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孝敬長輩的故事精品多篇

孝敬長輩的故事精品多篇

孝敬長輩的故事精品多篇

百孝故事 篇一

一、湧泉躍2113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5261,古代孝敬父母的4102故事。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1653七裏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託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二、聞雷泣墓

王裒,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説:“裒兒在這裏,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三、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百孝故事 篇二

都説“久病牀前無孝子”,但在浙江紹興柯橋區稽東鎮石嶴村下塘自然村,老鄉們都在傳着一個“久病牀前有孝子”的故事。村民們説的是村裏方慶傳和方雲美夫妻兩人,他們幾十年來照顧彼此的養父母,留下了以孝為本的好家風,影響着全村人。

方慶傳是養父母在1951年從鄰村抱回養育長大的。在其娶妻後不久,妻子卻患上尿毒症。雖然一家人竭盡全力救治,但受當時醫療條件以及家庭經濟限制,23歲的方慶傳依然失去了妻子。

而方雲美也和方慶傳一樣有着相似的經歷。1950年,只有4個月大的方雲美被養父母從嵊州領養回來,長大後也組建起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選擇了離婚。

就是這樣兩個有着相似經歷的人,經人撮合,走在了一起,並在婚後育有一子一女。如今女兒出嫁,兒子也娶妻生子。而對於雙方的養父母,他們盡心盡孝,報答養育之恩。

初結婚時,因為考慮到方慶傳養父母已經年長,生活難以自理,方雲美主動提出到方慶傳家,共同照顧兩位老人的生活起居。在兩人的精心照顧下,方慶傳的養父母成了村裏的高壽老人,養父在94歲時去世,養母去世也有92歲了。

“後來,慶傳就提議把我父母接過來住。”方雲美説,在自己的公公婆婆去世後,丈夫提出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家裏來,這讓她備受感動。而對於方慶傳來説,他更多的是想回報倆老對妻子的養育之恩。“因為各自身世的原因,所以我們特別看重親情。”方慶傳説。

百孝故事 篇三

1956年,肖秀雲開始照顧婆婆楊金枝和一家人的生活。58年過去了,肖秀雲一直堅持照顧婆婆,肖秀雲説,做孝順媳婦是自己一個簡單的想法。

楊金枝,今年已經101歲,兒媳肖秀雲,今年已79歲。楊金枝的獨子已過世近10年了,現在,兒媳肖秀雲和婆婆楊金枝住在八師一三四團下野地鎮鎮區保障性樓房一起共同生活,楊金枝的生活起居還和以前一樣都是肖秀雲照顧。

肖秀雲説,我和婆婆都出生於窮苦人家,我把婆婆當作自己的親孃一樣照顧,我有退休工資,婆婆也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平常她喜歡吃啥我就做啥,雞蛋糕、餃子等我都給她做着吃,她年齡大安的假牙,飯軟些她好吃。

楊金枝家在山東東明縣農村,1956年,楊金枝的獨子與鄰村姑娘肖秀雲結婚。結婚剛3個多月,楊金枝的獨子就支邊到八師一三四團。作為一名普通農村婦女,肖秀雲承擔起照顧家裏老人的重擔。肖秀雲説,吃飯的時候,我每次舀飯都是給她舀第一碗端給她,吃完飯給她洗好碗。

哪時候,山東老家農村生活條件十分差,作為女人的肖秀雲憑藉着吃苦耐勞精神堅守着這個家庭。肖秀雲説,我就爭口氣,哭,我在屋裏掉淚,不能在外掉淚,我一輩子這樣,人要活個志氣,活個臉面嘛。

婆婆楊金枝想念兒子,1961年,楊金枝和肖秀雲也來到了八師一三四團。在一三四團連隊,肖秀雲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連隊職工,由於能幹,肖秀雲還被提拔成連隊的班長直到退休。工作中,肖秀雲踏實能幹,在家裏,肖秀雲照顧好老人和子女。生活中,婆婆偶爾説不好聽的話,肖秀雲從不計較,寬容對待。肖秀雲説,以前生活再苦,咱從沒有胡作亂為,她是個苦命人,我也是個苦命人,現在生活好,我何必和她生氣。

孝順媳婦肖秀雲悉心照顧婆婆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肖秀雲的公公、愛人已先後過世,幾個子女也已成家立業。今年,肖秀雲和婆婆楊金枝也共同生活了58年,現在每天自己都和往常一樣給婆婆做可口的飯,把她睡的牀、穿的衣服整乾淨,儘自己的能力照顧好婆婆的起居。肖秀雲説,我這個人一輩子沒文化,讓人家看得起我,做孝順老人操持好家裏是自己一個簡單的想法。

百孝故事 篇四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後追贈刑部侍郎。包公為人正直,少年時便以孝順而聞名。在宋仁宗天聖五年,即公元1027年時,包公中了進士,當時28歲。包公先任大理寺評事,後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但是他的父母因為年老多病,不願隨他到他鄉去。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在身邊,那麼這個兒子不能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着兒子去外地的,而父母不願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老,這種情況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着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辭去官職照料父母。由於父母不願跟隨包公去外地,包公便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得到了官吏們的稱頌。

幾年後,他的父母相繼離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能主動辭去官職,照顧父母,説明他不是那種貪戀官場的人,更體現出他是個孝順的人,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懂得回報,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能夠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就表明他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的人。我們應該做一個孝順的人,這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品質,更是對社會責任的承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39d5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