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致富工作報告多篇

致富工作報告多篇

致富工作報告多篇

【第1篇】致富思源,回報鄉情的工作報告範文

各位領導、同志們:

我們xx房地產開發公司在逐年得到發展的同時,公司老總xx先生始終沒有忘記生其養其的家鄉,他常説“身在異鄉發展,家鄉是自己揮之不去的情結,能為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量是對生我養我的土地的回報”。xx村位於諸暨市西南部的同山鎮,全村有529户,1500多人口,村民以外出打工、從事建築業和水果種植為主,經濟基礎薄弱,0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為4397元,村級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人均純收入和集體收入都低於全市平均水平,根本談不上村莊建設,村莊一到雨天道路泥濘不堪、晴天蚊蠅成羣,村莊祠堂破敗、污水橫流、雜亂無章,是諸暨市一個典型的貧困村。

身為xx村人的xx房產總經理xxx在回鄉探親後,看到這樣一個現狀,心裏感慨頗多,回到公司,x經理隨即組織公司骨幹召開會議,專題討論了中源村的情況,並達成了一致共識:一是支援新農村建設,是中央在現階段的重大政策。二是支援新農村建設是中華民族優秀子女的傳統美德。三是支援新農村建設,是xx集團上下員工的樸素感情。於是,在充分醖釀、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天成公司決定為中源村的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援家鄉建設。

為了建設一個適合自身特點的新農村,從根本上改善村容村貌,公司與xx村兩委會一起規劃論證,採用拆除和保護並重的方針,對村裏相對文章版權歸文祕站 cnwmz。com作者所有!集中的連片破舊小房子實行整體拆遷,而把富有特色的4處古民宅保留下來,並投資30多萬元包裝其中一處古民宅,裏外牆按傳統色彩進行粉飾,室內戲台、燈光以及屋柱等也作了重新修整。同時對電網進行改造,投入10多萬元,在村道路兩旁安裝30盞路燈,徹底改變過去村民用電和晚上外出不便的狀況。以資金輸入的方法,在道路、污水處理、村莊規劃、用電等建設方面給予資金支持,使xx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較大的改善,給農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為今後農村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據統計,至今,xx公司通過分期分批共出資180萬元,注入到xx村的農村建設事業,有力地推動了xx村的新農村建設。完成了15公里的村級道路硬化,新建燈光球場一個,完成了1萬餘平方米的村莊綠化,興建垃圾站房9只,添置垃圾筒30餘隻。為了切實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今年村裏還啟動了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目前投資40多萬元的全村排水道建設工程已全面完工,投資10多萬元的污水處理站通過驗收。

我們在使用‘村企結對’捐贈資金時,不只着眼於道路、綠化和河道疏浚等村莊美化工程,而且致力於滿足村民精神層面上的需求,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村莊變美了,村民對業餘生活也有了新的要求。於是,一支由村民自發組織的的腰鼓隊應運而生。每天早上或晚飯後,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籃球場上,敲敲腰鼓,扭扭秧歌。

20xx年xx村被評為紹興市環境整治先進村,新農村建設先進村,20xx年通過了紹興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的驗收。在成績的面前,更加堅定了我們村企全作共建新農村的信心。同時我們將以市委市府的這個活動為新的起點,努力在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轉換髮展思路,共推集體物業經濟發展。xx村共有539户家庭、1500餘人口,一直以來村級經濟較為薄弱,村民主要經濟來源靠種植水果以及外出打工賺錢。我們將引入工業經營理念,積極協助村委加強集體經濟的發展,支持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一方面積極鼓勵村民大力發展櫻桃、李子、桃子等各類特色水果,以幫助村民發家致富;協助村積極引進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和高效生態生產模式,大力發展綠色精品和休閒觀光水果基地。

二是加強村莊整容力度,爭創省級小康示範村。村莊整治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點,將通過“村企結對”活動,將此項工作推向縱深。圍繞“整治人居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這一目標建設新農村,並在創建省級小康示範村活動中出謀劃策。村企結對的更高形式是“造血”式的支持。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出資鋪路、修橋,而是對結對的村莊進行科學規劃建設,並在信息、科技、文化、醫療等領域進行全面建設,既投資又投智,力求不僅使村莊面貌變新,而且讓農民精神面貌、文化素養有新變化。

三是弱勢羣體同扶,公益事業共辦。主動資助村裏建立專職民防隊,主動建立“愛心基金會”和“愛心物資超市”,與困難户和殘疾人家庭結對,每年為85歲以上老年人發放慰問金,義務資助困難重病家庭和大學生就學。

四是村莊文明同育,和諧村莊共建。我們和村一班人堅持“口袋腦袋一起富、物質精神兩手抓”的理念,共同培育精神文明,同心協力建設和諧村莊。支持建設村文化公園,改善老年協會活動設施,扶持組建村腰鼓隊等業餘文化團隊。

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落腳場所,財富積累來源於社會,也應該回報於社會。我們將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更加主動地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之中,積極探索回報社會、報效家鄉的常規化、制度化路子,繼續深化村企合一共建新農村的措施,在新農村建設中贏得企業的社會價值和不斷髮展。

【第2篇】增收致富和產業培育工作報告

一是農民增收致富和主導產業現狀分析。

二、農民增收致富存在的困難

1、觀念上創新意識淡薄。大多數農民在思想上還是比較保守。雖然他們想富願望強烈,但一旦遇到挫折便易產生退縮的想法,缺乏敢衝、敢幹、敢冒風險、敢於拼搏的發展勁頭。從而在思想觀念上束縛了農民增收致富。

2、機制上扶持力度不夠。儘管近年來各級政府出台了許多支農惠農政策,給農民發放了一些補貼,增加了一部分收入,但沒有從機制上促進農民大幅度增收致富。農業生產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而農產品價格仍然低落,導致農業經濟效益不高。

3、要素上制約發展較重。主要表現為資金、技術等方面。大部分農民在創業的起步階段最缺的是資金,而農村金融組織在給農民房貸款條件上過於嚴格,致使大多數農民難以貸到款。

三、農民增收致富的對策

1、積極培育主導產業

充分發揮鎮山地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積極培育主導產業。致力培育以白銀耳黃雞為主、烏豬為輔的生態效益農業。重點突出發展土雞養殖產業。依託專業合作社,做好“土”字文章,發展“禮品經濟”,打好“生態品牌”。通過主導產業的培育,讓更多的農民參與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2、努力發展現代農業

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以便讓更多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脱離出來,讓剩餘農村勞動力繼續走入工廠,不僅可增加農民的收入,而且可為工業發展提供人力保障,擴大農民增收致富的門路。

3、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要通過農民素質培訓、科技宣傳服務、專題講座、外出考察學習等形式,進一步轉變農民的發展觀念,不斷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從而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本事和能力。

4、完善助農增收機制

一是發展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農民經紀人、龍頭企業等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從而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務。

二是積極完善農業企業與農民的聯結機制。在發展農業企業的同時,要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農户”、“合作社+基地+農户”的農業企業,通過農業企業、龍頭企業、合作社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三是完善農村金融支農體制

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的核心作用。放寬準貸門檻,加快建立商業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服務體系。積極建立農民創業小額貸款、農村扶貧小額貸款、農村擔保等制度。為農民創業致富提供資金保障。

四是出台支農惠農政策。結合本鎮實際推進主導產業培育,制定出台一些激勵政策,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發展主導產業的專業户在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和獎勵。從而“推動”主導產業的培育,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第3篇】鄉關於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的調查報告

&&鄉關於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的

調 查 報 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一句古話對山區農民來説,正逐漸失去了説服力。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對生活和居住環境有了更高的需求。但地處安吉縣西南部的&&鄉部分羣眾,居住在偏高、偏遠山區,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靈,導致思想陳舊,觀念落後,經濟發展較為緩慢,成為我鄉相對貧困的弱勢羣體。同時,由於居住環境的限制,要建房必須開山或者填土,人為的對山林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和侵害,與縣委、縣府提出的“生態立縣,建設生態經濟強縣”這一發展思路不相諧和。因此,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推進中心村集鎮城市化發展,推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向

二、三產業轉移,促使山區農民向縣城等大城市遷移定居,實現山區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跨越式發展,實現保水增綠,生態保護,順應新形勢下農民對生活居住環境的更高需求,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已成為新時期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主要任務。

為此&&鄉黨委、政府根據縣委、縣府提出的“轉移致富”工作要求,結合本鄉的實際,於6月1日~6月15日在全鄉範圍內開展了“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問卷調查,本文就調查所得情況作一分淺析與探討。

調查的基本情況及分析

從這次調查的結果數據分析,不難看出我鄉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有着良好的基礎。首先,羣眾對此項工作的支持率高,在調查的682户農户中,僅有92户農户不願“下山居住”。其他590户農户對政府提出的“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都極為支持,支持率達86%。其次,打算建房的590户農户中,有82户不打算在近幾年新建房,175户打算今後1~2年內建房,141户打算在3~4年內新建房,192户打算在5年以後建房。 同時,願意搬遷的農户多,在打算建房的農户中,願意搬遷到本村中心村的農户有333户,佔48.8%,打算搬到本鄉集鎮的有12户,佔1.7%,搬遷到本縣其他城鎮的有17户,佔2.5%,縣城建房的62户,佔9.2%。這説明在我鄉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試點工作能滿足廣大羣眾的普遍願望。

從調查對象的年齡結構分析,在調查的682户農户中,總人口2615人,55歲以上的430人,佔調查總人口的16.4%,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目前人口的平均壽命為70歲左右,這部分人在15年之後逐步走向自然消亡之列,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競爭日益加劇,這部分人從年齡和綜合素質上都很難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去適應市場,進行第二次創業。因此對這部分人應以適當引導為主,充分尊重他們自己的意願。20歲以下,589人,佔22.6%,且大多在校學習,隨着教育事業的不斷髮展,這部分人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思想觀念不斷更新,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增強,絕大多數不會再走農業致富之路,而是通過務工、從商等途徑自然下山轉移。20~55歲之間的1596人,佔61%,這部分人正當壯年,思想觀念基本與當今時代同步,自身綜合素質基本適應當今社會對人力資源的需求,同時也積蓄了一定的資金,無論務工、從商,進行第二次創業都有較好的資本,因此,這部分人應作為“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的重點。

從勞動力結構分析,在這次調查的682户農户中,勞動力1627人,佔總人口的62.2%,其中外出勞動力362人,佔勞動力總數的22.2%,有外出勞動力農户數為260户,佔總户數的38.1%。外出的這些人中,有的已在外創下了一片天地,適應了離開土地的新型農民的生活,有的也正逐步向新型農民邁進,為我鄉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作了有益嘗試,提供了有力的事實依據。

從2002年人均收入情況分析,全鄉2002年人均收入為3231元,在調查的682户農户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105户,僅佔16.4%,這部分農户要鼓勵他們搞勞務輸出,增加收入,待資本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後,再全家搬遷下山。1500~3000元之間的351户,佔總户數的51.5%,這部分家庭通過一定的政策激勵和配套措施的實施,可以促使他們向中心村集鎮或向縣城轉移致富,3000元以上的農户共226户,佔總户數的33.1%,這部分農户已有一定的資本和能力,應以引導他們直接向縣城靠近,一步到位。

雖然在這次調查中,農户對“下山居住”工作都極為支持,滿意率達86%,但是在農户的思想上也還存在着一定的顧忌和想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農户經濟條件已成熟,也很想搬到中心村或其它集中地帶建房,但是又擔心集中地帶建房地基難以落實;二是一些農户經濟條件尚不成熟,又迫切想建新房,缺口資金希望政府從多種途徑給予一定的支持;三是部分農户擔心搬遷下山後就業問題難以解決;四是是部分農户擔心搬遷建房後離責任山、責任田遠了,給生產、生活帶來不便。

開展“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的初步思路

在為時半個月的調查中,我們通過將農户對“下山居住”存在的想法和顧慮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歸納,認為,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宣傳引導,使農户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二是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和配套措施鼓勵農户下山居住。具體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強宣傳,進一步轉變羣眾的思想觀念,提高對“下山居住,創業致富”的認識,使羣眾“想下山”。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農民僅有的生產資料與現時生產水平不相適應,“靠山靠水”難以跟上教育生活等消費支出。城市經濟逢勃興起,城市已成為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的集聚地,隨着城市化的推進,為農民在城市創業提供廣闊天地。通過宣傳和引導,使農户充分認識到“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是新時期實現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是實現生態保護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中心村、集鎮城市化建設的主要形式。

二、科學規劃,進一步完善現有土地兩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中心村建設規劃),使羣眾“能下山”。①規劃要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要充分考慮今後20年內經濟社會發展對居住帶來的影響(前瞻),充分考慮以生態、旅遊及產業結構調整對居住帶來的影響。②村及村民小組管理體制的調整過程中,只保留基礎良好,發展潛能較大的中心村,大幅減少自然村落,做大做強中心村,適勢兼併行政村。③下山新建房以縣城遷居為重點,同時增強&&集鎮居住功能,實行梯度轉移,把家庭條件好、素質高的部分農户作為下山居住工作規劃的重點對象。

三、促進增收,進一步加大勞動力轉移工作力度,提高遷居經濟實力,使羣眾“移得動”。①促進農民增收,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堅持發展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提高本地就業能力。②加大勞動力轉移力度,通過技能素質培訓、勞動力資源信息收集、企業結對等形式使更多人走向市場、走向集鎮,達到異地致富的目的。③加大教育投入,使我鄉的下一代有更多的人走向高等學府,實現教育脱貧。

四、政策引導,進一步激發農民下山居住的積極性和增強異地致富的信心,使羣眾“住得穩”。落實合理的土地生產資料流轉政策,放寬農户原承包土地,荒山荒坡等生產資料的多種流轉形式。完善合理的建設用地徵佔政策,放寬農户遷居條件,按“統一規劃,自願有償,有序推進,梯度轉移”的原則,積極鼓勵“下山居住”。制定各項社會配套措施,放寬遷居農户的就業、就醫、子女就學、勞動保障户籍等同等公民待遇,解決遷居户的水、電、通訊等生活問題。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幫助解決搬遷户建房、户口遷移等手續,制定統一的補助標準。

最後,在“下山居住,創業致富”工作過程中做到四個結合:即把“下山居住”工作與生態立縣、建設生態經濟強縣工作緊密結合,把“下山居住”工作與勞動力轉移工作緊密結合,把“下山居住”與科教興農工作緊密結合,把“下山居住”與社會各項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緊密結合,解決山區羣眾就業難、致富難的問題,逐步向寬裕型小康社會邁進。

&&鄉農經站

【第4篇】黨員幹部帶頭致富工作調研報告

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帶頭致富是帶領羣眾共同致富的基礎,是保持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先進性,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增強農村基層組織戰鬥力、凝聚力的有效措施。但由於受思想觀念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在帶頭致富上的作用發揮仍不夠理想。為此,我們組織人員到6個鄉鎮採取放發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和實地走訪的形式,就目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帶頭致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相對羣眾來説,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帶頭致富情況總體較好,但在致富項目的質量及發展的外部環境上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2、從項目質量上看產業層次較低。從已有致富項目的農村基層黨員幹部所從事的產業上看,在種養業方面,種類雖多,户數也不少,但經營面積小,分佈零星,不能集中連片,形不成規模。在利用資源進行加工方面,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工廠,加工的產品檔次低。其他方面的致富類型主要是從事簡單的運輸營銷,也就是説仍屬於自然經濟和小農經濟,產業的質量不高,層次較低,這也影響了他們今後的發展壯大。

3、從發展前景上看抗險能力較差。在市場經濟體系逐步建立完善的過程中,市場的自我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而我縣部分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從事的產業依賴型的比較多。如我縣雖屬竹資源大縣,但不少從事竹業加工的基層黨員幹部仍然在依靠江浙市場發展,生產產品的數量、規格和銷售價格任由他們擺佈,不僅生產效益較低,而且在發展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如柏墊、楊灘兩鄉鎮的部分村,從事竹編的較多,但大都依靠在浙江安吉拿訂單,靠的是個人的感情,拿的是低檔次的竹筐、竹簸箕等製作。而且生產時斷時續,原材料不能充分利用,增加了生產成本。由於產品本身價格低,成本

一高,利潤就更低。同時,由於缺乏把產業做大做強,發展規模經濟的意識,不注重資本的積累,不注重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一但市場供求發生變化,很難抵禦市場風險。

4、從外部條件上看制約因素較多。這一方面表現在外部發展的軟環境不優、服務不到位。雖然,我縣今年是招商引資和整治優化投資環境年,但仍有一些部門或個人從局部利益出發,作風霸道,無視發展規律,設關設卡,吃、拿、卡、要等問題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道路等基礎設施較差,扶持措施也不到位,貸款難、信息不靈、技術缺乏的問題仍然存在。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雖有致富的主觀願望,但較差的外部環境制約了他們的發展。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通過調研,我們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隊伍結構不優。尤其是農村黨員隊伍老齡化問題嚴重。在全縣9759名農村黨員中,55歲以上的有3606名,佔40%。這些老黨員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子女成家立業,温飽問題得到解決後,已感到非常滿足,無心再冒市場風險去闖。從調研情況看,55歲以上的3606名老黨員中,自己從事有發展項目的僅佔7.6%。

3、扶持措施不實。縣直部門尤其是農、林、水、科技等部門,直接擔負着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責任。但對他們扶持的具體措施及效果缺乏硬性的考核指標,導致一些部門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在具體工作中走過場,扶持措施缺乏針對性,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如對農村致富中最缺乏的資金和技術問題,農林部門雖也下派了一些科技指導員,但指導效果如何,沒有與下派人員的待遇、考評等掛鈎,活動結束時也沒有進行實效的檢查。信用部門雖從

4、部門配合不力。目前,對農村發展的支持上,各部門都是立足本單位角度去幹,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缺乏一個具體的牽頭抓總部門,在指導和扶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沒有整體規劃,一些部門在提供服務和給予扶持時不能因地制宜,求真務實,導致在具體支持措施上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如技術支持不能做到有的放失,今天科技部門下鄉宣傳培育經果林前景好,效益高,而明天林業部門下去進行的技術指導卻是如何種植竹類,這不僅讓基層黨員幹部感到無所適從,也使他們難以得到最急需的技術指導。花鼓鄉王衝村人均山場達7畝,近年來,該村根據上面的宣傳,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大力發展板栗種植,按當前市場行情,每畝收入可達400元左右,農民得到了實惠,也迫切需要板栗修枝、治蟲和控篷等技術。但在退耕還林中,縣、鄉林業部門從全縣整體林業佈局考慮,板栗豐產技術指導的重點在鳳橋鄉,竹林培育技術指導的重點在花鼓鄉,這樣相對王衝村而言,技術指導就缺乏了針對性和實用性。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實際,我們認為要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幹部的帶頭致富本領,必須用足用活“雙培雙帶”這個載體,制定科學全面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職能部門,進一步創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當前,應着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突出重點,抓實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和發展儲備工作。加強黨員教育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但在發展已成為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今天,黨員教育必須突出重點。在教育的內容上,政治理論教育雖必不可少,但發展意識、發展觀唸的教育必須加強,尤其是發展規模經濟意識的教育,使他們把經營產業當作扶育孩子一樣,不斷髮展壯大,增強市場競爭力。在這次調研中,我們明顯地感覺到與江浙相鄰的鄉村,黨員幹部和羣眾發展意識非常強烈,觀念非常新,有致富項目的也比較多。在教育的形

式上,對基層幹部的教育培訓,不僅要有政治理論的灌輸、法制觀念的強調和工作方法的傳授,更要選擇一些帶頭致富的村幹部典型現身説法。對普通黨員的教育,一方面傳統的集中讀報紙、學文件已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應緊緊圍繞如何加快發展,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組織外出參觀、觀看農村實用科技電教片或請農技專家上課等形式,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致富的本領。另一方面,可採取以鄉鎮或村為單位,將從事同類產業或相關產業鏈上的黨員組織起來,成立專門的黨支部或黨小組的方式,使他們在活動時能交流信息、經驗,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在基層黨員幹部的發展儲備上,老黨員較多已是客觀存在。為此,為提高隊伍整體的素質,只有在新發展黨員的重點上,突出農村致富能人,積極把他們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逐步改善黨員隊伍的結構,為黨組織補充鮮活的血液,體現黨的先進性,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同時,對符合條件的致富能人可採取鄉村領導定點聯繫,定期溝通交流,適當分配任務等方式進行重點培養,建立一支年紀輕、有文化、會發展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為農村的發展儲備人才。

2、典型引路,加強農村致富示範點和示範基地建設。中國的農民最講求實效,身邊的發展致富典型對他們也最有影響力和説服力。為此,應着力加強基層的致富示範點和示範基地建設。省、市、縣、鄉都要有相關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負責此項工作。在示範點的設置上,要根據各地產業結構、自然資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yjq63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