置懸掛工行標識,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工商銀行的實力,樹立品牌形象,拓展印尼市場。
  在如此核心地段的高樓大廈上冠名,無論是按國際慣例還是在當地房產開發商的眼中,都是需要付出昂貴費用的。開發商鉚足了勁兒,企圖在這個交易中大賺一筆。
  對剛剛進入國際市場的工銀印尼來説,選擇黃金地段,注重品牌宣傳、提高知名度勢在必行,但從精細化管理角度出發,成本控制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談判人員深感問題的棘手性。
  這時,工銀印尼袁總經理卻堅定地説:“我們就是要打出ICBC這塊金字招牌,不僅要懸掛咱們的標識,還要免費冠名整座大廈!”
  一席話道出了工行人的氣魄,鼓舞了談判人員的信心。但大家仍心存疑慮:我們憑什麼“籌碼”和對方議價呢?
  冠名談判這一天終於到了。談判桌前,開發商開門見山:“你們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還在乎這些錢?”
  袁總經理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您既然知道我們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不妨想一想:我們把印尼總部安在你們這裏,掛上工商銀行標識,給大樓冠名為ICBC,這不就是在幫你們做宣傳、打廣告嗎?連全球市值最大的商業銀行都選中你們的寫字樓,今後這樓還愁賣不上好價錢?依我看,應該付廣告費的不是工商銀行,應該是你們吧?”
  袁總的這席話擲地有聲,開發商的談判人員被震住了。他們低聲討論了幾句,都流露出讚賞而欽佩的表情。接下來,原本預料的脣槍舌劍,儼然變成了歡快的商務聚會,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敲定了細節問題。
  就這樣,工銀印尼“顛覆”了冠名付費的行業慣例,將大廈免費冠名為“ICBC Tower”。從此,這個閃閃發光的名字成為在雅加達市中心最醒目的標識,ICBC的品牌迅速傳遍了當地乃至整個印尼。而袁總當初的預言也得到了印證:那座大廈其他樓層的租售業務真的更加興旺發達。

案例講解總結點評:工行文化的輸出,與品牌影響力,相輔相成。(我們充分運用品牌勢能,因勢利導,既贏得了談判,實現了文化的推廣;又達成了共贏,獲得了合作伙伴的認可和歡迎。)這種優勢來之不易,需要我們時刻珍惜與不斷呵護,使ICBC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七

李鵬故事

每天重複着同樣的工作,説着同樣的話,做着同樣的解釋,過着幾乎同樣的生活,這樣平凡的日子似乎沒有什麼驚喜與光明。這也許是每個職場人都會有的感受吧?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精彩,這可是個技術活兒。那麼我們一起走進全國勞模、十九大黨代表、新疆烏魯木齊分行長春路支行理財經理李鵬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成功蜕變的。

2005年對李鵬來説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做了十五年對公出納櫃員的她,突然面臨要轉崗的現實,成為一名綜合櫃員,主要面對眾多的個人客户。對電腦不熟、對交易不熟、對營銷不熟,還不會打字,而此時她已經34歲,過了而立之年卻要一切從頭開始,她的心情極度複雜,在她的《十年蹤跡十年心》一文中説道“2005年,最無厘頭的一年”。然而新崗位帶來的新挑戰並沒有壓垮她,反而催她奮進、促她成長,除了快速學會打字、背會交易代碼、以嫻熟的技能服務櫃面客户,她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理財知識、學習心理學、學習營銷學、學習上網發貼......李鵬如飢似渴地學習,並將自己所學運用於工作中,她説道“2006年,最求上進的一年。真正感受工作的樂趣”。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李鵬成為全國最大理財師網站金庫網的一員,全國理財師資源的匯聚、海量理財經驗的分享、豐富的理財知識和頻繁互動的交流,讓李鵬在收穫更多專業理財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信,不僅成為了支行的理財經理,還成為金庫網“金庫藝苑”的版主。這個集時尚、科技、潮流、文學於一身的版主把她所學到的經驗分享給支行的同事們,既帶動了理財師團隊素質的提升,也將自己所學的理論切實地應用到具體工作中。自從學習了很多理財知識之後,李鵬發現自己變得自信了,她喜歡理財師這個職業,成為一個優秀的理財師成為了她的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她要求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更加拼搏、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2008年她參加了第一屆全國金融理財師年會,她道:發現了自己的價值!2013年4月,李鵬被調到長春路支行,她以認真負責的職業精神,快速贏得了新客户的高度信任和喜愛,還有一批忠誠的老客户緊緊追隨着李鵬。到新支行不到一年的時間,李鵬就打開了新局面,該支行中高端客户由之前的不到400名增加至近千名,銷售個人理財產品2.68億元,如意金6029克,創造了該支行建行以來個人客户經理中最為突出的業績。

李鵬他們做着平凡的事卻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也正是他們的努力推動了工行理財團隊的建設和不斷壯大。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八

朱捷的故事:

2012年10月10日,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辦公室收到了一封題來自寶島台灣的表揚信,這封信的內容是什麼呢?

一位名為徐明的台灣同胞在信中深切表達了對工行上海分行員工朱捷的讚揚與感謝。他詳盡描述了他的摯友楊銀嶽先生從2002年到2012年十年間得到朱捷無私關懷與幫助的故事,講述了一名工商銀行員工對客户付出的拳拳之情。

楊銀嶽先生是一位退伍的台灣老兵,兒女早已離台失去聯繫。2002年,他攜同老愛人定居上海,由於其存款由身在上海的侄女一手操辦而未告知密碼,楊先生無法正常取款。時任網點大堂經理的朱捷利用休息時間找居委會、找楊先生的侄女,最終順利解決了此問題。相熟之後,朱捷得知老人身患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後,就每週至少2-3次下班後為老先生打針,再為二老按摩。長期的照料使得兩個老人對他產生了依賴感,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第一個想到的都是找朱捷。楊老先生不止一次和朱捷提出“做我們乾兒子吧,不然我死了以後這些財產都不知道傳給誰。”但均被朱捷婉拒。落葉歸根是所有台灣退伍老兵的共同心願,2005年年底,二老回慈溪老家定居,後來楊夫人辭世。當得知老人孤苦不依時,朱捷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裏。但由於家住六樓,難道每天把老人關在家裏嗎?善解人意的朱捷又開始捉摸辦法,他軟磨硬泡,租到了同棟樓房的一樓,並拿出3萬多元給老房子重新做了裝修添置了電器傢俱,讓楊老先生住進了舒適的新居,逢年過節全家都在一樓陪老人一同度過。朱捷陪伴着老人安享了最後的晚年生活,2012年8月26日,老人安詳地辭世,享年83歲。由於無法找到老人的親屬,朱捷一力承擔了楊老先生的後事。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對朱捷説,“你是兒子,你抬頭、我來抬腳。”朱捷不做任何解釋,親手將老人的遺體抬上了靈車,知道內情的旁人看在眼裏,忍不住潸然淚下。之後,他又將楊老的骨灰送至慈溪與愛人合葬,幫助老人實現了心頭的夙願。

朱捷和楊老由一筆業務而結緣,從真心服務開始,逐漸衍生成跨越海峽的一段父子情。朱捷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真心去換得客户的信賴。正如他對楊老先生的無私關愛,正如他對每一位客户的真誠接待,在工作崗位上的每一天,平凡卻熠熠生輝。而這段跨越海峽的父子情,其所藴含的這份真、這份誠也將是工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九:

張鬆春的故事:

 我們現在的客户都是在電子銀行辦理業務,可以説手機在手、資金無憂。但大家知道推廣之初的艱難嗎?面對對網絡一竅不通、一味回絕的客户、談網銀色變、唯恐資金被盜的客户,你會如何?這就是張鬆春當初面臨的窘況。他當時在作為 “藍海戰略”第一個試點支行的潮州古巷支行工作。在他看來,支行的經營發展就好比一顆樹的成長,要想根深葉茂,除了要有好的種子,還必須要有適合生長的沃土。經過一番精心的探索,他找到了好的種子和適合生長的沃土。這種子就是電子銀行業務,這沃土就是廣大的客户羣。然而,當他開始撒播種子的時候,卻遇到了上述難題:他所面對的優質客户羣,都是“洗腳上田”的農民企業家,對“網銀”抗拒,生怕資金不翼而飛。面對着壘壁,他徘徊了,卻又不敢忘記他肩負的使命,於是他在徘徊中苦尋着攻破壁壘的突破口。在責任感的驅使下,他開始了巡迴宣傳,挨家挨户對全鎮規模上企業的老闆們開展網銀知識普及教育,聆聽他們的顧慮,逐一講解,排除憂慮。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每天回報口乾舌燥的他的,只是對牛彈琴的遺憾。張鬆春沒有放棄,他整理收集到的客户的經營信息,努力尋找着解決問題的規律,並突然頓悟了。他發現原來客户經營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古巷鎮的道路擁堵,經常塞車,而企業都是在市區多頭開户,工人工資又都是發現金,結算極為不便,工人管理無序,嚴重影響着企業經營的效率和安全。至此,他找到了解決難題的鑰匙,信心十足地武裝自己,將靈通卡+網上銀行+工行信使做為利器,開始了攻城之戰。通過實地演示,網上銀行和工行信使方便快捷的優點使客户心動了,U盾嚴密的保護措施和操作規範使客户消除了安全顧慮,靈通卡做為工資卡,使客户減少了提現的風險而員工管理卻變得更加有效。當然,不會打字的老闆也無所謂了,可以用手寫板嘛。終於,全鎮最大的一家企業被他攻下了,開始用網上銀行代發工資,一次開了700多張靈通卡。隨後,以點帶面,一而十 ,十而百,靈通卡+網上銀行+工行信使的組合產品鋪開了,開卡的人多起來了,ATM的交易旺起來了。接下來,他把法寶傳給了員工,全行一齊幫客户念起了經營中的難經,用電子銀行為客户提供便捷的結算,並以優質的售後服務,使網銀真正“網”住了企業老闆,用靈通卡“卡”住了他們的工人。經過幾年的努力,電子銀行業務成為古巷支行經營的一大亮點,而該行也成為轄內自助銀行交易量最大的基地。

就這樣,張鬆春以水滴石穿的毅力,帶領員工為電子銀行業務培育起了生長的沃土,並一齊用汗水耕耘着這片沃土,使古巷支行的客户羣迅速做大,奠定了支行的經營根基,也為後來資產業務的順利開展做了厚實的鋪墊。

銀行思想教育專題案例案例十

賈豔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工商銀行一度是個排隊的銀行,可是大家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面對這種排隊的狀況,我們的工商銀行又是怎麼應對的?今天我們就帶來全國勞模賈豔的故事。

由於承擔社會責任,工商銀行為許多企業代發工資。這些客户大多是年齡偏大的中低端客户,不會使用電子銀行,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便會來工商銀行取工資。同時,工商銀行業務的迅猛發展也帶來大量的新增客户,因此,工商銀行一度成為排隊的銀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排隊問題,打造網點核心競爭力,從2015年12月至今,遼寧分行瀋陽皇姑支行三年磨一劍,四期改革見創新。

一是創新的管理模式。皇姑支行實行創新的羣落化管理模式,推進營業網點轉型升級,根據網點規模劃分為核心網點和衞星網點,實行分組管理,優化網點勞動組合,業務上達到減人增效、削峯填谷的效果。羣落化的區域管理,充分整合資源,網點間聯動配合,實行彈性工作制,按照“閒時營銷,忙時上櫃”的原則,明確各組櫃員崗位和新增營銷崗位的職責要求,員工在櫃員和營銷崗位間進行雙向流動。二是創新的渠道調整策略。在渠道佈局上,將網點分為五大區域,使得支行網點呈現出一個專屬(公積金)、兩條商街、三大中心、四類領域(養老、行政、文化、生活)的總體格局。三是創新的團隊模式。在原有的網點陣地團隊基礎上,支行組建了多個團隊,以應對不同業務發展的需要。包括:直營團隊、遠程維護團隊、個人綜合貸款團隊、上門服務團隊。四是創新的考核機制。支行確立了《網點負責人團隊羣落化績效考核辦法》和《零售條線客户經理綜合化考核辦法》,對區域化管理和多條線客户經理等支行特色模式的管理和考核進行明確。五是創新的服務文化。將服務對象定位於“客户和員工”,助推“員工暖心工程”、“動線治理工程”、“客户貼心工程”、“廳堂升温工程”四項工程,通過強勢的服務文化助推經營業績的攀升。

通過創新不僅解決了排隊問題,更將“以客户為中心”的理念落到實處,使總行智慧零售經營轉型的基本方略落到實處,同時通過開展大零售改革,提升了營銷能力、營業貢獻、整體外拓能力和網點綜合競爭力,打造了具有“皇姑特色”的創新文化。

案例十一

羅欣故事:

2002年,工商銀行進入到了股改上市前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最為艱難的陣痛期,吃大鍋飯的格局徹底被打破,人浮於事的現象不復存在,減員增效勢在必行。也正是在那一年,三十出頭的已成長為一名廣受稱讚的業務能手、技術骨幹及服務標兵的羅欣在支行的全員競聘中脱穎而出,走上了基層管理者的崗位。這一干就是十幾年,有苦有樂、有汗水也有淚水。她説起盤南電廠成立之初,電廠所在地響水鎮晴天黃沙彌漫、雨天滿地稀泥。為了給電廠的客户帶來更好的服務,她們到現場給客户佈置辦公室,幫客户打掃衞生,甚至連客户宿舍裏鋪牀疊被等細枝末節的事都一一做好。由於客户都是從外地到盤南工作的,她們的真情真意、細緻入微打動了客户的心。從此,和工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自然而然所有業務也落户於工行;2004年鎮勝高速公路還在建設,其中十三個標段落户盤縣支行,為了給施工標段做好服務,支行代收這些標段的施工保險費,當時分管行長和她都是女同志,但為了順利收取保險費,寒冬臘月冰天雪地裏,她們沿着泥濘的山道一個工地一個工地的跑,當時標段都在深山裏,是在沒有路的地方修路,是那種板房,地震災區那種。車子開不進去要步行,貴州山區一到冬天就是凝凍。又冷又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進去找到人。有些標段要反覆去談幾次才能達成目標。她們在代理保險的同時,還給老鄉代理拆遷款,當時是發存摺,冒着鵝毛大雪到村裏一户一户發,很多村民都感動了,自發給她們生起煤火取暖。當時行長也是女同志,都是三十多歲,孩子又小,但一工作起來根本顧不上這些呀!都是丟給家裏老人照看。對家人,虧欠呀!但她們的辛勤勞動給標段帶來了便利和高效,得到客户的稱讚。這項業務當年就收取了幾百萬元保費,創中間業務收入幾十萬元,超額完成了全年中間業務收入......就是靠着這份拼勁和幹勁,羅欣在每個崗位都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成長為全國勞模。

2015年4月28日是她46歲生日,也是2015年全國勞動模範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的日子。能在人民大會堂以這樣的方式度過自己的生日,她做夢都不敢想。從北京載譽歸來後,她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羅欣勞模創新工作室”。用閃光的勞模精神激發員工勇於擔當,鑄造新時期“工匠精神”。工作室成立至今,已有多名員工成長成才走上管理崗位,其中還誕生了一名“六盤水市勞動模範”五一前夕他還獲處了“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讓勞模精神星火傳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yuangongsixiang/1rym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