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經典散文詩(通用多篇)

經典散文詩(通用多篇)

經典散文詩(通用多篇)

樓上古寨,藏在深閨的淳樸村姑 篇一

站在秋中風刺痛了眼淚

説不出的心思早已付水

走失的色彩沒有愧對

月色有種寂寞的美

呼喚你的名子千百回

遠去的身影已經朦朧

只有天際的雲渡夢歸

月光有種寂寞的美

思念讓腳步沉重如醉

嘶歌釋放着內心的疲憊

燈光相伴是一種安慰

月光有種寂寞的美

季節變換雁陣南飛

留下了蒼白的雪挽寒梅

星茫流雨苦楚面對

月光有種寂寞的美

期待今生真情無悔

無言的結局孤獨回饋

莫等時光將歲月拆碎

月色有種寂寞的美

一封麗書相思娓娓

欠你一世的温情

拿什麼為自己贖罪

修竹一苑風雅,影映半牆如畫。 篇二

遊人雙腳踩踏在上面,接地氣,人彷彿回到遠古,與先祖貼近,與古韻融合。

傳統式木樓和佈滿現代氣息的農家樂交錯排列,磚瓦房是木樓的子孫,祖先與子孫在特定年代共存,演繹着仡佬族歷史,村莊更加立體,生活更加多維,文明更加拉長。

有幾家燒柴草的灶屋冒出了縷縷青煙,裊裊上升,與陽光雲霧融合,形成鄉村原始底藴。

巨大參天、皺紋深深的'保寨樹下,幾位七八十歲老人坐在石頭桌凳旁邊,一邊磕瓜子一邊閒聊,竹杯裏苔茶蒸氣裊裊,茶香馥郁盪漾開來,繚繞樹枝綠葉,滄桑微笑,歲月芬芳。

“咕咕咕……”那邊屋角,一隻雄雞突然啼叫起來,拍拍翅膀,注視着客人。

一頭關在圈裏的小黃牛,應和着公雞鳴叫,不慌不忙地哞哞叫着。

一位老農,渾身是汗水,雙腳沾滿灰黑色泥巴,肩膀扛着犁耙,趕着一頭大水牛,牯子牛滿身泥水,尾巴一甩一甩,突然,一滴泥星飛到我臉上,伸手抹抹,怔怔……

沐浴着古樓、古屋、古巷、古橋、古井、古樹、古風、古韻,一行人陶醉在“滾滾山泉驚午夢,幽幽庭樹暢生機”的佛頂山下的明清古村落。

樓上古寨,藏在深閨的淳樸村姑。

初夏,月影千竿搖竹韻

初夏更勝春,

放目數綠茵;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又是初夏風清的日子,星璀璨、月朗朗,蛙聲一片。

如詩如畫的季節,不遺餘力的予大地穿綠戴紅,給日月粧金飾銀;在最好的時節讓繁茂鼎盛逶迤一簾光陰的幽夢,於月影星輝下輕吟,隨簫聲竹韻而淺唱。.。.。.

每到這個季節,即便身居斗室,亦然心中明媚、盎然一片!更何況走進自然,醉進月輝呢?習慣了簡靜獨處的日子,守一窗清風明月與文字共話心思,敍人間情懷,賞自然風景,看鶯歌燕舞芰荷笑,聽“綠槐高柳咽新蟬”。

讓心靈於青竹韶華的雨露裏得以洗滌,使靈魂在高天月朗的岑寂中昇華。

予自己曾煩雜匆碌的生活押上“清閒簡靜”的韻律,靜品一杯竹芯茶的茗香,將心思暗度於淺夏的竹影幽徑,明察雲捲雲舒的輕柔,染一身雲水深處的悠悠禪意,神安然、心怡然。

一直莫名的喜歡竹子,究竟為何連我自己都説不上來;細思量,就覺得是她靜雅灑脱的翩翩風度,不誇張、不小氣、恰巧合了我的心意。

竹子性格温良賢淑,四季常青,不與春花爭豔,不和秋葉搶彩,只默默給夏日平添一份靜雅清幽,於寒冬凜冽中靜映一葉飛花。

是竹子,不論其類,便,統統生得高雅標緻,瀟灑凜凜,雖不開花卻節節有致,縱不結果則根固心虛。

古人有“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的佳句,寓意人生應有淡薄、謙卑、甘做陪襯的生活與做人姿態,行走世間,必持一份素簡淡泊,靜心向善的懷柔之情。

而我酷愛竹子更因她嫻靜素雅的温良,高風亮節的情操,不畏風雨的頑強意志。

紅樓一夢千年,瀟湘君子安在?芳菲盡,紅消香斷。

竹風吟,泠泠一園靜雅!窗前月映千竿竹,空有滿腔憐惜;回首陌上一葉眉,歎落花流水,傷了誰人心、負了何人意?枉凝眉!夜靜星稀,忍剪凌雲,寸心黯祭香魂。

風動露滴,月影參差,搖一園竹韻幽幽;怡紅院中痴念,染多少江山兒女情懷?瀟湘館裏簫音,醉幾許古今君子之心?亦以至於平凡的我們,尤見修竹憶紅樓,每聞簫音思黛玉。.。.。.

古樸,典雅,靜氣森森。 篇三

四月上旬一天,剛接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石阡樓上古寨,人就醉了。

整個天空被一片均勻藍色所掩蓋,空氣像剛擠出來的牛奶一樣新鮮。

雲雀發出銀鈴似的顫鳴,凸着胸脯的鴿子在咕咕地叫,燕子悄悄地來回飛掠,喜鵲在大樹枝椏間嘰嘰喳喳唱歌,黃鶯兒於桃花花瓣裏穿梭唱詩,黃鸝跳躍在美女般柔樹枝間鳴翠柳……空氣裏散發出碧綠的青草味兒,夾雜着新翻的泥土氣息,吹拂着臉龐;桃花紅色芬芳匯聚梨花白色馥郁,盪漾於周身,如聽仙樂,讓渾身細胞陶醉不醒。

寨子右手邊是一面斜坡,七八棵高達三四十米、樹皮似老祖母臉龐的楓香樹參天聳立,剛長滿三角形葉片的姑娘手臂般長枝,濃陰遮蔽了半個村莊,散發出古色古香。

楓香樹上方是一羣巨傘般、腰形豐腴的、少婦般楠木,手掌似的翠綠味兒於春風中招搖,款款風情,清香氤氲着綠色温柔,瀰漫寨子上空。

左邊,有幾棵五六米高的銀杏,青翠綠葉狀似扇,形如貝,薄如紙,輕捷像羽毛,潔淨雅緻,涵藴成一種超凡脱俗風格。

銀杏左上角是一叢十幾米高、珠翠欲滴、筆直的杉木,葱蘢意藴涵韻出自然本色,宋代詩人俞獻可《萬杉寺》:“栽培萬杉樹,延納五峯雲。

蓮社鬆門接,陶居柳徑分”意境全出來迎接客人。

杉樹濃濃禪意滋滋,讓人擯棄煙柳繁華。

村莊頂端是由幾個人才能合抱的紫薇、槐樹組合的樹羣,枝繁葉茂,派生出古典韻味,給人熱情、温馨。

寨子周邊、房前屋後雨點般點綴着丹桂和其它雜樹,春風拂過林梢,恰似情人細語。

蝴蝶翩翩,表演給花看,給樹看,給人看。

樹上鳥兒呢喃,跳蕩,唱響着原野牧歌,讓春天賞心悦目。

蜜蜂嗡嗡,為春天伴奏,彈奏出“春風又綠江南岸”之進行曲,樹林熱鬧非凡。

正當沐浴青翠碧綠,感覺飄飄欲仙時,股股暗香盪漾,衝擊心房。

仔細尋找,各種花朵正含笑春風。

梔子花枝葉鬱鬱葱葱,花朵拳頭大、白色,蓓蕾綻放,整片樹林間濃香繚繞,馥郁氤氲,空氣裏流淌着白嫩嫩香流。

花朵靜若處子,美如天仙,潔白得令人羞愧,美得讓人絕望,真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清風徐來,濃濃幽香滿園遍地,天地都醉了。

紫色石竹在春風中輕輕點頭,花瓣多側面錯落伸展,風姿綽約,香味淡而綿長,纏繞住過往人腳步,紫色芬芳附上你身影,温馨綿綿,追隨不散。

驀然,一朵霞光般粉色花蕾吸引住眼球,花瓣鮮嫩如少女臉蛋,色澤滋潤,胭脂味正以粉色波紋一波波往空氣中飄蕩,周圍均被染成少女肌膚。

“是胭脂紅!”腳步停下,鼻子觸近花朵,慢慢,小心翼翼,恰似靠近一位絕代佳人……名花傾心兩相歡,長得旅人帶笑看,長是春風無限美,樓上古寨倚樹杆。

風信子開滿紫色花瓣,星星點點,是春天的眼睛,是曠野靈魂“此生願為風信子,長得春風草一束”,芳香隨春風飛舞,浪漫得草叢、樹枝椏間滿是靈氣,彷彿給春姑娘傳情。

米蘭葉綠花黃,米粒大,像桂花,與碩大白玉蘭香氣一模一樣,馥郁濃烈,令人擯棄俗塵,迴歸自然,迴歸綠色。

真正的:“紺縷堆雲,清腮潤玉,汜人初見。

蠻腥未洗,海客一杯悽惋。

渺徵槎,去乘涼風,佔香上國幽心展。

遺芳掩色,真姿凝澹,一盼,千金換。

石蒜花朵初綻嫩紅後期深紅,每一瓣旁邊有一線紅黃卷曲花纓,着實美麗。

“韭菜花開一坪坪,牡丹花開好愛人;石蒜花開成雙對,小妹妹想郎到如今。

”歌聲讓有情人回味初戀,石蒜花是絲線,牽連着純真。

石蒜花是閨情,裝扮着仡佬族姑娘的紅蓋頭。

突然,“唳唳……唳唳……唳唳……”平仄綠色詩歌響起,一羣羣白鶴從古樹綠葉間飛出,排成扇形,朝雲霧繚繞的佛頂山飛去了。

正目送着白鶴翩翩舞姿,那邊樹林傳來陣陣歌聲:“哥是寨邊大樹高,妹是樹下綠水繞,樹根保水水澆樹呀!樹水做伴長相邀。

”仡佬族青年男女春意萌動,用帶着芳香的顫音,歌頌着地久天長的愛情……陶醉者彷彿喝足了農家米酒,腳步輕飄,跟隨情歌平仄音韻,朝山歌悠揚婉轉音韻奔去。

剛奔出幾步,一排坐北面南、依山而建、鱗次櫛比、古老幽深的民居出現在眼前。

走進房屋,裏面是四合院或三合院。

問同行的本地嚮導,對方娓娓道來:“……四合院面闊,為三間或四間,兩邊各配有幹欄式廂房兩間,龍門呈內八字形狀。

龍門不正對堂屋,都是歪着開,青石板古巷斜着走,稱為“歪門邪道”。

龍門與堂屋一定都是錯開的。

一些民居堂上有匾,門旁有聯。

比如“會紹稽英”、“鬆操鶴算”等匾額。

這些聯匾皆有來歷,大多與主人的身世、家族的榮顯及撰寫人的祝願相關,內涵豐富,意境深遠……不少住宅上的許多構件和局部,都飾以精美的木雕。

其題材深深紮根於民間的民俗文化之間,如“福祿壽喜”、“麒麟”等。

窗櫺間鑲嵌精雕細刻的人物、鳥獸、蟲魚、神鹿、鳳凰、花卉等圖案……”

聆聽着講解,一行人好像走進了仡佬族千年歷史,一個傳統村落折射出民族文化內涵,那是民族歷史標本,是民族文化代言人,與樓上古寨對接,旅遊者腳步靈動,心扉厚重。

走出房屋,一位腰穿短上衣,袖背上繡有鱗狀花紋、下配無褶長筒裙、頭盤大發髻,用三條不同顏色布包住、後面露出六個頭穗的中年婦女,對着我們點頭善笑,挑着水朝那邊去了。

一位豆蔻村姑在天福井邊洗菜。

少女戴一端繡有紅、黃、綠、紫等彩色花邊的黑色頭巾,用銀首飾裝飾,穿一雙翹尖繡花鞋。

見陌生人來到,羞澀笑笑,露出甜甜大酒窩,彷彿西施。

一條澗水從村背後樹叢姍姍走來,蜿蜒木樓,纏綿古樹,從水井邊跳蕩而過,朝村寨腳下壩子田歡快跑去。

水溝上一座沾滿年輪青苔的小石橋躍架,幾位扛着鋤頭、挑着籮筐的農夫,走過石橋,笑談聲應和汩汩流水,地老天荒。

幾個四五歲小孩在水溝邊玩水,捕蜻蜓,捉迷藏。

一位胖嘟嘟男孩輕手輕腳、瞪大眼睛,從一隻綠色蜻蜓背後猛地撲上去,不小心滑進水溝,眾孩童哈哈笑岔了氣……

一條黑色小狗在草叢中打滾,驀地站起,四處望望,朝田畦那邊一隻老母雞追趕而去……

木樓之間古巷幽幽,青石板鋪的路面鑲嵌着鵝卵石,交錯結構呈“壽”字形朝四處延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1ykvj.html
專題