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秋雨的散文【精品多篇】

秋雨的散文【精品多篇】

秋雨的散文【精品多篇】

關於秋雨的散文 篇一

秋風秋雨憶秋思,海角天涯永相依

秋風乍起驚歸雁,青痕萬丈秋水寒;

桂雨濛濛舞漣漪,幽然夢醒桂香綿。

風是靜默的,如影隨形,卻飽含着遊子悠悠的眷念之意;

雨是瀟瀟的,化水無痕,卻包藏着母親温軟的關愛之情。

身處果熟瓜香的秋色滿園,

我已習慣於獨自閉目深思:

儘管曲徑通幽,亦難解晚秋深邃的心緒,

任憑天馬行空,亦難懂深秋紛繁的思慮,

內心深處的那一抹情感,竟有如馳騁西部的駿馬,

肆意宣泄,一發而不可收拾。

總喜歡一個人靜坐亭間,任細雨淅瀝着無盡的蒼穹,

仰望恢宏的夜空,任時光於上天淚水中飛快的退去。

當濛濛的雨色,一點點滲透了酷熱的空氣,

當蒼茫的灰暗,一分分湮沒了噪雜的世界,

我的情感,也有如斷線的雨滴,激起心底壯闊的波瀾,

於瞬間席捲周身的每一處情緒,迴盪良久而無法平息。

當嗚咽的秋風拂過河岸柔弱的垂柳,

當層疊的波紋掠過河水秀麗的面頰,

細小的水珠如同跳落心間那迷人的音符,

與心底難捨的鄉愁交互共鳴,

定格為似曾相識的一個個熟悉的畫面,

終止於思緒飄落時一段段美好的瞬間。

今日有雨露霏霏,把酒杯中意難收;

望斷樓高深幾尺,凋落黃花不知愁。

心潮湧躍間,我將珍藏千年的靈感全部釋放:

任模糊的雲影輕攜初春醉人的馨香,

任温潤的心絃喚醒夏末動人的故事;

任燕子的薄翅掠過叢林翠綠的門楣,

任悦耳的漁歌激盪於崇山峻嶺之間。

凝視着搖曳風中的那瓣纖弱玫瑰,

竟有若伊人眸中滑落的一抹淚痕,

相思如心中的一闕清詞,悠遠香醇,

花蕊在歎息中飄落,暗香在凋零中遠行。

秋風起時花無意,秋雨落地靜無聲,

每每於風起時靜思,對你的思念無從剪斷。

當愛已成往事,請讓我赤忱的心,

伴你走過風雨搖曳的每一個春夏秋冬。

關於秋雨的散文 篇二

一場秋雨淅淅瀝瀝地敲開黎明的靜寂,帶來一陣陣涼絲絲的風。滴滴答答的雨聲輕吟着像從遠古飄來的《催眠曲》令人們徜徉在夢鄉里不肯離去。

連日的悶熱、煩躁被一場秋雨給洗滌得温馨、愜意。

枕着一簾雨幕繾綣在夢鄉里,與温柔邂逅手拉手在街頭漫步,欣賞着似曾相識的景物。穿梭在幸福的巷子中,沐浴着和煦的春風,那份久違的甜蜜在臉上綻放……

突然,一陣汽車的引擎聲打破夢境,那些美好的夢斷送在黎明的喧鬧中。不情願地起牀,嘴裏嘟嘟囔囔:可惜了好夢!

其實夢境有些模糊,具體細節也説不清楚,但那種温馨、暢快卻是紅塵中少有的。美好的夢是不是都是那樣有浪漫的開頭卻沒有完美的結尾?現實中的無奈卻總像一場秋雨淅淅瀝瀝地沒完沒了。

站在窗口欣賞着秋雨,順便欣賞窗前的景緻。之前曾寫過幾篇關於窗前景緻的小文。如今,小樹依然,在瀟瀟秋雨中吐着綠意。嘰嘰喳喳的小鳥在濃密的樹枝上跳來跳去。有幾隻膽大的落在了我的窗口,和我目不轉睛地對視。哦,景色依然,可心情卻非昨!

深深地吸了口氣,吮吸着雨絲的甘甜。目光鎖定在昔日五顏六色的小花池,多日不見綠意依然盎然,在秋雨中風韻不減當年。可惜了那些黃橙橙的菊花,辜負了那一株株紅的似火的雞冠,被那些菜蔬所替代。如今網絡時代時興種菜,那些管理小花池的“大媽”們也緊跟時尚種上了菜。這在瀋陽也算時髦現象。路過幾個小區大都種上了菜!現實和網絡確實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想分也分不開,網絡時興的事情在現實中也迅速蔓延。時尚如一場秋雨淅淅瀝瀝倒好如果狂野起來也可以氾濫成災。

目視着小樹,遙想當年,身高超過四樓還差一步就遮天!曾記得那一年某個傍晚被鄰居喊住,言稱齊錢要把窗前礙事的小樹砍翻,耐心地説服沒有動搖那些人的意志!心疼的我啊一夜沒閤眼,十個指尖敲擊着鍵盤為小樹喊冤。蒼天有眼,只是攔腰砍斷。望着小樹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心中的淚水早已流乾。幾度春秋,幾度嚴寒。小樹不屈的性格,倔強地伸展着腰身,如今枝葉茂密。曾遠離的小鳥也重返家園。

佇立窗口望着小樹發呆,莫名的惆悵席捲全身並控制着中樞神經進而滲入到每一個細胞。

黎明的那道曙光被厚厚的烏雲遮擋,淅淅瀝瀝的秋雨在此刻顯得有些淒涼!也許衣衫單薄不禁微寒突然打了個寒顫,微涼讓這個黎明體會什麼是秋天!

剛剛的心情還沉浸在一場夢境中,感受着風花雪月的浪漫、灑脱。這會兒的心情卻被瀟瀟秋雨敲擊得七零八落……

秋雨,滴滴答答地下着時緊時慢,城市開始喧鬧。人們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活着……

出行不會因為有雨而擱淺,嬉笑不會因為有雨而收斂,痛苦不會有雨而遮掩,憤怒不會因為有雨而歡顏。

此刻我的心卻再次潮濕起來,是秋雨嗎?

關於秋雨的散文 篇三

霏霏細雨,你可曾入了秋的夢境;綿綿相思,你可否帶來我的一簾幽夢;飄飄灑灑的秋雨,如絲,如霧,如煙,一襲花雨,可曾驅走夏的酷熱,帶來久違的涼意;一卷西風,可否夾着縷縷相思的味道,將我的秋思郵寄。

---題記 文/晨夕若夢

在一場細雨中,在秋雨輕輕呢喃的呼喚中,秋襲着一身色彩斑斕的外衣,悄悄地粉墨登場了。我喜歡這樣的季節,喜歡靜坐在秋的懷抱裏,倚在窗前聽秋雨滴答,你所到之處,你用色筆塗鴉,秋雨帶來一盒色彩繽紛的顏料,層林盡染,你把整個世界裝點的五彩繽紛。

你看, 你把銀杏樹染黃了,每一片葉子都是一把蒲扇,扇走了夏日的炙熱,帶走了我的`憂愁與煩惱。

你把紅色給了楓葉, 紅紅的楓葉,你是秋天裏最美的色彩,你用生命和洋溢的熱情裝點了秋的美麗。洋洋灑灑,漫天飛舞的紅楓葉,隨風而落,隨風而息,秋風來時你並無悲意,你用生命擁抱着大地,落葉歸根,生命輪迴昇華的起點。

輕輕的細雨,落在湖面上,濺起陣陣旖旎,一片紅葉順流而下,帶着對你深情的牽掛與思念,記憶裏太多的温馨,回憶,帶着幸福的旋律,在這清涼的季節裏隨風而舞。

我守在秋的色彩裏,在秋雨裏默默行走,任憑細雨打在臉龐,一段思緒,將情感輕輕編織,久久揮之不去,任由記憶深藏在心底。

採擷一片秋葉,吟詠一首意韻情長的詩篇,我執一支素筆,寫下秋的詩情畫意。流年漸遠,在秋的靜美中,就這樣牽着你的手,一起賞楓葉,品秋菊。

飲一壺思念的美酒,你的柔情,你的細語,繾綣在心頭,輕舞筆間的輕盈飄逸。

喜歡沐浴在秋風中,感受一縷秋的涼意,感受一縷秋風吹過枝頭,靜靜聆聽一片樹葉颯颯作響的聲音,這聲音是秋的旋律,隨風而舞的樹葉,是一種生命的舞姿。

歲月匆匆,還記得在這最美的季節裏與你相遇,與你眼神交匯的那一刻今生不會忘記,若可,今生只願與你,情相惜,手相牽,戀你,讀你,念你。

秋風起,細雨飄, 東窗小菊綻笑臉,院中桂花滿徑香。瀰漫在空氣中的花香,把心底的思念和寂寞帶走。

此刻的花為誰而舞,雨為誰而流淚,“西來秋雨扣窗櫺,小寄哀思痛訴情”。聚散分離,你我天各一方,心中的愛與懷想,淺薄了我的記憶。

最美的季節,安守於一朵花的清香雅緻,流年的天高水長,低眉傾聽歲月裏如歌的美麗。懂得,生命裏的一份感動,一次回首,一段情懷,一生守候!

關於秋雨的散文 篇四

任何人的作品,作家也好,學者也好,畫家也罷,推而廣之,一切可以稱得上藝術作品的東西,文字的,形象的,可視可感的一切藝術產物,都會打上作者自身的烙印。餘秋雨先生也不會例外。

最初接觸餘秋雨的散文,是十多年以前,那次去南京,長江大橋、總統府、梅花山、中山陵、喣園一路玩下來,興致頗高!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江南的風情,其實嚴格意義上説,南京橫跨長江,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南。可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南方的茶園,紅土,第一次聽到了江南的風情小調,在春意盎然的時刻,走路有些疲累之際,一首江南小曲讓人心生無限感慨!

那次去南京美中不足有兩個遺憾,一個是我平生最愛的也是我第一次見到的那麼多種類的梅樹,竟相開放,可是我們的留影一張也沒有沖洗出來——梅花山上兜售的膠捲是偽劣的,真是大意,那時還沒有多少偽劣商品的防範意識,其一;二是我在南京的一家書店裏買的餘秋雨的散文《秋雨散文》是翻版書。

應該説,餘秋雨先生的散文,我最欣賞有三點:一是其語言,他的語言往往凝重而深沉,引人深思;二是對待文化與歷史的嚴肅的思索,透露出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歷史使命感;三是能夠走出象牙塔,不拘泥於史料,用自己的眼光、用自己的頭腦去觀察和思索。這是我們當代知識分子尤其是致力於寫作的年輕人應該引起重視的。文學是人學,應該關注生命、關注生存、關注一些重大的題材。當然文學家藝術家也要吃飯,可是知識分子的靈魂不能丟,這樣我們的文學事業才有希望,我們的民族才會早日騰飛,我們的祖國才會早日立於世界前列。

後來,我陸續購得了餘秋雨的《山居筆記》、《文化苦旅》,也買回了《餘秋雨現象批判》、《藝術散文創作論》等等相關書籍,説到底,我曾經有一個階段很關注餘秋雨先生的散文,也許在那時的文壇,似乎缺少一種文化的厚重感,這從我訂閲的《文學報》、《文學自由談》等文學類刊物上就可以窺見一斑,當然,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能不能這樣説,文學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折射?我認為應該是。

受改革開放和商品經濟大潮的衝擊,在一個時期,文學似乎貶值了,有多少文人紛紛下海經商,文學似乎不那麼嚴肅了,而和商品經濟結下了“不解之緣”,多少人往往從利益考慮,從經濟角度出發去寫一些迎合某一類讀者羣的“作品”。所以,那時餘秋雨先生的散文的出現,彷彿給“炎熱的文壇”吹來一股涼意的“秋風”,讓人耳目一新!

可是不久我就發現,餘秋雨的散文,更確切的説是一種學術性、文化性的記遊,嚴峻的,剖析的,有時又覺得故作高深,完全是一種冷峻的理性審視的回望與批判,是一種對歷史的追問和反思,它不同於一般的散文,缺乏審美性、藝術性、缺乏真實感,不是寫自己的真情實感,也缺乏一種散文的內核,就是我們常説的心與心的交流與共鳴,更談不上是藝術散文,説他是在誤導一些文學青年,尤其是愛好散文的文學青年,一點也不為過。至少餘秋雨的散文不能算是散文的標杆!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沿襲已久的中學與大學教育,似乎缺少了一種人文的情懷,一種民族的質樸的真誠的東西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這樣的教育與校園氛圍,就會讓我們的孩子的眼睛由“澄明”而變得“渾濁”,這將是我們一個民族的悲哀!

“大學課堂上講授的是錯誤的散文理論,散文評論界何以能對當代中國散文作出正確的價值評判?試想,大學教授們推崇的是偽散文,散文作家又有誰能突破誤導,進入真正的心靈言説狀態?”

“散文創作依賴於一個健康的靈魂。希望通過一些反思,引起人們的思考,為散文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心靈磁場。”

“有了人才有散文!唯有人的精神的確立,而後才會有散文”

“有了散文才會有更好的人,有了更好的人才會有更好的散文!”

“餘秋雨現象”也希望能引起我們的反思,尤其是致力於散文創作的青年寫作者們!

關於秋雨的散文 篇五

沙漠中也會有路的,但這兒沒有。遠遠看去,有幾行歪歪扭扭的腳印。順着腳印走罷,但不行,被人踩過了的地方,反而鬆得難走。只能用自己的腳,去走一條新路。回頭一看,為自己長長的腳印高興。不知這行腳印,能保存多久?

擋眼是幾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過它們,別無他途。上沙山實在是一項無比辛勞的苦役。剛剛踩實一腳,稍一用力,腳底就鬆鬆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厲害。才踩幾腳,已經氣喘,渾身惱怒。我在浙東山區長大,在幼童時已能歡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蠻勁,還能飛奔峯巔。這兒可萬萬使不得蠻勁。軟軟的細沙,也不硌腳,也不讓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氣力。你越發瘋,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極。無奈,只能暫息雷霆之怒,把腳底放輕,與它廝磨。

要騰騰騰地快步登山,那就不要到這兒來。有的是棧道,有的是石階,千萬人走過了的,還會有千萬人走。只是,那兒不給你留下腳印,屬於你自己的腳印。來了,那就認了罷,為沙漠行走者的公規,為這些美麗的腳印。

心氣平和了,慢慢地爬。沙山的頂越看越高,爬多少它就高多少,簡直像兒時追月。已經擔心今晚的棲宿。狠一狠心,不宿也罷,爬!再不理會那高遠的目標了,何必自己驚嚇自己。它總在的,不看也在。還是轉過頭來看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罷。我竟然走了那麼長,爬了那麼高。腳印已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地劃下了一條波動的曲線,曲線一端,緊繫腳下。完全是大手筆,不禁欽佩起自己來了。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乾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腳下突然平實,眼前突然空闊,怯怯地抬頭四顧,山頂還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擔心棲宿,西天的夕陽還十分燦爛。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光與影以最暢直的線條流瀉着分割,金黃和黛赭都純淨得毫無斑駁,像用一面巨大的篩子篩過了。日夜的鳳,把山脊、山坡塑成波盪,那是極其款曼平適的波、不含一絲漣紋。於是,滿眼皆是暢快,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到了聖潔,氣韻委和到了崇高。為什麼歷代的僧人、俗民、藝術家要偏偏選中沙漠沙山來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它洞窟?站在這兒,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頂端與山的頂端合在一起,心中鳴起了天樂般的梵唄。

剛剛登上山脊時,已發現山腳下尚有異相,捨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鳥矙一過,此時才敢仔細端詳。那分明是一彎清泉,橫卧山底。動用哪一個藻飾詞彙,都會是對它的褻瀆。只覺它來得莽撞,來得怪異,安安靜靜地躲坐在本不該有它的地方,讓人的眼睛看了很久還不大能夠適應。再年輕的旅行者,也會像一位年邁慈父責斥自己深深鍾愛的女兒一般,道一聲:你怎麼也跑到這裏!

是的,這無論如何不是它來的地方。要來,該來一道黃濁的激流,但它是這樣的清澈和寧謐。或者,乾脆來一個大一點的湖泊,但它是這樣的纖瘦和婉約。按它的品貌,該落腳在富春江畔,雁蕩山間,或是從虎跑到九溪的樹蔭下。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把它吸乾?這裏可曾出沒過強盜的足跡,借它的甘泉賴以為生?這裏可曾蜂聚過匪幫的馬隊,在它身邊留下一片污濁?

我胡亂想着,隨即又愁雲滿面。怎麼走近它呢?我站立峯巔,它委身山底;向着它的峯坡,陡峭如削。此時此刻,剛才的攀登,全化成了悲哀。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世間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我已看出了它的譏謔,於是急急地來試探下削的陡坡。人生真是艱難,不上高峯發現不了它,上了高峯又不能與它近乎。看來,註定要不斷地上坡下坡、上坡下坡。

咬一咬牙,狠一狠心。總要出點事了,且把脖子縮緊,歪扭着臉上肌肉把腳伸下去。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麼也沒有發生。才兩腳,已嗤溜下去好幾米,又站得十分穩當。不前摔,也不後仰,一時變作了高加索山頭上的普羅米修斯。再稍用力,如入慢鏡頭,跨步着舞蹈,只十來下就到了山底。實在驚呆了:那麼艱難地爬了幾個時辰,下來只是幾步!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所説的滑稽,正恰是這種情景。

來不及多想康德了,急急向泉水奔去。一灣不算太小,長可三四百步,中間最寬處,相當一條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飄動着叢叢水草,使水色綠得更濃。竟有三隻玄身水鴨,輕浮其上,帶出兩翼長長的波紋。真不知它們如何飛越萬里關山,找到這兒。水邊有樹,不少已虯根曲繞,該有數百歲高齡。總之,一切清泉靜池所應該有的,這兒都有了。至此,這灣泉水在我眼中又變成了獨行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張羅出了一個可人的世界。

樹後有一陋屋,正遲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懸項佛珠,滿臉皺紋布得細密而寧靜。她告訴我,這兒本來有寺,毀於20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來源,訥訥動問,她指了指屋後一路,淡淡説:會有人送來。我想問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為何孤身一人,長守此地?什麼年歲,初來這裏?終於覺得對於佛家,這種追問過於鈍拙,掩口作罷。眼光又轉向這脈靜池。答案應該都在這裏。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然而,人們日常見慣了的,都是各色各樣的單向誇張。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人世間大受其累。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無道理。當她在陋室裏聽夠了一整夜驚心動魄的風沙呼嘯,明晨,即可借明靜的水色把耳根洗淨。當她看夠了泉水的湛綠,抬頭,即可望望粲然的沙壁。

——山,名為鳴沙山;泉,名為月牙泉。皆在敦煌縣境內。

關於秋雨的散文 篇六

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有三年未曾見着它。

去年在福建,彷彿比此刻更遲一點,也曾見過雪。但那是遠處山頂的積雪,可不是飛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隨着雨點灑下來幾顆,沒有落到地面的時候。它的顏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點,並不會飛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沒有痕跡,也未嘗跳躍,也未嘗發出唏噓的聲音,像江浙一帶下雪時的模樣。這樣的雪,在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誠然能感到特此外意味,談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卻總覺得索然。"福建下過雪",我可沒有這樣想過。

我喜歡眼前飛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的美麗。它好像比空氣還輕,並不從半空裏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面捲起來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的成羣的蚊蚋(ruì),像春天釀蜜時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翱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擁入窗隙,彷彿自有它本身的意志和目的。它靜默無聲。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洶湧的波瀾聲,叢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兒女的竊竊私語聲,,禮拜堂的安靜的晚禱聲,花園裏的歡樂的鳥歌聲……它所帶來的是陰沉與嚴寒。但在它的飛舞的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的母親,活潑的孩子,微笑的花兒,和暖的太陽,靜默的晚霞……它沒有氣息。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的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的空氣的氣息,山谷中幽雅的蘭花的氣息,花園裏濃郁的玫瑰的氣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氣息……在白日,它做出千百種婀娜的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的光輝,照耀着我們行路的人,又在我們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繪就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還有那河流,那天上的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ol17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